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修心养性>>正文内容

心念与子嗣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2日
来源: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章来源:布施论坛☆

      有德兴家,贪财败家

  横渠先生说:“一般人关心子孙受灾殃,比自己受灾殃还更切。因为有人为了子孙而舍弃自己的性命,绝没有牺牲子孙来快活自己的。何况因果报应原来就通于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是连续的),当我们看见某人造恶而本身没遭受恶报,便以为是侥幸,那里知道他的子孙会受更惨的报应呢?”

  朱卓月先生说:“佛家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以为:昨天以前、我们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前世。而今天以后,包括子女和孙子都是后世。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啊!”

  何元朗先生说:“以道德遗留后世的人,子孙会兴盛。以财物遗留给后代的人,子孙会衰败。谦卑柔和是品德的余光,强暴奸诈是灾祸的开始。”(译自《庸行编诒谋类》、《因果报应之理论与事实》第二十九页)


  倾囊赈灾,子死复生

  清朝的王文简是浙江省吴兴县菱湖镇人。他的祖先非常有钱,是乡里的首富。二十岁以后,连续生了九个儿子,每个儿子都顽钝不贤。

  乾隆年间曾经发生大饥荒,许多人面有菜色。王老先生倾囊救济乡人,全活了无数人,他家也因而变穷。

  不久,长子得了传染病死了,一年之内,九个儿子相继夭折,没有一个存活。他夫妇俩人非常悲愤,失意的样子很像痴呆的人。这件事王老先生打击很大,他想:“我慷慨解囊,拯救灾民,为什么好心没有好报呢?难道我虔诚礼拜观音菩萨没有灵感吗?”

  因此,他就写了一道疏文,在观音菩萨的圣像前焚化,文词充满著哀伤。

  当天夜晚,他梦见观音菩萨慈祥地告诉他:“你从前所生的九个儿子是九魔,他们都是败家子。由于你的祖先有不为人知的恶行(隐恶),天帝才命令那九个儿子来败你们家。因为你倾家荡产救济贫困的灾民,阴德浩大,上帝特别敕令所管的神只收回魔孽,另外降文曲星来振兴你的家运。如果你能更加修行善果,数年后,文曲星就会诞生在你家。请你不要抱怨!你的前景很光明!”

  他们夫妻都得到相同的梦,于是更战战兢兢地行善,扶危救困,勤勉为善而如恐不及。

  不久,他的妻妾数人,先后有娠。数年之间,又生了五个儿子。每一个孩子都很爱读书,而且会写文章,从小在学校就颇负盛名。再传到文简公考取状元,做到尚书的大官。他的弟弟以,也是那一年会元(科举时代称举人会试中的第一名,又称会魁)。后代子孙迄今显贵不衰。(译自《坐花志果》下卷第九页)


  痛改前非,子女好转

  宋朝的大夫蒋瑗,持有重权,心胸狭窄,善于忌妒,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就好像自己损失;看见别人损失,好像自己得利。他看见别人有了才能和声誉,就好像是自己的仇人。他生了十个孩子都有毛病。一个瞎眼、一个耳聋、一个哑巴、一个驼背、一个跛脚、一个手脚不能伸直、一个两腿都失去作用、一个疯癫、一个愚痴。

  后来,遇到公明子皋教他洗心涤虑,尽改前非,随喜众善,九个孩子的毛病都逐渐痊愈。(《迁善录》)

  前辈说:“看见别人得意,便当生欢喜心,看见别人失意,便当生怜悯心。这样自己才能真实受用。如果忌妒别人成功,存著幸灾乐祸的心理,只会使自己的心术变坏而已。我以为:凡是损人利己的事,都不可以做。至于损害他人而对自己又没有丝毫利益的行为,那岂不是更无聊或更没有意义吗?想要别人受损,而别人就损失,这样他的恶念还发挥了一点作用,无奈他想要别人受损,别人却决不会因为他的念头而损失。空存这坏心肠又有什么用呢?”(《德育古监》第一五三页)


  苛刻待人,竟至绝嗣

  毕的家境非常富有,并且生了两个孩子。他时常以小聪明和机巧欺侮别人,以苛刻创立家业。

  有人想把财产卖给他,就表面上拒绝说:“我不要!”暗地里又叫人去谈条件。等到那个人来到他家,他又说:“我确实不想要!”那个人无可奈何,只好减价迁就他。

  等到订好契约,他又说:“我手头不便,希望你某日再来拿!”到了那一天,他又以成色较差的银子或稻米凑合,使对方无法得到议定的价钱。

  他平生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后来,长子因为杀人被关在监狱,破产而死。次子因为吃喝嫖赌而变成乞丐,流落他方。毕后来竟然断绝子嗣。(《感应篇汇编》第十二页)


  重刑毒人,子孙受报

  汉朝的梁统,请求加重刑罚。朝廷不听从他的建议。

  后来,梁统梦到神明告诉他:“好在朝廷没有照你的话去做,但阴府已经记录你的过失了。你现在想要以酷刑毒人,你的子孙能够免受刑罚的果报吗?这叫做‘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梁统的儿子都死于非命,他犯了很深的罪,竟然遭受灭族的重报。(《感应篇汇编》第二十六页)

标签:心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