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释(五)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释(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你的心中有什么看法或观点,你认为得到须陀洹圣果的人,他会不会生起名相执著的意念‘我已经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了’。”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不会有执著?因为须陀洹之名,即是已远离凡夫境界,趣入圣者出世之流,不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转,证悟对五欲六尘无有执著的境界,所以才称为须陀洹。”

  须陀洹是指小乘见道果位——预流果。有些大德认为“流”字应该是“生”字,一果应该称为预生;也有解释为入流,表示逆生死流,不入六尘,入出世圣者之流的意思。小乘行者通过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的修习,于苦集等四谛、十六行相生起随信,了悟无我正见而趋入圣位,故得预流果的圣者不会有我得预流果的执著。

  预流果是小乘见道位,其所得智慧是在第十六刹那断除见惑后得到的智慧分。其所断是欲界当中的部分修惑与所有的八十八品见惑,预流向尚未全断尽修惑,预流果已经彻底断除本品的障碍,入圣智位。预流果者唯在名言中有获得一个预流果的假象,但是在实际当中,得果位、能得者与所得者都是自相空。既然不成立实有的入流,就不可能有入于色、声、香、味、触、法者,《澄清宝珠论》引教证云:“若于内外法,断尽我我所,则尽近取因,彼尽不转世。”以未趣入外尘六境的缘故,可以称为是预流果。

  若不能正确分析胜义谛和世俗谛,则难以开显佛陀的密意,讲解著述者在建立正理时也很棘手,部分大德们解经时,由于未区分世俗谛与胜义谛,前面说须陀洹名为入流,后面又说不是入流,文辞上即出现前后矛盾,所以很难说清此理。而如果分开二谛,说世俗中有如幻如梦的假象;胜义谛中预流果本性无实,故不应有执著,如是则了了分明。如《入中论》中云:“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

  《俱舍论》和《现观庄严论》中有关于二十僧伽的概念,二十僧伽由四个沙门果位分化而出。预流果有五个,包括三个向预流果和两个圣果,然后一来果有三种,无来果有十种,阿罗汉果分为声闻与缘觉两种,总共二十僧伽。嘎单派中有四种难题,其中二十僧伽问题也是其中比较难懂的一个题。宗喀巴大师、甲曹杰、克主杰论师专门对二十僧伽有很详细的一些解释,包括每一个僧伽所证所断以及他们在轮回当中的流转情况,如无色界当中怎样,色界当中怎样,从欲界当中如何离开等等,都有细致入微的解释。《现观庄严论》中对二十僧伽问题,例如预流果的向预流果,向预流果又分多种,一来果里面什么往生天趣,什么往生人趣,里面有很详细的分析,但要完全理解也比较困难。

  三界九地当中把所有修惑,即修行当中的烦恼,分成九品,比如说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等。三界九地依《俱舍论》的安立法,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加上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无色天,共称为九地。以每一地的烦恼有不同特点的缘故,将每一地的烦恼又分为九等,共九九八十一种修惑。预流果者最多只能断除九品修惑中一品到五品之间的修惑,及八十八见惑,第六品以上的修惑尚未断除。断除过程中最主要断三种结,此三种障碍是萨迦耶见、戒禁取见、疑惑见。萨迦耶见亦称为我见,指五蕴妄执有我或认为存在常法的作者,或不可思议我存在,以此为缘生起我执流转生死,戒禁取见是受持非因所制之戒,如外道杀生祭祠、裸形苦行等,断除此三种所得的果位称为预流果。

  依道次第而言,预流果将三种身见、戒近取见及疑惑见这三种障碍断除,获得第十六刹那的智慧,因此在不观察名言中可以安立承认有这么一种预流果,但以本来实相上而言,是不存在的。宗喀巴大师在《六十正理论》广释当中有详细叙述预流果的境界。预流果要入趣先能不能入色呢?入色是不可能的。预流果当时证悟的境界,无任何所依,所以得不到可入的色法,同样的道理,声、香、味、触、法,各种世俗真实对境法都无法趣入。能趣入者和所趣入或者趣入的方式,全部都不存在。证悟如此无所入的空性境界,是真正的须陀恒果。须菩提答得非常准确,释迦牟尼佛见法缘与弟子都已成熟,所以很高兴。然后下面是一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世尊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斯陀含果的圣者会不会有这样的执著妄念‘我已获得斯陀含果’?”须菩提回答:“不会,世尊。为什么不会?斯陀含在名义上可以说是一往来,在幻化中还要来一次欲界,但以胜义谛实相而言,二果的圣者已证得无来无去的智慧,无所往来,所以称作是斯陀含。”

  斯陀含称为一来果,依《俱舍论》二十僧伽的讲法,一来果分为三种僧伽,其所断为五种结,包括身见、戒禁取见、疑见、贪欲和恶意五种修惑障碍,九品烦恼中的第六品已断除。真正的一来果,断除相应自品的障碍,已远离我与我所的执著,所以才成立相应的果位。龙树菩萨《中论》中云:“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所故,无我我所执。”全知麦彭仁波切云:“一见真谛者,能断遍计惑,如知绳非蛇,相续生对治。修行后次等,能断俱生惑,改变对治性,断尽细种子,复不出生故,如日遣黑暗。”一来果者证得本品慧分,已断相应六品烦恼,根本不会生起“我是斯陀含者”这样粗大的分别我所执,如《优波离请问经》中云:“烦恼智慧此二者,不能同时异有故。”梵语斯陀含,玄奘法师译为“来者”。所谓一来果者,尚未脱离轮回,色界和无色界还是经常去转生。其中的一来者,是指一次到欲界天,一次到欲界,但还有一种一来果,他并无具体在天界流转的次数。

  不管是预流果还是一来果的圣者,都不会有我所的实执,如果有实执,则其自宗所安立的果位亦无法证得。以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得小乘的四种果位必须要在证悟人无我与部分法无我,如果法无我未证悟,小乘自宗的果位也不能证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得到阿那含圣果的人会不会有这样的执著‘我已得到阿那含果’!”须菩提问答说:“不会的,世尊!什么原因?虽然名言中阿那含不再来欲界,而在实相当中,阿那含并无来与不来的分别妄想,所以称为不来果。”

  佛经的缘起是很稀有的,有些佛经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亲口宣说的,有些内容是弟子懂得佛的密意,弟子宣讲,由佛印证而成为经。如《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宣说五蕴空性,佛陀予以印证,成为佛经。此处虽然是须菩提所说,但经过佛的印证,与佛的密意相一致,其所说之语也列为佛经。

  阿那含是小乘圣者果位当中的第三果,也称无来果,玄奘法师译为“不还果”。从名相上无来果可以有无来的概念,但从胜义谛的角度分析,无来的概念也是不存在的,何况恒常的果。三界九地当中无来果者不再来欲界,但是色界、无色界还是要经常去转生,所谓的无来果可以分一个不来向、一个中般、三个生般、三个超越、一个现法寂静、一个身证,共计十种类别。阿那含的修证成就是断除见惑五种结、色受结、无色受结、掉举、无明、我慢和欲界九品修惑中的七至九品,若把无色界最上的非非想天的烦恼断除,即可成就阿罗汉果。阿那含虽然没有断除生死轮回的一切烦恼,但也断除了九品的烦恼,欲界再也不用转生,并且能自在转生色界、无色界天,这样的小乘圣果,唯在名相上显法存在的角度可称为是无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佛进一步问须菩提:“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否有我已得到阿罗汉果的执著?”须菩提答:“不会,世尊。为什么无有执著呢?因为胜义当中无任何自相实有堪忍的法存在,阿罗汉的概念也不成立,何况实有的果法。”

  阿罗汉义为胜敌,表示战胜三界烦恼敌人之意。三界九地共计八十一种修惑已全部断除,但他还有细微的所知障,以断除八十一种修行障碍的缘故,完全断除转生三界轮回的因。虽然阿罗汉还没有战胜细微所知障的敌人,但已战胜了俱生烦恼之敌。六祖口诀与江居士的讲义中,阿罗汉译为无生,藏文中胜敌与无生有些差别,无生通常指达到无生无灭佛的境界,阿罗汉翻译成胜敌更恰当。阿罗汉从小乘自宗而言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但根据《法华经》、《澄清宝珠论》等很多经论所述,究竟唯有一乘,阿罗汉最终一定要入大乘,修行大乘法,才能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有些法师未精通大小乘的道次弟,在讲义当中说阿罗汉与八地菩萨境界相同,已经获得无生法忍,修密法者最后的果位是阿罗汉果等,纯属谬误之谈。这些法师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可谓人天师表,宏法利生的事业也普遍广大,但可能未听闻《俱舍》,未研究《现观庄严论》,未广泛系统修学大乘经典,故说法时难免有诸多纰漏,出现这样那样不符合佛经论典的分别妄言。

  《十地经》中云:“此教宣说声闻独觉亦有了知一切法无自性者!”不仅大乘观点,小乘自宗也认为阿罗汉不应该有自己是阿罗汉的执著。小乘自宗亦如是表述罗汉证悟境界:灭尽心、灭尽识、灭尽蕴、一切痛苦也灭尽了,这是痛苦的终结。世俗和世俗谛有较大的差别,阿罗汉虽然有世俗显现却没有“世俗谛”的显现,圣者面前虽然有世俗的显现概念,但没有谛实的概念,因此,阿罗汉在出定的时候自己也有“我是阿罗汉”的想法,但他不会有真正阿罗汉的执著。他如果有阿罗汉执著会有什么过失呢?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依自己所悟进一步陈述:“如果阿罗汉生起自己是阿罗汉的执著,实际就是在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如果阿罗汉生起执著就已经成了人我执和法我执,若阿罗汉有这样的执著,其根源即是我相,有我的执著相:我是阿罗汉,除我以外,某某是凡夫人。由我相,故我所的人相也随即出现;我已得阿罗汉果,其他众生相续尚未得到,众生相也出现了;我这个阿罗汉什么时候离开人间入涅槃,寿者相也出现了。如《楞伽经》云:“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若证悟清净诸法皆无相,则是真正法界本体。如《六祖坛经》云:“无相为体。”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佛陀在众多佛经中针对众生的根基,说过:须菩提得到真实无诤三昧的境界,须菩提在我的十大弟子中,是离欲第一,解空第一。

  世间人之所以互相争论有痛苦,是因为未断我执,未证无诤三昧,未解脱得到阿罗汉果。“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即是此意。所谓的无诤三昧藏文译为无烦恼的禅定,玄奘、义净法师皆译为“无诤住”,住是安住三昧之意。《涅槃经》云:“一念不生,诸法无诤。”如果达到远离一切烦恼,无任何分别念的境界,则对诸法不会有任何争论。而世俗显现中,僧人为各种不同宗派而争论,世间在家人为五蕴的苦乐感受而争论不休,如世亲论师云:“瑜伽士为见解而争论,在家人为感受而争论。”

  佛的十大弟子中各有不同特点,阿罗汉虽然都已跳出三界,但他们的证悟和境界却有所不同,如:迦叶头陀行第一,舍利子智慧第一,目犍连神变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阿难广闻第一等等。佛经中有两种说法: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离欲第一。依名言而论,须菩提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而真正的阿罗汉是否有增上慢,有“我是阿罗汉,很了不起”等的分别执著呢?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说:“证悟实相后,我不会有‘我是离欲第一阿罗汉’的分别执著,如果阿罗汉有相状执著,自认为已得到阿罗汉道,对有这样粗重实执的众生,佛陀不会为我授记。以须菩提证悟实相,无行相执著,才称须菩提是乐寂静行者。”

  “阿兰那”意为寂静,即身体寂静,烦恼调伏。阿罗汉是最殊胜之寂静者,须菩提的境界正如佛经所述:阿罗汉虽然有各种显现,但已断尽我与我所的实执。虽然在名言中佛为须菩提如此授记,但胜义实相中,阿罗汉本身丝毫不会有我是阿罗汉的执著。大乘圣者菩萨们也是如此,如《宝性论》所云:在众生前虽可以显现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但真正的圣者境界中并无凡夫的执著。世尊既然说其是离欲阿罗汉,必定须菩提已远离凡夫的粗重实执。如果有执著,世尊则不会说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或离欲第一。

  大乘经典中再三强调声闻缘觉也必须证悟法无我。《般若经》中云:“执著实有相状无有解脱,依空性而得三菩提。”“声闻缘觉佛果,亦若不依此般若空性,则不能获得。”《中观论释》中用了七个教证,三个理证说明阿罗汉必须要证悟法无我。若有人认为阿罗汉未证悟法无我,则与经文义理相违,必定堕落戏论边执。阿罗汉只有对缘起空性有所证悟,才能得到其相应的果位,故须菩提无名相执著。《七十空性论》云:“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如果不懂缘起空性之理,就会有各种实有的苦乐感受。龙猛菩萨在《出世论》中亦云:“戏论说众苦,自生及他生,俱生无因生,佛说是缘起。”其意为世间戏论者经常说苦谛所摄之众法是自生或是他生,有时说自他二者共生,有时说是无因生,有各种戏论之说,佛则说诸法是缘起空性的正理。我与我所执未消于法界前,因果不会空耗,名言中应当承认有阿罗汉,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但就实际而言,真正通达缘起空性道理的阿罗汉无任何执著。

  下面是对庄严净土作遮破,从往昔佛陀的授记、器世界、有情世界三方面来辨析,首先观察往昔佛陀的授记。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告诉须菩提:“就你的观点而言,如来往昔在燃灯佛前,是否真实得到过授记,是否真实有所得法?”须菩提言:“名言中虽然可以如是承认安立,但依胜义谛观察,如来实际在燃灯佛前未得到任何法。”

  此问题从往昔佛陀显示得授记而言,佛与须菩提从胜义谛方面进行问答。在名言中,如来在燃灯佛前确实得过法。《百业经》、《贤愚经》中记叙曾经在九十一个大劫前,释迦牟尼佛转生为法云童子,他在燃灯佛前得无生法忍,登第八地时,燃灯佛给法云童子授记:九十一个大劫后,你于娑婆世界中的贤劫成佛,为第四佛,号释迦牟尼佛。其所得无生法忍是指对无生空性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此后不会对无生法门生邪见。名言中佛已得法,而胜义中一切法离四边八戏,佛亦未得到任何法。如《华严经》云:“虽闻如来声,音声非如来,离声复不知,如来等正觉。”嘎玛拉希拉说:无所得的法亦无能得的法,已获得之相也无有。世亲论师亦云:所谓获得法是一种分别念,应当舍弃。

  如果修行者生起“我今天去修法”或“我得授记”等类似的实有执著,都是分别念,都成障道的因缘,应予以舍弃。此处经中的授记,其他经典也如是记载,在名言中是真实不虚,但就胜义而言,菩萨如果有执著,认为自己已获得授记,那他并未得到真正的授记,而是魔的授记。法王如意宝也讲过:如果我们自己认为,“今天本尊已为我授记,文殊菩萨高高兴兴地说你将来变成……”如果产生这样的傲慢执著,就不是真正的成就。世亲论师也认为得法得授记,此亦是分别念,实际中无有可得。从佛法无住无变、无边无际、广大无垠方面而言,六祖大师认为,法就像太阳一样,其照射的光明周遍一切世界,而不可取。

  以上剖析了释迦佛在燃灯佛前于法无所得的道理,下面研究无菩萨庄严或发心庄严刹土之理。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菩萨庄严或建造的刹土实有存在否?”“世尊,菩萨庄严的刹土不存在,什么缘故?因为所谓庄严佛土,非胜义中存在实有的庄严,而是名言中安立为庄严。”

  一地到八地菩萨应清净庄严刹土,八地到十地之间的大菩萨们必须要建造刹土,如释迦牟尼佛因地做菩萨时发五百大愿,其中之一即为度浊世众生修持娑婆世界;阿弥陀佛做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愿,修持极乐世界;药师佛也曾于因地发十二大愿,修持琉璃世界。菩萨于清净三地专门要修持自己成佛度众的刹土,《现观庄严论》中云:“如有情世间,器世未清净,修治令清净,即严净佛土。”因此从名言角度而言,菩萨将来要庄严建造或者准备一个刹土,如果未修持刹土,菩萨度化众生的誓愿不可能现前。

  但此处佛并非就名言发问,须菩提亦洞彻明了佛的密意,故从胜义谛作了否定的回答:所谓的庄严刹土实际并非庄严,能庄严的菩萨、所庄严的刹土、庄严的作业,以胜义理论抉择法界本性时皆不存在。庄严的刹土真正实相中肯定不成立,如果实有存在,其必定以微尘的方式或以器世界的方式而存在,但用智慧观察时,不生不灭恒常实有的微尘及微尘集聚所显现的刹土并不存在。所谓的道场、刹土,完全是以自性清净的角度建立的,现在众生心的本性即是清净的佛刹道场,证悟了心的空性就已经了达了诸法本来的体性,如《维摩诘所说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广幻化网续》亦云:“若无知性自证慧,佛刹亦见恶趣处,若证胜乘等性义,恶趣亦见密严刹。”总而言之,最究竟是清净自心一切戏执,得到刹土清净,此外,没有其他任何清净刹土。无论琉璃世界、极乐世界、娑婆世界,这些在名言净见量或观现世量中暂时成立,但在真正的本来实相中,这些清净与不清净的刹土都不成立。犹如众生在梦中受痛苦,最后去了一个清新美丽的花园,在花园里享受安乐一样,菩萨如梦如幻地发心庄严清净刹土,最后如梦如幻地现前如来果位,在不同的清净刹土度化无量众生,这些在名言中可以成立。但以胜义理论抉择,一切诸法皆无有任何相状、本空离根的无生大空性。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所以说诸大菩萨,应当生起清净的心,既不应该对色法生执著心,也不应该于声、香、味、触、法生执著心,应该于无任何所缘执著的境界生起离一切边执的清净心。”

  禅宗五祖曾对弟子要求:应当修《金刚经》、念《金刚经》,如果《金刚经》确实没有能力念,就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即般若度,彼岸或智慧度。智慧度里所含摄的,般若经都包括了;般若经中有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句都包括了,故五祖如此倡议。《大幻化网》云:一切诸法在名言中,烦恼即是菩提,胜义中离一切戏论,此心叫做清净的心。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平时不应被世间的贪、嗔、痴心所转,应如理如法的生起清净心。与之相反,依靠色法产生的心都属于执著,如“这是白色、红色,长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分别执著,所以不应依色法而生心。同理,其余如依靠声音产生的心,或依靠触觉产生的心等,都是依靠外境种种因缘产生的分别心识,并无自性,能缘、所缘全都是无生空性,这是中观甚深了义的观点。《现观庄严论》中云:“破一切执著,及名有所缘。”《中论》云:“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真正观察时,如《入行论》中所示:“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虚伪如影像,彼中岂有真?”不管自心还是外境,无有能缘、所缘,一切如虚空一般,诸法本体空性与石女儿、龟毛、兔角无有任何差别,但这空性中诸法显现不灭。此处显空无二密要智慧已经抉择出来了,显空双运智慧是最究竟的智慧。依分析可以了知,此处经文从空性方面与中观六论所讲一致,从名相方面与龙猛菩萨的《缘起赞》和弥勒菩萨的《宝性论》所述密意相同。

  从另一方面理解,“应无所住”表述最甚深的无缘大空性法,“而生其心”表述光明无为法;以密宗大圆满角度言,“应无所住”是指本来清净,“而生其心”是指任运自成;从共同显宗的角度理解,“应无所住”是世尊第二转法轮的密意,“而生其心”是第三转法轮的密意。六祖惠能大师依此句而证悟了心的本性,五祖在印证六祖所证时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以上抉择了名言中菩萨要具备庄严的刹土,在胜义中并不成立。以下抉择菩萨成佛后度化众生所必须具备的有情世界。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