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四)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四)

 

  丙三、结示著述缘起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

  ‧智者大师说明止观的功德之后,结示著述缘起:

  ‧ 声闻、菩萨,尚不能止观均等,可见止观法门,实在不是粗浅的法门,从凡夫到成佛,皆不离止观。

  ‧ 虽说修行不过是“折伏现行烦恼,为修行之要务”,仅此一句话,但说易行难,就“折伏现行烦恼”而言,必须花几十年的功夫,才能调伏无始劫来所串习之贪、嗔、痴烦恼,克服身、心、怨亲等等之障碍。故若欲接引初学之人,开启昏昧不明之心(蒙冥)而契入圣道,则不应谈玄说妙(广论深妙)。

  ‧ 蕅益大师曾将智者大师所着二十卷法华玄义,浓缩成二卷妙玄节要,并于序中云:「末法众生畏繁好简,故做此事。」智者大师知止观法门,并非粗浅的法门,故做此小止观,接引初学之人。

  乙二、分论  分二:初、标章诫劝。 二、正示十章。 今初

  ‧ 分论,为小止观的正宗分,分为“标章诫劝”、“正示十章”二科。

  丙一、标章诫劝 二

  丁一、警诫劝修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 警诫劝修---- 先指出修行之难成,并劝踏实修行。

  ‧ 智者大师将止观法门,分为十个章节(十意),以指示初学之人,使令我们登菩提正道,契入泥洹之第一步。学习者(寻者)当惭愧修习止观之难成,昏沉、掉举之不易对治,勿以小止观文字浅近而鄙视也。

  ‧ 修习止观,必须与止观之文义(四念处)相应(心称),对身心不净、苦、无常、无我之道理相应(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此无常之智慧发露于内心,智德、断德之功德不可思议(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只是虚构文言,谈玄说妙,内心不去思惟体会,则内心与无常、无我之智慧不相应,情乖所说,空延岁月,不能趣而圣道(取证无由),譬如贫人数他人财宝,自己仍然贫穷,虽口无常、无我,但并无真实修行,内心与无常、无我完全不相应,有何益者哉?

  丁二、 标列章名

  具缘第一 诃欲第二 弃盖第三 调和第四 方便第五 正修第六 善发第七 觉魔第八 治病第九 证果第十

  今略此举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 智者大师将修习止观之过程,分为十个道次第:前五个次第为方便行(二十五前方便),第五个次第正式说明修习止观之方法,第六、七、八个次第属对治之法,即调适修习过程中,所遇之障碍(善发、觉魔、治病),判断所见之境界之善恶,调治色身之病痛(外障),第十个次第为果地之功德相状(证果)。

  ‧ 前九个次第为因地,第十个次第为果地。

  ‧ 智者大师略此举十意,以指示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定妄想之心(安心),免除三界生死轮回之难(免难),发定生智慧,趣向无漏之圣果。

  丙二、正示十章 十

  丁一、具缘第一。 分五:初、持戒清净。 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 四、息诸缘务。五、近善知识 。 今初。

  ‧ 修习止观之前,必须具足五种因缘:

  1.持戒清净。 2.衣食具足。3.闲居静处。 4.息诸缘务。5.近善知识。

  戊一、持戒清净 二

  己一、明持戒相状

  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第一持戒清净。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

  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 若发心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进一步欲自净其意,而修止观者,必须要先外具五缘。第一持戒清净。如遗教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必须要有戒法收摄身口,之后才能引生禅定、智慧,故知“戒为无上菩提本”,无上之禅定、智慧,必须以戒为基础,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

  ‧ 以唯识之观点而言,赖耶受熏,阿赖耶识会收摄我们所造之业,而恶业有扰动之本质,若内心常造作杀、盗、淫、妄之业,则阿赖耶识(第八识)不断地收摄我们所造之恶业,则心不安定,虽然所造之恶业尚未得到恶报,但此恶业扰动内心,则心神不宁。

  ‧ 以唯识之观点而言,恶业有扰动之本质,而善业则有寂静之本质,由于善业之功德力,令人看起安详、宁静。故了凡四训亦云:业障深重之人,则会无事愁叹,夜有恶梦。此种人则不易修行禅定、智慧,故必须持戒清净。

  ‧ 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之相状,分为三种:

  1.     上品持戒:未作佛弟子时,可能有选恶业,但不造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后遇良师,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更进一步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自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戒体,无所毁犯,是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能成就止观之功德,而证佛法。譬如干净(无垢)的衣服(心),易受染色。

  2.     持戒清净:受得戒之后,虽不犯杀、盗、淫、妄之重戒,但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经有“垢腻”,若能洗浣清净,染亦可着。

  3.     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诸戒,遇染污的境界,则轻重诸戒,多所毁犯,若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忏悔灭除。

  ‧ 垢腻 --- 若毁犯戒法,则内心会被此层“垢腻”障碍,不易与所修之法相应,感到此一念心,与所修之法之间,有一层油垢阻挡,法不入心,无法觉受所修之法。

  ‧ 小乘认为宇宙是我空法有,五蕴之“我”不可得,但五蕴之“法”为真实存在,业感缘起,世间是由业力,业力之果报(我)不可得,但业力却是真实存在,善业、恶业、生、死、涅槃…….皆是真实,若在此法界创造性罪,则此罪业不可消失,必得罪报,故小乘教门中,若犯杀、盗、淫、妄之戒,则此罪业不可消失,无忏悔之法。

  ‧ 大乘则不同,大乘教门解释缘起,汇归于现前一念心性,罪业本无自性,摄藏于此一念心中,【楞严经】:「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因烦恼而引发种种罪业,若内心转变,断此恶业之相续心,则三恶道之果报亦会消失,但所造之恶业,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可乐果报,也许重报轻受,受报之后,三恶道之果报亦消灭。故云:「心灭则种种法灭。」

  ‧ 故大乘教法有“取相忏”,忏悔至内心清净后,见花、见光…..等种种之瑞相,则知破戒之罪已得消灭。净土法门亦然,造五逆十恶诸罪,临命终时,地狱果报现前,若遇善知识,生起忏悔心,并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则能转地狱之果为莲花。

  ‧ 故大乘佛法强调“业性本空”,心为业主,若能转化坚固之妄想,则业力亦随之而转。

  ‧ 故【大般涅槃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 初修行者,未见地狱果报、亦未见真理、未见苦集灭道之圣谛,因此必须仰赖“相信业果”之信心,相信身、口、意之烦恼恶业,会产生痛苦之业果,故应诃责身、口、意之烦恼恶业,内心尊重善法,轻贱恶法,才会修行有成。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