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十二)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十二)

 

  己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对治初心之昏沉、浮动)

  二、对冶心沉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

  ‧ 沉的相貌:行者于坐禅时,内心黑暗闭塞,失去明了心,内心不思善亦不思恶(无记),或内心之所缘境,迷糊不清(瞪瞢);时间久后,习久成性,一打坐则睡,此时应当修观对治沉相。

  ‧ 浮的相貌:若于坐中,内心浮动,分别思惟太过,而轻躁不安,此时应当,修止止此分别心(浮),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心于佛号,无分别住。

  ‧ 须善识药(止观)病(沉浮)相对用之,若不能对症下药,有偏差之失。

  己三、随便宜修止观(视个人之方便修止观,以对治心之沉浮)

  三、随便宜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虽然对治心沉故,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应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较然安隐,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

  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

  ‧ 随便宜修止观:依各人的方便事宜修止观。

  ‧ 行者于坐禅时,为对治心沉而修观,处修观不能使心明净,得不到法利,此时应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于坐禅时,为对治心浮动双修止,若心仍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较然安隐,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

  ‧ 心浮动多是由于心不能安住于佛号,而跑到熟境界(无量劫中特别贪爱的境界),内心有烦恼活动,若烦恼非常粗重,修止无法止之,此时则必须先放掉所缘境(佛号),而转修四念处(修观)对治之,观察五蕴境界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此四种智慧,破除烦恼妄想。

  ‧ 须善依各人的方便事宜修,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

  ‧ 修行人欲在心地上下功夫,静心面对烦恼之时,必须解行并重,一方面修止观,另方面多学习古德的开示,才知道修行之路应如何走,自己摸索的路不一定正确,也未必比古德所开示之路快,故应老实依教修行,不应自做聪明,否则易出差错。

  己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对治邪见)

  四对冶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粗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虽复修止,若心犹着,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

  此则略说对冶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

  ‧ 前面二科为对治“粗”心(浮沉);而此科所言为定中“细”心的状态。

  ‧ 定中的病相:行者先用止观,对治粗乱,经止观调伏乱心,即得入定;禅定之心境较微细,因此于禅定中觉身空寂(未到地定),内心受于快乐(初禅)。或内心锐利玲巧(利便心发),达到九心住的等持之后,不再昏沉、掉举,内心则可明静不动,犹如止水,一切万法皆于中显,误以为此即涅槃,一切万法皆是生住变异,身体四大亦会成住坏空,唯有明了心是不生不灭,因此误以为此即涅槃(自信止,偏邪之理),殊不知明静不动之心,仍是自信的执着,并非有真实自我。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误以为此即真如涅槃。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虽复修止,内心仍然爱着,爱见结业不息,此时应当修空观,观此明静不动之心(定中细心),只不过是因缘所生法,藉由修止的因缘而成就,既然是造作而有,当然亦可被破坏,此时不见定中细心有自信可得,即不执着定见,内心安住于毕竟定,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

  ‧ 【释禅波罗蜜】指出未修止观之人,内心粗重散乱,若每日有一定课修止修观,内心则逐渐由散乱趋向专注寂静,最初仍在欲界定(内住、等住、安住、静住、寂静…….等持等九个次第),达到欲界定“等持”(九心住)之时,将会感到身体若有若无,如云如雾,内心轻松,但无三昧乐,必须经很长的时间,继续用功,才可由九心住达到未到地定,“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此时有殊胜的三昧乐。再继续用功,则很快可达初禅。

  ‧ 「识(身体)障未到,信(烦恼)障根本」身体最容易障碍未到地定,到了未到地定,则觉身空寂,身体不再障碍;烦恼最容易障碍初禅,故必须修不净观、无常观、无我观……。故真正证得初禅之人,由禅定出来,即使见到五欲烦恼,内心仍不为所动,如石压草。若由禅定出来,见五欲境界,仍有烦恼,则未证得初禅。

  ‧ 很多得高深禅定者,由于在禅定中,认为此明静不动之心即是涅槃,殊不知此禅定境界仍藉因缘而有,经由一次一次修止的因缘,而显现出禅定境界,而非真如流露,既有生,便有灭,经八万大劫失其禅定后,往往会毁谤正法,认为“我明明得到涅槃,为何会失去此禅定境界?”,因而毁谤世上根本无涅槃,佛陀打妄语,因而临命终时堕三恶道。殊不知此禅定不过是无明所变现出之幻象,虚诳不实。

  ‧ 由此可知,于定中对治邪见之法,主要为修空观。

  己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调和定慧)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若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若于定中,智慧开发,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

  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则略说为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审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 此科亦是属于细心的状态。

  ‧ 由于各人过去所栽培善根不同,有些人双腿一盘,很快即能于所缘境无分别住,达到寂静的状态,但是却不能分别法意,由于过去止的善根强,慧的善根弱;有些人非常能够分别法意,智慧很高,但静不下来,由于过去的观慧强,止的善根弱。智者大师则强调定慧均等。

  ‧ 行者于坐禅中,或因修止,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若虽得入定,而无观慧,不明了无常无我之理,此为痴定,犹如死水,死水不藏龙,不能破坏无明,不能断烦恼(断结);或虽有观慧,但力量薄弱,即不能发起真实无漏智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此时应当修观破析,即一面修止,一面读诵大乘经典,例如【金刚般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帮助修空观。若于定中,加强开发智慧,使令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

  ‧ 一般初学者人多修止入定,较少数人则是修观入定,智者大师则为修观入定。

  ‧ 一般人宿世止善根较强,观慧较弱,因此必须多读诵大乘经典,帮助修空观。

  ‧ 行者于坐禅时,由于过去智慧善根深,又因修观故,而对无常无我之观念豁然开悟,智慧分明,例如闻一句话,便能生起无数的法意,于心中常生智慧。但若定心微少,心则浮动散乱,此种智慧犹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见诸法实相,不能出离生死,此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至少要得未到地定);如密闭无风之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

  ‧ 譬如欲用刀(智慧)砍断毒树(无明),若令一小孩(无禅定之人)去砍毒树,则力量不够,若令大人(有禅定之人)砍之,则不多久就可砍断,因此定慧必须均齐。

  ‧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种修止观之内容,适当取舍不失其宜,则此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 佛法特别赞叹人之果报,诸天虽乐,但于快乐境界中,不易静下心,亦无出离心,而干扰修行;三恶道太苦恼,虽有出离心,但由于苦恼逼迫太甚,示无法静下来修止修观;畜牲亦无法修行,除非畜牲之果报尽了,才能修行;唯有人才能修行;故佛法特别赞叹人身难得,故不应令一生不空过也。

  ‧ 若以人身一生布施而升天,天的果报享尽后,终必堕落,此生亦是空过。故应「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应多在心地上下功夫,若仅布施持戒,则虽能升天享乐,享尽终必堕落,与原来无异,此人天果报,只不过是暂时的,有欺诳性。因此佛陀于经论中别赞叹止观之功德,例如【金刚经】云:「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供养恒河沙诸佛,其功德比不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由此可知,以散乱心修善业,其果报可被破坏,不随顺心解脱分,必须修止修观(例如金刚经四句),开发清静之功德,向于圣道,解脱生死,此为真“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戊二、历缘对境修 分三:初总标述义。 二、别明修法。

  三、结示劝修。 今初。

  己一、总标述义

  复次: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

  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 每日有一定课,端身常坐,修止修观,乃为入道之胜要,而众生之色身,为业力所召感的有累之身,必定会受干扰(必涉事缘),例如有时生病,有时需要吃饭睡觉,因此而使止观中断,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则修止观之有间断,烦恼业力随处而起,不能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止观(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 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因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音左,动词,造作劳动)作(音坐,名词,所做的事物)。六、言语。

  ‧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种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

  ‧ 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己二、别明修法

  庚一、历缘修止观

  一、行者,若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若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云何行中修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

  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一般人不可能于佛堂中端身常坐,有时必须活动,出外办事,修行人于活动之前,必须要审查「我今天为何要做这些事?」因地发心是否正确?是否只是为随顺各人的烦恼而行?若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

  ‧ 审查因地发心【金刚经】中强调审查因地发心之重要,「若菩萨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金刚般若之空性,必须与善法相应,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谓善法?动机是善则是善法,例如父母打骂子女,虽现凶恶之相,但动机是善,即是善法。若为增长各人之私欲,则为恶法。

  ‧ 如何于行中修止?若于行时,例如走路、开车之时,因有行之缘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出现,必复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假藉因缘而有,皆不可得!体会一切法皆为毕竟空,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体真止)。

  ‧ 如何行中修观?观察能分别之心,亦是毕竟空,应作是念:由心动身,心先作意「我现在要去纽约办事」,心为业主,而有身体的进趣,名之为行。

  ‧ 因有行故,则迁动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故天台宗提出「一空一切空」,凡夫由于自信止坚定,刚开始修空,极不容易,必须于寂静中、佛堂中、甚至藉大众威德摄施下,才能建立“空”的观念,待建立空的观念后,才能于行住坐卧中,将所觉悟空的道理,融入各种不同的境界。

  二、住者,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于站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什么要站在这里?」。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而站在这里,即不应站在这里,应加紧用功、拜佛……;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例如站在这里为人说法。

  ‧ 如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境界,皆如梦如幻,皆不可得!内心安住于毕竟空,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 如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时之分别心,觅心了不可得!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三、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坐在此处?」若为随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如坐着为人说法),则应坐。

  ‧ 如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外在、内心所有一切烦恼善恶境界,皆毕竟空,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

  ‧ 如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跏趺坐),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此念坐之分别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四、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因比则有一切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修行疲倦,时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吉祥卧)。卧并不是马上入睡,应于卧前修止观。

  ‧ 如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 如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失明了心,无法都摄六根,因比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此法皆因心昏暗放纵而有,即当反观卧心(能睡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五、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为何要出坡?为何要做这些事?若为各人私欲、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公为众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作并不是做事而已,而必须在作中修止观。

  ‧ 如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 如何作时修观?应作是念:观察能作之心,毕竟空寂,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放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人与人沟通必须说话,必须于说话前,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为随顺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

  ‧ 如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 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觉,粗分别;观,细分别),由于名言分别,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放出音声语言,因此而语。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如上六义修习止观,随时相应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观意,如上所说。

  ‧ 修行人于行、住、坐、卧、作作、语之中,必须将于静中所栽培之道与所遇境界融汇。智者大师于此特别强调修空观,凡夫难免要行、住、坐、卧、作作、语,必须与道相汇,才能成就圣道。

  庚二、对境修止观(对六尘境修止观)

  次六根门中修止观者:一、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瞋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云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针对六尘境修止观,六根门中修止观者:

  一、         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不论美丑,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瞋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此亦属体真止)。如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色尘之出现,必须要有根、空间、光明,于此根、尘、空、明之中,若各自独立,则各无所见,亦无分别,根尘空明和合因缘,则出生眼识,之后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颜色、美丑,因有分别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此时当反观念色之心,因缘而有,必须假藉根尘空明之因缘,才有眼识,进而意识,并无真实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二、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违情之声,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云何闻声中修观?应作是念:随所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次意识生,强起分别,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此理同前。

  三、鼻嗅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违情之臭,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云何名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我今闻香,虚诳无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而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此理同前。

  四、舌受味时修止:随所受味,即知如于梦幻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着;违情恶味,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和合,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比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此理同前。

  五、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如影,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着;若受违情苦触,不起瞋恼;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等法,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受触。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 头等六分:指头一分、身体一分、双手二分、双脚二分,合为六分。

  六、意知法中修止观相,如初坐中已明讫。

  自上依六根修止观相,随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广分别,今不重辨。

  ‧ 前面所述五番修止观,皆针对意根,故不再加以说明。

  ‧ 智者大师在「历缘对境修止观」中强调,当面对境界因缘之时,不改变外在的因缘,而是要改变现前一念心。所谓「智者除心不除境,愚者除境不除心」。欲改变现前一念心,必须离开假名假相假用的境界,用静中所栽培的道理,摄持此一念心,使令从假入空,此即除心不除境。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