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九)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九)

 

  二、正示调和之法(调五事:饮食、睡眠、身、息、心)

  己一、释名述义

  云何名「调和」?今借近譬,以况斯法。如世间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强不懦,然后可就轮绳。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  调和之意义 ---- 今借譬喻,以此况调和之法。如世间做陶器的师父,欲造种种的陶器,先须善巧调泥(调五事),令使不强(干)不懦(湿),然后置于转轮而成形(修止观)。亦如弹琴,之前应调弦(调五事)令松紧适当,才可弹弄(修止观),出诸妙曲。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使令和顺适当,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障碍,止观之善根难发。

  ‧  由此可知,修止观前,必须要有一利于修止观之环境,因此必须调和五事,才能长期用功。

  己二、调和五事分三:初调饮食。二、调睡眠。三、调三事。今初。

  庚一、调饮食

  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竟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 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 心静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  饮食有二好处:1. 资身----资养色身,使色身生存,2. 进道----因气血充足,而增进道业。欲界众生有饮食、睡眠、男女三种欲望,而佛陀特别诃责男女之欲望(诃五欲),因男女之欲望,完全无功德,只有过患,故要佛弟子完全熄灭男女之欲。而欲界众生不能完全无饮食、睡眠,故佛陀要佛弟子“调和” 饮食、睡眠。

  ‧  调和饮食之量-----

  食若过饱:则呼吸短促,身体满胀,提不起劲,筋脉不通;影响内心闭塞,坐念不安。

  若食过少:则身体之气血虚弱(身羸)内心浮动(心悬),不能专注(竟虑不固)。

  ‧  因此过饱、过少皆非得定之道。通常饮食若能维持身体机能,则少吃为宜,慢慢调试,试试不同食量及打坐之效果,调出最适合自己之量。

  ‧  调和饮食之质-----

  若食臭秽污浊之物,例如五辛等本质秽浊之物,生食增加瞋恨心,熟食增加淫欲心,又如腐败之物,增长霉菌,此等秽浊之物食入令人心识昏迷;若食入与体质不合之物,则触动老毛病(宿病),使四大失调。凡夫之身心,包含色心二法,由色心二法开出五蕴,由五蕴而开出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识即明了性,为能缘,尘为所缘,识必须依止根才能生起了别,根(四大)若有问题,则明了性会受响影。

  ‧  戒律中之不饮酒戒,制定之因缘如下:古时有一村庄,有一毒龙,村民不堪其扰,而至僧团,请求降伏此毒龙。僧团即派大阿罗汉周利盘陀伽去调伏此毒龙。大阿罗汉之神通广大,马上就调伏了此毒龙,将它置于钵中。此时村民大喜,故准备众多饮食,礼请周利盘陀伽去应供。应供物中有瓶黑酒,周利盘陀伽不知而将此黑酒饮尽,此后便头昏眼花,欲走回僧团。不料尚未到僧团即不支倒地。佛陀见之,便问:「此人是谁?」阿难答曰:「周利盘陀伽。」佛陀曰:「此人是否为调伏毒龙之人?」阿难答曰:「是。」佛陀曰:「此人是否可调伏地上的蛤蟆?」阿难答曰:「否。」佛陀因此诃责饮酒种种之过患,召集所有僧团,而制定不饮酒戒。由此可知,大阿罗汉之圣人,其五分法身坚固成就,若食入不适合之饮食,仍会受极大的影响。凡夫亦然,“根”为心识之依止处,若不调和,则明了心亦会受影响。

  ‧  故修定之前,必须注意饮食,须审慎之也。故【毗叶罗如来略教戒】经云:

  「身安则道隆 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 心静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  调身----「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身体健康道业才能成就,

  注意饮食之质量。

  ‧  调心----「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于空闲处安住,息诸缘务,

  内心于寂静处修止修观,每日精进不间断。

  ‧如此调身、调心为三世诸佛之共同教诫。

  庚二、调睡眠

  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

  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  眠与痴心所相应,睡眠时失去明了心(无明惑覆),因此不可放纵!若睡眠太过,则时间空过,亦会丧失之前所成就的止观功德。睡眠时,身体机能缓慢,时间恰当则可养神,若睡眠太过则令脑缺氧,易头昏脑胀,身心懒散,令心暗昧,打坐时不得法喜,善根沉没。故当觉悟生命无常,应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内心明了寂静。如是明了寂静之心,乃可安住于佛法僧(栖心圣境),相续用功,三昧现前。故【遗教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初夜、后夜不得睡眠,只于中夜睡眠四个小时。【瑜伽师地论】对睡眠亦有二种说法,一则与【遗教经】同,睡眠以四个小时为宜;另一则睡眠以六个小时为宜。「勿因睡眠,令一生空过,既无忏除罪障,亦无增长福慧,无所得也。当念身心剎那剎那之幻灭,如无常之火,烧诸身心世间,当趁无常之火未烧身前,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  古印度将一日分六时,即日三时,夜三时,每时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小时。

  ‧  【瑜伽师地论】指出,睡眠不宜过久,若超过六个小时,则令心暗昧,善根沉没。若用功时累了,则可小睡片刻(分段睡眠),醒后马上用功。

  庚三、调三事 分三:初入禅。 二、住禅。 三、出禅。 今初。

  辛一、入禅 分三:初调身。二、调息。三、调心。 今初。

  壬一、调身

  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此应合用,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也。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则散乱难录,兼复坐时烦恼,心不恬怡,是以虽在定外,亦须用心,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

  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若半跏坐者,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指与右腔臂齐;右脚指与左臂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宽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

  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次当用口,唇齿纔相挂着,舌向上腭,次当闭眼,纔令断光而已。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摇动。

  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  智者大师将修习止观分为入禅、住禅、出禅三个次第。

  ‧ 调五事中,饮食、睡眠分开调,身、息、心则应合用,不得别说。

  ‧  未修止观之人,心常向外攀缘,心光外泄,不易察觉身、息、心互相之关系,而修止观之人,则可察觉身、息、心互相之关系,一但身、息调合,则内心亦调合;内心明静,则身、息亦调合。身、息、心虽应合,但亦有初、中、后之次第,调合方法不同,则入禅、住禅、出禅之相亦有异也。

  ‧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修止观前一个小时(定外),行住坐卧,动静运为,皆须小心注意,因身心有等流性,修止观前一个小时内任何之行为,皆会影响修止观。

  ‧  若修止观前作粗(粗)犷费体力之工作,或是内心烦恼粗(粗)犷,例如修止观前与人吵架,则气息随粗(粗),则散乱难录(念力),打坐时烦恼不安(昏沉、掉举),内心不寂静(恬怡);因此修止观前,身体及内心皆不宜粗(粗)犷,因此虽在定外,亦须用心,为修止观做准备(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

  ‧  南传与北传佛教有不同入禅调身之法:北传者先拜佛、念佛、经行之后才坐下,由粗而细,先拜佛(粗)令气血顺畅,此时稍喘,经行(细)调合喘息之后才坐下。南传则不强调拜佛,而强调经行,于打坐前先经行一个小时,由慢而快再慢,之后再坐二小时,再经行一个小时………..,藉由经行于出入禅时调身。总而言之,修习止观前,皆必须调身,为止观之前方便。

  ‧  智者大师指出打坐之方法(由下而上):

  一、初至绳床(打坐处),须先安置坐处,使令舒适稳定,久坐无妨碍身体。打坐之座位,后方须稍微高于前方,否则久坐易驼背,此外,坐垫须通风(例如竹垫),否则坐久易生肠病(疮)。

  其次应当将脚摆好(正脚),若半跏趺坐者,以左脚置右脚上,令左脚指与右臂齐,右脚指与左臂齐;若欲全跏趺,即右脚置左脚上。

  ‧  脚的姿势会影响气息,佛陀于经论中赞叹全跏趺,因全跏趺较稳定,脊椎不易弯曲(驼背),令气血充足,使令明了心强,精神集中。密宗经论将全跏趺分为二种:1. 降魔坐(右脚在下):中国禅宗多属此,此坐可破恶,调伏烦恼力量强。2.吉祥坐(左脚在下):密宗多属此,此坐可生善,生起大悲心。

  ‧ 整脊师则建议降魔坐、吉祥坐交替而坐,否则脊椎易偏向某方。

  二、次解宽衣带使会整齐,不宜穿紧绷衣着,亦不令坐时脱落。

  三、次当安手,手脚之上下位置必须一致,若左脚在上,则左手掌置右手上,重叠双手,顿置左脚上,不令手悬空,否则心不易专注,稍微靠近身体,手掌置于中心,不偏左亦不偏右。

  四、次当调整身体(正身),以腰为中心,前后左右转动,作七八次,如似按摩法,手足仍置于中心,如是转动后,则令脊椎端直,自然下坐,勿弯曲(气不通)亦勿高耸。

  五、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成一直线,不偏不斜,不低头亦不抬头(昂),应稍收下颔,令颈部筋脉流畅。

  六、次当口吐浊氧。吐气之法,先深吸气,开口放氧,不可粗急,应绵绵慢吐,使气顺畅而出,观想气脉不通处,将阻塞之废气,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吸入清气,如是三次,若身息调和,一次亦可。

  七、次当闭口,嘴不用力闭,唇齿稍接触即可,舌顶上腭,使气脉通畅,滋生唾液,不使上火气,帮助消化。

  八、次当闭眼,令断光就可,不可太用力闭。

  九、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不再动摇。

  ‧  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举要言之:使身体不松懈(宽)亦不绷紧(急),宽急得所,是身调相。

  壬二、调息

  四、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

  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也。是风也。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

  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为息相也。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

  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宽放身体。三者想气偏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

  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  智者大师将气息分为风、喘、气、息四种相状。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  云何为风相?坐时鼻中气息,出入有声。是风也,此乃气管或肺

  病之相。

  ‧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阻碍)不通,是喘相也,即中气不足,上气不接下气。

  ‧ 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多由做粗工或个性急躁而来。

  ‧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微细而深长,资养心神,使会安稳,心情悦豫,此为调和息相也。中国道家亦讲究调息,吸气应自然,吐息应慢,将浊气完全吐出,吸:吐=1:3(7:21)。

  ‧  一般修止观皆以息为所缘境,若以风为所缘境,久了心亦散乱(守风则散),守喘(上气不接下气)则结(闷闷不乐),守气则易疲劳,守息则定。

  ‧  打坐时若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若用心于不调之气,则内心亦生病,则心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将心置于下着之所缘境,例如丹田、脚掌、大地。【清净道论】指出,可于打坐前,离身体几公分处,置一不太亮的小灯于大地,关掉其余的灯,将心安住于此小灯泡,心往下降,气息亦下降,不易浮动。二、宽放身体,从上而下放松身体,专注为心地法门,身体不需紧绷。三者,深呼吸,观想气偏毛孔,排出浊气,出入无障碍。或慢慢吐气,将浊气排出。

  ‧  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修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障碍)不滑(急促),微细而深长,是调息相也。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