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

 

  丁二、诃欲第二 分二 :初明五欲过患。 二、示诃欲之法。今初。

  戊二、明五欲过患 分二:初总标。二、别明。今初。

  己一、总标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 诃欲亦为修习止观之前方便。

  ‧ 诃:诃责;欲:世间之五欲,即色、声、香、味、触,五种尘境。此五种尘境,会引生我们内心的贪欲,故称此五种尘境为“欲”。

  观察五欲的过患:

  ‧ 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思惟五欲之过患,并加以诃责)。五欲指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欺诳迷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 例如遇见夹杂毒药之美食,享用美食之同时,亦食入毒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譬如刀上蜂蜜,虽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因此,必须透过经论的学习,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观察五欲之患。

  ‧ 修习圣道,无论依止何法门,皆必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将所有精神,投注于道,才能有所成就。想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并不容易,故祖师云:「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过去五欲的境界出现时,思惟、观察五欲之患,不要被它而转。

  ‧ 以下针对五尘之过患,所分别加以说明:

  己二、别明五

  庚一、明色欲过患

  一、        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青黄赤色,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婆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种种过罪。

  ‧ 色尘为眼根所缘之境界。

  ‧ 色有二种:

  1. 有情 ---- 男女之形貌端庄,眉目修长,唇红齿白。

  2. 非有情 ---- 世间之宝物,青黄赤色,红紫缥绿(淡绿)。

  ‧ 众生易爱着此种种妙色,为此耗损精神,甚至作诸恶业。例如【大智度论】有一国王,名频婆娑罗,因爱着淫女阿梵婆罗,一人身入敌国,至淫女房中,几乎为此色欲而丧失性命。【大毗婆娑论】一日,优填王带宫女游玩,于空旷处,唱歌跳舞,山中有五百仙人正在修行,于是仙人于禅定中,在空中见宫女唱歌跳舞,于是失其禅定,如鸟折翼,从空而降,落入宫女之中,此时优填王心生嫉妒,问此五百仙人是否修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事无边处定、空边处定或者初禅?此五百仙人答:「我们本修得初禅,但因见宫女唱歌跳舞,心生欢喜,而失其禅定。」优填王曰:「你们仍是欲界凡夫,不应该到本宫观赏宫女。」由于一时之瞋恨心,优填王将五百仙人之手足砍断。

  ‧ 由此可知,于山中修得禅定,其过程之困难,有时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由散乱心,到持戒清净,息诸缘务,过淡泊的生活,一日二日,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由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于初禅,其修道历程之艰辛,由于观赏宫女唱歌跳舞,而破坏其功德,失其禅定,甚至被砍断手足。由此可知,色欲过患之甚。成就功德是何等的辛苦,而破坏其功德,是何等的容易。因此必须知道色欲之过患,防止色欲。

  ‧ 五欲之中,色欲所面对的境界最多,因此应避免与色尘接触,若接触,则必须诃责,不要爱着。

  庚二、明声欲过患

  二、        诃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颂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

  ‧ 声有二种:

  1.有情 ------- 男女歌咏赞颂。

  2非有情 ---- 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令人染着,

  造诸恶业破坏圣道。

  ‧ 如五百仙人住在雪山,听见甄陀罗女的歌声,即失禅定,老相毕露,心醉狂乱。

  ‧ 由此可知,修行人之心,与尘劳人之心不同。修行人入关房闭关时,起初内心躁动不安,三五日后,心渐渐静下,于法宝专一相续,而得少许法喜,此时,内心寂静,若遇特殊境界触动,则易被此境界所波动,而造成极大的影响。

  ‧ 若只修禅定,而无四念处之智慧,则无法用不净、苦之智慧诃责五欲,亦无法用无常、无我之空观来保护禅定。因此,【智度论】指出佛弟子与外道的禅定不同,佛弟子能于禅定所见之境界,不取一相,如如不动,以四念处之智慧保护禅定。外道的禅定,修行之过程中,仅暂时远离五钦,并未诃责五欲,故其内心仍觉五欲是美好的,一旦与染污之境界接触,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禅定被破坏。因此,修止观必须以不净、苦之智慧,诃责五欲,深知五欲之过患,内心不断串习,日子久了,与染污之境界接触,亦能如如不动。

  庚三、明香欲过患

  三、 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花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

  ‧香亦分二类:

  1.     有情 ----男女身香。

  2.     非有情 ----世间饮食馨香(花果香),及一切熏香等。

  ‧ 愚痴之人,不了解香的本性为不净、苦、无常、无我,而非常乐我净,由此颠倒生起爱着,产生结使(烦恼)。

  ‧ 【智度论】例如过去有一精进修行的比丘,在山林树下等寂静处修止观。一日经行于莲花池边,闻花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于是此比丘起瞋恚心而离开。之后,有一世俗人,于莲花池边,不但到处摘花,还践踏花池,不久便离开。比丘见之,故到莲花池边,责问池神,为何不理采此世俗人,容他任意破坏花池。池神回答,修行人之心,犹如白纸,不应着污点,起爱着心;世俗人之心,存无量无边之罪业,犹如污纸,故不值得诃责。

  ‧ 修行人之内心较微细,动一小烦恼都会相当的明显,犹如平静之水,一小水波都历历可见;世俗人之心,犹如波涛汹涌,投石头至水中,亦不易见,故池神不加以诃责。

  ‧ 修行也许今生才开始,仍非常之生疏;而色声香味触,有漏之种子,存于八识田中,在过去无始劫来,不断之串习,成为熟悉的境界,一但接触,易使我们忘失所缘,心生攀缘。

  ‧ 一但心生攀缘,则会生起爱、懈怠、思念、放逸、掉举…….等烦恼(卧者皆起)。

  庚四、明味欲过患

  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碱、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于命终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

  ‧ 所谓苦、酸、甘、辛、碱、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煮熟的食物)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特别喜好乳酪味,于行堂时,每遇乳酪便自己多发一份(盗戒),对乳酪之爱着,一次又一次地串习,于命终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

  庚五、明触欲过患

  五、诃触欲者: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淫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

  ‧ 男女身躯,柔软细滑,寒冷时身体温暖,炎热时身体凉爽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佛本行经】释迦牟尼佛述说自己过去的因缘。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带领僧团回到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筵设众多欢迎之仪式。当时耶稣陀罗内心不想让佛陀再次远离,故令婆罗门制造欢喜丸,偷放入佛陀的饭中。佛知道这一切的因缘,故食入此欢喜丸,七日七夜无任何反应。此时众人皆赞叹佛陀之戒定慧,并问佛陀为何因缘。释迦牟尼佛便述说此因缘,当他为独角仙人(释迦牟尼佛之前身)时,曾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善婆淫女(耶稣陀罗之前身)骑颈。

  戊二、示诃欲之法

  如上诃欲之法,出【摩诃衍论】中说。复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

  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坐比弊欲,沉堕三涂。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之!如禅经中偈说:

  生死不断绝  贪欲嗜味故  养冤入丘冢  虚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  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  愚贪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  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  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  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  是名行头陀

  ‧ 【摩诃衍论】即龙树菩萨之【大智度论】指出,愚痴的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误认为五欲为可乐的境界,只见蜂蜜,而不见蜂蜜下的刀,不断地去追求五欲,一次又一次地被五欲刀所割伤,犹求之不已!故应诃责五欲。

  ‧ 智者大师指出,应由以下的思惟,诃责五欲:

  五欲不能满足,得到五欲后,烦躁恼动不但不能调伏,反而因为放纵内心,而更加增长烦恼(得之转剧)。譬如火加添木材,愈烧愈烈。

  ‧ 佛法认为,我们的内心有“异熟性”及“等流性”。异熟性即每一个念头,皆会创造可乐、不可乐的果报,其果报异时而熟,非当时可见。等流性即前一个念头,引生后一个念头,种子起现行,现行熏更强的种子,种现相熏,辗转相续,如滚雪球,愈滚愈大。因此印光大师指出:「若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对治烦恼的最佳办法,即“当下”就将它消灭,犹如灭火,趁火势未蔓延前,赶紧扑灭,否则一但火势蔓延,将要花费更大的功夫,才能灭尽。

  ‧ 由于五欲其实无乐,如狗咬干燥无味的骨头,愈咬愈烈,咬伤自己的嘴而流血,尝自己的血,误认为骨头有甜美的血,其实骨头无味,自食其血。享受五欲亦然,五欲(枯苦)本身无乐,是众生的妄想,而认为五欲是快乐。

  ‧ 许多的灾难,杀生、竞争,皆由五欲而起,如鸟为食肉而互相残杀。五欲犹如火,烧人身体,如于逆风中执火把,将灼伤人手。五欲对人之伤害,如毒蛇伤害人。五欲非真实功德,由妄想、名言而生,如梦所得。五欲亦无法长久,「饶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暂时假借,如击石火之短暂。智者思之,平时辛苦积集资粮,千万莫被五欲贼盗走。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

  ‧ 五欲由众生贪着而生,非上帝创造,应于内心如是不断诃责,日久即会由颠倒妄想中,产生光明智慧,了解五欲的真相,不再为之迷惑。

  ‧ 五欲法,为凡夫及畜生同有,若凡夫无道德智慧,则与畜生何异?一切众生,为追求五欲,而成为五欲之奴仆,终将沉堕三涂。

  ‧ 五欲不但使凡夫沉堕三涂,亦迷惑修禅之人;因此应急当远离五欲大贼!

  ‧ 如【大正藏】禅经中偈说:

  生死不断绝  贪欲嗜味故  养冤入丘冢  虚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  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  愚贪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  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  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  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  是名行头陀

  ‧ 由于内心对世间五欲的爱取(贪欲嗜味故),而使生命生死相续不断(有),于三界中得果报,为了满足色身的快乐,而追求五欲,殊不知此色身终将死亡葬入坟墓(养冤入丘冢),为何辛苦追求五欲乐,满足终将死亡的色身?为何不追求不老、不病、不死的戒定慧功德?

  ‧ 以内相不净之观点来看,身体不过是骷髅加上脓、血、屎、尿、汗、垢、涕、泪、痰…….等三十六种不净物,由于外层有一层皮,将这些不净物包住,故不见不净,而众生往往被这层皮所迷惑,而不见里面的真相,一但死后,皮破则见身臭、九孔流不净(外相不净)等种种之不净。

  ‧ 一般人在夏天,三日不梳洗,不做任何的粉饰,则可感受到不净之相。而凡夫愚痴,爱着色身,犹如厕虫乐粪。

  ‧ 有智慧的人,应以四念处无常、无我之智慧观察色身,如此内心才能平静,少欲无为,不贪染世间乐,放下内心之重担,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圆教)。

  ‧ 欲妄淡泊,则内心轻松,喝一杯水都非常的甜美。故【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 涅槃:此处之涅槃,指圆教之涅槃而非小乘之涅槃。小乘之涅槃,为生灭次第,有生死则无涅槃,有涅槃则无生死。圆教之涅槃,为无作次第,烦恼淡泊一分,则得一分涅槃,妙因妙果,不离一心,一念迷,则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醒。

  ‧ 佛弟子应随顺诸佛所说,一心一意放下世间的尘劳,修四念处,诃责五欲(修观),数息在禅定(在静处,修止),若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远离五欲,一心行道,即是行苦行(头陀)。

  ‧ 欲诃五欲者,必先远离五欲。由于五欲为众生串习之“熟”境界,若不远离,则容易随五欲之串习,而心生贪着,故欲诃五欲者,必先于寂静处,思惟、诃责五欲之过患,增长串习内心的道力(光明),过三年、五年、十年……..再面对五欲之时,才有足够的道力对冶五欲(贼)。

  ‧ 修习内心的道力(光明),必须依止语言文字不断串习、思惟、观照,闲寂静处念所受法,将文字般若转化为内心之圣道(实相)。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