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十三)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十三)

 

  ‧ 智者大师将修止观之方法分为二类,刚开始应「坐中修」,次「历缘对境修」,刚开始修止观必须息诸缘务,于寂静处修止观,于无明妄想中栽培出止观之功德,犹如于暗中创造光明,依止此寂静所栽培之光明,于禅定中出,历缘对境修,用此光明观察一切世间相,内心不迷不取不动,当光明薄弱时,依次于寂静处修止观,如是反复。

  ‧ 「坐中修」犹如手电筒的电池,必须充电才可照耀光明,知何者可做,何者不可做。若无「历缘对境修」,则如将充了电之手电筒,弃之不用。若无「坐中修」则内心无光明,随顺妄想。故知「坐中修」及「历缘对境修」缺一不可。

  己三、结示劝修

  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

  复次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如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澹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 大乘之修行人(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与外界接触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大乘之道(摩诃衍道),渐渐趋向大般涅槃。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服僧伽梨(穿九衣为人说法),无论长时间观察(视)或一眨眼间(眴),出禅入禅,当知是人为大乘菩萨(菩萨摩诃衍)。」

  ‧ 菩萨于修空观时,内心清楚分明,行时知行,坐时知坐,面对依他起性之境缘,虽无个人之名言(偏即止),但内心清楚分明,而并不排斥假明假相假用之缘起法,当六根面对六尘境界之时,不否定此境界,内心亦不起名言,用空观之智慧,调伏自信止。

  ‧ 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佛堂坐中修,或历缘对境修),修行大乘止观,是人则为世间最胜最上之人,无人可比。

  ‧ 大乘佛法主要宗旨为利益有情,小乘佛法则「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大乘佛法则须于因地发菩提心,欲广度一切众生,故免不了要历缘对境修。

  ‧ 历缘对境修之好处:

  1.     内因:即忏除业障,增长止观的资粮,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云「顽铁不炼不成钢,美玉不炙不晶莹」,凡夫内心累积无量无边之罪犹如顽铁中之杂质,必须反复锻炼,烧、摧打、粹火……才能去除杂质,成为精纯的钢铁。凡夫发菩提心为公为众,有时会遇到障碍,是由于现生或过去生,曾累积重大的罪业,而于发菩提心时,将此罪业(毒素)逼出,而重报轻受。印光大师云:「做善事时,若遇到障碍,应要逆来顺受,如此则可消业障。」如此消业障之力量,远比于佛堂内拜破蒲团之力量大。「美玉不炙不晶莹」,美玉若不磨制,永远只是粗糙钧玉,无法放出光明。例如于寂静中栽培戒定慧,若不由境界历炼,无法使戒定慧之力量增长广大。

  2.      外缘:外在的福德因缘,经常为公为众【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智者大师解释妙庄严王得度之因缘。过去有四位居士一同出家,于深山中修行止观。由于深山距离城市很远,每日托钵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往往托钵归返深山后,四人皆疲倦不堪,无法好好用功。于是其中有一人愿意替代所有的人去托钵,使其他三人可以好好修行。果然此三人皆成就圣道,解脱生死。而此托钵的比丘,一日,于托钵时,遇见国王出巡,而心起羡慕之心,由于护持其他三位比丘,而有大福报,因此生生世世皆在人间做国王,并且生生世世皆遇佛法。当其最后一生为国王(妙庄严王)之时,遇见一婆罗门外道,因此而排斥佛法,破坏佛教,此时成就圣道的其他三位同参道友于禅定中得知,欲救度妙庄严王,而分别示现为妙音菩萨(国王之妻)、药王菩萨(国王之子)、药上菩萨(国王之子),此时国王的二个儿子(药王、药上菩萨)显神通,此时妙庄严王心大欢喜而向子问曰:「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回答:「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佛因此为妙庄严王说【法华经】因此而触发善根,皈依佛而出家,于此生中成就五乘*轮。由此可知妙庄严王原本信奉外道,生诸邪见,本应堕恶道,但由过去佛法的善根及妙音、药王、药上菩萨的帮助而成就五乘*轮。忏公师父常说:

  「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当别人修行遇障道因缘时,若能给此人方便,则当自己修行遇障碍时,自然有人会帮助。

  因此必须于因地时,护持大众修行,为自己的菩提道积集福德因缘。故智者大师云:「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佛堂坐中修,或历缘对境修),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

  ‧ 如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澹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澹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赞叹禅定三昧乐之功德。开始修行必须于空闲寂静处坐中修,于以佛号摄心(修止),使内心寂静,息灭散乱妄想烦恼,恬静无为(淡泊;止的功德)得一心,远离五欲、五盖(初禅),此时内心寂静而得殊胜的三昧乐,此种快乐诸天都比不上。

  ‧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诃斥五欲乐。一般人所追求者,为世间的五欲。得到好声名、好衣服、好俬俱之快乐,此种快乐是可破坏,得时怖畏,享用时烦躁扰动心不安稳,害怕终会失去。

  ‧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身着简单的衣服,于空闲处,过少欲知足之生活,动(历缘对境)静皆能保持内心寂静(修止),并以寂静心修持空观,思惟定性,观诸法实相,了解一切有相之法皆有欺诳性,虚幻不真,唯有一切法毕竟空之空性,不随因缘变化,是诸法实相。

  ‧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除了寂静中修止观外,亦必须以空观之智慧融入种种境界中,了知此分别心为因缘有,非自信有。如此一方面修止(心寂然),一方面修观(解慧),此种功德三界无伦匹,如金刚经云:「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恒河沙诸佛,其功德比不上受持四句偈」由此可知佛陀赞叹圣道之功德,而不赞叹有漏福报。譬如整山石头(有漏福报),比不上一块小黄金(出世间圣道,修止修观)。

  丁七、善根发相第七

  戊一、总标善根发相之缘由

  行者若能如是「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则于坐中身心明净,尔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应须识知!

  ‧ 【瑜伽师地论】对“善法”之解释----以无贪无瞋无痴之心所造作之法。

  ‧ “根”----形容善法有“根”之功能,犹如树根可吸后养分,使枝树花果「摄持不失」,亦能使「增长广大」。说明过去所修行之善法,可使止观之功德「摄持不失」、「增长广大」,即为善根。

  ‧ “发”-----发动,显现出善根之相。由于过去生曾经造作善业,此善业藏在内心深处,由于修止观,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之时,此善业即可表现出来,加强止观之力量。

  ‧ 修习止观者,若能如是「从假入空观」中,善修止观者,于坐中身心明了寂净(未到地定),此时当有种种善根开发,应须识知!

  ‧ 智者大师于【释禅波罗密】中指出,善根开发有其内因外缘。过去的业种为内因,现世的禅定为外缘,因此而触动开发善根。

  一、别明善根发相之差别 分二:初、外善根发相。二、内善根发相。今初。

  己一、外善根发相(禅定心行之外,非禅定)

  今略明善根发相,有二种不同:

  一、        外善根发相:所谓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三宝、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此是外事,若非正修,与魔境相滥,今不分别。

  ‧ 修习禅定而得未到地定,由于过去曾栽培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等善根,于禅定中出定之后,则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等善根非常强。或供养三宝、及诸听学等善根开发。此是禅定心行外之事,若非正修,与魔境相滥,今不分别。【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也。」若修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等善法,而无菩提心之摄持,爱着世间五欲,则流入生死业力。故智者大师不强调外善根,而强调内善根。

  己二、内善根发相三(内,禅定心行之内;于禅定中开发诸善根)

  庚一、正明善根发相

  二、内善根发相,所谓诸禅定法门,善根开发。有三种意:(明善根发相、分别真伪、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

  第一、明善根发相,有五种不同:(配合五停心)

  一、        息道善根发相:行者善修止观故,身心调适,妄念止息,因是自觉其心渐渐入定,发于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隐,于此定中,都不见有身心相貌。于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将息不得,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法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凈,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偏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警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特胜善根发相。

  ‧ 息道善根发相:息,出入息;于因地时修止,以出入息为所观境,如此达到身心调适,妄念止息,此时自觉其心渐渐入定,发动于欲界定(九心住之等持),内心明静不动,但无三昧乐。进而达及未到地等定(内心明了、寂静、三昧乐),此时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稳,于此定中,都不见有身心相貌可得,只有一灵灵觉觉的心。

  ‧ 此不见有身心相貌可得之境界是依第六意识而得,而非第八意识之异熟,此时身心仍存在,只是自己感觉不存在。

  ‧ 于此未到地定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调和出入息(将息)使令若有若无(不得),此种功德不退不失,即于未到地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法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凈,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

  ‧ 宝静法师解释八触为“痛”痒冷暖轻重涩滑,而有些地方则解释为“动”,即于未到地定时,内心有“动”的感觉。

  ‧ 有四种因缘可启发八触:1. 病触---例如过去某处有毛病,达到未到地定之前,则会振动此病处;2. 鬼神触----鬼神为干扰禅定,而使坐禅者之身体动;3. 盖触----盖,烦恼也,即于打坐时生起烦恼,由于内心动,身体亦随之而动;4. 初禅触----于未到地定要进入初禅前的身体动。

  ‧ 病触、鬼神触、盖触看起来身体真实在动,初禅触则打坐者自己感觉在动,其他人看不见他在动。由于未到地定时已成就初禅精妙少分色界的四大,此时身体会动,但外表看不出来。

  ‧ 真实的善根发相产生后,必定和禅定相随顺,使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凈,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

  ‧ 息属于五蕴之色法,以息为所观境而得定时,则于瞬间发动八触,并于发动八触时感动身心安定,快乐清凈,则表示即将要得到初禅。

  ‧ 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启发之因缘,亦和痛触相同,不再说明。

  ‧ 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觉知息出入长短,此时得定之善根发相为「偏身毛孔皆悉虚疏,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等。心大警喜,寂静安快」,感觉到毛细孔亦可呼吸,突然在内心眼(心眼)见身内三十六不净物,犹如打开仓库,见到麻豆等物,清楚分明。此时心大惊喜,寂静安快,是为随息十六特胜善根发相。

  ‧ 【释禅波罗密】解释“十六特胜”亦以息为所观境,知息出入长短,「始至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生观照,故为“特胜”。」修行人从最初调伏妄想,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处定,皆以无常无我之智慧观察,故为“特”别殊“胜”。前面的数息,只有止的切能,并无观照,而十六特胜之息,则与观照并用。

  ‧ 以上的善根发相皆以息为所观境,故所表现之善根皆离不开色身。

  二、        不净观善根发相: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膨胀、烂坏、虫脓流出,见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此为九想善根发相。或于静定之中,忽见内身不净,外身膨胀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见是事已,定心安隐,惊悟无常,厌患五欲,不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

  ‧ 九想观-----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身心虚寂,于禅定中不见一切法,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膨胀、破裂、烂坏、流出虫并将脓血吃光,只剩白骨分散狼藉,此时其心又悲又喜,厌患无量劫所爱着之男女色身,调伏爱烦恼此为九想善根发相。

  ‧ 八背舍-----或于静定之中,忽见内身三十六种不净物,外身烂坏膨胀分散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扣支柱。见是事已,仍然定心安稳,感悟世间无常,厌患五欲,不爱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八背舍亦属观之一。

  ‧ 大不净观-----或于定心中,见于内身(正报)及外身(依报),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屋舍山林,皆悉不净,此为大不净善根发相。

  ‧ 九想观及八背舍是就正报而言,大不净观则是广泛的就依正二报而言,故名为“大”。

  三、        慈心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人得乐之相。即发深定,内心悦乐清净,不可为喻,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如是。从禅定起,其心悦乐,随所见人,颜色常和,是为慈心善根发相。悲喜舍心发相,类此可知也。

  ‧ 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于此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一切有情众生,或于禅定中见亲人得乐之相。此时发深定,内心悦乐清净,不可为喻,或见中庸之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众生,得乐之相。从禅定起,其心悦乐,对所见之人,皆生欢喜,颜色常和,是为慈心善根发相,此乃由于过去生中生慈悲心,此慈悲心从禅定中表现出来。悲喜舍心发相,亦复如是。

  ‧ 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之善根发相,通于凡夫外道;唯佛弟子(三乘弟子)才有因缘观。

  四、        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 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得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十二因缘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觉悟心生,离开断见、常见,知一切法为因缘有,破诸执见,得定安稳,解慧开发,内心生法喜,不念世间荣华富贵之事,一心一意追求涅槃圣道,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观察不见人我亦复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 生命体为色法(四大之身)及心法(思想)和合而生。今生为男人,则有男人之相貌、男人之思想;下一生为女人,则有女人之相貌、女人之思想;下一生为畜牲,则有畜牲之相貌、畜牲之思想;下一生为天人,则有天人之相貌、天人之思想。果报身心藉业力及烦恼转变,即无明缘行,二者所推动,故一切果报,无恒常住不变异之自我存在。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云:「宇宙无非理薄,而理薄中到底是谁?」众生轮回于六道,于大梵天,则现大梵天之相貌、大梵天之思想,认为自己就是大梵天王;堕三涂为虫,则现虫之相貌、虫之思想,认为自己就是虫;到底是谁在流转?找不到流转人的相貌,「若我是五蕴,我即为生灭」我思故我在,这辈子是男人,则有男人的思想,下辈子是女人,则有女人的思想,故“思想”无我,会不断变化;「若我即五蕴,我即为生灭」即然“我”会生灭变化,则不能构成“我”;「若我异五蕴,我即为五蕴相」若“我”非五蕴,于五蕴外另外有“我”,则佛陀问外道此“我”的相貌为何?而外道无言以对。

  ‧ 流转完全是业力熏息所表现的假名假相假用,「诸因缘中不见人我」,无真实的自我。若有真实的自我,则阿罗汉于空性现前时,此“我”应会出现,而不会入无生。故色不可得,心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我”依止妄想所安立,并无真实存在。

  五、        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敬爱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 因缘观善根发相,通于三乘所修,为自力门;而念佛善根发相,则唯有菩萨所修,不共二乘,为他力门果地教。

  ‧ 行者因修止观故,由欲界、到达未到地定,因此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自受用功德,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等他受用功德,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对佛陀之皈依敬爱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 十力----“力”,智慧;佛有根本智及后得智。后得智则开出十种智慧,可使令众生达“增上胜”“决定胜”二种力量,故名十力。

  ‧ 增上胜----佛陀以智慧引导,使令善根未成熟之众生达到增上、殊胜之人天果报,此果报一旦结束,则难免流入三涂,故此殊胜不决定,亦不安稳。

  ‧ 决定胜-----佛陀以智慧引导,使令善根成熟之众生达到出世涅槃,此为决定之殊胜,不会改变,永不堕三恶道。

  ‧ 四无所畏-----佛陀四种无所怖畏之功德,因决定不失(无过失),故无所畏。

  1.     一切智无所畏:佛陀以智慧观察世间,决无过失。例如佛陀观察此人死后必升天,此人则必定升天;佛陀观察此人必成佛,此人则必成佛。佛陀对一切事的了知,无所畏惧,即使外道指责佛陀之过失,佛陀亦无所怖畏。

  2.     漏尽无所畏:佛陀调伏所有烦恼,而无所畏惧。阿难尊者有时犯过失,佛陀处处包容、安慰;提婆闼多犯过失,佛陀则严厉诃斥;因此有人讥嫌佛陀坦护自己的堂弟(阿难),误认佛陀有贪爱之烦恼,而佛陀无所畏惧。由于阿难尊者之根性,必须用安慰之法才可增上;而提婆闼多之根性,必须用诃斥之法才可增上。由于众生根性不同,而使令增上之法不同,而非佛陀有贪爱之烦恼,故即使有人讥嫌,佛陀亦无所畏惧。

  3.     说尽苦道无所畏:依戒定慧之法修行,必能解脱,佛陀对此无所畏惧。即使有人说修戒定慧不能解脱,佛陀亦无所畏惧。

  4. 说障道无所畏:佛陀说种种障道之法,无所畏惧。

  ‧ 不共----即十八不共。

  ‧ 三昧----即空、无相、无作三三昧。

  ‧ 解脱----即八解脱(与八背舍有关)。好道爱着禅定之三昧乐,为禅定之三昧乐所系缚而不得解脱。佛则可自在入住出禅,不为定之三昧乐所障碍,于四禅八定中得解脱,故名八解脱。

  ‧ 智者大师念佛善根发相,主要强调忆念佛的功德;而净土宗自二祖善导大师,乃至十三祖印光大师,皆强调持名。此二法之功德相当。若凡夫欲与佛感应道交,则忆念佛的功德、相好、名号皆可,若欲与阿弥陀佛本尊相应,则必须“深信”忆念阿弥陀佛名号,即是总持弥陀功德,即万德洪名,若认为名号只是声尘,则不能与阿弥陀佛本尊相应。可见信心之重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以众生感业苦之心,忆佛念佛,持佛名号,如染香人,由于经常与香接触(忆念佛号),而身有香气,以佛号熏息内心,而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印光大师云:「念佛法门为集众生心投大觉海。」依止名号之因缘,念念投入弥陀功德大海。

  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澄凈,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凈、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断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密,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 因修止观故,得身心澄凈(未到地定),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凈、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断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密,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皆有其善根发相,可于其中广泛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诸佛之功德,必须依止“制心一处”(禅定)才能成就,散乱心无法成就其功德。

  ‧ 十想观----1. 无常,2.苦,3.无我,4.不凈,5.世间可厌,6.食不净相,7.死,观察死之无常,8.断,断除结使(烦恼,集谛),9.离,远离生死果报,10.尽想,穷尽断、.离二想。

  ‧ 智者大师认为九想观只能伏贼,而十想观则能杀贼。

  ‧ 六念-----念佛、法、僧、戒、舍、天。

  ‧ 念处----即四念处。

  ‧ 正勤----即四正勤。

  ‧ 如意----即四如意足。

  ‧ 根----即五根。

  ‧ 力----即五力。

  ‧ 觉----即七觉支、七菩提分

  ‧ 道----即八圣道。

  ‧ 空、无相、无作----即三三昧。

  ‧ 智者大师认为,过去业种为善根发相之因,今生之禅定为善根发相之缘;其善根发相有四种差别(四料简):

  1.     因缘俱强:过去之善根强,今生之禅定亦强,例如舍利弗、目犍连尊者遇佛后七日即成就阿罗汉果,此种我空、法空之智慧,不是只今生栽培,而是由于过去多生善根深厚,遇到今生之禅定之缘,而成就。

  2.     因强缘弱:过去之善根强,今生努力不够。佛在世时,有一国王,唤宫女为他抓背,宫女在为他抓背时,手环上的珠子因互相碰触而发出声音,国王于是觉悟无常,当下证得初果。由于过去般若智慧善根深厚,触使今生遇一小因缘,即促使善根发相。智者大师认为唯有正法时期才有“因强”之人,像法、末法则少有此类之人。

  3.     因弱缘强:过去之善根不够,但今生很努力。此种人亦能成就。

  4.     因缘俱弱:过去之善根不够,今生亦不努力。因过去善根薄弱,而生于末法时期,就算不能成就圣道,带业往生,亦可成就。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