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楚群:略述印度佛教史 (四)南传上座部佛教
许楚群:略述印度佛教史 (四)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佛教上座部,指现今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等地佛教,它是部派佛教中一个派系,从其源流及地理而说。这个派系由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锡兰)后发展起来。
一 南传上座部
佛灭后(一说:佛灭翌年)即年,由上首弟子摩诃迦叶主持,召集五百长老于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在阿阇世王供养及协助之下,诵集佛陀生前所说的教法和戒律。法(达摩)被编成五集(阿含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这些经典与戒律编集后,分别付托一些导师授弟子,以口授方式保存。佛史称「第一结集」,结集是口诵或会诵。
佛灭一百余年后,摩揭陀国迦罗阿输迦(黑阿育)王在位,僧团发生分裂,主要对于戒律见解分歧。当时吠舍离为根据地东部比丘,违背原始教规,西部(摩偷罗)的耶舍比丘加以反对,邀请东部地方七百位长老,在吠舍离举行第二次结集,从人数说名「七百结集」,又以地名称为「吠舍离结集」,双方争执十点违背戒律,即所谓「十事非法」。东部大多数僧人不同意决定,有地位的上座长老们所决定,双方也无可奈何,唯另外集会一处,用会诵方法,另订正戒律,退出原来教团主体,自成一派,因人数多,称大众部。僧团分裂为「大众部」(进取派)和「上座部」(保守派)对峙。以后,更明显分裂,在四、五年间,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佛教史称「部派佛教」。
佛陀以后,印度地方诸王朝盛衰交替,专制君主统治的大国吞并小国,其中摩揭陀国最为强大。继哈尔央迦、西苏纳加(龙种)、难陀,诸王朝而起的孔雀王朝,建立横贯印度全土统一大国。
公元前三二七年,亚历山大帝入侵印度,进兵印度河,因部下兵将不肯恋战,亚历山大帝东下印度河,转向西进兵,公元三二二年七月,亚历山大帝在巴比伦首都病逝。当时恒河平原在难陀王朝统治下。约在公元前三一七年左右,旃陀罗笈多(月护王)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在西北印度驱逐希腊军统治,以强大权力建设推进种种国家事业。由于印度与伊朗接触,产生希腊文化与亚洲文化交流。当时,叙利亚派遣美加苏得尼斯与台玛高;埃及派遣迪翁西欧斯,到孔雀王朝首都波咤里子城(华氏城,今巴特那)驻任大使。继宾头沙罗即位的阿育王(阿输迦‧无忧),在扩大其祖父建设统一国家伟大事业时,尽力在文化上的建设。其版图南至印度半岛南端,西至阿富汗和兴都库什山。在位时,以法敕形式刻在岩壁或石柱上。法敕与所在地同时提出,共分六种。
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带来的悲惨结局,促使阿育王成为热心的佛教徒的契机。阿育王为了使自己信奉的佛法也能为人民信奉实践佛法,因而发布法敕、铭刻法敕。又亲自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法巡行,施行佛法教诲。他废除过去诸王的狩猎巡行,把巡行改为巡拜佛迹。严禁为宫廷宴会杀生。
阿育王命地方长官,应每隔五年在各地的自领区巡回一次。设立正法大官,对诸宗的宗教,采取宽容态度,阿育王增建迦那牟尼佛塔以作供养。
对于第一、第二两次结集的传说,起源于根本分裂以前的共同传承。华氏城的第三结集,是源于后期的传承,其内容,在南北两传之间也有显著差异,要有系统解释非常困难。传说阿育王为供养众多佛教僧伽,因为有六万外道混杂在内,在鸡园寺七年不能施行布萨。阿育王为了处理僧伽混乱,乃从阿呼恒伽山,招请目犍连子帝须,驱逐了分别说以外的非正统说论者,召集一千名阿罗汉,编纂一部《论事》。这在佛灭二三六年后的事,叫第三结集。
第三结集。编纂《论事》会诵比较完整的经律主要成份,今存在上座部巴利语三藏。这次大会,作出另一项重要决议,派遣传教师到世界各地弘掦佛法。这些僧伽,由一位著名传教师及另外四位长老组成,不但弘佛法,还建立新比丘僧团。被派往僧诃罗(斯里兰卡,古师子国),是由阿育王儿子摩哂陀率四位长老和一位沙弥,在提婆南毗耶,帝沙统治时期(公元前二五○── 二一○年)抵该国。国王臣民信仰佛教,建立僧团,创建佛塔,著名的大寺等。之后,摩哂陀胞妹僧伽密多,被派往斯里兰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并从菩提伽耶佛陀坐在树下成道那株菩提树上折下一幼苗带去栽在大寺内,至今尚存,视为国宝。从此,斯里兰卡才有佛教。
摩哂陀传入三藏经典,属于分别说系的上座部,当时仍以传统的记诵方法。因国家有时发生内乱,教团的长老们体会到,只有依赖某些人用不可靠的生命对记诵方法保存经典,是一件冒险的事。长老们于公元前一世纪,伐多伽摩尼‧阿巴耶王时(公元前一○一 ── 七七年)在斯里兰卡中部马特列地区的阿卢寺,举行一次重要结集,由罗揭多主持,五百长老参加,诵出上座部的三藏和义疏,决定把一向口口相传的三藏经典第一次用巴利文写在贝叶上保存。这对后期上座部佛教长期流传有着决定性作用。「保存在印度早已失传的巴利文上座部圣典,是僧诃罗民族对人类文化遗产最伟大的贡献。」〈《锡兰简明史》〉,上座部的史书中认为这次是第四结集。北传佛教记载,约在一世纪,迦腻色王时,在迦湿弥罗第四次结集,南传佛教史书无记载。
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建立僧团,国王把自己的王家公园布施给比丘,建著名的大寺,为僧团中心。在家信徒归依三宝,遵守五戒,礼佛塔及菩提树以示敬崇佛陀,约在一世纪,才开始以佛像作为礼拜对象。
公元一世纪,僧团都承认大寺权威。到了伐多伽摩尼‧阿巴耶修建一座宏大的无畏山寺,献给大寺的摩诃帝须,率五百徒众离大寺往无畏山另创一家。是斯里兰卡第一次分裂,之后,又有一部份比丘退出无畏山去逹古那山寺,推举该寺的萨伽罗为领袖,另立宗派,称「萨伽利耶派」。到了摩诃舍那王建祗陀林寺,献给此派的古哄帝须,他们以该寺为中心称「祗陀林派」。斯里兰卡的僧团分成三派。这三大派都是属上座部,主要的巴利文三藏经典是相同的。而无畏山和祗陀林的长老都各自着有解释经典的注疏。对于经典某些章节的解释,则与大寺僧人所作的注疏有些不同。后来,这些注疏的原作都不存在,唯有大寺派的思想体系流传至今,这和觉音有着密切联系。
觉音是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佛教的一位杰出著作家,约五世纪前半期人,生于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罗门族,在菩提伽耶一座僧诃罗人建的寺出家,于摩诃耶摩王时(公元四一○── 四三二年)去僧诃罗首都阿努拉达补拉,住大寺,专研巴利三藏和僧诃罗文的注疏。觉音依据大寺派的思想理论,对巴利三藏圣典写了重要注释,并着了一部著名的《清净道论》,论述三藏和义疏的精要。
上座部佛教在斯里兰卡盛行后,同泰国和缅甸等盛行上座部佛教的国家有密切联系,教徒之间,互相往来、互习、相互补救。在斯里兰卡的上座佛教,把大寺的学说传播到泰国、缅甸,到了佛教哀落时期,又从泰国及缅甸把上座部佛教传回。见《锡兰简明史》。斯里兰卡南传佛教和中国佛教文化交流,很早就有关系:约在四一○年,我国的法显访问师子国,在无畏山住了两年,他的游记描绘了锡兰首都、民情和佛教盛况。约在公元433年,有狮子国铁索罗比丘尼到达中国当时刘宋的都成建康(南京),为慧果等三百余人授比丘尼戒,在中国建立比丘尼僧团,中国比丘尼于二众中受戒,是从慧果开始。比丘尼僧团在锡兰传承一千多年,约在十一世纪而絶迹,此后,南传上座部盛行国家,至今仍未恢复合格的比丘尼僧团。觉音在五世纪前期在锡兰用巴利文写成的《善见律毗婆沙》,约在五世纪后期传入中国,译成汉文流布,当年在中国流传「众圣点记」的佛灭年代说,随这部书传进来的。
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四次重要结集,据各种史书记载,还有不少次的结集,不断地修正南传上座部经典。据缅甸说法,一八七一年,敏东(曼同)国王(一八五三── 一八七八)在曼德勒召开上座部佛教第五次结集,用三年多的时间重新校对巴利文大藏经。同时建立一片塔林,称「古道陀」石经院(一说库托道藏经塔库),把新校对的巴利文大藏经,全部刻在七百二十座石经塔上,得至长期的保持存在。一九五四年 ── 一九五六年,缅甸政府在首都仰光举行最大规模的第六次结集,出席者有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长老比丘二千五百人,根据非常严格的校勘,把各国的版本,对巴利文的经、律、论三藏典籍进行校勘,并且把这次校勘的典籍全部陆续刊印出来,作为现代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巴利文大藏经新版本。
二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文献
基本属分别说部的南传上座部巴利语三藏,即律藏、经藏、论藏。最主要的部分,编于佛灭之年便举行的王舍城第一次结集。佛灭百余年后举行的毗舍离第二次结集有所发展,佛灭二百余年后举行的华氏城第三次结集,基本上编成了全部三藏。三藏经典由摩晒陀传入僧诃罗(斯里兰卡),后来佛学者用巴利文写的论著和注解更多。
<一>律藏,分三部:(1)〈经分别〉,又分为波罗夷和波逸提二部,是比丘
和比丘尼戒条,包括制定戒律的缘起、诵戒的仪式。(2)〈犍度〉,又分大品和小品二部,明确地补充叙述〈经分别〉,记载第一次结集及比丘戒的仪式。(3)〈附篇〉,讲授戒律内容的手册,可能是后来在锡兰编成的,书中提到摩晒陀到锡兰传教以及早期几位锡兰长老和国王等名。
<二>经藏,分五大部:(1)《长部》,汉译《长阿含经》,最重要是第十六《大
般涅盘经》。(2)中部,汉译《中阿含经》。(3)《相应部》,汉译《杂阿含经》,最著名是《转法轮经》,即佛陀成道后的第一次说法。(4)《增支部》,汉译《增一阿含经》。(5)《小部》,旧汉译缺,据锡兰版本,小部包括:〈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经〉、〈义译〉、〈无碍解道〉、〈譬喻〉、〈佛陀史〉、〈行藏〉。
<三>论藏,有七部;(1)《法聚论》(2)《分别论》(3)《论事》(4)《人施设
论》(5)《界论(6)《双论》(7)《发趣论》。
<四>巴利文佛学者的主要著作:《岛史》,提供很多早期佛教的史料。《清净
道论》,南传著名的论作,觉音着,有叶均译为汉文版。《善见律毗婆娑》,南传上座部律藏的注释,觉音着。《本生注,全部有五百四十七个教事,觉音着前二册一百五个故事。《法句譬喻》是《法句经》的注释,有很多文学故事,觉音着。《大史》,叙述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后六世纪的一部大史诗。《大菩提树史》,优波音沙着,记载阿那拉达罗的圣菩提树故事。《摄阿毗达摩义论》,十二世纪阿耨楼陀着,是一本阿毗达摩手册。《佛牙史》,达摩揭帝着及《小史》,是《大史》续编。《塔史》梵吉沙罗着。以上所举为著名的作品。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