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许楚群:略述印度佛教史 (五)大乘佛教的兴起及主要早期大乘经典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7日
来源:   作者:许楚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许楚群:略述印度佛教史 (五)大乘佛教的兴起及主要早期大乘经典

 

  一    婆罗门势力

  从佛教成立期到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六至三世纪)的印度,从旧有的雅利安文化角度来看,是东方边境之新开发地。摩揭陀为中心而发展其新兴势力的发展期,主要推动者是掌握强大权力的王族与都市资产阶层。佛教与耆那教的急遽发展,可说是全靠这些新兴势力支持。当时,婆罗门教丧失其《奥义书》时代以前所表现的创造力,而采取守旧的立场,但其势力不见衰微。他们在占有国家的大部分且为生产基盘的农村社会,在社会或在宗教上,他们仍具有相当势力。中央文化指导权也完全在他们的手中,国家的统一与安定也全部取于他们决定。婆罗门以研究「吠陀圣典」为中心,组织祭事学的体系(包括《天启经》、《家庭经》、《律法经》、《祭坛经》)并整理音韵、韵律、天文、语源、文法等学问,此称六种〈吠陀〉辅助学。同时在另一方面,对新开拓地区逐渐地扶植其势力。

  孔雀王朝崩后数世纪(公元前至公元二世纪),婆罗门势力渐强大。再掌握社会、文化、宗教主权。概括起来说明:(1)社会上,以《家庭经》、《律法经》为权威而规制农村生活。(2)文化上,确立婆罗门使用梵语文化,以之为全印度的文化语言。(3)宗教上,将残存在各地的部族信仰包括「吠陀圣典」权威,而编入正派之中。有关于第一点《摩奴法典》制作之后,分裂之诸国共同认之为比王权更有强力,印度社会以婆罗门为最高级,所谓阶级制度乃告确立。这一制度是变现自由贸易,为农村式闭锁社会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所维持。第二点,将鼎盛灿烂的笈多王朝,摩揭陀国的印度再统一。第三点,印度教的形成。

  二    印度教的形成

  以婆罗门为中心的雅利安人的发展,吸收旧有各地的土著宗教,配合雅利安的社会制度,这所谓部族社会的「雅利安化」,倾向已在《阿达婆吠陀》咒法的要素及《奥义书》的新思想。国家统一后,雅利安化更加广泛急速。但是吸收大量新成的结果,婆罗门教本宗也加以变化。雅安人只承认「吠陀」权威,仅止于祭祀实行方法,或是阶级制度的根本。信仰上非雅利安的土著要素占有较大比重,「吠陀圣典」所述诸神权威,混淆着俗信宗教成新宗教,为今日印度人信仰的宗教渊源,一般都称为印度教。

  印度教的形成,核心要素,(1)毘瑟笯神崇拜的一神教信仰,与(2)结集于湿婆神崇拜原始诸信仰--精灵、生殖器、母神相结合。其中毘瑟笯崇拜在尊称唯一神为薄伽梵信仰之,谓应得之果报是仗着神的思宠,使信者皆得救。其起源,据推测在瞿昙佛陀以前的时代,为混血雅利安人王族间所产生的。薄伽梵,早被认为是「吠陀圣典」中之一神--毘瑟笯。阐述这种信仰的代表圣典,在今日犹被印度民间尊为根本圣典的《薄伽梵歌》。强调对神信仰,远胜《奥义书》所述的由智性的认识而得解脱,也比「吠陀」式祭祀更好的解脱之道。此书已被编入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之中。《摩诃婆罗多》中,有很多关于毘瑟笯崇拜,都表现此信仰与王族之间的关系。

  毗瑟笯崇拜的特点,是化身(权化、权现)的思想,《薄伽梵歌》述及教示毘瑟笯崇拜的吉栗瑟拏为其化身。又,另一叙事诗《罗摩所行传》的主角罗摩,后被认为是毘瑟笯的化身,叙述唯一神之信仰。吸收各种信仰集于其中,此种方法为印度教的发展。

  湿婆崇拜,内容复杂而混淆。湿婆原是山神,其本身有浓厚的土著风格,古时以苦行者团体中有此信仰。其后湿婆神与同是土著的生产神「母神」结合,其阴阳二原理说,得到宇宙生成的创造神地位。这种二原说,在《奥义书》与后来的数论思想家也有关连,实际上其信仰接近原始的生殖器崇拜,编入正统思想则比毘瑟笯信仰为迟,对后世密教之形成却起了很大作用。毘瑟笯崇拜与湿婆崇拜互相影响而发展,于公元后,重新编纂富兰那而确立印度教的万神殿。在那里,毘瑟笯、湿婆、梵天并肩,被视为三神一体。

  三    大乘佛教的兴起

  受印度教的剌激,与印度教形成相对应。佛教在公元前二世纪开始掀起了新的动态。部派佛教以出家者为中心,此从阿毘达磨的研究,并渐趋向于专门化。其后,针对此点,新的运动是以在家信徒为中心而兴起新运动。

  瞿昙佛陀入灭之际,荼毘的仪式委让给在家信徒之手,根据信徒要求,佛舍利被分在八处,据初期经典所述,由各处立佛塔以供奉之。管理佛塔的事是在家信徒的任务,不久以佛塔为中心的信徒成为集团。相对于出家众之遵守佛陀遗训(以佛的教法为根本)而护持教团;守护佛塔者,则以遵守教法内容,不如以憧憬释尊人格为信仰的依止处。如此憧憬与赞仰逐渐使佛陀超人化、神格化。此倾向,在大众部系统的教理可看出来,但是其背后可能有在家信徒的鼓舞。

  此种信仰的佛教,与印度教的巴克提崇拜类似,不仅是特殊的出家者,即使不能出家的大众也同样得拯救为目的宗教。这种拯救依据的就是佛陀的慈悲精神,从而产生了代替佛陀而实践慈悲的理想化的人形象,即名为菩萨。菩萨原意为「求正觉者」,是对成道以前的佛陀的称呼。在本生经中,进一步的使用佛陀前生(本身)的称呼;并认为菩萨为众生行布施等善行,功德累积,结果修证成佛陀。本生经是为了教化民众而创造的故事集,而赞佛为基本论调。基于慈悲的布施,是「六波罗蜜」,以此可以不断产生新的菩萨,所谓救济众生无非是实现发心之际所立的誓愿(本誓),所谓慈悲行,即将得正觉之果德转给众生(回向)。

  这种新运动思想,为表现其独特,编纂出新的经典,自称其道为大乘,而把以往的佛教则贬称为小乘。相对于利他为主的菩萨道,而以小乘为耽于自利的声闻道。基于此一名称,新的运动称为大乘佛教。

  四    初期的大乘经典

  (1)《般若经》

  大乘经典的成立,据学者推定,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后一世纪之间,但是其中以何者为最古,则难以判断。但是阐述大乘经典的基本教理,以确立其思想立场的功绩,则应归之于〈般若经〉。

  《般若经》,现以玄奘所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卷)为首,庞大的分量与多数的种类是众所周知。其中最近于原型的是《八千颂般若》(小品般若)。据推论,将其渐次增广而成的是《一万八千颂》、《二万五千颂》(罗什译〈大品般若〉)《十万颂》等,另一方面,述其精华,或以经中之一主题而作成的是小部般若经类(例如:《金刚般若经》、《文殊般若经》、《般若心经》或《般若‧理趣分》等),玄奘所译的六百卷则当是最后的集大成者。

  《般若经》以说六波罗蜜中最后且最基本的般若波罗蜜为主,将菩萨实践的究极置之于此。般若波罗蜜所开显的真理,是以「无所得‧空」表现的。所谓空,不过原来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缘起法则的新表现名词。这一主张的内容之意涵,可以是对有部等传统佛教所主张的「法体实有说」的反驳。从敎理上考察,是用以对抗旧传佛教所传经典,而确立新经典权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只靠在家的信徒力量是不能承担此一大事,所以可以推想也许有旧来属于部派佛教而抱不满的出家众曾参与其事。

  又,《般若经》自述:「兴起于南方,而广布西北。」但如上述,与有部的对抗,是可推知该经原形之成立处是在北印度。

  (2)《法华经》

  以《般若经》所说空为基调,继承赞佛与佛塔崇拜的观念,并加上新的佛陀观的是《法华经》,全名是《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的主题,以为拘尸那罗入灭是佛陀的方便法门,而释迦佛的本体是久远已成的。佛陀教法的根源是在久远已成的「法身佛」,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不过是方便之说而已,真实地则唯有一佛乘。意思是以小乘教为方便说吸入大乘之中活用,同时积极的保证「授记」声闻也能成佛,此外又叙述观音菩萨的化导等,以显扬菩萨的方便与慈悲行。又此经巧妙譬喻的高度文学性,也吸引了不少人。但是由于过分的强调受持、读诵《法华经》的功德,似乎产生了排他的倾向。在这里乃反映出大乘初期教团的地位与性格。

  (3)《华严经》

  同样以《般若经》的空思想为立足点,并视之为佛陀正觉的内容,而表现自内证世界为妙有的就是《华严经》。此经典的现存形式(《大方广佛华严经》,佛駄跋陀罗译六十卷,实叉难陀译八十卷,西藏译等)是同类经典的集大成,也可推知是渐次增广的。其中记载菩萨修行阶段的《十地经》与善财童子求道故事为主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议解脱经》)成书的时代较古。

  本经的构想,为佛陀成道后三七日的三昧(亦称海印三昧)内观,于彼所现的世界(法界),是毗卢遮那(大日)的显现。因此,一切的存在皆是重重无尽的缘起,不出毘卢遮那佛之外。毘卢遮那佛从教理上说是法身。法身是真理本身就是佛,佛就是法。法身的本质在于觉悟的正觉智慧,用太阳的光明来作譬喻,则是佛命名的由来。所谓慈悲行,是周遍于法界之智慧光明的自然而起行动。

  这样的真理观,反过来说,就是要求菩萨必须透过六波罗蜜的实践,以观得三界唯心。《十地经》将此置于第六地,以为般若波罗蜜修习而能达成者。并且又加上四地于其后,且追加与其相应的四波罗密。此十波罗蜜之最后,是为济度众生而生作用的佛智,与般若波罗蜜结合而强调自利利他相即的道理。此十地说,其后更见发展,为大乘菩萨道之基本形态而被重视。

  (4)净土经典

  以正觉为普遍目的之大乘佛教,其理论的归结,是认为有三世十方诸佛的存在(特别是现在多方佛)。依此,改革已往的一时一佛说。同时,佛教信仰,讲求对诸佛的崇拜与依赖诸佛的救济。以为十方诸佛各有其固定的佛国土,与此世界(娑婆世界)相异的理想境地(净土)。正觉被往生净土代替,这与一般印度教所说的生天果报相对应,是佛国独有的构想。这种果报观,净土思想的表现,早已出现在弥勒现居之兜率天的说法。不久,十方现在佛与往生其佛国土之说渐形有力。其中较著名者,是东方阿閦佛的妙喜国与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尤其后者,与其经典的整理想应,渐渐成为根深柢固的信仰而广为普及。

  记载阿弥陀佛之经典群(《阿弥陀经》)的起源,据推测,应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在教理上,可看到是受《华严经》的影响,可能是在那些经典出现之后才固定为现存的形态。

  阿弥陀佛,有无量寿、无量光二名。其内容如其二名所示。此佛为法藏菩萨(或比丘)的后身,相传系经过长期修行的结果,实现其发心之际所立之救度众生的誓愿,以佛陀的身份居住在极乐世界而不入涅盘,故名无量寿。这是《法华经》久远成佛之思想的开展。又智慧之光遍及无限的十方,以之救度一切众生,故名无量光,从此又可以窥见与《华严经》毘卢遮那佛相似的性格。这象征着佛在时间上、空间上的无限性。

  阿弥陀佛崇拜的特色,重视法藏比丘的誓愿;将佛慈悲的基础置之于此,对弥陀的信仰,以称名,念佛来表示。以为由此可以使众生往生极乐,且能与佛同位,此种纯粹、简明的信仰方式,是普及民间的最大原因。此等信仰可令人想见其与毘瑟笯派接触之深,更能使人想见其所受波斯宗教的影响,所以其成立之可能在西北印度。

  (5)其它的源泉

  阿弥陀佛崇拜的念佛与观佛,原是须入禅定(三昧)才能达到。因此,三昧的修习也对大乘佛陀观的发达有很大贡献。

  初期的大乘经典,含有很多观佛的记载,有关三昧的实践方法指导书,特别是《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曾经起过很大作用。不仅是佛陀观,关于《般若经》的空说,也以为修习三昧才能体证得空观。《华严经》的唯心观,也许可以说对于这种兼顾佛、法两面之观照作理论考察的结果。

  此外《维摩经》比《般若经》的空思想更进一步,主张生死(轮回)与涅盘、烦恼与菩提的不二性。以为秽土即净土,在现实日常生活里可以寻出理想境界,强调在家的意义。又在《郁伽长者经》与〈华严经‧净行品〉里面,可以看到叙述当时在家团体之实态故事,这种在家性可说是大乘佛教的本质。维摩居士,可说是大乘在家主义的象征性存在。但是,关于教理的组织化。三昧的指导等方面,出家修行者所尽的任务是相当大的。虽然经典形成的背景,不可忽视在家信徒的巨大力量,但教团实权之逐渐移入出家者手中,是可以想见的。与部派佛教相关之诸点,则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