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21-1)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21-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页,「丙二、身心安乐」。
我们净土宗的一个特色,它是一个他力所加被的法门,也就是说这个法门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法,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想尽一切的办法,使令我们这一念心跟佛的心,心心相应、感应道交。
这个感应道交的道理,古德讲一句话说「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说我们跟阿弥陀佛是怎么感应道交的呢?因为我们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它的体性都是空寂的,从自他平等不二的角度,所以你念头一动,你就感应道交了。
彻悟禅师说「其实感应道交是通十法界的」:你的心如果经常忆念杀盗淫妄的罪业,你就跟三恶道感应道交了;我们的心经常跟布施、持戒相应,那我们跟人天的法界感应道交。
所以我们现在能够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事实上我们是在创造我们未来的功德,就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讲「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能够把这四十八愿不断的去思惟观察,这四十八愿的功德在你的生命当中,就会全部的出现。
我们前面讲到「国土庄严」,这个地方讲「身心安乐」。这个国土庄严是讲到依报,蕅益大师说「依报的国土是以五尘为体,色声香味触五尘」。那我们怎么去忆念这个五尘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忆念:第一个、它是安乐相;第二个、它是解脱相。你看我们前面讲到极乐世界的五尘,包括了宫殿、楼阁、宝树,你所居住的环境,基本上它都是有光明的,这个色尘特别的殊胜,极乐世界没有黑暗相,诸位要知道极乐世界没有晚上,都是白天的,因为极乐世界是光明无量的;
第二个、它是充满香气的世界,极乐世界到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了旃檀香:香光庄严。第三个、极乐世界它有种种美妙的天乐。
所以我们从经论当中知道,极乐世界五尘的安乐相,光明、香气、音乐,这三尘特别的殊胜。这种所谓的安乐相,就是说我们的心跟五尘接触的时候,是一种舒适快乐的感受,就是我们要从这个方向去思考。
第二个、它是一种解脱相,这个五尘能够演说妙法,增长善根。你看我们前面看到的,极乐世界的光明照摄你身心的时候,身心柔软超过天人。
这个柔软相是什么?就是消业障。你看一个烦恼很重的人,他的肌肉是绷紧的,你绷紧,你到极乐世界光明一照你,业障一消,身心就柔软。
第二个、它的香气,菩萨闻者皆修佛行,你闻到香气以后,你很自然的能够修波罗蜜。你看极乐世界的诸宝行树、那个微风吹动,风吹动这个树啊,「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的音声也可以带动你一种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的一种道心。
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里面提一个问题说:极乐世界有安乐相跟解脱相,既然极乐世界是为了菩提道而安立的,就直接现出解脱相就好,为什么要现出这种庄严安乐之相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它是有为法,毕竟空寂的嘛!
莲池大师说:极乐世界在规划的时候现出安乐相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对上根利器的人来说是现出它的功德相,因为这个菩萨在极乐世界住久了以后,他经常的亲近、供养诸佛,他有功德的、他有波罗蜜的,没有一个菩萨现出来的是好像很单薄、很寒酸的,没有这种菩萨相,都是庄严的,因为他有波罗蜜嘛,很自然的。
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是表显这个菩萨是有功德,他不像小乘只观一切法空,他在一切法空当中具足种种的波罗蜜,那当然看不到他内心的世界,但是怎么样呢?借相来表显。
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就老参来说是显现他的功德相。你说他这个人是带业往生的,他以前在娑婆世界造五逆十恶的、临终才忏悔的,到了极乐世界怎么也能够受用呢?
他说:为了中下根人,生希求故,让他生起希望。就好像说,没有错,你刚刚受生到极乐世界,你也在那个地方跟大家享受光明、享受香气,这个叫做什么呢?先享受后付款。
你看我没有钱,但是我总有一天会有钱,对不对,我先把这个房子买下来,买下来以后,我用这个房子来赚钱,我用这个房子来开店面、种种的因缘,诶,总有一天我可以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可以吧,这个叫做分期付款(呵)。
就是说你到极乐世界去以后,你刚开始没有资粮,你是受用佛赐给你的资粮,但没有关系嘛,借假修真嘛。你有这样一个极乐世界的庄严,你就能够亲近供养诸佛,你总有一天跟你学长一样,名符其实。
所以对一个中下根人来说,先让他产生欣求之心,「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所以这个功德相:就着老参菩萨来说是名符其实,他有这个功德,他自然显现出来;就着一个初学菩萨,借用一下佛陀的功德,先借一下,总有一天你也有这种能力显现这样的功德:
所以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是有两层意思的。对我们来说,我们刚开始往生,还是沾阿弥陀佛的光,但是只要你有那个果报体,你总有一天也可以自己显现出来。
前面是讲依报的五尘,这个地方讲正报五蕴身心的状态。前面是一个你所受用的五尘;这个地方是讲到能受用的五根,能受用的五根是什么相貌,这当中有「十九」个愿讲到我们正报的五根、或者讲五蕴,我们先看第一个「国无恶道愿」:
丙二、身心安乐十九
丁一、国无恶道愿(一)
经文
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l
消释
┌地狱┐
│ │
设我得佛─国有┼饿鬼┼者,不取正觉
│ │
└畜生┘
好,我们加以解释,这是讲到极乐世界正报身心的第一个相貌。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我的「国」中假设「有地狱、饿鬼、畜生」这种三恶道果报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我们娑婆世界叫做六道轮回,极乐世界是二道轮回,只有天跟人,你要嘛到天上要嘛在人间、要嘛在人间要嘛在天上,没有其它的选择。
我们娑婆世界整个三恶道的因果,在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T46,4a)上说:第一个是造上品的十恶业,招感地狱的火途之报。这个地狱的果报是怎么产生的?
就是由你的心创造出来的,所以你造杀盗淫妄的时候,你依止的是上品心,就是你绝对不忏悔,完全没有惭愧心的,在造作之前经过你很多很多时间的思惟、在造作的时候起欢喜心、造了以后也决不忏悔,这种业很容易就到地狱去了,因为你的心太坚固了,所以他的果报叫火涂地狱,就是热火,地狱的果报就是刀山油锅,以火为主、热恼。
第二个是依止贪瞋痴的烦恼造中品的十恶业,招感饿鬼的刀途之报。[1]这个中品恶业就是说你的心稍微没有像之前那么坚固了,可能事后有点惭愧心,但是,不是很强,但是有一点惭愧心。
这种果报未来是什么呢?刀途之报。这个饿鬼道的特色,就是受用这种污秽的饮食,饥饿口渴,你每天吃的东西都是污秽的,没有一天例外,因为你身为饿鬼道,你就是要受用这种污秽的饮食,刀途。
第三个是依止贪瞋痴的烦恼造下品的十恶业,招感畜生的血途之报,这个造业的心又比较羸弱了,这个血途就是一种伤害的意思,畜生道的特色就是牠的果报体很容易被伤害。
我们人跟人之间有法律的约束,所以你不能伤害我、我也不能伤害你。在畜生道,你要是身为一只蚂蚁、或者小鸟、麻雀,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没有法律的世界,那完全是弱肉强食,没有一个东西能约束谁,没有。你看麻雀跑到地上来吃虫的时候,牠也怕别人去吃牠,牠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以前有一个在家居士跟我说:哎呀,师父啊,做一只鸟很不错啊,自由自在。我说:你是不知道鸟的心情。身为一只动物,牠的心情就是恐惧不安,非常恐惧不安,而且是一辈子都是恐惧不安,因为牠的果报就是一种血途之报。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种三恶道的果报之中,阿弥陀佛到了极乐世界,他保证你「到了极乐世界,你没有这种三恶道的果报」。
我想我们凡夫的心情,我们对生命是要求离苦得乐、或者说是趋吉避凶;但是离开痛苦、远离灾难这件事情,比得到安乐更加的急迫。我们不一定要马上产生安乐,但是我们绝对要赶快远离灾难。
你看我们一般人、一个出家人,老一代告诉我们:出了家以后第一件事情干什么?对了,持戒。为什么持戒?我先远离过失嘛。我觉得这个心态可以理解,你说:诶,你为什么出了家以后不赶快修六波罗蜜,你看很多在家居士在家的时候,他修很多的善法,一出家以后什么都不敢做了(呵),因为他先求远离过失、趋吉避凶啊,为求趋吉先求避凶,他看了戒律,他开始怕,在家时因为没有看到戒律,他不知道怕。
我觉得这个态度是对的,因为我们不一定要马上生善,但是灭恶这是很重要的,古人讲一句话就很有道理,平安就是福(呵──)。你说平安为什么是福呢?你只是没有灾难,这样平安就是福?对啦,没有灾难就是福报。
所以我看到很多出家人,很多善法不修,他就专心的持戒,我认为我可以理解,我先不到三恶道去可以吧,我那个波罗蜜不急吧。所以阿弥陀佛很知道我们众生的心态,为求趋吉先求避凶,所以他就保证「到了极乐世界,决定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即使你有那个罪业,那个罪业也不能够再起现行,因为它那个地方根本没有那种果报。
[1] 血涂、刀涂、火涂:
血涂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
刀涂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
火涂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三涂即三恶道的别名。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