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汇>> 南传佛教文集>>正文内容

阿姜李尊者:给每个人的法(阅读)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3日
来源:   作者:阿姜李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姜李: 给每個人的法
  1960年10月5日开示
  [英译] 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 良稹
  Dhamma for Everyone
  ——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
  Translated by Thanissaro Bhikkhu

        正文:


  我现在讲一段佛陀的教诫,提醒、鼓励你们专心一意依法修行。这些教诫称为法。法是心的装饰;也是培养五根的方式。我打算讨论的经文来自波罗提木叉教诫(Ovada-Patimokkha)。这个教诫讲的是归依佛陀而出家的行者职责,不过这些做法也同样适用于居家人。居家人修行,可以训练自己成为好人,成为护持佛教的眼、耳、腿、足、手,使佛教繁荣。

  我现在讲一段佛陀的教诫,提醒、鼓励你们专心一意依法修行。这些教诫称为法。法是心的装饰; 也是培养五根的方式。我打算讨论的经文来自波罗提木叉教诫(Ovada-Patimokkha)。这个教诫讲的是归依佛陀而出家的行者职责,不过这些做法也同样适用于居家人。居家人修行,可以训练自己成为好人,成为护持佛教的眼、耳、腿、足、手,使佛教繁荣。

  这些指导纲要,对我们大家都适用,它们归为六类:

  Anupavado 不责难,

  Anupaghato 不伤害,

  patimokkhe ca samvaro 遵守波罗提木叉戒(指比丘戒),

  mattaññuta ca bhattasmim 节制进食,

  Pantañca sayanasanam 隐居静处,

  adhicitte ca ayogo:

  etam buddhana-sasanam。 确立于提升的心智:

  这是诸佛的教诫。

  第一条教导: anupavado(不责难)。不要相互找错。换句话说,不要讲他人坏话、不误传他人、不说离间的话。不讲谗言、不鼓励谗言。不相互诅咒、叫骂。与其相互找错,我们每个人应当在自己身上找缺点。那就是不找错的意思。任何时候,无论出家人居家人,都应当遵守这个教诫。

  Anupaghato(不伤害): 不要让自己仇恨对方。一起生活的人,行为不在同一个层次是正常的。有的人有教养,有的人比较粗糙——但是要记得,不是恶,只是他们的举止比较粗糙。体力上,有的人精力旺盛、能干、有力,其他人则虚弱、患病。言语上,有的人能言善道,有的人拙于辞令; 有的人话多,有的人少言; 有的人喜欢谈世事,有的人喜欢讲法; 有的人讲错,有的人讲对。这就是不平等。这样的情形下,必然有一些冲突与冲撞。我们同在一个法界生活,有这样的情形发生时,不应当记恨。应当相互原谅,把杂染从心里洗清。为什么? 因为不这样它会转为敌意与仇恨。原谅的举动,称为原谅的礼物。它会使你成为一个不抓紧事物、不背负事物、不纠缠于事物的人——也就是不记恨的人。即使间或有过失、有错误,我们应当相互原谅。我们应当对周围的人尽量有爱心、慈心、仁心。这就称为Anupaghato(不伤害),这是我们作为佛教徒,居家人与出家行者,都必须修练的一部分。

  Patimokkhe ca samvaro(遵守波罗提木叉戒): 行为要使你靠近涅槃之门。什么是涅槃之门?  Mukha 意思是口或者入口。Mokkha 意思是解脱。要坐得靠近食物,让你的嘴靠近解脱。不要坐得远远的,否则吃不着。要坐得近,使解脱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把它一下送进嘴里。换句话说,凡是靠近佛教的行为,就是你应当遵守的行为。靠近佛教的意思是,圣道修行。你要知道,居家人与出家人一样,也有梵行生活。居家人的梵行有两类: 第一类是遵守八戒中的前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无性事——梵行生活便要这样; 不说谎; 不用醉品。这是圣道修行的一类,那就是靠近涅槃之门。居家人梵行的第二类,是遵守八戒里的每一戒。

  沙弥与比丘应当分别遵守十戒与227戒。同时,不应舍弃该当遵守的好行为。这就称为 gocara-sampanno——不在法界外可能伤害你的地方游荡[中译按: 巴利文字面意为在善行之地放牧]。换句话说,不要让你的身体去那里、不要让你的言语去那里、也不要让你的心去那里。不要与习性低下的失德者交往。不要向缺乏戒德的人讨教。不要让你的心与他们纠缠在一起。要在心里想那些善士; 想你自己也要培养的善德。这就叫做梵行。凡是这样做的人,称为遵守波罗提木叉戒,就在涅槃旁边。

  Mattaññuta ca bhattasmim(节制进食): 对食物要有节制感。我这里讲的是物质消费品。人们有三种吃法,第一种是贪心地吃。胃饱了,心还不饱。嘴满了、咽不下、胃也满了,心还想吃更多。不要让这种贪欲控制你的心。

  第二种,是满足地吃。你满足于钵里的食物,不吃钵外食。或者,你满足于伸手可及的食物。你不要求任何够不着的食物。你不用手、眼、表情,示意自己还要更多。盘里、钵里有多少,就吃多少。这就称为吃得满足。

  第三种,是有节制地吃。这种吃法在世间意义上、在法义上都有好处。举悉沃里尊者(Ven. Sivali)的例子。他吃得有节制。怎样有节制呢?  我们多数人只知道,悉沃里尊者得到的供养极其丰富。但那样的丰盛从哪里来? 来自有节制地吃。吃有节制,会成为富足之源。悉沃里尊者是这样做的: 无论何时他得到布匹,如果不送人一块,他自己不用。钵里得到食物,他会送一些给人之后自己才吃。他得到的四受用品中无论哪种——食物、僧布、居处、药品,无论得多得少,一旦为他所有,不把其中一些与周围的人分享,他自己不用。得到许多,他给众人送大礼。只得一点,他还是尽量有益于人。这给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好事。朋友喜爱他、僧团喜爱他、人们善待他。这就是为什么说,布施结交友谊、排除敌人。

  悉沃里尊者就是那样做的。他从那世谢世、最后一次重生时,得到各种各样的财富,从来不需挨饿。即使他住到食物本该稀少的地方,也从来不曾有困难、从来不曾短缺什么。

  这个故事的意义是,我们得到什么,只吃三分之一,把其它三分之二送出去。适合给动物的,布施给动物。适合给人的,布施给人。适合给僧团修行同伴的,我们带着清净之心布施。这就是消费有节制的意思。我们的身与心都有自在。死时,不会受穷。

  这个道理不仅对佛教徒,而且对外面的现代世界,也是好的。这是克服暴力活动的良方。它怎么克服暴力活动呢? 人们不受穷,不会暴动。暴力活动从哪里来? 它来自那些没有家可住、没东西可吃、没人照顾的人。又穷又饿到这个地步,他们就想:“只要我在苦,让大家一起苦。不要有私人财产。大家一起公用。”这样的想法来自于贫穷与匮乏。为什么有贫穷呢? 因为有的人只管自己吃。他们不与大家分享。等到有许多人受苦、想报复时,他们就转成革命者,或者成为恐怖活动者。

  因此,恐怖活动来自于贪与自私、来自不分享我们所得。如果我们得到十铢,可以布施九铢,吃一铢能买的东西。那样,我们会有许多朋友。那样会有爱心与慈心、宁静与繁荣。怎么会呢? 当老百姓有地方住、有饭吃,当他们有饭能吃饱,躺下睡得着时,为什么要脑袋里找麻烦,去参与政治的混淆呢?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导我们,消费有节制是件好事,是件尊贵、杰出的事。我们这样修持,就符合了这句经文: mattaññuta ca bhattasmim(节制进食),修持正善、修持有方、益己益人。

  Pantañca sayanasanam (隐居静处): 不要做忙人。无论你住哪里,要尽量安静、平和。不要相互牵扯、与团体其他成员相互凑热闹。不要参与事件,除非实在不能避免。当你学过了、理解了,就去找个僻静、独居的地方住下来禅定。你跟其他人住时,要找安静的团体一起住。你一人隐居时,要安静。即使你与团体一起住,也要独自静处。只接受团体提供的和合优点。你一人隐居时,不要动作太多。你的行、语、意要平和。你与两三个人一起住时,不要参与争吵,因为吵起来不得安宁: 行为不宁静,你会反复发作; 言语不宁静; 你心里带着愤怒、报复、恶意的念头。这样会升起各种各样的恶业。你住的团体里,四人也好,九十九人也好,必须确保团体的安宁,不要做那些争吵、伤感情、有害于对方的事。僧团内要合作、宁静地修习戒与法。那时它才是一个好僧团,有秩序、有文明、有利于每个成员的进步。按照佛陀的教诫,这是我们作为佛弟子的职责一部分,这就称为patañca sayanasanam: 制造一个安静的地方居住,身与心有自在。

  Adhicitte ca ayogo(确立于提升的心智): 不要自满。勤修定力,达到提升的心智层次(adhicitta)。经常修定、经常坐着入定,为僧团作榜样。你谈话时,要请教怎样培养禅定主题[业处]。要谈论修定的果报。要修行,灭除心的五盖。你这样做时,就是在遵照提升心智的教诫。

  另一个心智的提升层次是,心已脱离五盖而入定、无上下浮动。它坚定、结实、有力、不再有污染。这就称为adhicitte ca ayogo: 确立于提升的心智。因此不要自满。始终不断地在这上面努力。

  Etam buddhanasasanam (这是诸佛的教诫): 你这样做时,就是在遵循诸佛的教导。这是佛陀之言,是他亲口所说。因此,我们都应当努力训练,在内心升起这些原则。如果你诚实端正,在这些教诫中确立起来,那么即使你还不能使心智彻底灭苦,最最起码,你在朝正确方向培养自己。你的坏习性会一天天消失,取代它们的是你过去从不曾有的好习性。你现有的好习性,会茂盛、壮大。

  因此,你听了这个开示,要拿回去用于修行。要训练自己,行为遵照佛陀的教诫。你那样做时,会在他的教导中成长起来,得到喜乐与进步。

----------------------------------------------------------------------------------------------------------------

作者阿姜李尊者简介

阿姜李尊者

阿姜李尊者 (1907-1961)

  阿姜李尊者,1907年1月31日出生于泰国乌汶府乡村。十一岁丧母,十二至十七岁上学,十八岁外出作工,二十岁决意出家,开始了佛学教义与僧侣戒律的学习。后拜阿姜曼尊者为师,于1927年5月重新受戒。他跟随阿姜曼度过了两段密集禅修时期,此后经阿姜曼指点去泰国北部丛林自行游方,至终走遍了泰国,及至缅甸、高棉、印度。1935年他在尖竹汶府一处墓地建立了克朗孔森林寺,1955年在曼谷郊外湄南河口的沼泽地带建立了阿育王寺。阿姜李一生短暂多彩,心性敏捷灵活,他以传授呼吸禅定著名,也以能识著名。阿姜李尊者于1961年圆寂。

---------------------------------------------------------------------------------------------------------

更多阿姜李尊者佛学内容

---------------------------------------------------------------------------------------------------------

英译者坦尼沙罗尊者简介

坦尼沙罗尊者

   坦尼沙罗尊者, (1949-) 原名杰弗里- 德格拉夫,美籍,1971年奥柏林学院毕业,主修欧洲思想史。大学期间曾参加佛教禪修班,如鱼得水。毕业后来到泰国,边教书边寻找可靠的禪修导师,1976年随阿姜李的大弟子阿姜放出家,亲侍十年至师圆寂,一直隐修于罗勇府偏僻简陋的达摩萨地寺。他的第二位导师是阿姜苏瓦特。1991年他应邀来到加州,协助阿姜苏瓦特建立了慈林寺,并于1993年被任命为该寺住持,自此时起担教。他是西方籍僧伽当中的优秀行者之一,也是当代一位巴利英译名家。2005年被泰王室尊封为禪僧类的昭昆。同年被泰国摩诃玛库僧伽大学授予 荣誉博士。著名出版物包括英译阿姜李的《念住呼吸》等居导师开示录、经文解读《掌中之叶I-V》、《觉醒之翼》等、论著集《圣道修行》等、开示集《禪定I-III》。其中《佛教比丘戒律》(Buddhist Monastic Code)在西方成为各派佛教的参考书。他的论著以原典为根本,直接了当、有穿透力、发人省思; 有关禪定的论谈则体现了林居傳统的实修承傳,字里行间值得细读。

----------------------------------------------------------------------------------------------------------------

更多坦尼沙罗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