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五)
净界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五)
我们看经典上对凡夫的心态的描述,当然佛陀也同意一个凡夫众生也有一些善良的功能,我们偶尔也会生起慈悲心,起很多善良心;但是,从经论上的学习,佛陀的意思就是,我们邪恶功能的势力是远远超过善良的功能,佛法是这意思,你去读儒家的思想,也是散发这个意思。儒家的根本思想「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唯一,允执厥中。」它告诉你的思想,我们人的心有二种心态:第一个人心、就是「私欲」,我们跟境界接触,第一个先保护自己,当然,人也有一些道心,有一些利他的心。但是,不幸的是,人心的势力是非常的强大,而道心的势力非常的微弱,所以,在孔夫子的修习当中,强调「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已的私欲,使令这一念心随顺于真理,如果我们人心善良的功能强,我们不应该克制,应该儘量随顺,因为内心起心动念都是善的,当然诸位会想,我读《华严经》、《法华经》乃至于《大乘起信论》,佛陀告诉我们要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那麽这句话和这一句话相冲突了,「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是这样子的。我们在研究心态的时候,有二种情况:
当你讲到本性,父母未生之前,我们还没流转之前,是什麽面目?那种本性一定是清淨光明的。这个本性我们应该肯定,就是我们还没流转之前,我们把这些在在无量流转当中,所薰习的这些习气通通拨开来,到底我们这念心的本来面目是什麽?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那是一个清淨光明的心性,跟诸佛没有差别,所以如果你讲心的本性,那要直下承担、直下肯定的。但是,如果说从本性开始流转以后到现在,我们这一念心是什麽样的相貌,那就是这句话「心是恶源,形为罪薮。」那是应该要放弃,应该要对治的,就是我们无量劫来做的好事太少,做的恶事多,所以留下的都是些邪恶的功能。所以,一个初学者,你一个心态就是,「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就是说,你要做什麽事情,先用佛法的道理想一想,为什麽要用法的道理想一想呢?因为,佛陀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有障碍的,基督教也是这个意思说:「每一个众生都是有罪!」这句话佛法同意。因为我们无量劫来就是这样子,我们要承认自己有问题,你才有办法修行,所以说「心是恶源」,这句话就告诉你要小心啊!你的起心动念都要对治,不能随顺因为它是恶源。
「形为罪薮」,心要造罪,要假借你的身体去造罪,所以这个身体就变成罪业的积集处。也就是说,我们前面的无常无我智慧,是进入到一种我空、法空的真理,所谓「善也不可得,恶也不可得,诸相不可得。」从空观出来的时候,我们开始以平常心去面对身心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内心有很多的烦恼,这个色身累积了很多的罪业,这个时候你生起出离之想,这一段是修习假观,生起出离。透过前面无常、无我的空观,跟假观以后,这样子思惟对生命有什麽好处呢?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你能够经常在静坐的时候,以空、假二观来观察你的生命,你就能够渐渐脱离繫缚我们这些生死的业力,业力就慢慢的消灭掉了。
这段的经文,蕅益大师说:「此乃入道之初门也。」你要转凡成圣,这是我们修学圣道的一个基础。我读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在明末的时候,他老人家经常很慈悲的去苛责一些懈怠、放逸的修行者,特别是不重视戒律、不重视教理的,当然有惭愧的人听到蕅益大师的苛责,对蕅益大师生起感恩、讚叹的心;但是有些人,他内心中被名利心所蒙蔽,颠倒的心特别重,他就会毁谤蕅祖。蕅益大师曾在传记上说:「我一生当中,面对很多很多的讚叹;也面对很多很多的毁谤,我是用什麽样的心情来面对这些境界呢?」蕅益大师说:「我是听之而已!」这句话很高明,「听之而已」。
我们凡夫的心跟苦乐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捏造一个自我、一个我,假设自己是一个我,有一个受用者,所以我们就不自在,我们好乐顺境,厌恶逆境。但是圣人的心,他把这个自我的意识消灭掉,他观察这个人世间,它就是一种因缘,人生当中,有各式各样的善恶因缘,恶的因缘,都是由业力所招感的,这当中没有一个我,就是你知道有这件事情,「知道就好」,那麽你知道就好,你就悄悄的走过去,就是你通的过去。那们你捏造一个自我的时候,你就通不过去,就在那个地方障碍了。「挥之不去」,感到很苦恼,可见成就圣道的关键点,你福报再大,内心当中没有这种观照智慧,障碍现前的时候,你就是通不过去,这不是福报的问题。所以说这个地方「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你经常用这种空观假观的智慧,临命终的时候,就能够很自在的离开这个因缘,往生淨土,你内心当中「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是这个意思。
乙二、常修少欲觉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分成二段来说明,首先说明它的过失的相貌,「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我们的内心如果有很多的欲望,对财、色、名、食、睡很多的欲望,这些的欲望是苦恼的根源。一个人会苦,跟外在的人事都没有关係,就是我们内心的欲望太多,说的深一点,「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我们无量劫以来的生死,次数很多,在这生生死死当中,内心有很多很多的疲劳,为什麽有这些生死,主要是从贪欲引伸的,当然生死流转是由业力,但是业力是由烦恼带动,你没有烦恼不能造罪业的,在所有的烦恼当中,以贪欲的烦恼为根本,因你有贪就容易起嗔心、起高慢心,起忌妒心,都是跟贪心有关,所以贪心就造成了生死的流转,乃至于流转当中,就创造了很多很多的痛苦,所以「多欲」是痛苦的根源,这个地方是说出了过失相。以下说明了对治的方法,应该怎麽办呢?「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我们应该安住在少欲,在无所求的内心中,不管色身或内心就能够得到自在,少欲就能够减少烦恼。简单的说明多欲的过失跟少欲的功德,到底什麽叫多欲跟少欲呢?它的差别在哪里呢?所谓的多欲就是非分之想,依照你的因缘你不应该得到的,而你想要去追求,这就叫作「多欲」。
在《大智论》当中,有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多欲的过失。有一个工人,是为国王整理花园的,这一天早上,他来到花园的大树下,就发现了一个很特殊的水果在地上,这水果不但形状特别漂亮,味道特别的香,他就把它捡起来了,他内心想这水果很特别,我捨不得吃,来工作的时候经过门的地方,那个侍卫经常刁难我,把这个水果供养这个侍卫,希望侍卫以后能对他好一点;侍卫拿到这个水果,觉得这水果特别的香,也捨不得自己受用,奉侍国王的太监平常对我很不客气,他就把水果供养,来巴结这位太监;太监得到这个水果以后,他也是捨不得受用,就把水果供养给皇后;皇后也捨不得受用,就把水果供养给国王,国王是大福报大自在的,就把水果给吃掉了。当然人的慾望是不能满足的,他感觉到这个水果的味道特别的香郁,他就问皇后:「妳这水果从哪里来的?」他就辗转问到,原来是一个整理花园的工人捡到的,国王就把工人找过来说:「我命令你明天再找一个跟这个一模一样的水果来,否则我就要处罚你。」工人没办法,就去那个地方找找看,他找到那个地方,往树上一看,树上面有一个很大的一个鸟巢,他就爬上去看,原来这鸟巢裡里,还有一模一样的水果,那是母鸟从远方採过来的,给牠小鸟吃的,小鸟还没有吃,他就把水果抢过来供养给国王了,国王吃了以后,他就要求第三天还要送一颗过来,这个工人没办法,第三天又去找,这隻母鸟从远方把这水果拿过来,牠是为牠的子女的,牠一看被偷走,就起嗔心,牠就到其它地方去,找一模一样有毒性的水果,放到那个地方去,工人不知道,就把它拿过来给国王吃,国王就毒死了。这就是「非份之想」。就是说,你身为一个国王,你有你应该得到的资具,但是你不能满足,「多欲」,追求你不应得的东西,结果不但得不到安乐,你把你原来的快乐也破坏了。我们读过戒律,你知道声闻戒声闻戒的意思,身为一个比丘,你说你完全没有欲望,那这个谁也不敢出家了,强人所难啊!
少欲知足,就是说这个东西是别人主动供养你的,那表示你的善业所招感,你完全没有开口,自然得到的,得到以后,你没有生起相续的贪念,用完就算了,悄悄的走过去。如果你用完以后还想要得到,用暗示的、用口说的方式,再继续跟众生索取,那就是过失的根源开始发动,开始要结罪了。律上不管是声闻戒,不管我们上次研究过的瑜伽菩萨戒都是这样。不管你得到什麽东西,重点不在于多少,多欲跟少欲,就是说,你己经不是你本分所应该得到的,身为一个比丘、一位居士,有他的本分,每一个人都应该随顺自己的本分来过生活的。就像国王一样,身为国王得到第一个水果,那是你的福业;第二个水果你就是多欲。第一个水果是很自然成就的,那隻鸟很自然的第一个水果没有採好掉到地上,辗转送到你的地方,那表示这是你的福报,但是第二个念头,第二颗是你起心动念去追求的,是过失的根源,这是佛陀所苛责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清楚,多欲跟少欲的差别。
乙三、知足守道觉
常念知足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经文也是分两段,首先看它的过失相,「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前面的少欲,是对于还没有得到的东西追求,这个地方的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不满足。我们修行人、佛弟子,对于自己
常的衣食住、总总的资具,永远感到不满足,怎麽弄都觉的不对,不能满足心中的欲望,那不满足怎麽办呢?只好惟得多求,用其它的管道广范的追求,追求的当中就引生很多的贪、嗔烦恼,甚至这贪、嗔烦恼就会付诸行动,造了很多很多的罪业,杀盗婬妄的罪业事情,为什麽会造罪,因为他就是有这个求,为什麽会求?也就是不满足。世间上的事情功德、过失都有它的根源,应该怎麽办呢?「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身为一个有智慧的菩萨,他是不会做出一些颠倒的事情,他对于现前衣食住的环境,内心感到满足,经常知足,知足之后更是「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内心当中安住在这种简单朴素的生活,经常修学圣道,以圣道的智慧,为自己生命的目标。是说人不要把心思放在这些衣食住的追求,这些东西能过的去就好,对于现前的衣食住要能够知足,知足之后你内心就能够安定,专心的修学你内心的戒定慧,这才是更加重要的。
不知足当然是有很多过失,中国的贤圣也讲出一个譬喻,来说明一个人不知足的过失,说“杀鸡取卵”的故事。有一个贫穷人家养了一群鸡,这当中有一隻鸡,牠能生出金蛋,黄金做的蛋,这件事情就很不错啦!牠每天都生一个黄金的蛋,你想想看,这应该是要非常满足的,但是这个愚痴颠倒的众生,他就是会有些问题,他在处理事情就会跟颠倒相应,就在颠倒妄想中想,这隻鸡每天生一个蛋,如果我用刀子把牠肚子剖开来,一下子就把牠所有的蛋拿出来了,不用每天在那边等。他起了这个颠倒的思想以后,就拿刀子把这隻生金蛋的鸡杀死了,结果剖开来,肚子里什麽都没有,结果这隻鸡也死掉了。就是说如果你能满足现前的因缘,不是很好吗?你就是一定要破坏它,结果不但得不到更好的,连眼前的也都破坏了,弄巧成拙,就是这个意思。
佛陀说是一个出家人儘量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基本上有二项很重要的功德:
第一、「减少烦恼增加安乐」。少欲知足的人的确很容易产生乐受。我们读中国的历史,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等于掌握大权,后来事情没有处理好,引起八国联军。当然一个国家怎麽打的过八国联军,所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打到北京的时候,她就逃难,逃难时当然不能带太多的东西到处跑,到哪个地方就採野菜吃,慈禧太后觉得吃那些野菜特别的香,后来事情过了以后,她回到皇宫,时时怀念那个野菜,就托人到那个地方把那个野菜採回来,但是她在吃的时候,她感到不再那麽的美味,这个地方就说明了一个人要产生快乐,不是外境的问题,是心态的问题,逃难的时候少欲知足的心态跟境界接触,能够生出乐受,一个人不能少欲知足,很难生起快乐的感受。
有一次我在淨律寺常住参加法会,看到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小孩子,这母亲拿着一篮水果,小孩子要苹果,母亲就拿了一个苹果给小孩子吃,这小孩子吃苹果咬了二、三口就往地上一丢,不要了。我心裡想,我们出家众的生活,有时候我们分到四分之一的苹果,我们很珍惜的把它吃完,内心非常快乐。这个小孩子苹果咬了二、三口就往地上丢,我们敢断定这个小孩子要产生快乐,非常困难,他如果不加以修正他的心态,这个人不管受用什麽环境,他要产生乐受就非常困难,就是你要珍惜!
你看出家众要过堂的时候,不管信施发给我们多少的水果,我们都感到对当下因缘的珍惜,有些人在吃这苹果的时候,他想到他有更好的东西,用对比的方式,结果反而对现前的因缘不能珍惜。所以我们如果好好的静下心来思惟佛陀的开示,你会发觉佛陀讲的话非常的有道理。少欲知足,减少烦恼,增加安乐。
第二、「珍惜福报的角度」。印光大师的文钞说:「一个人有十分的福报,享受三分四分就好,剩下来的做什麽呢,把六分或七分留到临命终才来受用。」我自己有发觉,一个人不管在家出家,平常儘量享受福报的人,临命终的时候障碍重重,你看有很多人有这种例子,因为福报享尽了。所以我们能够少欲知足,把原来你今生能受用十分的,你稍微节制、克制一下,临命终的时候,对你大有帮助!善业本身不是解脱的根本,但是它有堪忍性,能够帮助你临终的正念。
「知足」,是针对于「已经成就的一种环境」来说。比如说,我们今天住在一个道场,这道场是所谓的开山的大德,尽心尽力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当然有些地方是非常的殊胜,有些地方在现在的因缘看,可能有所欠缺,但是我们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这一念心跟这些生活资具接触的时候,我们感到知足,就是不要去管它这些是殊胜或欠缺,即然这个已经成就,我们就好好的利用,把握时间修学圣道。所以「少欲知足」就是劝勉我们修行人,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识,在面对我们所受用生活资具的时候,尽量能够少欲、尽量知足,来把握我们可贵的精神跟体力,来修学圣道。不过当然这当中你要对治你的贪欲,善加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整个修道的基础。以下的乙四「常行精进」,有三个法门是属于修善的。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