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九)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九)

 

  辛二、色界

  到这个地方都还有三种欲望,色界以去,它完全没有男女的欲望,没有饮食的欲望,没有睡眠的欲望,完全是以禅定的法乐为食。色界就是说,这一类的众生虽然有禅定的摄受能够禅悦为食,但是他还有色身的存在,当然他的那个色身有二种功德,第一、充满了光明。第二、他的形质特别的殊胜,他完全是只有童男之相,他没有男女相,因为他没有婬欲心,所他招感的果报体就没有女众之相,完全是童男之相,完全是化生,而且充满了光明,而且形质特别的殊胜。色界就是形容他的色身的光明殊胜,叫做色界。

  (分三:壬一、总出其因。壬二、别明其相。壬三、总结其名)

  壬一、总出其因    生往色界之因。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婬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

  这个人他是一个修心之人,他不是普通人,不像我们平常做做慈善事业心外攀缘,不是!他是一个修习禅定寂静之人,但是他修禅定的过程当中,有二种过失:一、不假禅那。他没有修习出世间的三昧(真如三昧),他没有依止不生灭心来修禅定。二、他也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换句话说,他还是有所攀缘、有所得,缺乏出世间的定慧。但是他的好处,他能够执身不行婬欲,他能够依止世间的持戒跟禅定摄持,他使令他的色身暂时不起婬欲之事,所以他若行若坐,对于这样的婬欲之事,想念俱无。

  念跟想有什麽差别?

  在《唯识学》上说:“念”是你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回忆叫念;“想”是你没有发生过,你自己凭空想像出来叫想。

  色界的众生他在生命当中,他完全不必靠饮食也不必靠睡眠,他肚子饿的时候,在古德的注解上说,他肚子饿怎麽办呢?他疲累怎麽办呢?入禅定。入禅定以后,三昧现前的时候,他会有一种殊胜的法乐,法乐就能够滋养他的色身,他出定以后精神特别的饱满,他饿的感觉、疲累的感觉完全消失掉,他完全没有这种需求。

  壬二、别明其相(分四:癸一、明初禅。癸二、明二禅。癸三、明三禅。

  癸四、 明四禅)

  癸一、明初禅

  梵 众 天    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梵众天当然到了色界以后他的禅定已经坚固成就了,我们知道,到了未到地定还不是很决定,他还是属于一个过度的。到了初禅就以后,他三界的爱欲跟情染就完全没有想念之心,他因地没有婬欲的念头,当然不会生长在欲界。这个人临终的时候,神识就应其清淨的梵行之念而生为梵众天。梵众天就是初禅天一般大众的人民,他们的人民大众叫梵众天。

  梵 辅 天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

  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梵辅天就是大臣,辅佐大王来整理事物的大臣,他的因地有二个:一、欲习既除,离欲心现。这一点跟前面的初禅差别不大,他对三界爱欲的烦恼调伏了,禅定离欲的心坚定的现前,这一部份跟前面没有太大的差别,重点在下一句话:于诸律仪爱乐随顺。前面的持戒是比较属于大方向的,偏重在调伏烦恼;梵辅天对大小的律仪,特别是威仪特别的重视,爱乐随顺,没有人强迫他,他就很喜欢去注重自己的大小律仪,有威仪的德行。这个人应其定共戒,他有禅定跟戒行的清淨,他能够行种种的梵行之德;梵行之德有二部份:一、他自己爱乐随顺梵行之德。¬二、他能够弘扬教化众生遵守梵行之德。

  这一点就不同于梵众天,他偏重在自己的修学,梵辅天他能够以梵行之德,来劝人家修学梵行,讚歎梵行的功德,他有种利他的妙行,叫梵辅天。

  大 梵 天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

  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大梵天是天王,他的因地有三个:一、身心妙圆。讚歎他的身心世界是微妙圆满。什麽叫微妙?蕅益大师说:他能够完全远离欲界麤重污浊的身心,他没有欲界的爱染。“圆”他较前面诸天,他戒定的功德更加的满足,这第一个。他的戒行更加的清淨,他的威仪更加的庄严。二、威仪不缺,清淨禁戒,他不但是威仪不缺,行住坐卧都不放逸,具足持戒之德,不但能奉持清淨的淨戒,身口意清淨,他经常保持摄心而不放逸,有持戒之德。三、加以明悟,“明悟”就是他够通达慈悲喜捨之理,他有四无量心,广大的慈悲心跟喜捨之心。以这三种的因地,他能够应其持戒清淨跟慈悲喜捨之德,以这二种德行来统领整个梵天的大众,而为大梵天王。这指的是他天王的德行。

  苦离漏止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

  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总结)前面三种的天已经成就这种殊胜身心之流,因为他已经离开欲界的麤重污浊的心身,产生一种安乐精妙的身心。他这种身心世界一切苦恼所不能逼,他没有欲界八苦的逼迫,也没有三苦当中苦苦的逼迫,当然他还有无常败坏之苦,还有微细的行苦。419虽然他没有真实的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出世的三昧,但是在他一念寂静的心中,诸漏不动,已经能够调伏世间的欲漏,名为初禅。

  初禅我们叫做离生喜乐地,离开“生”就是三界麤重的身心,而产生一种跟喜乐相应的一种身心。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他说:初禅具足五德,觉、观、喜、乐、心一境性,初禅是有觉观的。

  他的觉观是怎麽来的呢?智者大师说有二种觉观:一、从欲界到初禅最重要的觉观是要诃责五欲,他必须用不淨观,他要观察我们众生为什麽贪爱色身,因为我们产生颠倒,我们一直认为色身是清淨美妙的。所以他在觉观当中,他就如实的观察我们色身,其实把这一层皮剥开以后,把肉也剥开,我们看到我们的色身,脓血屎尿种种不淨物充满于身内。他以不淨的觉观来诃责欲爱的烦恼,所以他成就禅定的时候他的觉观还在,而且他不断的保留(下面会说)。因为初禅的特点虽得禅定,但并不坚固,到二禅就觉观没有了,他要随时用觉观来诃责五欲来保护他的禅定。所以你看初禅在大三灾现前的时候,火烧初禅。为什麽?因为觉观之火,他还有觉观,所以他心中还有微细念头在动,他招感初禅之火。「喜」他有欢喜心;「乐」喜跟乐都是快乐的,乐是比较微细,喜是比较粗;「心一境性」,禅定的相貌,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的安住,这是禅定的相貌,心一境性。

  这是整个初禅的相貌,到二禅已去就没有觉观,二禅已去也没有前五识的活动。

  这地方的调伏烦恼,跟佛陀在讲经的时候说,他都没有修真实三昧这是什麽意思?

  佛陀在诃责欲界诸天他在调伏烦恼的时候,或者色界天在调伏烦恼的时候,都有一句话说:「他们没有真修三昧」,这什麽意思?

  他们虽然用不淨观诃责烦恼,但是他没有真实的正念真如。正念真如的思想就是说,你要相信你的自性是清淨的,你来就没有烦恼。所以我们在调伏烦恼的时候的一个思想,我们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我们要忏悔业障是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我们要了生死,要站在什麽样的角度来?站在本来就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这个是整个本经的核心思想,从本来无一物而建立整个戒定慧,以无住为本,而生起戒定慧的修学。

  你加上这个观念,这个初禅就不是初禅,你加上这观念二禅就不只是二禅,那是整个菩萨道。所以你看修行就是一念之间,你一念之间提昇了,你所修的法门全部提升。但问题是他不能够正念真如,他就只能够活在那一个小范围裡面对治烦恼,还是以生灭心来对治烦恼,那当然效果就有限,站在本来就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就糟糕了!那等于就是两个人在那边对抗,那这就很难跳脱。这观念就在这个地方。

  淨业学园117讲次讲义253面

  癸二、明二禅

  420这一大科是佛陀开示我们三界六道轮迴差别的因果,为什麽众生他会受生到三恶道去?为什麽这个众生会往生到人天去?是说明差别的因缘。古德有一段开示说:「六道之昇沉,在戒定之有无;出世之解脱,在教乘之急缓。」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功德从二方面来看:

  一 、你要决定他在六道当中的昇沉,这看他持戒跟禅定的功德。本经所强的持戒是讲根本,四根本重戒。说,你是根本重戒有所毁破,那你就到三恶道去;你四根本重戒能够好好的持守,你就能够往生到人道及欲界的诸天,进一步有禅定的功德,那你就到色界无色界,这种殊胜禅定光明的果报。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他来生到底是在六道当中的昇沉,是看它内心的戒波罗蜜跟定波罗蜜这二部份来决定的。

  二、我们看这个人是不是有这种解脱的力量,出世解脱的力量,那就必须看他的乘,就是他智慧的观照,本经说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他那个我空法空的智慧是不是能够当下照破现前一念无明妄想。说:「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现前一念的妄想是本来不存在的,而我们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是本来具足,这一部份观照的力量,那一分的坚持,那就决定你解脱这一部份的快慢。

  所以本经在前面的修行当中,他是以智慧的观照,正念真如为正行,以持戒诵咒保住我们人天这一部份为助行,善根跟福德二个都要具足,戒乘俱急。

  少 光 天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

  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这三句话是牒前面大梵天的人而来的。说,大梵天王他有二种功德:一、利他这一部份,他有威德力来统领摄受梵天的人民。二、自利,他能够圆满自己清淨梵行之德。这一部份是讚歎大梵天王自利、利他的功德。以下再正式说明,二禅少光天的二种功德:一、澄心不动,二禅少光天人的内心,是经常保持寂静而不动。

  初禅他内心的不动,是要从戒定二种力量的帮助,也就是说,初禅基本上他的定力是薄弱的,初得禅定所以他的势力薄弱,所以他必须要靠持戒。我们前面讲到初禅有觉观,他要不断的用觉观来诃责对于五欲的干扰,所以他还有戒的帮助,才能够达到不动,所以他的定力是薄弱的。

  古德说:「澄心不动」是到二禅以上,他的不动已经不必假借持戒的力量,禅定任运的现前;二禅定生喜乐地,他的定力已经是坚固,所以他不需要靠持戒帮助,他不必经常如理作意靠觉观,来诃责内心贪欲的烦恼,他任运能够「澄心不动」。这是讚歎禅定的殊胜。

  二、寂湛生光。前面一段偏重内心的功德,这一段讲他外在的色身。他因为内心的寂静,身上就放出殊胜的光明,这叫少光天。前面的梵天,这要是以“梵”,他清淨的德行,远离欲界的烦恼,而产生清淨的梵行。

  二禅主要是讚歎光明,当然这光明是从禅定产生的。少光天的意思就是说:他身上虽然有光明,但是并不是非常的广大,因为是禅定转生有一些光明出现,叫少光天。

  无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徧成瑠璃,如是一类,名无量

  光天。

  无量光天的相貌是什麽呢?光光相然。第一个“光”是讲他的正报的身心世界,放出广大的光明。第二个“光”是讲他依报的山河大地也能够放出光明。他的禅定的力量不但使自己放光,也能够使令他所依止环境也放出光明,而这二种光明互相的照耀,二种光明,我照耀你,你照耀我,彼此照耀是无穷无尽,他能够映(照耀)整个十方世界。

  这地方的十方世界是指什麽呢?一个小千世界。

  正报跟依报彼此照耀,到底是一个什麽样的相貌呢?

  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徧成琉璃。依正二报彼此互相的照耀,就好像琉璃内外光明透彻,这一类的天叫做无量光天,他的光明慢慢的广大,能够徧满一个小千世界。

  光 音 天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淨,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

  天。

  二禅最高的天叫光音天,光音天天人的特色,他不但是受用光明的殊胜,他能够把光明做一个转变。怎麽转变呢?吸持圆光,成就教体。他能够去吸取摄持他身心的光明,而成一种教体,就是他用光明能够教化众生。他是怎麽教化呢?发化清淨,他以光明来宣扬清淨梵行的功德,使令天人能够受持清淨的梵行,好乐清淨的梵行。应用无尽,他的光明能够教化很广很广的众生、教化其他的诸天,名光音天。

  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体就是音声,有的世界它是用米饭,香积佛国它是用米饭。你要问他佛法的真实因是什麽?他给你吃一碗饭你就开悟了。但是光音天他用光明,你这人起烦恼他用光明照你一下,你这个时候发化清淨,你内心就产生一种清淨的力量,就好乐清淨、好乐梵行。

  前面二种的诸天,少光天、无量光天,他们只能够自己受用光明,光音天能够把光明进一步的去教化众生,特别的殊胜,以光明来宣扬梵行之德,叫光音天。

  忧离漏伏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

  心中,麤漏已伏,名为二禅。

  佛陀讚歎说:以上的三天是一种殊胜的身心之流。这样的流有什麽好处呢?一切忧悬所不能逼。“忧悬”指的是什麽呢?正是指的初禅的天人,虽有禅定,但心有忧悬,因为他的禅定不坚固,所以很害怕禅定失掉,所以他经常要保持警惕,他经常用觉观来诃责欲望,来摄持禅定,所以他心中还是有所忧愁,有所悬挂的。但是二禅他没有这一部份的障碍,内心的禅定绵延不断的释放出来,根本就不需要去忧愁悬挂禅定会失掉,因为他禅定转深了!

  他虽然不是出世间无漏的三昧,但是在一念无觉、无观的清淨心中,三界这种比较麤漏的见思烦恼,因为禅定的力量暂时的调伏,名为二禅。

  二禅叫「定生喜乐地」,定产生了,当然觉观就消失了,因为觉观是障碍禅定。这当中他有四种功德,智者大师说有四支:一、「内淨」(通于静),他觉观既无,觉观消失了,所以他寂静的力量显现。二、「喜」,因为禅定转深,他内心的喜悦之心特别的强烈。三、「乐」,安乐之心。四、「一心」,一心正是禅定的自体。

  在古德的开示当中,二禅的内心四事当中以喜心为最,喜悦为根本。所以你看二禅在整个三大灾来临的时候,说火烧初禅,因为有觉观招感火;水淹二禅。为什麽二禅水灾呢?因为他心中有喜悦之水,所以招感水灾来破坏二禅。

  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二禅因为禅定的转深,外产生光明,内心产生喜悦,是二禅的特色。

  癸三、明三禅

  少 淨 天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

  如是一类,名少淨天。

  如是天人,圆光成音。这一段是牒前面的光音天而来的。看这意思,佛陀说这个诸天他是照次第慢慢上去的,当然三禅是由二禅而来。如是二禅天的光音天,他是圆光成音,依止圆满的光明而转成教体,来取代音声,来教化众生。

  正示三禅的功德:

  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

  他依止禅定的力量,能够披发身上的光明,使其更加的殊胜,来显露他微妙的定体,这第一点他的光明更加的广大殊胜。第二、发成精行,这地方正式说明三禅的殊胜,发成精行。

  古德的解释说:二禅禅定虽深,但是并未精纯,因为他禅定当中掺有喜悦。喜悦跟安乐是不同的,喜悦是非常强烈的,安乐是比较轻微寂静的。

  一个二禅的天人他不断的受用喜悦以后…有为的快乐有一个特点就是常者生厌,他搞久了他就非常的厌倦,他觉得喜悦障碍他的寂静。所以他怎麽办呢?他就思惟喜悦的过失,他就诃责喜悦,观想这个喜悦就像我们身上如病、如痈、如疮。说:这个喜心在心中活动,就好像我身上长疮一样,非常的负担障碍。所以喜心被他一诃责以后(在禅定当中诃责,那种心力很强),喜心就慢慢慢慢的停止活动了,这时候他的禅定就变成精纯,没有夹杂喜悦的障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似于涅槃寂灭的安乐、相似于(“通”就是相似),他还不是真实的寂灭乐,但是跟阿罗汉的涅槃寂静乐有少分的相似,如是一类,名少淨天。

  因为他的喜悦之心消灭了,所以他内心当中那精纯的禅定生起了,所以有这种寂灭之乐。

  无量淨天    淨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

  淨天。

  少淨天他从一种很麤重的喜悦,转成一个非常寂静的安乐,他就非常的欢喜,他觉得他的修行成功了。他受用到寂静的安乐以后,他希望寂静的安乐能够增长广大、越多越好。那怎麽办呢?他就做一个想,叫「淨空现前」。“淨”他一方面他能够安住在清淨寂灭之乐;第二个“空”观想无边的虚空,他观想他的身心世界就像无边的虚空。这种寂静之心跟无边虚空之相,二个同时在心中显现出来,就产生一个「引发无际」的力量;“引”扩大,拓展的意思。他就把这种寂静的感受就无穷尽的扩展,像虚空一样无穷无尽的扩展(一切为心造嘛!)。

  最后的结果是怎麽样呢?身心轻安,成寂灭乐。

  身心轻安可以说是徧满整个身心世界,成就这种寂灭的快乐,叫无量淨天。他的寂静的力量就像虚空一样无穷无尽的显现出来。

  徧 淨 天    世界身心,一切圆淨,淨德成就,胜託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

  类,名徧淨天。

  前面是讲虚空,这地方讲他的寂灭又更加的圆满殊胜,是世界身心,一切圆淨。他又不断的把虚空相跟寂灭乐把它结合在一起。到最后的结果是怎麽?「世界」,一个外在的依报;「身心」,正报,依正二报都是圆满清淨。当然这地方不但是他观想,也包括他的禅定转深。前面的无量淨天只是正报的身心感受到无边的轻安寂静之乐,而且他同时可以感受到,这依报的环境也在释放一种寂静之乐,身心世界一切圆淨。这时候他是淨德成就,这种寂静清淨之德已经是内外成就了。

  这时候他的内心是一个什麽相貌呢?

  胜託现前,归寂灭乐

  “託”寄託。他就把这种殊胜的寂灭乐当作他身心世界的一个最终的寄託。也就是说,他把它当作他生命当中最圆满的寄託处,他认为这就是所作皆办了,这就是胜託现前,归寂灭乐,名徧淨天。

  前面的无量淨天是身心世界的寂乐,这是依正二报的寂乐;不但是身心,包括外在的世界也充满了寂乐。

  安稳妙乐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

  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三禅三天这种殊胜的身心,它的特点具大随顺;“随顺”自在的意思。他能够随心自在的受用身心安稳的无量乐。他身心一方面没有喜悦之心的干扰,当然也没有欲界欲望的干扰,又没有二禅喜心的干扰,所以他非常安稳,而且他的身心世界不断的释放这种寂静的安乐让他受用。他虽然不是真实的出世的真如三昧,但是在一念的安稳心中,欢喜毕具。

  三禅叫「离喜妙乐地」,离开喜心的扰动而产生寂静的安乐。我们可以这样讲,二禅有喜有乐,二禅叫做「定生喜乐地」,但是乐不明显,因为他乐受到喜心的干扰,所以寂静之乐不明显,到三禅的时候他把喜心调伏了,乐心现前。

  三禅有五支的功德:一、「捨」,捨心,离喜不悔,远离喜悦之心他不后悔,因为他感受到后面有更殊胜的功德。二、「念」,念念之间爱着这寂静的乐受,他心中对乐受有所贪着,有念心所。三、「慧」,他有善巧的智慧,能够不断的调适自己,让这种寂静之乐不断的增长广大,从他正报的身心,扩展到依报的环境,他有慧心所。四、「乐」,寂静之乐。五、「一心」。

  三禅的快乐在经典上说,是有为快乐中是最为快乐的,因为四禅他就没有所谓的快乐这件事情,是完全捨受。世间的快乐感受当中,三禅的快乐是最为殊胜而且最为周徧,不像我们世间的欲望,身心世界的快乐是局部的,他这个快乐是徧满整个身心,徧满整个依报环境,叫欢喜毕具,欢喜是完全的具足,这叫三禅。因为三禅的问题点他还有出入息,他还有呼吸,风吹三禅,大三灾当中还招感风灾。

  癸四、明四禅

  四禅总共有九天,九天当中前面的四天是凡夫外道所居住的,后面的五天,叫五不还天,是三果圣人所居住的。

  (分二:子一、名凡夫四天。子二、明不还五天)

  子一、名凡夫四天

  福 生 天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

  苦乐二心,俱时顿捨,麤重相灭,淨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

  天。

  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这地方是牒前面三禅天人这部份的经文。

  说:三禅天的天人,他的身心世界是不逼身心,他没有欲界的欲望来逼恼身心,他欲界的苦因已经暂时的消灭,他有绵延不断的寂静乐出现。

  我们也说过,有为的快乐久了以后,他就产生厌倦,常者生厌,他就思惟,乐非常住,久必坏生。他就想快乐这个东西是不能常住的,是非常脆弱的,时间久了以后必定要败坏,所以他这时候想要捨去这种寂静的快乐。

  所以他怎麽办呢?

  他用诃责,诃责心中那种绵延不断的寂静乐,是如病、如痈、如疮。他在内心中出现就像身上长疮一样,让他感受到一种负担跟障碍。乐心被他这麽一诃责,时间久了以后,苦乐二心俱时顿捨。痛苦当然捨掉了,痛苦在欲界的时候就捨了,乐受也捨掉了,乐受被他诃责以后他也捨掉了。所以麤重相灭,淨福性生,苦乐二种麤重的心相都消失了,这时候就一念的捨(不苦不乐的捨心),跟禅定在一起相应,这时候在一念的捨心当中,他产生一种清淨的福德。

  这个清淨的福德是什麽呢?

  就是他的捨心,因为他把所有三界的快乐都捨掉。一个人能够弃捨快乐是最大的福报,就是淨福性生。所以这叫福生天,就是那一念的捨心当中俱足广大的福德,这是指他的捨心而成就的福德,叫福生天(福德生起)。

  福 爱 天    捨心圆融,胜解清淨,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

  类,名福爱天。

  捨心圆融,前面的福生天是把苦乐二心捨了,捨心生起,但到这个地方他的捨心,就更加的坚固、更加的圆融。为什麽呢?

  因为他胜解清淨,他对捨离三禅寂静的妙乐,他产生坚定的理解而决定不后悔。不是捨掉以后,好像心存后悔,不是!他到了福爱天的时候,他捨掉以后,他的内心是完全不后悔,对这种清淨的捨心产生了胜解。

  福无遮中,得妙随顺,在一念清淨福德当中成就大自在;“随顺”,大自在。

  在古德的注解说:福爱天的天人,他因为捨心的相应坚固,所以他能够所求如愿,他希望出现什麽他随时都可以出现,所求如愿,而且随心自在。

  在时间上是穷未来际,当然这也是有穷尽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能够受用这种福报是没有遮止的,他的福报是没有遮止让他受用,他要什麽就能够出现什麽,而且是随心自在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在有为的世界当中他的果报是最为可爱的,因为他要什麽就随心自在。

  这以下的二天,广果天跟无想天,其实这二个是一个等高度的天,只不过从福爱天以上就分二天,如果是凡夫就生到广果天,外道就到无想天去,这二个是同一天的。

  广 果 天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歧路,若于先心无量淨光,福德圆明,修

  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从是天中,“是”指的是前面的福爱天。从福爱天中他又不断的去加强自己的打坐,把自己的禅定辗转的增胜。再往前进以后,就有二条歧路:一、若于先心,“先心”指的是福爱天当中那种得妙随顺的那一念心;如果他依止贪恋爱着这一念的:福无遮中,得妙随顺。他能够随心自在,所求如意那一念心中,他继续的爱着这一念心,而加强禅定,这叫「若于先心」。他一路的往前走,产生一种无量的淨光,由于禅定转深,他的身心出现无量淨光,而且内心福德圆明,这种随心自在的力量更加殊胜广大,依止这样修证而住。修证而住指的什麽呢?

  这时候他包括了捨心、包括了禅定这二种心修证而住。“捨”包括慈悲喜捨,包括禅定如是一类名广果天。也就是说,他顺着福爱天的那种捨心的福报修证自在而住,他就到广果天去了。

  无 想 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捨心,相续不断,圆穷捨道,身心俱

  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

  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421这地方指的是外道:

  假设他曾经有外道的思想,他能够在福爱天心当中,他双厌苦乐,厌离了苦,也厌离三禅的快乐。这时候他怎麽用功呢?

  精研捨心,相续不断。我们前面讲过,福爱天跟广果天是爱着捨心,他因为捨的关係,他福报广大、所求如愿,所以他对捨心是爱着不捨;但这个外道他这时候迴光返照,这个捨心也是一个障碍,他就继续的去诃责这个捨心,而且不断的思惟用功,这时候圆满捨到身心俱灭,就把捨心放弃掉了。放弃掉以后,身心俱灭,对色身跟内心的执取暂时的消灭,而且是心虑灰凝;“心”指的是第六意识,不是第七、第八;第六意识的整个思虑是完全凝然不动。

  他这个「凝然不动」跟大乘八地「不动地」是不一样的,大乘的不动是真实的不动,是连种子也破坏掉了,我空智慧我爱执的种子破坏掉。因为我们凡夫会动就是有一个自我才会在那边动来动去,他那个不动不是这个意思,那个不动那个自我意识种子是在的,他是用禅定的力量把现行给缚住了,调伏现行不断种子。古德说:「如石压草,如冰夹鱼。」如石压草,把石头搬开以后,春风吹又生,心虑灰凝。

  他就是专心修无想,把捨心也捨掉了,什麽都无想,寿命有五百劫的时间。

  这以下是佛陀对他的说明:

  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

  因为他内心虽然捨掉捨心,他安住在无想;无想还是一个有所得,以无想为住,还是有所住,有所住当然就是生灭。以《愣严经》的观念就是说,这个人还是在向外攀缘,还没真实迴光返照,还没有真实把心带回家,还是在家外面活动,依止生灭心,因此他就不能成就不生灭的功德。

  在无想天的五百劫当中,他的内心是什麽相貌呢?

  初半劫灭,后半劫生

  受生到无想天前面半劫,他的第六意识就慢慢慢慢的消灭掉了,进入无想,前六识完全不活动。第六意识的活动一定要有想心所带动,前五识是受,前五识是那种直觉的感受,第六意识是想。想是第六意识的主角,想没有了,第六意识不能活动。「后半劫生」,他要死亡的最后的半劫,他的想又出现了,这是无想天。

  我看有很多的注解都提醒我们说:佛陀是禁止佛弟子往生到无想天去。这当中有二个理由:一、它产生的后患让一个人愚痴。你看那周利槃陀伽他为什麽那麽笨呢?他就是曾经到过无想天,因为你那个第六意识完全不动,他这个人第六意识变迟钝。你看他那个诵那四句偈,百日不能承受,一百天背不起来,他第六意识长时间不动就迟钝。二、他的过失,因为他从无想天出来以后,往往会毁谤三宝,他说这世间上没有真实的涅槃;因为他入了无想以后,他就认为这是涅槃。后半劫生起想的时候,他很可能会毁谤三宝而堕入地狱。

  这个地方是佛陀警告我们佛弟子,你哪一天可以去,无想天你绝对不能去,因为过失太重,让一个人变成愚痴,第二个产生邪见。

  苦乐不动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

  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以上四种的殊胜之流,在世间上一切的苦乐之境都不能干扰。我们讲到四禅的特点是捨心,「捨念清淨地」。四禅就是专门修捨心,从初捨到最后究竟捨,从捨心当中而成就无量的福德。所以他内心当中,已经不再为苦乐所扰动,虽然不是真实真如双运的三昧,但是在一念有所得的捨心当中,他也功用非常的纯熟,这叫四禅。

  422四禅天是很特别的,包括凡夫,包括外道,包括圣人都住在四禅。为什麽这是在三界当中很特别?因为很少说凡夫跟圣人会住在一起,因为他业不同。为什麽会把凡夫、圣人跟外道都住在四禅呢?有一个要理由,因为这三种人同修「捨心」,就着众同分来说,共业所感,所以同生四天。

  当然这个「捨心」就有不同,一种只是禅定的捨心,一种是我空、法空智慧相应的捨心,这地方就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不管怎麽说都是「捨心」,他们都愿意弃捨世间的快乐,好乐身心的寂静,就着共同的心情来说,他们同生四禅。

  在智者大师的「法界次第初门」当中讲到,四禅有四支的功德:一、不苦不乐,他内心当中永远保持不苦不乐平和的心情。二、捨,离乐不悔,离开前面三禅寂静的妙乐他永远不后悔。三、念,正念分明不动照了,他内心当中一方面寂静不动,一方面明了,心特别的强;四、一心。

  四禅的特点就是不动,有叫它不动地,不动的定。因为初禅他的禅定是为「觉观」所动,二禅为「喜心」所动,三禅为「乐受」所动,四禅是完全不动。一般要成就圣道,最好的禅定是入了四禅,从捨心当中修我空观、法空观,而断惑证真。所以他们在经论上说:四禅是值得讚歎的,因为它是圣道一个最殊胜的因缘。

  子二、明不还五天

  前面的四天是凡夫外道捨心所成就的诸天,这以下是三果圣人所居住的。五不还天又叫做「淨居天」,是三果圣人所住的。为什麽叫不还呢?因为三果的圣人他已经断除了欲界的九品思惑,所以他不再来欲界了,他直接在五不还天当中,直接证得阿罗汉果,而进入无生的涅槃。也就是说他在生命当中,他永远不再回到欲界来,「五不还天」。

  圣果寄居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

  双亡,下无卜居,故于捨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四禅又有五种不还之天,是三果圣人所居。

  他为什麽居住在五不还天呢?因为三果的圣人在下界(欲界),他把欲界九品的烦恼破坏了,三界九地,它每一地有九品的思惑,九九八十一品。他把三界九品当中的欲界的五趣杂居地的贪爱的烦恼,被他我空的智慧破坏掉了,所以俱时灭尽;这时候已经整个欲界的烦恼被他消灭了,而且心中对于有为的苦乐也不再生起。

  这地方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他所谓的「不再生起」,跟前面的「不再生起」是不一样的。前面的「不再生起」是调伏现行而不断种子,暂时不生起;所以诸天来到人世间,他遇到五欲的境界他照样起烦恼。但这个地方的「不再生起」是完全的断除,连种子也断除了。所以,下无卜居,在整个欲界当中已经没有他受生的地方。所以在捨心的众同分当中,在共同修行捨心的情况之下,他只好居住在四禅,就着捨心的众同分这一部分来说,所安立在四禅。

  淨业学园118讲次 讲义255面

  子二、明不还五天

  这地方讲到的是四禅诸天的相貌,四禅的共同点他内心的状态,就是「捨念清淨地」。他一念的禅定中是苦乐二心俱时顿捨,他既不要快乐也不要痛苦,超越苦乐的感受,他就是一念的捨心陪伴他的禅定,所以产生广大的福德而得大自在。

  看经典上佛陀的意思,佛陀是讚歎四禅,在有为的心态当中,四禅是最为殊胜。第一点他不动,他不为苦乐所扰动。第二、照了。四空定也是不动啊?但四空定他的明了性薄弱。古德说:四空定为三昧酒所醉,入了四空定就像喝醉酒一样,那没办法修观,定太强。四禅他的禅定入了刚刚好,没有四空定那麽深,又没有苦乐喜悦的干扰。所以他四禅的捨心,是正念分明不动照了,是最为殊胜。

  我们前面讲到,凡夫的捨念跟外道的捨念,这以下我们讲到圣人的捨念,他的相貌是什麽样。有五天发明三果圣人,他那一念的捨念是什麽相貌?

  别示五天

  无烦天    阿难!苦乐两灭,鬪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苦乐二灭,正是说明捨念的相貌,他因为捨心的坚定,对于苦受跟乐受在心中完全消失,他不管遇到什麽境界,他也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鬪心不交,“不交”就是不再生起。鬪心什麽意思呢?就是我们追求快乐跟痛苦的心,他不再生起,而且他也不再追求。也就是说,他离开了苦乐,他完全没有后悔的心。这“鬪心”古德说,因为我们凡夫厌恶苦恼,追求安乐的心中有所争鬪,我们看到苦恼产生排斥,看到安乐想要追求,这就是鬪心。他那一念捨心,在整个无烦天当中已经生起。

  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说,凡夫的捨心是靠禅定来摄持的,而圣人的捨心除了禅定以外,多了一个我空的智慧。他能够知道在捨心当中,没有一个常依主宰的我;凡夫的捨心当中有一个自我意识,就是“我”不捨心,还有那个我在,圣人的捨心是有我空相应的。无烦天内心没有烦恼的扰动,特别的清凉。

  无热天    机栝(ㄍㄨㄚ)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机栝」,心中的发散。把念头放出去叫“机”,“栝”是把念头收回来,他的念头收发自如,唯一无二;有就是他的内心当中不管是去攀缘什麽境界,或者他把心收回来,他的念头就是唯一捨心,没有其他的念头。所以「研交无地」,他的心跟境之间交接之处已经完全空亡,心境双亡,连一念捨心的执取也没有了,叫无热天。

  无烦跟无热,他们说:比较粗重烦恼叫「烦」,比较微细的烦恼叫做「热」。前面是调伏粗的烦恼,这个地方把微细的烦恼给调伏。他那个捨心被我空智慧的加持,更加的坚定,他连捨心也不执取,连捨心也捨掉。

  善见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沉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这地方是讚歎他那一念捨心,生起种种广大的妙用:

  说是这十方世界,妙见圆澄;十方世界指的是整个大千世界,因为三果圣人由于他捨心跟禅定的转深,而产生一个广大的天眼通,所以他能够照了十方世界。

  这地方的天眼通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说,前面的天眼通是报通,这地方是修来,是依止禅定智慧所修来,所以他的天眼通特别殊胜,不是前面的报通。

  形容他天眼通是什麽相貌:

  更无尘象一切沉垢

  三果的圣人在善见天当中,他在照了整个大千世界的时候,更无尘相;他对外能够圆满照见外在的境缘而无有障碍,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菴摩罗果,看得清清楚楚,没有种种的尘相来障碍他,连一个灰尘都不能障碍他。“一切沉垢”是讲对内,他已经完全调伏内心的这种粗重的烦恼的障碍,如是一类,名善见天。他对外能够照了一切外在的环境,对内调伏内在的烦恼,所以所见皆善;他不管对外看到外在的环境,对内看到他的内心,完全是清淨的,完全是善良的。

  善现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精见现前,是牒前面的善见天,他不管对外、对内他都能够所见皆善,叫精见现前。

  陶铸无碍,正是说明这个天的殊胜,这地方指的他神通的殊胜。到了善现天由于他的捨心跟禅定智慧跟我空智慧的加持,他的神通到达什麽境界呢?好像陶师在製作陶器,又好像“铸”,铸匠铸造种种的金像一样,能够随心自在,做种种的变现而没有任何的障碍,叫陶铸自在。

  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到了阿罗汉多少都有禅定、都有神通。但神通你看《阿含经》,其实神通的相貌不完全一样。你看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为什麽?他就是陶铸无碍。在经典上说,有一天,有好几个阿罗汉在讲堂听法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一个龙王也在旁边,大鹏金翅鸟牠看到龙王就要吃龙王,牠那个翅膀一震动就往下冲,冲过来。在座的阿罗汉看到了,大家惊惶失措,因为牠速度太快了,第一个时间来不及,阿罗汉要入定,很多阿罗汉他一定要入定才能够起发神通,最快要七分钟才能够入定,七分钟这隻龙王就被吃了。但这时候,目犍连尊者不得了!他一念之间就能够变现一个像锅盖一样就把龙王保护住了,使令龙王不受大鹏金翅鸟伤害。所以神通它有空间的障碍跟时间的障碍,空间他能够所求如愿,他要小中变大、要大中变小、要头部出火、下部出水,他怎麽想那个东西就会出现,空间自在。第二、时间自在,他随时要显神通,随时要把神通结束都可以。

  陶铸无碍是讚歎善现天他禅定的转深,他内心当中的无所求、没有罣碍,这个时候使令他的禅定已经到了无障碍的地步,就像陶师他要做出一个佛像,就做出一个佛像,他要变成一个人相,就变一个人相,能做种种的变现而没有障碍,叫善现天。

  色究竟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色究竟天,就是说这三果的圣人已经即将成就阿罗汉果,已经快要证得无生了。

  「究竟群机」指的是他内心的世界,“究竟”指他在禅定当中产生很深入的思惟观察。他观察什麽呢?观察他的“群机”,去看他的念头,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念头当中它的“机”,这个念头到底是从什麽来?而将往哪裡而去?我的念头到底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那这念头走掉又往哪裡而去呢?他就在那个禅定的心中迴光返照,不断的念头的生起跟消灭,做这种迴光返照的智慧,这第一个。第二个、「穷色性性」,这地方是观他的色身,观察他的色身是由四大假合的,而这个色身再不断的分析,最后入毕竟空,色即是空。他这时就能够观察他的身心世界是本来是我空的真理,这时候能够入无边际,能够悟入身心世界一个无所的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究竟”的意思是边际,也就是说他已经达到了身心世界的边际,再往前一走,他的身心世界就要消灭,达到若身若心的边际,叫色究竟天。这个人已经即将证入无生了,就差那无生那麽一点点,就是色究竟天。

  我们看「捨心」,前面四禅的诸天,凡夫外道他也修捨心,但他那个捨心是向外,我不要快乐也不要痛苦,就安住在捨心。但是你看三果的圣人,他是迴光返照这个捨心,是你从什麽地方来?迴光返照。所以他在安住捨心当中,他又不执取捨心的自性,所以他不断的提昇自己,就是他有我空的智慧的观照。

  人天不见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

  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麤人所不

  能见。

  佛陀对五不还天的说明:

  说: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

  “四禅”指的是第四禅,第四禅当中,他的凡夫有四天,有四位天王。

  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其实二禅以上就没有分成天王跟天女,只有初禅才有天王跟天女,二禅以上没有王民的差别。那麽为什麽叫天王呢?古德注解说:其实是约着四禅当中,他禅定最殊胜的上首来说的。也就是说,四天当中,即便是禅定最高深的天人,对于五不还天顶多只有但闻其名而不见其人;因为虽然凡圣同居土,但是凡夫跟圣人所造的业不同。你看,同样是捨心生长在四禅,但是凡夫是有所得的心,圣人是无所得的心;圣人可以看到凡夫,但凡夫是不能看到圣人的,所以凡夫的四天是感觉不到五不还天的存在的,不能知、不能见。

  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就好像人世间在旷野深山当中,有很多圣人修行的处所。你看,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山洞,就有很多阿罗汉、大菩萨在那边住持;虽然我们跟圣人同住在一起,但是我们的六根有障碍,我们有烦恼跟有所得的心,所以我们根本见不到圣人,这道理是一样的。

  423总结,整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当然四禅的特点就是禅定,但是初禅他除了禅定增上他还有戒波罗蜜增上,他多少靠对业果的思惟产生觉观、产生诃责烦恼,所以初禅是戒波罗蜜禅定增上。二禅禅定转深以后,他是喜心增上跟光明增上,喜悦之心绵延不断,身上放出光明,二禅是喜心增上、光明增上。三禅是清淨增上跟妙乐增上,三禅寂静妙乐同时现前,一方面快乐,一方面又不扰动他的寂静,寂静当中又充满了快乐。到了四禅就完全是捨心,捨心分成二类:前面的三天是捨心跟福德,广大的福德现前,能够所求如愿,前面三个;第四个无想天,是捨心跟无想增上。同样是禅定,你就可以看出它差别的相貌,同样是禅定,但是心态不同,所出现的果报自然不同。

  壬三、总结其名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整个色界的十八天当中,它的特点是独行无交,未尽形累。「独行无交」在蕅益大师的注解说:“独行”是讲他的色身,“无交”是指他的内心;就是他的若身若心都无婬欲之事,拣别前面的欲界天是「心迹尚交」,多多少少若身若心,都还有爱欲的烦恼。到了色界以后是若身若心都没有这件事情。但是「未尽形累」,都还有色身的障碍存在,还不能够穷尽色身的累赘,自此以还,名为色界。

  这地方是说明色界的相貌,做一个总结。

  辛三、无色界

  无色界的天人是没有业果之色,他没有固定的色法。譬如说,你出生是什麽相貌,你就是什麽相貌。他的色法是什麽呢?定果色,他想要变一隻小鸟,他可以变成一隻蚂蚁,他的色法能够随他的禅定而变现自在,所以他还是有色法的。你看,佛灭度以后在经典上说:无色界天流下眼泪就像大雨水一样。当然无色界的色法,不是凡夫天人所能够照见的,是圣人才能够看得到,叫定果色。

  (分五:壬一、简去迴心不入。壬二、别明四空天相。壬三、更判凡圣二类。

  壬四:总辨王民不同。壬五、结成无色名目)

  壬一、简去迴心不入

  拣别去掉那迴小向大的阿罗汉,他就不入四空定。其实进入四空天不是好事情,四空天它会使令一个人内心暗钝,因为定太强,定强慧弱。所以有一类利根的阿罗汉,他在四禅五不还天当中就直接成就阿罗汉,或者直接迴小向大,他不入四空天。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若于捨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迴心大阿罗汉。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这个地方指的是有色界的色究竟天,是三果所住的色究竟天,在色法的最边际当中有二种歧路的不同。假设有一类利根的声闻人,他在一念的捨心当中,他发明智慧,而且是慧光圆通;他有很强烈的我空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在五蕴的身心变化当中,没有一个恆常住不变异的我。这时候他这种智慧的光明,特别的圆满通达,他就能够直接出离三界,成就阿罗汉果,甚至于能够迴小向大入菩萨乘,这一类就是迴心的大阿罗汉。

  这地方佛陀讲到二个差别:第一个是讲发心的差别,第二个是讲智慧的差别。“善根”的意思是讲利根的声闻。424蕅益大师说:声闻种性有二种:一种叫直趋小果的,叫钝根声闻。这个人他从学佛以后一路走来,从来不看大乘经典,他也不相信大乘佛法,完全接受小乘的思想,然后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一路这样走上来,这种人他肯定要经过四空。因为这种人法执很重,他断烦恼他是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够说是《师子奋迅三昧》。你看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他一下子就跳过去了,因为他空性的智慧特别的高。直趋小果就是说,他必须按部就班,这是指钝根声闻。

  第二种人叫退大取小的声闻。这种人是怎麽回事呢?他以前曾经学过大乘佛法,后来被邪师所误导,退大取小,觉得大乘佛法没什麽效果,就修小乘法。但是大乘佛法他曾经闻过以后,一入耳根是永为道种。这善根怎麽样呢?随逐有情,眠伏藏识,这善根在睡觉。所以我们得善根,你听闻佛法以后,你说好像也没什麽效果!不是没什麽效果,在裡面睡觉,能量都在的。能量在等到有一些因缘把它启发以后把它叫醒,这时善根就出现了。你看舍利弗尊者就是这样,『法华会上』三周说法的一个是舍利弗尊者,佛陀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第一个醒过来的迴小向大的是舍利弗,因为他以前修过六十小劫的大乘佛法。

  也就是说,他在修大乘佛法当中,第一个他发过菩提心,第二个他智慧的观照也特别强。

  同样修空观,我们不要讲假观,小乘的假观当然比不上菩萨的假观,在观察因缘法的时候,那当然是千差万别。我们就着总相「空观」来说,小乘的空观是「空不亦色,色不亦空」,他是从“不亦”的角度。什麽叫“不亦”?变化。为什麽是“空”呢?我们人会变化,今天跟昨天不一样,我今天跟明天也不一样,所以这身心世界会变化,变化当中慢慢慢慢会死掉,最后终归于空。但是你要是利根的人在观空,他不必从无常变化,他从「色即是空」,因缘生它是无自性,直接从无生观空,当下就是空,所以他就不用经过很多的过程。

  我们同样是受了见思烦恼的干扰,但是离开见思烦恼的过程每一个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很快就过去,有些人要走很久。当然这跟你的智慧是有关係的,你栽培的教理,就是你在思惟空性的过程,你是怎麽去思惟空性的,产生的效果就不同。

  这地方是说,有一些钝根的声闻人,他是肯定要经过四空的,否则他成不了阿罗汉,他是讲这一部份的人。

  壬二、别明四空天相

  四空的意思是「灭色归空」,他讨厌色身;前面的捨心是厌恶苦乐的感受,他现在连色身也讨厌,他觉得这个色身是个累赘,他觉得这个身行住坐卧很麻烦,就像一块肉,你走来走去就觉得是个负担、是个累赘。所以他就在禅定当中,诃责色身的障碍,讚歎无边的虚空,虚空是无障碍的,就把色身归于无边的虚空,最后色身就消失掉了,叫四空天。

  空无边处天  若在捨心,捨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

  处。

  若在捨心,是指他前面的四禅的禅定当中,他生起厌离苦乐的这种捨心。在捨心当中他进一步捨厌成就,他厌恶色身,他观想这个色身对他的障碍,如鸟在笼,就像一隻鸟被关在笼子裡面一样,鸟就飞不出去,就是他的心被色身所障碍。所以他就诃责这个色身如病、如痈、如疮,然后就觉身为碍,觉得色身是一种障碍,然后销碍入空,就把色身的障碍给消灭了,而入于无边的虚空,这就叫空无边处。他就讚歎虚空的可贵,诃责色身的障碍,最后跟虚空相应,成就空无边处天,业果色消失掉。

  识无边处天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

  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诸碍既销,这是牒前面的空无边处,他已经把整个正报的色身,还有外在的依报环境消灭了。这以下说明识无边处的天人,无碍无灭。“无碍无灭”就是说他连无障碍的虚空他也不欢喜,他觉得虚空还是属于心外之物。他这个时候,他反而迴光返照:虚空是无边的,其实我的心识也是无边、也是无障碍的,我应该依止我的心识,那更加的好啊!所以他把虚空也经过他的诃责就消失掉了。这时候他留下什麽东西呢?留下三个东西:一、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不能断灭的,是凡夫整个生死的根本。二、全于末那,蕅益大师说:“全于末那”这一句话是说,末那识是完全存在,俱生的我法二执完全没有破坏,叫全于末那,完全而无缺,第八识、第七识都在。三、半分微细,这是讲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有二个差别,第一个是攀缘外面这一部份麤的思想已经消灭了,但是攀缘内在的这一部份这微细的思想还是在,就是半分微细,第六意识还有半分的微细的思想,这叫识无边处天。

  他觉得虚空虽然无障碍,但毕竟是心外之物,所以他远离所缘的虚空,而返观能分别的心识,而在那地方安住,叫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天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ㄧㄡ)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

  处。

  “空”指的是无边的虚空,“色”指的他的色身;色身虚空都销亡,乃至于识心都灭。他高深的禅定把第六意识,那个向内攀缘思惟,那微细的那一部份也暂时的把它调伏了,用禅定把它调伏了。这时候他自己感觉到,十方世界已经寂然不动,他感到内心当中已经完全无所住。

  当然他还是住在末那识的自我意识,还是住在阿赖耶识那无量无边的有漏的种子当中,他自己不知道,还是有所住。但是他至少觉得自己整个前六识不活动,色身也不在了,虚空也不在了,他自己认为他无所住了,名无所有处。

  无所有包括什麽呢?色身无所有,虚空无所有,前六识无所有。

  非想非非想处天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

  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非想”就是说好像是没有想;“非非想”就是说事实上还是有微细的想。他介于想跟无想之间,他很像要无想,但是做不到,所以存在于非想非非想。

  识性不动,“识性”古德说这指的第八识。第八识是寂静不可断灭的,第八识怎麽可以断灭,第八识断灭生命就断灭。

  但是这个人对第八识是什麽心态呢?以灭穷研,他很想用高深的灭尽定要穷究第八识的边际。但是于无尽中,发宣尽性;但是第八识的体性就是真如,真如一念妄动以后,真如就变成第八识了,所以第八识当然没办法穷尽。他怎麽办呢?发宣尽性,他在不可穷尽的第八识当中,他用高深的禅定,他要勉强去穷尽他的体性。所以得到二个结果: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在体性上来说,第八识的功能好像是有又好像是没有,从第八识的作用功能来说,第八识的功能好像穷尽又好像没有穷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

  425我们知道第八识的体性就是真如,所以你没办法断灭。第二、他的功能,他那无量无边的种子…藏似海,如大海水,你除非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才能够把有漏的种子断灭掉,你靠禅定你怎麽可能断除它的种子呢?你顶多是如石压草,把有漏的种子暂时的伏住。它这地方就是说明「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这地方就说明他是非想非非想处定。

  空无边处,他是厌色依空,厌离色身,安住在虚空;识无边处,是厌空依识,把虚空也捨掉了,安住在心识;无所有处,是色法、虚空、第六意识完全捨掉;非想非非想处,就是依止第八识,暂时调伏粗重的烦恼,但是不能真实的断灭。

  智者大师说:四空天是三昧酒所醉。蕅益大师对于四空天他讲出一个偈颂,他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其实四空天他的所缘处都是第八识,而第八识正是生死的根本,愚痴的众生(指的四空定)把它当作本来人。四空定在无覆无际当中,他觉得就是涅槃,其实在一念寂静的心中, 下面有无量无边的有漏种子,一个都没有消失掉,都在睡觉,只要你稍微敲它一下,它随时会醒过来,这就是四空定的相貌。表面上风平浪静,它私底下是无量无边颠倒戏论的种子一颗都没有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

  壬三、更判凡圣二类。

  在四空天当中来分判凡夫圣人的差别

  圣道出离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迴心

  钝阿罗汉。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这是说明四空天的天人,他虽然穷尽色身跟虚空之相,但是不能穷尽我空法空的理性,但空其相,不空其性。

  但假设是从五不还天,依止出世的圣道。出世的圣道指的是什麽?就是我空的智慧,来穷究我空的真理,这个就属于不迴心的…这个人他不可能在初果、二果、三果这个过程迴小向大,他一定要成就阿罗汉果,然后经过八万大劫,乃至于经过二十小劫的时间,才能够成就阿罗汉,钝根阿罗汉。

  说明:利根跟钝根。

  古德说:执事昧理,名之为钝根。这个人他做什麽事都完全看事相,理观薄弱,所以他必须从五不还天当中,经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到非想非非想处。空无边处就二万大劫的时间,识无边处要花四万大劫,无所有处要六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处要八万大劫,他要多一般人二十大劫的时间,才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因为他的理观薄弱,他必须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前进。

  凡外还坠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观想空相而不能够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迷漏无闻;迷于有漏的诸天,便入轮转,无想天死了以后还要流转生死。

  这地方是说明,凡夫外道因为执事昧理,一者进步很慢,二者便入轮转。

  壬四:总辨王民不同。

  业果为民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

  426阿难!这个诸天指的是什麽?

  是包括了欲界天,也包括了色界跟四空天,这地方不包括五不还天。

  这些天人都是凡夫在业果酬答,你因为有什麽样的持戒、有什麽样禅定的功德,所以就招感种种诸天的果报,因果酬答报尽以后,还是要进入三界的生死轮迴。

  也就是说,这种果报都是暂时的,因果的酬报而已,这是指诸天的人民来说。

  天王示现    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迴向圣伦所修行路。

  诸天的天王就不同,包括欲界天、四禅、四空的天王,有很多都是法身菩萨游行三昧,在真如三昧当中,他为了要增进他的福德智慧二种广大的资粮,以诸天的果报来修学,而依止这个修学来迴向圣伦,迴向他的无上菩提所修行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菩萨不能入偏空涅槃,他一定要有个生命体,阿罗汉是一成就我空以后,他马上把生命消失掉,大乘佛法是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生命没有错,你把生命消失掉干什麽呢?身心世界没有错啊!错在你心中的执取,菩萨是借假修真。那借假修真就有问题了,你一定要来生来一个果报;当然有些人智增上菩萨,选择到诸佛菩萨的国土去,但是有一类的悲增上的菩萨,他又不想离开众生。在没有佛出世的情况之下,他又不想到五浊恶世的人间来,那怎麽办呢?他只好到天上去。这种菩萨到天上去,那是做天王,游行三昧,渐次增进;他在那个地方教化天人,因为他不想要跟人在一起,就去教化天上的人。等到弥勒菩萨的下降,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他们再下来帮助佛陀。

  讲到这一类的人,他不想到淨土去,他也不想到人间来,那怎麽办呢?就是到诸天做天王。

  壬五、结成无色名目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以上的四空天,他外在的色身跟内心的心识(前六识)都已经灭尽了,四空定的禅定坚固的现前,已经没有业果之色,但有定果之色,所以他的色法能够自在的变现,自在的受用。从此逮终,在整个三界的身心世界当中,他是一个最为极端、最高的境界,在往上就没有了,三界中的最高,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庚二、总结虚妄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此”包括前面所有的整个七趣的众生,依止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依止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乃至依止禅定招感寂静的果报。这一类的众生有一个特点,都不能去通达本妙、本觉、本明之心。他们虽然修学持戒跟禅定,他们都不知道迴光返照,他本具的妙觉明性,而依止一念的妄想,造作很多的妄业。包括持戒、包括禅定,只要不跟现前一念心相应都是妄念,虚妄有三界的果报,所以就在三界当中,就虚妄的随顺于整个业力而沉沦在七趣当中,这叫补特伽罗(数取趣),各从其类;众生数数的造业,数数的的果报,各随其妄因,而各担起妄果,直到有一天他能够遇到大乘的经典,迴光返照为止,否则这三界是没办法停止的,叫补特伽罗。

  ⊙补特伽罗。此翻有情。亦翻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随趣受生。于三界中。数数有所取着也。

  淨业学园119讲次 讲义257面

  己七、示修罗趣

  427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显真」,破除我们的无明妄想,开显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当中从经文上来看,佛陀是以「显真」为正行,也就是说,我们在面对我们的身心世界,五蕴诸法的时候,首先你遇到状况,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家」。你一定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用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照我们的一念的心性,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先把我们这一念心性的整个体性先开显出来,然后在那个地方安住,所以「正念真如」等于是开显心性。开显心性以后接下来就是要「破妄」,“妄”在本经的整个内涵它是有麤细的差别;麤浅的妄想就是杀盗婬妄的烦恼,我们这一部份我们用严持四重的戒法来加以对治。第二个妄就是比较微细的,就是那有所得的攀缘心,无明的妄动这一部份就持咒,持《愣严神咒》来熄灭我们攀缘无明的扰动。

  所以本经它是以正念真如,这样的理观为正行,以持戒受诵咒的破妄来当作助行。正助双行来达到我们破妄显真,转凡成圣的效果。

  己七这一科是佛陀讲到七趣的差别因果的最后一科,这一段是如来显示阿修罗法界的因相跟果相。阿修罗翻成中文叫飞天,这一类的众生他是有天的福报,他在因地的时候修很多的善业,但是他没有天的福德,他缺乏成就天的善念,他修福报但内心当中有瞋恚、忌妒的烦恼在活动,所以招感阿修罗法界。

  标名列数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在此三界中。这一段古德解释说:明确来说,这“三界”其实只有欲界才有阿修罗,色界、无色界是没有阿修罗的。因为瞋心是破坏禅定的,贪烦恼不破坏禅定,你在修禅定的时候,生起那殊胜的三昧乐,你爱着三昧乐不障碍你禅定;但是你瞋心一活动,你禅定就破坏了,所以阿修罗法界只有欲界才有。这当中随其福德的浅深,有四种阿修罗的差别。以下个别说明这四种的相貌:

  卵生鬼摄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

  摄。

  因相:这个众生过去生是从鬼道中而来。他在鬼道中有什麽的善法呢?有护持正法的功德,他有这种护持别人去修学正法的功德。

  果相:成通入空。在因地中有护持正法的善业,所以他的果报体就有“通”(五通)。这地方特别指出他的神足通,能够上昇于虚空当中,在虚空界而安住。这是讲到他的果报,有这种殊胜的相貌。

  这一类的阿修罗是从卵生,他还属于鬼趣所摄;也就是说他从鬼道中来,还是属于鬼道,这是鬼类的阿修罗。

  胎生人摄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

  出,人趣所摄。

  因地:这二种是属于人道的阿修罗。他过去生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是从天中而来,他过去是修上品十善,但是他在做天人的时候,降德贬坠,他的德行有所亏损。

  我们都知道诸天,你看欲界天他是以少欲知足为他的德行,色界是以清淨的梵行为他的德行。这个阿修罗他曾经是修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到天上去,但是他有稍稍的放纵他的情欲,或者是梵行有所亏损,他就被贬降到阿修罗法界去了。

  果报:其所卜居,邻于日月;居住在卜居(他居住的处所),是相邻于日月当中,也就是在须弥山的半山腰,也就是在四天王宫殿的附近。

  这一类是从胎儿生,是人道所摄。

  古德说为什麽把他判作人道?因为他内心的情感欲望跟人类相同。一般的人类没有住那麽高的,住到须弥山,因为他,一者他胎生,二者他内心的情欲相同于人,因为诸天的情欲是比较澹薄,他的情欲比天还麤重,所以只好判作是人类。

  化生天摄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

  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天趣所摄:有一种是阿修罗王,他的善业是特别的强,上品的五戒十善。他的果报体能够执持整个世界,而且用手能够遮住整个日月的光明,况且他是神通广大能够无所畏惧。

  怎麽说神通广大无所畏惧呢?

  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

  欲界的主宰权是在帝释天,帝释天他有他的将军,四大天王做他的外臣,来保护执行帝释天的整个政策。阿修罗王他等于是经常要跟天帝去争欲界的主导权,所以他就跟四天王打,四天王打不过就跟天帝报告;天帝跟他打有时候天帝也打不过,这时候天帝只好向大梵天王来祈求。大梵天王就告诉帝释说:你要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你才有办法调伏他。后来天帝就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调伏了阿修罗王。阿修罗王是有大威德的,阿修罗王是属于变化有,属于化生,他是属于天趣所摄。因为他的福德力最大,双手遮日,摇动忉利天的天宫。

  湿生畜摄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

  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这是最下劣的,这一部份福德最浅薄的,他出生在大海的中心点,而且他能够晚上要睡觉的时候下沉到海水的出入口,白天他游于虚空之上。他在虚空上干什麽呢?供阿修罗王驱使。晚上就沉到海水的深处来休息,这一类的阿修罗是属于湿气所有,是属于畜生趣所摄。

  428阿修罗的相貌都是有一点善业,但是他的好胜心重,斗争心强,分成四种。这四种古德说,天类的阿修罗是属于阿修罗的国王这一类,人道的修罗是属于大臣,鬼道的修罗是属于人民,畜生道就像是奴僕一样,供阿修罗王驱使的奴僕。所以阿修罗简单的讲是有福无德。

  蕅益大师的注解,他把「有福无德」讲得比较详细,他说:这一类的人,你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有德行;也就是说,他过去曾经布施或者持戒,修种种的善法,当然他修善法他肯定要有善念,但是他善念当中夹杂恶念。蕅益大师说:这是夹杂恶念,夹杂了瞋恚、忌妒的恶念,招感阿修罗果报,不是他完全没有善念,不是这个意思!善念中夹杂恶念,但是因恶念的势力强大,所以把他引导到阿修罗法界去。这一类是属于阿修罗所收摄。

  戊三、结示劝修

  这一段是把整个七趣的因果作总结,劝勉我们好好的破妄显真,来修学《首愣严王三昧》。

  (分二:己一、结示迷妄。己二、举悟劝修。)

  己一、结示迷妄

  佛陀先总结整个七趣的因果是怎麽有的呢?

  就是我们众生一念的妄想所变现出来,「迷真起妄」。

  (分二:庚一、结成妄果本空。庚二、重示妄因颠倒)

  庚一、结成妄果本空

  结示整个七趣的果报,他的本性是空寂的,他只就是一念的假相而已。

  依妄而成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ㄐㄧ)修罗,精研七趣,

  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这一段是说明七趣因果,它的相貌是怎麽回事。

  如是以上的的地狱、饿鬼、畜生,还有人道、仙趣、天道以及修罗,如果我们精研,很深入的研究七趣的果报相,到底这个相貌是怎麽回事呢?其实就是我们众生,在因地的时候一念的昏迷,沉溺于诸有为之相。我们一念的妄动以后,追求外在的有为之相,依止这一念的妄想而受生,也依止这一念妄想去造业而去受果报。所以说这果报体不是上帝给我们的,也不是本来就有的,只就是我们一念昏沉的有为相的妄想所造作出来。

  本无所有    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着,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在我们这一念本具的本妙、本圆、本明,这无作(无为)的本具心性的体性当中,就像空中的华,它本来就没有一个处所。也就是说,这虚空的华你从什麽地方而来呢?

  你不能说它从虚空而来,因为虚空本来就没有华,所以它没有一个处所,它只就是一念的妄想所捏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根源可得。

  这地方它的意思就是说:七趣的果报是本无所有。本无所有的意思不是说完全没有,不是这个意思!是虚妄的存在,虚妄的存在简单的讲就像我们说空中有华。空中到底有没有华?当然就因人而异,因为你眼睛有毛病你就看到空中有华,一个健康的人就当然看到空中是没有华。从虚空的角度它到底有没有华?它本来就没有华,它本来没有华,但是我们眼睛有毛病就看到华。

  这地方就正式说明,前面经文所说的整个七趣的果报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只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变现。

  我们在了生死,这观念很重要,你要知道本来没有生死,你才有办法了生死。如果你心中一直认为本来是有生死,那你的生死就没办法了了。夏莲居老居士临命终的时候,他讲一个偈诵说:「生本无可恋」,三界已经没有什麽好贪恋了,「死亦何须厌」,死亡也没有什麽好厌恶的;他说:「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奚足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你就是一念的妄想,那现在这个妄想被我破坏了,那当然本来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这地方正是佛陀所说的,在我们本妙、本明、本圆的无作妙心当中,是一个空中之华,是原无所着。这地方是把七趣的果报作总结。

  庚二、重示妄因颠倒

  前面讲到果报是本空,这地方讲因地。说是本空,那为什麽会有呢?只就是我们众生一念颠倒的心所变现出来。

  迷真起妄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迴,经无量劫,不得真淨。

  妄因:七趣的众生,他为什麽会启动他的生死轮迴呢?为什麽十方诸佛菩萨,同样一念心,他的心不会出现这个生死轮迴?因为我们凡夫众生是,不识本心。我们没有真实的去观照我们一念心性,也就没有安住在一念心性,而迷真起妄,向外攀缘。所以就依止一念的妄想而造业,也依止一念的妄想而轮迴七趣,所以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不得真实的清淨。

  这地方是讲到妄想的生起,关键点是不识本心。

  辗转相续    皆由随顺杀盗婬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婬,有名鬼伦,

  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迴性。

  相续:皆随顺杀盗婬故,这地方是讲到三恶道,三恶道是我们一念的妄想是随顺于杀盗婬妄的妄想;另外一种是,反此三种,违背杀盗婬三种妄想,这是讲到三善道。

  不管是三恶道的众生、三善道的众生,其实都是不识本心。只就是说有杀盗婬妄念头的叫做鬼道,而没有杀盗婬妄的叫天趣。所以有杀盗婬妄跟没有杀盗婬妄,彼此互相的倾夺,而生起了三界轮迴辗转的力量。

  这是说明三界的因地,就是我们一念的颠倒妄想。

  蕅益大师他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说:

  「宇宙无非旅泊,而旅宇内者,毕竟是甚麽人。」

  我们在三界中一下子到天上去,一下子到人间,一下到三恶道去,就好像在旅行一样,今天到台北,明天到高雄,叫旅泊。泊宇中者,究竟是甚麽人?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呢?你说:是我在流转。那当然不对啊!因为没有一个我。三界流转当中,这个人到天上去了,这个人到地狱去了,那到底那个流转的是谁?

  蕅益大师就叫你要去参这个问题:「流转三界中,那是谁在流转?」其实就是一念的妄想在流转,哪有一个“我”呢?你那个妄想停止了,啪!整个妄想就没有了,梦裡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有一天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之下,一念的迴光返照,华开见佛悟无生的时候,把一念的妄想破坏了以后,迴观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三界轮迴,就是一场梦境而已。就是那个梦,妄想一直相续,然后那个妄想有时候跟杀盗婬妄相应,变现了三恶道果报,有时候这个妄想跟无杀、无盗、无妄相应,变现了天的果报。等到那时你醒过来的时候,欸!根本就没有三界的果报,「醒后空空无大千。」

  这观念就是,生死轮迴问题就在你心中那一念妄想,关键在那个地方;关键点在这个地方,就是本经说的「不识本心,而受此轮迴。」我们真实的没有安住在一念心性,而虚妄的受到这个轮迴。

  己二、举悟劝修

  前面都是讲到虚妄相,颠倒相,这以下说那应该怎麽办呢?怎麽去修行对治呢?应该要觉悟真如理才可以去消灭,这种种的虚妄相

  (分二:庚一、正举悟境。庚二、结劝真修)

  庚一、正举悟境   正式的举出我们所应该觉悟的所观境。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婬,云何更随杀盗婬事?

  假设我们能够真实的去启发三摩提《真如三昧》,或者《首愣严三昧》。这一念心真实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去观察本妙、本常、本寂的一念心性,所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这时候有“有”杀盗婬妄的妄想,“无”无杀盗婬妄的妄想,这二种对立的善念跟恶念通通远离。有杀盗婬妄我们叫恶念,无杀盗婬妄叫善念,这二种善念恶念的执着都消灭了,乃至于无二亦灭;乃至于我们要远离这二种能对治的智慧也不可得。《心经》说的:用智慧来断烦恼,到最后无智亦无得,能观的智也要捨掉。所以在一念清淨本来周徧法界的心性当中,尚无不杀不盗不婬的善念可得,哪裡还有杀盗婬妄的恶念存在呢?

  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不是修善法就容易了生死,不是这个意思,你要觉悟恶法不可得,善法也不可执取。当然我们要修善,但是你不能执着,把修善当作一个启发心性的一个过程,不是说你要执着那个善法,而是假借修善来开显你的自性。这地方就是你不能执着恶法,也不能执着善法,一念心性是「不迷、不取、不动」。

  庚二、结劝真修

  妄本无因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我们都知道生死是由妄想所变现,妄想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

  佛陀说:假设我们在初用功的时候,不能断除杀盗婬这三种的罪业(不能断除就是随顺它),随顺杀盗婬的妄想而走,各各有私;就各自造作各自的杀盗婬的罪业(因地)。

  因地上各各有私,在果地上就众私同分;“众”就是他的共业,“私”就是别业。在共业跟别业的引导之下非无定所;“非无定处”就是有一定的处所。比方说,我们同造地狱的业就同生到地狱去,同造人道之业就同生人道。在整个别业当中,同一个人道也各各不同,「众私同分非无定处」。总而言之,是一念的妄想之所发生,所生的妄想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的,无可寻究,你不能去找它的处所。所以你看我们讲无明,经典讲无明,都讲「无始无明」,没有开始。说,无明是从什麽地方而来,从什麽时候开始的?它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你怎麽说它从什麽地方而来?这个东西要有实体,它才有一个时间相空间相,它根本就没有实体,没有实体的东西当然没有时间没有处所。那只就是我们在迷的时候,感觉上有,你觉悟的就有「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这地方是说,我们虚妄是没有根源的,但虽然没有根源,在事修上也要对治。

  不除必堕    汝勖(ㄒㄩ)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

  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

  前面是偏重在显真,我们今天迴光返照,观照这一念真如,从一念心性的观察是本来无一物的。这一段是强调事修的破妄。

  汝勖修行;“勖”劝勉。我们应该要好好的修行,而且要追求无上菩提,这当中你一定要去对治如梦如幻杀盗婬的三种烦恼。因为你如果不对治杀盗婬的三种烦恼,纵始修得禅定而成就五种神通,那还是世间的一种生灭的作用;内心的贪瞋痴不除,只是成就禅定,到最后落入天魔外道之中,根本是虚妄,以虚妄之心所得到的果报,当然也是虚妄。

  前面是偏重在显真,这地方是强调除妄。

  妄中增妄    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但是你在除妄的当中,你要站在真实的心来除妄,假设你依止妄想来除妄那就糟糕了。

  假设我们今天不识本心,依止有所得心,依止妄想来对治妄想;起烦恼,我用另外一个妄想来对治妄想,这样的结果倍加虚妄,一妄断妄,更加虚妄。这样子,如来说:可怜愍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这都是妄想所造作,其实不是我们一念清淨菩提心的过失,菩提心本来没有过失的,这跟菩提心没有关係的,是妄想去造作,妄想变现出来的。

  判决邪正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429这段是整个经文修学的一个总结,后面那一段是修行的对治。到这个地方本经的理论修行方法作总结。

  「作是说者」你修行当中以开显心性为正行。要以本经『大乘的止观』,你修行之前你一定要大开圆解,否则你修行都不算数。智者大师叫「缘修」,你是跟三宝结结缘。

  所以首先你要知道,你要能够真实的体达你真实本俱的心性,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修行,你修行的依止处是很重要,第一个、「显真」。

  第二、在事相上,你还得「破妄」,你要用如梦如幻的持戒,来对治如梦如幻的杀盗婬妄的妄想,你也要用如梦如幻的咒语,来对治如梦如幻颠倒的攀缘。

  所以,假设你说是以理观(显真)正行,以持戒、持咒的事修为助行,这是大乘的正说。假设你说不必正念真如,或者不必对治杀盗婬妄,这个都是魔说;或者执理废事,或者执事昧理,这都是魔王所宣说的。

  所以本经到个地方,佛陀等于做总结,你以「正念真如」为正行,理观为正行,以「持戒、持咒」来当助行,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这是整个大乘圆顿止观的正修。

  到这个地方,佛陀等于把整个《愣严经》怎麽样破妄显真都讲过了。

  这是蕅益大师正宗分的最后一段。

  乙六、借无闻比丘为语端而备明五阴魔境

  “借”如来假借无闻比丘;其实无闻比丘也不是完全无闻,就是他对佛法的了解没有很深入,把四禅当作四果。四禅当四果的颠倒, 佛陀以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当作一个发语的开端,详细说明五十阴魔的境界。

  前面是讲到修行的方法,这以下讲到修行的过程当中,你要知道来如何判别魔境。

  (分二:丙一、正明禅境。丙二、更断馀疑)

  丙一、正明禅境

  正式的说明,在禅观当中有五十种阴魔的境界之相。

  (分三:丁一、结前生后。丁二、时众伫诲。丁三、总别开示)

  丁一、结前生后       结束前面的文字,生起后面的文字。

  将罢迴告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迴紫金山,再来凭(ㄆㄧㄥ)倚。

  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迴心趣大菩提

  无上妙觉,我今已说真修行法。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

  到前面的文,佛陀把整部《愣严经》修行理论的方法过程全部讲过了,所以他认为已经是讲圆满了,而即将要结束法会而要离开法座。所以他就在师子座上(佛陀所说的法是无所畏惧就像师子), 揽七宝几(茶几,讲桌旁边放茶杯、毛巾的小茶几。因为这茶几是非常的珍贵,是七宝所成的茶几。);“揽七宝几”它的意思就是说,他准备要下坐了,他扶住小茶几准备要下座了。

  突然间,迴紫金山,再来凭(ㄆㄧㄥ)倚。

  佛陀已经做出了要下座的动作,突然间又迴转过身来。「紫金山」就是佛陀的身体紫金色。这时后又靠着法座(凭倚),佛陀觉得有一件事没有交代又回过头来。

  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迴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我今已说真修行法。

  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你们今日都已经是迴小乘之心,而趣向无上菩提之心,我也已经宣说了整个出离生死修学的法要。第一个、显真,你一定要先找到你的本来面目,真实的心性,依止一念心性,称性起修,断恶修善度众生来破除虚妄。

  这已经说了,但是什麽东西没有讲呢?

  总标魔害    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

  洗心非正,落于邪见。

  但是你到现在还不能够了知在修习奢摩他(止)、毗婆舍那(大乘圆顿止观),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微细的魔事。假设你对于五阴魔境现前的时候,而不能如实了知,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洗心非正」。“洗心”就是我们依止正念真如的时候,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慢慢的在洗除消灭心中的妄想的污垢,叫「洗心」;但是“非正”,在过程当中却为五阴魔境之所迷惑。本来在洗心的过程当中,结果为五阴魔境之所误导。说我今天本来要回家,我家在东边,结果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看到一个人,他说这个地方不是家,我带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结果你跑到西边去了,这就叫「洗心非正」;就是你本来要洗心,结果过程当中被五阴的假象所误导,结果落于邪见,结果变成天魔外道。

  430这段经文是很特别,因为前面的六科,都是阿难尊者提出问题佛陀,而这一科五阴魔境,其实没有人能够提问。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以为讲完了,连佛陀都本来要下座了。为什麽这种情况没有人能够问呢?无问自说呢?

  蕅益大师说:因为五阴魔境甚深难明。你在迴光返照的时候…因为我们过去是习惯随顺妄想,突然间你现在的心不是随顺妄想,而是开始逆生死流。这时候真妄交攻,你会把你过去的颠倒妄想逼出来;当然每一个人的妄想是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的烦恼粗重不同,所以所显现的五阴魔境也就个个不同。

  既然五阴魔境甚深难明,而且又非常的重要,就影响到你整个过程,是不是能够真实的走到底,或者是中间产生偏差,它的确是非常重要,所以佛陀只好无问自说。从这一段经文可以看得出来,五阴魔境是没有一个人可以问的。

  略陈魔相    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着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

  子。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

  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这地方是简略的把修学过程当中的魔相说明,分二小段,一个是外魔,一个是内魔。

  外魔:或汝阴魔,五十种的阴魔,色受想行识各有十种,总共五十种阴魔。或复天魔,天魔是六欲天的天王波旬。或着鬼神,我们一般最多就是这鬼神魔(它后面会讲到),鬼神有二种,有一种是你刚好在修行当中去干扰到他,他要来伤害你,这是第一种。第二种、你过去跟他有共业,可能你过去有欠他什麽因缘,这时候你要出离,他当然就放不过你,这是鬼魔。或遭魑魅,狐狸精变化成人来迷惑你,破坏你的戒体,产生种种的伤害。假设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好好的加以判断,就认贼为子。

  当然身为鬼神他要出来,他不是现鬼神身的,不是这个意思!他现出一些迷惑的境来诱惑你。假设我们今天产生了攀缘有所得,那这时候你就心随境转,到时候就是洗心非正。这地方讲到外魔的伤害,它的意思就是说,色不迷人人自迷,五阴魔境不能够真正的迷惑我们,你要能够清楚,它就不迷惑你。

  淨业学园120讲次 讲义260面

  这一科讲到「借无闻比丘为语端而备明五阴魔境」。五阴魔境并不是在我们散乱的阶段出现,这是一个修止观所产生的。我们过去是心随妄转,我们习惯是随顺我们的妄想的活动,现在突然间在妄想当中,又创造一种正念的力量。真实的力量跟妄想的力量,当然是汉贼不两立,真妄不两立就会产生真妄交攻。在真妄交攻当中就会很多、很多的事情出现。你看有些人他打坐打到最后痛哭流涕,有些人打坐到最后突然间非常欢喜,其实这个都是有事情;也就是在修行当中,越平常是越对的,突然间不对劲,那就是有问题,因为他的心不平常。

  不对劲当中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是外在外力的干扰,如果你是禅定功夫很深,那当然是魔王来干扰你,一般人当然就是鬼神魑魅来迷惑你;这是第一个,外在的魔境来干扰,就是有外力的诱惑。第二种是我们内心自己的邪见产生的。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其中又有一种叫得少为足。什麽叫得少为足呢?比方说,他成就四禅,四禅我们前面讲到「捨念清淨地」,他把前面欢喜的心、快乐的心完全捨掉了,安住在“捨”,不苦不乐的念头。这时候他的心可以说是正念分明,不动照了,四禅的心是最为寂静,最为明了,他就把这种寂静明了的心,以为当作四果,妄言证圣。他不知道这烦恼的颠倒只是暂时的缚住,他以为他断惑证真,因为这四禅的相貌是跟阿罗汉灭尽定的相貌是非常的相似。但是等到四禅天的果报结束了以后,他出现了五种的衰相,这时候他就毁谤佛陀,毁谤正法。他说:佛陀是大妄语者,佛陀说世间上有涅槃,那为什麽我证得了涅槃又失掉呢? 谤佛。第二、谤法,他说这世间上根本没有所谓的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应该是不受后有,怎麽阿罗汉死了以后,又招三界的果报呢?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阿罗汉,世间上也没有真实的涅槃可得。谤佛、谤法,以此毁谤佛法的过失,就直接堕入阿鼻地狱了。

  一种是来自于外境的干扰,一种是来自于你内心的邪见颠倒,到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洗心非正」,在回家的路当中,结果误入了歧途。

  劝听许说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你要好好的仔细的来学习这五阴魔境,佛陀也会仔细的加以分别。

  431在前面一科我们讲到「广示七趣的差别」,那一段蕅益大师说,那是强调持戒的重要--「若无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妙慧。」强调持戒。这一科刚好相反,强调智慧的重要--「若无中道的妙慧,併失中道的妙戒。」

  你可以从这二科的比对,我们可以知道,声闻在持戒跟智慧是独立的,你看你持声闻戒的时候,你不一定要修无常无我观,这是两回事。所以声闻戒法,戒跟慧是两条路,你可以花一段时间专心的持戒,然后再花一段时间来修慧,可以的!但是在整个菩萨戒法当中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一段海公说:在整个菩萨的戒法当中,它的身口的持戒跟你意业的止观,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倓虚老和尚说:整个《愣严经》讲「不迷、不取、不动」,不迷就是智慧,不取是禅定,不动就是持戒,这三个是一体的,不可分开。你戒没有持好,破坏你的智慧,你没有智慧,你戒也持不好,所以它每一条戒都是必须要跟止观要能够配合,戒法跟智慧是相辅相成的。

  这一段蕅益大师说:为什麽佛陀要仔细加以分别呢?

  蕅益大师说:无闻之过,甚可怖畏。他说:你今天没有去了解整个返妄归真当中的一些魔境,是非常可怕的。

  为什麽呢?

  第一、魔相幽隐难见,魔的境相是很难分辨的,他真妄很难分辨的;二、魔害是深重难堪,你一旦受到魔害,那是非常可怕的。后面会说,他说:你身受魔害,那你是根本上的伤害,比破戒还可怕。因为破戒是破其中一条戒,你一旦受到魔害的时候,你是全体的起颠倒,根本上的伤害。古人说:你宁可千年不悟都没关係,你不可一日着魔。

  所以佛陀说: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因为无闻的过失是非常的可怕。

  丁二、时众伫诲

  这时法会大众以期待的心,来等待佛陀的教诲。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在这当中其实是没有人来请法,佛陀是以大悲心来无问自说。

  这时阿难尊者跟法会大众就起立,以欢喜心顶礼佛陀,也以恭敬的心,等待佛陀慈悲的教诲。

  丁三、总别开示

  有关五阴魔境,佛陀先作总相的说明,再作别相的开示,总别二种开示。

  (分三:戊一、总明魔事之由。戊二、别明境发之相。戊三、结劝钦诲遵修)

  戊一、总明魔事之由

  拢总的说明生起魔事的因由。为什麽好端端的会生起魔境呢?

  (分二:己一、正明魔动因由。己二、劝诫迷悟得失)

  己一、正明魔动因由

  正式说明魔境来干扰我们的因由。为什麽一个人修止观,一定会触动魔境,是怎麽回事?

  生佛体同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

  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佛陀先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讲到我们众生的心性。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说:「汝等当知,“汝等”是所有凡夫跟有学之人。在有漏世界,这地方是拣别这以下的开示不是无漏,是有漏。这个有漏是什麽意思呢?这个世界的产生,是由烦恼跟业力所创造的;世界是指依报,十二类生指正报。

  在有漏的依正二报当中,我们众生本具的)本觉、本妙、本明的觉圆心体,觉悟圆满的心体,跟十方诸佛是无二无别。

  我们前面讲过,一切众生为什麽都可以成佛呢?主要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本来面目,跟诸佛的本来面目是无二无别的。

  先把体性讲出来,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

  致魔之因

  妄生空界  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

  有世界生。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着魔的原因:

  我们众生因为一念的妄想。这个妄想是怎麽来的呢?是迷理为咎;迷真才起妄。本来没有妄,怎麽有妄想呢?因为迷失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产生了对立就产生了妄想。妄想当中有麤细二种差别,从微细来说,就是“痴”的妄想、跟“爱”的妄想。

  这一段圆瑛老法师说:我们打无明跟妄想是不一样的。无明是属于痴,无明没有对错。说你这一个人向外攀缘,向外攀缘不能讲是罪业,它只是一个痴而已,他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而虚妄的产生能所,所以无明基本上是属于第八识的作用,是三细;一念妄动以后,在平等法界当中虚妄产生能所,而产生了第八识,痴是微细的的八识。

  妄想就比较麤重,是属于第六意识的爱憎取捨。无明是一种有所得的攀缘心,爱是一种烦恼,爱憎捨取的烦恼。

  总而言之,在迷真以后,生起的妄想有痴爱二种妄想。

  痴产生的相貌:

  生发徧迷,故有空性

  因为有一念的愚痴,这种有所得的心,就将平等的真如切割成一个能所的对立,一个能缘的心与所缘的境。所以就把全体的真如,就转成顽虚空之相,就是所谓的「生发徧迷,故有空性。」就是为什麽会有虚空呢?因为我们产生能所的对立,有能有所就产生了虚空。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虚空虽然是有,但虚空是没有差别相的,在无差别当中又创造了个人的世界差别,比方你是人道的世界,他是饿鬼道的世界,他是畜生道的世界。这差别相怎麽来的呢?因为有爱取的烦恼,有些人对善法产生爱取,他创造了美好世界;有些人对恶法产生爱取,创造了丑陋痛苦的世界。

  由前面的愚痴而创造了虚空,由我们心中不同的爱取,而创造了不同差别的世界。总而言之,虚空相,世界相,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变现。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这一段是把前面作总结。由前面的道理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所受用的十方虚空,以及虚空裡面的国土,之所以变成非无漏(就是有漏),为什麽会是一个有漏的世界呢?因为都是我们一念的迷痴还有爱取,迷痴的妄想跟爱取的妄想之所创造出来的。你有这样的妄想,你就有这样的世界出来。你为什麽今生会遇到什麽人?遇到什麽事?跟你前生打什麽妄想是有关係的。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当知在虚空(包括世界)当中,虚空是生在我们的一念心性当中,就好像一小片的云雾,点缀在太虚空当中,虚空它只是我们一念心性的水泡,这是广大天空的一个小云雾而已,何况这世界又在这虚空当中,那就更小。

  意思是说,为什麽会产生魔境,先讲出它的一个道理,就是因为你外在的世界,是你妄想所变现。那麽你现在破坏妄想,你等于是间接在破坏外在的世界。它的意思是这样。

  再讲一次,你外在的世界怎麽会有?是你妄想变的。你现在对治这个妄想的时候,你外在的世界就开始要消失了。你外在的世界要消失的时候,有些人就不同意,有些人就不同意你这样做,因为这当中牵涉到有共业的问题。(往下看你就知道)

  归元本无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

  振裂?

  外在的世界是你一念的妄想变现的,所以当你「发真归元」,你发心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发心要把你的心从妄想的攀缘心要带回家的时候,这时候由妄想所变现的十方虚空,十方世界全部要消失,而且这空中所产生的十方世界通通会破坏掉。这地方就有些人就不同意了,因为我们习惯性活在妄想,所以会产生世界,现在你要对治妄想,就等于间接要破坏外在的世界。

  魔动之缘

  432正式说明为什麽你在佛堂裡面打坐,他一定要来破坏你,这当中有原因的,因为你干扰到他了。

  定合圣流  如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吻 ,

  当处湛然。

  说「如辈修禅」我们在佛堂修禅,我们也没去恼害别人,但这地方有个问题;我们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这种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庄严我们一念心性,我们的心跟十方诸佛菩萨,跟那些无漏的大阿罗汉,他们在一念的寂静心当中,是心精通吻,我们的心跟佛陀的心是互相吻合。但是我们向外攀缘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心不同,「依体起用」,个个不同,但「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我的家跟你的家一定一样,家只有一个。就在这个家当中,当处湛然,当下清淨而光明,光明而清淨。

  你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十方诸佛菩萨是非常欢喜你,张开双手欢迎你回家,但是有些人就不欢喜的,哪些人不欢喜呢?

  诸有坏动  一切魔王,及诸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

  水陆飞腾,无不惊慴(ㄓㄜ)。

  一切魔王。六欲天的波旬,还有这些诸大的鬼神,还有凡夫的诸天,他们看到他的宫殿无缘无故,产生了崩裂,就是破坏,乃至于整个大地产生震动,产生了分裂,水中的众生,路上的众生乃至于空中的众生,都产生了惊怖,因为大地开始振动,宫殿开始破坏。

  诸魔不容  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

  如何令汝摧裂其处?

  在这种情况之下,凡夫是一个昏昧暗钝的情况,他没有神通。因为他前面说的,这种宫殿的破坏,大地的振动,这种都是禅定所见的色法、禅定所见,所以凡夫感觉不出来。但是前面说的这些魔王、大力鬼王,这些欲界天的天人,他们都有五种的报通,唯除漏尽通,更重要他们都贪恋这三界的果报。所以他怎麽能够允许你去破坏他的宫殿?去振裂他的大地?是诸魔所不容。

  故来恼乱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ㄐㄧㄢ)来恼汝。

  总结:是故鬼神,及诸天魔王、魍魉、妖精,在你三昧将要成功的时候,他们都要恼害于你,一方面保护他们的宫殿。

  这地方就把我们为什麽经常会受到魔境的理由说出来。我们分成二部份来说:

  一、「境随心转」,你的心态改变的时候,你这一部分业力所创造的境也开始在动摇,开始在消灭了,境随心转。

  为什麽说境随心转?比方说,我们一个佛学院,比方有二十个学生,突然间来一个大福德的人,或大修行者跟我们共住,欸!我们就觉得整个世界的磁场就好很多。因为业有共业跟别业,别业当然个人循业发现,但是别业中有共业,所以你看我们共修中有些人烦恼特别重,其他人会感到那磁场就很躁动,因为有释放一种共业的因缘出来。

  现在就是说,你一个修行人开始在迴光返照了,你要把你这一部份的业抽回来,你的别业当然没话讲,但是问题是这当中有共业,你抽回来的过程当中,这地方就产生问题,你境随心转,你的外境随你的心在变化,这第一个。

  二、「正邪不两立」,这地方有一个理由,在261面的最后一段它说:这些魔王是「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他们的心情是希望保持原状,而你要做改变,所以他当然不同意了;他希望这个美好的世界永远保持下去,你现在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要把这有漏世界破坏掉,在共业的角度来说,对他们产生一定的伤害。

  比如我们一个家庭,是住了三个人、五个人,大家都很放逸,每一个人的磁场都往放逸的方向走,大家都觉得好像没有互相干扰。突然间有一个人想修行,这磁场就不对了,三个人都很放逸,一个人突然想修行,你说:我也没干扰你,你们继续放逸啊!我在隔壁房间打坐。但是那放逸的气氛就不对了,因为它释放出一种正念的气氛出来。这时候那些魔王就不欢喜的,他肯定要来破坏你。这就是他们为什麽来干扰修行人的主要原因。

  所以你看我们在修行,你一定要同见同行,修行的人不能跟放逸的人在一起。因为你一修行的时候,你创造一个正念的磁场,他创造一个放逸的磁场,这二个是会互相抵触的。

  433佛陀劝诫我们,如果是迷,它有什麽过失,第二个是悟,有什麽功德。

  己二、劝诫迷悟得失(分二:庚一、劝悟则成得。庚二、诫迷则成失)

  庚一、劝悟则成得  如果能够觉悟,我们就能成就广大的功德

  客不成害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

  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你今天想要返妄归真,对他的宫殿产生了伤害,魔王他当然不高兴。所以「然彼诸魔虽有大怒」他看到宫殿即将振动破坏非常生气。

  但这地方我们知道一个道理,虽然他生气,他的心是在三界的尘劳当中,他还是活在妄想,虽然他修了很多的善业,但是他的本质还是一个妄想,具足善业的妄想。「汝妙觉中」,虽然我没有修什麽善业,但是我在迴光返照,我的心是跟十方诸佛同样的妙觉心性,即便我没有资粮,但是重点我的本质还是在妙觉心性当中。这二个人是不同路线的,一个是生灭心,一个是常住真心。

  所以他要来干扰你,就像风吹光,风去吹光,风跟光本来就没有什麽关係,不会交集;如刀断水,了不相触,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第二个就是,邪不胜正,「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我们在正念真如的时候,真如是一种正气,就像一个沸腾的热汤。对方是贪恋三界就像一个冰块,「煖气渐邻,不日销殒」;冰块一旦接触到热的汤,当然它自己就消失掉,虽然他有很多的神通,过去有布施持戒的福报力,但是他毕竟是安住在“客”,他是一种生灭心,不是安住在常住的“主人”。

  这地方说出二个道理:一、你跟他是没有关係的,他是风,你是光,各走各的。;二、他是邪,你是正,邪不胜正,这二个道理你要懂。

  邪不胜正,那为什麽有些人还是被五阴魔境所破坏呢?这地方讲出第二个理由

  迷乱由主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一个人修三昧会被破坏,因为我们的主人不在家,主人一旦迷惑,客人就来偷东西了。

  理论上客是不能够偷东西的,但这个主人睡觉了、睡着了,睡着他就把你偷走了。所以为什麽邪不胜正,那为什麽为邪气所侵呢?

  蕅益大师说:那是因为你正气不足。你自己要动,你仁者心动,那当然就被他转去了,他其实是不能干扰你的。所以你不必去对治魔王,他自然会消失掉,因为你是热水,他是冰块,他来靠近你,他自然就消失掉了,但是你心一动,那就完了!主人若迷,客得其便。我们自己扰乱自己。

  悟必超胜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

  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434我们遇到魔境的时候,因为它后面会说,我们一旦会有魔境,表示你突然间打妄想,突然间一时的失念,魔才有机可乘,他乘隙而入。这时候你要马上把功夫又提起来,又迴光返照,赶快把心拉回来,安住在所缘境,正念真如。只要能够觉悟,这都是一念的妄想、妄境,不要产生迷惑颠倒,魔境是不能干扰你的。

  为什麽呢?阴销入明。五阴的迷境,一旦入了我们心性的光明当中,这种邪恶之气它们本来都属于幽暗之气所成;而我们在修行真如,是一种光明的智慧,光明能够破除黑暗,所以一旦它靠近你,它自然会消失掉,它怎麽能够一直停留在你的身边,去扰乱你的禅定呢?

  它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是你自己扰乱你自己,你自己自乱阵脚。你不应该说别人干扰你,他只是个助缘,他现出一个影像给你看,你自己动了!你自己有选择权,扰乱不扰乱归他,动不动归我。你们二个本来是两条路的,他现一个境给你看,你也可以选择不迷、不取、不动。这地方就是说,我们自己扰乱自己,关键在这地方。

  庚二、诫迷则成失

  迷则成失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假设我们不能够如实的安住在一念心性,然后他开始变出很多的色、很多的影像,给你很多的感受,突然间感到很快乐的感受、很痛苦的感受,产生很多的想像。然后你就跟着这个感受、想像而转,被五阴魔境所迷惑,到最后必为魔子,成就魔人。我们会失去正知正见,虽然我们也开始继续打坐、继续拜佛、持咒,但是你所做的都是魔业,来生就变成魔人,因为你的本质已经被破坏了。以下讲出一个对比…

  较量浅深

  堕婬害浅  如摩登伽,殊为眇(ㄇㄧㄠ)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祇毁一戒,

  心清淨故,尚未沦溺。

  好像摩登伽,摩登伽这个人是一个很卑劣的人,但是她依止仙梵天的咒,破坏你的律仪。

  在海公的判教是说,阿难尊者是犯到身残,但没有破根本。在八万行中,你犯到跟女人相触的身残,但是他内心当中还是正念分明,没有起颠倒,他还是忆念「如来大慈,宁不救我。」所以没有毁犯整个根本重戒。

  摩登伽对我们的伤害顶多在八万行中,只是毁掉其中一个行,你清淨根本的正见,是没有伤害的。破戒的可怕相对着魔来说,它还是比较轻微,因为它八万行只毁一戒,你内心还是清淨,你还没有真实完全的沦溺。但是你着魔就不同了…

  堕魔害深  此乃隳(ㄏㄨㄟ)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五阴魔境它会破坏你的,是你整个法身慧命,破坏你整个菩提心。讲一个譬喻,一个大臣得罪了天子,忽逢籍没,他就被夺取他的官位,没收他的财产,消除他贵族的地位,而降为平民。最后的结果,宛转零落,无可哀救,无处可去,没有人可以救拔你。因为你得罪了天子,你要是微小的过失还没关係,你得罪天子那就完了。

  435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修行当中有些影响不是很大的,有些是很严重的,你一点都不能出差错,你一出差错就完了!比方说,着魔这件事情,你没有第二次机会了。我们过去也说过,你一个人可以起烦恼,不能起颠倒。有些人偶尔发发脾气,乱不了,去忏悔就好;你喜欢贪吃东西,吃完以后好好的忏悔。这地方有没有过失?当然有过失,但是不影响你根本的菩提心,不影响你根本的正知见,只是皮肉之伤。但是着魔可不是这件事情,它直接侵入到你的骨髓,改变你破坏你的菩萨种性,转成魔种性,它那个伤害的病毒是伤害到你的根本,这可不能开玩笑的!

  所以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诸位你大概修止观都会知道,你要修正念,你还要修一个正知。这个「正知」就是经常保持觉照,正知就好像巡逻队一样,观察一下你现在处在什麽状态。宗喀巴大师说:正念就好像调伏狂象,你拿一个绳子要把象往前拉,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正念就是把你的心不断的往前走;正知就是旁边要有个人看着这隻象,象就是我们的妄想,牠是不是有随顺你所知道的在走,旁边要有一个正知。

  当然你要不修行,什麽事都没有,你平常就是做一些慈善事业,这些魔境当然都没有,因为你根本都没有改变外境。它这个地方就是说,你的心开始改变了,那就很可怕了!因为你心态一改变,你整个外境开始动摇,那跟你有共业的众生,他就不高兴了。他有神通力,他感受得到你开始改变了,那他就不会放过你。他不会放过你,但是你也不要害怕,因为他毕竟是属于妄想的相貌。

  佛陀的意思,他要你不要对治它,他告诉你「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佛陀没有要你对治,当然要是很厉害,你持持咒,重点是你不能迷惑。所以我们要保持正念跟正知二种情况。

  淨业学园121讲次 讲义263面

  戊二、别明境发之相

  436当我们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产生二种不同的力量,第一个是一种真实的力量,第二个是一种虚妄的力量,这二种力量都会产生出来。

  所谓「真实的力量」,就是我们开始遇境逢缘的时候,我们的心开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我们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当下即空、即假、即中。所谓的“即空”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是无有少法可得;所谓的“即假”是「观照一念清淨的本性」,它本来具足无量的功能德用,等待我们去开发;“即中”就是「空有同时,空有无碍」。所以你一念心性开始不向外攀缘,而开始迴光返照,去观照你一念心性的空假中的时候,你内心当中产生一种随顺于真如本性的力量,所以这种力量叫做真实的力量。

  其次就是我们过去的无明妄想,这当中有二种的差别:一、迷真起妄,前面经文说过,我们因为迷失真如本性的平等法界,而在生命当中产生了对立,我跟你是不一样的,你跟我也不一样,产生能所对立,这是一种愚痴的心所,这是比较微细的。二、心随妄转,迷真起妄以后再心随妄转,在对立当中又产生了爱取烦恼,就开始造业,然后流转生死。虚妄的力量,第一个是愚痴,第二个是爱取,真实的功德跟虚妄的力量接触的时候,真妄交攻。

  什麽叫真妄交攻呢?就是真实的力量它会去逼迫虚妄的力量,当然虚妄的力量它也不会放过你,它也会去逼迫你在正念真如的过程当中真实的力量,真妄彼此互相的逼迫,这时候就会产生五阴魔境出来了。

  假设我们这当中不能产生觉察,可能就会产生很大的过失,轻者破坏你止观的功德,严重的话就堕入魔道,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谨慎小心。所以佛陀在这个地方是「别明境发之相」

  戊二、别明境发之相

  如来各别的说明,五阴魔境显发的相状

  (分五:己一、明色阴境。己二、明受阴境。己三、明想阴境。己四、明行阴境。

  己五、明识阴境)  五阴魔境

  己一、明色阴境

  色阴包括了五根、六尘,内五根跟外六尘。

  (分三:庚一、总示阴相。庚二、别明发相。庚三、结过劝示)

  庚一、总示阴相

  佛陀先拢总的显示色阴的相状。

  (分四:辛一、牒示圆通正行。辛二、正示色阴区宇。

  辛三、悬示色阴尽相。辛四、结示本惟妄想)

  辛一、牒示圆通正行

  佛陀先牒起指示,修学圆通它的正行。圆通是怎麽修学的,先把它的内涵标出来。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地。

  在解释「圆通正行」之前,佛陀讲了一句:阿难当知!

  这一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古德说:这一句话有警告的意思;也就是在整个修学当中,你要非常的小心谨慎。所以「当知」就是有提醒,你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在什麽时候小心谨慎呢?当然我们平常散乱的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谨慎这一件事,这是特别是在「汝坐道场」,就是你现在把妄缘放下了,开始安住在修道的道场。

  《愣严经》的道场有二个,蕅益大师说:第一个是事相的道场,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你要做一个八角的《愣严坛场》,这是事相的。第二是理体的道场,你在佛堂当中,或者历缘对境当中,你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的心要把方向转过来,迴光返照,观照你一念心性当下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一念心性」就是我们的道场。

  蕅益大师说:在末法时代,我们应该以「理体」道场为根本,因为事相是很难具足的,这《愣严坛场》是不容易具足的,但是要以理体的道场为本。就是你现在应该要把你本具的那一念清淨的本性把它现出来,然后在那个地方安住,这个就是「汝坐道场」,不要跟随无明妄想而转。

  安住道场以后做什麽事呢?「销落诸念」,你要慢慢从无明妄想的心,把心带回家,安住在一念心性以后,开始慢慢的修“空假中”三观,来销亡谢落诸多的妄念。

  「销落诸念」这一句话,圆瑛老法师他说:这个地方指的是「脱尘」。我们的根尘识,最外一层是尘,先脱尘,再脱根,最后再脱识,根尘识都脱了以后,这时候「迥脱根尘,灵光独耀,真如现前。」所以这地方特别指的是,初学者你先不要管外境的变化,「销落诸念」就是你的心,不管外境是生灭的、动盪的、是寂静的,你完全把外境放下。

  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

  这地方指的是一种功德之相,前面的「销落诸念」是指它修行的过程,这以下「其念若尽」是讲它的功德。什麽功德呢?以耳根来说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妄念已经穷尽了。

  海公讲一个譬喻说:什麽叫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就是一个人住在房子裡面,屋子外面是颳风下雨,屋子裡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你很清楚外面是颳风是在下雨,但是你的心完全不随外境而转,而且房子裡面什麽风雨都没有,这地方就是「其念若尽」。

  这时候心中已经能够脱离比较麤重的妄想,已经不被外境所牵动,别人对我们的讚歎、诽谤,各式各样顺逆的境相来刺激我们,我们已经慢慢慢慢跟这个外境,能够慢慢脱离它了,不一定要跟它在一起了,这时候内心一切精明,内心是精纯明了。

  是什麽相貌呢?

  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动静不移,是约着耳根来说,耳根不再攀缘外在的动静二相,乃至于意根,不再攀缘生灭二相。“生”就是忆念,我们想到过去的快乐痛苦,“忘”就是忘掉了种种的因缘;不管你想起什麽事,不管你忘记什麽事,这个意根完全是如如不动,因为六根已经慢慢脱离六尘的繫缚。当然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当住此处入三摩地。什麽叫“此处”?是前面所说的「则诸离念一切精明」,他已经慢慢远离跟外境攀缘的妄念,内心精纯明了。你就在这一念,精纯明了之心,就在这个地方…云何应住?就在这一念心住下去,继续的用功下去。

  这地方正是说明,你一个修行的依止处,首先你要先远离六尘,你不能跟六尘再打交道了。当然我们在过去的修学当中,一个初学者还是假借六尘修学。初学者,你看你要看佛像才能够拜佛,你要创造一个音声你才能够摄心,听自己的音声。但是《愣严经》它不是这个意思,它开始迴光返照,脱离六尘,然后慢慢的把心带回家,开始走向回家的道路。这时候内心当中是非常的寂静而明了,明了而寂静,就在这个地方住下去,继续的用功下去。

  这地方是说明修行『圆通』的正行,不再随外在的六尘而转。

  辛二、正示色阴区宇

  前面是指能观的智慧,空假中三观,来观照现前一念的明了精纯的心性,然后不断的观进去,越观越深。这以下是讲到所观之境,你所破的是什麽?就是“色阴”。

  色阴这区宇…区宇怎麽说呢?是一种侷限。一个人他本来自由自在,但是被关在房子裡面,四边有牆壁,上面有屋顶,这个人就跑不出去了;比喻我们这一念心性,无始劫来被根尘识所障碍。因为你的心识已经产生执着了,有我法二执,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缘六尘,才够产生了别的识。那现在我们要把这根尘识破坏掉,把这“区宇”对我们一念心性的障碍破坏掉,这就是「色阴区宇」。这种障碍我们看经文就清楚…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正式说明,我们所要破的障碍是什麽。佛陀在这段经文是用譬喻的方式来开显,说是:

  如明目人,这个人眼睛打开;这个人已经是大开圆解,他已经开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他不是像过去他的那一念心随别人的嘴巴转,别人讚歎他,他就欢喜,别人呵责他,他就痛苦,他的心永远是跟着外境在动。「如明目人」就是说,他开始慢慢慢慢,开始勉强自己不要再跟外境在一起了,这个人已经产生观照的智慧,眼睛打开了。

  眼睛虽然打开,但是「处大幽暗」,理观虽成,但事修未究,事相的障碍还是在。因为他眼睛打开了,但是他还是处在一个非常黑暗,什麽都看不到的房间当中;这就比喻一个修学过程,他在回家的路当中,他已经打开了眼睛,但是旁边处处的障碍还没有消灭。所以说,精性妙淨,心未发光,他六根的精妙之性(根性),也就是我们说的,真如本性,还是被色阴所障碍,而不能生起种种广大的妙用,这是「色阴区宇」。

  色阴主要是六尘跟五根。什麽叫做“区宇”?比方说,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无障碍的,但是我们习惯性老是跟外境在一起,以眼睛来说,我们就会被明暗相所障碍,我们光明的时候看不到黑暗,黑暗的时候也看不到光明,我们的六根永远活在对立。它这地方就是说,他虽然修止观了,但是他的障碍犹存,所以他必须要等待它慢慢的破除。

  辛三、悬示色阴尽相。    佛陀先预先的显示色阴穷尽之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一个人眼睛打开了,而且他所处的环境是,十方洞开,无复幽黯;他所见的环境是,洞然开明,没有一点的黑暗相。这就是色阴已经穷尽了,前面有说过「动静不移,忆忘如一」,他这时候耳根不为动静二相所障碍,乃至于意根不为生灭二相所障碍,眼根也不随明暗二相所障碍。这就是他色阴穷尽之相,这个人已经不再被六尘境界所转。

  一个人不被六尘所转,表示他能够掌控六尘。蕅益大师说:佛陀他为什麽自在?

  你看佛陀去厕所,他闻到的味道都是香气;你去毁谤他,进入到佛陀的音声都是美妙的音声。他为什麽能够于法自在呢?因为他不随妄转。这地方很重要,你不为它所转,你就能够转它;你要被他所转,那你永远处在被动,他要你怎麽样,你就怎麽样;你能够不为它所转,你就变成主动,我说这莲华是黄金色的,它就变成黄金色,我说这大地是七宝的,它就变成七宝。他已经超越了色阴的障碍,六尘的色阴已经不再障碍这修行人,他在色阴当中得大自在。

  这地方是说明,他这种人是眼睛打开了,而且在这种光明的地方,他能够随心自在。

  辛四、结示本惟妄想

  说,这色阴是麽来的呢?为什麽我们就一定要被六尘境界所障碍呢?其实这是我们自己妄想捏造出来的。

  437

  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我们之所以被色阴所障碍,其实是过去生中一念坚固的妄想,以为其根本。

  蕅益大师说:什麽是坚固妄想?简单的说,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比方我们以眼根来说,眼根我们看到东西它有远近的差别,凡夫所见不过分寸,我们一个牆壁就看不过去了;阿罗汉他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菴摩罗果,他能够看整个大千世界;菩萨能够看百千万个大千世界;佛陀能够照见无量无边,无穷尽的三千世界。同样一念心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同样一心性,为什麽所见就有这麽多的差别呢?因为妄想有轻重差别,我们妄想打得比较重,所以我们的障碍就比较深;阿罗汉的妄想就比较轻薄,所以他看得就更远了;菩萨的妄想就更轻薄,佛陀是完全没有妄想。所以说,当我们坚固妄想慢慢轻薄的时候,我们六根对六尘接触的时候,我们对六尘的这种执取就澹薄,产生的六根的妙用就更加的广大。

  举公桉说明一下:

  〔禅宗〕有个公桉说,德山禅师。德山禅师他去参访龙潭禅师,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到龙潭禅师道场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龙潭禅师说:你不远千里而来,有事情我们明天再谈。就先安排他挂单。这时候德山禅师手上拿一个蜡烛,就要走到他的房间去,龙潭禅师就走在前面,德山禅师走在后面拿着蜡烛,走着、走着,龙潭禅师突然间转过身来,用嘴吧吹气,把蜡烛给吹灭,吹灭以后,德山禅师当下开悟、当下开悟。

  因为它本来是光明相,突然间变成黑暗相。这表示什麽呢?

  我们一念心性是假借六根门头才表达出来的,在眼睛叫做见性,在耳叫闻性;见性它有不变义,随缘义,它不变是清淨的,但它随缘…随黑暗的因缘见到黑暗相,随光明的因缘见到光明相。

  所以当黑暗相现前的时候,德山禅师当下迴光返照,为什麽我能见到光明,又能够见到黑暗,那个能见是谁?能见的明了性,你从什麽地方来?迴光返照当下开悟了!就这意思。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明相暗相都是妄想所变现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是本来就没有明暗、本来就没有动静,它是竖穷三际,横徧十方。你看佛陀一念心性,佛陀的心可以回到无穷尽的过去,他可以看到现在的色阴,他可以看到昨天的色阴、前天的色阴,他没有空间相,他也没有时间相。佛陀在空间当中,它够观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下多少雨滴,佛陀清清楚楚,因为他没有妄想,所以他完全没有障碍。

  这个是什麽呢?这个其实没奇怪,这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子的!诸位要知道,是本来就应该这样子,我们现在这样子是不正常,我们现在这一念心被妄想缠绕是不正常,是一念的迷惑以后,自己打很多妄想,然后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所以我们这样修行,只就是恢复你本来的样子,恢复本来面目而已!

  庚二、别明发相

  色阴的相貌要怎麽破,先作说明;以下各别说明,色阴十种魔境之相。

  (分十:辛一、精明外溢身能出碍。辛二、精明内溢拾出蛲蛔。

  辛三、精魄合离空中闻法。辛四、心魂染悟见佛踞台。

  辛五、精明逼现空成宝色。辛六、心见密澄暗室覩物。

  辛七、尘併入纯烧斫无碍。辛八、凝想化现徧见诸界。

  辛九、逼心飞出夜见远方。辛十、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辛一、精明外溢身能出碍

  这个修行人他那一念心叫做“精明”,他开始迴光返照,他开始学着告诉自己,你这一念心不要随外境的六尘所转。所以他慢慢远离六尘的执取,而产生一种精纯明了的心性。这一念心性在用功的过程当中,因为他跟无明妄想一接触的时候,突然间一时的失念产生外溢,心光外洩,向外攀缘。心光外洩会产生什麽结果呢?神识突然间离开了色身,跑到外面去了,这就是「身能出碍」。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当在此中,“此中”指在止观的修学当中。在止观当中干什麽呢?精研妙明,“精研”指的是能观的智慧,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妙明”是我们所观的理体,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在禅定当中修空假观三观,来照了来我们一念心性,来开显心性的功德,这时候四大不织;我们对于四大假合之身的执取就慢慢的、慢慢的鬆脱,就不像过去那麽坚固,叫「不织」,不那麽坚固。(这说明它用功的内涵)

  正式说明色阴魔境的相貌:

  少选之间,身能出碍

  “少选”就是很短暂的时间。突然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徵兆,突然间你的那一念心就跑到外面去。我们一般人没办法离开色身,白天也好,晚上睡觉也好,你一定要带着这个臭皮囊,就像小鸟被笼子关住。古人在临命终的时候说:八十年来拖着臭皮囊,如今放下何等自在。一生当中就拖着这个臭皮囊,白天晚上这样活动。

  这个修行人他突然间,他这一念心就能脱离色身的障碍就跑出去了。这是怎麽回事呢?

  这是精明流溢前境;精纯明了之心,他心光突然间外洩,就离开色身。这种只是一种止观的功夫,一种暂时的相应,不是真实的断惑证真成就圣道。也就是说,你这种功夫是会退转的,不像圣人他断惑证真以后,一证永证,永不退转。

  对治方法:假设这个修行人他神识跑出去,他再回来以后,他不作圣心,他把它当作一种圣道的执着,还是用平常心来面对,该修止就修止,该修观还修观,这样子是善境界。为什麽呢?这表示你色阴要破之前的徵兆出现。

  蕅益大师说:鑽木取火。能鑽的是什麽?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所鑽的就是色阴。这时虽然火相未现,但烟相已成,烟出来,这是好境界,色阴要破坏之前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如果你执着这是一个功德相,不得了,你成就圣道了,那你就可能会着魔,乃至于堕入到魔道。

  这地方是说明「精明外溢身能出碍」第一个。

  辛二、精明内溢拾出蛲蛔

  这一段的“精明”跟前面是一样的,离念精明之心。但前面的心是向外流动,这地方是向内流动。向内流动时的时候,它能够做什麽事呢?它能够把肚子裡面的蛲蛔;“蛲”肠胃中的短虫,“蛔”肠胃中较长的,把蛔虫抓出来,有这种事情发现。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用功的内涵:

  复以此心精研妙明

  他这一念心也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这一念“观”当中安住。这时突然间,其身内彻;他本来是观照一念心性是什麽都没有的,但突然间他那一念心,就看到了自己身体裡面的五脏六腑的相貌,是清楚分明,而且不但是能够见到,他还可以用手伸到身体裡面,把这长短的蛔虫,从体内把牠抓出来,而且抓出来的时候,身体一点都没有损伤,这身体就跟原来的身体完全一样。是怎麽回事呢?就是我们一念明了的心,在观照真如的时候…

  我们要知道,真妄不两立,汉贼是不两立的。你说,我没有对治妄想!你观照真如就是在对治妄想,你不跟妄想在一起,你就是在消灭它的意思。这妄想很奇怪,你不跟它在一起,它就开始要反弹,因为你等于是在对治它。你说,我没有对治你啊!你没有在对治它,就是在对治它。真妄交攻的过程当中,你的心突然间被引导到你的身体裡面去了;我们的观照力本来是跟着真如走,突然间被妄想的逼迫,引导到身体裡面去,看到蛔虫,把蛔虫抓出来。这是一种止观精行的力量,去逼迫无明妄想,暂时的一个相貌,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

  对治方法:你只要不作圣道的执着,继续把心再带回家,继续的观照,这是好境界;假设你对它产生执着,开始打妄想,那你就很可能受到群魔的干扰而堕入魔道。

  蕅益大师说:这十种的色阴,或先或后,或发不发,或併发或复重发。

  这十种当然它有它的次第,它是由浅到深,但是每一个人情况不同。比方有些人他第一个它没有发出来,他直接发第二个,也可能,有些人他第一个、第二个都没发,他直接发第三个,也可能,它有先后的不同。或者是有些有发、有些没发,或者是併发,他之前发过,过了一个礼拜他又发一次,也可能,也可能併发二个一起发起来,内外一起发动也可能,事相非一,有很多状况,大家要善巧的运用。

  辛三、精魄合离空中闻法

  “精魄”主要的是什麽呢?气息。在第一个“身能出碍”,他的心是往外误导出去,无明妄想它反抗,正念真如的力量把它误导到外面去了;第二个“拾出蛲蛔”是被无明妄想逼迫以后跑到身体裡面来;这个“精魄合离”是中间,刚好是身内跟身外的中间,就是以气息为中间。“精魄”是一种气息的相貌,“合离”是互相的涉入。突然间他在空中,能够听到种种说法的音声。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馀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他的用功是内外精研,前面第一科是在外境上的活动,第二科是在身内的活动,这地方是在中间的气息上不断的精研,观照一念心性,一方面消灭妄想脱离六尘。当然你要脱离六尘,六尘它是会反弹的。怎麽反弹呢?

  其时魂魄意志精神。 这六种气

  我们身体的气有六种,“魂”气息,阳刚上升的叫魂,比较阴柔的下降的叫魄;“意志”气息比较扰动、动态的叫意,气息比较寂静收敛的叫志;“精神”气息比较湿润、潮湿的叫精,气息比较乾燥,比较充和的叫神。古人以五脏六腑来配精神、意志、魂魄,精藏于肾(属水较潮湿),神属心(属火较乾燥),意属于脾(消化扰动),志属胆(静态),魂属肝,魄属肺,六种气来配六种器官。

  除执受身,馀皆涉入,互为宾主

  六气本来是调和的,你在修止观当中,这个气突然间产生变化。怎麽变化?除了你的身体安然不动以外,表面上看这个人坐在这个地方,他还坐在这个地方,他的根身(执受身)不变,但是他裡面的气息产生重大的变化。馀皆涉入,“馀”指的是他的六气,互相的涉入,互为宾主。比方说,他的止观的力量,气跟魂产生了相应,以魂为主;而魂是阳刚之气,这时候这个魄就变成冰,以魂为主,魄就涉入魂当中,这个人就变得气息非常的阳刚;反过来如果他是以魄为主,魂就变成冰,魂就被魄所涉,所以他的气息就变得非常阴柔,他讲话也很阴柔,整个气息动作就很慢。乃至意跟志互相的涉入,精跟神互相的涉入,亦复如是。

  诸位你看看『小止观』,在打坐的时候产生“气动”就是这样,我们的气本来是阴阳调合的,突然间阳刚之气很旺,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会起来打拳、跑步,他没办法,因为他的气太刚阳,他的阴气已经被阳气完全涉入了。这就是所谓的六气互相的涉入,而互为宾主。

  这地方是他止观的功夫更高深,他是怎麽样呢?

  在六气互动当中,他突然间在空中听到种种的法音,是在某一个地方来,甚至于他听到十方的世界同时开演秘密的法音,从十个地方同时跟他说法。

  这是怎麽回事呢?

  这是他的精魄六气,因为互相的相涉相入成就善种。这个人他过去生,他曾经听闻过某一种法的善根种子,这时在打坐的过程当中,把他过去闻法的种子显现出来。他只是暂时的相应,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

  对治方法还是一样,你要保持平常心,不作圣心,名善境界;假设你执着它是真实的功德,你就可能会着魔。

  这地方讲到气息的变化而听到法声。

  辛四、心魂染悟见佛踞台

  这一段跟前面一段情况是相同的,也是属于气息,心神跟魂魄也是属气息。只不过前面是听到法音,这地方是见到佛陀,见到佛陀安坐在莲华台当中。

  淨业学园122讲次 讲义265面

  这一科是讲到当我们刚开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其实我们这个正念的力量,是去逼迫到我们无始的无明妄想,当然无明妄想它这个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反弹,它也会逼迫我们心中的正念。真妄二种的念头在心中互相逼迫的过程当中,就产生心神魂魄的气息互相的涉入;这时内心当中会产生一时的感染跟领悟,而见到佛陀安住在莲华台上,是有这种相貌出现。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徧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这一念心当然是修止修观的心。他的心是什麽相貌呢?

  澄露皎彻。“澄”指的是止的力量,安住真如的那一念的心叫澄;“露”指的观的功夫;

  止跟观的功夫是皎彻,清楚分明的现前。这时后引生一种内光发明;“光”指的是一种善种子,他过去生曾经有忆念佛陀、观想佛陀,这时因为止观皎彻力量的逼迫,就把过去的善种子显现出来。

  显出来是什麽相貌呢?

  十方徧作阎浮檀色。他在佛堂打坐,当然是娑婆世界,看到的大地是泥土的,但突然间他看到他的地上怎麽都变成紫金色、牆壁也是紫金色的,大地也是紫金色的,而且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他远远看过去外面那些小鸟、动物,全部变成佛陀的形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

  古德说:这时候他是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整个无情的世界跟有情的世界,要回归到一心真如的一个前兆,这是好现象。

  这时他看到了三种佛:第一个、毗卢遮那,法身佛徧一切处;第二个、报身佛,踞天光台,无量光明、无量相好的报身佛,坐在放大光明的紫金台上;第三个、应化身佛,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一个华就有百亿的国,一个国就有一尊的释迦如来,每一尊如来都是相应一朵莲华。这时候三尊佛,法身、报身、应化生是同时出现。

  这是怎麽回事呢?

  这只是因为你止观的相应,心神魂魄,互相涉入,而灵悟所染;把你过去生去忆佛、念佛的善根逼出来,在心光深入的修学中把它逼出来,而能够照见诸佛的世界,只是暂时的相应,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假设你以平常心面对,这个是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438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我今天把佛相执着是真实的,产生执着,怎麽就会着魔呢?

  着魔就是因为你心动,你心一动就有机可乘。我们前面说过,你修止观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同意的,魔不同意,你的冤亲债主当然也不同意。过去生我们曾经造了共业,大家都是随顺生死之流,你现在要逆生死流而顺真如之流,他当然不同意啊!他不同意,他平常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一直正念真如,真如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人敢靠近的,但是这时候你仁者心动,他就有隙可乘。

  海公讲一个故事说:在过去的禅堂有一个维那师父,他止观的力量很强,他一入定的时候,他的神识就能离开身体,前面说的,身能出碍。他偶尔有时候跑出去玩一玩又回来,但是有一天晚上,他肚子实在饿的不得了、非常饿。因为在〔禅宗〕他们功课很多,在早期的禅堂是过午的。晚上饿的不得了,他怎麽办呢?他神识出去以后,他就跑到厨房去偷锅巴。

  古时候锅巴放在碗裡面泡水,把它搅一搅就这样喝下去,暂时的止住飢饿。但他吃了以后他觉得不好意思,这是大众的东西,所以他就拿了很多的锅巴,就禅堂裡面的禅师每一个人手上分一个锅巴。他想他吃了,别人也应该吃一份,然后又回到他的身体。一次二次,方丈和尚就觉得这个人要对治一下,方丈和尚的禅定功夫比他还高深。这时维那师父一入定,他的神识又跑出去了,方丈和尚跟他的侍者说:你把他的身体抬到我身边来。因为方丈和尚的定力比他深,这维那师一回到禅堂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身体非常紧张。有一个同参道友说:你的身体被方丈和尚拿走了,在他的旁边,你要向他忏悔。维那师父回去就向方丈和尚忏悔,方丈和尚种种的诃责才把身体还给他。

  这意思就是说:今天你的神识会出去,这只是一个徵兆,让你知道而已,你的心不能够随顺它的,你一随顺它以后,你就仁者心动。万一你的神识出去了,你的冤亲债主把你的身体佔有,你怎麽办?你就很多状况会出现。

  所以我们在这时候要观想即空、即假、即中,它只是一念心性所现的影像,是唯心所现;你今天会出去、会在裡面、在外面、在中间,它都是一念真如本性所现的影像,如此而已。你要的是真如,而不是它所现的影像,你要追求的是摩尼宝珠,不是摩尼宝珠所现的小东西。这地方大家要很清楚,你的目标是要回家,而不是在回家的过程当中的那些小花!不是这个意思。

  辛五、精明逼现空成宝色。

  “精”就是精纯明了之心,这时逼迫无明妄想,突然间在虚空当中,成就七宝的颜色现前。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徧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用功的内涵:又以此心,“心”就是修止修观之心。在止的心中,它是精研妙明,“精研”是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妙明”是所观的现前一念心性。他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不随妄转,但是他这过程当中有一点偏差。

  怎麽偏差呢?这以下说明,他在修止观当中产生的小偏差…

  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我们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当然妄想是不同意的,它肯定会来干扰你。干扰你当然我们要对治,有时候修观,有时候修止来对治;观是观察它因缘性空,你从什麽地方来,你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修止就是继续的专注。

  这个修行人他在对治妄想的过程当中,他是用「抑按降伏」,完全用禅定的力量,加以压制、加以降伏,而这样的一种压制、降伏的力量太超越了,止观已经不均等。止的力量过强,观的力量薄弱,所以完全是用禅定的力量在事相上压制妄想。

  当然这地方妄想的反弹力量就更大了,所以妄想就反弹到整个虚空去了。这时候无明妄想它就把它反弹,忽然见到十方虚空…虚空本来没有颜色,怎麽变成七宝之色?而且突然间变成百宝之色,而且同时出现,颜色跟颜色之间也不互相障碍,这是第一个,七宝百宝之色。或者在虚空当中出现了青黄赤白,各各纯现,单纯一色;欸!虚空怎麽变成红色的?或者这虚空怎麽变成青色的?虚空中又出现各式各样的颜色。

  这是怎麽回事呢?

  因为我们压抑妄想功夫做得超过了,定多慧少,缺少善巧方便;因为妄想的反弹,暂时看到这样的色法,他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假设我们以平常心,不随妄转,把心继续再拉回来,这个是好现象;假设产生执着,即受魔邪。

  前面四科我们看色阴的变化,他所见到的是有色相、有颜色;比方说,他身体出去了,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或者身体看到裡面的五脏六腑,或者看中间的气息,这都是有色相。这一科是看到了无色相,看到虚空的变化,所以他这个人,他在破色阴的时候是越来越微细。因为诸位知道,色阴有二种,一种是有色相,一种是无色相;无色相就是虚空,虚空也是一种色阴。所以他这个时候,他的止观已经脱离了有色相,而开始在消灭无色相,在消灭过程当中,色阴一时的反弹,所以他的功力已经渐渐的深入了。

  辛六、心见密澄暗室覩物。

  “心见”在禅定的内心当中产生“见”的功能,他能够密澄,他心的相貌是非常的澄清而且寂静;在禅定澄清寂静的心中,在黑暗中能够见到种种的物,看到各式各样的人,也见到各式各样的物。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止观的心不断的深入,他产生一种“澄彻”,寂静照了的功能更加的广大,而且精光不乱,禅定转深,他的内心已经专注而不散乱。

  我们前面说过「淨极光通达」,一个人禅定转深的时候,他的心光就加强,他六根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加强。

  表现在眼根是怎麽回事呢?

  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

  他突然间,在晚上一片黑暗当中,在黑暗的房子他能够见到种种的物品,而且跟白天看到的东西是一模一样。而暗室物,亦不除灭,乃至于在黑暗当中的那种障碍物,比方牆壁、门、窗,也不要把它拿掉,他就直接能够透过牆壁,就能够看到种种的东西,不但是黑暗相,连牆壁都能够透过去。

  这是怎麽回事呢?是内心寂静的力量加强、心细,内心微细,而且特别的澄清寂静,而产生强大见的功能。所以他能够在非常幽暗的处所看得清清楚楚,但这只是暂时的相应,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如果以平常心来面对,把心再拉回来,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继续用功是善境界;假设在这地方产生攀缘、执着,那就受到群邪的干扰。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的禅定转深了,它强调是禅定转深。禅定转深以后,他内心产生光明,淨极光通达;所以他六根光明突然变强,他眼睛能够看到黑暗中所有的东西,甚至于连牆壁都不能障碍他。这只是暂时的相应,因为他出定以后,他又恢复原状,这只是一时的相应而已。

  辛七、尘併入纯烧斫(ㄓㄨㄛ)无碍。

  “尘”指的是内外的四大,内在的是色身,外在的是五尘;内外四大併入为一,一心真如。因为他不断的把心带回家,摄事入理,把五阴的身心,慢慢的回归到一心真如。这时候他的身体有什麽功能呢?这个身体你用火去烧它,用刀去砍它,他的身体完全没有痛苦,完全没有受伤的相貌出来。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修学方法: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前面这个修止观的人他禅定转深,这地方他在禅定当中又加强我空法空的智慧。他加强我空法空的智慧,等于是加强迴光返照的力量,他不断的问自己,我们的色身,你从什麽地方来?这时候对色身的执取,慢慢慢慢的消灭,而把这色身慢慢慢慢融入于一心真如的我空法空真如当中。

  这时后突然间出现什麽事呢?

  四体忽然同于草木

  我们一般的心是执受这个色身,我们对外在的东西叫做执持;你看我今天对这个花瓶我是执持,不叫执受,因为它的痛苦我感受不到,不能感同身受,阿赖耶识执持外在的四大叫执持;但是内四大就叫执受,因为有感同身受,身体痛我就感到痛,身体快乐我也感到快乐,我的快乐跟痛苦跟我的色身是同步的,所以这色身叫执受。内四大、外四大在《唯识学》业力的角度是有差别的。但这个时候,他突然间对内四大的执受,突然间一时的放掉,所以他感觉他内在的色身跟外在的草木是完全一样的,像这个色身不是我的一样,怎麽说呢?

  比方说,火烧刀斫曾无所觉。你用火去烧他的身体,你用刀去斩他的身体,他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好像你用刀子去砍外面的石头一样,砍外四大一样,他完全没有感觉;而且你用火去烧他,用刀去砍他,是火不能烧,而且用刀子去割他的肉,就像削木头一样,他一点都没有感觉,此名尘併,排四大性,他的内四大融于外四大当中。

  「排四大性」这地方强调是观的力量加强,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经排除对内四大的执受。我们一般是把内四大坚固的执受,把四大执着自身相,这时候把这执受排除掉。这时候的内心,对因缘法回归到一心真如的功夫纯熟,但这只是在止观相应当中暂时的相应,不是真实的圣证,你能够以平常心面对,是善境界,假设产生执着、攀缘,就受到群邪的干扰。

  诸位你看济公传有这种事情发生,济公禅师有一次他在游化的时候,看到一个房子起火,济公禅师他跑到火裡面救人,救了一次又跑出来、救了一次又跑出来、救了一次又跑出来,跑了三次。火不但不能烧他的身体,连他的衣服都不能烧,因为他那止观的力量已经把内四大跟外四大…他的色身跟火二个是同一个东西,火不能烧自己吧?火不能烧火,火可以烧别人,它不烧自己。济公禅师从这一点来看,他的功夫至少他是破了色阴,所以他的色身火不能烧,刀子也不能伤害他。

  前面主要是指禅定智慧的加强,这地方是我空法空智慧的加强,所以他的身根是冷热二相了然不生,热相冷相对身体完全不能产生作用。

  辛八、凝想化现徧见诸界

  “凝想”指的是止观的力量加强了。前面观是空观,把有相的因缘融入到二空的真如,前面是空观,这地方的“凝想”指的是假观。假观的力量加强以后,他就突然间看到虚空当中,变化显现十方诸佛,乃至于看到十方世界种种的相貌。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徧满;又见恆沙诸佛如来,徧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这止观之心,它产生一种清淨强大的力量,而且淨心功极;这一念止观的力量是非常的纯熟,他突然间看到整个大地十方山河,这依报的国土都变成诸佛清淨的国土。怎麽说呢?什麽叫诸佛国土呢?因为他看到整个国土是七宝所成,而且放大光明。

  前面一科讲到依报的庄严,这以下讲到正报。

  在整个依报的七宝光明当中,又出现了有恆河沙诸佛如来,徧满整个虚空界,而每一尊佛都安住在他自己的宫殿楼阁,特别的庄严华丽(看到佛法界);下见地狱,他也能够看见这些众生在地狱当中,受了刀山油锅种种的痛苦;或者上观天宫,看到种种天人受着五欲的快乐,这对他来说是完全没有障碍。

  439这是怎麽回事呢?

  佛陀说:这是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

  这个人过去生也可能是今生,他有修欣厌二门,他曾经观想过诸佛的功德而产生好乐,他也曾经思惟三恶道的苦而产生厌离。有这样的一种善根种子,在这个时候,凝想日深,在止观坚固的逼迫之下,而把它给显现出来,这不是圣证。假设以平常心面对是善境界,假设产生执着攀缘就受群邪。

  这地方就是假观,就是说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本来我也没有忆佛念佛,我也没有去想地狱的事情,突间看到了,这种情况就是过去的一个种子。

  在『念佛法门』祖师开示说:你看到佛像,怎麽知道他是真实的佛像出现,还是属于一时的幻像,怎麽判断?

  古德说:念佛要有因果,你刚刚在用功的时候,你根本没有在忆佛念佛,你突然间看到佛像,那你就要有心理准备,那当然是有问题,这无因却有果。你刚刚在持《愣严咒》,突然间看到佛像,你怎麽解释?当然有问题。如果你平常就是修《念佛三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当然这是因果相符合。

  所以修《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它是一个无相三昧,是一个真如三昧,他观照真如的时候,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他突然间看到佛像,那当然是有问题。这地方大家要知道,因为你的因地跟果地不相符合。

  我们今天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返妄归真,或者把心带回家。」而这个家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是无有少法可得。所以你见到任何东西都不是这样,都是回家的过程当中的一个影像,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

  古人说:你一旦在修禅观,正念真如的人,是「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因为你所观境根本不是这个,你出现这个就有问题了。

  辛九、逼心飞出夜见远方。

  “逼心”就是止观的力量去逼迫无明妄想,突然使令这一念心,它产生强大的功能,能够在夜间看到远方的处所的种种相貌;他的眼根,近处、远处,完全无障碍。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止观之心研究深远,他不断的去研究一念心性又深又远。

  我们知道前面的禅定转深,乃至空观转深,假观转深,到这个地方他已经是色阴将破。古德说到这个地方,研究深远,他的色阴即将破除,将破未破。

  怎麽知道他色阴将破呢?

  他有一个境界出现,忽于中夜,遥见远方。突然间他在晚上打坐那一支香的时候,他是坐在佛堂当中,他怎麽突间看到好远、好远的地方,那个市井街巷,人们往来频繁的地方;他看到跟他有缘的六亲眷属,而且他不但是看到他们,还听到他们讲话的音声。

  当然这是很远的地方,比方说,你是在南投打坐,你怎麽看到台北你的亲属在讲话,你看得清楚楚。这是你止观的力量,去逼迫无明妄想,妄想已经快要被你消灭的时候,它突然间飞出引导你产生隔见。就是说,南投跟台北是有很多障碍,中间很多的树、很多的建筑物,但是你突然间完全没有障碍都能够见到。但这地方不是圣证,这只是妄想被你消灭之前做最后的反弹。如果你能够不作圣心,这是善境界,如果执着、攀缘,就受到群邪的干扰。

  这一科跟第一科是不太一样,第一科是神识跑出去,这一科是他神识不动,他能够照见远方,眼根看到很多的眷属,耳朵听到他的音声。也就是说,他的眼根、他的耳根已经破除了距离的障碍。你看我们色阴,距离也是个障碍,他已经没有远近的障碍。

  虚云老和尚年谱,他就讲到这个观念:虚云老和尚他在禅堂打坐的时候,他在禅堂看到大寮(跟禅堂离了一段距离,还有很多房子的隔碍),大寮裡面在讲什麽话他清清楚楚,今天要煮什麽菜,要怎麽样、怎麽样,他在禅堂听得清清楚楚,产生逼极飞出的隔见。

  辛十、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这个“邪心”怎麽说呢?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是先从凡夫开始修学,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已经累积了无量无边的妄想,然后才开始修学,不是从清淨的角度开始修学。所以我们在因地当中,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妄念,当然是各式各样,有些人是贪爱、有些人瞋恚、有些人高慢,各式各样的妄念。你既然有妄念,就可能会被魑魅鬼神所侵入,这时当你的正念要逼迫妄念的时候,这时只要你一时的不小心,你的妄念出现,这个鬼神有机可乘,他就侵入到你的身体。这时候你就要小心对治,否则你会产生很多的妄见妄说的相貌。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就是这一念心到达第十科的时候,他正念真如的力量已经是非常的精纯,非常的圆满,即将要破除色阴,突然间见善知识形体变移。他本来是坐在禅堂当中,突然间他看到自己的身体开始变化,变成一个大善知识相,或者是佛菩萨相,或者是阿罗汉相,或者是龙王相;总而言之,是一种大威德的善知识相,而且这个变化是少选无端,是在很短的时间就产生变化,而且是无缘无故完全没有任何的徵兆,甚至于自己看到自己变成一个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这时你心裡就要有所警惕,440这是邪心含受魑魅;就是你在打坐的时候产生一时的妄念,一个妄念没有注意到,一时的失念。然后这时候,魑魅鬼神有机可乘,他突然间趁妄念的空隙侵入了(魑魅是山中的精灵),或者是天魔侵入到我们的身体。在鬼神跟天魔的加持之下,你能够无缘无故的通达法义、善说法要;就是你本来也不会讲经的,这个道理你本来也不懂的,突然间你全部懂了,突然间能够宣说。这不是你真正的成就圣道,那是一个妄想的侵入,一时的妄想没有注意,被鬼神、被魔王所侵入。假设不作圣心,魔事就慢慢的消灭,或者你正念真如,你也可以念佛持咒,祈求佛力加被,这样你就会慢慢消灭;假设你产生执着跟他攀缘、跟他互动,就受到群邪的干扰。

  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你要有个观念,佛菩萨不能加持我们善根这一部份,佛菩萨可以帮我们消业障,可以!增福报也可以。佛菩萨可以把他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的福报跟我们分享,可不可以?可以。所以我们可以跟极乐世界,来享受弥陀所成就的种种的依正庄严。但是有一个地方,佛菩萨不能跟我们共同分享,就是善根。你在打坐的时候,突然间能够演说妙法,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你根本今生当中不能栽培这样的善根,你怎麽有呢!佛法就是诸法因缘生,你没有因怎麽会有果呢!肯定是有外力侵入,你一定要提高警觉,那麽你又产生执着,又产生欢喜,那糟糕了!你跟他感应道交。

  海公说:这种情况在禅堂是很多、很多。对治它最好的方法是什麽?

  海公说:在禅堂当中遇到这种莫名奇妙讲一些很奇怪的话,很简单,不要打坐,稍做休息,去外面玩一玩回来就好了。

  因为你那个就是逼迫的功,逼迫得太厉害了,你去把它放鬆,放鬆以后它又恢复原状了。你要继续用功更糟糕,一个人会着魔都是很精进,但是不知善巧。真妄交攻的过程当中,它出现很多的事情,你一定只有一个方式,就是「不迷、不取、不动。」

  前面九个都是你内心所现的影像,第十个是有外力的干扰、外力的干扰。

  庚三:结过劝示

  佛陀结示十种色阴魔境所产生的过失,而且劝勉我们好好防护不受其害。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这十种禅观所现的境相,就是我们说的,你在脱离外四大跟内四大,脱离色尘的干扰,脱离色尘执着的时候那种用心的交互。

  什麽叫交互呢?就是正念跟妄想彼此间的交攻,正念去逼迫妄想。当然妄想也不是省油灯,它也要逼迫你,真妄交攻的时候显出的影像。这时候你要小心,它完全是一念妄想变现的,既然是你正念去逼迫妄想,妄想逼迫正念,那表示那完全是一念的妄想逼迫出来的。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