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二卷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

  庚二、结示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段经文,佛陀招呼了一声「舍利弗」,作了一个交待说:「极乐国土」的庄严,这个地方的庄严,特别指的是前面胜妙五尘的庄严,极乐「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乃至「饭食经行」。就是说极乐世界这种殊胜五尘的境界庄严,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如是」的「功德」之所「庄严」,这如是的功德是讲因地,就「舍利弗,极乐国土」是由「如是」的「功德」之所「庄严」。是什么功德呢?我们前面也说过了,从二方面来说:第一个从佛所受用的这方面,当然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他自己也在受用极乐世界的国土。佛陀所受用的国土,是弥陀的大愿、大行之所庄严,是弥陀的本愿功德力所创造的。我们也可以说:站在佛所受用的角度来说,极乐国土是成就如是本愿功德力之所庄严,约佛来说。约我们众生呢,就是我们信愿持名的功德力之所庄严,名号功德。我们这一念苦恼的心,没有资粮的心,接触佛号的时候,念念的去创造极乐世界的「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乃至「饭食经行」的这种胜妙五尘,也可以说是名号的功德、一个持名的功德之所庄严。这当中佛跟众生之间的一种感应道交,是建立在什么观念呢?就是在「自性功德」。我们这一念苦恼的心,跟弥陀那一念大悲的心,从本性上来观察,是清净本然、是平等不二的。所以说,这段经文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极乐国土的胜妙五尘,是由弥陀的本愿功德力、由名号功德力,乃至自性功德力,三种的功德力之所庄严,可以这样讲的。所以这个地方「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启什么信呢?就是相信极乐国土的依正二报,是由三种功德力之所成就,就是要你相信这件事情,这段经文的整个大纲就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就是要相信是三种功德力之所庄严。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二

  前面是广泛的约五根五尘,这个地方佛陀单单把声尘这个部分,讲得更详细一点,把这一部分再讲得再详细一点。为什么佛陀在经典上,会把极乐世界的声尘讲得更详细呢?这当中有一个理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以此方耳根最利┐其實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
  │       ├
  └故别就法音广明┘,出生一切法門也。

  因为所谓的说法一定要应机,那释迦牟尼佛今天说法的对象,是针对娑婆世界的众生。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六根当中,「耳根最利」。这耳根最利,印光大师大师他提出二个情况:第一个耳根最容易专注。就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专注力,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舌头去尝味道,你专心去接触、去取这个味道的生相也可以,善取所缘境的相貌。但是在六根当中,耳根最容易专注。其次,它最养神,它不耗神,它专注的过程当中,耳根去取所缘境,它最养神,换句话说它有相续力。它有专注力、有相续力。所以这个地方说明了,娑婆世界的六根当中,耳根最利。所以佛陀就特「别就」着它的「法音」,来「广明」极乐世界庄严的情况。但事「实」上,「极乐」世界是普遍「摄」整个「法界」的根「机」。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五尘一一圆妙」,在五尘当中,又能够「出生一切」的「法门」。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有障碍,这障碍就永远是障碍,谁也不能为我们解开。在极乐世界,你修行有障碍,没关系,不要急,你走出户外听听音乐,唉呀!这个障碍解开了。你到八功德水去喝个水,这个障碍就解开了。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声音、极乐世界的味道,乃至极乐世界所接触的这种感觉,它每一个尘都能演说无量的法门,它是普遍「摄」受「法界」的根「机」。你适合听音乐来破这个障碍,你就听到音乐;你这个时候适合喝水来破障碍,这跟触尘有关的,那你就是触尘来为你说法:这极乐世界它是五尘说法的。因为就着我们娑婆世界,我们欢喜栽培圣道,我们都是听佛的音声,娑婆世界是「文以载道」,佛陀无量无边的圣道,是摄持在声音当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字的声音的曲折,这表现的声音当中,就有圣道的功德在里面,佛陀是用声音来表现圣道。所以我们习惯这样的方式,佛陀在介绍极乐世界的时候,就特别把色尘的这一部分,讲得详细,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壬初鸟音法利
  ┌辛初化有情声┤
  │      └壬二征释略显
  ┌庚初别明┤
  │    └辛二化无情声
  ○又二┤
  └庚二总结

  今初

  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先「别明」,再「总结」。「别明」当中又分二科:「初、化有情声;二、化无情声」。先讲有情所发动的声音,这个地方特别指的是鸟类;第二个再讲无情所发动的声音。有情的声音当中又分二科:「初、鸟音法利;二、征释略显。」「今初」,先看「鸟音法利」:

  庚一、别明二

  辛一、化有情声二

  壬一、鸟音法利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前段的经文,莲池大师说:是在强调供佛的一个修福,这个福德资粮在成佛之道也是很重要。你要能成就你正报的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依报的国土庄严,没有福报还不行的。阿罗汉就是不修福,所以就得一个偏真涅槃,虽然内心当中寂静,但是没有依正庄严。所以在这个菩萨道当中,修福是很重要的。前面一段「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偏重在修福;这一段的经文是偏重在闻法的修慧,修习智慧的情况。修习智慧的这段经文,我们分二科:第一科先说明「鸟音」,就是鸟所发动的音声,鸟音。就是「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乃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到这里是讲「鸟音」。以下「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是「法利」,就是听到这个声音所得到的佛法利益,是讲到得到的利益。这个地方是第二段,我们先看第一段。「复次舍利弗」,佛陀又招呼了一声「舍利弗」,又说出了极乐世界的一种情况,他说「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佛陀又说在极乐世界还有一种殊胜的情况。什么情况呢?说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这个「奇妙」,莲池大师解释这个「奇」,什么是「奇」呢?「形殊众鸟谓之奇」,这极乐世界的鸟,外表的形状,「殊」很特殊,跟其它的鸟不同,「形殊众鸟谓之奇」,形状特别的美妙叫「奇」,稀有难得,形殊众鸟。什么是「妙」呢?「音能说法谓之妙」。极乐世界的鸟,它发动的声音,它能够摄持很多的法门,这件事情是微妙不可思议,「音能说法」,它的声音能够说法,这件事情叫做妙。「形殊众鸟谓之奇,音能说法谓之妙」,这个鸟就有这么一个境界。这个鸟还不是一种,「杂色」,就是种类很多,很多种类的鸟。这以下就举出六个做代表,举「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做代表。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释鸟音

  鸟所发动的音声。

  ┌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

  说这个鸟的种类很多,而且形状很美,所以叫做「奇妙杂色」。六种当中,「白鹤、孔雀、鹦鹉」这个大家容易明白,就不讲了。看「舍利」:

  │
  │┌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

  这个「鹙鹭」是一种老鹰,鹰的一种。「琦禅师云是」一种「春莺,或」者是对的,或者是「春莺」。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

  「迦陵频伽」翻成中文叫「妙音」,因为它的声音特的美妙。怎么说呢?它乃至还在蛋「壳」当中,它就能从蛋壳当中发动出一种音声,「超」越所有的「鸟」。所以经典当中,我们经常是用「迦陵频伽」的声音来赞叹佛陀得音声,因为它的声音特别的美妙,「妙音」。

  ││               ├
  │└共  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

  「共命」,这共命之鸟是很特别的,「一身两头,识别报同」。这种鸟它一个身体二只脚,但是他有二个头,它身体的脖子当中分出二个头。「识别报同」,它是二个不同的心识,二个不同的生命体住在同一个果报,这种鸟的情形很妙的。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有一次跟提婆达多二个一起做共命之鸟,二个人就一个人一个心识,一个人一个头。释迦牟尼佛(迦喽嗏头)这个头特别精进,经常保持觉醒;提婆达多(优波迦喽嗏头)这个头好乐睡眠,经常睡觉。这么一天,这个共命之鸟就飞到一棵香草的树上(名摩头迦,其树华落),很多水果。这时候因为提婆达多鸟在睡觉,释迦牟尼佛就把香草全部吃光了。吃光了以后,提婆达多鸟一醒过来:诶,你怎么把这些香草都吃光呢?释迦牟尼佛就解释说:我看你在睡觉,不好意思打扰你,反正我吃饱了,你也吃饱了,我替你吃一样的啦。(诃──)提婆达多非常不高兴说:你讲这些话是非常不对的,你故意把这个好东西吃光了,我一定要给你一点教训。这一天,提婆达多鸟就故意飞到有毒草的地方,就以瞋恨心吃这个毒果,要把释迦牟尼佛鸟给毒死。一吃下去,二个都毒死了。所以说,它是同样的果报体,但是住了二个不同的心识,一个是善良的心识、一个是邪恶的心识。就是二个不同的心识,共同的摄持一个果报体,所以这个鸟是很妙。这共命之鸟,二个神识,一个果报体。

  ││               ├
  ││  ──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
  ││
  ││    ──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

  这「二种」在「西域雪山等处有之」,这中国就没有,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才有这种「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是非常稀有难得的。「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一般人就是欢喜鸟,在介绍动物的书上说:所有动物当中,颜色最美的、音声最好听的,所有动物当中是鸟类。鸟类的种类,它的颜色变化最多、音声也特别美妙。所以释迦牟尼佛慈悲,特别把极乐世界的鸟类提出来说明,就是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爱鸟的人很多,所以就特别讲出这种情况。「昼夜六时,出和雅音」:

  └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

  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极乐世界它没有白天、晚上;娑婆世界的晚上,这个鸟就栖息在树上不活动了,白天再出来觅食。极乐世界的鸟没有所谓的栖息,所以经常演出柔和合的音声。因为是莲华托生之身,我们的意生身没有睡觉的情况。看这个意思,极乐世界有吃饭「饭食经行」,但是没有睡觉,这是很特别的。一般的果报体,你要吃饭,就一定要有睡眠,这个业报身。就是你要消化,消化营养一定要假藉睡眠。说你这个人在娑婆世界,你有吃饭没有睡觉,无有是处,不可能。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你只要要吃饭,就一定要睡觉。但极乐世界的果报体,他吃饭,但是他不睡觉,不用睡觉,这个意生身的情况特别。这个地讲「出和雅音」。这种音声,「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这个「演畅」就是演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这个「等」字,就包括了前面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蕅祖的注解,这是解释「释法利」:

  释法利

  释道品

  总标

  就是听到这个声音所得到佛法的利益。看第一段「释道品」,这个地方是讲到极乐世界经常演「三十七道品」。这个「道」就是趋向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法有一种力量,能够引导我们这一念心趋向于涅槃,背弃生死、趋向涅槃,所以叫做「道」。先看「总标」: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

  这个地方是说这些鸟它能够宣说「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等于是七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七科的内涵,我们大致讲一下。这个四念处是一个正式修行的法门,以下就是一个修行的位次。说这个四正勤跟四如意足,它是一个外凡的资粮位,积集止跟观的资粮,积集禅定跟智慧的资粮,四正勤跟四如意足是外凡的资粮位。五根、五力是内凡的加行位,八圣道分是见道位,七菩提分是修道位。这是根据天亲菩萨的《俱舍论》说的。天亲菩萨说:佛陀在讲经典,是约着数目的多少,才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把七菩提分放在前面。但是在真正修证的时候,是先有八正道的见道位,然后才有所谓的七菩提分的修道位,它的第是先修八正道,再修七菩提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后面都是你内心当中,在操作四念处的浅深而安排出来的位次,正修行还是四念处。

  好,我们解释四念处。这个「四念处」的「念」,指的是能观的智慧,有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光明的智慧叫做「念」。这个「处」就是所观境,就是「身、受、心、法」。就是我们这个灯光要照到哪里去呢?我们拿这个手电筒要照到哪里去呢?照到我们「身、受、心、法」四个处所,所以叫做「四念处」。这个四念处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破除我们对身心世界的四种颠倒,就是我们对身心世界生起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所以佛陀要我们用不净、苦、无常、无我来破除。在《大智度论》也讲到三十七道品,讲到四念处。在《智度论》当中,龙树菩萨就作一个问答说,问:《大般若经》是教菩萨法,为什么讲四念处、四正勤等三十七道品呢?这是小乘学者所修的。龙树菩萨说:这样子讲是不对的。菩萨在三界中流转,他的一个心情是依止大悲心,不是依止爱见烦恼。菩萨在三界中,生生世世的流转,以大悲心度化众生。如果菩萨不修三十七道来调伏自己内心的爱见烦恼,菩萨是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的,这个爱见烦恼太厉害,菩萨没有办法相续的流转,没办法。所以这个意思是说:所谓的大小乘,是内心的发心问题,不在于法门的浅深。所以这个三十七道品,是大小乘共修的。只是菩萨虽然修三十七道品,是对治三界的爱见烦恼,而菩萨不取证涅槃而已,是这个意思。这当中,我们先看第一个:

  正释

  四念处
  ┌一身念处。
  │
  ├二受念处。
  所谓四念处┤
  ├三心念处。
  │
  └四法念处。

  自身有二种:

  一者、身内不净;

  二者、身外皮毛爪发等。

  「身念处」跟「受念处」,主要是对治我们的爱取烦恼,我们对于身跟受会有爱取的情况。「心」跟「法」是对治我见的颠倒,我们对于能缘的心跟所缘的法,会有一种我见的分别,我见的颠倒生起。先看「身念处」──观身不净。这观身不净,在《智度论》讲到二种观法:第一个观自身不净,观自己的色身,你不要观别人,你观自己的色身。观身不净当中,分成内相跟外相。龙树菩萨讲一个偈颂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我们刚开始观自身不净,先观察内相,就是把我们这一层皮剥开;剥开以后,看到我们色身内在的情况,就是一个骷髅、一个白骨,然后填上很多的血肉、心、肝、脾、胃、肾、脓血、屎尿,三十七种不净物,把这个白骨给包起来,最后再一层皮包起来。所以当我们剥开内层来观察的时候,「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换句话说,我们在色身当中,找不到一个干净的东西,找不到。这种不净物,它还不是经常在里面保存着,「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它经常利用九孔,二个眼睛、二个鼻子、一个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经常从九孔当中,散发出它不净的情况。这是观察你自身的不净。就是我们能够从自己的色身当中,觉悟到我们色身是不净的。其次,观他身不净,就是观别人的色身,就观死尸了。看到别人的尸体,死掉以后,尸体变成青黑,然后膨胀膨胀,啵!破掉。破掉以后,流出脓血,长出虫来咬这个尸体的肉。咬完以后,变成一堆白骨,最后白骨被风一吹就坏散了,连这个人的样子都没有了。这个九想观是观他身不净。龙树菩萨说:这个当中,也可以对调,我们也可以观自身的不净来观察他身,观内相、外相不净来观察别人;也可以拿别人的九种观来观自己。不过你刚开始下手的时候,是观你自身的内相、外相,观他身的九想。但是你熟了以后,你可以对调,来破除我们对自他色身的爱着,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去爱着一个不净的东西。所以说,我们会爱着这个色身,是来自于我们的颠倒、我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对这个境界一种错误的理解。这个是观身不净。

  第二个观受是苦。前面的色身,是一个所受用的果报体。这果报体是谁在受用呢?能受用是受。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去接触我们果报体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受。这个受,有苦受、乐受、舍受。这个苦受是苦,当我们遇到违背我们心情,果报体会生起苦受,这个是容易理解的。这生起乐受是苦,这件事情不容易明白。在这当中,龙树菩萨讲出一个偈颂,来解释为什么乐受是苦呢?龙树菩萨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说我们对于我们所欢喜的五欲境界,产生了乐受,这个乐受为什么是苦呢?因为你在追求的过程当中很痛苦,因为你希望财色名现前,别人也希望财色名,这当中就必须要竞争。人跟人之间的竞争,你要花很多的精神体力,你这当中有很多辛苦的事情,这个是苦。好不容易花了几十年的辛苦,白天也工作、晚上也加班,哦,五欲的境界成就了,应该快乐吧!不对,得到这个五欲的境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你会感觉到:你要保存这些五欲快乐的相续,你还不能放松。因为「得时多怖畏」,因为只要你一不注意,别人就会破坏你,因为别人要抢你的五欲。所以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当中,你只要不进步,你马上就被破坏,所以你会有一种很不安全的感觉。你为了要今天受用的五欲、我明天也要受用五欲,这个时候你心中还是不快乐。为什么呢?「弟子心不安」,没有安全感,怖畏,害怕失掉。第三个「失时怀忧恼」,虽然你害怕失掉,但是你害怕是一回事,事实上世间上的事情,有生就有灭,迟早要破坏。这破坏的时候,你内心当中,因为对五欲的执取太重了,内心会有很大的忧恼。所以龙树菩萨的意思是说:这个乐受之所以安立苦,是因为你为了追求乐受,你要承受很多的痛苦。就是说你要承受多苦,而得到一个微少的乐受,所以安立做苦。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出生美味,终得大患。虽然这个美食也的确是甜美,但是因为这当中太多毒药了,你为了吃这个美食,你要同时吃那么多的毒药,所以这个也是苦。龙树菩萨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乐受的苦,是因为你追求这个短暂微小的乐受,但事实上你冷静下来,你背后付出太多的痛苦,你在追求的过程也要痛苦,得到的时候你要担心它失掉,失掉以后你心不甘、情不愿,这整个过程当中有很多很多的痛苦。加起来相对那个微少的乐受来说,苦多乐少,所以安立为苦。所以乐受是苦是这样子安立的。这样子我们就来破除我们对于受的一种乐颠倒。我们凡夫的心情,欢喜放纵内心去攀缘六尘的境界,我们就是期待乐受出现,期待我们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只有乐受出现。说我们欢喜吃这个东西,其实我们不是真正的想吃这个东西,我们是欢喜我这个心跟这个东西接触的时候,那个乐受能出现。因为你如果真的想吃这个东西,你要吃多的时候,你吃厌了,没有乐受了,你就不想吃了,所以我们是期待乐受出现。但是当我们知道乐受是苦的时候,它就能够息灭你向外攀缘的心,就会让你专心的修学圣道,是这个意思。这二个是在对治爱取的烦恼。

  「观心无常」。这个「心」是一个能;这个「法」是一个所;前面的「身」是一个所,所受用;这个「受」是能受用。这个「心」是能分别,这个「法」是所分别,也是一层能所。我们凡夫的心情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我们这一念明了心,有一个「常、一」的颠倒。我们总觉得在内心当中,有一个常一的我,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没有差别的,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是没有差别的!这种我见的颠倒,就使令我们为了爱着这个我,我爱、我见、我慢、我执,爱着这个我,我们就会创造很多生死的业力。但是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是颠倒的。怎么知道呢?比如说:你今生这一念明了心,你随顺了三宝,是归依三宝的心;但是你下辈子得到大福报,到天上去了,充满骄慢,做转轮圣王,七宝千子,你可能没有遇到佛法了。没有遇到佛法,这怎么办呢?心随境转。你当时的境界,就是大家所恭敬、礼拜、赞叹的境界,那只好是放纵你的五欲、烦恼,去享受五欲的境界。别人敢触犯你,「君王一怒,血流漂杵」。你今生福报享完了以后,又变成一只蚂蚁。我是一只卑贱的小蚂蚁,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个东西,从这个山洞搬到另外一个山洞,遇到大雨来的时候,就把我给冲死了,死掉以后又做一只蚂蚁。你做转轮圣王的时候,你的那一念心是如此的骄慢、如此的充满自信;但是你做一只小蚂蚁的时候,你那一念心是如此的自卑。你怎么能够说「心是一样」呢?那心中的我跑到哪里去了?没有一个常一的我,你的心有很大的转变,就是过去心不可得。你过去那个转轮圣王的心,跑到哪里去了呢?不可得。所以说我们这一念心是随业力,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心识是怎么来的呢?是由业力的熏习而来。善业的熏习,你的心就充满了憍慢、充满了功德;恶业的熏习,你这一念心就充满了罪业、充满了不安、充满了苦恼。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明了的心,是由业力的熏习而来的。所以说观心无常,来破除我们对于心的一个「常、一」颠倒。我们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变化的,我们这一念心也可能趋向于圣道、也可能会趋向于三恶道,它是随时在变化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可能性,这叫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这个「法」,龙树菩萨说:在宇宙万法当中,除了「心」以外,其它的部分都是属于「法」所收摄,就是心所受用的境界都叫做「法」。「无我」这个「我」,就是主宰义。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于我们所追求的境界,会打很多妄想:我现在要干什么、明年我要干什么、十年以后我要干什么。但事实上,这个「法」的境界,它不是随顺你内心的妄想,所以我们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告诉我们说:对这个「法」应该怎么认识呢?「如梦幻泡影」。说你在做梦的时候,这个梦的情节变化,不是你能控制的,完全是业力所显现。过去有一个修仙道的叫汉钟离,汉钟离他学了很多仙道的技术,他年纪大了,希望能够把这个法传下去。找了很久,终于在一家旅馆当中,找到了吕洞宾。吕洞宾十年的寒窗苦读,这一天要去考试,在旅馆里面跟汉钟离接触。汉钟离一看:唉呀!这个是我的弟子。汉钟离就过去跟他说:你要干什么?他说:我要去考功名。考功名干什么?做官啊,享受荣华富贵啊。汉钟离说:你不要做官了,你来跟我学仙道。吕洞宾说:不行,我这十年寒窗苦读,为了就是这么一天,我一定要去考。汉钟离没办法,好吧,那谈到晚上睡个觉吧。汉钟离就从他的僧袋拿出一个枕头:你睡我的枕头好了。睡在这个枕头,睡着了,睡着以后就开始做梦。在梦境当中,他去考试,唉呀!一考果然: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闻。考上了状元,大家又敲锣、又打鼓的报这个信。皇上请去,他长得一表人才,皇上把女儿嫁给他,做驸马爷。哦!有名有利。他的家庭生活很快乐,就生了一个儿子;但是荣华富贵不会持久的,没有多久他的儿子得到一种流行病,就死掉了。死掉以后,他的太太悲伤过度,心情不好,后来也死掉了。吕洞宾悲伤妻子跟儿子的死亡,整天哭,就把眼睛给哭瞎了。这个时候,一个人没有眼睛的时候,你想想看,再好的荣华富贵对他来说,有什么意思呢?他眼睛打开就是一片的黑暗。这个时候真是后悔,当初要是听汉钟离的话去修行,现在多好!这个时候,内心当中一感伤就醒过来:哦!黄梁一梦。(哈哈)这时候就想:唉呀!人世间啊,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荣华富贵是如此的脆弱,你要去受用快乐的果报,这当中一定要吃下毒药。换句话说,你要受用功德天,你就要同时接受黑暗。这个时候吕洞宾就二个都不要:好,我跟你学仙道去吧。所以「观法无我」就是说:这一切的法,你没有主宰性,你可以在心中打很多的妄想,但是这件事情跟你的妄想,是绝对不一样的。就是这一切的境界相,不是你能够主宰的。是谁能够主宰呢?就是业力的因缘主宰。这当中牵涉到你个人的业力,也牵涉到众生的共业,这当中曲折变化是很多的。所以说,我们观法无我,能破除我们对法的颠倒,一种「我」的颠倒。我们总认为这个境界就是我所安排的,我现在要干什么、以后要干什么,事实上我们是没有主宰性的。

  这个「观心」跟「观法」是破除我见的颠倒,「观身」、「观受」是破除爱取的烦恼。这样子是对治我们对身心爱见的烦恼,四念处。这个四念处观,不管是在圣道门、不管是在净土门,都很重要。因为你站在圣道的角度,一个菩萨要在三界流转,你大悲心广度众生,你也是要修四念处来调伏你的爱见,你才能够所谓「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你对这个果报体不能有爱见的颠倒,你才不会有痛苦的感受。所以龙树菩萨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菩萨如果不修四念处,这个长时间的流转生死,这种苦他受得了吗?他受得了吗?他受不了。他为什么能够在三界当中长时间的流转?他就是有四念处的光明来保护他,是这个意思。站在净土的角度,我们要厌离娑婆,就一定要对我们身心的爱取要调伏,所以这个四念处对净土法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破除我们的四种颠倒,使令我们能够正确的看到我们身心世界的真实相,是这个意思。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

  问:

  答:意生身:第一个是「入三昧乐意生身」,这个是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第二个是「觉法自性意生身」,这个是实报庄严土;第三个是「总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总类」是佛的意生身,万德庄严、各式各样的总类。「俱生」(这个俱就是与生俱来的俱,一个人字旁,再一个具足的具),「总类俱生」就是佛的意生身,那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随从这个意生身而出现。他的特色是「无作行」,他是无作妙德,他不必假作意的。「总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那是佛的意生身。这又超越了前面的「觉法自性」。我们一般的凡圣同居土是「入三昧乐意生身」,就是你要现起这样的意生身,你还得稍微的入定,稍微的静一静,然后才能够现出这个意生身的功德。

  问:黄粱一梦的故事,请再说一次。

  答:这就是黄粱梦,那个时候汉钟离在煮黄粱,他醒过来的时候,黄粱还没有煮熟,他已经把这个人生都走过了,所以叫做黄粱梦。人生就是这种境界,有苦有乐、有乐有苦,但是苦多乐少。就是我们凡夫的心情,就是贪着这个刀山上的这么一点蜂蜜,他要付出很多身心的痛苦,不管是追求的时候、不管是得到的时候、不管是坏掉的时候。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支持他呢?因为他的眼睛只看到蜂蜜,他未曾看到他为了追求蜂蜜所付出的广大代价。佛陀提醒我们:你应该要看清楚,事实上你追求的这个欲,你背后付出多少代价,你应该要算一算,好象不划算。所以这个乐受是苦,龙树菩萨说:没有错,佛陀也同意在因果的角度,善业能够成就可乐果报,这因果是不能坏的。那为什么乐受是苦呢?因为你为了追求少许的乐受,你要去创造广大的痛苦,你要承受广大的痛苦,苦多乐少,所以安立它是苦,是这样子安立的。

  问:

  答:八地菩萨他一定有修四念处,才会成八地。他为什么能成就八地呢?就是修四念处。就是菩萨不修四念处,肯定要退转。任何一个菩萨,都是要修四念处,否则他没有办法在三界里面流转的。

  问:

  答:是的,所有的菩萨都要修四念处;否则他连初地都不能证得,他连三界都不能离开。四念处是断除见思烦恼的一个法门。菩萨在三界流转,他不是因为爱取烦恼而流转,他是大悲心。如果菩萨没有断除爱取,那跟凡夫没有差别,你也是作不了主。所以龙树菩萨就提出一个看法说:菩萨不修四念处、不修三十七道品,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没有一个菩萨自己是颠倒的,不可能有这种事情。

  问:

  答:阿罗汉修四念处以后,他的涅槃现前,他就进去了。菩萨他是经过涅槃,他不进去,继续往前走。就是说菩萨修四念处,他有能力取证涅槃,但是他不取证。就是菩萨经过化城的时候,他不进去而直趋宝所。因为这个四念处本身,它有能力使令你趋向于涅槃,但是菩萨他不取证。为什么呢?以大悲心故。

  问:

  答:意根的法尘。因为意根它是个假法,因为佛陀必须要明确的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的差别表达出来,因为意根是自己打妄想的,它是个假法。在唯识学叫「假法」,你自己想的。如果说极乐世界的法尘很好,那这个东西,我在娑婆世界打妄想也不错啊!(诃──)所以看不出这样的一个差别,因为法尘是随你的内心打妄想的。这个五尘那不是,那是实实在在摆在这个地方,所以五根五尘是比较明显的,是个实法,是真实受用的法。所以唯识学说:这个法尘是个假法,你自己这样子想,事实上不是这样子,它是个假法,心中的妄想。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