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五)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五)
癸二 明利根通后
利根三乘,不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即是中道。则被别圆来接,故名通后。
「通教」的利根三乘人,他在观察一切法空的时候,不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即是中道。这就是有一种安立的中道第一义谛。从世俗谛、乃至于真谛当中,又兼立了另外一个真如的境界出现。
解释:
「藏」「通」两教,对于诸法的真实相,看法是分成二谛,世俗谛是一个有相的境界,真谛是一个空性、无相的境界。换句话说;从这种二谛的观察结果,就知生命的本质,有相的境界是不正常的,由烦恼、颠倒才有生命现象。而生命的正常现象是如何的呢?就是色、心都不可得的那个灰身泯智,没有生命现相的才是正常的。亦即:一切法空,是整个生命的最高目标。二谛的思想是这样的。
「中谛」的思想是:三界的杂染生死是不正常的,但是一切法空也是不正常的,这都不是正常的生命现相。什麽才是生命的正常现相呢?——万德庄严的法身;以及淨土的妙用境界。所以安立第三谛对于生命的看法就有更新的诠释。生命的正常情况是有作用的,那是一种万德庄严、正报、依报都庄严的境界。所以菩萨的智慧更高的时候,祂知道「空性」当中应该要有色、心的活动,有不空的妙有,而此「不空」就是一个中道的实相思想——真如。
「通教」菩萨对于生命有这一层中道实相的看法之后,他的根性就超越到别教、圆教的根性。这时就是「通后」,他也可能从无生当中,见到万德庄严的妙有情况。(以下再解释「通后」的情形:)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
二者圆中——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中者,接入圆教。
「中道实相」,就是见到真如了。这当中有两个差别:
一、「但中」:何以是「但中」?因为「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这样的「真如」,它只是一个「理性」,在这个「理性」裡,它不具足杂染法与清淨法,离开了世俗谛和真谛,另有一个「真如」——非空非有的境界。以这样为整个生命的最高目标。如果是看到了「但中」的时候,就接入了「别教」了。(以这样讲的话,「真如」是不能受熏,因为「真如」不能跟一切法和合。因此这是「阿赖耶」受熏的思想,「阿赖耶」识它本身能够慢慢趋向于真如,而「真如」它不能具足一切染淨诸法,这是「但中」之思想。)
二、「圆中」:这是圆融的真如。这个「真如」是全体不变,可也全体随缘。即智者大师所讲:即空即假即中。它能具一切法。在「真如」的理性之中,它本身具足了「空」,也具足了「假」,由于同时具足了「空」、「假」,所以我们也说它是「即中」。「真如」即一切法,它是非空非有的,这个「真如」也是「即空」,「即假」。能够见到「圆中」道理的,就入了「圆教」了。
「中道实相」的安立,这当中影响到一个观念;所谓「成佛」者,什麽是「佛」?在「佛」的境界中,是一个「毕竟空」?或是有生命现象的境界?在《维摩诘经》中,以「虚空」和「大地」来诠释二谛和三谛。小乘人安立二谛,以「毕竟空」为究竟,就像「虚空」,「虚空」离一切相,它不能盖房子。什麽都没有,烦恼不可得,万德庄严也不可得!但是佛菩萨的智慧看到中道的真如,就像「大地」一样,「大地」才能盖房子,才能有所谓的「成熟众生,庄严淨土」。所以《唯摩诘经》以「虚空」来比喻真谛,以「实际理地」的「大地」来形容「真如」,它能够作「空」、「有」的依止。所以说;基本上要能够「通后」,就是要看到「中道实相」的「真如」。(以下再讲到通后的差别)
就此被接,又约三位:被接的速度快慢,有三种差别。一者上根,八人见地被接。二者中根,薄地、离欲地被接。三者下根,已办地、支佛地被接。
被接的情形是约着他的智慧的浅深有上、中、下根的不同。上根人在「八人地」、「见地」,断了「见惑」以后就被接了。他断了「见惑」以后,刚开始他是观一切法无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一开始时,他以为生命只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生死,一个是涅槃。当他证了初果以后,恍然大悟原来生命有另外一个更殊胜的境界——真如的存在。这时他在八人见地时,不但断了烦恼,同时也觉悟了更高、更深的真理,这时就被接入别教、圆教了。中根的人他要到「薄地」「离欲地」的时候被接,就是二果、三果时,慢慢的调伏了三界的爱取烦恼以后,他才能明白「真如」的道理。下根的人,就要到「已办地」「支佛地」才会被接,阿罗汉果或辟支佛果,见思烦恼都断除了以后,他才能明白「真如」的道理。
「唯识」的经论上说,小乘的学者迴小向大的情形,越晚迴小向大,他要消灭过去的习气的时间要越长,因为他刚开始对诸法真实相的道理弄错了,以二谛为抉择,不管是「藏教」的「实有二谛」或「通教」的「幻有空二谛」,都认为三界的生死是苦恼的,所谓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这样的思想用在调伏三界的烦恼,没有过患而且是需要的,但是等到他到了界外时,要开始积功累德时,他迴小向大开始来到众生的尘劳境界,在众生苦恼的境界裡,要建立佛法、广度众生,成熟众生,庄严淨土时,他过去所观察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的影像,就变成是他的障碍了,他的内心经过以前的串习,这时一想到生死就怖畏,虽然已经迴小向大,但是以前的影像还是挥之不去。
根据《法华经》之思想,我们刚开始行菩萨道时,一开始就能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明白生命的真相,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虽然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在调伏初阶段的见思烦恼,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知道,问题不在于三界的果报,而是心中的烦恼,要诃责的是心中的烦恼,而不是诃责三界的果报。所以假设我们今天能够明白真相,那麽就不会错用心。(虽然断了烦恼但是为了以后的菩萨道,又埋下了一个不正确的思想——法执。)「法执」在三界断烦恼时,它不会形成障碍,但是等到你要通过不思议变易生死时,「法执」就会是一个障碍了(所知障)。
上根在断见惑时被接,中根人在调伏见思烦恼被接,下根在阿罗汉果或辟支佛果时才被接。
就此三位被接,又各有按位,胜进二义:
若按位接——若同别十向,或同圆十信。
若胜进接——或登别初地,或登圆初住。
三种人被接,又各有两种差别,一是「按位」接,一是「胜进」接。(按照他从「通教」的车乘换到「别教」「圆教」的车乘,所换是同等级的——按位。另外一种情况是——胜进。他从通教的乘,跳到「别」「圆」时,是跳到更高的等级。)
一、按位——按位接,断了见思的三乘人,入别教的十迴向,或圆教的十信。都是三贤位,这样接是同等级。
二、胜进——胜进接,本来是初果,但是明白了真如以后,转到了别教,马上就证得初地了,或者是圆教的初住,都是法身菩萨了。(破无明,证法身)
解释两种菩萨道:
「菩萨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趋大乘的菩萨道,从凡夫到成佛是——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没有经过声闻缘觉的曲折,在因地就直接受持大乘法门,直下承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直趋大乘,不到声闻、缘觉的境界去作休息,这是佛所讚叹的菩萨道。
第二种是「迴小向大」的菩萨道,开始是先习小乘法,然后再迴小向大。
另有一种;开始是学大乘法,后来「退大取小」了,但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你证得阿罗汉果以后,迟早还是得迴小向大。一个曾经退大取小的菩萨,跟一个未曾栽培过大乘善根的二乘人,又是不同的情况,对于「退大取小」的菩萨而言,他迴小向大时,过去所栽培的大乘善根,毕竟是一入耳根永为道种,他就有可能会变成「胜进接」的情况,因为他在行小乘法之前,已栽培过大乘善根。因此当他断烦恼以后,或听闻十方诸佛讲大乘法时,触动了他过去的大乘善根,他就会有超越的情况,这也是「按位接」和「胜进接」的差别。
既被接已,实是别圆二教菩萨。于当教中,仍存第九菩萨地名。至机缘成熟,示现成佛,乃是别地圆住,来示世间最高大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
不管是按位接、胜进接,只要是被接,都表示他已经迴小向大了,事实上他的阶位是别、圆两教的菩萨,他已不是藏通两教的车乘了。在别圆两教的当教中,他还存在着第九「菩萨地」的假名(就像《阿弥陀经》裡讲淨土的正报、依报之妙,正报妙讲到阿弥陀佛的庄严,也讲到眷属的庄严。……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极乐世界依报的庄严,正报的眷属,有无量无边的阿罗汉,但是极乐世界是要发菩提心才能够成就的大乘善根界。这是为什麽呢?这就是他们曾经修习小乘法的,最后迴小向大了,虽然迴小向大了,但是仍旧保留他过去的假名。)所以说虽已被接入别圆两教,但仍保留他在「通教」的第九菩萨地的假名,等到机缘成熟时示现成佛,乃是别地圆住,来示世间最高大身(带劣胜应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换句话说;要成佛一定要迴小向大。
通教尚无实成佛义,况藏教哉?藏教佛果,亦皆别地圆住所现劣应身耳。
「通教」的菩萨道尚且没有真实成佛之义理,何况是藏教?「通教」跟「藏教」的佛果,事实上都是有位无人,那麽藏通两教的佛又是怎麽来的呢?
藏教的佛果,事实上是别教和圆教的大地菩萨来示现的,而不是真的藏教或通教的佛。
解释:
目前世间上流传的佛法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但是有一些日本学者或南传学者,他们认为大乘佛法是从小乘佛法经论的教义所开展出来的,也就是「大乘非佛说」的观念,他们认为大乘佛法是后人根据小乘教义,把它给延伸出来的。此种说法是颠倒的,因为在小乘经论中,可以看出像阿含经的藏教思想中,有三乘的修行方法,但是《阿含经》的菩萨道并不完整,因为阿含经所诠释的菩萨道只有前半段,就是从因地到成佛这一段,成佛之后就全面休息了,它的菩萨道没有后半段,如此一来,正好违背了因地的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谓「虚空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众生界尽,我愿方尽,无量无边的众生还在生死当中,而藏教的佛果它的菩萨道却只有前半段,没有完整的菩萨道,就没有一个佛能够出现,「佛」是从完整的菩萨道出现的。由此,没有完整的菩萨道就没有佛,没有佛就没有人讲小乘法,因为小乘法是佛说的。所以说,否定了大乘法,小乘法也是不存在了,这是自教相违。
故知,小乘法、大乘法都是佛说的,而小乘法更是从大乘法流露出来的。佛陀本怀正是为说大乘法,良由众生根机不一,佛陀不得不「为实施权」。因此蕅祖说藏通两教,事实上是没有真实佛果存在的,是别教跟圆教的菩萨从本垂迹来示现的。
癸三 结示十法成乘
「通教」的乘跟「藏教」的乘,整个大方向是一样的,都趋向于无馀依涅槃,但是过程就不同了,「藏教」根据「实有二谛」,「通教」是「幻有空二谛」。
十法成乘者
一、明观境——六道阴入,能观所观,皆如幻化。
所观境者,即是他所依止的道理,他在观察此「理性」时,是如何观察的呢?三界六道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种色心诸法,不管是能观的智慧,或者是所观的色心诸法皆如幻化,这就是「体空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生法的「本性」是空的,所生的这些色、心诸法是不能决定自己的性质的,由「因缘」来决定所生法的性质——「诸法不自生」,因为诸法不自生,所以诸法的本性是「空」。能观的智慧和所观的境界都是「性空」,由因缘才有,都是如梦如幻的。(依止这种「幻有空二谛」的道理,实际上已超越藏教的「实有二谛」。)
二、明发心——二乘缘真自行。
——菩萨体幻兼人,与乐拔苦,譬如镜像。
「通教」的三乘人有两种不同的发心,一、假设是二乘人的话——缘真自行。他是观一切法空,重点在于自利的功德,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以「出离心」为主。二、通教的菩萨,虽然知道生死与众生都是如梦如幻,但以大悲心之趋使,而能与乐拔苦,度化众生就如镜中之影像——「作水月之道场,作梦幻之佛事」,虽然作,但无有少法可得。
《般若经》讲到菩提心有三种内涵:一、一切智智相应作意;通教的菩萨刚开始时是追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愿力」,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以大悲为上首;以「大悲心」来引导他所有的行门,为利益一切有情而修行。三、以无所得为方便;观察众生因缘生,如梦如幻无自性,但以「大悲心」推动,度如梦如幻的众生,建立如梦如幻的佛法。
三、安心如空之止观。
前面所讲是通教的「正见」和「发心」,这一项是讲「修行」。他这一念心是安心在一种「如空」——「当下体空」的思想,以「体空观」作为观法。
四、以幻化慧,破幻化见思。
能观的智慧是因缘生无自性,它假藉闻思修的熏习而出现。见思烦恼也是因缘生,假藉一念无明、颠倒而生起见思烦恼。所以说能观的智慧与所观的见思惑都是自性空,以幻化的智慧,去对治幻化的烦恼。
五、虽知苦集流转,六蔽等皆如幻化,亦以幻化道灭,还灭六度等通之。
虽然知道「苦集」、「流转」、「六蔽」等都是如梦如幻,但是也以幻化的「道灭」、「还灭」、「六度」去对治它。烦恼、生死虽然是如梦如幻,只要你去招惹它,它也有如梦如幻的作用来障碍你,所以基本上我们还是必须布施、持戒、修习善法等,来通畅我们的菩提道。
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调适道品)
内心安住在毕竟空,调适戒定慧的道品,使令均等。
七、体三藏法,无常苦空,如幻而治。
这是「对治助开」,虽然通教智慧超越藏教,但是有时候我们还是要把藏教法门用来加以对治,靠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来对治粗重的烦恼。
八、识乾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谬滥。
明白乾慧地(外凡位)的整个位次,虽然如梦如幻,但是每一个如梦如幻当中都有它相应的功德,不能以凡滥圣,这就是「知位次」。
九、安忍乾慧位内外诸障,而入性地。
「乾慧地」这个外凡位障碍很多的,不管是内心的障碍或身体的障碍,都必须安忍。
十、不着性地相似法爱,而入八人见地。
外凡位的安忍,那都是一个障碍。但是内凡位的障碍是功德出现了,特别是有禅定了以后,内心有很多殊胜境界,色身有三昧乐,内心有自在力,这时假若对于神通或三昧乐产生了执着,那麽就会失去涅槃功德了,不能入八人地、见地了(失去圣位),所以说要「不着」。
* 「不着」不是叫你排斥或抗拒,不执着就好。它出现它的,你修你的。
修行路上,刚开始都是坏人来打扰你,后来都是好人来跟你打招呼,不管好人、坏人,你都必须继续走,前面有更殊胜的等着你!
证真利钝,分别如前说。
证悟真理根器有利钝的差别,就跟前面藏教一样。亦即:利人节节得入。钝者,具十法方悟。
辛三 别教 分二
一、释教相。二、明观法。 初中分三
一、解释名义。二、所诠教义。三、修行位次。 今初
癸一 解释名义
别教——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藏通二教,别后圆教,故名别也。
「别教」的「别」是差别之义。「通教」的「通」则是融通,通前又通后。而「别教」相反,它是别前、别后。有六种差别:教、理、智、断、行、位,从因到果的情况有差别。六种差别有三重因果,教是因;理是果。智是因;断是果。行是因;位是果。
教、理——教者,圣人被下之言。(圣人主要是指佛陀),佛陀在清淨的法界中,以大悲心流露出很多、很多的语言文字(在别教裡有《解深密经》、《愣伽经》等等),这都是加被九界众生,故称为「教」。理者,教下所诠之义。在语言、文字当中诠释的道理,称为「理」。换句话说;道理是从「教」来的,不是自己冥想出来的。教、理是第一重因果,由教理就能引生我们的智断。
智、断——智断是约着我们自利的功德,我们在教理当中,经过闻思修,就能生起观照的「智」慧,心中能够出现一道光明,这时就能「断」了,所谓断惑证真,破除心中的烦恼,证得真如理。内心产生的智慧,断除内心所生的烦恼,这是自利,完全自受用的境界。
行、位——经过智、断的自受用,生起行、位,就是六波罗蜜、十波罗蜜的利他妙行,发菩提心,从空出假修习利他的功德。「行」有很多的阶位,以别教来说,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共五十二个阶位。这是根据「行」的浅深,有五十二个阶「位」。
「别教」有这三重因果,而此三重因果不共于前面藏、通两教,也不共于后面的圆教,所以称之为「别」。
癸二 所诠教义
此教诠无量四谛。亦诠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亦诠不思议六度十度。
亦诠显中二谛。亦诠圆入别二谛。
亦诠别三谛。亦诠圆入别三谛。
所诠教义当中,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就是「别三谛」,它是「别教」正式的教义,叫作「别三谛」。(请看附表p.16)
附表八——别教教义
别教在二谛当中,又安立了一个「真如」,亦即第三谛。
(一)别教三谛——「谓有即是俗,空即是真,取真谛之不有不空名为中谛。则二谛三谛,但有开合之殊,义无增减。」
——《教观纲宗释义》——
别教三谛的道理是;有即是俗,一切现象界生灭法就是「有」——它属于世俗谛(在这裡别教的「有」要注意;藏、通两教的「有」——俗谛,完全是约三界苦集的流转因果安立的。别教的「有」是包括了界外的不思议变易生死,也就是包括了界内的分段生死,和界外的变易生死,范围比较大。)在有是俗,空是真之中,另有一个「真如」存在,它是取真谛的不有、不空名之为「中谛」。在一切法空当中又开出一个非有非空的「真如」当「中谛」,亦即离开了世俗谛,离开了真谛,另外有一个中道的实相叫「真如」。不管二谛、三谛乃至一谛,都只是开合的不同,义理上并无增减。
------12○竟 * 13○起------
「诸法实相」,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什麽是诸法的实相?——一切法「如」。「如」,可以说是一谛,就是「一真法界」,也可以说是二谛,也可以说是以别教来说,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共五十二个阶位。这是根据「行」的浅深,有五十二个阶「位」。
「别教」有这三重因果,而此三重因果不共于前面藏、通两教,也不共于后面的圆教,所以称之为「别」。
返回目录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