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四)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四)

 

  甲三、乙一、丙二、无漏清淨识 (前五識之第三颂)

  变相观空惟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本偈颂是讲圣人无漏的前五識情况。

  「变相」者,变带真如的相狀。「观空」者,观察二空真如。前五識不能直接观察「真如」,它观察「真如」时,要变带真如的相狀。这种智慧是属于「后得智」所摄受,不是「根本智」。

  「果中犹自不诠真」「果」是讲佛果。莫說凡夫无法契入「真如」,,即使是成佛之后,佛的前五識——「成所作智」也一样不能直接契入「真如」(必须。变相观空,不能直接观空)。

  上二句讲前五識转成「成所作智」的一种情况,下面兩句讲「成所作智」的功能。

  「圆明初发成无漏」「圆明」指「大圆镜智」,,第八識转成「大圆镜智」,前五識同时也转成无漏的五識,这时由前五識转成的「成所作智」的功能——「三類分身息苦輪」,它能变化出三類的分身,來度化众生,息灭众生生死苦海的輪转。

  解:此明五識,至果位中,转为成所作智之时,犹自不能亲证真如体性。

  但于自識变起真如相分,以观二空之理。

  故非根本智摄,惟是后得智摄也。

  前五識到了佛果位时,已经转成「成所作智」,也不能亲证真如体性。前五識要观察真如,必须先「变相观空」,就是从前五識当中变起了真如的相貌,來观察二空真如之理。意思是:凡夫的前五識是「合三離二观尘世」,凡夫的前五識是观察尘勞世界,圣人的五識也不能观真如,所以前五識是只能在有相的境界裡活动。(观察真如是第六意識的独头意識)(真如无相)。

  前五識帮助积集福德资糧,但不能攀缘真如。悟入二空真如理,是在前五識不分别的情况下,第六意識的这一念「无分别智」去亲证二空真如之理,每一个圣人在成就圣道那一刹那,前五識都是不活动,是第六意識的「独头意識」在活动。

  因此不說凡位的前五識,就算果位的「成所作智」生起妙用,都还不能直接契入真如。

  解释根本智、后得智:

  修行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分成三种智慧:一、加行智。二、根本智。三、后得智。加行智又分成三類:闻、闻所成慧。思、思所成慧。修、修所成慧。

  闻所成慧从听闻教理而有,主要是「四圣谛」,一切法是缘起,苦、集、灭、道,苦、集是世间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的因果,生命是由因果而有,听了这样的道理,内心生起一种理解,这叫「闻慧」;进而在寂静处去思惟这个道理,一次又一次的思惟,这个道理就很深刻,「闻慧」还不足以抵抗无始的烦恼,到了「思慧」时,对理論的体验更深刻,「思慧」就是胜解,能够断疑生信了,因此「思慧」多少可以调伏烦恼了,「思慧」的力量更加强大,内心的光明就更加殊胜广大。但是到这裡都还是「散亂心」,到了「修慧」时,内心才能有一种禅定的寂静力量,在禅定中去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观察生命、五蕴都是因缘所生,刹那刹那变異当中,是无我、无我所,是毕竟空,这时就是「修慧」。一念的相应,第六意識的独头意識跟「空性」就接触了,此时「能所双亡,诸相叵得」,一切法不生,就像《心经》裡所說,……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識,无眼耳鼻舌身意,……,与空性相应时,一切法是不现前的,这时是「根本智」。

  「根本智」了以后,下一刹那就启发「后得智」,又开始出现相狀,也就是說刚开始时有漏的名言,证得「根本智」时是没有名言,到了「后得智」名言又出现,但此时是无漏的名言,施设方便引导后学。

  「后得智」,能够施设种种名言,來引导后学,使令后学來依止这样的名言,也能悟入二空。我们所說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見。这个「解脱知見」就是「后得智」「慧」本身就是「根本智」。,为什麽还有一个「解脱知見」的「后得智」呢?因为「后得智」就是从「根本智」所生起的名言。

  因此前五識没有「根本智」,前五不能亲证真如,它必须经由变带真如的相狀來观察「空」,所以前五只有「后得智」(第六意識有「根本智」。,也有「后得智」。)

  ——未成佛时,一向有漏。

  还没有成佛之前,前五識一直都是有漏的。

  直俟金刚道后,異熟識空,转成大圆镜智相应之庵摩羅識,名为「圆明初发」。

  尔时庵摩羅識所持五根成无漏故,依根所发五識,亦成无漏,名为成所作智相应心品。

  前五識的转依——成所作智,要等到「金刚道」后,一念的相应「異熟空」,也就是第八識就破坏了。(金刚道——等觉后心。等觉后心所住的定特别坚固,能破坏一切的障碍,禅定特别深,在金刚的禅定中生起「道」,亦即我空、法空之智慧。)

  「異熟空」,異熟是指有漏的果报。第八識在有漏位时,它会受前七转識业力的熏习而有变化,故称它为「異熟」。

  但是成佛以后「異熟」的功能就消失了,不再受熏全部转成无漏——「大圆镜智」——又称「庵摩羅識」,故名为「圆明初发」。

  第八識转成「无垢識」(庵摩羅識)以后,此时庵摩羅識所持的五根成就无漏的缘故,所以依止这无漏的五根所发动的五識也成为无漏,就叫作「成所作智」。故知前五識的转依跟第八識是有关係的。

  古德云:「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中圆」。转識成智、转凡成圣,在因地中转的是六、七兩識,第六意識修我空观、法空观,第六意識转,第七就跟着转,初地时,它能破「分别」的我、法二执,成就下品的「妙观察智」——第六;和「平等性智」——第七。到了八地时(不动地),俱生我执也消灭了,是中品转,成佛时是上品转,全部都转成圆满的「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

  因此六、七識是在因地时就慢慢的转,但是这整个过程,前五和第八都不能转,五、八是在成佛那一刹那才突然转过來,为什麽初地到八地第八識都不能转呢?因为这个时候阿赖耶識裡还有很多有漏的种子,而无漏識不能执持有漏的种子,所以既然有漏种子还在,第八識就必须处在有漏中。第八識在因地不转就是因为在成佛之前,它还有一些微细的有漏种子在,这是第八不转的原因。那麽前五又为何不转呢?因为前五的「根」是第八識的「相分」,只要第八处在有漏,它所表现出來的根身也是有漏,有漏的根身是不能发动无漏的清淨識的。所以前五識的「根」在成佛之前是有漏,所以它也一直处在有漏当中,只有在成佛时那一刹那——「金刚道后異熟空」的时候,第八識转成「大圆镜智」,前五識也一刹那间转成「成所作智」,这就是「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中圆」的意义。

  能于尽未來时,遍十方界,示现三輪不思议化;度脱一切有情生死苦輪也。前五转成清淨的「成所作智」有什麽作用呢?——「三類分身息苦輪」。

  佛的「成所作智」能够尽未來时,永不停止的,到十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表现出清淨的三輪——身輪、口輪、意輪,不思议之神通变化,度脱一切有情出離生死的苦輪。

  「三類」:第一類针对外凡(外凡位菩萨)。散亂心,外凡资糧位的菩萨。佛所现的是丈六的比丘身。

  第二類是内凡位菩萨。示现千丈比丘身。

  (此二類都有固定之身相)

  第三類是随類化身。完全是度化人道的。

  (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而为說法立即解脱)

  此三類身皆由「成所作智」所成就,是佛的应化身。此应化身方是凡夫能見、闻、觉、知的。

  ※理体三宝是「五分法身」,非凡夫所能見闻觉知。

  甲三、乙二、第六识颂 分二

  初、有漏杂染識。二、无漏清淨識。今初丙一、有漏杂染识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时易可知。

  首先讲第六意識的心王,它造业跟了别的情况;造业的业性是「三性」,也就是通于善性、惡性、无记性,与前五識一样。「三量」是說第六意識了别境界时,它有时是现量,有时是比量,有时是非量。至于「境」则有三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由此可知第六意識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三性三量通三境」,不若前五識的「性境现量通三性」。

  生命在三界輪迴时,第六意識的行相是最容易了知的。这当中的意义是:前五識虽然也有了别的功能,但是前五識是「眼耳身三二地居」,亦即前五識在三界九地中,只有在前面的兩地活动(五趣杂居地和離生喜樂地),只有在这兩地前五才能生了别,到「定生喜樂地」以上,前五都不能活动了。因此前五識就不能說是「三界輪时易可知」。至于第七和第八,不管是欲界的散亂心,或者是色界、无色界高深寂静的禅定狀态,也都不容易了知。但是第六意識不管是散亂心狀态或禅定狀态,都可以明了感觉它的存在,它等于是三界九地裡的主角,故說它「三界輪时易可知」。

  解:三性——即善、惡、无记。

  第六意識能跟善的心所相应造善法,也能跟烦恼相应,起贪、瞋、痴造五逆十惡也是它,有时候它又是不思善、不思惡,造无记业也是它。第六意識能够积集广大的资糧,也能积集广大的罪业,这些都是第六意識來作主宰的,故說通于「三性」。

  三量——谓现量、比量、非量也。

  「三量」是指第六意識能缘的心。(请看附表第四)

  附表四——第六識差别行相

  第六意識有兩种主要的行相,第一是「五俱意識」,又叫「明了意識」,就是第六意識和前五識一起活动。第二个叫「不俱意識」,或者叫「独头意識」,是指第六不必和前五識,它单独生起了别功能。

  一、五俱意識(明了意識)——五同缘意識

  ——不同缘意識

  五俱意識又分有:〈一〉五同缘意識:第六意識能挟带眼、耳、鼻、舌、身一起去了别色、声、香、味、触。(此情况并不多)。

  〈二〉不同缘意識:或者不必五个同缘,或一、或二、或三等,只跟其中几个識來生起了别,不具足五个識,称之「不同缘意識」。

  二、不俱意識(独头意識)——独散意識。

  ——梦中意識。

  ——定中意識。

  「不俱意識」一般都叫「独头意識」,有三个:

  〈一〉独散意識:第六意識单独的攀缘过去、攀缘未來,它处在散亂的阶段。

  〈二〉梦中意識:作梦时是不挟带前五識的,完全是第六的独头意識來了别梦境。

  (唯識经論中提出梦境出现有二因缘:一、业种所现:过去曾造之业,业的功能被保存下來,梦中所見可能就是过去所造业之情况。二、他力所使:佛菩萨或鬼神所使。)

  〈三〉定中意識:二禅以上方有「定中意識」。

  (回到讲义 p.17)

  三量——谓现量、比量、非量也。

  解:若与五識同起,率尔缘现在境,不带名言,不执为外,则属现量。

  第六意識与前五識同时生起——五俱意識,攀缘「现在」境界——在率尔心阶段,这时(第一刹那)是不带名言,而且不执着外境的,这时是属于「现量」。

  若入禅定,缘禅定境,亦属现量。

  禅定时,前五識是不能活动的,只有第六之独头意識攀缘禅定境界,这也是「现量」(若是禅定中生起寻、伺二心所,即非现量。比如:外道于禅定中。見到牛生天了,到此还是「现量」,继而生起寻、伺心所,以为吃草可以生天,这就是「非量」了。亦即:于定境生起寻伺即落入「非量」。)

  若入二空观,或根本智亲证真如;或后得智变相观空,亦皆现量。

  假若是入了二空观(初地以上圣人),这时是「现量」,或是根本智亲证真如时,亦是「现量」,或是后得智变相观空也是「现量」(这些都是圣人对无为。真如的智慧)。

  若藉众缘而观于义,不倒不谬。如見烟知火,見角知牛等,则名比量。

  「比量」即藉缘而观于义,假藉我们已经知道的因缘,而观察未知的义理,得到一个不颠倒也不错谬的认識,即是「比量」(例:看到山的一边有烟,。但是并没看到火,火被山挡住了,从我们看到的烟﹙已知的因缘﹚,我们知道山的那一边一定有火)。

  若颠倒推求,虚妄计度,不能如理而解,不能如事而知。如无我计我,不淨谓淨等。又如見杌疑人,見绳疑蛇等。又如翳量也。

  「现量」和「比量」都是对于所缘境一种正确的认識。不管是亲证法体,不管是藉相推度,总之都是不倒不谬。但是「非量」就完全是颠倒推求,虚妄计度,就胜义谛來說,不能如理,就世俗谛來說则不能如事。(例:无我计我。生命体色、心二法都是藉因缘而有,既是有生灭的因缘法,就是无我的,但是在无我当中执着有一个恆常住、不变異的我,或不淨为淨等。)再以譬喻說明:如見到枯木,却把它当作人;見到绳,却误以为蛇。又如:眼睛有翳,却看作虚空有花;又或者把眼睛捏一捏,看到了兩个月亮,像这些情形都是属于「非量」。

  「非量」最主要是四颠倒,常樂我淨四种错误的认識。所以我们要修四念处來破四颠倒。

  ------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众生心垢淨,菩萨影现中。」

  所谓臨命终与弥陀感应道交,从这句话可以露出消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佛菩萨的心,不像凡夫在有相的境界活动,祂是与我空、法空的真如相应,所以常游毕竟空,这是菩萨自受用的情况。但是菩萨怎麽样跟众生接触呢?——众生心垢淨,菩萨影现中。就是你臨命终跟弥陀感应道交,绝对不是在杂染的内心活动狀态,一定是在一种「正念分明,内心寂静」的狀态,才能跟弥陀感应道交。

  虽然我们带业往生,阿赖耶識裡无量无边的罪业和烦恼都在,但是都一定要空华,捏观二月等,皆名非在「种子位」,跟佛菩萨感应道交,一定是善心起现行,要众生的心垢淨,菩萨才能影现中。因此不能光修「止」,只是使内心冥静不动,到了臨命终时,颠倒就通通出现了,因为你没有修「观」(四念处),根本生不起对治的力量。一切法因缘生,你没有对治它,它自然就活动,而过去有串习,自然就有这股力量,修四念处作基础,再信愿持名,那真的是万修万人去!

  因此「众生心垢淨,菩萨影现中」是我们可以作到的!

  三境——即性境、带质境、独影境。

  性境——已如前释。

  带质境復有二种:

  一者:以心缘心,名真带质。即第六識,通缘一切心及心所及第七識单缘第八識之見分是也。

  所谓「带质境」者,挟带物体的本质,而生起自心的影像,但是此影像跟本质已经不完全一样了。「带质境」有兩种:

  一、「真带质」:以「心法」來缘「心法」叫「真带质」。例如:第六意識的心王去攀缘心所,我们去分别贪心所的相貌、或信心的相貌等,能攀缘的是「心王」——心法,所攀缘的心所也是「心法」,这就是「真带质」。或是:第七意識的心王去攀缘第八識的見分,这也是「真带质」(第七攀缘第八之見分,生起的「我」的相貌,这个「我」的相貌,跟本來那个刹那生灭的第八之見分已经不一样了,所以說,它虽然挟带第八識之見分,但是生起的影像,跟原來的本质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二者:以心缘色,名似带质。谓带彼相起,有似彼质。如依经作观,非是五識所缘现境故也。

  二、「似带质」:以「心法」來缘「色法」,挟带物体的相貌,但是生起以后,跟原來的「本质」不一样,虽然不完全一样,却又相似它的本质。例如:诵经时,依止经文内容作观想,(例:阿弥陀经)从圣言量去观想极樂世界的依正庄严的影像,这个影像就是带质境——「似带质」(影像并不现前,但是。我们挟带文字的因缘,而生起内心的影像。)

  独影境亦有二种:

  一者:无质独影——如缘龜毛等。

  所谓「独影境」就是:不必挟带本质就可以生起影像。亦有兩种:

  一、「无质独影」:独头意識去想乌龜的毛、兔子的角等,世间根本没有的东西,但是独头意識去想像这些,这就是「无质独影」。

  二者:有质独影——如依经作观,虽似托彼为质,终是独头意識所现影故。

  二、「有质独影」:比如「依经作观」(与前面似带质的依经作观不一样,似带质是讀诵时)此处是不照经本而讀诵(本质没有现前),是背诵下來,并不挟带文字的本质,自己的内心把文字创造出來,再从文字当中去现出影像,这叫「有质独影」。

  什麽是「三界輪时易可知」呢?

  今第六識,最为明利——故能通缘三境——而于三界輪转之时最易可知。第六意識在八識当中最为明了、最为锐利,所以它能通缘三境,而在三界众生流转当中,第六意識的行相是最容易了知的。

  ※在《瑜伽师地論》中,把凡夫法界分類时,完全是以第六意識的狀态來分類,生命体的层次主要以第六意識來分别。所以第六意識在生命当中,它最为明利,因为它的相貌最明显,造业力也最强,因此我们观察第六意識的相貌,就能知道很多的缘起。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时别配之。

  第六意識相应的心所有五十一个,全部的心所都相应了。它要起善或起惡是「臨时」——指第六意識所攀缘的境界,遇到染污的因缘就起惡,遇到清淨的因缘就起善,而善、惡是不能同时生起的,所以叫「别配」,个别的去支配心王之意。(不是五十一个心所同时生起)。

  谓此第六識心,与五十一心所,皆得相应。

  第六意識的心王,普遍的与五十一个心所,都能够相应。(心王就如国王,心所就如眷属,国王一定要有,眷属就可有可无。)

  所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大随八、中随二、小随十、不定四。

  随其所起,或多或少,初无一定,故须臨时别配。具如唯識論中诸门分别也。随着因缘有它生起的情况,或多或少都不一定,凡夫的心善变好动,所以必须要臨时才别配,视当时情况再各别支配。

  详细情形就如《成唯識論》中,各门的分别。

  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邪見为六。

  十——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此十,乃小随烦恼)

  不 定 四——谓悔、眠、寻、伺。

  以上心所法,都于《百法》已述,请參阅《百法》笔记。

  ※经常禮佛拜佛可折服慢心。

  忍辱以积大德。(忍时,加一些无我观,比较容易过去。)

  从「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时别配之」这兩句可以看出,第六意識势力有善、有惡,过去已造之惡也追不回來,但是从现在起我们知道必须如何加行。

  性界受三恆转易,根随信等总相連。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本偈颂将心王、心所合起來解释。

  前面已說到第六意識的心王是三性三量通三境,它的活动范围特别广。这裡进一步說明;它的活动范围虽然广,但是它是有变化的。不像第八,活动范围也很广(根身、器界、种子),但是它的所缘境是不变化的,第七的活动范围窄,又不变化,第六意識活动范围广,但是情形是「恆转易」,性、界、受这三个情况恆转易,体性、三界、五受这三种情况是恆常变易。

  在变易中——「根随信等总相連」,或者是和根本烦恼、或随烦恼,或者是善心所,就是說;它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惡,它是一种转变改易的情况。

  解:言此第六識心

  或时与信等相連——则为善性。

  或时与根随烦恼相連——则为惡性。

  或时不与善惡相連,但与遍行别境等相連,则便为无记性。

  故三性恆转易也。

  第六意識不管我们外在威仪表现出來的是如何,只要内心是和善的心所相应,那就是「善性」;又不管你外在是多麽的有威仪,只要内心有烦恼,这就是「惡」;或者不思善也不思惡,那就是「无记」(无记多分來說,都是有覆。无记,虽然不起贪瞋,但是内心是无明,我执、法执相应的,故是有覆无记。)

  故三性恆转易也。第六意識在整个八識当中,它是造业的主角,但这个主角它不完全是善,也不完全是惡,它是会变化的,比如說你今生淨除罪障、积集资糧,但是你下辈子來,并不一定会作善,你可能福报大作了国王,遇到五欲境界,烦恼就生起活动也有可能。你今生是个善人,下一生可不一定再是个善人。再說的微细一点,你现在是善的念头,下一个念头不一定是善,这就是为什麽說「观心无常」的道理。吾人内心的本质,它不是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内心的本质也是因缘法,不是它有独立体性可以自然生起,只要因缘有变化,它的体性就会有变化,故說「三性恆转易也」。

  或缘欲界、或缘色界、或復缘无色界——故三界恆转易也。

  此处是讲「界」的恆转易,一般人当然在五欲的境界——欲界活动,但是有时候也能入定,得到禅定,进入到「定自在所生色」——色界,或者进入到无色界,所以說它在「三界」也会有变化,故說「三界恆转易」。

  或时喜受、或时樂受、或时忧受、或时苦受、或时不苦不樂名为捨受——故五受恆转易也。

  现在也许欢喜快樂,等一下却又忧愁苦恼,再等一下可能又是不苦不樂,一天当中喜樂忧苦乃至不苦不樂等感受,时起时灭不断变化,故說「五受恆转易」。

  ※圣人是正定聚,凡夫则是不定聚,圣人遇境内心决定是善,但是凡夫的心就如空中的羽毛,有时往上飞,有时往下坠,就是不定聚。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前面兩句說的是第六意識的变化,现在这兩句說在变化当中它是——动身发语独为最。它能发动身业、语业,在八識当中势力是最大的,它不但变化性大,造业力也最强。造业结果就是能创造引业,创造满业,再由业力牵引第八識去得果报。故知第八識去哪裡投胎是由业力决定的,虽然第八識是果报主,但是它不能决定去哪裡投胎,必须由第六意識所创造的引业、满业的业力來决定。

  引业的「引」就是牵引,它有强大的势力,能够牵引我们去受三界的总报。满业的「满」就是圆满,圆满别业。

  解:谓身语二业,皆由此第六識方能发动。

  身体与嘴巴只是造业的工具,它们不能自己发动业力,必须由第六意識才能发动(其他诸識都不能发动)。这是說明八識当中,只有第六意識才能发动身业、语业。

  由第六識,与发业惑相应,能造善惡引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总报。

  第六識如果跟「发业惑」(贪瞋烦恼)相应,它能够造善、惡业,这个「业」是生灭法,(诸行无常)已经造作过了,但是在造作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刹那都熏习了善惡的功能——种子,此功能(种子)累积到一个时候,就能使令我们去招感六道的可樂、不可樂的总报(总报由发业惑所招感)。

  由第六識,与润生惑相应,能造善惡满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别报。

  如果第六識是跟「润生惑」相应(业势力薄弱,不能造善,亦不能造惡),是「无明」「无明」不是贪瞋,只是造了一个比较势力薄弱的满业,这个业力,过去以后,一样有熏习的功能,成熟时是招感六道的别业。

  这以上所說,是讲第六識的「因地」「因地」裡它能造引业,也能造满业,而引业成就六道的总报,满业成就六道的别报。

  以下请看附表第五

  一、引业:业的势力强大,能牵引第八識去成就三界的总报。有五种情况都能够成就引业(任何一个都可以)。

  〈一〉意樂故重:在造业时有强大的意樂,包括三个阶段:一、方便时:造业之前内心充满了期待。二、根本时:造时起了很大的欢喜心,没有丝毫勉强。

  三、成已时:造以后念念随喜,一点都不后悔。假如造业时具足了这三种心:期待心、欢喜心、随喜心,那麽你所造的业就是很重的业了,这就是「意樂故重」。

  〈二〉无治故重:「治」就是对治。亦即你在一生当中,没有极少的时候來受持一个「学处」,一生中对自己完全不约束,放任身口意恣意的造作,随你所造的业,一定是重业,因为「无治」故重。

  〈三〉邪执故重:内心有邪知邪見,「无知」属于放逸,「邪执」属于「邪見」,依止邪見而造业,这个业也是重业。(因为造业时没有惭愧心,就尽情的造作)

  〈四〉由事故重:前面三项都是约着内心狀态,「事」则是约外境,造业的境界是一个上品的境界。比如三宝境界,你是对着佛、法、僧來造业的,或对父母亲,或师长,或者对众生时,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罪重。(傍生是约大、小隻而判断)

  〈五〉加行故重:加行从兩方面來看;一、次數:造业的次數,虽是下品的业,但是经常造,作业力就不可思议。二、不但自作又教他作:自己造业又找很多人來跟你一起作。不管是善业、惡业,有以上种种情形,全都是重业。以上是引业,这些业力都会影响我们三界的总报。

  二、满业:满业的势力比较薄弱,它不足以影响你的总报,但会影响别报。

  (附表 p.5 满业 讲义文 释义 请參阅佛法修学概要讲义 p.39 笔记 I p.38~39)

  所招总报——名真異熟。

  所招别报——名異熟生。

  若总若别,苦樂万狀,皆第六識造业所牵感也。

  引业所招感的总报叫「真異熟」;满业所招感的别报则叫「異熟生」。

  「真異熟」指第八識,第八識变现的境界——因缘变。第八識变现总报时,没有苦樂好坏的差别,第八識只有捨受。要到别报——「異熟生」分别变以后,前六識出现之后,就有苦受、樂受,好坏的分别出來。

  「真異熟」只是把境界现出來,这时尚无好坏的分别(无名言分别,完全是自性分别而已)。等到「異熟生」,也就是「前六識」出现以后,才有种种的「分别」出现。

  造业的是第六意識,而承受果报时的苦樂忧喜捨受也是第六意識,若因若果,都是以第六意識为主的。(第八識并不承受果报——捨受)。故說若总若别,苦樂万狀,皆第六識造业所牵感也。

  「老僧自有安心法,八风吹來亦无妨。」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