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三)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三)
《瑜伽师地論》說「禅定」有三种相貌:明——明了、不昏沉。寂静——不散亂。樂——轻安。(已经远離欲界身心的粗重)
第三類: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内心有法宝的人(轻安),自然能够「不放逸」 对于种种的过惡,内心能够主动的生起防护功能,,「行捨」能够相续——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内心与法的力量能够任运而转,内心从罪业与颠倒的名言解脱以后,看到众生自然而然生起憐悯心(不害生起)。
前五識的善心所相应情况:
假设是在欲界,欲界良善的五識(端看第六意識是否良善),只能跟十个善的心所相应,不能有「轻安」「轻安」一定是一种「定」的相貌。假设是在初禅,「善」的眼、耳、身三識是有「轻安」的(二禅以上前五識就不活动了)。
四、中二随烦恼——谓无惭、无愧。
从这以下都是「不善」的心所,相貌都是:烦燥扰动、恼害身心(不寂静、恼害现世身心,也恼害來世的身心。)(无惭、无愧心所法,请參阅「百法」《瑜伽师地論》讲到惑、业、苦,「业」有定业、不定业,这定业与不定业的关键就在「无惭」 「无愧」及,我们造一个业,若是具足兩个条件就成「定业」。何者为二?
〈一〉見是功德,心生爱着。(与邪見有关)造了惡业却对此罪业之事认为是功德(认为此罪业可以让你现在快樂,來世也快樂)。見是功德,心生爱着;深深爱着这个罪业,现在造了这个业,以后还要继续造。
〈二〉數數现行,都无惭愧。对于罪业之事,一次一次的造作,完全都无惭愧心(不想调整它)。造业时若具足这兩种条件,就使令「业」变成「定业」,「定业」很难忏悔,定要得不可樂果报。无惭、无愧使令罪业不断增长、广大。
五、大八随烦恼——谓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八大随烦恼心所法,请參阅「百法」笔记 II,p.25 起)
我们修止观时,内心从散亂心到转变成寂静心,在过程当中会有很多事情出现,若身若心都会有很多的变化,身有八触,心有很多影像出现,这时一定要了知境界是邪是正,是要令其增长或息灭?到底是要修止增长?或修观增长?亦或修止息灭?修观息灭?这都必须要学习,才能对于止观的过程,把所出现的任何境界都能够如实了知,而作正确之处理,否则也可能会要了你法身的慧命。这就是「正知」的重要性,「正知」必须透过学习。
若惡心中——定有此十。
若有覆无记心中——定有掉举等八故。
如果是在「惡」的心所,这十个(中二大八)都具足。
如果是「有覆无记」(色界、无色界那高深的禅定),在高深的禅定中不思善也不思惡,但是人我执、法我执仍然存在(第七意識之有覆无记),这时有掉举等八故,有八大随烦恼。
六、贪、瞋、痴者——根本烦恼之三。痴即无明,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根本烦恼中,以「痴」为主,亦即「无明」。一个人在没有光明的地方,只有随顺环境而转,自己不能判断、抉择。「无明」是遍与一切染心相应的。
五識:缘欲界顺情五尘——有任运贪。
若缘违情五尘——有任运瞋故。
五識在五尘是「任运」,意即它没有名言。在欲界的五尘,五識接触时,若是「顺情」的,有任运的「贪」;若是「违情」的,就起任运的「瞋」。
外道凡夫入初禅时:眼耳身識,惟有贪痴,亦不名惡,但名有覆无记。若佛弟子入初禅者:有观慧故,不味着故,并无根本痴贪及大随八,但名为善也。
贪瞋痴是一种「散亂」情况,如果是外道凡夫入初禅,眼耳身識是有「贪」(不是贪五欲,是贪禅定的三昧樂),也有「痴」(认假为真),但是不把它安立为「惡」,只当它是「有覆无记」(禅定之「贪」。,是三昧樂,属于心一境性,已无粗重性,是寂静狀态。故不名「惡」,亦不到三惡道去。)如果是佛弟子入初禅,因为有观慧,所以不贪爱三昧樂,連根本的贪痴以及大随八都没有,这就完全是「善」的。
◎以上所說是前五識所相应的三十四个心所。
问答:有覆无记之「覆」完全是指覆盖「真如」,故說障碍圣道之修习;不覆一般的善法。「有覆无记」是遍三界,如果是在大八随烦恼中,若有覆无记心中——定有掉举等八故。此时的「有覆无记」是指散亂心相应的,散亂心的「有覆无记」,内心中也不思善、也不思惡,但也不是跟「禅定」相应,那一定就有: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这些情况。如果是「禅定」相应的「有覆无记」,那就不名为「惡」。
※「有覆无记」的范围很广,三界的众生,只要我们不修无常观、无我观,
不一定会造惡业,但是一定会落入「有覆无记」。意思就是說:第七意識的「恆审思量我相随」,只要我们第六意識不修我空观、法空观,那麽第七意識的「恆审思量我相随」一定就现前,不管是散亂心或禅定心,故說「有覆无记」是通于三界的。
唯識学把我们内心的狀态分为有善的心所活动,和惡的心所活动,但是我们从这当中可以明显感觉出來;惡心所的势力强过善心所的势力,这表示我们过去生当中造的惡业比造善业多,因为「心所」就是由「业力」的熏习所留下來的,虽然业力已经过去了,但是「造作的等流性」被累积下來,因此修学佛法,从凡夫到見道位是最困难的阶段,初修学要调整强大的惡业跟烦恼,这时的「善根」又很薄弱,完全是仰赖「信心」跟「惭愧心」,这时面对强大的烦恼势力,内心有很大的冲击,所以这时完全只能靠「信心」去支持。
蕅祖于《弥陀要解》中說:三界生死,最难透脱。意即:初修学佛法时「初发心」最困难,到了「界外」就比较容易了。别教初住就見道位了(断了見惑了),十住、十行、十迴向,这还要一大段的时间,但是这个时候的修行就简单了,一个初果見到真理的人,具有四不坏心。问题是在「十信」位时,内心尚未見到真理,带业修行,内心带着烦恼障、业障、报障在修行,故說:三界生死,最难透脱。
「十信」位菩萨修行靠的就是「信愿」「信愿」來自于对教理的胜解。,「胜解」的生起來自于相续不断的听闻和思惟。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離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識与根。
以下說明五識在了别造业时,所必须具足的因缘。前五識要生起了别跟造业,必须依止「淨色根」,它所具足的因缘有三种情况:九缘、七缘、八缘三种。
眼識是九缘,耳識是八个缘,鼻舌身三識是七个缘。前五識的活动,必须有九缘、七缘、八缘互相的支助,才能生起「了别」跟「造业」的作用,所以叫「好相邻」。
解:「淨色根」——谓胜义五根。乃第八識所执受之相分。
——以能发識,比知是有。虽是色法,非外四大所造,亦非肉眼可見,故名为淨色根。
——依此五根,乃发五識,此根即名增上缘依。
「胜义五根」是微细的四大所造,微细的四大我们不能見闻觉知,怎麽知道是有呢?因为它能引发「識」,我们能够比度量知是有,是一「比量」境界,所缘境不现在前,不是「现量」。虽然是一个「色法」,但是它并不是外四大,也不是肉眼可以見到,故名「淨色根」,淨有微细之意。
依止五根(各别依止),眼識依止眼根,耳識依止耳根,这是不可溷濫的。故說:五識同依淨色根。
眼識——则更须空缘、明缘、境缘、作意缘、分别依缘、染淨依缘、根本依缘、种子依缘,方得生起现行,故云「眼識九缘生」。
眼識须要这九个因缘才能生起眼識。耳識——则除明缘,但须八缘,以闇中亦闻声故。耳識除了「明缘」之外,其馀八缘须具。
散亂的欲界众生想修学佛法,前五識还是很重要的,其中眼識和耳識尤其重要,因为眼識和耳識容易取到所缘境的相貌,眼看经典或佛像,耳听佛号声音,都能够善取所缘境相貌。耳識尤其更佳,不但能善取,而且比较不耗损精神。(不耗神才更能相续)。
※「持名念佛」不但能够摄心(能善取所缘境相貌),而且养神。
鼻舌身三識——则并除空缘,但须七缘,以合时方知香味触故。
鼻舌身三識是九缘中去掉明缘(光现)与空缘(空间),其馀七缘具足。因为此三識必须根境合和才能生識。
附表三——诸識生起因缘及差别作用表附表第三广泛讲到八識,八識的生起因缘和差别的作用。
第一是「識」,分成八个識,前六是比较粗显的識,第七和第八是比较微细、深沉的了别功能,我们不容易了解的。
八个識的生起有四种因缘: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
亲因缘:每一个識的生起,一定要有它自類的种子。种子之意——于本識中,亲生自果差别功能(成唯識論之解释)「本識」者,第八識也。种子就是在。本識,每一个生命体,都有一个很微细很微细的「心識」的流动,这个「心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是不造业的,但是它却可以把一生所造的业力都保存下來,它有储存业力的功能,这种功能就叫「种子」。等到「种子」累积到一种能量时,就会使令你去得到自類的果报。「种子」在唯識学把它分成兩類:一、业种子。二、名言种子。
「造业」只有第六意識造业,第七和第八都不造业。第六意識可能跟烦恼相应而造罪业,这个罪业就被第八意識给保存下來;也可能造善业,同样让第八識把业力保存下來。这些业力会使令你以后到三惡道或人天去得果报,就是得「異熟果」,这个是「业种子」——它是由善、惡的业力所成就的种子(有明显的善、惡业的差别)
「名言种子」它是由我们的思想名言的分别所熏习的,它以后所得的果报叫「等流果」(思想是从前生的栽培而有的,这样的思想安立为「名言种子」。。)八識之中,主要是第六意識的力量最大,第六意識的「名言」种子它会影响一个人烦恼的厚薄,善根的浅深。(事实上,八識都有自類的种子。)
所缘缘:八識生起活动,除了自類的种子以外,要有其所面对的境界。(比如:眼識要有色尘的现前,耳識要有声尘,乃至于香、味、触、法),第七意識的所缘缘是第八識的「見分」(因为第八識見分是恆常现起,所以第七的功能。也就恆常现起。)第八識的所缘缘是「相分」,它的范围非常广大,广大的根身、器世间、种子(正报、依报、种子)。第八識是昼夜六时去攀缘这样广大的依正二报。
增上缘:前五識各依五「根」,是「色法」,四大所成。第六意識所依之「根」是「心法」,是第七意識。
「根」之解释:前五識所依之五根是「色法」,它由四大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根」会随着色身的衰老而逐渐变坏,但是第六意識所依之根是第七意識,站在「唯識学」的角度而言,「意根」是个「心法」,而「心法」是不老、病死的,一般人年纪大时,第六意識也没精神,但是它的没精神不像前五識,前五識的了别功能退失,是因为年纪大了,「根」也衰败了,「色法」一旦老病以后,「識」的了别也受影响。至于一般人第六意識的痴呆暗沌,是因为「心光外洩」耗神太厉害了。因此一个人如果经年只知向外驰求,不修止、修观來养神,到年纪大时,第六意識就不济力了(修行人的第六意識不应该受色身所影响)。
※故知,从理論上可以了解,我们臨命终时四大败坏,但是第六意識应该可以保持「正念」的,是可以作到的。
第六意識跟你的眼耳鼻舌身完全没关係的,它可以当「独头意識」独立活动的。至于你觉得身体不舒服,第六意識也不舒服,那是由于你的「执着」,你的内心执着「我」或「我所」。
第六意識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識,第七在有漏位时是「我执」「法执」,第六意識也依它而有此思想,亦即:第七之「恆审思量」会影响到第六。
第七与第八是互相为「根」,兩者都是「心法」,互为「根」。
增上缘之第二缘:「空」。眼識与耳識要作了别时,「根」与「境」要有「距離」,看一样东西时,眼睛和所看的东西要有距離才能看到。耳識亦然,耳根与声音也要有距離,才能听得到。其馀鼻、舌、身等都可以不必有距離,所以「空缘」(空间)只有眼、耳兩識须具足。
增上缘之三:「明」缘。光明(光线),只有「眼識」须具此「明缘」,若无光明(也可說光源),则眼不能見。其馀诸識都不须此「明」缘。(比如念佛,在黑暗中照样可以忆佛、念佛,耳識照样可以作用。)
增上缘之四:「作意」。五遍行第一个,「作意」是警觉心王的,它能引导心王使令它生起,去趣向所缘境的相貌。
「作意」有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兩种。《瑜伽师地論》說:引生「作意」有四种因缘:
一、「欲」「欲」的力量就是「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心中的「希望」,由这种内心的「希望」就会很自然的去境界中「作意」(不管是五欲的境界或三宝。的境界都如是。)
二、「念力」:经常思惟的境界,也会引生「作意」。
三、「串习力」:由生转熟,也就是习惯成自然,串习的力量也会影响「作意」。
四、「境界之力」:前面三种属于自身之力量,此环境的力量属于外境之力,在世间尘勞的境界不容易生起正念,这就是环境会影响「作意」(由外在环。境而影响到内心。)
增上缘之五:「根本依」「根本依」就是第八識。前七转識要生起「了别」。,都必须依止第八識。
增上缘之六:「染淨依」「染淨依」就是第七識。它是前六識染污、清淨的依。止。所谓「六转呼为染淨依」也。
增上缘之七:「分别依」「分别依」就是第六意識。前五識要生起「了别」。只有第一刹那,就是在率尔心的时候,一落入「寻求」的时候,就是第六意識要生起活动了,意思就是說:前五識不能单独生起「了别」,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識当「分别依」。
等无间缘:「心識」的流动,是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水流一样「不常亦不断」,要前一念灭,后一念才能生,故,前一念灭就是后一念生的「等无间缘」。
八識的「等无间缘」就是前一念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赖耶識。(各識各自的前一念。)
以上是八識的生起「因缘」。以下是各識差别「作用」。
作用:眼識——見色。
耳識——闻声。
鼻識——嗅香。
舌識——嚐味。
身識——触软硬等。
意識——知一切法。
第七識——执我。
第八識——持种。異熟。
◎古颂云:眼識九缘生,耳識唯从八,
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
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
眼識要九缘全具,耳識少一个「明缘」,鼻、舌、身三个識要七缘(少空缘、明缘),六、七、八三个識各须五缘、三缘、和四缘,如果「等无间缘」也算进去,每个識都再各加一缘。
※重要的观念:
所谓「万法唯識」者,可从兩个角度來观察:
一、就「世俗谛」而說:一切生命的现象,是由心識的流动所决定,染污的心識强,就到三惡道去,生天了,是心識裡边善的力量强,到极樂世界去,是内心当中对弥陀的皈依、信愿持名等善根特别强。所以生命的现象是由「心識」來决定,也就是你的这一念心,决定了你的生命。
二、就「真谛」來說:是我空、法空,我们修「唯識观」时,有时候会从世俗谛去观察——万法唯識。起一个善念,它有力量使令我生到天上去,虽是小小一念,但是它的本质是生天的念头,慢慢的增长它,臨命终时它就发挥作用,现在念佛,臨命终时就往生极樂世界,这是从世俗谛观察。但是我们不能只是这样观察,最重要的是:心識流动的本质也是缘生缘灭的,我们从附表三可以明白,八識中,莫說前六識这种粗显的意識,乃至第七、第八它要生起的「了别」都要假藉种种的因缘,既要假藉因缘才能作用,这就表示它是「无自性」,要有种子、要有境界,有根、还要有作意,所以我们讲「观心无常」的观念是很重要的,就第六意識的观察可以了解,它的生起首先要有种子,要有境界,不同的境界第六意識的了别也不同,亦即我们的内心会随着我们所攀缘的境界而有变化,这就是「观心无常」。其实「观心无常」就等于是「观心无我」,从它的变異就表示它本身是「无自性」的,此即天台宗所讲「从假入空」。
修「唯識观」的时候,观「万法唯識」,一开始是破「所取相」(一切法都是我心識所变化),我们所取的境界是如梦如幻的,「境界」也是「心」变现的,(比如一水四見),也就是「观法无我」之意。我们修「四念处」时,以为四观法是先观「法无我」,亦即观外境是「心識」所变化的。但是如果只是「观法无我」,而不「观心无常」,就会落入神我外道之流。若能进一步「观心无常」,观察能起的这一念心,它也是假藉因缘而有的,同样是「因缘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这时「心」安住在毕竟空裡面,从此刻起,自世俗谛而进入到胜义谛,内心是无我、无我所,外境不可得,内心也同样不可得(从假入空)。道理上,我们能够了解一切法是空有无碍(即空即假即中),但是下手处还是得「从假入空」先來。(先不要分别假观,从我空观、法空观先來。)我们长劫以來在五欲尘勞裡活动,「自性执」太坚固,透过「空观」的修习,消灭心中的我执与法执。
以上从「诸識的生起因缘」也能够了解,「識」的流动也是无自性,是毕竟空。合三離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識与根。
「观尘世」是指前五識所能了别的境界是尘勞的世界,也就是五尘境界(它不能观真如)。前五識观尘世时有兩种情况:第一种情形是「合」——指根、境相合(不是識、境合,因为「識」是遍一切处的,无所界限)「合」。有三識(鼻舌身)必须根、境和合。第二种情形:是「離」,根、境要分離,这有眼識、耳識兩个。
一般凡夫、外道、乃至愚法声闻,很难分别識和根的差别。
解:鼻舌身三——合中取境。
眼耳二种——離中取境。
故曰「合三離二观尘世」也。
「观」者,能缘之見分;「尘世者」,所缘之相分。
「观」是指前五識能分别的功能,称之「見分」。
「尘世」是前五識所观的尘勞境界,称之「相分」。
鼻舌身三識是根、境合,才能取到境界;眼耳二識要有空间距離才能取到境界。故曰「合三離二观尘世」。
五根对境——无缘虑用故。
——《大佛顶经》云:「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圆觉经》云:「其光圆满,得无憎爱。」
一般人对「識」和「根」很难把它分别出來,所以蕅祖把它分成兩种作分别:
一、五根对境:
〈一〉它没有缘虑的作用。「根」它由四大所成,会有老、病、死,没有「了别」作用(再精妙的色法,都无了别作用),所以說它无缘虑用故。
〈二〉愣严经上說:「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根」在取境时,没有分析的功能,只是如镜子一般,把「境」取到而已,没有分别(无名言分别)。
〈三〉圆觉经也說:「根」取境是圆满的,因为它没有憎爱分别。「根」有质(碍,但无憎爱)。
二、五識缘境:则有自性分别,任运起贪瞋痴,然犹无有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所以不带名言,不执为外,仍名现量。同时率尔意識亦復如是,直至寻求、等流心起,方堕比非二量之中。
五識缘境和五根对境就不一样了,它有「自性分别」,可以任运生起贪、瞋、痴,就有爱憎取捨了,但是前五識也只有「自性分别」,没有粗相的「随念」和「计度」兩种分别。因此前五是不带名言的,不执为外境,它的明了性是属于「现量」。
「五俱意識」在了别外境时,有五位差别:一、率尔心。二、寻求心。三、决定心。四、染淨心。五、等流心。首先是率尔心,是前五識的第一刹那(第六还未出现),此时所取到的境界是不带名言的(没有名言分别),到了第二位的寻求心,第六意識就出來活动了,所以說前五識只在第一刹那,第二刹那开始就是第六意識挟带前五識在活动了,也就是「五俱意識」,这时就有「随念」和「计度」了,开始安立名言,第三是决定心,此时对境界生起决定的理解,第四染淨心,这时引生染污或清淨的心所,第五是等流心,念念相续的增长叫「等流心」。这是「五俱意識」,心缘境时所生起作用的五位差别。
前五識活动时,它单独作用的第一刹那是「率尔心」,第二刹那的寻求心以后,就必须第六意識的支助,设若此时第六意識没有支助它,那麽前五就退失掉了(只到「率尔」,然后就退失掉了。)第六意識在率尔心的时候也是「现量」。
等到第六意識的寻求心生起,乃至到等流心,这时就生起名言,有名言就落入「比量」和「非量」中了。(对境界是正确的认識是「比量」;不正确的认識就是「非量」。)
然此根識之不同之致,惟有秉大乘教,以智观察,乃能分之,若愚法声闻,则便难于分别,况凡外乎?!
「根」和「識」的差别,只有学习大乘佛法,特别是唯識教法,以「唯識」圣教量的观察,才能够分别,如果是愚法声闻或凡夫外道,就很难分别「識」和「根」的差别。声闻人都不能分别了,何况是凡夫外道?!
※把「根」和「識」分别清楚,才不致落入断灭見(医学界言,能思惟的是大脑。但是大脑四大所成,它有坏灭,「心識」却是不死的。)
前五識的了别性非常微细(自性分别),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前五識的了别性是由「根」发动的。但是〈一〉「根」是不能了别的(它是色法)「識」才有了;别性。〈二〉「根」是異熟果报,只有一期的果报(今生是「人」,是「人」的根身;下一生是畜生,是畜生的根身。)但是「識」是相续的,所谓「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带不去的是「根身」,但是今生所造作的业,会引你到下一生去投胎,投胎的是「識」,不是「根」。
有「心識」的流动,才能建立三世因果的观念。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