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静权法师:天台宗纲要·圆教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来源:   作者:静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静权法师:天台宗纲要·圆教

 

  第四章、圆教

  前面已经把藏、通、别三教,概括地讲过了。现在进而叙述圆教,也就分为六节:1、立名的意义;2、圆教的根性;3、圆教的道理;4、圆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圆教立名的意义

  《四教仪》:“圆名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这里,用四重名义,来解释圆教。什么是圆妙呢?《辅宏记》:“三谛圆融名圆,不可思议名妙。”三谛,是真谛、俗谛、中谛,真谛泯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但举真谛,真谛中具俗、中二谛;举俗谛,俗谛中具真、中二谛;举中谛,中谛中具真、俗二谛;一谛中具三谛,名之为“圆”。又真谛遍于俗、中二谛,俗谛遍于真、中二谛,中谛遍于真、俗二谛,一谛遍于三谛,名之为“融”。如是互具互遍,不可思议,名之为“妙”,这是圆妙的意义。什么是圆满呢?《辅宏记》:“三一相即为圆,无有缺减故满。”一谛即是三谛,三谛即是一谛,名为“三一相即”,一谛中具足三谛,全三谛即是一谛,名为“无有缺减”,这是圆满的意义。什么是圆足呢?《辅宏记》:“圆见事理名圆,一念具足为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这些道理,后面详述),于一念中见,名为“圆见事理”,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名为“一念具足”,这是圆足的意义。什么是圆顿呢?《辅宏记》:“教体本周名圆,非渐次成名顿。”三谛为立教之体,遍于一切,名为“教体本周”,三谛乃天然之性德,非造作所成,是为“非渐次成”,这是圆顿的意义。通而言之,自从初发心时,直至成佛,都具有这四重意义。若别而言之,则圆妙、圆足、圆顿三重意义,初发心时,便已具备;圆满一义,唯属于佛。因为色心本妙(圆妙),本具万法(圆足),天然之德,非造作所成(圆顿),所以初发心时,便已具备;而惑无不尽,德无不满(圆满),就必须属于妙觉极果了。

  再说圆教的功用,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圆伏,是圆伏五住。(五住是五种惑,一、一切见住地惑,就是三界分别见惑,谓诸众生,用意根对法尘,分别而起种种邪见,住着三界,这是一切见住地惑。二、欲爱住地惑,就是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用五根对五尘,起贪爱心,住着欲界生死,这是欲爱住地惑。三、色爱住地惑,就是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惑,住着色界禅定,不能出离,这是色爱住地惑。四、有爱住地惑,就是无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感,住着无色界禅定,不能出离,这是有爱住地惑。五、无明住地惑,就是根本无明惑,谓声闻、缘觉,不了此惑,沉空滞寂,不能广修六度万行,住在方便有余土;大乘菩萨,能断此惑,然犹未尽,住在实报庄严土,这是无明住地惑。)圆教人初闻圆教名字,开悟圆教道理,便能用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境智相应,五住惑不伏而伏,名为圆伏。

  圆信,是圆常正信。《止观》:“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无遮无照,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圆信。”上面所说,使是一境三谛的道理。一切诸法,当体即空,本无所有,不可执着(空);然而因缘和合,成种种法,如梦如幻,不无虚相(假);究竟唯是一心(中);但举一法,无不具有三谛之理。三谛之理,本悉空寂,所以说“无一二三”,无便是遮,一切都遮,纤尘不立,显真空义;三谛之理,宛然具备,所以说:“而一二三”,而便是照,一切显现,万法具彰,明妙有义;无遮无照,究竟清净自在,明真空、妙有,两不相碍,非但不碍,而复相融,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这是一境三谛的道理。彻法底源,所以为“深”,包含法界,所以为“广”,毕竟不可思议,所以为“非深非广”,对于这种道理,能够彻底信入,不怖,不疑,亦不怯弱,名为圆信。

  圆断,是一断一切断。五住惑本来无性,全即法界。既信一境三谛之理,从此进修,便能不断而断,断五住惑,开佛知见,住大涅槃,名为圆断。

  圆行:是一行一切行。《止观》:“云何圆行?一向专求无上菩提,即边而中,不余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圆行。”这也是依一境三谛而修,随观一境,皆即三谛,所以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不如二乘为无边所寂,不如凡夫为有边所动,不动不寂,念念与中道第一义谛相应,名为圆行。

  圆位,是一住一切位。《止观》:“云何入圆位?入初住时,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是名圆位。”证初住时,即具一切诸位功德,位位相摄,行布不碍圆融,名为圆位。

  圆自在庄严,以一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止观》:“圆自在庄严者,或于此根入正受(正定),或于彼根起出说(出定说法),或于一根双入出,或于一根不入出,余一一根亦如是;或于此尘入正受,或于彼尘起出说,或于一尘双入出,或于一尘不入出,余一一尘亦如是;或于此方入正受,或于彼方起出说,或于一方双入出,或于一方不入出;或于一物入正受,或于一物起出说,或于一物双入出,或于一物不入出。若委说者,只于一根一尘,即入即出,即双入出,即不入出;于正报中,一一自在;于依报中,亦复如是;是名圆自在庄严。”于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说法,入出无碍;一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说法,亦入出无碍;或双入出,或不入出,亦无碍;入正受是空功德,出说法是假功德,双入出、不入出是中功德。根中如是,尘中亦然,正报如是,依报亦然。根、尘、依、正,无诸障碍,名为圆自在庄严。

  圆建立众生,以四悉檀,普益众生。《止观》:“云何圆建立众生?或放一光,能令众生,得即空、即假、即中益,得入出、双入出、不入出益,历行、住、坐、卧、语、默、作、止亦如是,是名圆建立众生。”于一光中,令诸众生,得四悉檀益,所谓欢喜益、生善益、灭恶益、入理益。得即空益,悟入真谛;得即假益,悟入俗缔;得即中益,悟入中谛。得入出益,于此光中入正受,于彼光中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得双入出益,于一光中入正受、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得不入出益,于一光中,不入正受,亦不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光中如是,根、尘、依、正,一切法中,无不如是,悉令众生,得种种益,名为圆建立众生。

  具备上述的四重意义,所谓圆妙、圆满、圆足、圆顿;和七种功用,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名为圆教。这是诸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但化最上利根之人。这是如来称性直谈,最后付嘱,《法华经》:“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正指圆教。《法华经》又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藏、通、别三教,都是方便引逗,唯此圆教,才是真实之说。所以经中用付财、系珠等种种譬喻,说明佛之知见。经中说:“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所以我们对于圆教教义,必须特别注意,方为不负如来出世的一大事因缘。

  (二)圆教的根性

  《四教仪》;“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又:“诸大乘经论,说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总属此教也。”很明显,圆教的根性,是最上利根之人,非是三乘人所能修学,不但不共声闻、缘觉,连别教菩萨,尚不与共,唯是一佛乘。那么,我们博地凡夫,岂非完全绝望了吗?却也不然,今且据《华严》等经,略为证明。

  《华严经》:“菩萨(释迦佛在兜率天宫时,为补处菩萨)于兜率天宫,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彼世界中,地狱众生,遇斯光者,众苦休息,咸生欢喜,从彼命终,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发音告言:‘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于如来所,种诸善根,往昔亲近善知识,毗卢遮那大威神力,于彼阿鼻地狱命终,来生此天。’乃至‘诸天子!毗卢遮那入离垢三昧,汝当敬礼!’天子闻已,咸生是念:‘奇哉希有!何因发此微妙之音?’天鼓告言:‘我所发声,诸善根力之所成就。诸天子!如我说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说是佛,不著于我,不著我所。诸天子!如我音声,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业报成佛,亦复如是,非十方来。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狱,地狱及身,非十方来,但由于汝,颠倒恶业,愚痴缠缚,生地狱身,此无根本,无有来处。诸天子!毗卢遮那菩萨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来。诸天子!我天鼓之音,亦复如是,非十方来,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罗蜜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净音声,示现如是种种自在。’乃至‘汝当往诣彼菩萨所,亲近供养,勿复贪著五欲乐具。著五欲乐,障诸善根,譬如劫火,烧须弥山,悉令灭尽,贪欲缠心,亦复如是,终不能生念佛之心。诸天子!汝等应当知恩报恩!’时诸天子,闻是音已,化作华香等云,各皆一万,往诣菩萨所住宫殿,欲申瞻观。闻其已从此殁,生于人间(指佛从兜率天下生阎浮提),遂欲下阎浮提承事供养。时天鼓中出声告言:‘菩萨非此命终而生彼间,但以神通,随诸众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见。汝等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净治其意,住善威仪,悔除一切业障、烦恼障、报障、见障,’乃至为说‘诸业果报,无来去处,譬如幻感。’时诸天子,闻是法已,得无生法忍。得十地故,即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莲华,华上各有菩萨,放光现佛。于是广化华香,以为供养,众生蒙香,皆证十地。彼诸众生证十地者,亦复放光,又令遇斯光者,皆得十地。”

  华严是一乘圆教,十地是邻于极果之位,地狱众生,蒙佛光明,即得生天,即生天已,闻天鼓音,便证圆教十地。可见圆教的根性,尚摄地狱众生,何况人、天、二乘而不为所摄受呢!

  《法华经》:“‘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未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佛告:‘诸比丘!未未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提姿达多,造五逆罪,堕阿鼻地狱,而无量劫后,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这里,正显《法华经》的纯圆独妙。可见圆教的根性,尚摄五逆众生,何况未造逆的众生,而不为所摄受呢!

  《观无量寿佛经》:“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净土是无上圆乘,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恶人,临终十念念佛,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闻说诸法实相,发菩提心。可见圆教的根性,确是普摄五逆十恶的恶人了!

  照上面所说,圆教的根性,是上根利智的人,然而也普摄一切人,乃至地狱天子、提婆达多、五逆十恶,无不摄入,这正明法门的圆顿胜妙不可思议。所以这样,是因为仗著佛力和法力;一方面,也是当机者善根成熟的缘故。不过,误会了圆教的道理,很容易发生两种严重的毛病:一是贡高我慢病,二是懒惰放逸病,这两种毛病,必须设法防止。

  一、贡高我慢病。若人闻佛说:“一切众生,皆入一乘,皆当成佛。”便自谓我是学佛乘的,因此,对于声闻、缘觉、甚至权教菩萨,都采取了藐视的态度,这叫贡高我慢病。患这种病的人,为贡高我慢之所障蔽,非但不能见圆三谛理,就连权教、二乘,乃至人天福善都将消失掉。所以,我们一方面,固然不可自暴自弃,高推圣境,甘处凡愚;一方面尤须惭愧谦下,以虚受人,自知不足,时求进步。譬如高山之上,不容众水,惟大海低于百川,百川都归入于大海。

  二、懒惰放逸病。若人闻佛说:“五逆十恶,皆得往生,皆当成佛。”便谓作恶无妨于学佛,因此,虽名为学佛,而实际上仍旧懒惰放逸,并且照旧作恶,不肯改过迁善,这叫懒惰放逸病。患这种病的人,为懒惰放逸之所障蔽,善法损减,恶法增长,毕竟当受无量大苦。所以,我们一方面,应当相信,五逆十恶,皆得往生,皆当成佛;另一方面尤须精进勇猛,迁善改过,修一切善,止一切恶。善法譬如光明,恶法譬如黑暗,光明和黑暗,是不可能并存的。

  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都是不善于学圆教才发生的,切不要误会以为学圆教就必定会发生这两种毛病,圆教是阿迦陀药,能治万病,它的本身是毫没有一点毛病的。

  所谓不善于学圆教,实际上还不是不善学,而是不曾学。譬如只知背诵教条,而没有实际的修持;或只知盲修瞎练,而根本没有在心地上用功,这些都不能算在学圆教。怎样才够得上真正学圆教呢?首先,必须具至诚心,深信佛法的好处,自知罪障深重,惭愧忏悔,改往修来,因发心的真切猛利,可以消灭无始的罪障,得入圆乘。忏是忏其先罪,悔是悔其后过。忏悔一法,是去恶为善,背尘合觉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天台教中特别注重忏悔,如“法华三昧忏”等,这是博地凡夫得入圆乘的一种胜异方便,尤必须加以最认真的修习。

  (三)圆教的道理

  圆教的道理:以四谛论,是无作四谛;以十二因缘论,是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以六度、十度论,是称性六度、十度;以二谛论,是不思议二谛;以三谛论,是圆妙三谛。

  甲、无作四谛。

  藏教明生灭四谛,通教明无生四谛,别教明无量四谛,而这里所明的是无作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即是实相,实相之理,如天而然,非造作而后有,所谓“天然之性德”,名为“无作四谛”。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不异名如,吾人现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异实相,舍实相而别求实相,犹如弃空花而别求虚空,终不可得。空花即是虚空,喻苦谛即是实相,所以说:“无苦可舍”。

  “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集是烦恼,烦恼即是无明,无明无体,即是菩提,不可断无明而别证菩提,犹如不可离波觅水,所以说:“无集可断”。

  “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著有、著空,都是边见,心外取法,都是邪见;或边或邪,当下无性,无性之性,即是中道实相正体,不可离于中道实相正体,而别修于道,所以说:“无道可修”。

  “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生死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当下即空,即是涅槃,不可复灭,所以说:“无灭可证”。

  《法华玄义》:“无作者,迷中(中道)轻故,从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涅槃,名集谛;涅槃是生死,名苦谛;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槃名灭谛。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造作,故名无作。”

  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藏教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通教明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别教明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无明至于老死,这十二支因缘,体即般若、解脱、法身三德,体德圆融,名“不思议”;真常不变,名“不生灭”。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道,烦恼即般若;行、有二支,是业道,业即解脱;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是苦道,苦即法身。是十二因缘,即是如来涅槃三德。

  又烦恼既无,业、苦亦空,业空则清净,一清净,一切清净,般若清净,解脱、法身皆清净,是净德;业性本空,即是解脱,解脱自在,一自在,一切自在,解脱自在,法身、般若皆自在,是我德;法身无相,无生死苦,亦无涅槃乐,无苦无乐,是名大乐;又法身无有生死,是名真常,一常乐,一切常乐,法身常乐,般若、解脱亦常乐,是常、乐二德。是十二因缘,即如来涅槃四德。在因名三因佛性,至果即涅槃三德,体德圆融,故为“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法华玄义》:“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者,为利根人即事显理也。《大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者’。无明、爱、取,既是烦恼,烦恼道即是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烦恼既无,即究竟净,了因佛性也;行、有是业道,即是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是名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言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是中道,无明是过去,爱是现在,若边若中,无非佛性,并是常乐我净,无明不生亦复不灭,是名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也。”

  丙、称性六度、十度。

  藏教明事六度,通教明理六度,别教明不思议六度、十度,而这里所明的是称性六度、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六度,再加方便、愿、力、智四度,便成十度。称法界性,而行六度、十度,度度全是法界,具一切法,即空、假、中。即如以布施一度而论,称性行施,施从缘生,当下无性,竖穷横遍,体自如如,即是空义;施为法界,一切法趣施,是趣不过,即是假义;施尚不可得,何况当有趣非趣,即是中义。又一切法趣施是假义;施尚不可得,是空义;何况有趣有非趣,是中义。即布施一度,具一切法,即空、假、中;其他持戒、忍辱,乃至方便、愿、力、智,无不如是。具一切法,即空、假、中,故为“称性六度、十度”。

  丁、不思议二谛。

  藏教明实有二谛,通教明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别教明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二谛。二谛皆具诸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称“不思议二谛。”

  世间六凡诸法为幻有,出世诸法为幻有即空。世间出世间法,三千性相,是俗谛;世间出世间法,三千性相,一一无非实相,是真谛。三千性相的名数是这样的: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是为十法界;一法界中,又各具十法界,便成百法界;一法界中又各具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如是,便成千如是;又众生假名具千如是,五阴实法具千如是,依报国土具千如是,便成三千性相。又真谛理性,具三千性相,名理具;俗谛事相,显三千性相,名事造。三千性相,是俗啼,三千之外无实相,俗谛即是真谛,事造三千即是理具三千;实相无相,是真谛,实相之外无三千,真谛即是俗谛,理具三千即是事造三千。是则真即是俗,俗即是真,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亦可说同居一尘,同居一名。如一念,一切诸念亦然;如一尘,一切诸尘亦然;如一名,一切诸名亦然。真俗不二,真俗宛然,名为“不思议二谛。”譬如意宝珠,能随人意愿,雨诸珍宝,宝珠是体,能雨珍宝是用,体譬真谛,用譬俗谛。如宝珠体中,不具珍宝之性,何能如意雨宝?此譬真谛理中,如不具三千性相,如何得有俗谛之事造三千。如宝珠不能如意雨宝,何能知其体中具珍宝之性?此譬俗谛事中,如不造三千性相,何从知有真谛之理具三千。今珠体具珍宝之性,珠有雨宝之用,珠能雨宝,全因体具,体即是用,用即是体。譬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是为“不思议二谛。”

  戊、圆教圆妙三谛。

  藏教但明二谛,不论三谛;通教明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别教明别三谛、圆入别三谛,而这里所明的是圆妙三谛。三谛圆融,名“圆”;三一一三,名“妙”。但举真谛,真谛具三千性相,俗、中皆真,三谛皆泯相:举俗谛,俗谛具三千性相,真、中皆俗,三千皆建立;举中谛,中谛具三千性相,真、俗皆中,三谛皆绝待。一谛即三谛,三谛即一谛,是为“圆妙三谛”。

  上面虽举了无作四谛、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和不思议二谛、圆妙三谛等道理,这些道理,其实只是一种道理。《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法华经》所说的佛知见,《涅槃经》所说的大般涅槃,《般若经》所说的实相般若,《维摩经》所说的不思议解脱,乃至真如、法性、实相、法界、寂光、毗卢等,种种名词虽有不同,实在所明的即是这个道理。

  对于这个道理,彻底明白,便是名字即位;依此起修,是观行位;分证此理,是分证位;彻证此理,是究竟位。如来所觉,众生所迷,都在于此。直显此理,便名为“实”;方便开显,便名为“权”;圆顿此理,便名为“圆”;但显一分,便名为“偏”;顿见此理,便名为“顿”;渐见此理,便名为“渐”;正入此理,便名为“正”;昧此盲修,便名为“邪”。这是佛法最重要的根据,如来出世,菩萨利生,诸祖弘法,都是为了要令一切众生亲证这个道理。

  为了对于这个道理,更加明朗起见,下面再引两节文字以资说明。

  天台宗的十法成乘,第一便是观不思议境,所谓不思议境,正是这个道理。如《摩诃止观》:“不可思议境者,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此三十种世间(十法界各有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合为三十种世间)悉从心造。又十种五阴,一一各具十法,谓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众生世间……准例可解;国土世间,亦具十种法……。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思议境。”

  又:“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阴一切阴,一切阴一阴,非一非一切;一入一切入,一切入一入,非一非一切;一界一切界,一切界一界,非一非一切;一众生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众生,非一非一切;一国土一切国土,一切国土一国土,非一非一切;一相一切相,一切相一相,非一非一切;乃至一究竟一切究竟,一切究竟一究竟,非一非一切;遍历一切,皆是不思议境。”这是从一念心中,具见百界千如,三千性相。历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乃至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未究竟等,无不具见百界千如,三千性相,这就叫做“不思议境”。

  一法即一切法,是俗谛;一切法即一法,是真谛;非一非一切,是中谛;即三谛是一谛,即一谛成三谛,一谛三谛,圆融无碍,这是不思议三谛。于一切法中见一法,是空观;于一法中见一切法,是假观;非一非一切,是中观。又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是总空观;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是总假观;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是总中观;这是不思议一心三观。用不思议一心三观,观不思议三谛,这是圆顿教的修学方法。

  《四教仪》:“妙法者,即是心也。妙心体具,如如意珠。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这里很明白指出“妙法”,即是心法。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法界又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法,在一念心,并不是说心含三千法,亦不是说心生三千法,即心是法,即法是心,即一念心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念心;推而广之,即一微尘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微尘;即一毛孔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毛孔;即一名字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名字。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非一法非一切法。心法、佛法、众生法,这三法,即是不思议广大法界。若明心法,即明佛法、众生法。三法即一法,一法即三法,而复互具互摄,不相混滥,这便是所谓“妙法”。

  (四)圆教的因果

  圆教的因,是一心三观。吾人现前介尔一念六识妄心,体具诸法,即空假中(这是但举一念妄心以明,其实一切诸法,无不都是体具诸法,即空假中)。能明白这个道理,依此起修,便是一心三观。在这里,必须明白性德和修德的关系:性德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本是不可思议,圆满具足一切诸法,即空即假即中(就是圆妙三谛);修德是依性德而起修,念念回光返照,观照本具之性德。修德功深,性德便显。若没有本来具足的性德,便不能发起修德;若没有依性德起修的修德,也就不能显明性德。一心三观,是依圆妙不可思议的性德而发起的修德,从此起修,可以亲证圆教的三德涅槃。

  依性德而起一心三观的修德,这一心三观,不纵不横,不前不后,亦不一时。所谓纵者,如别教说:法身本来具足,般若渐次修成,解脱最后始满,如点水之纵氵;所谓横者,亦如别教说:法身、般若、解脱,各各别异,不相收摄,如烈火之横灬。今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如点水之纵氵,不如烈火之横灬,而如伊字三点∴,首罗三目∴。若言纵,则虽一点在上,而二点在下,不可谓纵。若言横,则虽二点在下,而一点在上,不可谓横。这是譬喻法身虽本来具足,而今实未失,般若、解脱虽今后修成,而实亦本来具足,不可谓纵;又法身今虽不失,而实为性德,般若、解脱虽本来具足,而实为修德,一性二修,不可谓横。法身如一点在上,般若、解脱如二点在下,所以说为不纵不横。三德即是三谛,因中名三谛,果中名三德。三德既即三谛,所以现在举果中三德的不纵不横,来说明因中三谛的不纵不横。又三谛在于一境,故不前后;一境历明三谛,故不一时。三谛既是不纵、不横、不前后、不一时,那么称三谛而修的三观,当然也就不纵、不横、不前后、不一时了。

  天台智者大师所说的《摩诃止观》,广明圆教的修因。一部《摩诃止观》,开十大章: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在第七正观一章中,又开十章: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萨。

  今略述正观阴界入不思议境,以明圆教的修因。所谓阴界入,即是五阴、十八界、十二入,这五阴、十八界、十二入,摄尽一切法,这一切法,当下是不思议境。智者大师用梦境来譬喻不思议,他说:“为当依心故有梦?依眠故有梦?眠法合心故有梦?离心离眠故有梦?若依心有梦者,不眠应有梦;若依眠有梦者,死人如眠应有梦;若眠心两合而有梦者,眠人那有不梦时;又眠心各有梦,合可有梦,各既无梦,合不应有;若离心离眠而有梦者,虚空离二,应常有梦。四句求梦尚不得,云何于眠梦见一切事。”

  这是譬喻我们现在的宇宙万有,为当依自心故有?为当依他缘故有?为当自心他缘合而故有?为当离自心离他缘故有?若依自心故有,那么我们可以不籍外边的种种条件,而自于心中生出宇宙万有。而实自心中,不能生出宇宙万有,故知字宙万有,不依自心而有。若依他缘故有,那么假使令我们都没有自心,又何从得知宇宙万有。瓦砾土石,没有自心,也应该有它的宇宙万有了。而没有自心,实不能得知宇宙万有,瓦砾土石,实没有他的宇宙万有。故知宇宙万有,不依他缘而有。若自心他缘合而故有,但自心他缘各各不能生出宇宙万有,各既不生,合何能生?譬如一个盲人,不能见物,合多盲人,亦不能见物。故知宇宙万有,实不依自心他缘合而故有。若离自心离他缘故有,虚空非心非缘,应于虚空之中,忽然生出宇宙万有,而虚空中,实不能生宇宙万有。故知宇宙万有,不是离自心离他缘故有。这样,自、他、合、离,四句推检,都不能得宇宙万有出生之处,故知宇宙万有,即是无生,即是不思议境,不得于不思议境上,执为自生、他生、合生、离生。所以龙树菩萨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能这样观宇宙万有,便是修一心三观。观宇宙万有,不自生、不他生、不合生、不离生,便是空观;而复万法昭然,因果不爽,便是假观;当下即是不思议境,便是中观。观色法如此,观心法亦如此;观五阴如此,观十八界、十二入亦如此;观心法如此,观佛法、众生法亦如此;如此修观,正是圆教的修因!

  圆教的果,是三德涅槃。法身德,名性净涅槃;般若德,名圆净涅槃;解脱德,名方便净涅槃。三德涅槃,唯是一心,不纵横并别,名为圆证。

  天台智者大师《大般涅槃经玄义》,解释三德涅槃:“方便净者,沤和善巧,权能逗物,住首楞严,建于大义,或一阎浮提,或一四天下,或一大千界,或十方土,随诸众生,应可调伏,种种示现。无生而生,王宫七步;无灭而灭,倚卧双林。是以晨朝放光,大声遍告,正觉世尊,将欲涅槃,若有所疑,今速可问,为最后问。所以三界躃踊,八部悲号,献供填空,流血洒地,高幢翳诸日月,广盖遍覆大千,如经广说。乃至下者,作九法界身,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不前不后,一时等现。然于寂灭,无所损减,于诸生死,无染无累,故名方便净涅槃也。

  “圆净者,因圆果满,毕竟成就。原其初基,以大涅槃心,行如来行,持戒不杀,拥护正法,广宣流布,利益众生,回向大乘。感得金刚坚固之体,法身常身,圆满具足,获大涅槃,修道得故,安住于此秘密藏中。复能颁宣,广说一切悉有佛性,施与一切,常命色力,安无阂辩。虽破烦恼,亦无所破;虽圆智慧,亦无能圆;虽施众生,不得众生及以施相,是名圆净涅槃也。

  “性净者,非修非得,非作业非与业,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冲湛寂静,不生不灭。虽在波浊,波浊不能昏动,犹如仰观虚空月形,五翳不能翳。虽复随流苦酢,其味真正,停留雪山,虽没肤中,脓血之所不染,故名性净涅槃也。

  “此三涅槃,不可相离,即三而一;不可相混,即一而三。虽复一三,即非一三;虽非一三,而复一三。会之弥分,派之弥合,横之弥高,竖之弥阔,微妙莫测,不可思议。”这是解释三种涅槃。

  大师又说:“德有三种: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脱德。法身者,即是金刚坚固之体,非色即色,非色非非色,而名为真善妙色。真故非色,善故即色,妙故非色非非色。又真即是空,善即是假,妙即是中,例一切法,亦复如是。以是义故,名为佛法,名佛法界,摄一切法,名法身藏,名法身德也。般若德者,即是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名大涅槃明净之镜。此镜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净境。摄一切法,故称调御,是佛智藏,名般若德也。解脱德者,即是如来自在解脱,其性广博。无缚无脱,是广博义;体缚即脱,是远离义;调伏众生,是无疮疣义。如是解脱,摄一切法,亦名解脱藏,亦名解脱德。如是三德,不可相离,文云:‘法身亦非,乃至解脱亦非。’如是三德,不可相混,文云:‘三点具足,无有缺减。’当知虽一而三,虽三而一,虽复三一,而非三一,虽非三一,而三而一,不可思议,摄一切法,摄一切人。文云:‘我及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入中,微妙难思。’这是解释涅槃三德。

  前面广引智者大师的话,来解释方便净、圆净、性净三种涅槃,和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这里含摄着很重要的道理,所以不避烦琐,而把它抄录出来。虽然文辞较古,其实是说得很清楚的,希望于此详读精思。若能对于这些道理,洞然明白,那么,从凡夫地直趋佛果,中间就可以没有歧途和迂曲了!这是圆教修因所感的果,也就是十方诸佛同证的果。

  (五)六即

  六即正意,本属圆教。即而常六,所以有种种位次;六而常即,种种位次,不离一性。现在,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再依次叙述:

  ┌一、理即——不思议理性(即中道佛性)

  │二、名字即——闻解不思议理性

  │            ┌一、随喜

  │            │二、读诵

  │三、观行即——五品外凡位┤三、讲说

  │            │四、兼行六度

  六│            └五、正行六度

  ┤四、相似即——十信内凡位

  即│            ┌十住

  │            │十行

  │五、分证即——四十一圣位┤十回向

  │            │十地

  │            └等觉

  └六、究竟即——妙觉

  六即位中,观行即有五位,相似即有十位,未破无明,未见不思议理性;分证即有四十一位,位位破一分无明,见一分理性;究竟即,破尽无明,彻证理性。

  《法华经》中明开示悟入佛知见。开佛知见,正对十住;示佛知见,正对十行;悟佛知见,正对十回向;入佛知见,正对十地。《华严经》在初住位,便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从二住以去,无不如此,正是明四十二位,行布圆融,不可思议。《维摩经》:“薝葡林中,不嗅余香,入此室者,唯闻诸佛功德之香。”也正是说明圆教四十二位,位位所证,都是佛的境界。《般若经》:“如来为发最上乘者说。”最上乘,正是圆教一乘。《涅槃经》:“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如来行,正是圆行。《大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喻如圆教行人,凡修一行,即具一切行。《首楞严经》:“捣万种香为丸,若烧一尘,具足众气。”也是譬喻圆教的一行一切行,一修—切修,一成一切成。这些经文,都是说明圆教行位的圆融。

  《妙法莲华经玄义》:“平等法界,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辩浅深;既论悟不悟,何妨辩浅深。”《释签》(湛然《法华玄义释签》):“约理则证法无名,约事则不无诸位。”圆教虽说圆顿,然而证悟亦有浅深,所以应立位次;虽立位次,然而但明一性,纵有浅深,只是一理。所以说:“一悟即佛,无复位次之殊。”而一方面,又须立六即的位次。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释题:“初释佛者,佛是觉义,有六种即”。这是六即佛最初的说法。在《起信论》中,明阿赖耶识有觉不觉二义,接着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这本觉,便是理即佛。又说:“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下面又说:“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这是观行即佛。“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这是相似即佛。“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这是分证即佛。“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这是究竟即佛。若列成表,便是这样:

  ┌本觉——理即佛

  │  ┌不 觉——观行即佛(觉灭相)

  觉义┤  │相似觉——相似即佛(觉异相)

  └始觉┤随分觉——分证即佛(觉住相)

  └究竟觉——究竟即佛(觉生相)

  这里就是少了一个名字即佛,然而从本来不觉到始觉,最初必须经过闻名解义的一个阶段。真正到了名字即佛,便起观行,所以名字即位的后心,就是观行即位的初心。因此,我们可以说,智者大师的六即佛位和《起信论》的本觉、始觉义,是完全一致的。

  1、圆教理即佛。

  即是不思议理性。智者大师说:“《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废;力士额珠,圆明顿在。’《如来藏经》举十喻,弊帛裹黄金,土模内像,暗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此是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虽五无间,皆解脱相,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这是解释理即佛义。

  不思议理性,便是前文所讲的圆教的道理。一切众生,具有这个道理,然而没有知道。如贫女家中,原有无量宝藏,但是她自己还不知道;力士额中的明珠,自己不见,以为是失去了,不知仍在额中;破布包裹着黄全,外面虽只是破布,里边实有黄金;泥土的模型中,实有佛像;暗室之中,实有瓶盆;井中实有七宝。这是譬喻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自己不知道,以为是没有。

  因此,就孤负了本有佛性,枉自流浪生死,受无量苦。佛教的要点,便先要人知道这个理即佛,知道我们虽是凡夫,而却有如来智慧德相。因此,便能依着佛的经教去修持,渐渐从名字即佛,而证到究竟即佛。这样,才可以不孤负如来的悲心,和自己的佛性,这样,才是圆教的修证。不过,假使只知道我们凡夫,都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肯依教修持,那么,就如贫女家中,虽有无量宝藏,而不肯加以发掘和利用,也还只是一个贫女,而不能得受用的啊!

  2、圆教名字即佛。

  闻解不思议理性。智者大师说:“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暗暝。’《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

  这是解释名字即佛义。所谓三宝光明、十号妙味,正是指不思议理性。《涅槃经》中,须达多长者,初佛闻名,身毛皆竖,在昏夜中,忽见光明如昼,寻道而出,城门自开,见佛闻法,证须陀洹。智者大师引这段故事来说明名字即位的超胜。

  蕅益大师说:“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如一念,一切诸念,亦复如是;如心法,一切佛法及众生法,亦复如是”。这样,才叫做闻解不思议理性。若对于十如、因缘、四谛、三谛、二谛、一谛、无谛等道理,有一点不能明白通达,还是不能真正算做名字即佛的。

  5、圆教分证即佛。

  分破无明,分见法性。智者大师说:“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三智一心中得,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以普现色身,依众色缘,一音随类,报答诸声,不动真际,群情等悦。应以三轮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况九法界三轮耶!初住尚尔,况等觉耶!是名分证佛也。”这是解释分证即佛义。

  从初发心住,发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境界,直至等觉,都是分证即位。从初发心住,便能示现八相成道,具佛威仪,示现十法界身,度脱一切。以后每历一位,辗转增胜,直至等觉。

  分证即,共有四十一个位次,便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次的名目,和别教相同,而义大异。智者大师说:“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一缘因善心发,二了因慧心发,三正因理心发,……十番进发无漏,同见中道佛性第一义理,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

  又:“从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蜜,任运生长,自行化他,功德与虚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又:“十行之后,无功用道,不可思议真明,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回向也。”

  又:“十地位者,即是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十地位也”。

  又:“等觉地者,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项,与无明父母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

  初住三心圆发,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初居实报庄严净土,亦复分证常寂光净土,证念不退,与别教初地齐;二位至十住,与别教十地齐;初行,与别教等觉齐;二行,与别教妙觉齐;三行已去,所有智断,别教之人,不知名字。

  6、圆教究竟即佛。

  智断圆满,名究竟即,便是妙觉极果。智者大师说:“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荼,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义。”这是解释究竟即佛义。

  妙觉极果,彻证不思议理性,福智圆满,如十五日月,无有过者,是名究竟即佛。智者大师说:“一切大:理大(一)、誓愿大(二)、庄严大(三)、智断大(四)、遍知大(五)、道大(六)、用大(七)、权实大(八)、利益大(九)、无住大(十),即是前十观成乘,圆极竟在于佛,过荼无字可说。故卢舍那佛,名为净满,一切皆满也。”

  自初住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断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三德。到究竟即位,断四十二品微细无明,永尽究竟,登涅槃山顶,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上上品常寂光净土,亦名上上品实报无障碍净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这是圆教的佛果。

  藏、通、别三教,都有佛果,然而都是方便,不是真实。藏、通二教的佛果,仅和圆教的七信位齐;别教的佛果,仅和圆教的第二行齐。惟有圆教的佛果,方是真正的佛果。圆教的佛果,尚非别教中人所知,何况藏、通二教的人。真正的佛教——实教,唯是圆教;真正的佛果,唯是圆教的妙觉。佛教徒开始学佛,便志求成佛,既求成佛,就必须明白如何是佛?圆教是真正的佛教,圆教的佛果,是真正的佛果。因此,对于圆教的六即,尤其是究竟佛果,更须明白通晓,方不为权乘、小果,误其真修;曲径、旁蹊,迷其坦道。

  (六)圆教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出于《摩诃止观》,智者大师依《法华经》义而立。所谓十乘观法: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三善巧安心止观,四破法遍,五识通塞,六道品调适,七对治助开,八知位次,九能安忍,十离法爱。用这十种法门,便可以从凡夫地,到佛的涅槃果海。

  这十种法门的生起是这样的:自己已经了达不思议境界(1),便能发菩提心,悲悯众生(2);从此修止观法门,以满弘愿(3);既有弘愿妙行,便能遍破一切障碍(4);在遍破一切障碍的时候,能知某法是通,应该护持,某法是塞,应该破除(5);从此自能进修三十七道品(6);用三十七道品对治惑业,助开妙理(7);于一切位次,不僭不滥(8);于一切顺逆苦乐的境界,都能安忍不动(9);亦不著相似中的法爱(10)。因此,使能超越凡夫地,入菩萨位,趋入如来的涅槃果海。

  藏、通、别、圆四教,都谈十乘观法,不过有偏圆、深浅的不同。现在是谈圆教的十乘观法。

  第一、观不思议境。

  观一念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后,亦不一时,广大圆满,横竖自在。上根的人,正观这不思议境。

  一念心,是一刹那的五阴识心。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本来都是不思议境,但因境界宽广,难以示人,所以就不取十二入、十八界,而但取五阴;五阴中又不取色、受、想、行四阴,而但取识阴。犹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的取识阴,令人易于修观。指出这一刹那的五阴识心,正是拣去思议心,而专取不思议心;一刹那的五阴识心,当下便是不思议境,更不可离却思议心,而另觅不思议心。

  所谓不思议境,如《华严经》所说:“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种种五明,是说十法界五阴。十法界有三种意义:第一依真谛讲:十法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都是假名,法界是真空,十法依于真空法界,也就当下即是真空法界,是为十法界;第二依俗谛讲:十法是佛乃至地狱,界为界分,佛乃至地狱十法,各有界分,差别不同,是为十法界。第三依中谛讲:佛乃至地狱,当下即是中道第一义谛真如法界,是为十法界。

  一刹那的五阴识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各各互具十法界,便成百法界;每一法界,又各各具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如是,百法界便具千如是;每一如是,又各各具有三种世间,所谓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这样,就成为三千种世间,所以说: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一刹那的五阴识心,无不具足这三千性相,百界千如。

  上面,搬了许多佛法的专门名辞,恐怕读者要怪我,拦路虎太多了。这原是不得已的事,因为要用简短的篇幅,说明深奥烦复的道理,是很不容易的事。现在,再把十如是和三种世间,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十如是,出于《法华经方便品》。

  一如是相,是指外面的相貌,看了外面的相貌,就可以知道它里面是什么。但相有隐显的不同,又有善观相、不善观相的不同。《摩诃止观》引三国的故事说:孙权、刘备、曹操三人,都有做皇帝的相貌,但孙权、刘备二人的相貌,显而易知,曹操的相貌,隐而难知;一切众生的心,都有成佛的相貌,但弥勒菩萨的相貌,显而易知,虽不善观相的人,也知道弥勒菩萨是要成佛的;一切众生的相貌,隐而难知,唯有善于观相的人,方能知道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二如是性,是指里面的实性,犹如竹木里面,具有火性,虽不可见,遇缘即发;一切众生的实性,即是佛,虽不可见,但能依教修行,可以成佛,如《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三如是体,体是体质,十法界五阴,都是用色、心两法,以为体质,一切众生的色、心,也就是佛的色、心。

  四如是力,力是功能力用,犹如有技能力气的人,因为生病,许多技能力气,都用不出来了;其实这些技能力气,并没有失掉,一且健康恢复,还是能够发挥出来的。一切众生的心,具有佛的功能力用,因为有见思、尘沙、无明等病,所以一切佛的功能力用,都用不出来了;等到见思、尘沙、无明等病治愈后,一切佛的功能力用,就都能发挥出来了。

  五如是作,作是造作,若离于心,何所造作?一切众生的心,能造一切法,所谓是心作佛。

  六如是因,因是习因,能招习果,也叫做业。如习善的人,善业愈益增长,习恶的人,恶业也愈益增长。

  七如是缘,缘是助缘,缘和因不同。如五谷的种子是因,雨露水土等是缘,五谷的出生,必先有种子的因,和雨露水土的缘。一切众生,以业为因,无明、爱、取,能润于业,令生有芽,这叫做缘。

  八如是果,果是习果,因为修了习因,以后就必能招感习果;如过去修善业,现在或未来,善业愈益增长,或现在修善业,现在或未来善业愈益增长等。

  九如是报,报是报果,报果和习果不同,报果是由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习果是由过去的善恶因所招感的善恶业力,前者是异熟果,后者是等流果。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相为本,报为末,初如是相,乃至九如是报,这九如是,都属于事,十究竟等,属于理,九如是的事,即是究竟平等的理,所以名为究竟等。这究竟等,又有三种意义:一、相为本,报为末,本末都是从缘所生,缘生无性,本末都空,这是依空义而说等;二、相但有名字,乃至报也但有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假施设有,这是依假义而说等;三、相即无相,无相而相,非相非无相,乃至报即无报,无报而报,非报非无报,当下便是实相,这是依中义而说等。佛法界,具十如是,乃至地狱法界,也具这十如是。

  三种世间,一、五阴世间,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十法界的五阴,各各差别,如佛有佛的五阴,乃至地狱有地狱的五阴;二、众生世间,五阴和合,成为众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十法界众生,各各差别;三、国土世间,国土是众生所依住的境界,佛有佛的国土,乃至地狱有地狱的国土,佛的国土是常寂光,地狱的国土是铁床铜柱,十法界国土,各各差别。佛法界具三种世间,乃至地狱法界,也具这三种世间。

  一刹那的五阴识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不思议妙境,成不思议妙观,境观不二。然而境则是一,而观有三,三观谓空观、假观、中观,既是境观不二,便成三一互融。一境融于三观,故非前后;三观融于一境,故非一时。不前后,则非纵;不一时,则非横。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是为不思议境。这不思议境,四圣六凡,情与无情,无处不有;而复世出世间,染净色心,无法不具。所以《法华文句》中说:“横周法界之边际,竖彻三谛之源底。”

  上根人,但观不思议境便登初住。为中下根,复论以下九乘。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

  依不思议妙境,发无作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悯己悯他,上求下化。

  既深识不思议境,了知一苦一切苦。我与众生,无始以来,起惑造业,轮转生死,当求出离。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的苦,大家都知道,而人间八苦,天上五衰,修罗多瞋,声闻、缘觉,沉空滞寂,不肯趋向于大菩提,亦复是苦。因此,便起大悲拔苦的心,发两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两誓愿,要分三谛来说明:

  一、虽知众生如虚空,而誓度如虚空的众生,虽知烦恼无所有,而誓断无所有的烦恼,这是约真谛说;二、虽知众生数甚多,而誓度甚多的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而誓断无边底的烦恼,这是约俗谛说;三、虽知众生如如佛如,而誓度如佛如的众生,虽知烦恼如实相,而誓断如实相的烦恼,这是约中谛说。若见有众生可度,见有烦恼可断,便堕爱见大悲,非解脱道,所以须依真谛而观空;若偏观空,不见有众生可度,不见有烦恼可断,又著于空。若著于空,诸佛所不化,所以必须依俗谛而观假;若但见空、有二边,便违中道,所以必须依中谛而观中。如鸟飞空,不住于空,亦无迹可寻,虽空而度,虽度而空,亦复虽空而断,虽断而空,是为真正发菩提心。

  又既识不思议境,了知一乐一切乐。我与众生,虽知求乐,而不识乐因,如把瓦石当做了如意珠,萤火当做了日月光,所以虽长劫求乐,乐不可得。今既了解,便起大慈与乐的心,发两誓愿,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两誓愿,也要分三谛来说明:

  一、虽知法门永寂如空,而誓修如空的法门,虽知佛道无所有,而誓成无所有的佛道,这是约真谛说;二、虽知法门无量,而誓修无量的法门,虽知佛道无上,而誓成无上的佛道,这是约俗谛说;三、虽知法门非修非不修,而誓修非修非不修的法门,虽知佛道非证非得,非不证得,而誓愿以无所证得,而证而得,这是约中谛说。若见有法门可修,见有佛道可成,是名有见;不见有法门可修,不见有佛道可成,是名空见;如是二见,都是邪见,所以必须依三谛而修三观。虽空而修,虽修而空,亦复虽空而成,虽成而空,是为真正发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体不思议妙境,常恒寂然,这是定,寂而常照,这是慧。定即是止,慧即是观。

  这里,还须分别所安和能安。所安是法体,即是不思议妙境;能安是寂照。若知烦恼生死,本性清净,这是寂,也就是止。如《摩诃止观》说:

  “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冰,变作坚冰;又如睡来,变作有梦。今当体诸烦恼,即是法性,不一不异。虽颠倒起灭,如旋火轮,不信颠倒起灭,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只指妄想,即是法性,以法性系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无不法性时。体达既成,不得妄想,亦不得法性,还元返本,法界俱寂,是名为止。如此止时,上来一切流转皆止。”

  若知烦恼生死,本性如空,这是照,也就是观。如《摩诃止观》说:

  “观者谓观察无明之心,上等法性,本来皆空,下等一切善恶妄想,皆如虚空,无二无别。譬如劫尽,从地上至初禅,炎炎无非是火。又如虚空藏菩萨所现之相,一切皆空,如海慧初来,一切皆水。介尔念起,所念念者,无不即空,空亦不可得。如前火木,能使薪然,亦复自然(自烧),法界洞朗,咸皆大明,名之为观”。

  这是说明能安的寂照——止观。又烦恼生死,即是法性,即是不思议妙境,能安即所安。所安是法界体——不思议妙境;能安是法界用——寂照。

  安心止观,分为二门:一是教他,二是自行。教他又有二种:一是圣师,二是凡师。所教的人,又有二类:一信行人,二法行人。要须听法而悟,这是信行人,要须思惟而悟,这是法行人。长劫闻法,便成信行种子,长劫坐禅,便成法行种子。法行人根利,因为他能自己观法而得开悟,信行人根钝,必须从他人处闻法方得开悟;也可说信行人根利,一闻便悟,法行人根钝,必须历法观察方得开悟;也可说各有利钝,信行人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人修慧利闻慧钝。自行也有信行、法行二类。信行人,宜修观,法行人,宜修止,然而也不一定。

  教信行人,用四悉檀说止观法,有八番;若信行人转为法行人,亦用四悉檀说止观法,也有八番,便成十六番。教法行人,用四悉檀说止观法,有八番;若法行人转为信行人,亦用四悉檀说止观法,也有八番,也成十六番。二个十六,便成三十二番安心。教他有三十二番安心,自行例此,也有三十二番安心,便成六十四番安心。又闻思二慧,互相资发,信行人虽宜闻法,亦须取资于坐掸,法行人虽宜坐禅,亦须取资于闻法,就相资中,也用四悉檀说止观法,论转不转,亦有三十二番安心;教他如此,自行亦然,亦成六十四番,二个六十四,便成一百二十八番安心。再用三番止观,和一心止观乘起来,便成五百十二番安心。《摩诃止观》中,说得很详细,能用这五百十二番安心止观,教他或自行,这才是善巧安心止观。

  得鸟者网之一目,而不可以一目的网得鸟。众生所修者,只是无量法门中的一个法门,而不可用一个法门去度众生。因为众生的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种心行,所以不论教他或自行,都须要明白种种法门,来善巧安心。

  第五、识通塞。

  通是通达,塞是阻塞。若能照前面所说的修学,遍破一切颠倒,便可以通入无生。若仍不能通入无生,那么可以知道这里面一定还有阻塞。因此,就必须明白认识:什么是通达法?什么是阻塞法?于通达法,须加意护持,于阻塞法,须彻底破除,然后方可以令无塞不通,通入无生。

  若论通塞,可分为横竖两种:先讲横的通塞。横的通塞是:苦、集二谛为塞,苦是集的因,集是苦的果,这是生死的因果,所以为塞;道、灭二谛为通,道是灭的因,灭是道的果,这是涅槃的因果,所以为通;这是依四谛论通塞。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连环不断,造成生死因果,是名为塞;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十二因缘既灭,解脱生死,得证涅槃,是名为通;这是依十二因缘论通塞。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名为六蔽,障蔽行人,不得明心见性,了生脱死,是名为塞;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名为六度,能度行人,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是名为通;这是依六度论通塞。这是横的塞。

  再讲竖的通塞。竖的通塞是:见思惑,分段生死,是名为塞;从假入空观,能破见思惑,出分段生死,是名为通。尘沙惑,方便土的变易生死,是名为塞;从空入假观,能破尘沙惑,出方便土的变易生死,是名为通。无明惑,实报土的变易生死,是名为塞,中道正观,能破无明惑,出实报土的变易生死,是名为通。这是竖的通塞。

  又有两种通塞:一种是通途的通塞,一种是别相的通塞。通途通塞,是以所破为塞,能破为通。如以布施破悭贪,布施是能破,是通,悭贪是所破,是塞;又如以中道正观破无明,中道正观是能破,是通,无明是所破,是塞。

  别相通塞,于能破之通,起心生著,即成为塞,心不生著,是名为通。如布施能破悭贪,本来是通,若心著于布施,布施即成为塞,心不著于布施,方名为通;又如中道正观能破无明,本来是通,若心著于中道正观,虽中道正观,亦成为塞,心不著于中道正观,方名为通。

  对于阻塞的地方,须破除令通达。于通达的地方,若生起执著,仍名为塞,还须破除。于塞得通,通须护持;于通起塞,塞须破除。这样节节检校,破塞成通,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要须善巧方便,念念检点,破一切阻塞,入无生门。

  第六、道品调适。

  道品是三十七道品,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调适是调停适当。若能遍破诸法,明识通塞,应该可以入无生门。若再不能悟入无生,就须要修三十七道品,来调停适当,令疾与真法相应,入无生门。真法是无漏,道品是有漏,虽是有漏,却能作无漏方便,修习有漏道品,调停适当,可以证得无漏真法。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门、无相门、无愿门,这三门,是涅槃的近因;三十七道品是行道法,修学三十七道品,可以通到空、无相、无愿等三门,是涅槃的远因。为了这个缘故,所以须用道品来调停适当。

  道品可分四种:一是约当分论道品,二是约相摄论道品,三是约位次论道品,四是约相生论道品。约当分论道品,如说:当依四念处得道。又说:四念处道场。又说:四念处是摩诃衍。四念处如此,其余道品也都是如此。这些都是依道品的当其自分而说,并没有调停道品,令其适当的意思。

  约相摄论道品。如四念处之一,身念处一品,即能含摄其他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支、正道等三十六品;其他三十六道品,也各各能互相合摄三十六道品。这是依道品的互相含摄而说,也没有调停道品,令其适当的意思。

  约位次论道品。如四念处是外凡位,四正勤是暖位,四如意足是顶位,五根是忍位,五力是世第一位,八正道是见道位,七觉支是修道位。这是依道品所证的位次而说,也没有调停道品,令其适当的意思。

  约相生论道品。如修四念处,便能生起四正勤,修四正勤便能发起四如意足,修四如意足,能生起五根,修五根能生起五力,修五力能生起七觉支,修七觉支能证入八正道。这样互相连带生起,便含有善巧调停,令其适当的意思。这是约相生论道品,也就是道品调适。

  现在略明修无作身念处成一心三观的方法,其余可以类推。《大品般若》:“念处是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念处,是趣不过。”这是说念处一法,即同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入于念处,即念处一法,具一切法。《法华经》说:“一切种相体性,皆是一种相体性。”一切种相体性,是指人、天、声闻、缘觉、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一种相体性,即是佛性。照这样说,便成即身念处一法,具一切法,即身念处,是名佛性,人、天诸乘,即身念处,但修身念处一法,便可成佛。若观法性因缘生故,一种一切种,即佛性是人天诸乘。一色一切色,身念处即一切法;若观法性空故,一切色一色,一切法即身念处;一空一切空,身念处空,一切法皆空。若观法性假故,一色一切色,身念处即一切法;一假一切假,身念处假,一切法皆假。若观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双照一一切,非身念处,非一切法,亦即身念处,即一切法;一切非空非假,双照空假,身念处非空非假,双照空假,一切法皆非空非假,双照空假。以上以身念处即佛性,作如是观。佛法界身有如是妙,其他九法界身,亦复如是。身如是,受、心、法,亦复如是。念处如是,正勤、如意足、根、力、觉支、正道,无不如是。能这样修无作三十七道品,便可以与真法相应,入无生门。

  第七、对治助开。

  根利的人,无诸遮障,易入无生门,证得涅槃,不须对治。即使有遮障,只要一心专注,亦不能为障,不须另修助道法门,助开圆理。唯于钝根障重的人,因为根钝、故不能开无生门,障重、故不能一心专注修习妙观,于是就须要另修助道,对治遮障,助开圆理,入无生门。

  助道法门很多。如人修妙观,为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六蔽所障,就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来对治。这六度法门,能对治遮障,助开圆理,便是助道法门。在对治时,必须善巧斟酌,蔽有厚薄,病有强弱。如用布施来对治悭贪,悭贪即去,那么对治已发生了功效。设若行人好修布施,或不好修布施,或布施心生,或布施心不生,或悭贪即去,或悭贪不去,或能以布施助开圆理,或不能助开圆理,那么就须善巧斟酌,或用对、或用转、或用兼、或用具、或用第一义等种种方法。什么叫对?就是以布施对治悭贪,持戒对治破戒等。设若这一个办法无效,那么就用转的办法。什么叫转?就是以布施对治悭贪无效,就转用持戒来对治,持戒无效,再转用忍辱来对治,如是历用六度对治一蔽,一一蔽都须转用六度,这就叫转。如果这一个办法仍归无效,那么就用兼的办法。什么叫兼?就是以布施对治悭贪无效,就以布施兼持戒两度,对治悭贪一蔽,或以布施、持戒、忍辱三度对治悭贪一蔽,乃至以五度对治一蔽,这就叫兼。如果这一个办法还是无效,那么就用具的办法。什么叫具?具是具用六度,对治一蔽。什么叫第一义?唯观无相真如寂理,治一切蔽,名第一义。

  以六度治六蔽,若以为六度只是事相法门,还是不能助开圆理,入无生门。要知道一一度都是不思议法,摄一切法。六度即是佛性,六度即是摩河衍。即一布施,便摄三十七道品、调伏六根、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六通、三明、四摄、四辩、陀罗尼、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等及一切法。布施如是,一一度皆如是,能如是知,如是观,如是修,便能破诸遮障,助开圆理,入无生门。

  第八、知位次。

  既修事善,助开圆理,必可证入无生。但若不知位次,起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仍要堕落。如有比丘得第四禅,自以为已证阿罗汉果,临终,阴境现前,遂生邪见,毁谤佛法,谓证阿罗汉果,不断后有,因此,堕于地狱。又如魔与菩萨授菩提记,初发心菩萨不知是魔来授记,信受魔说,于记取著,起增上慢,便成魔眷。所以必须明知位次,无所冒滥,不生增上慢心,方可入道。

  圆教的位次,在六即一章中已有详细说明,不必复述。初住以去,已破无明,已见佛性,决没有再起增上慢的过失,所以要明知位次,还是在初住以前的事。

  初住以前,是五品与十信。五品是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初随喜品又有五悔法门,这是入佛法的初门,最为重要。在知位次中,最需要勤修五悔。五悔是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

  怎样忏悔呢?智者大师说:“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佛智遍照,佛慈普摄,我以身口,投佛足下,愿世间眼(指佛),证我忏悔。我无始无量遮佛道罪,无明所逼,不识正真(指佛法),从三界系,动身口意,起十恶罪,三宝六亲,四生五道,作不饶益事,破发三乘心人,造五、七逆,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应现生后,受诸苦恼。如三世菩萨求佛道时忏悔,我亦如是。(自佛智遍照到这里,都是行者对佛忏悔的话)。伤已昏沉,无智慧眼,发是语时,声泪俱下,至诚真实,五体投地,如树崩倒摧折我人(摧破折伏我人之见),众恶倾殄(诸恶消灭),是名忏悔。”

  怎样劝请呢?劝请有二项:一是请转法轮,二是请佛住世。智者大师说:“佛若说法,众生得涅槃证,设未得者,且令受世间乐。佛若普许,则一切得安(一切众生皆得安乐),我预一切罪苦亦除(自己的罪苦也得消灭),如遍请雨,我有少田,自沾甘润。”这是请转法轮。“我今请佛,饶益众生。如大炬火,莫止变化之心,久住安隐,度脱一切。”这是请佛住世。

  怎样随喜呢?智者大师说:“随喜者,名为庆彼。佛既三转法轮(劝转、示转、证转),众生得三世利益(过去、现在、未来),我助彼喜;又我应劝化令其生善,其善自生,是故我喜;喜三世众生福德(人天福德)善、三世三乘无漏善、三世诸佛从初心至入灭一切诸善,我皆随喜,亦教他喜。如买、卖香、傍观,三人同熏(买香、卖香、傍观的人,三人同得熏受香气),能化、受化及随喜者,三善均等。观众生惑,甚可悲伤,观众生善,应大恭敬,心常不轻,深知众生具正、缘、了(正因、缘因、了因三因佛性,一切众生,悉皆具足),即虽未发,会必应生,故敬之如佛。何者?未来诸世尊,其数无有量也。此深是随喜意也。”

  怎样回向呢?智者大师说:“回向者,回众善向菩提。一切贤圣,功德广大,我今随喜,福亦广大。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又:“不取不念,不见不得,不分别能回向者、所回向处,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一切法实不生,无已、今、当生,无已、今、当灭,诸法如是,我顺诸法,随喜回向,如三世诸佛所知、所见、所许,是名真实正回向,亦名最上具足大回向。”

  怎样发愿呢?智者大师说:“发愿者,誓也。……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藏(弥陀四十八愿)、华严(普贤十大愿王)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

  若能勤行五悔,助开观门,一心三谛的道理,豁然开朗,如对明镜,于一切色像了了分明。于一念中,圆解成就,正信坚固,无能移动,这便是第一随喜品。从此进修,便可进入第二读诵、第三讲说、第四兼行六度、第五正行六度诸品。五悔法门以忏悔为首,行人要进入佛门,必须先从忏悔入。这五悔法门,非但初随喜品要这样修习,自因位之初,到因位之极,都需要这样修习。

  第九、能安忍。

  既已明知位次,再能安忍内生的逆缘,便可以从五品位,进入十信位。内生的逆缘是烦恼业等,从内来破,当用内三术对治,便是观烦恼等业等当体即空、即假、即中。能用这内三术,决定可以对治内生的逆缘。要从五品位进入十信位,对治内生的逆缘,是极为重要的事。

  第十、离法爱。

  已修观不思议境乃至能安忍的九法,应可从五品位,进入十信,而登圆教初住。在十信相似位中,得六根互用的功德,如眼根能作耳、鼻、舌、身、意的五根佛事,耳根也能作眼、鼻、舌、身、意的五根佛事,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各各能作其他五根的佛事,这是六根互用。又初信破见惑,七信破思惑,十信破尘沙惑。若爱著这十信相似位的功德,不求胜进,便不得进登初住,名为顶堕。虽名为堕,其实也不会再堕落到凡夫、二乘位去。不过,没有进步,便名为堕。犹如帆船,中途风息,不进不退,名为顶堕。若破法爱,便登初住,分身百界,示现成佛。所谓“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功德,唯佛能知。

  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此破四十二品无明,证四十二分法身,登妙觉位,这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教中所论进修次第,乃是从凡夫地到初住位所用。初住已去,就不需要再用这些方法了。

  结论

  以上把藏、通、别、圆四教的教义,约略的叙述过了。这里虽同时举出藏、通、别、圆四教,并不是四教并重,其归重实在圆教。既以圆教为重,那么就只谈圆教好了,何必又要兼谈前三教呢?这有两层道理:第一,谈前三教,正是做圆教的阶梯。因为圆教的教法、谛理、观行、果法,都极精深微妙,若不谈前三教,便谈圆教,就会令人不易明白。必须先谈前三教,然后再谈圆教,那么圆教的教法、谛理、观行、果德,才能彻底弄清楚。举劣所以显胜,烘云所以托月,为了这个道理,所以必须同时并谈四教。第二,谈前三教所以防止迂曲,谈圆教所以直示正途。若只谈圆教,不得意的人,会落入藏、通、别三教之中而不自知。现在先谈前三教,令人明白这些虽是佛法,但都是迂曲的路,不是通途大道。后谈圆教,令人明白这才是唯一的通途大道。为了这个道理,所以必须同时并谈四教。

  《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说:“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一乘法、一事实、一大事因缘,都是指的圆教。其他如《华严经》的一真法界,《维摩经》的不思议解脱,《般若经》的实相般若,《楞严经》的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涅槃经》的大般涅槃,乃至禅宗的正法眼藏,净土的依正庄严,都是圆教中教法、谛理、观行、果德的别名。所以要真正了解佛法,就非先研究圆教不可!

  圆教是不思议境界,若用分别意识去研究圆教,不可能彻底明白。即使研究得明白了,也还是无用。那么怎样才可以真正明白呢?依从前祖师所说,有三种方法,能够运用这三种方法,就保证可以真正明白圆教。哪三种方法呢?一是阅经,二是参禅,三是念佛。

  第一阅经的方法:端身正坐,开经阅读,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这样,利根的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钝根的人,也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第二参禅的方法:放下一切闲思妄想,凡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一切不管,只是要求明白己脚跟下事。举起一则话头,穷参力究,拼一生做一个呆汉,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六十年,不到彻底大悟,决不休止。这样的参究,忽然一天冷灰豆爆,豁尔开悟,圆教妙理,便彻底彰显。达摩大师所说:“外绝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便是这个方法。即使参究一生,还是没有开悟,那么他生一出头来,一定智慧猛利,一闻千悟。

  第三念佛的方法:老实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捏怪,不欲速,不得少为足,不寻义路,不求见圣境,不问得一心不得一心,蓦直念去,只要信真愿切,就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圆教妙理,彻底洞明。即使不能马上开悟,只要能生西方,见佛闻法,决定开悟,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不过,即使真正明白了圆教的道理,也还并不就等于是了生脱死。因为五品观行位的人,已是大开圆解,能圆伏五住烦恼,而实际上仍没有断,仍在生死中。必须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方才真能超出分段生死;初住破一品无明,方才登法身位。所以即使用了阅经、参禅等方法,彻悟圆教妙理,还是在生死中。唯有念佛则不然,只要能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临终便可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如能彻悟圆理,便登上品;没有彻悟,也能生中下品。只要一生净土,便决了生死,横见四净土,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这是特别的法门,较之其他一切法门,都要超胜。

  天台宗教义的体系,是整个佛教的教义体系

  天台宗以龙树菩萨为初祖,二祖北齐慧文禅师、三祖南岳慧思禅师、四祖天台智者大师、五祖章安灌顶禅师、六祖法华智威禅师、七祖天宫慧威禅师、八祖左溪玄朗禅师、九祖荆溪湛然禅师、十祖兴道道邃禅师、十一祖至行广修禅师、十二祖正定物外禅师、十三祖妙说元琇禅师、十四祖高论清竦禅师、十五祖净光羲寂禅师、十六祖宝云义通禅师、十七祖法智知礼禅师,这是据宋志磐禅师《佛祖统纪》所纪如此。其他诸祖旁出的很多,不可详纪。佛法是十法界公共的法,本来用不著讲什么世系或传承,只要深明佛意,便是真正的传承。所以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观论》,大悟一心三观的道理,便仰推龙树为初祖,并不需要龙树菩萨亲传衣钵,才足表信。但是为了要防止后来的人,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冒滥祖位,那么世系或传承,也就有其必要了。法智禅师以后,历史记裁不详,世系或传承,很不容易弄清楚。只要是大开圆解,彻悟自心,尽可以登座说法,普利人天,似乎也不必再论什么世系或传承了。如蕅益大师宗主天台,而并没有自认是天台的第几祖;紫柏大师人称为“足可远追临济,上接大慧之风。”而却是前无师承。这都是明显的例子。

  天台宗的典籍,最重要的是三大部,即是:《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这都是智者大师所说,章安灌顶禅师所记。后来荆溪湛然禅师又著《法华玄义释签》、《法华文句记》、《摩诃止观辅行》,来解释三大部。这是学习天台宗所必须阅读的典籍。

  此外,如南岳慧思禅师的《随自意三昧》、《大乘止观法门》、《法华经安乐行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立誓愿文》;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法门》、《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菩萨戒义疏》、《观音玄义》、《观音义疏》、《观无量寿佛经疏》、《观心论》、《金刚般若经疏》、《阿弥陀经义疏》、《四念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觉意三昧》、《方等三昧仪》、《法华三昧仪》、《法界次第初门》、《维摩经玄疏》、《四教义》、《维摩经文疏》、《净土十疑论》、《观心食法》、《观心诵经法》、《小止观》、《仁王经疏》、《禅门章》、《禅门要略》;章安灌顶禅师的《涅槃经玄义》、《涅槃经疏》、《观心论疏》、《智者别传》、《国清百录》、《八教大意》;荆溪湛然禅师的《止观义例》、《止观大意》、《维摩略疏》、《维摩广疏记》、《金刚錍论》、《始终心要》、《十不二门》、《止观搜要记》;法智知礼禅师的《观音玄记》、《观音疏记》、《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金光明经文句记》、《观经疏妙宗钞》、《十不二门指要钞》、《扶宗记》、《十义书》、《观心二百问》、《解谤书》、《修忏要旨》、《光明忏仪》、《大悲忏仪》等;这些典籍,在《藏经》中或《续藏经》中还可以看到,这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藏,希望学者们能够把它发掘出来。

  此外,天台宗诸大师的著作还很多,不容易一一列举。即如明代的幽溪大师、蕅益大师、近代的谛闲大师等,都是天台宗的龙象。所有的著作,都是开佛知见,直阐一乘,也有学习的必要。

  天台宗教义的体系,实际上不只是天台宗的教义体系,而是整个佛教的教义体系。譬如天上的月轮,给善画的人画出来了,他固然画得维妙维肖,然而这月轮乃是天上的月轮,是全世界的人共见的月轮,而不是善画的人个人私有的月轮。佛法是十法界公共的法,不过天台宗诸祖师把他分析发明,使后之学者,容易弄得明白,并不是天台宗的佛法如是,而其他宗的佛法,却另是一个样子。佛法是整个的,不论台、贤、性、相、显、密、禅、净,所明的只是这个佛法,所证的也只是这个佛法。《华严经》所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又说:“十方清静人,一道出生死。”又说:“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学习佛法,必须首先明白这一层意义。

  (《天台宗纲要》完)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