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静权法师:天台宗纲要·别教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来源:   作者:静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静权法师:天台宗纲要·别教

 

  第三章、别教

  叙述别教,也分六节:1、立名的意义;2、别教的根性;3、别教的道理;4、别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别教立名的意义

  别教是三界外菩萨所修学的法门。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别异于前之藏、通二教;别异于后之圆教,所以叫做别教。

  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相生的次第,是这样的:没有言教,就不能说明道理,所以第一是教;言教所以说明道理,所以第二是理;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生起智慧,所以第三是智;有了智慧,才可以断惑,所以第四是断;断惑必须修行,所以第五是行;修行就可以证得种种位次,所以第六是位;位次之始,是第七因;位次之终,是第八果。又中道佛性是第七因,妙觉极果是第八果。

  所谓八法皆别:一教别,独被菩萨,不通二乘,是别前藏、通二教;又不是圆教一乘,是别后圆教。

  二理别,真、俗、中三谛,隔历不融,次第而证。藏、通二教,没有三谛的名称,是别前二教;又不是圆融三谛,是别后圆教。

  三智别,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次第而证。藏、通二教,但有一切智和少分道种智,没有一切种智,是别前二教;圆教三智一心中得,今既次第,是别后圆教。

  四断别,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惑次第而断。藏、通二教,但断见思惑和少分尘沙惑,无明名字尚不可得闻,何况论断,是别前二教;圆教不断而断,圆断三惑,今既次第而断,是别后圆教。

  五行别,行谓圣行(戒、定、慧,名圣行)、梵行(慈、悲、喜、舍,名梵行)、天行(依理成行,名天行)、婴儿行(从天行体,起化他用,示同小善,名婴儿行)、病行(示同烦恼,名病行),五行次第而修。藏、通二教,但有圣行和少分梵行,没有天行、婴儿行、病行,是别前二教;圆教一行一切行,圆修五行,今既次第,是别后圆教。

  六位别,有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十地(十圣)等位次。不同藏教的七方便、四果和缘觉、菩萨三乘的位次,不同通教十地的位次,是别前二教;圆教一位一切位,随举一位,即圆具诸位,今位位不能相收相摄,是别后圆教。

  七因别,一因迥出,正因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者之外。藏、通二教,不知正因佛性,是别前二教;圆教明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同时具足,今既一因迥出,是别后圆教。

  八果别,一果不融,位位不相即,直到妙觉极果,方证法身,不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道理。藏、通二教,不知法身,是别前二教;圆教四德(常、乐、我、净)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同时具足,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今既不然,是别后圆教。

  别教的经典,也不比三藏教有别部可指;诸大乘经中,广说菩萨历劫修行,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互不相摄等,便是别教之相。

  (二)别教的根性

  别教的根性,是三界外的钝根众生。他们已经超出了欲界、色界、无色界。所谓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都迟钝,所以称为钝根。不能了知圆融三谛的道理;不能三智一心中得;不能一断一切断,断一切惑;不能一行一切行,修一切行;不能一位一切位,论一切位;乃至一因迥出,不知三因圆具;一果不融,不知即心是佛等,所以称为钝根。

  别教的菩萨,虽称钝根,这是对圆教的利根菩萨而言。其实,这些菩萨的福德、智慧、神通、威力,都是了不起的!他们已经超出了三界,都能够修学无量佛法,亲近无量诸佛,度脱无量众生,直至登地以后,便入于圆教的位次,声闻、缘觉都不能望其项背。我们决不可因为钝根的缘故,便轻慢别教的菩萨。

  别教是独被菩萨的教法,没有声闻、缘觉的二乘。然而通教中利根的人,却能接入别教。通教中利根的人,自被接后,便成为别教的菩萨,不再称为声闻、缘觉了。

  (三)别教的道理

  别教的道理:是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依七种二谛分别:是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依五种三谛分别:是别三谛,圆入别三谛。

  甲、无量四谛:

  藏教明生灭四谛,通教明无生四谛,而这里所明的是无量四谛。四谛有无量相,是菩萨法,非是声闻、缘觉所知,叫做无量四谛。

  苦有无量相,如地狱一界,便有八寒八热、十六游增、一百八狱、乃至八万四千鬲子地狱,一一狱中,受苦形状,亦复多种。只是地狱一界,尚有无量苦痛,何况饿鬼、畜生十法界诸苦(诸佛无苦,以众生之苦为苦),所以说:“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

  集有无量相,但论见惑,便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一一见皆有八十八使,只是见惑已自无量,何况思惑、和尘沙惑、无明惑,所以说:“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见一切住地为见惑,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为思惑,他人分上的见思惑,为尘沙惑,无明住地为无明惑,五住即是三惑,只开合不同而已)不同故。”

  道有无量相,如大小二乘,偏、圆、权、实,各有八万四千法门,一佛的法门,已如恒沙之多,何况十方诸佛的法门,所以说:“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

  灭有无量相,法门既已无量,由法门所趣入的指归,也是无量,所以说:“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这是无量四谛的道理。

  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藏教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通教明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这种十二因缘,唯是三界外大菩萨境界,声闻、缘觉,尚且不知,何况其他,所以为不思议。虽离分段生死,犹有变易生死,所以称为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这种十二因缘,共有两层意义:

  一是迷于中道真实义谛,不了心外无法,厌苦、断集、证灭、修道,是根本无明(无明);因此根本无明,发起三界外偏真无漏行(行);因此偏真无漏行,引生方便有余土中变易生死的识种(识);因此识种,成无漏五阴(名色);因此而起慧眼、慧耳等(六入);因此而缘偏真谛理(触);因此而起无漏正受(受);因此而起涅槃法爱(爱);因此而取著涅槃(取);因此而润变易生死的识种,今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方便有余土中不思议变易生死(生和老死)。这是第一层意义。

  二是迷于中道真实义谛,不了心外无法,诃弃真空,别修万行,是根本无明(无明);因此根本无明,发起三界外入假神通行(行);因此入假神通行,引生实报庄严土中变易生死的识种(识);因此识种成亦有漏亦无漏五阴(名色);因此而起法眼、法耳等(六入);因此而缘三界外胜妙境界(触);因此而生乐无乐受(受);因此而起神通法爱(爱);因此而于神通法爱,深生取著(取);因此而润变易生死识种,令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实报庄严土中不思议变易生死(生和老死)。这是第二层意义,这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的道理。

  丙、不思议六度、十度:

  藏教明事六度行,通教明理六度行,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六度、十度。这种六度、十度,唯是三界外大菩萨境界,不是声闻、缘觉所知,所以称为不思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这是六度,再从般若一度中,开出四度,便是方便、愿、力、智(一说从禅定,开出愿、力二度,从般若开出方便、智二度),共成十度。教化众生,随其心乐,现身说法等,这是方便;成就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等,这是愿;具深心力,无有杂染等,这是力;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等,这是智。一一度中,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如恒沙,这是不思议六度、十度。

  丁、显中二谛:

  七种二谛中,藏教所明有一种二谛,便是实有二谛;通教所明有三种二谛,便是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这里所明有两种二谛,便是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显中二谛:俗谛是幻有、幻有即空。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非有似有,犹如幻事,譬如善于魔术的人,变出种种人物,这变出来的人物,无而忽有,并非真有,既非真有,便是幻有,幻有便是空,这是俗谛。十法界一切诸法,都是幻有,也都是空,都是俗谛所摄。真谛是不有不空,超出空、有以外,另有但中佛性。这但中佛性,既超出于生死,亦超出于涅槃,而为十法界迷悟所依,这是真谛。这真谛既是但中佛性,虽名真谛,真实即是中谛,所以称为显中二谛。

  戊、圆入别二谛:

  俗谛是幻有、幻有既空,和前面显中二谛中的俗谛相同。真谛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不有、不空,具足一切法,一切法皆趣入于不有、不空,不有、不空之外,更无一法可得,这是圆教的中道佛性,名为真谛。这真谛比显中二谛中不有、不空的真谛,深入了一层,而成为圆教的中道佛性了,所以称为圆入别二谛。

  已、别三谛:

  五种三谛中,通教所明有两种三谛,便是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这里所明也有两种三谛,便是别三谛,圆入别三谛。别三谛:俗谛是幻有,真谛是幻有即空。这是把前面显中二谛中的俗谛,开为真、俗二谛,而以显中二谛中所明不有、不空的真谛,为这里的中谛。有是俗谛,空是真谛,但中佛性,超出空、有,别显一中,名为中谛。和显中二谛,但有开合的不同,这是别三谛。

  庚、圆入别三谛:

  俗谛是幻有,真谛是幻有即空。这是把前面圆入别二谛中的俗谛,开为真、俗二谛,而以圆入别二谛中所明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的真谛,为这里的中谛。有是俗谛,空是真谛,中道佛性,具一切法,名为中谛,和圆入别二谛,但有开合的不同,这是圆入别三谛。

  总括藏、通、别三教的六种二谛,四种三谛。若明俗谛,可成三种分别:一是实有,二是幻有,三是幻有、幻有即空。若明真谛,可成六种分别:一是实有灭;二是幻有即空;三是幻有即空、不空;四是不有、不空;五是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六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若明中谛,可成四种分别:一是幻有即空、不空;二是不有、不空;三是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四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四)别教的因果

  别教的因,是次第三观。先修空观,观一切法,当体全空,不待灭尽方空。即空人我,亦空法我,人法都空,见二空之理。这二空之理,叫做真谛;次修假观,观空而不住于空,从空入假,观一切法,虽如幻如化,而因果历然,毫发不爽。

  从此起行,广学佛法,利益众生。这样,便可以见俗谛;次修中观,以前所修的空、假二观,都是入中观的方便,称为方便道。空、假二观已成,真、俗二谛已见,然后得入中道第一谛观,观一切诸法,当下具足空、假、中三谛,亲见不思议理性。这时,虽说是别教的因,其实已和圆教中人所见,无二无别了。

  这样,次第修三观,叫做次第三观。空观成,断见思惑,成一切智,出分段生死;假观成,断尘沙惑,成道种智,出方便土中的变易生死;中观成,断无明惑,成一切种智,出实报土中的变易生死。从初入中道第一义谛观,登初地,便同圆教初住位的菩萨。从此进修,虽名别教的位次,其实证入了圆教的位次了。

  别教的果,是中道无住涅槃。中道之理,不住空、假二边,体自寂灭,叫做中道无住涅槃。这是从别教当教而说。其实,别教的妙觉位,还是圆教饶益行位的菩萨,究竟的果,事实上还是圆教的三德涅槃。

  (五)六即

  就别教而谈六即,还是有点勉强。别教虽谈佛性,仍是六而不即,真、俗、中三谛,历别不融。佛性在生死、涅槃之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六个阶段的位次,仍不能一味融通。今且依圆教教义,就别教而谈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叙述。

  ┌一、理 即—但中佛性

  │二、名字即—仰信但中佛性

  │三、观行即—外凡十信位—和藏教七方便位、通教乾慧、性地齐

  │           ┌十住——习种性—七住和藏教、通

  六│           │    教二佛地齐,十住以去,藏

  ┤四、相似即—内凡三贤位┤    通二教不知名目。

  即│           │十行——性种性

  │           └十回向—道种性

  │五、分证即—十地——圣种性

  │      等觉性

  └六、究竟即——妙觉性

  六即位中,观行即——外凡、有十位;相似即——内凡、有三十位;分证即有十一位;究竟即一位。这五十二位,分别见于诸经,现在正依《璎珞经》,来说明菩萨历位断证之相。把五十二位,束为七科,使是:信、住、行、向、地、等、妙。又合七科为二,便是:凡、圣。凡中又分为二: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亦名为贤。圣亦分二:十地等觉为因,妙觉为果。

  1、理即佛。

  就是但中佛性。这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边之外,不即生死,不即涅槃。一念迷昧,但中佛性,便随了染缘,而出生九法界的依正;一念觉悟,但中佛性,便随了净缘,而出生佛法界的依正。在随染缘的时候,成为九法界的生死,而但中佛性的本身,并没有被九法界所染;在随净缘的时候,成为佛法界的涅槃,而但中佛性的本身,并没有被佛法界所清净。所以说:“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十法界并不就是但中佛性,而是离十法界外,另有但中佛性。九法界的生死染法,是俗谛有边,佛法界的涅槃净法,是真谛无边,但中佛性,超出真、俗、空、有的二边。圆教的中道佛性,与一切法圆融无碍,即一切法,无不是中道佛性;而但中佛性则不如是。但名中道,不是真正的中道,所以叫做“但中”。

  2、名字即佛。

  就是仰信但中佛性。初闻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边之外,离十法界,别有但中佛性,即于此生起信心,深信不疑。了知一切凡夫,沉沦生死,而但中佛性,未曾有减;一切圣人,证入涅槃,而但中佛性,未曾有增。然而所以不能证得这但中佛性,都是由烦恼、生死之所障蔽,必须先修空观、假观为方便,进修中观,灭除烦恼、生死,方可以亲证但中佛性。这样生信,这样了解,便是别教的名字即位。

  3、观行即佛。

  就是外凡十信位。信是顺从的意思。闻说别教的但中佛性,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等道理,随顺不疑,叫做信心。信心有十种: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对于但中佛性,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等道理,深信不疑,叫信心;于此但中佛性之理,忆念不忘,叫念心;为了要亲证但中佛性,先修空观,观真谛理,一心精进,不杂不退,叫精进心;运用智慧拣择,离诸过失,叫慧心;湛然宁寂,心不动摇,与真谛相应,叫定心;定力日深,慧光日发,定慧交资,纵逢障难,心不退转,叫不退心;以此定慧,回向佛地,叫回向心;兢兢自护,保持不失,叫护法心;任运防止一切过非,叫戒心;乘自本愿,游历十方,上求下化,叫愿心。这十信位,伏三界见思惑。和藏教七方便位、通教乾慧地、性地齐。

  四、相似即佛。

  就是内凡三贤位。这里细分起来,就有三十个位次,便是:十住、十行、十回向。

  1、十住位。真谛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谛理,这叫做“住”。十住是: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信心成满,广求智慧,创发大心,叫发心住;随空观心,净诸六度法门,炼治心地,清净洁白,叫治地住;巧观空有,长养众行,叫修行住;生于真谛实际之家,种性清净,叫生贵住;带真随俗,修习无量善根,叫具足方便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门,叫正心住;彻证无生,入于毕竟空界,叫不退住;见空而不取证,悲智坚固,不生二乘之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纯粹,叫童真住:不住于空,而能入假化物,当绍佛位,叫法王子住;观空无相,得无生心,以无生法水灌顶,如转轮圣王太子,当绍王位,用宝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叫灌顶住。

  初发心住,断三界见惑尽,和藏教初果、通教八人地、见地齐。到第七不退住,断三界思惑尽,和藏、通二教的佛地齐。到第十灌顶住,断界内尘沙惑,伏界外尘沙,藏、通二教,不能知其名目。菩萨不知众生病,不知法门药,此等无知之惑,如尘若沙,叫做尘沙惑。对于所化六凡之机,不知他们的病,不知治病的药,不能应病与药,这是界内的尘沙惑;对于所化三乘之机,不知他们的病,不知治病的药,不能应病与药,这是界外的尘沙惑。观一切众生病,学一切法门药,这是伏尘沙惑;能知病识药,应病与药,这是断尘沙惑。这十住,叫习种性,研习空观。用从假入空观:假是虚妄,空是审实,知凡俗的虚妄,悟真谛的审实,先须照假,后入于空,叫从假入空观。见真谛理。开慧眼:了知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理。成一切智: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叫一切智。证位不退:永不退失,超越凡位。

  2、十行位。行是进趣的意思。以前十住位中,既已发真悟理,从此加修,从空入假,观无量四谛。十行是: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初入法空,不为邪动,心生欢喜,叫欢喜行;常化众生,令得法益,叫饶益行;常修忍辱,谦下恭敬,叫无瞋恨行;发大勇猛,行大精进,令一切众生,至究竟涅槃,叫无尽行;修定持心,不为无明之所失乱,叫离痴乱行;般若智照,念念现前,生生常在佛国中生,叫善现行;以人法二空为方便,空诸执著,于我我所,一切皆空,叫无著行;依四弘誓,运大慈悲,与乐拔苦,所愿如心,成就一切难得善根,为天人所敬,叫尊重行;力行真性、观照、资成三轨,说法授人,示教利喜,令人信解领受,三轮清净,善成轨则,叫善法行;真、俗二谛,同时现前,空有双非,但中理显,叫真实行。

  这十行,叫性种性;分别十法界中种种性,种种欲,无有错谬。用从空入假观:若住于空,便同二乘,不能利益众生,不能算做佛法;现在是观空而不住于空,而入于假,遍观一切众生病,遍学一切法门药,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叫从空入假观。断界外尘沙惑,见俗谛理。开法眼:明见生、住、异、灭、自、他、一、异等相,众生几微,无不洞鉴。成道种智:能分别一切假名,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叫道种智。

  3、十回向位。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己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顺入法界,叫做“回向”。十回向是: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入法界无量回向。

  以无相心,常行六道之中,到处度生,心常无相,叫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念念不住于空、有二边,而归向中道,二边可坏,中道不可坏,叫不坏回向;一切时中,依三世佛法而行,叫等一切佛回向;以大愿力,入一切佛土,供养一切佛,叫至一切处回向;以常住法,授与前人,常住之法,含藏一切大乘功德,以此授受,功德无量,叫无尽功德藏回向;行中道之善,不漏落于空、有二边,即空而有,即有而空,叫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观众生修善行恶,无有二相,叫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以中观心,随顺实相,出入同佛,即寂而照,常照有无,叫真如相回向;以般若照三世诸法,理智合一,无能照所照,叫无缚无著解脱回向;觉一切法,中道无相,一法既圆,万法俱寂,叫入法界无量回向。

  这十回向,叫道种性;正修中观,叫做道,能生佛果,叫做种。习中观:空假之心,既已满足,正修中道第一义观。伏无明惑,居方便有余土:修空、假二观的方便道,断见、思、尘沙,叫做方便。无明未尽,名为有余。证行不退:化他行满,无有退转。

  五、分证即佛。

  最初仰信但中佛性,经过观行、相似位,修空假二观为方便道,然后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便入于分证即位了。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依别教位次说,是初欢喜地;依圆教位次说,是初发心住。分证即共有两位:1、十地位,2、等觉位。

  1、十地位。地有二种意义:一能生,二能持。证中道实际理地,能生佛智,能兴无缘大悲,荷负一切,故名为地。《璎珞经》:“地名为持,能持百万阿僧祗功德故;亦名为生,能生一切因果故。”十地是: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舍凡入圣,四魔不动(分破无明,不为烦恼魔所动;分证法身,不为阴魔所动;分得常住,不为死魔所动;百界作佛,不为天魔所动),有、无二边,平等双照,自、他俱益,真实大庆,叫欢喜地;相即无相,以证无相,入众生界,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众生之界,同于虚空,不为空、有二边之垢所染,叫离垢地;中道智光,慧照无碍,入上信忍(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伏忍,初欢喜地为下品信忍,二离垢地为中品信忍,三发光地为上品信忍),修习诸佛道法,净极明生,叫发光地;顺无生忍(四焰慧地为下品柔顺忍,五难胜地为中品柔顺忍,六现前地为上品柔顺忍;顺于无生之理,所以为顺无生忍),观一切法,观慧发焰,比前极其明盛,叫焰慧地;顺无生忍,修佛道法,三界无明,莫不皆空,不但方便土尘沙已尽,即实报土,与分证寂光土之无明,亦已分尽,为下地所不及,叫难胜地;上顺诸法上品无生忍,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寂灭无二,寂灭境相,常时现前,叫现前地;修无生忍(七远行地为下品无生忍,八不动地为中品无生忍,九善慧地为上品无生忍),以中道观,观诸烦恼,不有不无,即是第一义谛,当体无生,任运常向上地,念念寂灭,叫远行地;以无生观,舍于三界,三界乃有为动作之地,既入无为寂灭,不为三界所动,叫不动地;入于上品无生忍,于一一世界,学佛化度,无明将尽,智慧转增,念念觉无生之理,即以此理,觉悟众生,现身如云,说法如雨,以此利他,叫善慧地;入中道观,受佛职位(以此得菩萨果为寂灭忍),既等不妄不变之真如,亦同交彻融摄之法界,唯以妙法慈云,遍覆涅槃果海,叫法云地。

  初欢喜地,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名见道位。从初地至佛地,皆断无明,但以约位,分为三道:初地名见道,二地至六地名修道,七地以去,名无学道。别教初地以前,未见中道,尚名邪见,断无明别见,发真中道,名为见道。开佛眼,无明初破,圆见法界,成一切种智,知一切诸佛道法,知一切众生因种。初入实报无障碍土,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碍,名无障碍。证念不退,中道正念,二边莫动。随可化机缘,于百三千大千世界中,现身作佛,示现八相成道,利益众生等事。从此至第十地,地地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功德智慧,位位转胜。此十地位,叫圣种性。

  2、等觉位。从第十法云地,更断一品无明,入等觉位。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从法云地望之,名之为佛;若从妙觉位望之,名为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纯修观智,纯一坚利,喻如金刚,所以称金刚心;惟余一品无明未断,所以称无垢地。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比下名觉,所以称为等觉。犹有一品无明未破,以金刚观,再破一品无明,使可补入妙觉佛果,破一品无明,叫做过一生,补妙觉位,叫做补处,所以又称一生补处。因位虽穷,其上仍有妙觉极果,仍有一品无明,未曾断尽,所以不得称无上士,而称为有上士。

  六、究竟即佛。

  就是妙觉。从等觉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寂而常照,名为妙觉。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说无量四谛法轮,所谓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

  别教佛果,但破十二品无明,与圆教第二行位菩萨齐,依圆教论,仍是属于分证位。而圆教的妙觉佛果,为了教化钝根菩萨,示现别教佛相,那就并不是等于圆教第二行位菩萨,而真实是圆教的究竟位了。

  据经教所说,还有借别教的位次,来说明通教断证的。如说初地断见惑,二地至六地断思惑等,断见思惑,明是说通教的断证,并不是正说别教的断证。有借别教的位次,来说明圆教断证的,如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三贤是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是别教的十地,果报是实报无障碍土,既三贤位已住实报无障碍土,明是说圆教的断证,并不是正说别教的断证。

  若能把别教的六即,详细分别清楚了,那么对于经教中所说,至何位,断何惑,证何理,或是正说别教,或是借别明通,或是借别明圆,都可以一览了然,无所窒碍了。

  (六)十乘观法

  别教的十乘观法,名目和藏、通二教相同,而意义大异。

  第一、观境。

  观但中佛性,超出空、有二边,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但中佛性,登初地后,方可证得,初心学佛,既没有证得此理,应如何修观呢?于是先在名字位中,仰信但中佛性,深信这但中佛性,确是十法界迷悟所依,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生死而非染,在涅槃而非净,但由客尘烦恼之所覆蔽,所以不能证得,须先藉缘修,助发真修,方可证得。什么是缘修呢?在十信、十住位中,用从假入空观,断见思与界内尘沙;十行位中,用从空入假观,断界外尘沙;十回向位,习中观,伏无明;这些都是修中道观的方便,叫做缘修。什么是真修呢?从初地,用中道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双修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才名真修。名字位中,仰信但中佛性,先籍缘修入观行、相似位,后发真修,入分证位。缘于登地中道之境,以为所观,这是第一观境。

  圆教的不思议境,即心本具,而今则先须仰信;圆教的中道佛性,即空、即假、即中,而今则超出于空、有二边,所以不同。

  第二、真正发心。

  学佛以发心为本,发心是因,成佛是果,因果必须相称,因若不真不正,便不能得真正的妙觉佛果。别教中人,缘于无量四谛而发心。观法界众生,无量无边,普令法界众生,悉离诸苦,这是缘苦谛而发心。观法界众生,无量无边,所受诸苦,也是无量无边,因此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兴此誓愿,普令法界众生,悉离诸苦,这是缘苦谛而发心。观法界众生,无量无边,所有烦恼,也是无量无边,因此发心“烦恼无尽誓愿断”,兴此誓愿,普令法界众生悉断一切烦恼,这是缘集谛而发心。观一切诸佛,所说法门,无量无边,能令法界众生,悉离诸苦,得诸妙乐,因此发心“法门无量誓愿学”,兴此誓愿,普学一切诸佛无量法门,以此法门,利乐众生,这是缘道谛而发心。观法界众生,虽复无量无边,而无不具有佛性,但为客尘烦恼之所覆蔽,若能依教修证,决能渐次显发,因此发心“佛道无上誓愿成”,兴此誓愿,普令法界众生,咸成佛道,这是缘灭谛而发心。如此发心,名为真正,不如此发心,便为邪伪。

  圆教的发心,是缘无作四谛,阴入皆如,无苦可舍,而今则须度一切生死;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而今则须断一切烦恼;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而今则须修学一切诸佛无量法门;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而今则须令一切众生,咸成佛道,所以不同。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既缘无量四谛而发心,便须以行填愿,方令誓愿不虚。所谓行,便是止、观。修止,是止一切境界相,于一切境界,无所分别;修观,是分别因缘生灭相,分别诸相,观诸理趣。若人但修于止,于止生爱,味着禅定,便应修观,分别诸法,以资策起,使不爱著;若人但修于观,心则浮动,不能证定,便应修止,止一切境界相,离诸分别,心则澄定。止观二法,不相舍离,互相资助,这是善巧安心。圆教以心体本寂为止,即寂之照为观。今虽未能如此,然亦须止观兼修,定慧相资。

  第四、破法遍。

  先修空观,破见思惑;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再修中观,破无明惑。圆教初心便伏无明,见思、尘沙任运先去;今则次第破三惑,所以不同。

  第五、识通塞。

  空、假、中三观为通,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为塞,是塞须破,是通须护,位位检察校计,令无塞不通。若误以塞为通,或不能以通通塞,便为不识通塞。圆教塞即是通,无塞非通;今则通塞有异,须破塞令通,所以不同。

  第六、道品调适。

  念念相续,修三十七道品,如此勤修,便是修功补过,可以趣入涅槃之门。《大集经》:“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具足佛法,叫做宝,遍照法界,叫做炬,总持一切,叫做陀罗尼。三十七道品既是具足佛法,遍照法界,总持一切,那么修三十七道品,自能满足一切功德。圆教一切法中具足一切法,一心念处,一切心念处;而今则无量道品,各各别异,所以不同。

  第七、对治助开。

  虽修三十七道品,然尚不能证得中道,于是就须要修藏、通二教的种种事相法门,借这些事相功德,助开三解脱门,以证实相。圆教以藏、通、别三教的事相法门,助开实相,而今则但能以藏、通二教,助开实相。

  第八、知位次。

  善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七种位次,知至何位,断何惑,证何理,明确不昧,决不致以凡滥圣,起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第九、能安忍。

  既知位次,又须离强软、违顺二贼。违就是强贼,顺就是软贼,如一切困苦厄难,是逆境,一切安逸娱乐,是顺境,于逆境中生瞋恨心,于顺境生爱恋心,便是被强、软二贼所坏,以其破坏行人道业,所以喻之为贼。行人于此,必须生警惕心,安忍违顺二境,远离强软二贼,乃可由观行即的十信位,而入于相似即的十住位。

  第十、离法爱。

  若于相似即位,生起法爱,便会滞于相似位中,不能胜进,叫做顶堕,如已登山顶,仍复堕落。所以必须离于法爱,乃可由相似即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十位,而入于分证即的十地位。

  能修十乘观法,不论何人均得由凡夫地,经名字、观行、相似,而入分证。由此十法,运载行人,超于十地,所以叫做十法成乘。

  以上叙述别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圆教。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