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春江:阿含经随身剪辑 七、欲爱
庄春江:阿含经随身剪辑 七、欲爱
七、欲爱
欲爱,包含了对异性的欲,对亲人的爱,对好友的情,对所有自认为属于「我」所拥有一切的黏着,乃至于对自己的生命之爱。这些粗重、细潜程度不同的爱,是情感上的执着。然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根源,那就是理智、观念上的执着--认为生命中,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核心,不会被改变,就像基本元素性质一样的真正我(真我),在主控着,这就是佛教典籍里,常说的「我执」--对「真我」的执着。
欲爱,也称为欲贪、贪爱、爱染。它总带着想要得更多,要得更久的冲动,而不甘于随顺因缘条件。所以,就会让人们:因为得不到而渴求,因为拥有而怕失去。一旦失去了,轻者舍不得,觉得好可惜,重者恐怕就会忧悲恼苦,觉得痛不欲生了。
欲爱,在所有生命的苦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3.一曰抟食[麤]细,二曰更乐(触),三曰意念,四曰识也。彼四食者,因爱、习爱,从爱而生,由爱有也。(中‧二○一)(嗏帝经)
※四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四种食物分类:包括饮食(抟食),情感(触→受),活下去的意愿(意念),以及攀缘执取,为贪爱所染的识(请参考本《剪辑》第二六条经文)。虽细分为四,但也可以略分为二:即属于物质上的第一种,以及属于精神上的其它三种。而更进一步,可以再归结为一类,那就是欲爱了。所以说:
54.欲爱,是滋润着这个杂染生命,最重要的养料。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譬如狗,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如是凡愚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于色、受、想、行、识,随色、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受、想、行、识。(杂‧四四)
55.1.贪欲、2.瞋恚、3.憍慢、4.痴、5.疑、6.见、7.欲世间;此七使,使众生永处幽闇,缠结其身,流转世间,无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犹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轭,共相牵引,不得相远。由此七使,便有三恶趣:地狱、畜生、饿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境界。(增‧三五七)
※使,通常以烦恼的概念来诠释。然而,使,亦含有驱使的意思。七使,就是七种驱使众生,流转生死的力量。经文又说,七使之中,以贪欲使与无明(痴)使领衔,其余五使,追随在后。这就可以归结众生的生死为︰「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了。
什么是无明呢?根深蒂固,不符合事实真相的认知与冲动,统称为无明,这是属于理智上的染着。其中,又当以执着「有我」的错误认知,最为主要。
贪爱,虽然是根缘于无明,而表现于情感上的,然而,属于情感上的贪爱,也还能更增加理智上的浑沌呢!
像这样,人们被贪爱这条绳子,圈在无明这根柱子上,一直在生与死中间漂泊,离不开「长夜轮回生死」的苦海。
56.爱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杂‧九七六)
※爱,就像一张纵横纠葛,错综复杂的天罗地网,教人难以脱离;也像随风轻飘,处处附着的芒絮,不知不觉地,就又黏上来了,泉涌不断地与众生形影相随,而且从这辈子,跟到下辈子,永远没有止息的时候。当自警惕啊!
57.诸有众生,兴欲爱想,便生欲爱,长夜习之,无有厌足。(增‧一三六)
※人们心中想着欲爱,欲爱的需求,就不由得地生起来了。这是长久以来,人们的习性,以及行为的模式啊!
欲爱,就像个无底洞,永远都填不满。
58.众生未离欲,为欲爱所食,为欲热所热,而行于欲。如是,欲转增多,欲爱转广,然彼反以欲爱为乐。
若不断欲、不离欲爱,内息心,已行、当行、今行者,终无是处。(中‧一五三)(须闲提经)
※欲爱,催促着人们不停地追求着。追求中的人们,忍受着所求未得的煎熬(为欲热所热),而得手的人们,在成功的欢悦下,很快地,就忘了从前经历的煎熬,反而以欲爱为乐,于是,欲爱就更多了。
像这样,人们沈迷于欲海之中,而不能自拔,就像甘心为欲所食一样。所以说,如果不能断除贪欲,不能离开欲爱,而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内息心),那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啊!
59.怨憎、恩爱,此二法由爱兴,由爱生,由爱成,由爱起。当学除其爱,不令使生。(增‧一七四)
60.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中‧二一六)(爱生经)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梵志,他所疼爱的独生子死了,使得他哀伤过度,不吃不喝也顾不了自己的仪容,每天只顾到儿子的坟墓去哭,没有办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佛陀因而为他作了这样的开导。然而,这位梵志虽然活生生的经历了这样的痛苦,却仍然无法觉悟,听不进佛陀的开导,掉头就走。对凡夫来说,由于执着,愁忧、怨憎,总是在爱的后面,悄悄地、紧紧地跟随着。然而,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跟在后面的愁忧与怨憎,不愿意去正视它,只顾歌颂着眼前的爱。
61.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集),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杂‧九○五)
※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所欲不得,这是佛经中,所列举的人生「八苦」。八种苦中的后四种,是属于心理上的,很明显地,都是来自于欲了。即使是偏于身体上的前四种苦,如果没有欲的催化,也不会造成心里困扰的。所以经中会说,一切苦,都以欲为主要的起因了。
62.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杂‧七)
※「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啊!原来,是我们舍不得离开「爱喜」--爱喜着苦,才不得解脱的啊!想一想,有哪一次的忧、悲、恼、苦,不是由于自己昧于因缘的执着呢?真是「烦恼皆自寻」啊!
63.不见一法最胜最妙,眩惑世人,不至永寂,缚着牢狱,无有解已:所谓男子见女色(女子见男色)已,便起想着,意甚爱敬。意不舍离,周旋往来,今世后世,回转五道,动历劫数。
是故,当除诸色,莫起想着。(增‧五九)
※存在两性间的恩爱,是这个世间最普遍,而且是最强烈的特性了。这是男女双方都存在的,所以经中说「男子见女色」、「女子见男色」,分别以两个经来作叙述。此处只是为了简略,而并作一经表示,原典中,看不出有以哪一种性别为中心的意图。
男女间的情欲,是人们认为最美妙、最吸引人,而且最能有深刻、长远影响的了。经中说,其威力,甚且可以持续达好几个宇宙生灭的时间(动历劫数)呢!
64.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见一女人,极为端正,见已,心意错乱。阿难报曰:「知欲颠倒法,心意极炽然;当除想象念,欲意便自休。」尊者多耆奢,生此想念:汝今形体骨立皮缠,亦如画瓶,内盛不净,诳惑世人,令发乱想。观彼女人,从头至足,此形体中,有何可贪?三十六物皆悉不净。
今观他形,为不如自观身中,此欲为从何生?为从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生耶?
是时,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从思想生。欲我知汝本,但以思想生;非我思想汝,则汝而不有。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最胜所说。思惟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说。(增‧三一六)
※尊者多耆奢,在乞食的途中,对异性起了情欲,为欲火所煎熬,虽经尊者阿难的开导,仍然难以平息。于是,尊者多耆奢开始分析对方,到底是哪里吸引人呢?想以佛陀最常教导的不净观,来平息情欲。想着想着,突然警觉到,只是一味的向外观察,为什么不追察自己的情欲,是怎样产生的呢?于是发现,欲,是从想产生的。
想,就是想象,是根据过去经验的比对,所形成的推测与认知,是五蕴中的想蕴了。
反省,如果能向内追察到自己的五蕴,可以说,已经是触及佛陀所证悟的精髓了。
聚沫与浮泡,从形成到消失,变化很快,让人觉得,它的存在很不实在,就像现代人形容暴起暴落,人为炒作的不扎实经济荣景,称之为「泡沫经济」一样。
野马,也译为阳焰,是在高温下,由空气急速对流,所产生的景像。这种景像,就好像是有许多野马奔腾一样,与沙漠中,常发生的「海市蜃楼」,情形相同。
芭蕉树的茎,看起来十分粗大,但是一层层的往内剥,却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核心。
幻法,类似于现代的魔术,看起来好逼真,拆穿了,却都只是些掩人耳目的把戏。
以这些譬喻来形容五蕴,它们的共通点,就是让人感觉很真实,但是,现象的背后,并不存在有任何实质的东西。
如果注意到五蕴,只是像这样不实在的组合,贪爱,就会开始泄气了吧!
65.今日为着何处?犹如痈疮,无一可贪:
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伪非真,诳惑世人;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诈不真。
口是唾器,出不净之物,纯含白骨。身为苦器,为磨灭之法,恒盛臭处,诸虫所扰;亦如画瓶,内盛不净。是故,当专其心,思惟此法幻伪不真。
思惟眼、色无常,所有着欲之想,自消灭。耳、鼻、口、身、意皆悉无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当消除。(增‧三四一)
※传说在佛陀之前,一个久远的年代里,有一位外表英俊,名叫「善目」的「辟支佛」(无师自通的解脱圣者,但是没有很多学生追随)。有一回,来到一位长者家乞食时,长者的女儿,对这位辟支佛一见钟情,而起了情欲,尤其是对他的眼晴,特别着迷。尊者善目知道了以后,就将自己的眼球挖出来,拿在手上,对长者女作了以上的开导。
无常,是尊者善目教导的重点。迷人的眼睛,突然间,就变成血淋淋的眼球,这是多么大的震憾啊!无常,表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人们是没有办法拥有什么的,即使只是表面的现象,都没办法拥有,更何况,拥有与被拥有之中,都没有任何实体性的存在呢!
66.当观此欲为从何生?复从何灭?如来所说:夫去欲者,以不净观除之。
欲从想生,以兴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复害他人,起若干灾患之变,于现法中受其苦患,复于后世受苦无量。是故,当除想念,以无想念,便无欲心,以无欲心,便无乱想。(增‧二九一)
※如果能从炽盛的情欲中,稍稍挪出一点注意力,来思考自己的欲念,是从哪里来的,应当怎样消除,那么,对情欲的平息,就已经跨出重要的第一步了。
情欲的平息,在外,可以应用「不净观」,尽量将注意力,摆在实际上不美好的地方,并且,扩大这样的注意力。在内,由于这样的转移注意力,还可以中断内心美丽而不实在的想象与编织。
欲念,主要是起源于想,应当从消除想念下手,来作抒解。
67.何因何缘,新学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修持梵行纯一清净?1.若见宿人,当作母想,见中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2.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3.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汝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杂‧二五九)
※国王优陀延那对那些跟随佛陀出家不久,就能断除性欲(梵行纯一清净)的年轻比丘,感到很好奇,因而来请教尊者宾头卢。尊者宾头卢,于是就为他说明,在佛陀教团中,断除性欲的三种不同教导方法:
第一:对情欲比较轻的,以带有「假想观」色彩的方法,将年长的,当成母亲;年纪相仿的,当成姐妹;年纪小很多的,当成女儿,来消除欲念。
第二:如果,用这个方法行不通时,再进一步教导他,使用不净观。以不净观的扩大想象,来消除情欲。不净观,也带有「假想观」的应用技巧。
第三:当使用不净观,仍然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时,那么,就得罩起时时刻刻守护根门的防护网,随时随地提醒自己,如实地处理从六根接收进来的信息,不要渗入欲贪,去执取那些自己觉得愉悦的林林总总,以避免因此而增加自己的回味与想象。
这就是佛陀教导出家比丘们,消除情欲的三种技巧了。
68.当舍净想,思惟不净想;舍有常想,思惟无常想;舍有我想,思惟无我想;舍可乐想,思惟不可乐想。所以然者,若思惟净想,欲心便炽盛;若思惟不净想,便无欲心。
欲为不净,如彼屎聚;欲如[瞿+鸟]鹆,饶诸音响;欲无返复,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当念舍欲,如弃家间;欲还自害,如蛇怀毒;欲无厌患,如饮咸水;欲难可满,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罗剎村;欲犹怨家,恒当远离;欲犹少味,如蜜涂刀;欲不可爱,如路白骨;欲现外形,如厕生华;欲为不真,如彼画瓶,内盛丑物,外见殊特;欲无牢固,亦如聚沫。
是故,当念远离贪欲之想,思惟不净之想。(增‧四一七)
69.作是观察,解了淫坑之火,犹如骨锁、肉聚、蜜涂利刀、果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剑树、毒树,如毒害药,悉观了知,便能得渡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此事必然。(增‧一二○)
※欲如骨锁,就像狗啃骨头,伤了嘴还止不了饥;欲如肉脔,就像众鸟争食的小肉块,瞬间就没了(《中阿含‧二○三‧晡多利经》);也像沾在利刀口上的一点点甜蜜,如果想要尝它,就有伤到舌头的危险;又像过于繁茂的果实,让树枝不堪负荷而折断一样。这些比喻,都在告诉我们:淫欲,乐少苦多,多有灾患,会让我们:得˙不˙偿˙失,应当远离。情调,总是在朦胧中,瞇着眼的想象编织里。只要您睁亮眼晴,抽丝剥茧地,想要知道它的真实面貌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平息情欲的有效方法,就是去分析:到底美在哪里呢?我的欲念,又从何而生呢?
70.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杂‧一○四)
※五蕴的组合,展现着一个生命,即使是解脱的圣者,在入灭前,也还是展现着五蕴和合的。只不过,不同的是:解脱的圣者,不会执着于五蕴,贪爱着五蕴。
带着执着与贪爱的五蕴,这是平常凡夫的五蕴了,经中特别以「五受阴」称之,表示了带着杂染的意思。
所以,显然地,五蕴本身,并不是问题之所在。修行人真正应该努力的,是欲贪的「离」,而不是五蕴的「离」。
71.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缚系,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杂‧二五二)
※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贪、瞋、痴等染着烦恼,这是因为,其中有了欲爱这根绳子绑着。就像因为有牛轭套着,皮带绑着,才能让黑牛与白牛并肩拉车一样,而不是六根一接触到六尘,就必然要产生染着与烦恼的,否则,就无从修起了。
修行,就是在说服自己,决心做到:离开欲爱这根绳子的系缚与支配。
72.释提桓因白世尊曰:云何断于爱欲,心得解脱?世尊告曰:若闻此空法,解无所有,亦无所著,则得解了一切诸法,如实知之。身所觉知:苦、乐、不苦不乐之法,即于此身观悉无常,皆归于空。彼已观此,已都无所著,已不起世间想,复无恐怖,便般涅盘。(增‧一五三)
※欲爱,还是执着的一环。解决之道,仍然是在观察周遭,尤其是观察自己的身心「悉皆无常」,体会没有什么可以拥有的,才能保持不执着。观察,应当以如其事实,不带成见的求真态度(如实知之)。这是修行上,最必要培养与锻炼的能力。
73.世尊告曰:摩诃男!汝因一法不灭故,住在家,不至信舍家、无家学道。摩诃男!有五欲功德,可爱、可念、欢喜,欲相应而使人乐:谓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
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是谓现法苦阴。
摩诃男!我知欲无乐,有无量苦患。我知如真已,不为欲所覆,亦不为恶不善法所缠,便得舍乐及无上息。
是故,我不因欲退转。(中‧一○○)(苦阴经)
※五欲功德,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官,感受到所喜欢的色、声、香、味、触(触觉),而令人产生欢喜、爱乐的。为了要满足这样的欲望,人与人之间,便经常发生着数不清的摩擦:从个人、家族、乃至于国家,造成了人生无穷的苦难。只有知道欲的真相,不被欲冲昏了头(不为欲所覆),舍得抛弃五欲之乐,才不会常被烦恼所纠缠,而得到内心最高的宁静(无上息)。
74.见五欲犹如火坑,如是观察五欲已,于五欲贪、欲爱、欲念、欲着,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处、住处,而自防闭。譬如恒河,长夜流注东方,多众断截,欲令流注西方,宁能得不?(杂‧二六七)
※知道五欲所能带来的苦难,对五欲,就应该随时保有一份,像接近火坑般的警觉。这样,才不会被五欲所淹没(覆)。假如随时能够知所警惕,勤于觉察,明白心中的欲念,是从哪里升起,在哪里停留,这样,就能够有所防范。长时间下来,必然能养成离于贪染五欲功德的习性。这样的习性一旦养成了,那么,就像挡不住的东流江水,再怎样也不会流回西方了。
75.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是说一边。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是说二边。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觉,趣于涅盘。(中‧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
※追求欲乐,是欲贪的表现,不值得鼓励。苦行,不是解脱的关键,追求苦行,与解脱不相呼应,也就没有意义了。正确的作法,是扬弃欲乐与苦行,处于不执着的正确道路,佛陀称之为「中道」。中道,有八个指导规范,也称为「八正道」(请参考本《剪辑》第一四九条经文)。中道,带领人们走向光明与智慧(成眼成智),自在与觉悟,是人们趣向涅盘的唯一道路。
76.以依信故,乐于无欲者;以贪利称誉求供养故,乐于远离者;以依戒故,乐于无诤者,不应如是观。
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欲;乐于远离;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中‧一二三)(沙门二十亿经)
※不是因为信仰,也不是为了赢得敬仰,而乐于无欲的。实在是因为:已经如实地了解了欲贪的祸患,而努力于贪欲的去除,乐于安住无欲的。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