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二、第2讲 第一章 礼赞及序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来源:   作者:法音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二、第2讲 第一章 礼赞及序

  《 宗义宝鬘》作者贡却亟美汪波尊者,是十八世纪教证双全的藏传格鲁派祖师。 本论言简意赅,虽不广大,但也已将四部宗义的基、道、果的建立合盘托出,当能成为深入教法的种子或基础。如水来自于雪山,佛法来自于佛说,不论学习何部经论,皆需有其清净传承与师承。

  个人的学习传承师长,是现今印度达兰莎拉辩经学院老师嘉措格西,是一位德学兼具的具相师长。 个人自知鄙拙,所知有限共同研讨,若有误失是个人过咎,自应忏悔;若相顺佛说、符顺师意,则咸归师长恩泽。

  格鲁派三大寺学习《 现观庄严论》 ,历时五至七年,之前得先学习现观七十义、地道功德及宗义建立,由此可知学习宗义是深广佛道的基础。

  对于宗义教法,如实了知四宗,以及如何安立基、道、果的修习之理,是攸关修行的。经由学习宗义,能知佛三转*轮的内容与意趣,也能广大建立佛教知见、认识整体佛教轮廓,并指导修行,边学边修,解行合一。安立清净动机、目标纯正的学习正法,其实也是护持、 弘扬正法之义,这是有福报的。 固然外在的教法乃由三宝执持成办,但最重要的,是内在教法—指内心的功德—应致力于真实心生起法的功德,解行合一而学。

  正文:(P27+1)

  第一章礼赞及序

  ( 一、赞佛)

  礼赞:即以赞佛功德而赞佛,作者乃是为了累积广大福报,去除造论障碍,如期完成,究竟则是为了自身亦得成就佛果,故作礼赞。

  稀有二资粮雪山,

  稀有,指大乘殊妙的福慧二资粮极为殊胜(以具相菩提心摄持);资粮,喻如雪山,即成佛的因缘、方便、能力。 以果位功德圆满,故因位功德圆满。基于佛果是色身(由圆满福德资粮)、法身(由圆满智慧资粮)圆满,所以菩萨道的因位时,必须累积相顺的福慧二资粮。 佛的前生,乃以三大阿僧祇劫,历经大乘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有学四道,累积二资粮—最后成就佛果的无学道)、十地,即从初地至第十地,以方便智慧互相摄持,而成稀有二资粮的雪山。 要之,初发菩提心,中积二资粮,最后成就佛果。

  因悲融成水;

  融成水,即将雪山融成水。 佛因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不舍有情,不住下劣涅槃,亦即在道位时,以悲智双运圆满融化与增长二资粮的雪山,直至成佛。 诚如有说:众生为烦恼所系缚,二乘为我爱执所系缚,诸佛菩萨为大悲心所系缚。

  汇于任运法身地,

  指以此大悲功德水,圆成佛果,即是汇聚于任运的法身之地,等持与后得同时任运俱成,等后一味,一直安住等持中,而任运度化众生(佛因二障断尽,一心同时亲证二谛,等后一味,菩萨则需等特,后得轮替)。

  流出四宗河,

  即佛在等持法性之中说法,依三转*轮流出四宗河(四宗:即有部、经部、唯识宗、中观宗)。喻如资粮雪山依大悲融成水,任运流入佛地而说法,形成四宗河;也就是说,资粮圆满、障碍悉断的佛智,于等持中依大悲心无间利他,宣说三乘法藏,由转*轮的法水导出四部宗义之河。

  佛业浪涛耸天际,

  佛行事业有三,即身、口、意的利他事业,如浪涛广大无边际。

  1 .身事业:如佛一毛孔,可现行十方诸佛菩萨、二乘及所有众生的法行;如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能令众生观不厌足、见者有义等。

  2.语事业:即以六十支妙音,宣说方便、究竟教法,以此为主要:佛教的住世以语事业为主,若语教衰,则佛教衰。

  3.意事业:即悲德(大悲心)与智德(佛智),佛的大悲心任运俱成,大智慧遍知一切,悲智无间如日光,遍入众生心海中。

  外道心畏惧;

  即佛具四无所畏,如佛于大众中说法无畏,佛教法行事业广大无边如日光,外道则如荧光,为其映蔽、遮破,无法抗衡,难以安立。

  以说赞佛功德,即初发菩提心,中积二资粮,后成就佛果,后以大悲心宣说三乘教法、安立四宗—即以法身等持中宣说教法,导出四部宗义的建立。 佛的身口意事业,任运俱成趋入一切众生心海中,利益有情广大无边,让外道之相似法溃败而退失。

  能王清凉池畔龙—

  能王是指大能仁,即凡能自主,不依他师、他教而圆满宣说四谛等真理者,即为大能仁。仅佛具此能力,喻如清凉池畔之龙王。

  百万佛子胜。

  佛是百万菩萨的胜王(百万喻为数多,非指定数),是一切菩萨之父,最为超胜。

  补充:

  一般说法有三种方式:1 .以经论为依据(圆满支分) 2.以正理安立(坚固)。3.依实证经验而说(最佳)。 这之上,才说公案传记,并善巧比喻。

  (二、赞传承祖师)

  敬礼补位弥勒无能胜,

  即敬礼执持佛广大行道次第的代表者弥勒菩萨(《大般若经》隐义现观次第教法的执持者)。十方诸佛慈悲功德的代表与外显即弥勒、观世音菩萨;补位,即一生补处。以藏传而言,弥勒是佛,菩萨相是示现,且将是贤劫千佛的第五位导师。

  佛智总集文殊妙音尊,

  总集十方诸佛智慧功德的外显者,即是文殊善萨,执持佛深观见道次第(《大般若经》显义空性次第教法的执持者)。

  世尊所记龙树及无著,

  即世尊入灭后四百年龙树菩萨降生、九百年无著菩萨降生于人间;龙树与无著二位菩萨分别是中观宗创车轨师及唯识宗创车轨师,蒙世尊授记弘扬深广二道教法。

  一般授记有四:1 .证果授记。2 .成佛授记。3 .弘教授记。4 .出生授记。

  补充:

  创车轨师需具五种条件:

  1.为人道众生。

  2.得佛授记。

  3.有自主能力如实解释佛说密意。

  4.依经教正理,破他宗立自宗。

  5.佛陀教法初于何处衰微,则后于该地复兴。

  如龙树菩萨将中观教法恢复,广大宣弘,是中观宗创车轨师:无著菩萨则将佛第三转*轮的唯识宗义如实恢复弘扬。

  最初创轨与后来执持不同,执持是认同、宣说、广弘、随行之义。

  第二佛陀父与子三尊。

  第二佛陀,指宗喀巴大师;父,指宗大师,子,指贾曹杰与克主杰尊者。 这裹特别礼赞格鲁派的主要中兴祖师,除了忆念祖师恩泽,也表示有其清净传承与师承之义。

  (三、修学宗义之理由)

  若达宗义将见内外教义诸差别,

  即若能深入通达内外道宗义共与不共的差别—所谓通达,不但依听他说而知,并且自内思惟、安立理由而知,是由思慧了达内外道宗义的差别。

  诸硕学前能持最胜善说之原则,

  如是,则能在诸智者、博学者前无碍的执持、守护、弘扬诸佛最胜善说的原则与建立,以具相清净的见与行,与智者互为研习增上,依此对所学教法易于掌握其纯正性(根本因)、圆满性(圆满因)。

  一般学佛目标有三:: 1.博学。 2.梵行。3.善良。

  公正之士树起绝妙美誉之白幡,

  由于依教理了达宗义,执持、安立佛的最胜善说,智者欢喜,故具有正住、具慧的有情必然树起绝妙美誉之白幡,广为赞叹。

  智者熟不勤辨自他宗派之真义。

  智者能了达内外道宗义及内道宗义之间的差别主张,例如 :由三转建立四宗、由四宗安立三乘修道证果之理;依于宗义,亦得远离邪见习气,不人邪见,安立正见习气,导入正见。因此,一位具慧智者,谁不勤辨修习宗派真义呢?

  (四、造论誓言)

  为令同易受持

  即为令与我同辈的具善根福德者,易于一起执持宗义教法,理解三乘修要之理,乃以具足成就自他二利的意乐而令有

  缘者同来受持。

  故集圣贤诸隽语,

  因此,先由广闻,后以慧摄,依于教理宣说具足清净传承的圣贤善说。为何需予集摄教授?因根器较钝,无力广学,故需集摄而说。

  宗义撮要今当说,

  亦即乃将诸佛菩萨宗义教授的善说要义,智慧集摄,言简义赅,依利他性的悲心而作宣说。

  明达志士请恭听。

  即劝励听闻,诸具善根福德的明达智者,为了获得清净圆满的见修行果,祈请恭敬聆听,受持宗义教授。

  复次,不眷顾现世名闻、利养、恭敬而一心追求解脱的人们,应该在了解清净的无我正见的方法上努力。

  凡缘著今生的利益、不为来世,即名现世(或指为了广增自己今生的利益、八风、为人恭敬,动机不清净而行)。一心追求解脱,指一心厌背三有苦、希求解脱乐者。

  解脱之义:即以精进心生对治道而断尽心垢(二障随一)时的心的空性或灭谛功德。得解脱果,应具出离心,方便则是勤修以福德资粮摄持的无我正见,故需通达无我正见。

  二乘道的关要有三

  1.根本因是出离心。

  2.解脱道是三学。

  3.解脱果是二乘菩提。

  因为,如果缺乏深奥的无我见解,无论如何修习慈心、悲心和菩提心,都不能拔除痛苦的根本。

  因为无我正见是正对治、 根断轮回根本无明的主因,所修之道即以福德资粮摄持,圆满修证无我正见。 慈心、悲心和菩提心虽极殊胜,但因行相与无明不同,无以正对治无明,仅能压伏或少分对治;相反的,证无我智慧(执取无我)与无明心(执取有我)二者是执持方式正相违,是能损(能对治)、所损(所对治)的关系,因此得依证无我智慧对治、根断无明—不过,若单修证无我智慧也不能解脱成佛,必须以不离修行支分(福德资粮)—即慈悲心、菩提心等为助伴,福慧双修才得以解脱成佛。

  补充:

  寂静无二门:指证空性慧:成佛无二门:指菩提心。

  这些话,至尊宗喀巴也曾经说过:若无通达实相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三有本,故应励力悟缘生。

  若无通达实相智慧(证悟,得依正理安立,随顺定解而证 ,对治无明),虽生出离心(摧灭对今生,来世的贪著)与菩提心(摧灭自利心及我爱执),因行相不同,也不能断三有根本。《四百论》 说:断无明,能断一切烦恼;断一烦恼,不能断一切烦恼,所说之义相同。 出离心是基础,菩提心是根本(如父,成佛根本因);由不共菩提心摄持,修共道般若智慧(如母),则成就佛果,可知证空性的重要性。故应安立缘起有的正理遮破自性有,成立自性无而证空性。上说是依宗大师《三主要道》 的教说安立。

  补充:

  如寂天菩萨于《集学论》说无我见,即:

  1.先安立诸法都有一无欺诳、不可抵赖、不可否认的存在(即缘起有)

  2.由于因缘不同,故多有森罗万象的差别缘起法。

  3.以缘起的关系,所以诸法的究竟本质为自性空。即先安立缘起有,再说自性空,若先说自性空,易成断见。

  为了断除歧见,

  即为断除增益见。歧兄,指增益见,是断见与常见,主要是指外道见解,因为外道不认同缘起有、无我见、不证细分无常。

  确立「无我」的精粗层次,

  即以内道而言,无我见地,有粗细分差别,如人无我、法无我及其证心,各宗派都有不同安立。基于所遮品有粗细分,所以无我及其证心也有粗细分,因唯遮我(破除所遮品之我,因所遮品之我本不存在)才能安立无我。 遮破,即依正理证成其本不存在、本不成立—能予以正理遮破的,必是本不存在的;相反的,能予以修道断除的,必是已存在的障碍,即存在之法才可以断,以福慧双修而断障;断障之前需先证成无我存在、实有的我不存在,因障碍是颠倒执取诸法为实有者,不知诸法是缘起有的存在、 是自性无的存在、是名言有的存在。四谛也是如此,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皆于名言中安立,胜义中无微尘许的四谛安立。要之,由于根器不同,我与无我、无明与证无我的心有粗细之分,也由此导出三乘四宗教法。

  兹赅摄(印度佛教)内外宗派之教义,并略说如后。

  即上说为宗义概说,后再略述。

  总摄而言:

  1.由赞佛智,大悲说法,安立宗义见地,行佛事业,屈伏外道,以此功德而赞佛。

  2.佛所宜说深广二道的道次第,善予执持弘扬者为弥勒、文珠、龙树、无著等菩萨及宗大师父子三尊,缘彼礼赞。

  3.智者需有能力宣说真理,因此需学宗义,此乃摄要而说。

  4.特以欲求解脱者,必须力求清净的无我正见,如宗大师所说。又,于生活中需以缘起观、空观、如幻观面对困境,以三轮(造业者、受业者、业本身)体空(本体自性空)、及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的见地行一切善行。

  5.欲求了解粗、细分无我见地,必须依次认识宗义教理。

  第二章总说佛教及外教之宗义

  内外道宗义的差别,基本上 ,安立为内道宗义的基木条件有二:

  1.佛教宗派见者于见上必须承许四法印—1.诸行无常。

  2.有漏皆苦。 3.诸法无我。 4.涅槃寂静。

  2.行上具有皈依心—即由修习皈依,一切时处皆有三宝,生起强烈的依止心、净信心,为皈依之量。

  又,凡夫与瑜伽师的差别有四:

  1.凡夫求世乐、瑜伽师求法乐。

  2.凡夫见地庸凡、瑜伽师见地殊胜。

  3.凡夫重今生、瑜伽师重来世。

  4.凡夫不承许四法印、瑜伽师承许四法印。佛教徒末必是宗派见者(因有入道与未入道、许不许四法印之差别),下士夫则含遍非佛教宗派见者(因下士道不说四法印)

  三乘行者皆需同修四法印,尤其也有先证无我或空性再发心的。 在此,顺便一提利根者的发心之理,利根者为何先证无我或空性再发菩提心呢?

  菩提心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王,以利根者而言,所要成就的无上菩提果是否存在,必先予厘清,即心中先怀疑菩提心可否发起、佛果是否存在、佛果可否证得;若存在,则如何以正理安立?

  成就佛果,以大乘而言,必圆满福慧二资粮、断尽二障,才能成就。于此先需确知二障之义:烦恼是烦恼障,烦恼习气是所知障。上说能得无上菩提果位,必断二障;烦恼习气可断,因烦恼可断—因烦恼可断,烦恼所安立的习气亦可断尽;烦恼可断,因无明可断;无明可断,因能生起证空性的智慧,依次修习,可断无明;同时诸法本质都是空性的存在,所以空性是可证的。 故往前推,诸法实相即是空性的存在,因空性可证,故能生起证空性的心,能断执诸法实有的无明心,无明断则烦恼断;烦恼断,则烦恼习气可断,因此二障可断,所以佛果是存在的:既有佛果可成,所以应该发心。

  上述是利根者(随法行人)的道次第,即是具足大悲心之上,先证空性,再发菩提心,亦即利根者必先证成有无上菩提果,才发心为利有情必成佛(因有佛果可成)。钝根者(随信行人)则先生起大悲心,发菩提心,再证空性。

  问答:

  1 .何谓内在教法、与外在教法?

  2 .何谓五道?

  3 .佛行利他事业有那三种,其中以何种为最主要?

  4 .众生、二乘行者、诸佛菩萨各为何所系缚?

  5 .佛的身、口、意事业,以何方式遍入众生心海中?

  6 .一般说法的方式有那三种,以何最佳?

  7 .授记有那四种?

  8 .创车轨师具何五条件?

  9 .如何对治、根断轮回根本无明?

  10 .何谓寂静无二门?

  11 .何谓成佛无二门?

  12 .内外道宗义见上、行上有何差异?

  13 .凡夫与瑜伽师之差别有那四种?

  14 .利根者为何先证空性,再发菩提心?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