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五、第5讲 第四章 总说佛教宗义之建立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五、第5讲 第四章 总说佛教宗义之建立
提婆菩萨《四百论》说:修行有三种型态,即:
1 .以身的苦行净罪,精进于身行的修行为主要。
2.以语的音声修行,如以唱颂梵音、吠陀之理净罪。
3.以心(意)修行。
佛教的修行方式虽也有以身礼拜、语赞功德,但主要是在心续上安立与成办。 身语的行善虽是具相善行,但外相身口行善,内心未必清净、善良。如持咒时妄想纷飞,或依世间八风而行善,正如有藏人白天持念六字大明咒,内心却想今晚要宰杀那只羊来吃一样。身口如仆人,身口之善是庸凡之善,意如主人,心善才是真实之善。以上特为说明,应安立动机清净,重视法的意乐;皈依三宝的正皈依处,也是在依止、行持于法。 佛说:「不以水洗众生罪,不以手拭有情苦,所证功德不移余,乃说教法令解脱。 」这更说明了外在的善行不含遍是修行,未必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主要在以修道、证果之理如实引导众生,众生也依此如理修行,乃至证果,才得以离苦得乐。
当下所学宗义,是透过理解三转*轮的内容与意趣,安立四部宗义与主张,除了认识整体佛教的教法之外,并建立粗分至细分见地;若心具清净见地,则有清净行持,经由学习宗义,较能深刻安立清净见行。 虽然此中所说的见地与行持,乃是以三乘行者的基、道、果修行之理而说,似乎与我们无关,但需先行了解轮廓、蓝图,安立正确、圆满的见地,认知将来要走的路线(修道与证果之理),掌握佛教的修行之理——依此正见建立也较易于调心。因此即使目前做不到,亦当愿境,从有能力之处下手修习,不必太勉强,也不要太痛苦,主要必须清楚通达将来所应修习的法类、三乘修道证果之理,所以眼前必须咬紧牙关,克服困难,以耐心及毅力学习宗义教法。 学习宗义的困难之处,即:1 .难以了知。2 .难以圆满了知。3 .难以将所学指向调心相应。因此,不因负面情绪反应而焦急、退心,应秉持动机清净,不急不缓,符顺自己当下能力学习,点滴累积,渐渐则能开发智慧。以上共勉。
正文:(45+1)
第四章总说佛教宗义之建立
释迦王(子),无与伦比的导师,首先发最胜菩提心;
即教主世尊,是一切众生最大的亲眷依怙、无边功德法宝的持有者。 佛的前身也必先依止上师,修习暇满而劝取心要,修习共下、共中道次,依次舍今生、来世贪著,觉醒大乘种性,趣人大乘道发菩提心(此时为菩萨位)。《报恩经》说:世尊前身在地狱发心。新发起愿菩提心的身所依除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外,六道皆有(地狱、饿鬼、畜生、人道、阿修罗、欲界天道)。 菩提心是大乘道本、成佛正因。才一发菩提心即成菩萨。菩提心也是菩萨戒、菩萨行的心所依;若无菩提心,受戒也难得菩萨戒。我们现今是随顺得,非具相得。
其次于三大阿僧衹劫积聚资粮;
指佛的前身在时间上所累积的法类,即以菩提心为心所依、以证空慧摄持而行菩萨行,修学断恶、修善、利他(断一切恶、行一切善、利一切众生)。其中必须圆满五道十地,即:资粮道(最初一发菩提心,与得下品资粮道同时)、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前二为凡夫道(谓:圆满第一大阿僧衹劫资粮),后三为圣者道,包括初地至第七地(谓:圆满第二大阿僧衹劫资粮)、第八地至第十地(谓:圆满第三大阿僧衹劫资粮)。因此若未得圆满五道十地的功德,及以智慧、方便互摄积聚福德资粮,则无法成佛。
最后在金刚座(今印度Bodhgaya 附近)上圆成正觉。
有部、经部的说法:最初成佛是欲界的金刚座,彼时悉达多是资粮道行者,于一夜间完成后四道,黎明时,睹明星成正觉。
以藏传说法,佛的十二相成道是:1 .兜率天降凡。2 .入摩耶夫人母胎。 3 .诞生。4.习艺。 5 .成婚出游。6 .舍家出家。7 .尼连禅河畔六年苦行。 8 .坐菩提树下。9 .初夜降魔。l 0 .后夜成佛。11 .转*轮。 12 .入涅槃。有部说法是,前九为菩萨法行,后三为佛法行。 依中观宗说法,十二相都是示现。
佛陀圆成正觉后,先在瓦那纳斯(Varanasi )对(侨陈如等)五贤仆转(阿含等)四谛*轮;
据《 华严经》说:佛成佛后四十九天不说法(圣默然,因众生不能悟得,所以不说),后由梵天王劝请,佛逐于瓦那纳斯的鹿野苑封憍陈如等五大弟子宣说四谛法,明示后色蕴至三十七道品皆有自相。
佛所亲证法具六特色,即:无为、甚深、离戏、甘露、寂灭、光明。
随后在灵鹫转(般若等)无相*轮;
即随后第二年在灵鹫山,宣说《 般若经》,明示诸法无自相。
随后又在吠舍离(Vaisali)等地大转善分别(诸法性相的)*轮。
即最后在吠舍离(佛结夏安居及制成戒之处)、与广严城等地转第三法转。
补充:
三转*轮的所说之义为何?摄要言之,如《四百论》说:「如来所说法,略言有两种,无害生人天(即不害众生,得人天果报),观空证涅槃(观空圆满修,证涅槃果位)。」
三转如何安立?佛成佛之后,为利他初转四谛*轮、第二转无相*轮、第三轮广分别*轮,由此而建立四部宗义的见地。
佛入灭后有七位付法藏师执持正法,又以大迦葉尊者为首,结集小乘三藏,弥勒菩萨与文殊菩萨结集大乘显乘经典,金刚手(大势至菩萨)则结集密乘教法。迄今法脉由此而来。佛说一切结典,非即三转,但皆可含摄在三转之中。
关于三转的定位,有二:
1.章嘉大师的说法: 区分不在于时间先后、地区差别或命题内容,而在于刻意化机的不同。即安立初转:刻意化机为小乘宗派见者(有部、经部),说小乘不共经之四谛*轮(主要说证人无我之理);佛对大乘行者说《般若经》时,也说四谛,但此非属初转。第二转:刻意化机为中观宗,说大乘不共经,如《般若经》。第三转:刻意化机为唯识宗行者,说唯识派不共经,如《解深密经》。
2.尊贵法王的说法:从命题上,三转皆说四谛,但广略有别。即初转:正行广大宣说四谛建立,如三劝转十二行相,顺说二谛。第二转:广说二谛,尤其广说灭谛(胜义谛)。第三转:《解深密经》说粗分法无我,安立唯识宗见地;又依《如来藏经》,说有境光明,即阐明佛性,由此接续密乘。总之,佛说教法都含摄在四谛建立,因此四谛是教法的基础。
(佛陀三转*轮)折服了外道六师等五切邪说,使利乐之源的珍贵佛法得以宏扬与开展。
即正法为众生得救之因,也是成佛的主要方便。
为何需折报外道邪说?
因为: 1.断增益。 2.成就解脱道。3.利他。破邪显正,上已提及,是令众生得以依止正法修行,离苦得乐。
佛陀入灭以后,由于释经者对三种*轮的意趣,分别作了不同的解释,因此便产生了四大宗派。
即各派皆一致认同佛说的三转*轮,但因解释佛经或学习佛法者依于各人的智力、种性、根器,致使有不同的解释,建立自宗的主张(宗义);如此,安立二我执之理有所不同,断障之理与出离之道也有差异——因此确切的说,依何见地修行十分重要。 如以密乘言,若不持唯识宗以上见地,难修本尊法;章嘉大师也说:持有部见地修行,难入菩萨道(因见地稍显粗糙、不圆满)
其中,说实事的小乘二宗根据初*轮。
说实事的小乘二宗,指有部、经部宗派见者(切记!小乘宗,是指不许法无我的小乘宗派见者,非指声闻、缘觉的小乘);即初转是为小乘二宗的宗派见者而说。一般也将唯识宗列为说实事师。
「说无体性宗」根据中*轮。
即第二转刻意所化为中观宗,说无体性、空性法。
「瑜伽行派」则根据末*轮建立自宗根、道、果的(一贯)体系。
即第三转刻意所化为唯识宗的瑜伽行者,依此建立其基、道、果的一贯修行体系。
瑜伽行是内心真实相应,当下是指唯识宗依瑜伽观行,证唯识所现。
又,随奉我们本师(释迦佛)的宗派,肯定只有四派,那就是:毗婆沙宗、经部宗两个小乘宗派。
是说以宗派而言,许有四派,即小乘宗派:有部与经部(此二宗不许法无我的见地,主张三乘,但不立大乘名,而名菩萨乘)。
以及唯识(或唯心)宗、中观宗两个大乘宗派。此二宗为大乘宗派。
补充:
三乘与四宗的差异为何?
1 .四宗皆说三乘,「乘」与「道」同义,如声闻乘即声闻道之义(即能证声闻的菩提果者,为声闻道);乘需入道之后才有,亦即心入法乘时,就是入道之时。入小乘需具出离心,入大乘需具菩提心,此四宗共许。
2.入宗派见者,主要是承许该宗(四宗随一)的见地,未必需已入道。
3 一般有持有部见地而修菩萨乘的菩萨行者(如悉达多),也有持应成见地而修二乘的小乘行者,修解脱道。
4.修二乘的应成派行者,不欲求成佛,只想自得解脱(即持应成见而修解脱者)。因此,每派皆有三乘安立。
要之,如其次第,总的有持四部宗派随一见地的三乘行者,共成十二种。法乘与宗派见者有四句关系,即:
1.谁入法乘、也入宗派见者?如修声闻乘的有部行者。
2.谁入法乘、但非入宗派见者?如无色界的声闻圣者。
3.谁未人法乘、但入宗派见者?如未发出离心、菩提心随-的有部行者。
4.谁既不入法乘、也不入宗派见者?如道外的凡夫(如我们)或下士夫的佛教徒。
问:谁是佛教徒、而不入宗派见者?
答:1.下士夫的佛教徒或如我等凡夫。
2.无色界小乘圣者。
3.缘觉在一生所系(即最后生的前一生),发三种愿:于最后生(当生证果的那一世):⑴ 愿投生旷野。⑵愿自悟、自得,不依他教。⑶愿以身姿态说法,不以言说。
4.中间者,即最初随行认同四宗随一,但后来怀疑自宗(如下下部),在此尚未正行趋入上上部宗义的见地者(过渡期)。
因为论典中说:除此四宗以外,别无第五宗;除三乘之外,别无第四乘。
即论说宗派仅有四宗,没有五宗的说法。以乘而言,也仅有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并无四乘的说法。
金刚藏所造《喜金刚略义广注》说:四乘及五宗,此非佛所说。如金刚藏造的密续教典说:四乘、五宗蕴并非佛说。
补充:
l .入大乘、小乘宗派的区分,在于是否认许安立法无我。 2 .入大乘、小乘的区分,在于有否具菩提心。
3.观待化机而安化不同教说,彼此并不相违,臂如基于所化有情的分位想法与智力不同,此时说有我(若直说无我,众生暂时难以授受、反易成谛法),彼时说无我。亦即,先令入常见,为了暂时避免入断见,才能依此渐次引至中道。
4.宗派范畴广于法乘(因四宗皆说三乘)。
如果以中观应成派的标准来衡量,那么中观自续派以下的佛教宗义均堕于断、常二边;
若以应成派见地看,则自续派以下皆住于断(执诸法自相无即无)、常(执诸法有必自相有)二边随一(但此仍然有别于外道主张的断边——无来世、因果观以及常边——常一自主的常我)
然而这些宗派认为自宗的教义是中道,因为他们都以主张脱离断、常二边的中道而自豪。
即四宗都各自承许自宗的见地最为殊胜,住于远离断边、常边的中道(见品而言,主张有差别,行品的主张四宗大致相同)。四宗因见地差异,所以安立无我的粗细分、我执、断障极有差异(虽名相同,但内容不同)。以应成派看来,自续派以下皆为住断、 常二边随一者。这也就是说,不论修习何种法乘,若不持应成见(佛的究竟意趣),则无法解脱、 证果。 准此,认识四宗要义,目的是在引导修行至佛的究竟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于后半部,为何依应成派见地而说缘起性空的止观?即是由此建立空性正见,广破自续派以下不了义、 有垢、不符佛究竟意趣的见地,此也不成谤法罪,因如实显明安立自宗故。 要之,若仅持行品(方便分的法行),无见品的见地(证空慧)摄持,即不能成佛,显然必须双修见行二品。
此外,这四个宗派对于断除常边和断边,也都各有不同的说法。
这是从因智力不同,四宗各有其对远离断、常二边的中道的安立与说法。
毗婆沙宗说:「果生时因已灭,因此脱离常边;因结束时果出生,所以脱离断边。」
即有部说:果生时因已灭,因此脱离常边,即非恒常因;又,因结束时果出生,所以脱离断边,不成无因无果之说。例如父生子时已不具父之因(有父之续流),所以父之因并非一直恒在;而不具父之因时,也不成全无,仍有出生子之果。又如:种子生苗芽时,已无种子(无种子,但有种子的续流),所以种子非恒常(脱离常边);而没有种子时,也非全无,仍会结果(脱离断边)。
简言之,有部的中道说法是:
1.种子时(因位时)——因已生(种子已生)、因正灭(种子正灭)、果正生(苗芽正生)三者同时成立。
2.苗芽时(果位时)——果已灭(种子已灭 )、果已生(苗芽已灭)、果正灭(苗芽正灭)三者同时成立。例以业果而言,布施后的第二剎那,转成布施业习气(即布施业不会一直存在——不入常边),但只要因缘成熟,则布施业习气即能感果(即布施之业有力感果——不入断边)。
经部宗主张:「诸有为法的相续,不断地流转下去,因此脱离断边;(诸有为法)剎那坏灭,所以脱离常边。」
此是经部宗细分无常的说法,诸有为法先生后灭,生住同位,生即是住的续流,具足灭性;也就是,有为法刹那刹那变灭(不入常边),却又相续不曾间断,如流水般(不入断边)
有为法的相续上,皆可分二:
1.体续流:前后因果皆具有相同的体质(如昨天桌子的四大,与今天桌子的因大,同体质而相续),此是无始无终。
2.种续流:由前前近取因流至后后果,同种而流(如昨天的桌子,是今天桌子同种续流之因),但会灭失(如今生为人道, 来世成畜生道,同种续流则灭失),此是无始有终。
有为法又分:
1.粗分无常:如桌子以一个月为期而坏灭。
2.细分无常:如桌子第一剎那在第二剎那的剎那变灭(在第二剎那时,第一刹那续流仍然存在)。由于有细分无常,才成立粗分无常。
尊贵法王说:诸有为法一成立,即有灭性存在;若无灭性,何以有所变化呢?不能恒时安住、剎那剎那变灭即为细分无常。证此细分无常极为重要,如《释量论》说:「以无常故苦,以苦证无我。」
唯识宗说:「遍计执非真实地存在,因此脱离常边;依他起真实地存在,所以脱离断边。」
即唯识宗说:遍计所执非真实存在,即遍计所执是自相无的存在,不入法我的本质,因此脱离常边:依他起真实存在(胜义有、自相有),不入断边的本质,所以脱离断边。唯识宗的三性三无性,即依他起生无自性性、遍计所执相无自性性(名言假立故,为自相无)、圆成实胜义无自性性——遍计所执自相无,则成空性、法无我、圆成实性。 于有部、经部,许遍计所执为自相有,故唯识宗即说彼入常边;中观宗许依他起与圆成实性胜义无,故唯识宗即说彼入断边。如是遮破断、常二边,安立唯识宗的中道见。
中观宗主张:「一切法在名言上是存在的,因此脱离断边;然而在胜义上不存在,所以脱离常边。」
即中观宗说:一切法依名言假立,缘起而有,不成根本无,所以脱离断边;一切法在胜义上为无,不成胜义有,所以脱离常边。亦即,有是名言有,无是胜义无。
虽然上上(意为较高层次的)诸宗义,能遮破所有与自宗不同的下下(意为较低层次的)诸宗义,但了解下下宗派的见解,是获得上上宗派见的最胜方便。因此,千万不可以因为认定了上上宗义是最好的,便蔑视、排斥较低的宗义。
遮破之义,即是以自宗见地为了义,遮破他宗,许为不了义。而上上宗派,是指中观宗(最高为应成派)而言,下下宗派,是指下三部(有部、经部、唯识宗)。即若如实理解下下部的粗分不了义见地,则成理解上上部了义见地的阶梯或前行方便(由粗分理解至细分理解)。 又,因欲度化不同根性众生故,需知一切法要。
问:1.遮破他宗,是否造成谤法的问题?
2.都是佛说,何以排斥?
3.若依应成派而言,自续派以下的主张皆非佛的究竟意趣,但那是佛对下部所说,应成派遮破下部的见解,有否构成谤法罪呢?
4.又以唯识宗的观点,破下二部的常见及中观宗的断见,是否也成谤法的过失?
答:不成谤法,因都共同承许佛说,各宗皆以自己的种性、观点、智慧、见解解释佛经,安立自宗一贯的修行体系,自许为最究竟的中道者(远离断、常二边者)。如是,只针对自宗与他宗的见地相异而予遮破,并非谤法。
师长也说:若仅基于自宗见地,许他宗为不了义,予与遮止,不成谤法,因皆以承许、信许佛说而为立基点故。
那么,以何方式才造成谤法呢?
1.以爱增、偏见、无知而说则成谤法,如说大乘非佛说、修习小乘法无益。
2.以自己的无知、爱增之心相似理解佛经,夸论(夸张曲解而说)佛说为胜、劣、好、坏、有意义与否,则成谤法。
因佛说一切法门,皆是引导度众的方便,有其需要,不可轻蔑。 因此应以四弘誓愿学习教法,恭敬各种法门,不以学过或不相应,不认同为理由,说其不好——想想,佛何需宣说三乘四宗呢?只因众生根器不同故。
有一公案,世亲菩萨(无著菩萨之弟)欲求晉见弥勒菩萨,请无著菩萨代为引见,弥勒菩萨说:世亲虽是千部论主,具大功德,但以往昔毁谤、蔑视大乘教法(执大乘非佛说),罪业深重,故今生无缘与我相见。世亲菩萨本想割舌净罪忏悔,其兄无著菩萨劝他,既然前以「舌」谤大乘佛法,今当也以「舌」宣说大乘佛法,以抵罪过,何需断「舌」,从此世亲菩萨则广弘大乘唯识宗。
谤法分二:
1.正行谤法——如以诸邪见刻意颠倒执取。
2.随顺谤法——如以无知说相似法,此凡夫易犯。谤法罪重,需极戒慎。
问答:
1 .修行有那三种型态?
2 .发愿菩提心的身所依于何道而有?
3 .菩萨戒与菩萨行的心所依为何?
4.时间上,如何以区分五道十地而累积三大阿僧祇劫资粮?
5 .佛所证悟的法,具那六种特色?
6 .三转的所化对象为何?
7 .以尊贵法王的说法,三转的命题如何安立?
8 .小乘与大乘宗派见者,主要以何见地作区分?
9 .三乘与四宗之差异为何?
10 .谁是佛教徒而非宗派见者?
11.缘觉于最后生前如何发愿?
12.何谓唯识派的三性三无性之义?
13. 唯识派如何遮破有部的常边见、与中观宗的断边见?
14.应成派的中道如何安立?
15.谤法有那二种?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