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相应部经:大篇 第十一 预流相应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相应部经:大篇 第十一 预流相应

 

  第十一 预流相应

  第一 鞞纽多罗品

  [一] 第一 王

  一~二

  舍卫城。

  三

  “诸比丘!转轮王主宰四洲,予以统治,身坏命终后,生善趣、天世,为忉利天之朋辈。于欢喜园为天女众所围绕,天之五欲丰足全备而住,但亦四法不得成就,不能解脱地狱,不能解脱畜生,不能解脱饿鬼趣,不能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四

  诸比丘!圣弟子依搏食而活,着弊坏衣,然成就四法,于解脱地狱,于解脱畜生,于解脱饿鬼趣,于解脱恶生、恶趣、堕处。何为四法耶?

  五

  诸比丘!此处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

  六

  于法成就证净,曰:“世尊之法为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也。”

  七

  于僧成就证净,曰:“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谓四双八辈者是。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

  八

  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九

  此乃成就四法。

  十

  诸比丘!于获得四洲及获得四法,获得四洲是不及获得四法之十六分之一。”

  注1 杂阿含三O、六(大正藏二、二一四a)。

  [二] 第二 预流

  ※ 三

  诸比丘!圣弟子如成就四法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何为四法耶?

  四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五~六

  于法……于僧……

  七

  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八

  诸比丘!圣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九

  如是世尊说示。如是善逝说已,师说曰:

  有信有戒有净信

  若以如是观法者

  时经安乐之梵行

  而于究尽可得至

  注1 杂阿含四一、七、八(大正藏二、二九八c)。

  [三] 第三 长寿

  一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园。

  二

  其时,长寿优婆塞因病而困苦,得重患。

  三

  时,长寿优婆塞告乃父树提居士曰:

  “居士!去至世尊住处,至已,以我语向世尊之足行头面礼,云:“大德!长寿优婆塞因病而困苦,得重患,彼向世尊之足行头面礼。”并白:‘愿大德世尊哀愍,去至长寿优婆塞住宅。’”

  “唯唯!吾儿!”树提居士应诺长寿优婆塞,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方。

  四

  坐于一方之树提居士,白世尊曰:

  “大德!长寿优婆塞因病而困苦,得重患。彼向世尊之足行头面礼,彼白曰:“愿大德世尊哀愍之,请至长寿优婆塞住宅。””世尊默然听许。

  五

  时,世尊着下衣、持衣钵,来至长寿优婆塞住宅。至已,就设座。坐已,世尊对长寿优婆塞言曰:

  “长寿!能忍否?能耐否?苦受有退不进、知减退不知增进否?”

  “大德!难忍,难耐,病苦有进无退,知增进而不知减退。”

  六

  “长寿!然则汝当如是学:“我于佛成就证净,谓: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长寿!汝当如是而学。”

  七

  “大德!世尊所说之四预流支,于我而有,我亦与此法俱有。大德!我于佛成就证净,谓: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长寿!然汝依此四预流支,更当修习六顺明分法。

  八

  长寿!汝于此一切诸行,当作无常观,无常即苦想,苦即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而住。长寿!汝当如是学。”

  “大德!世尊所说之六顺明分法,于我有之,我亦与此法俱有。大德!我于一切诸行,以无常而观。无常即苦想,苦即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而住。

  九

  大德!然则我灭后,但念令此树提居士灭困惑。”

  树提居士曰:

  “吾儿长寿!勿作如是念。吾儿长寿!唯对世尊之所说,当善作意。”

  十

  时,世尊如是对长寿优婆塞教诫后,即从座起离去。

  十一

  时,长寿优婆塞于世尊离去未久,即告命终

  十二

  时,有众多之比丘,来至世尊之住在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长寿优婆塞略受世尊教诫后,即已命终。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

  “诸比丘!长寿优婆塞为贤明,于法随法行,以法事不恼于我。

  十三

  诸比丘!长寿优婆塞依五下分结尽,为化生者也,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之法。”

  注1 杂阿含三七、一二(大正藏二、二七0a)。

  [四] 第四 舍利弗(一)

  一

  一时,具寿舍利弗与具寿阿难,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二

  时,具寿阿难于夕时分由宴默起,至具寿舍利弗住处,至已,与具寿舍利弗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言具寿舍利弗曰:

  三

  “友舍利弗!对依何法成就之彼众生,世尊予以作“是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记别耶?”

  友!对依四法成就之彼众生,世尊予作“是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之记别。何为四法耶?

  四

  友!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谓:“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五

  友!对依此四法成就之彼众生,世尊予作:“是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之记别。”

  注1 杂阿含三O、一五(大正藏二、二一五c)。

  [五] 第五 舍利弗(二)

  ※ 二

  时,具寿舍利弗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曰:

  三

  “舍利弗!预流支、预流支之谓者,舍利弗!以何为预流支耶?”

  “大德!亲近善士为预流支,听闻正法为预流支,如理作意为预流支,法随法行为预流支。”

  “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亲近善士为预流支,听闻正法为预流支,如理作意为预流支,法随法行为预流支。

  四

  舍利弗!谓流、流者,舍利弗!以何为流耶?”

  “大德!八支圣道为流也,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善哉、善哉!舍利弗!八支圣道为流,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住、正念、正定是。

  五

  舍利弗!谓预流者、预流者,舍利弗!以何为预流者耶?”

  “大德!成就此八支圣道者,名之为预流者,某甲名、某甲姓之具寿。”

  “善哉!善哉!舍利弗!成就此八支圣道者,名之为预流者,某甲名、某甲姓之具寿。” 注1 杂阿含三十、一四(大正藏二、二一五b)。

  [六] 第六 工匠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其时,众多之比丘作世尊之衣,思念:“于三月后,世尊将整衣出外游行。”

  三

  其时,有工匠2梨师达多与富兰那,因所需要而住于萨道卡(Sadhuka)村。工匠梨师达多与富兰那闻说:“众多之比丘为世尊做衣服,思念:“于三月后,世尊将整衣出外游行”。”

  四

  时工匠梨师达多与富兰那令一男子伫立一旁,并告之曰:

  “男子!汝若见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到来,即告我等。”

  五

  彼男子伫立二三日,始见世尊由远方来,见已,来至工匠梨师达多与富兰那住处。至已,向工匠梨师达多与富兰那曰:

  “大德!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来矣。”

  六

  时,工匠梨师达多与富兰那,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随从于世尊之后。

  七

  时,世尊离道路来至一树下。至已,就坐设座。工匠梨师达多与富兰那,再次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工匠梨师达多与富兰那,白世尊曰:

  八

  “大德!闻世尊离舍卫城欲往拘萨罗游行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大德!闻世尊离舍卫城至拘萨罗游行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

  九

  大德!闻世尊离拘萨罗欲往摩罗游行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大德!闻世尊离拘萨罗游行至摩罗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

  十

  大德!闻世尊由摩罗游行欲往跋耆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大德!闻世尊由摩罗游行至跋耆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

  十一

  大德!闻世尊由跋耆游行欲往伽尸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大德!闻世尊由跋耆游行至伽尸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

  十二

  大德!闻世尊由伽尸游行欲往摩竭陀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大德!闻世尊由伽尸游行至摩竭陀时,以世尊远离我等而不悦、有忧。

  十三

  大德!闻世尊由摩竭陀游行欲往伽尸时,以世尊接近我等,欢悦而喜。大德!闻世尊由摩竭陀游行至伽尸时,以世尊接近我等,欢悦而喜。

  十四

  大德!闻世尊由伽尸……至跋耆……乃至……

  十五

  ……由跋耆……至摩罗……乃至……

  十六

  ……由摩罗……至拘萨罗……乃至……

  十七

  大德!闻世尊由拘萨罗游行往舍卫城时,以世尊接近我等,欢悦而喜。大德!闻世尊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时,以世尊接近我等,大悦而大喜。”

  十八

  “工匠!然则在家为愦挠,是尘垢处;出家为空闲。工匠!应勿放逸。”

  十九

  “大德!比我等之愦挠,更为愦挠、更愦挠之类尚有。”

  “工匠!何为比汝等之愦挠,更为愦挠、更愦挠之类耶?”

  二十

  “大德!拘萨罗王波斯匿欲往游园时,我等调御拘萨罗王波斯匿乘用之象,并将拘萨罗王波斯匿可爱可意之宫女,载之一人在前、一人在后。大德!彼姊妹有如是香,犹如掀开之香箧、亦如香庄严之王女。大德!彼姊妹若是身触则如绵,犹如绵花、亦如生长于安乐之王女。大德!其时,应护象,应护彼姊妹,自亦应相护。

  二一

  大德!我等于彼姊妹,并不认有起恶心。大德!然此愦挠为比[在家]更为愦挠、更愦挠之类。”

  二二

  “工匠!然而在家为愦挠,是尘垢处;出家为空闲。工匠!应勿放逸。

  二三

  工匠!圣弟子成就四法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二四

  工匠!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谓:“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以离悭吝、垢秽之心于家而住,常布施、自布施。以弃舍为喜,于乞应施,以布施、以部分布施为喜。

  工匠!圣弟子对此四法成就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二五

  工匠!汝等于佛成就证净,谓:“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在家如有少分之施物者,则皆于具戒者、善法者,无有差别。

  二六

  工匠!于汝等之意云何?于布施,与汝等同等者,于拘萨罗国中有若干耶?”

  二七

  “大德!幸哉!福哉!世尊如是对我等之示知。”

  注1 杂阿含三O、三一(大正藏二、二一八c)。

  2 “工匠”此原语thapati有异解,今依原注(协会本三、七九页)vaddhaki jetthako。

  3 “无有差别。”没有“此是我们的,那是诸比丘的”之分别,其义为一切皆是布施物。

  [七] 第七 鞞纽多罗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游行拘萨罗国,入一名曰鞞纽多罗之拘萨罗婆罗门村。

  二

  鞞纽多罗之婆罗门居士闻:“释子沙门瞿昙,乃由释种出家,与大比丘众俱,游行拘萨罗国至鞞纽多罗。又彼尊者瞿昙扬如是善名称,谓:“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于天、魔、梵世、沙门、婆罗门、人天众,说自证知、现证,彼对初善、中善、后善,说示义理文句具足之法,显示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善哉!得见如是之应供者。”

  三

  时,彼鞞纽多罗之婆罗居士,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者有之,与世尊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者有之,向世尊合掌坐于一面者有之,于世尊面前,告以姓名,坐于一面者有之,或默然坐之者亦有。

  四

  坐于一面之彼鞞纽多罗婆罗门居士,白世尊曰:

  “尊瞿昙!我等有如是之欲、之志、之意趣,曰:于有多儿之愦乱处而住,受有迦尸衣、栴檀,持有华鬘、香、涂香,享有金银,死后命终,生于善趣天世。尊瞿昙!请为有如是之欲、之志、之意趣之我等,说示法要,以使我等,得住于多儿之愦乱处,受有迦尸衣、称檀,持有华鬘、香、涂香,享有金银,死后命终,得生善趣天世。”

  五

  “居士等!我对汝等说自利之法门,且谛听,当善作意,我即当说。”

  “唯唯!大德!”彼鞞纽多罗之婆罗门居士应诺世尊。世尊说示曰:

  “居士等!何为自利法门耶?

  六

  居士等!于此,圣弟子当如是思择:“我欲生、不欲死,欲乐而厌苦。我欲生、不欲死,欲乐而厌苦,若有夺我命者,则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他亦欲生、不欲死,欲乐而厌苦,若我夺其命者,则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于他亦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诸于他耶?”如是思择,则自离杀生,并劝他亦离杀生,赞叹离杀生。如是身行之边际清净。

  七

  居士等!复次,圣弟子如是思择:“于我所不与而盗取者,则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若我,对他之所不与而盗取者,则我非为可爱、可意。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于他亦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将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诸于他耶?”如是思择,则自离于不与取,并劝他亦离不与取,赞叹离于不与取。如是身行之边际清净。

  八

  居士等!复次,圣弟子如是思择:“若有与我妻交者,则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若我与他妻交者,则我不为可爱、可意。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于他亦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将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诸于他耶?”如是思择,则自离于欲邪行,并劝他亦离于欲邪行,赞叹离于欲邪行。如是身行之边际清净。

  九

  居士等!复次,圣弟子如是思择:“若有以虚诳语损我利者,则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若我以虚诳语损他之利者,则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于他亦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将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诸于他耶?”如是思择,则自离虚诳语,并劝他亦离虚诳语,赞叹离虚诳语。如是语行之边际清净。

  十

  居士等!复次,圣弟子如是思择:“若有以离间语,使我与友背离者,则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若我以离间语,使他与友背离者,则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于他亦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将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诸于他耶?”如是思择,则自离离间语,并劝他亦离离间语,赞叹离离间语。如是语行之边际清净。

  十一

  居士等!复次,圣弟子如是思择:“若有对我出粗恶语者,则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若我对他出粗恶语者,则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于他亦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将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诸于他耶?”如是思择,则自离粗恶语,并劝他亦离粗恶语,赞叹离粗恶语。如是语行之边际清净。

  十二

  居士等!复次,圣弟子如是思择:“若有对我出杂秽语者,则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若我对他出杂秽语者,则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于他亦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将于我为不可爱、不可意之法,我云何加诸于他耶?”如是思择,则自离杂秽语,并劝他亦离杂秽语,赞叹离杂秽语。如是语行之边际清净。

  十三

  彼时,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十四

  于法成就证净,曰:“世尊之法为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

  十五

  于僧成就证净,曰:“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此谓四双八辈者是。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

  十六

  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十七

  居士等!圣弟子成就此七正法故,依此四愿处若欲者,则自记别,得:‘地狱尽、畜生尽、饿鬼趣尽、恶生恶趣尽、堕处尽,成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十八

  如是说示已。鞞纽多罗之婆罗门居士,白世尊曰:“稀有哉!尊瞿曼!……乃至……我等归依世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尊瞿昙!容我等,自今日始,至命终止,终生归依为优婆塞。”

  注1 杂阿含三七、二二(大正藏二、二七三b)。

  [八] 第八 繁耆迦精舍(一)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那梨迦村之繁耆迦精舍。

  二

  时,具寿阿难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白世尊曰:“大德!一名遮楼之比丘命终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大德!一名难陀之比丘尼命终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大德!一名须达之优婆塞命终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大德!一名善生之优婆塞命终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

  三

  “阿难!遮楼比丘命终,依诸漏尽,于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阿难!难提比丘尼命终,彼五下分结偏尽,而为化生于彼处般涅槃,不还比世。阿难!须达优婆塞命终,三结偏尽,贪嗔痴弱而为一来,唯一之来此世,作苦之边际。阿难!善生优婆夷命终,依三结偏尽,而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四

  阿难!为人,命终并非稀有事,各各命终时,来我处问此义,阿难!此对如来是愦乱。阿难!故命名曰法镜,而说法门。圣弟子成就于此,若欲者,则自记别,得:“地狱尽、畜生尽、饿鬼趣尽、恶生恶趣尽、堕处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五

  阿难!圣弟子成就何之法镜法门,若欲者,则自记别,得:“地狱尽、畜生尽、饿鬼趣尽、恶生恶趣尽、堕处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耶?

  六

  阿难!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七

  阿难!圣弟子成就此法镜法门,若欲者,则自记别,得:“地狱尽、畜生尽、饿鬼趣尽、恶生恶趣尽、堕处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杂阿含三O、二三、二四(大正藏二、二一七a)。长部经典原典第二卷九一页以下参照。

  [九] 第九 繁耆迦精舍(二)

  ※ 二

  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曰:“大德!曰阿育之比丘已命终矣,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大德!曰阿育之比丘尼已命终矣,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大德!曰阿育之优婆塞已命终矣,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大德!曰阿育之优婆夷已命终矣,彼往何趣?受何之生耶?”

  三~六

  “阿难!阿育比丘命终,依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同前经之因缘)

  七

  阿难!如成就此法镜法门,若欲者,则自记别,得:“地狱尽、畜生尽、饿鬼趣尽、恶生恶趣尽、堕处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参照前经。

  [十] 第十 繁耆迦精舍(三)

  ※ 二

  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曰:“大德!曰罽迦舍之那梨迦优婆塞已命终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大德!曰佉楞迦罗之那梨迦优婆塞……曰尼迦吒之那梨迦优婆塞……曰迦多梨沙婆……曰他梨舍菟……曰薮达利舍第……曰跋陀罗……曰须跋陀罗之那梨迦优婆塞,已命终矣,彼往何之趣?受何之生耶?”

  三

  “阿难!罽迦舍优婆塞命终,五下分结尽,而为化生,于彼处般涅槃,自彼世不还。阿难!佉楞迦罗……尼迦吒……迦多梨沙婆……他梨舍菟……薮达利舍菟……跋陀罗……须跋陀罗优婆塞命终,五下分结尽,而为化生,于彼处般涅槃,自彼世不还。

  四

  阿难!五十余之优婆塞于那梨迦命终,五下分结偏尽,为化生,于彼处般涅槃,自彼世不还。阿难!九十余之优婆塞于那梨迦命终,三结偏尽,贪嗔痴弱,而为一来,唯一来此世,住苦之边际。阿难!五百六之优婆塞于那梨迦命终,依三结偏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五

  阿难!为人,命终并非稀有事,各各命终时,来我处问此义,阿难!此对如来是惯乱。阿难!故为说名曰法镜之法门。圣弟子成就于此,若欲者,则自记别,以得:“地狱尽、畜生尽、饿鬼趣尽、恶生恶趣尽、堕处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六

  阿难!圣弟子成就何之法镜法门,若欲者,则自记别,得:“地狱尽、畜生尽、饿鬼趣尽、恶生恶趣尽、堕处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耶?

  七

  阿难!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乐,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八

  阿难!圣弟子如成就此法镜法门,若欲者,则自记别,得:“地狱尽、畜生尽、饿鬼趣尽、恶生恶趣尽、堕处尽,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杂阿含三十、二五(大正藏二、二一七b)。

  第一 鞞纽多罗品(终)

  此中摄颂曰:

  王以及预流

  长寿舍利弗

  工匠鞞纽罗

  繁耆迦精舍

  第二 千品(王园品)

  [十一] 第一 千

  一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王园。

  二

  时,千比丘尼众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立于一面。

  三

  时,世尊告立于一面之诸比丘尼曰:“诸比丘尼!圣弟子如成就四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四

  诸比丘尼!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五~六

  于法……于僧……

  七

  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乐,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八

  诸比丘尼!圣弟子如成就此四法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十二] 第二 婆罗门

  一~二

  舍卫城因缘。

  三

  “诸比丘!诸婆罗门施设有名曰向上之道,以劝导弟子曰:“男子!晨朝起,往赴于东面,不避坑坎、不避堆阜、不避橛、不避荆地、不避污水溜、不避下水路,于堕处可遇死。男子!如是身坏命终,往生善趣、天世。”

  四

  诸比丘!此诸婆罗门之愚道、痴道,而不资于厌患、离贪、灭尽、寂静、证智、等觉、涅槃。诸比丘!我亦于圣者之律,施设向上之道,且资于一向厌患、离贪、灭尽、寂静、证智、等觉、涅槃。

  诸比丘!何种向上之道,一向资于厌患、离贪、灭尽、寂静、证智、等觉、涅槃耶?

  五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对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对法……对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六

  诸比丘!此为向上之道,一向资于厌患、离贪、灭尽、寂静、证智、等觉、涅槃。”

  注1 杂阿含三十、一三(大正藏二、二一五b)。

  [十三] 第三 阿难

  一

  一时,具寿阿难与具寿舍利弗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二

  时,具寿舍利弗夕时由宴默起,来至具寿阿难住处。至已,与具寿阿难俱相交谈感铭、欢喜之语,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言具寿阿难曰:

  三

  “友阿难!安住断几何之法?成就几何之法?世尊对如是此等众生记别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耶?”

  四

  “友!依断四法、成就四法,世尊对如是此等众生记别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五

  友!若对佛成就诽谤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圣弟子对佛不作如是诽谤。友!对佛成就证净之有闻圣弟子,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世,彼对佛如是证净,谓:“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六

  友!若对法成就诽谤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圣弟子对法不作如是诽谤。友!对法成就证净之有闻圣弟子,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世,彼对法如是证净,谓:“世尊之法乃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

  七

  友!若对僧成就诽谤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圣弟子对僧不作如是诽谤。友!对僧成就证净之有闻圣弟子,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世,彼对僧作如是证净,谓:“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此谓四双八辈。此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

  八

  友!若成就破戒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恶生、恶趣、堕处、地狱,圣弟子不作如是破戒。友!若成就圣者之所乐戒,有闻圣弟子身坏命终后生善趣、天世,彼作如是圣者之所乐戒持,谓: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能发三摩地。

  九

  友!依于断除此四法、成就此四法者,世尊对如是此等众生记别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十四] 第四 恶趣(一)

  ※ 三

  “诸比丘!成就四法之圣弟子,超越一切恶趣之怖畏。以何为四法耶?

  四~七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对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对法……对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八

  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圣弟子,超越一切之恶趣怖畏。”

  [十五] 第五 恶趣(二)

  ※ 三

  “诸比丘!成就四法之圣弟子,超越一切恶趣、堕处之怖畏。以何为四法耶。

  四~七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对佛成就证净……乃至……

  八

  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圣弟子,超越一切恶趣、堕处之怖畏。”

  [十六] 第六 朋友(一)

  ※ 三

  “诸比丘!汝等思念有应所哀愍、应所听闻之朋友、亲戚、血族,诸比丘!汝等则应对彼等劝导于习住四预流支。以何为四预流支耶?

  四

  对佛,应劝导于习住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对法……对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乐,不执取,能发三摩地之戒,劝导习住。

  五

  诸比丘!汝等思念有应所哀愍、应所听闻之朋友、亲戚、血族,诸比丘!汝等则应对彼等劝导于习住此四预流支。”

  注1 杂阿含三十、七(大正藏二、二一四b)。

  [十七] 第七 朋友(二)

  ※ 三

  “诸比丘!汝等思念有应所哀愍、应所听闻之朋友、亲戚、血族,诸比丘!汝等应对彼等劝导于习住四预流支。以何为四预流支耶?

  四

  对佛,应劝导习住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诸比丘!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之四大或有变异,但对佛成就证净之圣弟子无有变异。此中,对佛成就证净之圣弟子,生于地狱、畜生、饿鬼趣之变异者为无有此理。

  五~六

  对法……对僧……

  七

  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于能发三摩地之戒,劝导习住。诸比丘!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之四大或有变异,但成就圣者之所乐戒之圣弟子无有变异。此中,成就圣者之所乐戒之彼圣弟子,生于地狱、畜生、饿鬼趣之变异者为无有此理。

  八

  诸比丘!汝等思念应所哀愍、应所听闻之朋友,亲戚、血族,诸比丘!汝等则应对彼等,劝导对此四预流支之习住。”

  注1 参照前经。

  [十八] 第八 天上游行(一)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具寿大目犍连譬如力士之屈臂伸、伸臂屈,以如是之快速没于祇树林,现于忉利天。

  三

  时,众多之忉利诸天,来至具寿大目犍连处。至已,敬礼具寿大目犍连,立于一面。时,具寿大目犍连对立于一方之彼诸天曰:

  四

  “友等!善哉!对佛以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友等!对佛因成就证净,如是,于此有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世。

  五~六

  友等!善哉!对法……对僧……

  七

  友等!善哉!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友等!因成就圣者之所乐戒,如是,于此有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世。”

  八

  “尊者目犍连!善哉!对佛以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尊者目犍连!对佛因成就证净,如是,于此有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世。

  九~十一

  尊者目犍连!善哉!对法……对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尊者目犍连!因成就圣者之所乐戒,如是,于此有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世。”

  注1 参照其次之二经

  [十九] 第九 天上游行(二)

  一

  一时,具寿大目犍连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二~十一

  时,具寿大目犍连、譬如力士之……乃至……于此有一类之有情,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世……乃至……

  注1 同前经。但“生善趣、天界”,改为“生善趣、天世。”

  [二十] 第十 天上游行(三)

  ※ 二

  时,世尊譬如力士之屈伸臂、伸臂屈,以如是之速,没于祇树林,现于忉利天。

  三

  时,众多之忉利诸天,来至世尊处。至已,敬礼世尊,立于一面。时,世尊对立于一面之彼诸天曰:

  四~七

  “友等!善哉!对佛以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友等!对佛因成就证净,如是,于此有一类之有情,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友等!善哉!对法……对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友等!因成就圣者之所乐戒,如是,于此有一类之有情,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八~十一

  “尊者!善哉!对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尊者!因于佛成就证净,如是,于此有一类众生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尊者!善哉!对法……对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尊者!因成就圣者所乐之戒,如是此众生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杂阿含四一、一五(大正藏二、二九九b)。

  第二 千品(终)

  摄颂曰:

  千与婆罗门

  阿难二恶趣

  二朋支乃至

  三天上游行

  第三 百手品

  [二一] 第一 摩诃男(一)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释氏国迦毗罗卫城尼拘律园。

  二

  时,释氏摩诃男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释氏摩诃男,白世尊曰:

  三

  “大德!此迦毗罗卫城乃富饶、丰乐而民多、人集,是愦闹。大德!我对世尊或意修习之比丘奉仕已,日夕时分,入迦毗罗卫城,遇狂奔之象、遇狂奔之马、遇狂奔之乘、遇狂奔之车、遇狂奔之人。大德!其时,忘失世尊之念、忘失法之念、忘失僧之念。大德!我思念:若我其时命终者,将往何之趣?享何之生耶?”

  四

  “摩诃男!勿恐,摩诃男!勿怖。于汝无恶死、恶命终。摩诃男!若于长夜,其心对信偏修、其心对戒偏修、其心对所闻偏修、其心对施舍偏修、其心对慧偏修者 ,则此有色,四大所成、父母所生、饭粥所集、无常破坏、粉碎断绝、坏灭法之身,则为鸦所啖、为鹫所啖、为鹰所啖、为狗所啖、为野干所啖、为种种生类所啖。然于长夜,对信偏修、对戒偏修、对所闻偏修、对施舍偏修、对慧偏修者,则心为上升、胜进。

  五

  摩诃男!譬如有人,将酥瓶、油瓶投入深水池坏之,其破片瓦石虽沈,其酥、油则上升、胜进。摩诃男!如是,若于长夜,其心对信偏修、其心对戒偏修、其心对所闻偏修、其心对施舍偏修、其心对慧偏修者,则此有色,四大之所成、父母所生、饭粥所集、无常破坏、粉碎断绝、坏破法之此身,为鸦所啖、为鹫所啖、为鹰所啖、为狗所啖、为野干所啖、为种种生类所啖。然于长夜,对信偏修、对戒偏修、对所闻偏修、对施舍偏修、对慧偏修者,则心为上升、胜进。

  六

  摩诃男!汝于长夜,其心对信偏修、其心对戒偏修、其心对所闻偏修、其心对施舍偏修、其心对慧偏修。摩诃男!勿恐,摩诃男!勿怖。于汝无恶死、恶命终。”

  注1 杂阿含三三、一二(大正藏二、二三七b),别杂阿含八、二四(大正藏二、四三二b),增一阿含四一、一(大正藏二、七四四a)。

  [二二] 第二 摩诃男(二)

  一

  如是我闻……乃至……

  二

  时,释氏摩诃男……乃至……

  三

  大德!此迦毗罗卫城……乃至……

  四

  “摩诃男!勿恐,摩诃男!勿怖。于汝无恶死、恶命终。摩诃男!成就四法之圣弟子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涅槃。以何为四法耶?

  五

  摩诃男!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六

  摩诃男!譬如有树,其向东、倾东、临东,若将其根截之则倒向何方耶?”

  “大德!必是其所向倾临之方。”

  “摩诃男!如是,成就此四法之圣弟子,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涅槃。”

  注1 参照前经。

  [二三] 第三 沙陀

  一

  迦毗罗卫城因缘。

  二

  时,释氏摩诃男来至释氏沙陀处,至已,对释氏沙陀曰:

  三

  “沙陀!可知于人成就几何之法,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耶?”

  “摩诃男!是知于人成就三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三法耶?

  四

  摩诃男!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成就证净,曰:“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此谓四双八辈。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

  摩诃男!是知于人成就此三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五

  摩诃男!汝知于人成就几何之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耶?”“沙陀!我知于人成就四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何为四法耶?沙陀!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沙陀!我知于人如成就此四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六

  “稍待,摩诃男!稍待,摩诃男!世尊方知此法之成就不成就。”

  “沙陀!走!往世尊住处,至已,向世尊将此义奉告。”

  七

  时,释氏摩诃男与释氏沙陀,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释氏摩诃男,白世尊曰:

  八

  “大德!我来至释氏沙陀住处,至已,对释氏沙陀言曰:“沙陀!可知于人成就几何之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耶?”大德!作如是言,释氏沙陀对我言曰:“摩诃男!当知于人成就三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涅槃。

  摩诃男!汝可知于人成就几何之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趣耶?”

  九

  大德!作如是言,我对释氏沙陀言曰:“沙陀!我知于人成就四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沙陀!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沙陀!我知于人如成就此四法,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大德!作如是言,释氏沙陀对我言曰:“稍待,摩诃男!稍待,摩诃男!世尊方知此法之成就不成就。”

  十

  大德!于此法事之起,如一方为世尊,一方为比丘众者,我则随顺世尊。大德!我如是信为记。

  十一

  大德!于此法事之起,如一方为世尊,一方为比丘众、比丘尼众者,我则随顺世尊。大德!我如是信为记。

  十二

  大德!于此法事之起,如一方为世尊,一方为比丘众、比丘尼众、优婆塞者,我则随顺世尊。大德!我如是信为记。

  十三

  大德!于此法事之起,如一方为世尊,一方为比丘众、比丘尼众、优婆塞、优婆夷者,我则随顺世尊。大德!我如是信为记。

  十四

  大德!于此法事之起,如一方为世尊、一方为比丘众、比丘尼众、优婆塞、优婆夷、天、魔、梵世、沙门、婆罗门、人、天之众者,我则随顺世尊。大德!我如是信为记。”

  十五

  “沙陀!对如是言之释氏摩诃男,汝作何言耶?”

  “大德!对如是言之释氏摩诃男,我无何所言,但除妙与善。” 注1 杂阿含三三、十七(大正藏二、二三九b)。别杂阿含八、二八(大正藏二、四三四a)。

  [二四] 第四 百手(一)

  一

  迦毗罗卫城因缘。

  二

  其时,释氏百手命终,世尊对彼,作“是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之记别。

  三

  于此有众多之释氏集合,作私语,愤怒、毁议曰:

  “是稀有、未曾有者,今此处谁非为预流者?所以释氏百手命终,世尊对彼作“是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之记别。而释氏百手曾犯戒饮酒。”

  四

  时,释氏摩诃男来至世尊之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释氏摩诃男,白世尊曰:

  五

  “大德!于此,释氏百手命终,世尊对彼作“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之记别。大德!于此,众多之释氏集合,作私语,愤怒、毁议,而谓:“是希有、未曾有者,今此处谁非预流者?所以释氏百手命终,世尊对彼作‘是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之记别,而释氏百手曾犯戒饮酒。’”

  “摩诃男!若于长夜为优婆塞,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者,则云何往堕处耶?

  六

  摩诃男!若予正说,于长夜为优婆塞,谓应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释氏百手应如是正说,摩诃男!释氏百手于长夜为优婆塞,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云何往堕处耶?

  七

  摩诃男!于此有一类之人,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成就捷慧、速慧而解脱。彼依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摩诃男!此人已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趣、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八

  摩诃男!于此又有一类之人,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虽成就捷慧、速慧而不得解脱。彼依五下分结尽成为化生,于彼处则解脱,由彼世不归还。摩诃男!此人已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趋、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九

  摩诃男!于此又有一类之人,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不得捷慧、不得速慧而不得成就解脱。彼三结尽,贪嗔痴弱,为一来,而唯一来此世作苦之边际。摩诃男!此人已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越、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十

  摩诃男!于此又有一类之人,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不得捷慧、不得速慧而不得成就解脱。彼依三结尽,而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摩诃男!此人已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趣、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十一

  摩诃男!此处又有一类之人,于佛不得成就证净、于法不得成就证净、于僧不得成就证净,不得捷慧、不得速慧,不得成就解脱。然彼具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之诸法,又能对如来所说之法,以慧少分观察。摩诃男!此人则不往地狱、不往畜生、不往饿鬼趣、不往恶生恶趣、堕处。

  十二

  摩诃男!此处又一类之人,于佛不得成就证净、于法不得成就证净、于僧不能成就证净,不得捷慧、不得速慧,不得成就解脱。然彼具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又以如来为唯所信、唯所爱乐。摩诃男!此人不往地狱、不往畜生、不往饿鬼趣、不往恶生恶趣、堕处也。

  十三

  摩诃男!若彼诸大众了知善说与恶说,则我为彼诸大众记别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况释氏百手耶?摩诃男!释氏百手临命终时受戒也。”

  注1 杂阿含三三、一八(大正藏二、二三九c)。别杂阿含八、二九(大正藏二、四三四b)。

  [二五] 第五 百手(二)

  一

  迦毗罗卫城因缘。

  二

  其时,释氏百手命终,世尊对彼以“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记别之。

  三

  此处众多之释氏集合,作私语,愤怒、毁议曰:

  “是稀有、未曾有者,于今此处任何人谁非预流者?所以释氏百手命终,世尊对

  彼以“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记别之。释氏百手于戒并未成圆满。”

  四

  时,释氏摩诃男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释氏摩诃男,白世尊曰:

  五

  “大德!于此,释氏百手命终,世尊对彼以‘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记别之。大德!于此,众多之释氏集合,作私语,愤怒、毁议曰:‘是稀有、未曾

  有者,今此处谁非预流者?所以释氏百手命终,世尊对彼以“预流,堕法灭、决定、

  趣向等觉’记别,而释氏百手于戒并未成圆满。’”

  “摩诃男!若于长夜为优婆塞,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云何往堕耶?

  六

  摩诃男!若予正说,谓于长夜为优婆塞,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则释氏百手正说应如是而言,摩诃男!释氏百手于长夜为优婆塞,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云何往堕处耶?

  七

  摩诃男!于此有一类之人,于佛一向笃信,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于法……于僧……捷慧、速慧而成就解脱。彼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摩诃男!此人则已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趣、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八

  摩诃男!于此又有一类之人,于佛一向笃信,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捷慧、速慧,但不得成就解脱。彼依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槃……得损害般涅槃……得有行般涅槃……得无行般涅槃……得上流而至色究竟天。摩诃男!此人已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趣、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九

  摩诃男!于此又有一类之人,于佛一向笃信,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不成捷慧、不成速慧,不得成就解脱。彼三结尽,贪嗔痴弱,为一来而唯一来此世作苦之边际。摩诃男!此人已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趣、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十

  摩诃男!于此又有一类之人,于佛一向笃信,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不成捷慧、不成速慧,不得成就解脱。彼依三结尽,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摩诃男!此人已解脱地狱、解脱畜生、解脱饿鬼趣、解脱恶生、恶趣、堕处。

  十一

  摩诃男!此处又有一类之人,于佛不成笃信、于法不成笃信、于僧不成笃信,不成捷慧、不成速慧,不得成就解脱,然彼具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之诸法,又能对如来所说之法,以慧少分予观察。摩诃男!此人不往地狱、不往畜生、不往饿鬼趣、不往恶生、恶趣、堕处。

  十二

  摩诃男!于此文有一类之人,于佛不成笃信、于法不成笃信、于僧不成笃信,不成捷慧、不成速慧,不得成就解脱。然彼具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之诸法,又以如来为所唯信、唯所爱乐。摩诃男!此人不往地狱、不往畜生、不往饿鬼趣、不往恶生、恶趣、堕处。

  十三

  摩诃男!譬如未除农作根碴之恶田、恶地,种子为坏、腐、为风热所损,无核,未善予贮藏,又逢天不降雨,彼种子得能生长增广耶?”

  “大德!不能。”

  “摩诃男!如是,于此恶说、恶示之法,不成出离、不资寂静,非正等觉者之所说,称为恶田。于此法之弟子,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而住,称为恶种子。

  十四

  摩诃男!譬如已除农作根碴之良田、良地,种子不坏、不腐、不为风热所损,有核,善为贮藏,又正逢天雨,彼种子能生长增广耶?”

  “大德!实然。”

  “摩诃男!如是,于此法之善说、善示、出离、资于寂静,为正等觉者之所说,称为良田。于此法之弟子,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而住,称为良种子。况释氏百手耶?摩诃男!释氏百手临命终时,圆满戒行。”

  注1 参照前经。

  [二六] 第六 破戒(一)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其时,给孤独居士因疾病而困苦重患。

  三

  时,给孤独居士告一男子曰:

  “男子!往具寿舍利弗住处,至已,以我语对具寿舍利弗之足行头面礼,言:‘大德!给孤独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彼向具寿舍利弗之足行头面礼。’又曰:‘大德!愿具寿舍利弗来给孤独居士住处,以哀愍故。’”

  “唯唯!大德!”彼男子应诺给孤独居士后,前往具寿舍利弗住处。至已,礼敬具寿舍利弗,坐于一面。

  四

  坐于一面之彼男子,向具寿舍利弗言曰:

  “大德!给孤独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彼向具寿舍利弗之足行头面礼。又曰:

  ‘大德!愿具寿舍利弗来给孤独居士住处,以哀愍故。’”具寿舍利弗默然允许。

  五

  时,具寿舍利弗晨朝时分,着下衣、持衣钵,以具寿阿难为随从沙门,往给孤独居士家。至已,就设座。坐已,具寿舍利佛语给孤独居士曰:

  “居士!能忍否?可耐否?苦受退而不进,知减退而不知增进否?”

  “大德!难忍、难耐,痛苦有进而无退、知增进而不知减退。”

  六

  “居士!若于佛成就不信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于佛,则无如是之不信。居士!汝于佛具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汝自思于佛具此证净,则苦受将忽止。

  七

  居士!若于法成就不信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于法,则无如是不信。居士!汝于法具证净,曰:“世尊之法为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汝自思于法具此证净,则苦受将忽止。

  八

  居士!若于僧成就不信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于僧,则无如是不信。居士!汝于僧具证净,曰:“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此谓四双八辈。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汝自思于僧具证净,则苦受将忽止。

  九

  居士!若成就破戒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破戒。居士!汝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能发三摩地之戒,汝自思具圣者之所乐此戒,则苦受将忽止。

  十

  居士!若成就邪见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见。居士!汝具正见,汝自思此正见,则苦受将忽止。

  十一

  居士!若成就邪思惟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思惟。居士,汝具正思惟,汝自思具此正思惟,则苦受将忽止。

  十二

  居士!若成就邪语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语。居士!汝具正语,汝自思具此正语,则苦受将忽止。

  十三

  居士!若成就邪业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业。居士!汝具正业,汝自思具此正业,则苦受将忽止。

  十四

  居士!若成就邪命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命。居士!汝具正命,汝自思具此正命,则苦受将忽止。

  十五

  居士!若成就邪精进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精进。居士!汝具正精进,汝自思具此正精进,则苦受将忽止。

  十六

  居士!若成就邪念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念。居士!汝具正念,汝自思具此正念,则苦受将忽止。

  十七

  居士!若成就邪定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定。居士!汝具正定,汝自思具此正定,则苦受将忽止。

  十八

  居士!若成就邪智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智。居士!汝具正智,汝自思具此正智,则苦受将忽止。

  十九

  居士!若成就邪解脱之无闻异生,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汝无如是邪解脱。居士!汝具正解脱,汝自思具此正解脱,则苦受将忽止。”

  二十

  时,给孤独居士之苦受忽止。

  二一

  时,给孤独居士向具寿舍利弗与具寿阿难,自将釜中饮食予以供养。

  二二

  时,给孤独居士见具寿舍利弗食讫,手离钵,乃取一低床几,坐于一面。

  二三

  时,具寿舍利弗对坐于一面之给孤独居士,以此偈随喜:

  于如来之信心

  于不动善安立

  称赞圣者之乐

  于戒当自善持

  于僧伽生信乐

  于所见之直人

  其活命为不空

  得名之为不贫

  故贤者仅以佛

  念念持佛之教

  精勤信心持戒

  勉励净信法见

  二四

  时,具寿舍利弗以此偈随喜给孤独居士,乃从座而起离去。

  二五

  时,具寿阿难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言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曰:

  二六

  “阿难!汝晨朝由何处来耶?”

  “大德!具寿舍利弗对给孤独居士作如是教诫。”

  “阿难!舍利弗为贤者、大慧者,所以以四预流支予分别十相。”

  注1 杂阿含三七、十(大正藏二、二六九c)。

  [二七] 第七 破戒(二)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其时,给孤独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

  三~四

  时,给孤独居士告一男子曰:   “男子!往具寿阿难住处,至已,以我语向具寿阿难之足行头面礼曰:“大德!给孤独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彼向具寿阿难之足行头面礼。”又曰:“大德!愿具寿阿难能来给孤独居士住处,以哀愍故。””

  “唯唯!大德!”彼男子应诺给孤独居士,往具寿阿难住处,至已,礼敬具寿阿难,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男子白具寿阿难曰:

  “大德!给孤独居士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彼向具寿阿难之足行头面礼。又曰:‘大德!愿具寿阿难能来给孤独居士住处,以哀愍故。’”具寿阿难默然许诺。

  五

  时,具寿阿难晨朝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往给孤独居士住处。至已,就所设座。坐已,具寿阿难言给孤独居士曰:

  “居士!能忍否?可耐否?苦受退而不进,知减退而不知增进否?”

  “大德!难忍、难耐,痛苦有进无退、知增进而不知减退。”

  六

  “居士!于成就四法之无闻异生,有惊惧、怖畏之后世,故畏命终。以何为四法耶?

  七

  居士!于此有无闻之异生,于佛成就不信,又自思于佛具此不信故,有惊惧、怖畏之后世,故畏命终。

  居士!又无闻之异生,于法成就不信,又自思于法具此不信故,有惊惧、怖畏之后世,故畏命终。

  居士!又无闻之异生,于僧成就不信,又自思于僧具此不信故,有惊惧、怖畏之后世,故畏命终。

  居士!又无闻之异生,成就破戒,又自思具此破戒故,有惊惧、怖畏之后世,故畏命终。

  居士!对此四法成就之无闻异生,有惊惧、怖畏之后世,故畏命终。

  八

  居士!于成就四法之有闻圣弟子,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以何为四法耶?

  居士!于此有闻之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又自思于佛具此证净故,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居士!又有闻之圣弟子,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成就不执取之戒。又自思具圣者所乐之戒故,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居士!对此四法成就之圣弟子,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九

  “大德阿难!我不畏惧。云何而畏耶?大德!我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大德!在家和敬之戒,世尊之所说,我自观未少有所缺。”

  十

  “居士!幸哉!居士!福哉!居士!汝当记别为预流果。”

  注1 杂阿含三七、九(大正藏二、二六九b)。

  [二八] 第八 怨仇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给孤独居士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言坐于一面之给孤独居士曰:

  三

  “居士!圣弟子当止息五种怖畏、怨仇,成就四种预流,以慧善观圣理,善通达时,若心欲者,则自得记别,而曰:“于我地狱灭尽、畜生灭尽、饿鬼趣灭尽、恶生、恶趣、堕处灭尽,而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五种怖畏、怨仇之止息耶?

  四

  居士!杀生者,缘杀生而于现法生怖畏、怨仇,于来世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忧。离杀生者,则如是之怖畏、怨仇止息。

  居士!不与取者,缘不与取而于现法生怖畏、怨仇,于来世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忧。离不与取者,则如是之怖畏、怨仇止息。

  居士!邪淫者,缘邪淫而于现法生怖畏、怨仇,于来世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忧。离邪淫者,则如是之怖畏、怨仇止息。

  居士!妄语者,缘妄语而于现法生怖畏、怨仇,于来世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忧。离妄语者,则如是之怖畏、怨仇止息。

  居士!饮酒者,缘饮酒而于现世生怖畏、怨仇,于来世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忧。离饮酒者,则如是之怖畏、怨仇止息。此为五种怖畏,怨仇之止息。

  五

  以何为成就四种预流支耶?

  居士!于此有望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此为成就四种预流支。

  六

  以何为慧善观圣理,善通达之耶?居士!于此有圣弟子,对缘善作意,而曰:“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无故此无,彼灭故此灭。”谓:缘无明生行,缘行生识,缘识生名色,缘名色生六处,缘六处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渴爱,缘可爱生取,缘取生有,缘有生生,缘生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为一切苦蕴之集起。又:无明无余离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渴爱灭,渴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此为一切苦蕴之灭。”

  此为以慧善观圣理,善通达。

  七

  居士!圣弟子于此五种怖畏、怨仇当止息,成就此四种预流支,以慧善观圣理,善通达时,若心欲者,则自得记别,而曰:“于我地狱灭尽、畜生灭尽、饿鬼趣灭尽、恶生恶趣、堕处灭尽,而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杂阿含三十、一七(大正藏二、二一六a)。增支部经典十集第九二经略为一致

  [二九] 第九 怖畏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有众多之比丘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言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曰:

  三~六

  “诸比丘!于圣弟子……乃至……(准前经)

  七

  诸比丘!圣弟子于五种怖畏、怨仇当止息,成就此四种预流支,以慧善观圣理,善通达时,若心欲者,则自得记别,而曰:“于我地狱灭尽、畜生灭尽、饿鬼趣灭尽、恶生恶趣、堕处灭尽,而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参照前经。杂阿含三0、一六(大正藏二、二一五c)。

  [三十] 第十 离车

  一

  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重阁讲堂。

  二

  时,离车大臣难陀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言坐于一面之离车大臣难陀曰.

  “难陀!成就四法之圣弟子,为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三

  难陀!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难陀!成就此四法之圣弟子,为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四

  难陀!又,成就此四法之圣弟子,与天、人之寿相应,与天、人之色相应,与天、人之乐相应,与天、人之称相应,与天、人之增上力相应。

  五

  难陀!此非我闻于他之沙门、婆罗门所说之,乃我自知、自见、自悟而说。”

  六

  如是说时,有一男子对离车大臣难陀曰--“大德!是沐浴之时矣。”[难陀答曰:]“无须于外面之沐浴,以内自之沐浴为已足。此乃谓于世尊之信心。”

  注1 杂阿含三十、四(大正藏二、二一三c)

  第三 百手品(终)

  此中摄颂曰:

  二之摩诃男

  沙陀二百手

  二破戒怨仇

  怖畏与离车

  以十说此品。

  第四 福德润泽品

  [三一] 第一 润泽(一)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诸比丘!有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以何为四耶?

  三

  诸比丘!于此处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为第一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四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法成就证净,而曰:“世尊之法为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此为第二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五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僧成就证净,而曰:“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谓四双八辈。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此为第三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六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七

  诸比丘!此为第四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注1 杂阿含三0、九(大正藏二、二一四c),四一、一一(大正藏二、二九九a)。

  [三二] 第二 润泽(二)

  ※ 二

  “诸比丘!有四之福泽润泽、善润泽、安乐食。以何为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为第一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四~五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法……于僧……

  六

  诸比丘!又,圣弟子以离悭吝之垢秽心住于家,常施、亲手施、喜弃舍、应乞、喜于分与布施。此为第四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七

  诸比丘!此为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注1 杂阿含三0、一一(大正藏二、二一五a)、四一、一二、一三(大正藏二、二九九a)。

  [三三] 第三 润泽(三)

  ※ 二

  “诸比丘!有四种福泽润泽、善润泽、安乐食。以何为四耶?

  三~五

  诸比丘!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为第一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法……于僧……

  六

  具慧以圣泱择而顺正苦尽,成就生灭慧。

  此为第四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七

  诸比丘!此为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 注1 杂阿含三0、一一(大正藏二、二一五a)、四一、一四、一五(大正藏二、二九九b)。

  [三四] 第四 天道(一)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诸比丘!诸天之天道有四,能令未清净之众生得清净,未洁白之众生得洁白。以何为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为诸天之第一天道,能令未清净之众生得清净,未洁白之众生得洁白。

  四~六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此为诸天之第四天道,能令未清净之众生得清净,未洁白之众生得洁白。

  七

  诸比丘!诸天之天道有此四种,能令未清净之众生得清净,未洁白之众生得洁白。”

  注1 杂阿含三0、一八(大正藏二、二一六a)。

  [三五] 第五 天道(二)

  ※ 二

  “诸比丘!诸天之天道有四,能令未清净之众生得清净,未洁白之众生得洁白。以何为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思择:“以何为诸天之天道耶?”知:“我闻说,诸天以无恚为最上。我亦于或无怖或能安者,不起嗔恚,必成就天道之法而住。”

  此为诸天之第一天道,能令未清净之众生得清净,未洁白之众生得洁白。

  四~五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法……于僧……

  六

  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可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彼思择:“如何为诸天之道耶?”知:“我闻诸天以无恚为为最。我于或怖或安者,不起嗔恚,必成就天道之法而住。”

  此诸天之天道有四,未清净之众生而令清净;未洁白之众生而令洁白。

  七

  诸比丘!于诸天之道有此白,未清净之众生而令清净;未洁白之众生而令洁白。”

  注1 杂阿含三O、一九、二一(大正藏二、二一六b)。

  [三六] 第六 朋辈

  ※ 二

  诸比丘!若成就四法者,诸天欢喜,而称说为朋辈。何者为四耶?

  三

  诸比丘!此处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是应供、正等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诸天于佛成就证净,此处殁后,往生彼处者,如是思惟:“我等于佛成就证净,于彼处殁,而生来此处,圣弟子亦如是,于佛成就证净,当来2诸天之处。”

  四~五

  诸比丘!又于法……于僧……

  六

  成就圣者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可执取、]能发三摩地之戒。诸天成就圣者所乐戒,于此处殁,往生彼处者,如是思惟:“我等成就圣者所乐之戒,于彼此处殁,来生此处,圣弟子亦如是,成就圣者所乐之戒,当来诸天之处。”

  七

  诸比丘!成就此四法者,诸天欢喜,称说为朋辈。

  注1 杂阿含经四一、四(大正藏二、二九八b)。

  2 “来”原本及暹罗本俱作ehi ti(ehiti),改为ehiti(eti)之未来形。原本其语之前之hoti是衍字。

  [三七] 第七 摩诃男

  一

  一时,世尊住释氏国迦毗罗卫城尼拘律园。

  二

  时,释氏摩诃男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释氏摩诃男,白世尊曰:

  三

  “大德!云何为优婆塞耶?”“摩诃男!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故,摩诃男!依此为优婆塞。”

  四

  “大德!云何为优婆塞戒具足耶?”“摩诃男!优婆塞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淫、离虚诳语、离饮酒故,摩诃男!依此为优婆塞戒具足。”

  五

  “大德!云何为优婆塞信具足耶?”

  “摩诃男!于此有信之优婆塞,信如来之菩提,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摩诃男!依此为优婆塞信具足。”

  六

  “大德!云何为优婆塞弃舍具足耶?”

  “摩诃男!于此有优婆塞,以离悭吝垢秽之心住于家,常施、亲手施、喜弃舍、应乞、喜分与布施。摩诃男!依此为优婆塞弃舍具足。”

  七

  “大德!云何为优婆塞慧具足耶?”

  “摩诃男!于此有优婆塞,具慧以圣决择而顺正苦尽,成就生灭慧。摩诃男!依此为优婆塞慧具足。”

  注1 杂阿含三三、九(大正藏二、二三六b)。别杂阿含八、二一(大正藏二、四三一b)

  [三八] 第八 雨

  ※ 二

  “诸比丘!譬如山上降大雨时,水流往低处,展转山岩溪涧而满。山岩溪涧满则小池满,小池满则大池满,大池满则小河满,小河满则大河满,大河满则大海满。

  三

  诸比丘!如是圣弟子,于佛证净、于法证净、于僧证净,成就圣者所乐之戒、法,为流至彼岸,资于诸漏之尽。”

  注1 此譬如出增支部经典(原典一、二四三页、二、一四O页、五、一一四页)。

  [三九] 第九 沙陀

  一

  一时,世尊住释氏国迦毗罗卫城尼拘律园。

  二

  时,世尊于晨朝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去往释女沙陀住宅,至已,就所设座。

  三

  时,释女沙陀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对坐于一面之释女沙陀曰:“沙陀!成就四法之圣女弟子,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四

  沙陀!于此有圣女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 …以离悭吝垢秽之心住于家,常施、亲手施、喜弃舍、应乞、喜于分布布施。沙陀!成就此四法之圣女弟子,得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五

  “大德!世尊所说之此四预流支之法,于我为有,我亦与此法俱。大德!我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家若有少分之应施物者,则皆于具戒善法者无差别。”

  六

  “沙陀!幸哉!沙陀!福哉!沙陀!汝当记别为预流果。”

  注1 杂阿含三七、一四(大正藏二、二七O七b)。

  [四十] 第十 难提

  一

  一时,世尊住释氏国迦毗罗卫城尼拘律园。

  二

  时,释氏难提来至世尊住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释氏难提,白世尊曰:

  三

  “大德!若于圣弟子,偏一切处皆无具四预流支者,则圣弟子名为住于放逸。”

  “难提!若偏一切处皆无具四预流支者,我则将此另名为异生之数。

  四

  难提!对圣弟子之住于放逸与不住放逸,我将说,且谛听,善自作意。”

  “唯唯!大德!”释氏难提应诺世尊,世尊说曰:

  五

  “难提!云何圣弟子,住于放逸耶?难提!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如是于佛满足证净,对更精进而不为,于昼不远离,于夜不宴默。彼如是住于放逸,则无胜喜,无胜喜则无欢喜,无欢喜则无轻安,无轻安则住于苦,有苦则不得心定,不得心定则诸法不显现,诸法不显现则入住放逸数。   难提!又,圣弟子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彼如是以圣者之所乐戒为满足,对更精进而不为,于昼不远离,于夜不宴默。彼如是住于放逸,则不得胜喜,无胜喜则无欢喜,无欢喜则无轻安,无轻安则住于苦,有苦则不得心定,不得心定则诸法不显现,诸法不显现则入住放逸之数。难陀!如是之圣弟子,住于放逸。

  六

  难提!云何之圣弟子,住于不放逸耶?难提!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如是于佛满足证净,更精进而于昼远离,于夜宴默。彼如是住于不放逸,则生胜喜,有胜喜则生欢喜,意欢喜则身轻安,身轻安则受乐,有乐则心得定,得心定则诸法显现,诸法显现则入住于不放逸之数。

  难提!又,圣弟子于法……于僧……对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彼如是对圣者之所乐戒不满足,更精进于昼远离,于夜宴默。彼如是住于不放逸则生胜喜,有胜喜则生欢喜,意欢喜则身轻安,身经安则乐受,有乐则得心定,得心定则诸法显现,诸法显现则入住于不放逸之数。

  难提!如是之圣弟子,住于不放逸。”

  注1 杂阿含三O、二六(大正藏二、二一七c)。

  第四 福德润泽品(终)

  摄颂曰:

  三种之润泽

  二种之天道

  朋辈摩诃男

  雨沙陀难提

  第五 有偈福德润泽品

  [四一] 第一 润泽(一)

  ※ 二

  “诸比丘!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有四种,以何为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为福德润泽、安乐食之第一。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此为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之第四。

  诸比丘!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有此四种。

  四

  诸比丘!称量成就此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之圣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量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其称量是为不易。谓入无数无量大福德聚之数。

  五

  诸比丘!譬如称量大海水,以几瓶、几百瓶、几千瓶、几百千瓶之称量,是为不易。谓入无数无量大水聚之数。诸比丘!如是称量成就此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之圣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量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其称量实不易。谓入无数无量大福德聚之数。” 六

  世尊如是说示。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说曰:

  大海洋为无量

  藏宝有大怖畏

  人皆用诸河川

  广注入于大海

  饮食衣床座具

  施智者亦似此

  入此福德之流

  如川流之入海。

  注1 杂阿含三0、一二(大正藏二、二一五a)。

  2 次偈出增支部四集第五一经。

  [四二] 第二 润泽(二)

  ※ 二

  “诸比丘!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有四种。何为四种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为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之第一。

  诸比丘!又,圣弟子于法……于僧……以离悭吝、垢秽之心住于家,常施、亲手施、喜弃舍、应乞、以布施之分布为喜。此为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之第四。诸比丘!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有此四种。

  四

  诸比丘!称量成就此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圣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其称量是为不足。谓入于无数无量大福德聚。

  五

  诸比丘!譬如彼诸大河俱,其流之合流,谓:恒河、耶符那河、伊罗跋提河、萨罗游河,摩醯河。于彼水之称量,虽以几瓶、几百瓶、几千瓶、几百千瓶,其称量实为不易。是谓入于无数无量大水聚之数。诸比丘!如是称量成就此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之圣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量之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其称量实为不易。谓入于无数无量大福德聚之数。”

  六

  世尊如是说示。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说曰:

  大海洋为无量

  藏宝有大怖畏

  人皆用诸河川

  广注入于大海。

  饮食衣床座具

  施智者亦似此

  入此福德之流,

  如川流注入海

  注1 参照前经。

  [四三] 第三 润泽(三)

  ※ 二

  “诸比丘!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有四种。何为之四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于法……于僧……具慧以圣决择,而顺正苦尽,成就生灭慧。此为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之第四。

  诸比丘!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有此四种。

  四

  诸比丘!称量成就此四种福德润泽、善润泽圣弟子之福德,彼成就如是福德润泽,善润泽、安乐食,其称量实为不易。谓入于无数无量大福德聚之数。”

  五

  世尊如是说示。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说曰:

  欲得福者须立善

  为得不死应修道

  若证法核则尽乐

  死王来时不颤惧。

  注1 此偈第四行寻原注皆不获,汉译北传亦未详,故暂以原本译之。

  [四四] 第四 大宝(一)

  ※ 二

  “诸比丘!成就四法之圣弟子,得富饶而有大宝、大财之大名称。以何为四法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四

  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圣弟子,得富饶而有大宝、大财之大名称。”

  注1 杂阿含经三O、六(大正藏二、二一四a)。

  [四五] 第五 大宝(二)

  注 原本及迟罗本俱与前经完全一致,故不别出。

  [四六] 第六 比丘

  ※ 二

  “诸比丘!圣弟子成就四法者,则成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四

  诸比丘!圣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则成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杂阿含四一、六(大正藏二、二九八c)。

  [四七] 第七 难提

  一

  迦毗罗卫城因缘。

  二

  时,世尊言坐于一面之释氏难提曰:

  “难提!圣弟子成就四法者,则成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三

  难提!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难、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四

  难提!圣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则成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杂阿含三O、二七(大正藏二、二一八a)。

  [四八] 第八 跋提

  一

  迦毗罗卫城因缘……(述说来诣之次第)

  二

  时,世尊对坐于一面之释氏跋提曰:“跋提!圣弟子成就四法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三

  跋提!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四

  难提!圣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杂阿含四一、三(大正藏二、二九八b)。

  [四九] 第九 摩诃男

  一

  迦毗罗卫城因缘……

  二

  时,世尊言坐于一面之释子摩诃男曰:

  “摩诃男!圣弟子成就四法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三

  摩诃男!此处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四

  摩诃男!圣弟子成就此四法者,则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注1 杂阿含三三、一O(大正藏二、二三六c)。别杂八、二二(大正藏二、四三一b)。

  [五十] 第十 支

  ※ 二

  “诸比丘!有四种预流支。以何为四预流支耶?

  三

  诸比丘!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

  四

  诸比丘!此为四种预流支。”

  注1 杂阿含四一、五(大正藏二、二九八c)。

  第五 有偈福德润泽品(终)

  此中摄颂曰:

  三种之润泽

  二种之大宝

  比丘与难提

  跋提摩诃男

  以及支之十

  第六 有慧品

  [五一] 第一 有偈

  ※ 二

  “诸比丘!成就四法之圣弟子,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以何为四法耶?

  三

  诸比丘!于此有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圣弟子,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 四

  世尊如是说。善逝如是说已,师更说曰--

  于如来之信心

  不动而善安立

  圣者之乐称赞

  于戒善自受持

  于僧伽具信乐

  所见之直心人

  其活命名之为

  不空以及不贫

  故贤者唯以佛

  之教而诚持念

  精勤信心持戒

  勉励净信法见

  [五二] 第二 雨安居

  一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二

  其时,有一比丘于舍卫城,住雨安居已,因事至迦毗罗卫城。

  三

  迦毗罗卫城之诸释氏得闻:“有一比丘于舍卫城,住雨安居已,因事至迦毗罗卫城。”

  四

  时,迦毗罗卫城之诸释氏,来至彼比丘处。至已,礼敬彼比丘,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迦毗罗卫城之诸释氏,对彼比丘言曰:

  五

  “大德!世尊无病强健否?”

  “友等!世尊无病强健。”

  “大德!舍利弗、目犍连无病强健否?”

  “友等!舍利弗、目犍连无病强健。”

  “大德!比丘众无病强健否?”

  “友等!比丘众无病强健。”

  六

  “大德!于此雨安居中,有于世尊之所亲闻、亲受否?”“友等!我由世尊所亲闻、亲受为:“诸比丘!依诸漏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之比丘少;依五下分结尽,而成为化生者,当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法之比丘多。”

  七

  友等!又,我由世尊所亲闻、亲受为:“诸比丘!依五下分结尽,而成为化生者,于彼处般涅槃,由彼世得不还法之比丘为少:三结尽,贪嗔痴弱,成为一来,唯只一来此世,作苦边际之比丘为多。”

  八

  友等!又,我由世尊之所亲闻、亲受为:“诸比丘!三结尽,贪嗔痴弱,成为一来,唯只一来此世,作苦之边际之比丘为少;依三结尽成为预流,堕法灭、决定、趣向等觉之比丘为多。””

  [五三] 第三 达摩提那

  一

  一时,世尊住波罗捺国仙人堕处鹿野园。

  二

  时,优婆塞达摩提那与五百优婆塞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优婆塞白世尊曰:

  三

  “大德!世尊请教授我等,大德!世尊请教授我等,以使长夜得利益安乐。”“达摩提那!然则汝等应如是学:“如来所说之经为甚深、义甚深、出世间、空性相应,时时将此具足而住。”达摩提那!汝等应如是学。”

  四

  “大德!住于有儿童愦乱之卧处,用迦尸衣、栴檀,持鬘香、涂香,享受金银之我等,对如来所说之甚深、义甚深、出世间、空性相应之经,能时时具足而住为不易。大德世尊为依住五戒之我等,请说示上法。”

  五

  “达摩提那!然则汝等应如是学:“我等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达摩提那!汝等应如是学。”“大德!世尊所说四预流支之法,我等有之,我等当与此法俱存。

  六

  大德!我等于佛成就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七

  “达摩提那!汝等幸哉!达摩提那!汝等福哉!达摩提那!汝等当记别为预流果。”

  注1 杂阿含三七、一一(大正藏二、二七Oa)。

  [五四] 第四 疾病

  一

  一时,世尊住释氏国迦毗罗卫城尼拘律园。

  二

  其时,众多之比丘,为世尊做衣,为三月后,世尊整衣外出游行。”

  三

  释氏摩诃男闻得众多之比丘,为世尊做衣,为三月后,世尊整衣将出游行。”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释氏摩诃男白世尊曰:

  四

  “大德!闻众多比丘,为世尊做衣,为三月后,世尊整衣将出游行。”大德!曾于世尊处有亲闻亲受“有慧之优婆塞,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应对有慧之优婆塞教诫。””

  五

  “摩诃男!有慧之优婆塞,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对有慧之优婆塞,应以四苏息法令得活命,而曰:“具寿,当得活!于佛有证净,而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具寿,当得活!具寿!于法……于僧……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成就能发三摩地之戒。”

  六

  摩诃男!有慧之优婆塞,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对有慧之优婆塞,以此四苏息法令得活已,应如是言:

  七

  “具寿顾恋父母耶?”若彼如是言:“我顾恋父母。”于彼当如是答言:“具寿,有死法;若具寿顾恋父母亦唯死,若具寿不顾恋父母亦唯死,具寿愿断父母之顾恋。”

  八

  若彼如是言:“我断父母之顾恋。”于彼当如是答言:“具寿顾恋妻子耶?”彼若如是言:“我顾恋妻子”,于彼当如是答言:“具寿,有死法;具寿若顾恋妻子亦唯死,具寿若不顾恋妻子亦唯死。具寿愿断妻子之顾恋。”

  九

  彼若如是言:“我断妻子之顾恋”。于彼当如是答言:“具寿,对人之五妙欲顾恋耶?”彼若如是答言:“我顾恋人之五妙欲”,于彼应如是答言:“友!天之欲比人之欲为更胜、更妙,具寿唯愿心由人欲远离,心当于胜解四大天王天。”

  十

  彼若如是言:“我心由人欲远离,心胜解于四大天王天”,于彼当如是答言:

  “友!忉利天比四大天王天为更胜、更妙,具寿唯愿心由四大天王天远离,心当胜解于忉利天。”

  十一~十六

  彼若如是言:“我心由四大天王天远离,心胜解于忉利天”。于彼应如是答言:“友!比忉利天,耶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十七

  ……友!梵世比他化自在天为更胜、更妙,具寿唯愿心由他化自在天远离,心当胜解于梵世。”

  十八

  彼若如是言:“我心由他化自在天远离,心胜解于梵世”,于彼当如是答言:“友!梵世亦无常、无恒,为有身所摄,具寿唯愿心由梵世远离,摄心于有身之灭尽。”

  十九

  若彼如是言:“我心由梵世远离,摄心于有身之灭尽。”摩诃男!如是心解脱之优婆塞,与百岁心解脱之比丘无有少异,我谓:依解脱而解脱。”

  注1 杂阿含四一、二(大正藏二、二九七c)。

  [五五] 第五 果(一)

  ※ 二

  “诸比丘!对此四法修习、多修者,则资于预流果现证。以何为四法耶?

  三

  乃: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 四

  诸比丘!对此四法修习、多修者,则资于预流果现证。”

  [五六] 第六 果(二)

  ※ 二

  诸比丘!对此四法修习、多修者,则资于一来果现证……

  [五七] 第七 果(三)

  ※ 二

  ……资于不还果现证……

  [五八] 第八 果(四)

  ※ 二

  ……资于阿罗汉果现证……

  [五九] 第九 获得

  ※ 二

  ……资于智慧获得……

  [六0] 第十 增长

  ※ 二

  ……资于智慧增长……

  [六一] 第十一 广大

  ※ 二

  ……资于智慧广大……

  第六 有慧品(终)

  摄颂:

  有偈与雨安居

  达摩提那疾病

  四果以至获得

  增长以及广大

  第七 大慧品

  [六二] 第一 大

  ※ 四

  ……资于大慧……

  [六三] 第二 广

  ※ 四

  ……资于广慧……

  [六四] 第三 广大

  ※ 四

  ……资于广大慧……

  [六五] 第四 深

  ※ 四

  ……资于深慧……

  [六六] 第五 无等

  ※ 四

  ……资于无等慧……

  [六七] 第六 宏慧

  ※ 四

  ……资于宏慧……

  [六八] 第七 多多

  ※ 四

  ……资于慧之多多……

  [六九] 第八 迅

  ※ 四

  ……资于迅慧……

  [七十] 第九 轻

  ※ 四

  ……资于轻慧……

  [七一] 第十 捷

  ※ 四

  ……资于捷慧……

  [七二] 第十一 速

  ※ 四

  ……资于速慧……

  [七三] 第十二 利

  ※ 四

  ……资于利慧……

  [七四] 第十三 决择

  ※ 二

  ……资于决择慧。以何为四耶?

  三

  乃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

  四

  诸比丘!对此四法修习、多修者,则资于决择慧。

  摄颂:

  大广与广大

  深无等与宏

  多多迅轻捷

  速利与决择

  预流相应中、第七大慧品(终)

  第十一 预流相应(终)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