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五·十、诤答六识三性俱不俱(注解)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3日
来源:   作者:韩镜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五·十、诤答六识三性俱不俱(注解)

 

  注解

  1 第二立理中分三:一、显互违因,二、显五识三性所由,三、申俱行难。

  2 即标宗及立理中,初文为二。

  3 《瑜伽》卷三原文作:

  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

  4 即《瑜伽》卷三云:

  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由此道理,说眼等识随意识转。

  5 以《瑜伽》卷五十一为例,如云:

  复次,阿赖耶识或于一时与转识相应,善、不善、无记诸心法俱时而转。如是阿赖耶识虽与转识俱时而转,亦与客受、客善、不善、无记心法俱时而转,然不应说与彼相应。何以故?由不与彼同缘转故。

  6 即“彼依多念”。

  7 “五”字,《述记》误作“六”,今改。

  如《瑜伽》卷五十五云:

  又如是言“由一净心,当往善趣”,如是等类。当知此中依转﹝起﹞所摄相续一心,由世俗道﹝藏文作“言说相应”﹞,名发一心。又依世俗﹝藏文亦作“言说相应”﹞相续道理,名发一语及发身业。

  8 《瑜伽》卷三原文云:

  如经言:起一心,若众多心。云何安立此一心耶?谓世俗言说一心刹那,非生起刹那。云何世俗言说一心刹那?谓一处﹝藏文作“tshig gcig”﹞为依止,于一境界事有尔所了别生,总尔所时,名一心刹那。又相似相续,亦说为一,与第二念极相似故。

  9 即标宗及立理。

  10 “为”字,康平本作“述”。

  11 “流”字,康平本有“时”字。

  12 即《瑜伽》卷一。

  13 见本论卷四。

  14 即“开导依”。

  15 如本论卷四云:

  故《瑜伽》说: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16 灵泰《抄》云:

  即眼识中有善等流,耳识有不善等流,即有二等流;唯有鼻识起率尔心,即二等流,一率尔;故言“等流多,率尔少”也。

  17 灵泰《抄》云:

  此中意说:或二识有等流多,一识有率尔少。一、二相对,即二名多,一为少。或二、三相对:或二识中起率尔,三识中起等流,即二为少,三为多。或三识有率尔,二识有等流,即二为少,三为多。或三识有率尔,二识有等流。或多少相望,皆得作也。

  此中且举初率尔,后率尔等流心以作。其中决定、寻求、染净、作法,皆准率尔等流心作法也,与前解少别。

  道邑《义蕴》云:

  前解约五识之中,等流率尔或多,或少。此解约等流率尔之中,五识或多,或少。是二解之大意也。

  18 道邑《义蕴》云:

  此述前师五不俱意,与后﹝师﹞三性俱,二对明之,更无别立。

  19 “等”,取《瑜伽》卷七十六。

  20 《瑜伽》卷七十六云:

  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有识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生耳、鼻、舌、身识。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

  21 《集量论》云:

  又意以缘及领受境界色等为行相而转起,唯是无分别。

  见德格, tshad ma ce(即因明部,ce函), 15B.6﹞。

  22 《瑜伽》卷六十三中文今具引云:

  复有补特伽罗已得离欲,从定起已,或于一时彼三摩地相间相杂作意而转,或于一时不相间杂。若遇声缘从定而起,与定﹝藏文作“mbam par ma bz/ag pa/”,即“非等引”﹞相应意识俱转,余耳识生,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若不尔者,于此音声不领受故,不应出定。非取声时,即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望﹝藏文作“'dod na”﹞,后时方出。

  《显扬》卷十九云:

  又处定中取外声时,当知由二种取:一、由了别定所缘境﹝即《瑜伽》一时与“三摩地相间相杂”﹞,及种种所缘境意识﹝即《瑜伽》“一时不相间杂”﹞故。二、由此俱生耳识故。

  23 “目”字下,《述记》卷三十九有“犍”字。

  24 “大目犍连”,梵文“mahamaudgalyayana”。

  25 《瑜伽》卷六十五原文:

  若毗钵舍那行菩萨未得自在,及广慧声闻乘等若诸有学,若阿罗汉,彼无色界系善作意,亦缘下地一切法。

  26 见《瑜伽》卷六十三中。

  27 藏传本作“非等引”。与下文“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相合。

  28 “者”字,原作“有补特伽罗”。

  29 以上解第一段论讫。

  30 《瑜伽》卷六十三原文:

  若遇声缘,从定而起,与定相应意识俱转,余耳识生,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

  31 见《显扬》卷十九。

  32 如《显扬》卷十九云:

  初闻声者,实定中相应意识。

  以上解第二段论讫。

  33 此句意云:在定内耳与三摩地相间杂意识俱,同念闻声。

  34 即萨婆多部。

  35 “成”字,《续藏》注所引古本作“为”。

  36 以上解第三段论讫。

  37 此指不相间杂意识。

  38 以上解第四段讫。

  《枢要》卷下云:

  “从定起者”,《瑜伽》抄﹝《略纂》卷三十四﹞解:一、起耳识名“起者”﹝如云“位胜进道中,若遇外强盛声缘,从定起耳识缘之。与定心第六识俱时转。此唯是耳识缘,无第六识与耳同缘一境。故论云‘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此义意言:定中闻声,从定起耳识与意识俱转,然意(识)不与耳识同缘一境,故言“非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以散心位意识不坚,五识不起则已,若起,必同时。不同定中闻强盛境故,耳识能缘。意识坚住一境故,不与同缘”﹞。二、起定心与耳识闻声,名“起者”﹝如云“若耳识定中,即非取声时意识即便出定,要耳领受声已,意识有希望故,后时方出。又耳识取声时在定中,非取声时即便出定,在定外闻声也。要独耳识定中领受声已,有希望故,后时意识方出。此等并定,有五识家解”﹞。三、出定者名“起者”﹝如云“谓萨婆多定中无五识”﹞。

  39 见《瑜伽》卷一、卷三。

  40 如《瑜伽》卷一云:

  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识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如《瑜伽》卷三云:

  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谓分别故,及先所引故。意识中所有,由二种因;在五识者,唯由先所引故。所以者何?由染污及善意识力所引故,从此无间,于眼等识中染污及善法生,不由分别,彼无分别故。由此道理,说眼等识随意识转。

  41 如本论卷五云:

  许五识三性俱行,意识尔时应通三性!便违正理,故定不俱。

  42 《显扬》卷十九:

  又处定中取外声时,当知由二种取:一、由了别定所缘境及种种所缘境意识故,二、由此俱生耳识故。

  43 如《述记》前云:

  故虽在定,亦是同缘,故定不俱。如不善眼识与意俱行,设声缘至,亦不能了。要眼识灭,耳识乃生,故定不俱,无意引故。此师意说:五识不相续,故五识不并生,亦非五识次第生,故三性不俱。

  44 三摩呬多,梵文为“samahita”;藏文为“mbam par gz/ag pa”。

  45 道邑《义蕴》云:

  彼二乘定劣,五识之中,唯起耳识,菩萨定胜,俱起五识也。

  46 智周《演秘》云:

  复有二意:一、入舍定,二、初起定。起定即是将出定时,此二时意与耳同缘。

  47 见《瑜伽》卷三。

  48 道邑《义蕴》云:

  若决定心后,于境了别知染、知净,是染净心。此定中心,境虽未决,以定中心先是善故,设起寻求,亦名为善。又定中心,先是等流,义说率尔寻求,理亦无失。

  49 本论卷七初,解“寻伺”云:

  然说五识有寻伺者,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

  50 “别抄”谓《大乘义林章》卷二〈五心章〉。如云:

  唯等流心略有二说,意识等流相续,无妨。一云:五识唯一念生:说等流心,亦不相续。如前引说﹝如《瑜伽》卷三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又一刹那五识身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二云:五识许相续生:一刹那者,说率尔故。〈决择﹝分﹞〉﹝卷五十二初﹞亦说六识相望成等无间﹝如云“若此六识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唯识》﹝卷四﹞亦言“如热地狱戏忘天等”,理必相续。故今正义:率尔,多为一念。余四,多相续,或并通多念。

  51 《略纂》卷二十六云:

  相续有二说:一、无一念中三性并起。此中,据事究竟语,非一念中,三性并起。二、即如前眼善识起至等流心时,耳识率尔心起,乃至耳不善等流心生,眼识亦生,故此一时善不善并。

  问曰:若五识起善恶,必意识引,如耳识起,意引不善生,眼识无能引,应不起善!

  答曰:初起善恶必由意引。若已引者,更不须引,故于后时眼还生善。问曰:若境平等,可眼耳二识要隔三刹那方起。或境贪爱,何妨隔一二刹那即起?若尔,眼、耳即不并生!

  答曰:要须隔三刹那,五识类等故。虽于境贪爱,以五识类等故,不得隔一二念即生。

  又义:隔一二刹那,亦有起恶。若尔,即无三性并!

  答:容有此义,故于平等境时,起三性心,如前说。

  52 道邑《义蕴》云:

  意识初引善恶五识,与五善恶必须偏注。能引之意,与五性同。等流以后,于五无偏,意﹝识﹞可无记,与五性别,不相违也。

  53 灵泰《抄》云:

  然不相应非唯有一类,有百千万类不相应行。故第六识别缘法处者,或缘五色相,或缘二十四不相应行,或缘无为等,第六意识则与五识别缘也。

  54 谓既无此缘境之心。

  55 如《大乘义林章》卷二〈五心章〉第十“何量所摄门”云:

  与于五俱意﹝识﹞所有五心,有义唯现量。作证解故。陈那菩萨《集量论》说五识俱意是现量故。设五﹝识﹞俱时,缘十八界,亦现量摄,随五现识明了取故。

  有义不定。性尚不同,何况现量?《集量》不说五俱之意﹝藏文亦时取略语为“yi”﹞,唯是现量,何得定判坚执?比度既许五俱,定唯现量,于理未可。故五俱意义通现、比及非量摄,通缘三世及非世境。若缘一境,与五一俱,率尔、等流,定唯现量。中间三心,不与五俱,通比非量。刹那论之,缘过去境。《瑜伽论》﹝卷三﹞言“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或﹞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者,此依分位事绪究竟,名为现在。《瑜伽》自言“若此,即缘彼境生”故,染净亦尔。三性心同,故论偏说。

  56 本论卷四云:

  若自在位,如诸佛等,于境自在、诸根互用、任运决定、不假寻求。彼五识身,宁不相续?

  本论《述记》卷二十六解云:

  此位,即在八地以去,皆能任运。此于有漏五根,亦能得互用故。

  57 即前所引《佛地经论》卷三。

  58 如《佛地经论》卷三云:

  成所作智心品,有义初地以上诸位皆得现前,堕法数故。如实义者,佛果方起,以十地中有异熟识所变五根,非无漏故,能依五识,亦非无漏。有漏五根发无漏识,曾未见故。于佛果上,此智亦不恒现在前,作意起故,数数间断。

  59 “拾”字,《续藏》疑作“检”。

  60 见下文解“受”处。

  61 《无垢称经》卷五〈香台佛品〉第十云:

  于是最上香台如来以能流出众妙香器,盛诸妙香所熏之食,授无垢称化菩萨手。

  62 谓修慧所成故。

  63 灵泰《抄》云:

  若后得智度有情所引苦根,皆是善根。此苦既是善性,未知何善所摄?不是生得善摄故,此苦根既修慧所引,即是修慧所成善根。

  64 灵泰《抄》云:

  若意识起分别烦恼,亦引五识分别惑。若意识起俱生惑,亦引五识俱生惑。若意识起不善分别、发业,引五识,亦然。五识既有分别烦恼故,犹通见道断,若意识中起生得善,引五识亦是生得,加行善亦然。

  65 见《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云:

  若由欲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乃造斯行。于死、于生,起定信故。此爱及取,由信摄伏,我施设为有覆无记。若法欲界有覆无记,于发诸行,无胜功能。以于因果,及福行中,不知出离,求可爱生,造斯福行,故此福行亦唯无明以为胜缘。

  66 灵泰《抄》云:

  变化唯在第六识中,通果与变化相似,亦假说五识有变化。

  67 灵泰《抄》云:

  今言五识不能发威仪工巧者,五识不能远因等起,发威仪工巧故。五识亦能刹那等起,发威仪工巧也。其威仪、工巧,即通三性。若异熟生,唯一无记性。若通果,即通二性,谓无记及善性。

  68 《瑜伽》卷一云:

  复有二业,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

  69 如《瑜伽》卷六十九说“诸神通智二得”中云:

  生得者,谓生色界,由先修习为因缘故,后于此中,生便即得。又有欲界诸天及人一分,福果所致。如曼驮多王﹝梵文为“mandhatr”;藏文为“va las nu”,即顶生王。《顺正理论》卷二十一云“且相违诤,非证天因。曾闻有人共罗刹门,又闻罗刹与猕猴门,曼驮多王破阿素洛等,如斯等事”。又云“曾闻曼驮多王威德胜于天故”﹞等。又傍生趣,如飞禽等。摄受如是众同分故,如得神通。鬼趣一分,亦复如是﹝藏文无此二句﹞。

  70 灵泰《抄》云:

  如欲界龙王及鬼,皆能生得变化。且如龙等于空中生得变化,令下雨等。若生得变化,即是善摄。若恶心变化,即是不善。若无记心变化,即是异熟生摄,实通三性。且云无记者,异熟生摄。又下欲界天分,亦是生得变化。又欲界诸天亦有不起通力,唯起生得变化力故。

  71 见《瑜伽》卷五十四。

  72 如上引《瑜伽》卷六十九文。

  73 如《瑜伽》卷五十四文。

  74 《瑜伽》卷五十四云:

  于色界中,无工巧处心;无色界,亦尔。

  75 谓除耳识。

  76 道邑《义蕴》云:

  工巧通语,亦得有声。

  77 灵泰《抄》云:

  眼识能缘威仪,并缘威仪﹝所依﹞路;耳识俱不能缘威仪也;若鼻、舌、身三识,亦能缘威仪﹝所依﹞路,不能缘威仪体;若耳、眼二识,能缘工巧体,亦缘工巧处;若鼻、舌、身三识,唯能缘工巧﹝所依﹞,不能缘工巧体。大乘、小乘皆得。

  78 《俱舍论》卷七云:

  威仪路等三无覆心﹝除异熟生心能缘十二处﹞,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通果心﹞等亦缘于声。

  灵泰《抄》云:

  若萨婆多计心无记中,余三即狭,威仪心宽,余三无记中不摄者,是威仪心摄。又更别立有威仪类,且如色界中,上三静虑诸天借初禅中眼、耳、身三识故;此异地借识心,四无记中不是工巧心,色界无工巧故;又不是异熟生摄,彼宗计异熟生心不许异地起故。此异地眼、耳、身识,但是威仪心类摄。

  79 灵泰《抄》云:

  又上三禅借下初禅眼、耳、身识,此眼、耳、身识是无记性,即是异熟生摄。大乘之中,异熟生宽,余三无记不摄者,皆是异熟生摄。

  80 如《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二十六末、《俱舍论》卷七等。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