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八 《赞法界颂》浅释 二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八 《赞法界颂》浅释 二
光明物所障,被障明非见,
法界烦恼覆,真如理难显。
光明(也即灯或琉璃珠)被物质障碍的时候,它自己的明亮本体是看不到的。同样,法界被烦恼覆盖遮蔽的时候,胜义谛真如也难以显露出来。
圆寂体光洁,轮回不能染,
勤求趣法界,轮回非能揜。
本性圆寂的本体,是光洁、光明、清净的,六道轮回永远不可能污染它。只要我们能够精勤地趣向法界、希求法界、向往法界或解脱,轮回不会永远覆盖、影响或污染法界光明。通过精进修行,藏在我们心里的如来藏一定会显现出来。
“圆寂”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我们往往认为,释迦牟尼佛、上师、高僧大德去世,就称为圆寂。圆寂实际上不是指去世,而是显现的化身融入法身,或者是现前了法身。
圆满的寂静,是指如来藏具备了所有的佛的功德,所以是圆满。又没有任何不净的烦恼,所以是清净,故叫做寂静。这也是自性圆寂或本性圆寂。真如、如来藏与法性,都可用圆寂来指代。
显宗和密宗所讲的光明与空性都没有差别,只是证悟的方法有所不同。显宗最多会说,只要精进修行、向往解脱、面朝法界,法界总有一天会显现出来。但具体显现的方法,就不会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以前讲过的很多中观修法,实际上也是如来藏的一部分修法,但光明的修法尚未包括在内。通过长期积累资粮,行持六波罗密多,并慢慢修持显宗空性的修法,如果修得好,心的光明自己也会显现出来,但除此之外,没有行之有效的针对性修法,而密宗与禅宗却会直指人心。
藏传佛教对汉地禅宗的描述不是很多,所以我们以前不是很了解禅宗,再加上摩诃衍的影响,致使有些人认为禅宗和尚的见解有问题,但这都是因为不了解造成的,就像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密宗,故而排斥抵触密宗一样。实际上,虽然摩诃衍本人的观点有可能有错误,但这也不能代表整个禅宗的观点有错误。
我个人认为:禅宗的观点本来非常好,只是其中缺少了出离心、菩提心、曼茶罗、金刚萨垛、上师瑜伽等方便法门,而直接进入心的本性。这对根基好的人来说,是很成功、很快速的。但对根基稍差的人来说,就肯定会失败。另外,修禅宗一定要有真正开悟的禅师引导。如果没有找到具格的禅师,则永远不会证悟。因为心静下来以后,包括普通的四禅八定在内的很多境界,都与心的本性非常相似,但却似是而非。只有真正证悟、体会到空性,经验非常丰富的人,才能分得清其间的差异,所以引导者非常重要,仅仅知道一些修禅的方法与道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平时打禅七的时候,把心静下来,什么都不想,如果修行人的根基成熟了,也有可能证悟,但更多的人顶多只能修成一些类似禅定的止观,开悟是很难的。
密宗告诉我们,在证悟之智没有诞生之前,就要靠五加行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通过金刚萨垛修法清净罪业,通过曼茶罗修法积累资粮,当顺缘基本上具备,违缘基本上扫除以后,再观修上师瑜伽,通过上师的加持,就有可能证悟。证悟以后,所有中观的见解与思维方式都不需要了。依靠证悟空性之智的力量,就能断除二障,显现法界光明。
第四个比喻:
如米糠缠裹,谷体米非无,
烦恼覆真如,真如烦恼有。
在大米表面的谷壳——米糠还没有去掉的时候,虽然谷糠里面不是没有白生生的大米,但外表上却看不到里面包裹的白米,而只能看到外面的谷壳。去掉米糠以后,白米便露了出来。同样,在烦恼覆盖心的本性真如的时候,尽管烦恼当中有真如,心的本性光明永远恒存,但从生下来到今天,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佛的智慧、佛性、真如,因为贪嗔痴与无记杂念等烦恼障与所知障早已将其覆盖,所以我们从来看不到心的本性。
如谷去其糠,米体自然见,
若离烦恼糠,法界理方显。
谷壳去掉以后,米的本体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同样,像米糠一样的烦恼去掉以后,法界的本体、真理,方能彰显出来。
第五个比喻:
妄执有世间,芭蕉终无实,
法界非世间,亦非虚妄见。
此偈颂与藏文版的意思稍有差别。
藏文版是说:虽然世间人都知道,多层的芭蕉树干一层层撕剥开以后,里面没有一个实体,但甘美蜜糯的芭蕉果,却是世间人可以享用的。同样,尽管轮回没有实体,但在如幻如梦的轮回当中,也可以断除烦恼、证悟恬然美妙的空性之智。
汉文版也应该是这个意思,但字面上说得不是很明显。
“妄执有世间”:从世俗谛、从虚妄的执着来说,世间是存在的;
“芭蕉终无实”,从胜义谛、佛的智慧、事物的本体来说,世间也像芭蕉一样没有实体,原本不存在。
“法界非世间,亦非虚妄见”,法界的本性不是世间,不是世俗谛,也不是妄执与妄念。
“世间”和“虚妄见”,分别是指对境与有境,所取与能取。以眼睛看一个物体为例,则被看的物体是对境与所取,眼睛是有境与能取。
总而言之,法界既不是所见,又不是能见。既不是世间,又不是虚妄见。这种远离世间和虚妄见的法界是存在的。
第六个比喻:
如人饮甘露,热恼悉皆除,
若证法界性,烦恼热皆弃。
在世俗名言谛当中,就像人们在夏天饮用甘露,就能彻底消除炎热暑渴的烦恼一样。如果证悟法界本性,烦恼的暑热焦渴也能全部弃离。
第七个比喻:
灭除烦恼焰,法界甘露现,
一切有情中,高下皆平等。
灭除了像火焰一样的烦恼,甘露一般的法界就会显现出来。
“一切有情中,高下皆平等”,虽然藏文版中没有这句话,但它说得非常好。法界显现的时候,一切有情当中,没有高、低、上、下、贵、贱等等的执着、分别,一切都是平等的,就像秋日的天空一样浑然一体、不分方隅,这也叫做大平等。
密法里面讲过,在中阴身的时候,当六识与阿赖耶识全部融入到心的本性基光明当中时,所有众生都有机会在一瞬间体会到这种境界,但仅仅在这一刹那之后,立即又会浮现出新的念头。
虽然所有众生都有这样的机遇,但因为生前没有修过大圆满,没有证悟过密宗的观点,所以感觉不到心的本性。
当我们晚上进入深度睡眠,还没有开始做梦的时候,也有可能接触到心的本性光明。因为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密宗修行人会修梦的修法。在六中阴修法当中,就有梦的修法。这种修法修成以后,24小时都能处于光明的境界当中。一方面可以照常做梦,可以看到梦里的各种景象。另一方面,却可以不离开光明的境界。
尽管修行人可以将此过程掌握得清清楚楚,但我们却丝毫不能察觉,所以即便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用,等于没有机会。
大圆满与其他密宗的修法不分出家人和在家人,也不分男女老少,修法完全一样。只是出家人的烦恼、琐事少一点,在家人的烦恼、杂事多一点而已。
不仅是密宗,显宗也是这样,除了一些出家的戒律,或者与戒律有关的一些修法、行为以外,像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空性的修法,都不分在家、出家,每个人都有机会修。
但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认为金钱很了不起,不认为解脱很重要,颠倒的价值观就会让我们失去机会。
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等第三转*轮的很多佛经中讲过,相信佛性,或闻思佛性后没有生起邪见的人功德无量。如果这种人有来世堕地狱的罪业,则今生以头痛等小小的病痛,也可以轻易地代替、清净这种罪过。这是佛说的,弥勒菩萨又如实地解释了,所以我们不需要怀疑。
(四)称赞修道阶段的法界
以下内容,是称赞修行阶段,也即从资粮道到十地之间的法界。
1、如何清净垢染
体实果不生,执种果非有,
智慧出生时,有为非法界。
“体实果不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它的本体是实有的,就不会生果。任何有因有果的东西,都不是实有,而是虚幻的。这是中观里面讲过的。另外还可以理解为,如来藏光明的本体是实在的、实有的,远离了所有的因果关系,不是有为法,所以不会生出果法。每个众生心的本性都是如来藏,它是永远存在的,既不需要重新诞生,也是永恒的,所以它不可能有果。
“执种果非有”,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种理解:“执种”也即执著、妄念、世俗谛的种子。“果非有”,在世俗谛之中,没有真正的果。世俗谛的因,当然有世俗谛的果,但世俗谛的因,不会有真实的果,假如执着于种子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那就是妄念。
第二种理解,因为如来藏是永恒的,远离一切因果关系,所以世俗谛当中的任何一个种子,都不会产生如来藏的果。
“智慧出生时,有为非法界”,当证悟空性的智慧诞生的时候,虽然现证了法界,但法界不是有为法,在证悟空性的智慧没有诞生,没有看到法界的时候,法界也是存在的,所以它不是有为法。凡是有为法,都是非法界。
藏文版对此的解释是:所有的因都会产生相同的果,这叫做等流果。没有种子,就不可能有任何果实。证悟的时候,心的本性光明就出现了,在智慧产生的时候,它的因就是佛性。佛性也即佛种,佛的种子。佛性与成佛之间,有一个表面的因果关系。
法界本无处,究竟方可证,
清净恒光洁,日月皆莹净。
法界本来没有依处,远离一切戏论与执着,不但凡夫证悟不了,而且八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都无法彻底证悟,唯有达到究竟果位的佛陀,才能够通达。佛陀所证悟的,是犹如日月一般清净、永恒、光洁、无碍、寂静、晶莹、纯净的境界。
法界无垢染,如龙夜雨尘,
况似罗睺面,光明恒灿然。
这是修行阶段清净污垢的比喻:法界原本无有垢染,只是被烦恼的云雨与黑影挡住了而已,犹如龙、夜、雨、尘与罗睺面等等的障碍遮住了日月的光明,一旦将这些清除一空,日月灿烂光辉的面目就会显露出来。
此偈颂当中,包含了五种比喻:龙、夜、雨、尘,罗睺面,分别比喻五盖。虽然汉文版中没有明确地对应,但藏文版中却清楚地说明了。
五盖是欲界众生特有的,色界和无色界众生没有。
五盖中的第一个,是贪盖,也即对物质、名利等等的贪欲;嗔恚盖,也即嗔恨心;昏沉睡眠盖,欲界天人没有,只是下界的人类等众生所有的;疑盖,也即对四圣谛等正法不能断除的怀疑;掉悔盖, 也即后悔心,这也会影响禅定。
龙也即天龙八部里面的龙,在佛经里面,龙有些时候可以变化为云或雨,云彩就可以覆盖日月。藏文版中的用词是云,汉文版中翻译为龙。
夜,也即夜色,黑暗的夜色可以笼罩夜空,让我们见不到日月。雨与尘所起的作用也是一样的。
罗睺本来是古代一种动物的名字,但古人习惯于用罗睺来比喻地球与月球的影子。罗睺面也即日食与月食,《时轮金刚》里面也是这样称呼的。虽然佛给人们讲日食与月食的时候,用了这样的名词,但这并不表明佛陀不知道日食与月食的原理,在佛陀所讲的《时轮金刚》里面,将日食与月食的时间算得非常精准。
譬如火浣布,处火能离染,
垢去布犹存,光明转莹净。
就像火浣布放在火里就能清除污垢,污垢去除了,而火浣布却完好无损一样,尽管证悟空性的智慧能把本性光明上面的污垢全部断除,但清净无瑕的本有光明本身,却纤毫无损、永远存在。
火浣布是用一种特殊的耐高温的石棉织成的布。清洗火浣布的衣服,不是用水来洗,而是扔到火里燃烧,这样衣服上的污垢就能被火烧掉,但衣服却不会被烧坏。
贪爱令心染,虚妄有轮回,
亦如火浣布,真空妄非有。
本来心的本性是光明、清净的,但“贪爱”所代表的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会使心受到染污,在虚妄的时空基础之上,凡夫的妄念可以制造出轮回。从凡夫的角度来说,六道轮回、因果报应都是存在的。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它的基础。但就像用火可以清洗火浣布一样,通过修行的智慧之火,可以清净一切妄念,显露出纯净无垢的心的本性,此时的真空境界没有一丝一毫妄念执着的领地,所有的妄念都不存在,像秋天湛蓝的天空一样,不掺杂任何杂质。
此处的“真空”,是指脱离了凡夫有关空和不空的概念,真正地进入佛的智慧当中,空与不空、光明与黑暗等所有相对的有为法都不存在。用人类的语言来表达,只能说它不存在,但这不是简单的否定、再否定,而是把所有对立的概念或相对的二元概念,都归纳为非真空或造作的空性,之后剩下的境界。
本来“空”是无一物的境界,但也有真假之分。通过《中论》或人无我、法无我等中观逻辑来推理、抉择出的“空”,实际上还不是真空,因为在我们心里建立起来的“空”和“不空”、“清净”和“不清净”、“光明”和“不光明”等所有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空”,才有了“不空”。因为存在“不空”、“实体”,才存在“空”和“虚幻”。如果没有“不空”和“实体”,“空”和“虚幻”也不存在,所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空”和“不空”都不存在。
但在初步了解或初步修行的时候,我们首先只能破“不空”和“实有”,暂时把“空”、“虚幻”之类的概念保留下来。但最终必须明白,空与不空、光明和不光明,都是内心的错误妄念,其中只有相对的准确,没有绝对的准确。
只有当我们证悟了才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想法,是一个错误幻觉。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资粮道的时候,只能在文字上知道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但没有什么体会。在此之前若要用语言来形容心的本性,只有“真空”这两个字最适合、最恰当。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不可思、不可言”,禅宗说“不立文字”。因为文字无法说出其真正含义。
在密法里面,加行道要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时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月亮的图片,虽然非常模糊,但也算是一种证悟;加行道后期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水中的月影,虽然不是真实的月亮,但与月亮的图像比较起来,还是要清晰一些,不过还不是月亮本身;到了菩萨一地的时候,才开始看到真正的月亮。一地菩萨的境界,就好像从地球上远距离看月球,虽然比较模糊,但却是真实的,既不是月亮的图片,也不是水中的月影,而是月亮的实体;二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就更加明显而清晰了。在八地之前,妄念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在八地以后,虽然也有妄念,但相对来说很细微;直到成佛的时候,所有的妄念才会结束。
三毒生死本,智慧火能烧,
法界体常有,朗然恒照曜。
智慧之火可以烧毁生老病死的根本——无明等三毒。法界的本体永远存在,始终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和染污。即使犯了五无间罪等严重罪过,堕入地狱受苦的生命最底层的众生,其心的本性也从来没有受过任何染污,永远都是光明、清净的。
此处“朗然”与“照耀”所表达的光明概念,不是我们概念中那些肉眼能够分辨的可见光,或物理学当中提到的不可见光,而是指没有任何染污,超越善恶的清净法界。
轮回本来就是无明的产物。要推翻无明,既不能靠信仰,也不能靠慈悲,烧香、拜佛、念经都没有直接的作用,而是要靠智慧。此处所指的“智慧”,不是世间人所说的智慧,而是超越所有世间观念的一种超凡智慧。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的最开始也讲到:“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从布施度到慧度之间的六度当中,最根本的是慧度,其它的只是一些分支,若想息灭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应当开启空性之智,点燃智慧之火。
烦恼染称垢,世尊恒所宣,
垢灭真如显,如汲地中泉。
此偈颂的前两句与藏文版有点不一样。
藏文版是说:所有释迦牟尼佛宣讲空性的经典,也即第二转*轮的《般若经》等等,都只是破实有的污垢,而不会破斥本性或佛性。
汉文版是说:三毒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染污叫做垢,释迦牟尼佛在《般若经》等经典中所讲的一切法都是空性,是灭除污垢的。
“垢灭真如显”,灭除污垢以后,真如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在“垢”字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执着——人我、法我、人我执、法我执,或者是无明。
“如汲地中泉”,地下的泉水虽然藏在泥土、石头或沙子里面,却仍然纯洁、清澈、通透、甘醇。同样,无论我们的心再纷乱,烦恼杂念层出不穷,如来藏也如如不动、通彻无碍,一直在我们心里清净地存在着,只是我们没有去开发,所以它发挥不了作用。我们应该像汲取地下的泉水一样去开采如来藏。
法界体无垢,根随能覆藏,
若除烦恼尽,莹净叵难量。
藏文版中没有后面的一句。
法界的本体是清净无垢的,观待众生的根机与能力,而会有覆盖时间长短与覆盖程度深浅的差异。利根者通过修行,可以迅速清净烦恼、污垢的障蔽,彰显出如来藏之光明;而钝根者修行见效很慢,所以如来藏一直被烦恼遮盖而深藏不露。如果所有的烦恼全部断除,晶莹通彻、难以思量的如来藏就会显现出来。
“叵难量”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不可能难量。因为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以后,就不可能难量,而是可以衡量、体证、感悟的;另外一种理解,是难以测量、不可思议。
如果有人提出怀疑:假如心里有一个这样的本性或者光明,又与外道所讲的自我有何区别呢?
《大乘入楞伽经》第三品里,大慧菩萨早就问过释迦牟尼佛这个问题,佛陀很明确地回答道:“大慧,我说如来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说如来藏,空…”。外道所承许的自我,是实有不空的,而如来藏的本体却与空性不可分离。所以无论密法所讲心的本性,还是三转*轮所讲的光明,都不是不空的,而是空性的!光明、永恒、实有、不空等字眼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其所表达的内涵,是指光明和空性的综合体,既离不开光明,也离不开空性。
佛陀在第三转*轮的时候,将第二转*轮所讲的空性完整地保留下来,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光明。如果认为如来藏或光明是实有,那就与外道的观点完全一致了,只是改头换面,用了不同的词句而已,同时也违背了第三转*轮的观点。
学他空中观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一点,这是一个难题!很多初学中观他空,或没有深入研究的人,都不能过这个关,他们误以为中观他空弄不好是外道的观点,顶多也只是唯识宗的观点,但这是错误的。
如来藏不需要我们去建立,因为它原本存在,有了如来藏,自然而然也就具备了佛的无量功德。但要把佛的这些功德显现出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断除我们的烦恼、污垢等等。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方法也千差万别。其中密宗的方法更是门类繁多,而且都可以快速、有效地推翻我们的执着。
法界本无我,二形及女男,
体无虚妄执,何处更思惟?
法界本来不存在任何可以想象的自我、人我、法我,也不存在高低、左右、上下、大小等所有对立的“二形”。 它是一切有为法的发源地,而不是有为法本身。它不是众生,而是众生的本性,所以既不是女,又不是男。既然如来藏的本体没有虚妄和执着,又怎么可以思维呢?任何思维,都无法真正接触到如来藏的本性。
尽管在三转*轮或《宝性论》里面,反复强调如来藏是“常”、“乐”、“我”、“净”,也即永恒、快乐、自我、清净。这与二转*轮所讲的中观空性看似对立和冲突,但实际上根本不是!
《宝性论》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我”实际上就是“无我”。其原因有二:第一,佛陀第三转*轮的时候,为了度化某些外道,让他们认为,佛教也承认他们的论典里所说的“自我”,所以是差不多的。这样就很容易撤下防卫心态,顺理成章地接受佛教的观点,从而进入佛门,之后,又在佛陀的教化下慢慢转变自己的观念。在这一过程当中,用词相当重要,假如用词不合时宜,尽管内容没有问题,但给人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根本不可能学佛,所以佛陀才会使用改换用词的善巧方便;第二,真正的“我”,应该是存在的东西,而不应该是不存在的东西。如果有一个“我”存在,那它就应该是可靠的。在所有清净和不清净的物质里面,要找出一个“我”来,我们宁愿把如来藏当成“我”,因为身体没有资格享用这样的名字,因为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变来变去的不可靠的东西,但即使如来藏被称为“我”,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实际上如来藏也是空性。
简言之,我们现在的概念当中的“我”,是不存在的,所以法界是无我的。但法界是光明的、永恒的,所以叫作“我”。这个偈子很清楚地表明了,如来藏也是空性的。
法界离憎爱,根尘境本无,
虚妄执为因,差别从此生。
法界的本体远离了一切憎爱——憎恨心和贪心。眼根、耳根等六根,与色、身等六尘或六境,原本就不存在。
譬如用眼睛来说,“根”就是眼根,也即由视网膜、晶状体等部位组成的视觉感知器官;而“尘”也即微尘,此处是指神经元、细胞以及其它细微组织;“境”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以上三者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虚妄执为因”,但我们明明看到这么多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因为虚妄和执着,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现象。
“差别从此生”,六道轮回各种各样的差别,也即前面讲的高低、左右、男女、老少等“二形”,都是从虚妄执着而产生的。
大家通常还认为,一百个人同时看月亮,一百个人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百个人看到的,就是一百个相似却各不相同的月亮,其所见与看者自己的眼睛有关系。众生眼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看者自己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都仅仅属于一个人的世界。
譬如说,物理学也认为,颜色并非客观存在于物质实体,而存在于看者的眼睛,当看者看到物质的时候,也只是有这样的现象而已,实际上物质的颜色并不存在。
中观宗与唯识宗也认为:我们过去看到的世界,早已消失无踪,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是不存在的虚幻世界。当我们下一世不再作人,从人世间走到另一个世界,投生为别的生命——天人或者动物的时候,与我们有关的人世间就不存在了。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世界都不存在,因为还有很多人活着,在他们眼里,还同样存在着相似的世界。亡者的世界消失了,其他人的世界仍然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不稳定、不可靠。
哲学家贝克莱也讲过类似的主张,题目就是《一人一个世界》。本来唯物主义者们在与他辩论多次以后,实在无计可施,只好说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说法非常荒唐,同时也最难驳倒。这是人类智慧的耻辱,哲学的耻辱!
既然难以驳倒,又怎么能说很荒唐呢?如果没有合理的逻辑来推翻,就不能叫荒唐。
紧接着,贝克莱又提出了更令人大跌眼镜的理念。当一个人消失的时候,他的世界也同时消失了。
此时有人对他提出疑问:按你所说,假如房间里有一束花,当所有人离开房间以后,这束花便不存在了;当人们又进来以后,又再次诞生了一束花吗?
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实在难以应答,只好回答说:虽然那个时候没有人看到花,但上帝在看,所以花还是存在着。
这个问题他就答错了,在这个问题上,他的逻辑有着严重的漏洞,除此之外,他对其他问题的回答都比较不错,所以让唯物主义者也无计可施。
真空非苦恼,贪爱苦恼因,
耽染由妄想,三界乃轮回。
从真空的角度来说,我们经常感觉到的痛苦、烦恼,都是不存在的。众生之所以有苦恼,都是因为有了贪心,有了分别念。
“耽染由妄想”,“耽染”是指比较强烈、根深蒂固的执着。这些执着都是从妄想而来的,因为有了妄想,譬如认为名利是很好的东西,然后就会有耽染,认为自己一定要拥有,随后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与烦恼。
“三界乃轮回”,三界也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它们都是轮回,都是痛苦的,又因为它们都是从妄想产生的,所以都不存在。
凡是有心、有意识的所有生命,都有如来藏。心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光明,因为我们没有证悟这样的光明,所以流转于轮回;佛陀证悟了心的本性光明,所以获得了解脱。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佛菩萨以外,包括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在内,都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心的本性。佛证悟以后,根据自己证悟的境界,描述了心的本性。我们要依据佛的指导去学修,从而证悟心的本性。证悟心的本性以后,就能让心灵成为幸福的使者,断除贪嗔痴等烦恼,并获得解脱,从而度化无量众生,这是大乘佛法共同的目标。
虽然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也证悟了一些显宗所讲的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但如果不了解真正的心的本性,证悟也是片面的证悟,而不是圆满的证悟,只是见到一些自由的曙光而已,就还不是真正的成佛。在以前的高僧大德——禅宗禅师以及藏密修行人的著作当中,有一部分也涉及到心的本性光明,尤其是藏传佛教里面,更是用了种种方法去形容心的本性,并引导我们证悟心的本性。
既然心的本性是光明,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呢?
怀孕在于腹,婴子未言见,
二障覆真如,法界不能证。
在佛经和《宝性论》中,都提到过这个比喻。
据佛经记载,转轮王非常有威力——不是管辖一个国家,而是统治全世界。
如果一个乞丐妇女怀上了转轮王,却还没有生下来,别人肯定看不出这个妇女肚子里怀了一个多么伟大的胎儿,但实际上这个伟大的胎儿却是存在的。
同样,心的本性虽然很伟大、很清净,无论证悟也好,迷惑也好,心的本性永远存在,始终不会有任何变化,包括地狱众生在内的每一位众生都原本具备,但凡夫却无法感知,因为烦恼障和所知障覆盖了心的本性光明。
种种生疑虑,见慢及恚痴,
妄计有真实,真实计非有。
在各种各样的烦恼障碍当中,第一个是疑虑,也即对法的怀疑,不能确定心的本性是不是光明,也不能确定诸法的本性是不是空性。没有证悟或没有闻思智慧的人,会有此障碍,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有了怀疑,就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很多人认为:现代科学非常强调,对任何事物,都需要有怀疑,有了怀疑以后,就可以去研究。为什么对佛法却不能有怀疑呢?这是否太过教条?
科学提倡怀疑,是指在对任何事情没有研究实验之前,不能盲目地轻信,而需要有怀疑。佛法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亲口说了,任何事情需要自己去研究、观察,而不能盲从,但最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维与智慧来解决这个怀疑。在得出结果之后,就不能再有怀疑了。如果此时仍然疑惑未消,那就会成为进入佛门的障碍,从而失去学佛的机会,所以这二者是不矛盾的。如果疑虑重重,则做世间的事情也无法成功,所以怀疑一定要解决,如果不解决,它就会成为烦恼。
第二个障碍是见,见分为正见和邪见。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正见就是证悟空性的见解,除了证悟空性的见解以外,任何见解都是错误的。但此处的见,特指人我和法我,我执和我所执,这也是所有烦恼的根源。
第三个障碍是慢,也即傲慢心,有了我执以后,就会产生我慢。
如果想进一步比较透彻地了解见与慢的内涵,就要学《俱舍论》或《大乘阿毗达摩》。
“恚”指嗔恨心,“痴”就是无明。无明是所有烦恼最大的基础,也是最严重的烦恼障。
“妄计有真实”,“妄计”是指除了上面的几个烦恼以外的所有执着。没有证悟空性的人,会认为世界是实有的,这些想法,都叫做妄计,这属于二障里面的所知障。因为有了所知障和烦恼障,所以我们的心虽然有一个非常好的本性,但我们却看不见。
“真实计非有”, 尽管对凡夫来说,这些烦恼、执着都非常真实;但对证悟空性的人来说,这些实际上却如幻如梦、并不存在。当然,其中证悟者的见解才是真实的。
兔角体非有,妄执令真实,
法界离妄执,妄执真非有。
“兔角体非有,妄执令真实”,兔子一般是没有角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兔子是什么样的动物,就会以为兔子也像牛羊一样头上有角,那就是他的错误。因为有了这样的错误,所以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兔角,但兔角对他来说却很真实,或许还认为兔角也像鹿茸、象牙一样值钱,继而会产生同样的贪心。谁安排了这一切?就是虚妄的执着。
这也像是做梦,任何人都知道,梦里见到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但在做梦的时候,梦里发生的一切,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完全一样。究竟是什么让梦境变得这么实在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除了自己的心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让它变成实在。
在加行道证悟空性以后,梦中的现象也就开始淡化了。虽然也会做梦,但当下就知道自己在做梦,不仅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知道梦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虚幻的,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一切,也像梦中的景象一样虚幻。
世俗谛当中的任何物质,实际上都与兔角、梦境完全一样,其本体根本不存在。但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我们始终感觉不到现实的虚幻,一直认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金钱、名誉等世间八风都是存在的,无论佛菩萨怎么给我们说这些都是虚幻的,我们也不会幡然醒悟。甚至连当下的梦境都不知道是假的,只有从梦境当中苏醒以后,才知道那是一场梦幻。
谁让我们产生这样的真实感呢?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执着与无明。
“法界离妄执,妄执真非有”,法界本身不存在妄执。真正的妄执也不存在,也是虚幻不实的。
妄执是什么?就是我们认为存在的执着,人我执与法我执,都是妄执。既然法界远离一切妄执,实际上就是说,法界不是实有的。如果法界是实有的,就没有远离妄执。
我们不能认为,有一个叫做法界、光明的东西,它是永远存在、实实在在的;而烦恼、轮回与不清净的现象,才是不存在的。
如色必破坏,微尘犹可知,
法界非破坏,三时不能得。
“如色必破坏,微尘犹可知”中的“色”,即指色法。佛教所讲的色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红、黄、白、绿等顔色,另外一个就是长、短、方、圆等形状。在颜色和形状里面,包含了所有肉眼可见的色法。
色法也可以用中观的逻辑等等来证明它的不存在,抉择它是空性,这就是被破坏。哪怕构成所有物质的微尘,也可以被打破,先变成量子物理学家所说的真空,再往下是自空中观所讲的真空,再往下是他空中观所讲的真空,再往下就不再有上下的层次,那就是三转*轮所讲的宇宙之终极——心的光明。
“法界非破坏,三时不能得”,但我们却不能通过任何方法来破坏法界,或抉择出法界是空性。假设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所有事物中,或者在我们心中,能找到一个叫做法界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样的法,我们还可以把它抉择为空性,可以将它破坏掉,但法界已经超越了时间与凡夫心的范畴,我们又怎能破它呢?没有办法破。
既然法界没有办法破,那它是不是真实、不空的呢?不是,因为不空、实在已经属于思维的范畴,都是凡夫心的一种妄执,都是可以遮破的法,但法界是得不到的,如果法界可以得到,就肯定不是心的本性,而成了妄念的对境了。
有生还有灭,荣辱亦皆随,
法界非生灭,云何言所知?
所有的有为法都有生,同样也有灭。荣辱等世间八法,也随着它们的因缘,时而产生、壮大,时而毁灭、消失。法界是没有生灭的,所以怎么能说知道法界是什么样子呢?凡夫有漏的心或意识根本无法证悟、接触到心的本性光明法界。意识范围内的所有法,都是有生有灭,随缘而转的,法界却不生不灭,所以凡夫不会了知。
既然不会了知,那我们怎么证悟呢?虽然语言或思维无法直接接触、证悟心的本性,包括阿赖耶识在内的八识全都是妄念,都是没有用的,全都要推翻、断除、扔掉,当这些全部推翻以后,心的本性自己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真理。不是别的东西去证悟它,而是心自己去证悟、感觉、体会。虽然这与平时的感受全然不同,但我们只能用这样的词句来表述,这叫做自证,也叫做证悟空性。虽然唯识宗也讲自证,但此处的自证与唯识宗的自证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的这颗心没有办法证悟心性,而只能尽量接近、靠拢心性。意识目前的工作,就是让它自生自灭,自己把自己毁掉,自己把自己推翻。
佛在显宗经典里讲过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很薄的两块木板相互摩擦,就会产生火苗,最终这个火苗会把两块木板一起烧掉。也就是说,木板自己产生的火焰毁了它自己。同样,我们的意识就是要自己通过闻、思、修,最终利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推翻。意识就能做到这一点,无论再锻练、再修行,它永远都不会证悟空性,更证悟不了心的本性。只要没有它,就足够了。有它的存在,就会始终不让我们证悟空性;当它没有以后,心的本性光明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消灭心或意识。怎么消灭呢?首先需要空性的见解与修法,让我们减少一些烦恼。本来凡夫一生下来,就有一种天生的执着,也即俱生我执,这属于中等的执着。但长大以后,又学习了一些外道经典,以及现代的西方哲学,让我们平增了很多的执着,这就是遍计我执。所有世间的学问,都是在帮我们强化这些执着。这些经典、逻辑和文化在强化了原有的俱生我执以后,执着更是如虎添翼、越发猛烈,从而产生更多的烦恼。
小孩子刚生下来尚未成熟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妄念,很单纯、很幼稚。但逐渐成熟以后,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就自然而然地学到很多妄念,这样就离证悟空性越来越远了。
学习佛教经典以后,可以把原来的中等执着降低,并最终全部消灭。消灭以后,就能证悟心的本性。
没有达到第一地之前,在加行道的初步证悟阶段,意识还是存在的,所以还不算是真正的证悟。真正的证悟,是在菩萨一地的时候。
妄念的推翻也有一个过程,首先要打破的,是实有的执着。到了八地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推翻。但到了八地的时候,还是会有眼耳鼻舌身的现象。当执着彻底推翻以后,就叫做佛。
度化众生的事业,佛的不共功德,本来都存在于佛性当中,当佛性光明显现出来以后,这些功能也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妄念推翻以后,才会证悟空性,那个时候实际上不是证悟,而是心的本性自己显露出来而已。那个时候没有证悟的过程、被证悟的境界和证悟者的分别,这就是佛的境界。
兔角本非有,三世犹可思,
真空非兔角,思虑不能知。
这个偈颂与前面的比喻有关系。兔角的本性并不存在,真空也是空性,二者虽然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也不是完全相同。兔角虽然不存在,是空性,但它还可以思维,还属于世俗谛,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时空概念。真空却与兔角不一样,它远离一切戏论执着,不可能通过思维来了知。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
“真空称善逝,色相悉皆亡”,真空即空性和光明,也叫做善逝、如来、佛,尤其是佛的法身。虽然佛与真空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但实际上是同样的意思。除了真空以外,没有佛的法身、报身与化身。
前面也说了,究竟意义上的三宝,就是心的本性。佛、法、僧是心的本性,佛的三身也是心的本性,所以“真空称善逝”。
此处所说的“相”,是指我们心里能够想出来的,诸如高低、时间、空间等等的概念。
“应化随缘有,修因离执非”,佛陀度化众生的应化身,会随缘而有。譬如,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有颜色、有形状,有色有相的化身,会随着众生的根基与善缘而随时显现。因为因地修行的原因,所以能远离一切执着和是非,在佛的境界中本来就是这样。
显宗第三转*轮的经典中讲了,心的本性是佛。佛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佛的法身、化身与报身。除了这三者以外,不会有佛。但什么是法身与报身,显宗经典说得不是很清楚,而密宗却交代得一清二楚。
前面也简单地说过,心的本性光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述:第一是它的空性;第二是它的现象,也即光明;第三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其中空性的一面,叫做佛的法身;光明的一面,就是佛的报身;如来藏的明空无别,叫做佛的化身。因为它既是空性又是光明,所以在众生根基成熟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产生佛的化身。如果它单单只是像虚空一样的空性,或者根本与空性没有关系,而是像唯识宗所讲的那样,是实有的光明,佛的化身永远也不会出现。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