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婵°倗濮烽崕鎴﹀箯閿燂拷1闂備礁鎼悧鐐哄箯閿燂拷2闂備礁鎼崰娑㈠箯閿燂拷 闂備礁鎼€氼噣宕伴幇顒婅€块柨鐔哄Т閻愬﹪鏌ㄩ悤鍌涘闂備線娼уΛ宀勫磻閹剧粯鐓曢柟閭﹀幘閻﹦鈧綊娼婚幏锟�12闂備礁鎼悧鐐哄箯閿燂拷3闂備礁鎼崰娑㈠箯閿燂拷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论语禅:一贯之“道”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论语禅:一贯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根线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们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佛教禅宗起源于一个“拈华微笑”的故事,“华”就是“花”,即佛祖拿起一支花露出微笑的故事。

  “拈华微笑”是佛陀拈花示众,迦叶尊者因了悟而破颜微笑之禅宗典故,全称“拈华瞬目破颜微笑”,又作“拈花微笑”。后世引申为默然两心相通之意。

  据《联灯会要》卷一记载,释尊于灵鹫山登座,当其拈华默然之际,大众俱不解其意,唯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当众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个故事是说释迦牟尼佛拿起一支花,却不说话。大家都是来听法的,怎么佛陀就举起一支花给大家看,却一言不发呢?所以大家都有点莫名其妙,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佛陀是什么意思。在大家惊愕之际,唯独迦叶在那里笑起来了。大家也不知道迦叶笑什么,但正在这时,佛陀就说我最高的法门已经传给迦叶了。这就是禅宗西天第一祖迦叶的故事。

  从此,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即心即佛。这一宗派在印度传到达摩,达摩传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第一祖。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二祖)、道育等,僧璨(三祖)为再传。僧璨弟子为道信(四祖),道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慧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慧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慧能为六祖。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是中国禅宗一块里程碑,他之后出现了五家七宗,与中国文化融合一起,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无论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等等,都受到中国禅学的影响。

  孔子说“一贯之道”,很与释迦牟尼当年拈花示众相似。曾子平时说话迟钝,看起来很笨,可他却是独得孔子心传的人,所以当大家正在等孔子再说明什么是“一以贯之”时,曾子就说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大家也莫名其妙。但老师在大家又不好问,等孔子出去后,大家就忍不住都来问。可曾子也知道大家不懂老师的“教外别传”,既然不懂,就只好概括一下孔子之“道”就是忠恕而已,一般人能够做到忠恕就已经很有境界了。实际上真正的“道”就是上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这是“形而上”之道,无法用世间文字说明。

  对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之辞也。”“忠”要求积极为人,如“为人谋而下忠乎?”、“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恕”要求推己及人,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孔子思想的基石,是实践“仁”的方法。

  可忠恕之道仅仅是实践仁的方法,它并非仁之体。禅宗有本书叫做《指月录》,什么叫做指月呢?以指譬教,以月譬法。《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故诸经论多以指月一语以警示对文字名相之执着。禅宗则借此发挥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教义。禅宗以“本来无一物”之境界为上乘,以“万虑皆空”为至德。主张不立文字,不下注脚,亲证实相,方为究竟。认为一切言教无非为示机之方便而设,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见月。

  所以曾子叫大家去实践忠恕之道,并非忠恕之道本身就是道,而是应该像“指月”一样,我们不能只看指,却不看月,若只看指,就忘记了本体,忘记了本体就永远不能开悟。

  我们认为,忠恕之道,相当于神秀的渐修,而一贯之道相当于慧能的的顿悟,所以,从佛祖的“拈华微笑”到孔子的“一贯之道”,圣人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论语禅:

  言下顿悟一贯之“道”,佛与儒实无区别。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