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2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一)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2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一)
亲近善士
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宣说依止之根据
正式宣说依止轨理(见讲记一)
摄义
总略宣说修持轨理
暇满
思考题
亲近善士
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摄义
庚三、摄义分二:一、三乘善知识之法相 二、如何依止善知识
如何才能趋入解脱正道,而证得涅槃正果?须知,解脱道的根本,即是依止善知识,故应如《功德藏》所说:“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以此次第才能趋入解脱道。
辛一、三乘善知识之法相分三:一、小乘善知识法相 二、大乘显密共同善知识法相 三、密宗金刚上师之法相
壬一、小乘善知识法相
释迦光尊者在《戒律三百颂》中,这样认定小乘善知识的法相:“具足戒律并通达仪轨,慈爱病人眷属戒清净,赐予教法并资助财物,适时教诲此即为上师。”
小乘善知识必须具备清净的戒体,并且通达戒律遮持的学处;具有慈悲心,能善加照顾病人;其眷属戒律清净;能以布施财物和正法而精勤饶益弟子,并在适当的时机教诫弟子。这些是小乘善知识应具的法相。
壬二、大乘显密共同善知识法相
《华严经》云:“何为善知识?为引导一切有情,故见无不同;超越世间,故与众不同;所作所为具义,故饶益无量有情。”
《大乘庄严经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
“调伏”:善知识自己相续必须调柔,否则无法调伏他人的相续,调伏的内容属于戒学。众生的心烈如野马,常随境转,故应如驯马师以马辔头调伏野马般,以戒律调伏自心。当心随逐趋入非法行时,应以戒律调伏,精勤对治,使心趋向如法行。
由于对善行和恶行具有正知正念,而能使内心发起定学,住于“寂静”。又由于心堪能安住奢摩他故,观察抉择真实义从而发起慧学,为“近寂静”。
以上是三学中证法的功德。
虽然具备了相续调伏等三学证德,但仍未圆满善知识的法相,还须具有成就圣教的功德——“教富饶”,即对三藏经续论典具足多闻。如此,虽然具足多闻等功德,若仍不如求学者或与之相等,则仍不圆满,所以还需功德增上——“德增”。“善达实性”是殊胜的慧学,指对法无我空性,或者现证或由教理通达。
以上六法:调伏、静、近静、德增、教富饶、善达实性,是善知识自己应具之功德。其它四德:具巧说、悲体、具勤、离厌,是摄受他人时应具的功德。
时值五浊恶世,众生障深慧浅,很难值遇具足一切德相的善知识。故应如宗大师所说,善知识至少须具圆满法相的八分之一。
壬三、密宗金刚上师之法相
在上述法相的基础之上,密宗金刚上师尚须具有不共的法相。
《大圆满心性休息》云:“尤其密宗上师相,戒誓言净具灌顶,精通如海续窍诀,念修事业皆自如,见修行果获证相,以慈善巧之方便,令所化众成熟解,传承加持云不散,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
大阿阇黎布玛莫扎于《幻化网如镜疏》中云:“上师即:圆满获得内外坛城灌顶,戒律誓言清净,精通续部各自之义,念修仪轨诸事业(息增怀诛)皆运用自如,因证悟见解而不愚昧,已获修行之体验,各种行为与实证相联,以大悲心引导所化众生,具足此八种法相。”
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我上师(大持明革玛燃匝尊者)说:在此八种法相的基础上,尚须具足无垢传承与加持的缭绕云雾,共九种法相。”即金刚上师与弟子的三昧耶戒未曾毁坏,故说是无垢传承与加持,此与上述八种法相合为九种。
如《功德藏》云:“尤其宣讲窍诀师,得灌净戒极寂静,通达基道果续义,念修圆满证自解,悲心无量唯利他,精进念修琐事少,极具厌离亦劝他,善巧传承具加持,依如是师速成就。”
尤其是宣讲密宗大圆满金刚果乘甚深窍诀的金刚上师,应具如下条件:
获得未曾间断、能成熟之灌顶——成熟自相续;
未曾违犯灌顶时所受持的誓言和其它戒律——净持律仪;
烦恼与分别念薄弱——相续寂静调柔;
精通一切密宗金刚乘基道果续部以及显宗经论的意义——精通显密;
面见本尊等念修之相皆已圆满——念修圆满;
现量证悟实相之义——解脱相续;
心相续遍满大悲心——唯求利他;
已断除对今生的贪执——琐事鲜少;
为了来世而精进忆念正法——精进修持;
因现见轮回痛苦而生起强烈的厌离心,并且劝勉他人趋入正法——厌世劝他;
以种种善巧方便摄受调伏弟子——善巧摄受弟子;
依照上师言教行持并且具足传承的加持——传承具有加持。
弟子若能依止具足如是法相之上师,必定速疾获得成就。
辛二、如何依止善知识分五:一、依止善知识之胜利 二、不如理依止之过患 三、以意乐依止之轨理 四、以加行依止之轨理 五、摄亲近之意乐与加行之义
壬一、依止善知识之胜利分二:一、思惟胜利之必要 二、如何思惟胜利
癸一、思惟胜利之必要
问:为何最初应思惟依止的利益?其中隐含了何种修行的道理?
答:譬如,人参虽有滋补身体的功效,但能否达到养身之效,则取决于是否服用;是否服用,又依赖有没有服用的欲求;是否有欲求,又依赖是否有见人参利益的信心。
同样,我们都希求安乐,而能否获得安乐,则依赖对安乐之因——善法的精进,而精进又依赖于善法欲,欲又依赖见果功德的信心。佛经中处处赞叹信心为一切白法的根本,其究竟根据即此。总之,“信、欲、勤、果”四者,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其中,信为欲、勤、果的根本,而思惟利益又是信心的来源,因此思惟利益是首要的方便。
所以,如果希求获得某种果,首先应再三思惟它的功德,以此坚固信心。《入行论》说:佛陀如是宣说一切白法的根本为信解,而其根本即是恒时观修异熟。
就依止善知识来说,前提是思惟依止的利益,见到多少依止的利益,就会生起多少信心;产生多少信心,就会生起多少依止的欲求;有多少欲求,就有多少依止的行为。相反,若未认识依止的利益,就不会生起依止的信心,因此便无依止的欲求,也就不会有依止的动力和行为。
癸二、如何思惟胜利分四:一、思惟供养与承事之利益 二、虔信而恭敬之胜利 三、思惟忆念与祈祷之利益 四、思惟顶礼与观师为佛之利益
子一、思惟供养与承事之利益分二:一、供养之利益 二、承事之利益
丑一、供养之利益
供养一位上师,将产生等同供养一切诸佛的广大福德。如《事师五十颂》云:“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原因是:唯有上师是诸佛的体性。
一位上师接受供养时,等同一切诸佛接受供养。《胜乐根本续》说:“阿阇黎的身体中善妙地安住了诸寂静、忿怒本尊,在行者前接受供养。”换言之,如果金刚上师接受了你的供养,则胜乐本尊、时轮金刚本尊等一切诸佛,虽未迎请,也会自然降入上师体内接受供养,由此能令供养者相续清净、获得加持。《大幻化网根本续》中也如是宣说。
供养一位上师能够映蔽供养一切诸佛的福德。《桑布札续》云:“较供十方佛菩萨,仅供上师一毛孔,何故福德为超胜?”《智慧殊胜续》云:“若于上师一毛孔,仅以一滴油涂抹,较供贤劫千佛尊,其福德聚亦超胜。”按密续所说,下至仅对上师的一毛孔涂抺一滴油,就已超胜供养十方诸佛的福德。
问:前者供养的事相远不如后者广大,为何福德反而超胜呢?
原因是供养境有差别,即师恩较佛恩更深重的缘故。宗大师也说:“无上乘中所说,对于无倒宣说道之究竟的善知识,仅供一毛孔的福德,也能映蔽供养一切诸佛。”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供养上师,在未生起如是定解之前,应当持续不断地观修。
归纳:
《秘密不可思议解脱经》说:“一尘中有尘数刹。”一粒极微尘中安住着数量等同极微尘数的诸佛,就像这样,在虚空中毫无间隔地遍满了诸佛,谁能分身至每一尊佛前普兴供养呢?一般人根本无法做到。然而,供养眼前的上师,就等于供养了诸佛,上师接受了供养,等于诸佛接受了供养;而且,供养上师的福德远胜供养诸佛。因此,在供养上师之外,再也没有更关键的修要。
如此,便可提出“万法归一,一摄一切”的修要,即:万法都归摄于修上师这一法中,这一法摄尽了一切法。如法供养上师,就是供养了一切;如理承事上师,就是承事了一切;至心祈祷上师,就是祈祷了一切;与上师真实相应,就是相应了一切。依止上师乃道之根本,本立则道生,故应把握此关要,趋入修行的捷径。
《五次第加持品》说:“舍弃一切供养后,唯一供养上师尊,令彼生喜将获得,遍知殊胜之智慧。”须知,在主要和次要当中,应取主要;在直接和间接当中,应取直接。从这种角度来说,应当放下余供,唯一精勤供养上师,这是在根本上修。(注意:此处的“上师”,特指具备法相的密宗金刚上师;而且,其密意是强调密乘行者依止金刚上师的重要性,并非让学人舍弃供养三宝,因为三宝总集是金刚上师,舍弃三宝则是舍弃上师。)在根本上修行本来极为合理,但我们往往舍本逐末、颠倒行持,对根本的上师不用心修习供养,反而重视次要、间接的。希望学人明白修要之后,致力于依止善知识这一根本。
丑二、承事之利益
以下从教证、理证和公案来了知有关承事的利益。
教证:
《不可思议经》云:“承事上师尊,具不思议德。”承事上师,将产生无法言思的殊胜利益。类似的教证还有很多。
理证:
上师是诸佛总集的体性之故,承事上师等于承事诸佛;上师恩德深重之故,承事上师的福德超过承事诸佛。
公案:
阿底峡尊者说:“身口意唯一承事上师,此外不必再单独寻找一种修行。”说完就让香却仁青承事。据说,以此缘起力,后来尊者的弟子中,没有比香却仁青修行更好、证悟更高的人。
嘉裕瓦格西平时唯一承事金厄瓦上师,以此缘起力,一天他出门倒灰,当走到第三级阶梯时,一切经论的涵义都在心中豁然明现。这是以承事上师的力量而自然现前稀奇功德的事例。
萨迦班智达也是以恭敬承事上师而清净业障的,并且在相续中自然生起了许多教证功德。他自述:
我对上师扎巴江村说:“从少年时代起,我就修习上师瑜伽,因此祈请您为我传授上师瑜伽。”
上师却回答:“你尚未对我生起真佛之想,在你的心目中,我只是你的伯父。所以,对于上师,你还不能以自己的身体和受用来行持一切难行。”于是没有为我传授上师瑜伽。
后来,有一次我现前死相,当时上师也显现连续数月法体不安。那段时间,我没有顾及自己的饮食和睡眠,几乎昼夜都在侍奉上师,我似乎因此清净了深重的罪障。此后,上师才为我传上师瑜伽,我因而对上师生起了真佛之想,见到上师是一切诸佛的自性——圣者文殊师利菩萨。从此,我遣除了寿障,四大日益调和,也正是此时,我才无倒通晓了声明、因明、俱舍、戒律等一切教诫和正理的关要,对所有佛经也获得了无畏辩才,对天、鬼、人不论何者都生起了慈悲心。汉地刚强傲慢的元帝也向我求法,并对我极其尊敬。我的相续中生起了真实证悟。所以,那时上师正是为了我才示现病相的。
仲敦巴格西异于他人之处,也在于他对阿底峡尊者真正作了大承事,因此他的成就超胜尊者其他的弟子。当年承事阿底峡尊者时,他连上师的大便都直接用手清除,诸如此类的秽业,他都真正行持了。以此缘起,虽然他只是一名居士,却成为一切出家众的顶严,并且成为尊者的补处,继承光大尊者的法业。
归纳:
萨迦班智达说:“千劫修持波罗蜜之相,头目手足一切施舍等,以上师道刹那尽摄收,故当承事汝应修欢喜!”千劫之中通过布施头目脑髓等所积聚的福德资粮,以精勤承事上师,刹那之间就能圆满无余地摄集。所以,能让我们积资净障的方便,除了承事上师之外,再无更殊胜之法。
了解承事上师的殊胜利益之后,应按华严九心的要求,逐条对照自心,尽心尽力地行持。若最初无法达到华严九心的心量,至少内心也要猛利发愿实行如上的依止法,如此才能获得经论和传记中所说的殊胜利益。
子二、虔信而恭敬之胜利分三:一、加持自然融入之利益 二、证悟功德油然而生之利益 三、速得殊胜成就之利益
丑一、加持自然融入之利益
雪山上能否降下清泉,完全依赖阳光的照射。同样,上师的加持能否融入相续,依赖对上师清净的信心。所以,若想求得加持融入自心,必须善加护持敬信的相续,切莫让违品损坏,此乃关要。
哲贡炯巴仁波切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精勤修敬信。”因此,加持融入多少,完全依随信心的大小,若以恭敬和信心依止上师,加持必然融入自心。
丑二、证悟功德油然而生之利益
果仓巴尊者说:“以上等的敬信将生起上等的证悟,以中下的敬信仅能生起中下的证悟,故应珍护到量的敬信。”所以,证悟的大小,全赖自己信力的大小。须知,在获得证悟的助缘当中,确实以上师的加持最为强大,而获得加持又须依赖自己对上师的敬信,因此平时应当一心一意地祈祷上师。
总之,有多少信心和恭敬,就会融入多少加持;融入多少加持,就会产生多少证悟的功德。因此,唯一赞叹对上师的敬信是证悟的窍门。
丑三、速得殊胜成就之利益
若对具相的金刚上师具足到量的敬信,必能即生成佛。《时轮金刚续》云:“千劫一切三世中,三宝境前恒供养,亦于群生施无畏,即生佛果尤不得。然于大恩上师尊,若以信心令欢喜,共与不共诸悉地,无疑即生当成就。”即使在千劫一切三世中供养三宝,并且对许多众生行无畏布施,仍然无法即生现证佛果;然而,若对上师殷重祈祷、承事供养,或者对上师的一切吩咐都依教奉行,则确实可以即生成佛。帝洛巴尊者也说:“即生欲得金刚持,道之究竟上师道,敬信究竟敬信师。”
所谓“不修成佛”,即不必经过闻思等苦行而轻易获得解脱。其实,这也必须依靠对上师敬信的缘起力。对此,噶当祖师都一致承许,如甲瓦用滚有一偈颂说:“上师一句亦不传,弟子一座亦不修,佛果一生亦可得,是道殊胜敬信师。”
那么修习到何种程度,才是生起真实敬信的标准?
如果一想起上师的功德和恩德,就泪水直流、汗毛竖立,这才算是生起了真实的敬信。许多高僧大德提到自己上师的尊名时,都泪流不止。比如,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在成千上万的僧众前讲法时,一忆念起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的恩德,总是泪水纵横,内心充满了敬信和感恩之情。
归纳:
若非相似或造作,而是真正对上师生起了敬信,则加持必然融入自心;加持一旦融入,则相续必将产生功德。因此,在敬信上师之外,别无更殊胜的修行。
子三、思惟忆念与祈祷之利益分二:一、忆念之利益 二、祈祷之利益
丑一、忆念之利益分二:一、仅仅忆念之利益 二、恒常忆念之利益
寅一、仅仅忆念之利益
一、胜过修持生起次第
《誓言庄严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与十万劫中勤修本尊相比,刹那忆念上师的福德更为殊胜。
《明灯续》云:“何人八万四千大劫中,广修布施,护持净戒,修习安忍,策发精进,安住静虑,开发智慧;然而仅仅一刹那忆念相好严饰的本尊身,即已胜彼福德。比起八万四千大劫中修习本尊,刹那忆念上师的福德更为殊胜。何以故?即生能得佛果之故。”八万四千大劫中行持六度,不如一刹那忆念自己有缘的本尊;八万四千大劫中修持殊胜的本尊,又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的福德。所以,仅仅忆念上师一次就能成就殊胜的福德。
果仓巴尊者说:“生起次第的修法虽然多,但没有超过上师修法的。”
二、胜过修持圆满次第
《阿底庄严续》云:“圆满次第一劫中,离眠愦闹恒久修,心间观师仅一瞬,功德胜前十六倍。”在一个大劫中远离睡眠、愦闹并长久地修行,不如心中一瞬间观修上师,后者的功德胜过前者十六倍。所以,应当诚信:忆念上师具有成就殊胜功德之利益,因为普通修法的功德远远不如圆满次第的功德,而忆念上师的功德比修圆满次第更为殊胜。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虚幻休息》中说:“依靠观修生圆次第等各道的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彼等还要依靠行为和增相等。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的本体才能使自相续生起实相的证悟,即可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以此密意,藏传佛教的传承上师不论修持何法,都在上师瑜伽的基础上起修,这是极为稀奇的窍诀。
三、映蔽一切福德
尊安达瓦的传记中说:“然以仅念上师力,其余供事诸佛等,一切福德悉映蔽,善哉善哉修随喜。”仅仅内心忆念上师,就已经超过供养承事诸佛等的大福德。如此甚深的要点,不论傲慢的智者们内心是否接受,对实修者而言,的确是唯一信解之处。
四、成为一切往生中之殊胜
《妙臂请问经》云:“何人命终时,刹那忆师尊,将成生中胜,彼人得佛果。”不论是何种造恶者,只要临终时能忆念自己的根本上师,以此殊胜的缘起力,将会成为诸往生中的殊胜往生,并且迅速获得佛果。
寅二、恒常忆念之利益
一、一切所欲无勤而生
《华严经》云:“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若能不舍离上师而恒时忆念,一切希欲都能无勤实现。大家可以通过自身的体会明白此理。
二、顺带成就诸本尊
莫修巴尊者曾说:“无论我身处何方,忆念上师的心从未失去。我未曾离开上师瑜伽,似乎即生成佛就要现前了,观世音、度母、喜金刚等本尊任运即可现见。”
三、即生获得胜利
金厄瓦尊者说:“对我们来说,除了上师之外,没有什么可想的。以此殊胜的缘起力,你的相续不可能不转变。”时常忆念上师,心相续不可能不调柔。
四、堪为一切断证功德
若能拥有一个如意宝,即使其他一无所有,也已经足够了。同样,若能对上师持续生起真正的敬信,即使没有其他任何教证功德,有此敬信也就足够了。历代的祖师们也都这样承许,比如怙主忠巴加力说:“若未远离对上师的敬信,虽未修法,以此也已足够了。”桑喜滚巴也说:“按照噶当的传统,对上师有一敬信足矣!”因此,我们应当不失坏敬信而作祈祷。
丑二、祈祷之利益分二:一、宣说利益 二、如何祈祷
寅一、宣说利益
如同供养上师的功德超过供养诸佛,赞叹、祈祷上师的功德也胜过赞叹、祈祷诸佛。
《誓言庄严续》云:“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因此,念诵许多本尊的心咒千万遍,不如念诵上师心咒或名号而祈祷一遍的利益大。
至尊果仓巴云:“祈祷上师胜利者,常与上师心相应,现前不共之证悟,觉受辗转不断生,三宝大悲恒护念,所欲皆可任运成。”
怙主桑吉文也说:“下至在十日内猛利祈祷,若不现前一种殊胜相,算我诳语之过。”
甲瓦用滚尊者也说:“相续不断猛祈祷,加持融入于心间,凡识自然当消失,实执自行亦息灭,空慧心中自然现,俱生证悟之境界,如同掌中置宝般,现量赤裸识本面。”
一切修法的精要、核心与精华,都是祈祷上师。不断猛利地祈祷上师,加持自然融入心间。
此外,其余治病、驱魔等,也以祈祷上师最为殊胜。昔日在潘波勇的地方,有人着了魔,当时康隆巴格西被请去驱魔。起初,格西修慈悲心,念诵忿怒本尊咒等,做了各种法事都未见效。后来,格西祈祷自己的上师仲敦巴仁波切,即刻见效。
仲敦巴尊者说:“与祈祷其他本尊相比,如果祈祷阿底峡尊者,很快能获得加持,对此我本人深有体会。”
总之,如同通过祈祷如意宝,今生的所求都会任运成就。同样,猛利祈祷自己的根本上师,一切世出世间的圆满都会无勤任运地现前。那诺巴尊者说:“犹如顶宝般祈祷,由此将成就一切圆满。”《普贤上师言教》中说:“单单依靠祈祷上师也可以在无勤当中获得梦寐以求的一切悉地。”
寅二、如何祈祷
祈祷的因是敬信,祈祷的对境是根本上师,祈祷句为成就者所造具加持的祈祷文,祈祷义是自己的根本所求。
以下着重说明祈祷的因与义。此二者极为重要,若能有所认识,平时修法就会从根本处入手,会以获得传承上师殊胜的意传加持为目标而行善。
一、祈祷之因
首先,应当诚信上师为佛法僧三宝总集的自性,具有无与伦比的智悲力,而且上师与自己宿缘深厚,恩德重于诸佛。又要深信上师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以法性规律之故,何时何处诚心祈祷,都会获得上师的加持,而且这种加持非常直接、迅猛,与供养、祈祷诸佛相比,仅仅忆念上师一毛孔,更能速得成就之加持。
修上师瑜伽时,若无祈祷之因——对上师的敬信,则非真实如法的修持。只有具足无疑的深信,才是具足祈祷之因。
二、祈祷之义
我们最根本的所求,即成就与上师无二的果位——自他二利究竟的佛果,而欲成就佛果,则须依赖上师加持。所以,应祈祷生生世世不离上师,常得上师摄受,甚至梦中也能获得上师的加持,直至成就与上师无二的果位。这是祈祷最根本的内容。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上师供》中说:“甚至游历沉睡梦境中,师尊殊胜加持亦显现,永不分离慈悲而摄受,祈愿永恒怙主汝生喜。”“具德根本上师如意宝,祈住我心莲花垫中央,以大恩德教诫并摄受,赐予身语意之胜加持。”密续中也有如是祈祷文:“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此外,生生世世不离上师而常得加持的根本因,就是不失坏对上师的敬信。因此,当前在依止上师方面,应着重祈祷敬信能够生起、增上乃至圆满,此乃根本。应如《上师供》所说而祈祷:“对于普度具德上师尊,刹那不生毫许之邪见,以视其行善妙恭敬心,愿师加持融入吾心间。”即应常常祈祷:对于救护自己恩重的师尊,一刹那也不生丝毫邪见,而将上师的行为完全视为善妙,以此敬信祈愿上师的加持融入自心。
有人怀疑:本尊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和加持,为何祈祷观修上师胜过祈祷观修本尊呢?
大恩上师曾开示:对心相续不清净的众生来说,还不能现见本尊,只有经过长久修习而现见本尊后,才能被本尊摄受,亲自赐予灌顶、传法等;然而上师就在我们眼前,直接为我们灌顶、传法,逐步引导我们,所以修上师瑜伽更为殊胜。
子四、思惟顶礼与观师为佛之利益分二:一、恭敬顶礼之利益 二、观为真佛之利益
丑一、恭敬顶礼之利益
礼敬上师,就是对上师,身体顶礼、合掌、起立等,口中称赞上师的功德等,内心虔信而敬重等。总的在三乘戒律中都各有礼敬上师的学处,若能依此如法行持,自然会顺带圆满广大的资粮。所以,平常忆念上师,并且礼敬上师三门殊胜的金刚坛城,由此将为人天礼敬等,有众多不可思议的利益。这也是无欺的缘起力所致。
经云:“若于不思议生信,异熟果亦不思议。”又说:“既造如是业,当生如是果。”因此,如果恒时以身语意对不可思议的上师功德田修习礼敬,必将获得不可思议的异熟果。可见,以身口意三门礼敬自己的根本上师,是一切善法的缘起之门。
丑二、观为真佛之利益
在经续论典中,数数宣说须将上师观为真佛,这有许多殊胜的利益。《金刚手灌顶续》说:“若观上师为真佛,恒时将生起善法,此人将成利益众生的佛陀。”许多大成就者都说,若观师为佛,功德未生者将会生起,已生者将会增上,能即生速疾成佛。因此,在所有修法中最关键的要点,确为观根本上师为真佛,这是一切修法的根本和精华。
夏惹瓦菩萨说:“在身体的一切支分中,最爱惜的莫过于心脏,掏出心来,也只有一个红通通的肉团。同样,在一切修行中,最殊胜的莫过于上师瑜伽,取其精华,唯一是观师为佛的信心,此外别无其它。”
所以,首先应当修上师瑜伽,而且要生起视师为佛的信心,如是修行自然会积聚一切功德、圆满一切悉地。真正志求无上佛果者,必须获得传承上师的意传加持,而要获得意传加持,又须依赖信心。如果具有唯一视师为佛的信心,则成佛亦非难事,相续中自然会显现佛的境界。因此,观师为佛的利益非常殊胜。
以上观点为西藏佛教各派所共许,不仅新旧的噶当派,其他噶举、宁玛、萨迦等宗派,也都以上师瑜伽为最根本的修行。以此殊胜的大缘起力,虽处浊世,各教派仍然相继出现了许多即生取证佛果的大成就者。
如果比较内道各乘的修行,会发现金刚乘尤其强调依止上师的修行。声闻乘着重皈依僧,修四向四果;缘觉乘着重皈依法,修十二缘起;菩萨乘着重皈依佛,修六度四摄;金刚乘则在实修方面着重皈依第四宝金刚上师,主要在三宝总集自性的金刚上师处起修,其最殊胜之道即对上师产生敬信。甲瓦用滚尊者说:“殊胜无上密乘道,主要归纳乃敬信。”若对上师瑜伽或对上师的敬信观修纯熟,则在密宗道中,不论是生圆次第还是直断、顿超,必然因此快速成就。
总之,如怙主桑吉文所说:“若无敬信之滋润,证悟之芽不得生,故不远离观佛想,一心祈祷此极要。”金厄瓦尊者也说:“总于一切经论密续中,宣说悉地之源为上师,若求悉地当于具德师,如理令生欢喜释迦子。”经论密续中一再宣说,一切加持和悉地的来源,就是自己的根本上师。若想求得加持和悉地,则须如法依止上师,常常令上师欢喜,这是佛子最重要的修法。
班钦洛桑曲坚也说:“一生成佛之方便,唯于具相至尊师,一心无散而祈祷,此为深道心要义。”华智仁波切也说:“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的最究竟方便、加持之入门,就是上师瑜伽。”因此,应从根本上指点有缘弟子修持上师瑜伽。
对上师供养、承事等,总的就是在意乐和加行上如理依止,尤其应在不离观师为佛的敬信中,再三猛利祈祷。若能这样修持,必能即生现前上述利益,有望即生圆满成就。
我们应如智悲光尊者所说而发愿:
愿以祈祷与敬信,圆满而作连接后,
所诠真义之意传,融我证如虚空境。
壬二、不如理依止之过患分十一:一、轻蔑、呵斥之过患 二、违背上师言教之过患 三、忿恚之过患 四、分别过失之过患 五、观平凡之过患 六、不尊重之过患 七、跨越座垫等之过患 八、浪费上师财物等之过患 九、扰乱上师心意之过患 十、对上师行为产生邪见之过患 十一、对上师不持为上师之过患
癸一、轻蔑、呵斥之过患分五:一、呵斥上师将成呵斥一切诸佛 二、纵修密乘亦不成就殊胜之果 三、精进修持续部法,反似成为转生地狱之因 四、今生来世将生诸多不吉祥 五、功德未生者不生、已生者退失
子一、呵斥上师将成呵斥一切诸佛
《事师五十颂》云:“身为弟子若故意,轻蔑如是之上师,则已轻侮一切佛,故彼恒时受痛苦。”身为弟子,如果故意轻蔑、呵斥自己的具德上师,则已轻蔑、呵斥了一切诸佛,造下等同轻蔑、呵斥诸佛的罪业,由此必将恒时遭受痛苦。所谓呵斥,就是宣说上师的过失,如说上师愚痴、贪欲重、相貌丑陋、是破戒者等等。
《吉祥胜续·第一品》也说:“倘若何者恶诽谤,等同诸佛之上师,彼人已谤诸佛故,恒时遭受诸痛苦。”
子二、纵修密乘亦不成就殊胜之果
比如:即便造下四根本罪、五无间罪等,依靠无上密乘的妙道尚能净除,今生也能获得殊胜果位;然而,如果从内心呵斥自己的金刚上师,则无论怎么修行,也没有成就殊胜果位的机会。《密集根本续·第五品》说:“纵是造无间,此等弥天罪,然入金刚乘,亦能得成就,存心谤上师,修亦不成就。”
故意呵斥上师之人,不但自己修法无法成就,甚至与他接触的人也会染上过失,因此不但不能接触,甚至靠近他的地方也不能居住。对此,历代金刚上师们都如是承认。在我们学院,不允许破密乘根本誓言者共住,这也是大恩上师按照佛律以金刚句制定的院规。
子三、精进修持续部法,反似成为转生地狱之因
《金刚藏·第十四品》说:“何人诽谤阿阇黎,彼纵舍弃愦闹眠,千劫之中勤修持,诸续殊胜之修法,亦成修行地狱因。”
若能如理依止金刚上师,则无论修持任何密法,都能在浊世短暂的一生中,获得许多容易成就佛果的利益。反之,若颠倒依止,内心呵斥上师,则即使在千万劫当中远离睡眠、愦闹等散乱,对所有甚深密续昼夜不断地修行,结果不但无法成就任何果位,反将以此成为转生地狱、饿鬼之因。
所以,如果对金刚上师心生忿恚而呵斥,则无论再怎么修持显密妙法,不仅不能成就殊胜果位,反似成了转生地狱之因,因为已从根本上摧坏了修法的机会,背道而驰的缘故。
子四、今生来世将生诸多不吉祥
《事师五十颂》说:“毁谤阿阇黎,是大愚应遭,疾疠及诸病,魔疫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罗叉盗贼,非人碍神等,杀堕有情狱。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设由愚故为,地狱定烧煮。所说无间等,极可畏地狱,诸谤师范者,佛说住其中。”
毁谤上师之人,今生来世会有各种不吉祥的过患,即今生将遭遇很多违缘或痛苦,来世必定会感受无间地狱的痛苦。人们认为最可怕的就是无间地狱,而此无间地狱正是诽谤上师者的住处。佛亲口说,诽谤上师者不仅得不到任何解脱的功德,反而将堕落恶趣,而且此恶趣不是一般的饿鬼、旁生趣,而是无间地狱。
子五、功德未生者不生、已生者退失
譬如,树根若损坏,则枝叶花果等未生的不会新生、已生的都将枯萎。同样,失坏了功德之源——信心,不仅新的功德不会产生,已有的功德也会逐渐退失。
《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云:“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悭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若不能作大师想者,亦复如是。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比丘,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此外,还有不少公案可以证明。下面引两则说明:
以前,滚巴瓦格西有一位弟子,不论怎么修行,也无法生起修证功德。后来,他请教格西,格西问:“你是不是做过不恭敬上师的事。”他说:“确有此事。”格西告诉他,必须向上师真实地忏悔。于是,他按格西所说,如法地忏悔之后,又去修行,便生起了修证功德。
另一则公案发生在印度。有一位弟子,因种姓高贵心生傲慢,而在上师头顶上方飞行,结果无间失去神通而坠地。
所以,噶当巴的大德有一传统说法:如果对上师没有恭敬心,即使通达三藏也毫无利益。
如果颠倒依止善知识,那么即使自己有一些功德,对自他也不会有真实的利益,这是缘起的规律。所以,即便遭遇命难也不应轻蔑、呵斥自己的根本上师。假如曾轻蔑过一两次等,也要及时忏悔,否则将引生严重过患,即不仅死后要感受恶趣的无量痛苦,今生也无缘获得安乐。经续论典中再三这样宣说,绝对真实不虚。
那么,应如何忏悔呢?按《事师五十颂》所说:“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奉献上师尊,依此今后不遭受,瘟疫病等诸损害。”将自己喜欢的衣物等,格外恭敬地供养给自己曾经轻蔑或呵斥过的上师,之后再如法地忏悔,由此便能清净轻蔑等罪业,不再遭受瘟疫等疾病损害。
假如所呵斥的上师已离世或住在远方,自己不便直接在他面前忏悔,则应按照仲敦巴仁波切的传统来做,即:上师们的法身都是无二一体的,所以观上师们的心相续本来无二,并在附近的上师前忏悔,如此便可清净罪障。其它对上师嗔恨、不信等各种颠倒依止的罪业,忏悔之法也可依此类推。
癸二、违背上师言教之过患分三:一、教证 二、理证 三、公案
子一、教证
经藏中说:“有多少与善说相应,就有多少是属于善的;有多少与善说不相应,就有多少属于不善。”此处确立了善恶的标准,即一切善和不善,唯一随与上师的善说相不相应而安立。换句话说,若与上师的善说相应,不论做什么都是善的;若违背上师的善说,不论做什么都是不善。
《金刚帷幕续·第八品》说:“尔时得受胜灌顶,弟子若违师言教,此世之中亦受苦,后世之中堕地狱。”
帝洛巴尊者也说:“若不听从至尊上师的言教,相续中便没有机会产生任何世出世间的功德。”
子二、理证
对于上述内容,以理观察也极为合理,因为:上师善说的关要归纳而言,纯粹是开示断恶行善的道理。如果我们不依教奉行,则以业果无欺的缘起力,毕竟不能获得安乐、解脱痛苦,唯一成为不善之法。
子三、公案
对此,以惹琼巴的公案证明:
有一次,雅龙的施主们迎请米拉日巴尊者到腹崖窟居住,他们圆满地承事供养尊者,当时惹琼巴也住在一个山洞里。施主当中有一部分人说:“这两个瑜伽士比较起来,小的恐怕比老的强,因为他曾去过印度多次。”于是,年轻的施主都去了惹琼巴那里,而年老的施主还是到米拉日巴尊者处。
有一天,很多施主带了食物来供养尊者父子,他们供养惹琼巴精美丰盛的食物,而对米拉日巴尊者供养的食物又少又差。惹琼巴见后,心想:“上师与佛无异,我和他老人家相比,连一根毫毛也不如,但是这些施主却颠倒供养。过去我一直想和尊者共住,圆满听受所有的口诀,全心全意承事他老人家,但现在看来,我陪伴尊者,不但不能侍奉他,反而成为障碍。我一定要离开此地才好,现在我就去告诉尊者。”
于是,惹琼巴对尊者说了许多自己必须去卫地的理由。尊者说:“你将来会到卫地摄受众生,现在时机未到,你不要违反上师的教言。”
惹琼巴不听劝告,仍然向尊者陈述各种理由,坚持要去卫地。
在数次请求之后,尊者无奈地说:“你居然这样不听我的话,一直坚持要走。我虽然向施主们发过誓,暂时不让你去卫地,但是誓言也是如梦如幻的,我也只能准许。现在你可以收拾一下,准备动身了。”
惹琼巴向尊者辞行时,尊者心想:“惹琼巴和我住在一起也有好多年了,以后不知能不能再见面,我还是送他一程。”于是,师徒两人一起上路。
路上,尊者说:“惹琼巴,你要知道,儿子和母亲住在一起,就能长得健壮;鸡蛋放在暖热的地方,就容易孵出小鸡;大修行人若和上师共住,就不会走错路。我对你的爱护和慈悲是不变的,永远也不会舍弃你。你要经常祈祷我才好。”
惹琼巴边听边流泪说:“我对上师是佛的信心是绝对不变的,从现在起直到成佛之间,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师身上,以后不论在中阴或任何时候,都请上师护佑我。”
尊者告诉他:“将来你在卫地时,会有一只母狗扯住你的腿,到时千万不要忘记上师和修持才好。”
后来,惹琼巴到了卫地时,果然遇上一位名叫甸布的贵族女人,严重障碍了他的修法。为了消除惹琼巴的障碍,米拉日巴尊者幻变成一名乞丐,到惹琼巴家门口乞讨。惹琼巴正好有一块大玉石,就把它送给了乞丐。尊者当时心想:“我的儿子对世间财物确实没有贪著,他的慈悲还真不小。”
后来,甸布为此事与惹琼巴大吵了一顿。惹琼巴心生厌烦,就离开甸布,回到米拉日巴尊者身边。师徒见面后,尊者即将灌顶并且说:“为了表示缘起相应,你们每个人都应准备供养,但惹琼巴可以不必供养。”
惹琼巴听了感到不安,但他还是参加了灌顶仪式。当他走进坛城时,发现坛城中央有一块很亮的玉石,正是他布施给乞丐的玉石。他惊呆了,半晌才明白:原来乞丐是上师化现的,自己是在上师的加持下才得以远离贵族女人。这时,他从心底感激上师的慈悲。
尊者说:“惹琼巴!若不是我,你会为了这块玉石而毁了自己。但由于你对我的信心不变、对众生的慈悲也未间断,所以才能脱离此违缘。现在你该满意了吧。”
惹琼巴心里很后悔,他对尊者和金刚兄弟们唱了忏悔的道歌:
身贪逸乐及散乱,为物所迁为境缚,
迷行所集三途业,上师尊身前忏悔。
我的身体贪着逸乐和散乱,被外物所转而束缚在迷乱的境界中。我以迷乱行为所集聚的一切感生三恶趣的恶业,都在上师尊贵的身体前发露忏悔。
语贪多言成欺骗,鼓舌频频地狱因,
多食酒肉堕饿鬼,所言不直乏羞耻,
如是所作众口业,上师妙语前忏悔。
语言贪着多言而成为欺骗,不断鼓动唇舌而成为地狱之因,多食酒肉而将堕为饿鬼,语言不正直而没有羞耻。诸如此类的众多口业,都在上师的妙语前忏悔。
恶心之因在贪乐,为名之行多不净,
嗔恨所集诸罪业,上师智心前忏悔。
恶心的起因在于贪求享乐,为了名声的行为大多不清净,我以嗔恨所造集的众多罪业,都在上师的智慧心前如法忏悔。
身游市镇系红尘,坛城修供尽毁却,
频作驱鬼降妖故,深密真言威力失。
众事牵缠心役劳,善妙三昧力尽减,
如是所作逆法行,坛城本尊前忏悔。
身体在城市里游荡,心也束缚在红尘之中。坛城的修供完全毁坏了,不断地作驱鬼降魔之事,以致甚深秘密的真言失去了威力。身心被众多世间琐事牵缠,不自在地疲于奔命,善妙的三昧力都已减退。这些与法相违的行为,都在坛城本尊面前至心忏悔。
众垫从中而睡卧,分别自他极锐利,
不堪忍辱亏己事,金刚兄弟前忏悔。
我躺在垫子上,分别自他的邪念极其锐利,不堪忍受自己吃亏之事,这些罪业都在金刚兄弟面前一一忏悔。
惹琼巴由于不听从上师的劝告,而导致修行出现严重的障碍,三门堕在恶业中难以自拔,退失已有的修行功德、三摩地等境界,所作所为皆成不善。
像惹琼巴这样印藏公认的大成就者,也因违背上师言教而堕落,何况我们凡夫?可想而知,违背上师言教的后果是何等严重。
癸三、忿恚之过患
《时轮金刚续》说:“若于上师起忿恚,则同忿心刹那数,当毁尔劫所集善,亦受尔劫猛狱苦。”对上师生起多少刹那的忿恚,就会摧毁那么多大劫中所积累的善根,而且还要在那么多大劫中感受地狱之苦。比如:生起一刹那的忿恚心,就已摧坏一劫中所积之善根,若未如法忏悔,就还要在一劫中感受地狱之苦。所以,总的对任何众生都不应生忿恚心,尤其对最严厉的对境——金刚上师,更是一刹那也不能生嗔。
癸四、分别过失之过患
《广论》中引教证说:“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以心执取上师的功德,将会获得悉地;以心分别上师的过失,则会毁坏所有悉地。
博朵瓦格西说:“如果唯一分别过失,不仅得不到加持,而且将生生世世不遇上师,今生也会遭受癌症、吐血、心脏病等各种不悦意的果报。”
总之,若唯一观察上师功德而发起敬信,一切圆满的利乐都极易成就;相反,若一味分别上师的过失而无敬信,则一切衰损自然会降临自身。因此,一切衰损和圆满的根本界限即此。
癸五、观平凡之过患
有些弟子依自己的邪分别,完全将上师视为凡夫。一旦生起这种邪念,则不仅生不起功德,还会以此成为失坏三昧耶的根本因,今生来世将不断产生许多不悦意的果报,无法成就修行的殊胜功德,因为因果丝毫不爽、不空耗的缘故。
一次,仲敦巴请问阿底峡尊者:“西藏有许多修行者,为什么没有人获得殊胜功德?”
尊者答:“大乘功德不论生多生少,都要依靠上师才能生起。你们藏人对上师只作凡庸想,如何能生功德?”
所以,将上师视为凡夫,是导致修行不生功德的主要原因。历代祖师都说,若视上师为凡夫,就像榨沙取油一样,不会获得任何加持和悉地。因此,应当尽量观清净心。
对凡夫而言,尽管由于迷乱力而不得不见上师为平凡之相,但须明白,这只是自现不清净的过失,实际上,上师决定是佛。因此,虽然在我们的分别心前,上师显现为平凡之相,但实际是佛陀。对此,首先要认识而决定,然后坚固此定解,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要经常按智悲光尊者所说而发愿:“愿于善逝总集体,殊胜恩深上师尊,断因相处及怀疑,执为凡夫邪恶见,视师即是真实佛。”这样发愿特别重要,一旦愿力坚固清净,一切行为都会随愿而转,最终必定现前观师为佛的清净心。
癸六、不尊重之过患
忠臣尊重君主,恪守君臣之道;良仆恭敬主人,安守本份。一般世间善规尚且如此,何况对自己的大恩上师,更应尊重,即:身体敬礼上师莲足,语言赞叹、祈祷上师,内心虔信而恭敬等。对于三乘戒律中所教诫的尊师之道,我们都要详尽了知后尽力行持,否则,将产生违背戒律的无量过失。
过去,阿阇黎桑杰意西在为许多眷属传法时,他的上师以乞丐的形象来到他面前,他羞于在大众前顶礼上师,就假装没看见。
集会结束后,他去拜见上师。上师问:“刚才为何不顶礼?”
他说:“我没看见上师。”话一出口,两个眼珠就掉在地上。
后来,他祈求上师宽恕并说了实话,上师加持以后,他的双眼才得以复原。
所以,若对上师稍作欺骗,或说妄语,罪业极其严重,果报容易当下成熟。
由这则公案可知:如果因为自己的种姓、相貌或多闻等心生傲慢,而不尊重上师,确实只是自取毁灭而已。
癸七、跨越座垫等之过患
《事师五十颂》云:“畏惧如毁佛塔罪,师影尚且不应跨,鞋子坐垫乘骑等,不能跨越何须言?”践踏上师的身影,罪业等同毁坏佛塔的近无间罪,所以因害怕造下严重的罪业,即便上师的身影也不能跨越,何况上师的鞋子、坐垫、乘骑等,更不能跨越。
像跨越坐垫之类的过失很容易发生,所以平常行为要格外谨慎。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上师已经开许,或在某些特殊场合和时间中不得不做,则不属于造罪。
除了不能跨越坐垫,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行。比如:在上师看得见的地方,不能坐在高位上,不能头围围巾、戴帽子,不能双手叉腰、随意吐痰等。上师未就坐前,不能先坐;上师起身时,不能坐卧。在上师面前,不能尖锐地辩论,也不能唱歌、跳舞等。在上师能听到的近处,不能说闲杂语等。
总之,在上师身边,身语皆须恭敬,才不致于沾染过失,对自己有极大的利益。
癸八、浪费上师财物等之过患
《事师五十颂》说:“上师财物护如命。”对上师的财物,应如爱惜生命般,不能放逸而随便受用,也不能利用上师的财物来作人情;否则,不但有上述种种过失,还会感召不悦意的等流果,生生世世贫困,堕入饿鬼界。
因此,如果认为上师福报大、财物多,而随意浪费,则只是毁坏自己而已。以因果衡量,三宝是严厉的对境,而上师是三宝的总集,若未经开许而随意使用上师的财产,罪业比破四根本戒更严重。
癸九、扰乱上师心意之过患
扰乱上师的心意,将会感受严重的异熟果和等流果。等流果,即来世自己的心会被他人扰乱;异熟果,是死后堕入无间地狱,感受猛烈痛苦。
《事师五十颂》说:“何时何地永切莫,扰乱金刚上师心,设若愚者如此作,定于地狱受炖苦。”所以,作为弟子,身口意都要特别谨慎,行住坐卧都应努力与上师的心意相合,这相当重要。
平常身口意的行为,能让上师满意、欢喜的,就应努力去做,会让上师担心、不欢喜的,就不能做,这样才能与上师的心意相合。弟子时时处处心中都要有上师,若心中无师,任性而行则是大逆不道。
癸十、对上师行为产生邪见之过患
如果对上师身口意的任何一种行为产生邪见,则再也没有比这更严重的毁己之事。比如,善星比丘对佛的一切事业都观为过失,以此邪见而堕入无间地狱。
所以,依止上师时要格外小心,不论上师的事业显现善妙或下劣,作为弟子,应当观想彼等一切是上师利益自己的善巧方便,须如是观想清净来增上信心。
比如:父母有时也会对孩子生气,但不是真正讨厌孩子。父母对孩子爱得真切,一心只为孩子着想,才有意这样表现。若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自然会对父母的一切言行观想清净,由此增上自己的报恩心。同样,上师对我们只有无条件的慈悲,虽然有时上师会显现不满意,甚至驱逐自己,但要明白:上师是出于大悲心,为了调伏我们才使用威猛手段。
上师呵斥时,应想:上师为了遣除我的违缘,而降下猛咒之雨;上师责打时,应想:这是刹那清净我无始所积恶业的善巧方便。若能这样转念,则所见所闻都会变成增上信心的因缘,否则极易堕入邪见的深渊。
总之,应观想:上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从菩提心中流现的,都是为了利益我们。如此观想清净,会使上师的任何显现都成为增上信心的助缘,而获得上师殊胜的加持,不造任何罪业。
以上是每位求解脱者理应铭刻于心的殊胜教诫,若能如法实行,上师的加持自然会融入自心,而且这样去用心,就能成就一切缘起。
怙主忠巴加利说:“拳打石砸是师作灌顶,若入加持亦于彼当入,狠狠恶骂是师降猛咒,若遣违缘亦以此当遣。”上师拳打、石砸都是殊胜的灌顶,如果有融入加持的,也是挨打的弟子会融入加持;上师的恶骂是威猛的咒语,若有遣除违缘之法,也是以此方便遣除。
甲瓦用滚尊者说:“总之,任见何者皆功德,任说何者皆教言,任作何者皆有益,任现何者皆加持。”
所以,应如喀喇共穹所说:“开示大乘诸上师,虽然外现不庄严,密意不可测量故,切莫观察上师过。”如果因上师外现的行为不庄严而产生邪见,则会彻底中断白法的根本。所以,平常要善护心念,让自己对上师三门的行为一刹那也不起邪见。
为何须善护心念呢?因为我们邪分别的习气深重,对清净观又不熟练,故应谨防邪念发动,同时勤修清净观。须知,缘起随心,心观过失则堕于邪恶,心观功德则一切吉祥。世俗的修行着重于转变心念,而转念需要反复修习才能得力,心力一旦增强,就不会被违品所夺,这就是一再强调必须精勤用心的原因所在。
癸十一、对上师不持为上师之过患
有些人心不平等,在他眼里,地位高、名声大才是上师,眷属不多、名声不大或地位不高的,就不认作上师,这样便无法产生与佛法相应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上师虽然有外现贤劣及功德大小的差别,但作为弟子,必须无差别地敬信。
金厄瓦也说:“自己现有诸上师,不无亲疏而敬信,唯于一师偏袒执,是为情面贪心惑,不许敬信释迦子!”对自己所有的上师,都应不分亲疏、恭敬地承事。须知,所有上师都是无二一体的,如果只耽著其中某位上师,则不能称为佛教中的敬信,完全是世间情面,也叫贪心烦恼。
尊者又说:“若是敬信成熟人,于师不会作贪嗔,师恩虽然有大小,敬信无别释迦子!”敬信心已经成熟的人,对所有上师都不会以贪嗔而取舍,而会平等观想与真佛无别,绝不会恭敬一者而轻慢另一者等。虽然上师对自己的恩德有大小之别,但身为弟子,皆须无差别地修持敬信。对上师地位的高下、功德的大小等,也应类推了知。
所以,对于曾经为自己传授佛法的上师,作为弟子都要平等恭敬、生起清净的信心,如此才能获得一切传承上师的加持。总之,在任何一位上师前,下至只听过一颂佛法,也不能分别上师的过失。经云:“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
因此,判定上师的标准,不是凭自己主观的认知,换言之,并非随自己认为某人是否为上师,就如此成立。客观的标准是:下至以依止心在某人面前听过佛法,则不论你承认与否,此人就是你的上师。虽然有依止心,但没有得过法,或者无依止心,只是听过几句,都不能成立为上师。
总结:
总之,上至佛果、下至地狱中感受一丝凉风的安乐,一切利乐和白法的圆满,无一不是由依止善知识而获得。相反,小至十地末尾金刚喻定所断的极微细所知障,大到无间地狱中惨烈的业报,一切痛苦和衰损,唯一是由不如理依止善知识所引生。因此,宁舍生命也应如理依止善知识,因为这比护持生命更为重要。
对于以上如理依止的利益和不如理依止的过患,须反复思惟,最后从心底真正发起决心。虽然很多人都听过、也了知依止善知识的道理,但若未再三思惟串习,对上师的恭敬心和报恩心就无法坚固圆满。相反,若能多多思惟、串习,自然会增上对上师的信心,不会产生邪见。所以,必须反复思惟,直到下定决心: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我一定要如理依止善知识。有了这种决断心,才算思惟到量。
壬三、以意乐依止之轨理分二:一、思惟功德而修信心 二、忆念恩德而发起恭敬
有关依师意乐的修习,可归摄为两个根本——修信心和修恭敬心。修信心的方便是反复思惟功德,修恭敬心的方便是反复忆念恩德。
癸一、思惟功德而修信心分三:一、修持信心之必要 二、以喻、理成立“思惟功德是能生信心之因” 三、如何生起最圆满之信心
子一、修持信心之必要
功德、加持、信心三者,前前是果,后后为因,即:地道功德的生起,依赖上师的加持融入自心;上师加持融入自心,依赖对上师的敬信。反之,若无敬信,则加持不会入心;若无加持融入,则不会产生地道功德。由此可知修持信心的必要性。
子二、以喻、理成立“思惟功德是能生信心之因”
下面通过比喻和道理来成立“思惟功德是能生信心之因”。
比如,身体本来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但经由分别念增益为清净并数数串习之后,在我们心前便显现了身体的清净、悦意之相。这说明:心如何假立,就会如是显现。对于某法,反复作意“好”,就会显现为“好”;反复作意“不好”,也会显现“不好”。这是心的无欺法则。
因此,在修习依师的意乐时,应当思惟:上师再怎么下劣,也不可能没有一分功德,如果特意思惟、串习这分真实的功德,将来某时心中必定唯一显现上师的功德,以缘起力必然如此显现之故。
所以,对自己见闻以及体会到的上师功德,持之以恒地如理作意,就会生起淳厚的信心。
子三、如何生起最圆满之信心分二:一、须观师为佛 二、如何树立“观师为佛”之定解
丑一、须观师为佛
问:如何才能产生圆满的信心?
答:须圆满修习信心的因——思惟上师功德。
问:如何思惟功德才能达到圆满?
答:思惟上师是真佛,即可达到圆满。若能观想上师为佛,待串习坚固时,就会产生无比宽广的信心,刹那也不会分别师过,有如是不可思议的作用。
以上以理抉择了“观师为佛”是修持信心的重点。以下再由教理建立上师是佛,因为凡夫不能亲见上师是佛,若不以教理抉择,便难以生起上师为佛的定解。
丑二、如何树立“观师为佛”之定解分三:一、以教成立 二、以理成立 三、遣除疑难
寅一、以教成立
首先应于心前明观上师,然后思惟。
《二观察续》说:“末世五百年,我现阿阇黎,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佛说末世五百年的时候,我会示现阿阇黎的形象,你们应当作意阿阇黎为我,如法地恭敬等。《金刚帷幕续·第十五品》也说:“所谓金刚萨埵者,示现金刚上师相,念利一切诸众生,现为平凡之身相。”密续中也说,所谓金刚萨埵,是在凡夫前示现金刚上师的形象,虽然利益众生的上师实际和金刚萨埵无二无别,但由于众生障重,无法见到清净的佛尊,所以上师特意示现为凡夫的形象。
经中说:“嗟!见者皆应具意义,至于未来之时代,我当示现亲教师,亦现轨范师之身。”佛陀教诫:善知识乃诸佛所化现,凡是见到以及依止善知识都有极大的意义。在未来的末法时代,我(佛陀)将示现为亲教师和轨范师的身相。
依据这些教证,应当思惟:佛在末法时代示现为善知识的平凡身相,因此善知识实际是金刚持如来。在尚未生起这种体会之前,须不断观修。
寅二、以理成立分四:一、以观待理成立 二、以作用理成立 三、以证成理成立 四、以法尔理成立
卯一、以观待理成立
比喻:
观待我来说,所谓医生是以能为我治病来安立的,即:谁能为我治病,即使无医生之名,实际也是我的医生;若不能治病,纵然有名声,也不是我的医生。换言之,观待病人来说,医生唯一是由能否治病来安立的。
思惟:
观待无始以来一直被烦恼逼迫的我来说,某人是否是佛陀,唯一是从能否赐予我对治烦恼的妙法而安立。依止他若能获得对治烦恼的妙法,则是依止了真佛;否则,不论他身份如何、作何种仪式,终究不属于具相善知识。
所以,佛陀唯一是以能赐予对治烦恼病的法药而安立的,因为:唯一是从能开示断除烦恼的方便的角度,安立佛为皈依处。对我本人来说,怙主佛陀决定是大恩上师,因为只有观待上师所传的深广妙法,才能获得解脱,因此上师是导师、是怙主。
卯二、以作用理成立
若某法具有烧煮等火的作用,就能成立此法是火。同样,谁能行持佛陀的事业,便可成立为佛陀。现在,以善知识行持如来事业,便可成立他们是佛。
为何说善知识所作的是佛业呢?因为佛业是对众生宣说解脱正道,而善知识唯一行持此等事业。
卯三、以证成理成立分三:一、果因 二、自性因 三、不可得因
辰一、果因
果因[1]:从果的角度推证上师为佛。
《释量论》云:“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自己若未证悟,必定无法为他人圆满宣说。如今善知识以自力无颠倒地宣说了圆满的菩提道,说明其相续中具有一切种智。因为只有具备证悟的功德,才能真正为他人宣说菩提道。《不可思议经》也说:“何人随行如来之故,宣说正法,彼等身中安住有如来智慧。”
所以,由“果”——能无倒宣说圆满菩提道,而成立其人必已圆满菩提道;若能圆满通达甚深的菩提道,必然通达更浅的内外诸明。由此成立彼具如来智慧。
辰二、自性因
自性因:以自性为根据成立上师为佛。
相好庄严的佛陀和显现平凡的善知识只有外相上的差异,其实他们的心完全安住于法性,无二一味。以自性一味为因,能成立上师为佛。
比如,一个演员上午扮演国王,下午扮演乞丐,虽然外相有很大的差别,但其实是同一人的游舞。如《能断金刚经》云:“应知佛法性,是导师法身。”诸佛是法性的自性,上师也是如此,应当这样观想。
以上排除外相的差别,由实际之中佛与善知识自性无别,成立善知识为佛。
辰三、不可得因
不可得因:以迷乱心识前所显现的过失不可得,成立上师为佛。
譬如,眼翳者眼前显现的毛发,唯一是不可得的假法。因为如果毛发真实存在,则翳障清净之后,毛发应更加明显,然而事实上,眼翳病好了毛发也随之消失,因此毛发是不可得的假法。
同样,我们心前显现的上师过失,也只是一种不可得的假法。若上师的过失真实存在,则心垢清净之后,这些过失应更加明显;然而心垢清净之后,便不再显现上师任何的过失。因此,心前显现上师的过失,唯是由于自心不清净所致,实际上师的本体上并无过失。法称论师说:“可得的没有得到,说明实际中没有。”
按上师自身真正的境界来说,上师身口意的坛城中,没有毫许过失,以此可以肯定上师是佛,因为断尽过失者唯一是佛陀之故。
卯四、以法尔理成立分四:一、当幻化相应的能调伏身 二、当应机而幻化 三、当以能利益而幻化 四、当以周遍而幻化
“法”是法性,“尔”是如此。依于法性而如是成立,称为法尔道理。由此道理也可成立上师与佛无二,是不可思议的导师。
以下从四个方面抉择:是佛就必定如此,而上师也正是如此,因此上师为佛。
辰一、当幻化相应的能调伏身
诸佛利生的总规是:能以国王身调伏的,就现国王身;能以大臣身调伏的,就现大臣身。如是示现种种相应根机能够调伏所化的身相。
所以,应当思惟:对于以平凡身才能调伏的我来说,诸佛无疑是在我面前示现了平凡的身相。
辰二、当应机而幻化
自己有何种面容,就会在明镜中显现同样的影像。同理,自己有何种机缘,就会在法身大乐的自界中,显现完全相应的色身影像,这是法性的规律。
所以,应当思惟:与我机缘相应的某尊佛的色身必定会出现,若去寻找,则除了心前显现的上师之外,没有其他色身,这必定是诸佛为了调伏我而示现的色身,因此上师真实是佛。
辰三、当以能利益而幻化
大乘了义经中说:每一位众生的心前都平等无缺地安住了十方诸佛。因此,在我心前也应有十方诸佛安住。经中还说:此非泥塑木雕之佛,而是以能对众生行持利乐事业的方式而安住。
由此教证可知,我们心前安住的佛陀,正是现前利益自己的善知识。所以,应当思惟:在我心前以妙法利益我的善知识,正是诸佛的化现,因为实际利益我的就是他们。
辰四、当以周遍而幻化分二:一、三世周遍而幻化 二、遍一切处而幻化
巳一、三世周遍而幻化
从“不过时而幻化”和“相续不断幻化”两个方面来说明。
《大乘庄严经论》云:“利益众生事,随时不过时,不忘我顶礼。”总的来说,若所化众生听法的因缘成熟,佛陀必定不会错过传法的时机,法尔如是之故。就个人而言,自己堪能闻法时,诸佛必会应时说法,而如今为自己说法者,除了上师别无他人,因此成立上师为佛。
所谓相续不断而幻化,即诸佛除了恒时利益众生之外,别无他业。如今,诸佛也同样在行持利生事业,而且幻变无量能调伏的身相,通过说法来利益所化。
因此,应当思惟:现在我具有听法的缘份,诸佛必定以说法来饶益我,而利益我的就是眼前的善知识。所以,为我说法的善知识正是诸佛的化现。
巳二、遍一切处而幻化
此如大乘经所说:“虚空所在,佛身无不周遍。”既然佛身无不周遍,自然也周遍我处。应想:遍在我处的佛陀是谁呢?由自己的因缘所显现的佛陀,无疑是无倒宣说解脱正道的上师。
再三思惟便知,上师的确是佛陀化现为善知识的身相,来度化障重福薄的我。若深知此理,就能做到依教奉行。
诸佛的殊胜传承,总集在上师的法体中,若能从上师的金刚法体中获得不可思议的加持,自然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就。因为对境是不可思议的金刚上师,若对他起信并祈祷、观想、赞叹、随学,则生生世世一切境界自然都会显现为法身大乐之境;所以,须认真思惟、再三串习并依此信解而行,才是合格的金刚弟子。诸佛菩萨都会同声赞叹,这是真正具缘的金刚弟子。
总结法尔道理:
诸佛周遍一切时空而幻化,在不清净众生的因缘成熟时,法尔将显现传法利他的平凡身相。因此,凡夫因缘成熟时心前所现的传法善知识,必定是诸佛的化现。
寅三、遣除疑难分四:一、遣除有关显现之问难 二、遣除有关不显现之问难 三、遣除不决定之问难 四、以问答方式解诸疑惑
卯一、遣除有关显现之问难
有人问:在我心前,善知识显现具有许多贪嗔等过失,如何才能把他们安立为断尽过失的佛陀呢?
问者以心前显现有过失,而断定善知识实有过失,并不是佛陀。
以根据不定破斥:自心的显现如果真实存在,则可成立这种说法,但这并不决定。因此,由心前的显现,不能成立上师实有过失。对此以六喻解释。
一、眼翳者之喻
眼翳者不论看什么都无法摆脱毛发的假相,但不能因眼前显现毛发,就断定实际处处都有毛发。同样,具业障者不论见谁都会见到过失或平凡相,但不能因他心前如此显现,就断定上师实际如此,因为这只是他的业障所自现。
因此,凭借众生业障的显现来断定上师不是佛,是毫无道理的,如同眼翳者前显现毛发,只是他自身的错觉,并非外境中实有毛发的自体。
二、摩尼宝之喻
《大乘无上续论》说:“如同种种形色物,摩尼中现非彼体,亦由众生种种缘,如来显现非彼体。”譬如,摩尼宝自体上并没有蓝色,但把它放在蓝布上,便会显现蓝色。同理,佛陀虽然没有任何过失,但以所化众生自心的过失便会显现似有过失。
所以,应当思惟:“现在上师显现的种种过失和平凡相,只是我自心过失的投射,实际上师并没有过失。”
三、墨镜之喻
有人问:如果上师毫无过失,如何解释“现量见上师有很多衰老等过失”呢?
答:譬如,眼睛被墨镜所遮时,也现量见到白海螺为黑色,但不能以此成立海螺为黑色。同样,心识被罪障遮蔽时,即使见到真佛,也似乎现量见到过失或平凡相。因此,以这种“现量见”怎么能断定实际存在呢?这只是一种迷乱识的现量,并不能衡量法界实相。
如是,以墨镜之喻抉择了上师为真佛,只是自心被业障遮蔽无法现见而已。
四、佛现旁生相之喻
为了利益众生,佛陀化现为猪狗等旁生的形象,行为与一般猪狗无异。既然佛示现了平凡相,在不清净众生心前,不论如何观察,也必然只会见到平凡的现相。
由此根据,应当思惟:“我不能因为自己心前显现了平凡的上师形象,就认为上师不是佛陀。”
五、梦的比喻
譬如,在梦中清晰地见到恶人杀生、偷盗等,但醒来后就会明白:这唯是梦中的假相,只是由于自己的习气成熟,才如是幻现的。其实,恶人尚且不存在,又怎会有杀盗的恶行呢?
同样,应当思惟:虽然我见到上师发怒、责骂等粗暴行为,但这只是由我内心的恶习所显现的,根本了不可得,又怎会有嗔骂等过失呢?根本不会有。
六、胆病等比喻
譬如,因胆病而看见雪山是黄色,因风湿病而见到雪山为蓝色,诸如此类,以暂时损坏诸根的因缘,都能导致迷乱,何况我们相续中具有究竟的迷乱因——不可思议的业障,而且丝毫也未遣除,为什么不会由这些因缘而显现迷乱呢?因此,在业障深重者的心识前,善知识甚至显现驴马等形象,现在没有这样显现已是万幸。
卯二、遣除有关不显现之问难
问:纵然上师没有过失,但上师也没有显现相好庄严等功德,怎么能安立他是功德圆满的佛陀呢?
问者以心前上师没有显现相好等功德,而断定上师不是佛陀。
以根据不定破斥:由你心前显现,不能断定为真实存在;以你心前不显现,也无法断定毕竟无有。对此,可以通过思惟以下八喻来了知。
一、盲人之喻
太阳光芒万丈,而盲人却一无所见。同样,上师虽然圆满具备佛陀功德,但在我无明的心前如何能显现此等微妙难思的境界呢?因此,由我心前不显现,并不能成立没有。
二、针眼之喻
狭小的针眼中,无论如何也容纳不了巨大的须弥山。同样,凡夫分别心的境界如针眼般狭小,绝不可能显现如大海般深广的佛陀功德。因此,不能以自心没有显现,就断定上师不具佛陀的种种功德。
三、黑暗之喻
在漆黑的夜晚,由于黑暗的障蔽,不必说细微的色法,即使粗大的色法也看不见。只要没有遣除黑暗,色法就不能在眼前显现。同样,我们的心识被无明障蔽,姑且不说佛的各种微妙功德,即便粗大的功德也无法显现。因此,对于被愚痴障蔽的我来说,心中能显现何种佛功德呢?绝对无法显现。
四、瑜伽士之喻
密续说“所现皆为本尊相”,在消尽平凡迷乱相和执著的瑜伽士智慧前,上师们都显现为佛陀。所以,在我心前上师没有显现为佛陀,是因为我还未能消除迷乱显现和执著。一旦通过修行,消尽了迷执,必然会现见上师为佛。
五、幻师之喻
幻师以咒语加持某人,染污观众的眼识,结果观众只见到驴子和驴子的各种行为。迷乱之因是眼识被染污,迷乱是指不显现本有的人和人的行为,反而现前本无的驴子和驴子的颠倒相。这说明:显现的不一定实有,未显现的也不一定没有。
所以,能否信任自己的心呢?不能信任,因为它只是被恶习染污的颠倒心识。因此,对心前显现的,不能信以为真,而心前不显现的,也不能断定为无,而且须进一步认清其颠倒面目:以迷乱力所致,凡夫不仅不见本有的佛菩萨,而且不得不见本无的平凡相和各种平凡行为。
虽然在名言中上师也具足佛陀的全分功德,但我们在未消尽错乱之前,由于业力的迷惑,见到的往往是迷乱的错觉。所以,应由幻师的比喻认识自己错乱的状况。
六、菩萨之喻
即使在十地菩萨等的心前,也无法显现佛陀全部的功德,何况在我这样的凡夫心前,如何能显现佛的全分功德,又现见上师为佛呢?即使合集所有的菩萨在漫长的时劫中从各方面一再观察,也无法完全现见佛陀的功德,何况愚痴的我呢?所以,不能以我心前不显现,就否认上师具有佛陀的功德。
七、鬼神之喻
例如:我眼前若有宝瓶,就应显现,若不显现,就能断定眼前没有宝瓶;但鬼神并非如此,我们不能以眼前没有显现鬼神,就断定毕竟没有鬼神。所以,不能一概以“不显现”而断定毕竟没有。
意义:
(一)如果我已现前如来功德,则应当在我心前显现;如果自心前不显现,则决定不是功德圆满的如来,毕竟以自证分可以断定自己是否现前了佛功德。这是以“不显现”而决定没有。
(二)我的心前虽未显现他人具有佛功德,但不能以“不显现”而断定他人不具佛功德。
八、宝瓶之喻
譬如:眼前虽有宝瓶,但布帘遮住时,什么也看不见;一旦拉开布帘,当处即见宝瓶。同样,应思惟:上师的法身与佛无二,只是由于自己的业障而不能现见,一旦业障清净,当处即见上师为佛。所以,能否见上师为佛,取决于自己业障是否清净,而不在于上师是否清净。
卯三、遣除不决定之问难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决定上师是佛,你身为上师,你的弟子也会把你当成佛,若与你的实际情况不符,则应成大妄语。
答:这种想法是观师为佛的障碍,必须遣除。《摄大乘论》云:“鬼旁生人天,各堕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对同一有事,由于众生业力不同,而有不同的现相。对于我这个有情,也因见者各自不同的业力,而产生不同的看法;然而,对各自的所见,都应承认只是各自心识前无欺的显现。
比如:天、人、饿鬼三者同时见恒河水时,依随各自的业力,天人见为甘露、人类见为水、饿鬼见为脓血,而且依各自所见也有各自的受用,即天人畅饮甘露、人类喝水、饿鬼因脓血而受苦。所以,观待三者各自来说,应当承许这三种现相和作业同时存在。同样,弟子见我为佛,自己或其他人见我为平凡,而且就如各自所见那样,能分别作佛和平凡之业,因此名言中对二者都应承认为有。这样也可以遣除“小乘上师的声闻等并不决定是佛”的妨害。
对方又问:若依你所说,一位上师应成同时是佛和众生,但如何成立“既是佛陀又是众生”呢?
答:同样,同一条河流应成同时是甘露、水、脓血三者,对此你如何回答?所以,由于不同的业力,而显现甘露、水和脓血,这只是同一法观待不同众生的不同现相,并非在同一法上聚集了相违的水和脓血等。同样,观待众生的心识不清净、清净和极清净,而分别见上师为凡夫、菩萨和佛,并没有凡夫和佛集于一身的过失。
以上由教理成立了上师是佛,并以理遣除了种种疑惑,如此便能引生“上师是佛”的定解。
卯四、以问答方式解诸疑惑
第一问:是否所有的上师都是二利究竟的佛陀呢?
答:从名言现相来说,上师还是有差别的,并非一概是佛,否则就有菩萨不能以上师的身份利益众生的过失。实际上,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就能教化众生,一至十地的菩萨更能由愿力和等持力入轮回利益众生。《华严经》、《庄严经论》、《宝性论》、《入中论》等经论中都有明显的教证。
第二问:“事实是佛,也如实观为真佛”的上师是指何种上师?
答:是指能传授圆满菩提道教授的上师,即能把我们从凡夫地引入佛地的上师,这种上师是真佛的化现。许多金刚上师来到人间,传授即生成佛的教授,所以彼等是真佛的化现。比如,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虽然在众生不净心识前是显现凡夫相,但瑜伽士现见他是莲师、文殊菩萨等,确实在名言中就是真佛的化现。
第三问:既然上师功德有别,为何在大小乘及密乘的教典中一概要求观师为佛呢?
答:因为佛具有无量的幻化,对于心前的上师,我们无法判定是否是佛的化身,而且观师为佛,可以避免一切负面因素、引发一切顺缘,换言之,观上师为真佛,可以遮止分别上师过失的恶心,增上对上师的信心,获得最圆满的加持,所以内道教典中一概要求“观师为佛”。但须注意,此处的“师”,唯一指真正具相的上师。
癸二、忆念恩德而发起恭敬分五:一、赐予安乐之恩德 二、生起功德之恩德 三、赐予教授之恩德 四、心相续得以调伏之恩德 五、超胜一切之恩德
忆念恩德是发起恭敬心的方便,因此修习恭敬意乐时,主要是修念恩,即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观修。
子一、赐予安乐之恩德
阿底峡尊者说:“一切安乐源自上师的加持,所以应报答上师恩德。”为什么呢?因为若非上师引导我们趣入善法,则毕竟没有获得丝毫安乐的机会。因此,即便身心上得到些许安乐,都应忆念是上师的恩赐。
比如:世人虽求安乐,却不知何为乐因,反而处处制造苦因,所以身心非常苦恼。然而,我们能在殊胜的道场中,日日闻思修行,享用法乐,这并非凭空而得,也不是单凭自力所得,而是由于上师将我们引入佛法中,我们才能获得这样的安乐。
以此类推,乃至夏天感受一丝凉风的快乐,都应想到是上师的恩赐。因为一切安乐源自善法,自己能够行善都源自上师的引导。或者,生活舒适时,也要了知这是上师的加持所致,由于上师大悲开示佛法,我才能积累资粮,享受福报。
修行必须不断转变恶心才会进步,通过以上再三举例,即知应在何处转念。又如:以往感受安乐时,便起我慢,认为自己天生就有福报。凡夫本是业障深重的疯子却毫无自觉,还认为自己福报大,根本想不到上师的恩德,更不知感恩。现在要消除邪念,就要忆念师恩,无论得到任何身心上的安乐,都要忆念是上师的恩德,如此就能转变观念而改变颠倒的认识。
感受安乐时,我们要逆着以往的习性去思惟:“若无上师的慈悲,我怎么能享受这种福报,一切都是上师的恩赐。”这样串习坚固后,心态就会转变:获得安乐时,立即会想到这是上师的恩赐,每次念恩时,就会感激上师。养成习惯后,便会常常缘着安乐而感恩,由感恩而生起恭敬。对于自己所具之功德也要如此理解。
子二、生起功德之恩德
我们相续中能生起因果正见、出离心、信心、恭敬心、慈悲心、菩提心、通达二谛的智慧,都是源自上师的恩德。若无上师的教导,我们对善法将如盲人般一无所知,无由生起任何修行的功德,所以一切功德都是因上师大悲加持才得以生起的。
我们的相续从原先充满罪恶的状态转变为具有许多功德,这都是上师的加持所致,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大恩上师的恩德。
子三、赐予教授之恩德
我们天天闻法,或许感觉很平常,每天听法就像按时上班,不觉得佛法难闻,很少有感恩心。今后一定要改正这种心态,要有珍惜、感恩之心。
应当思量:我们要付出诸般努力才能通达法义,在心中显现法的境界,下至浅显的人身难得等,也要长期串习,才能真正通达其意义,所以佛法教授极其难得。同样,上师是在漫长的时间中行持了无量苦行,才获得殊胜的教授。由于慈悲的缘故,才将如此珍贵的法宝毫无悭吝地赐予我们,如同父亲将一生的财富全部交付孩子一样,恩德极大。
然而,有些人麻木无知,认为上师本该度化我、本该为我传法,这是毫无根据的。试问:你对上师做过何种供养承事?对上师祈祷过多少次?对上师真有信心和恭敬心吗?自己不具足弟子法相,却要求上师为自己传法,试想一个相信因果的人,该不该对上师提出要求呢?所以,应当这样念恩:上师恩赐的诸多殊胜教授,皆非轻易得来,而是经过漫长时间修持无量苦行才获得。
例如,应如何忆念上师如意宝的恩德呢?应在法上念恩,即:上师赐予我们显宗的因果、菩提心等妙法以及密宗顶乘的大圆满法,这些妙法是最珍贵的财富,乃至受持一分也能产生无量安乐。所以,上师的法恩不可思议,知恩之后,还应努力以修行来报恩。
比如,上师施予少许衣食,让我们暂时感受些许安乐,我们都会感恩不尽,认为上师关照我的生活,何况上师不断赐予佛法教授,而这正是让我们获得安乐的根本,所以师恩若有形相,则尽虚空界也无法容受。经云:“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财物布施某人,或者对其传授一句佛法,后者的恩德更为深重。”现在上师赐予我们圆满菩提道的教言,如此深重的法恩,我们根本无以回报。
就像这样,在没有出现泪水直流、汗毛竖立之前,必须持续不断地忆念上师的恩德。在生起不退转的恭敬心之前,须反复思惟,于法念恩。
子四、心相续得以调伏之恩德
应如是思惟:反观自己,贪嗔痴如此粗猛,可见自己是个刚强难化的凡夫。此生来到人间,相续中充满了烦恼和业障,这说明过去无量诸佛出世以来,我都未被诸佛调伏,若已调伏,则早应进入圣者的行列。今生有幸值遇上师,上师以善巧方便调伏了我,使我进入清净的法门,成为修行人,这种心相续的转化,唯一是上师的加持所致,所以上师的恩德比佛恩还要深重。
有人问:“上师与佛的体性无别,不可能有恩德大小的差别。”
答:“恩德有大小”是观待所化的现相而言,而上师为佛是从真实义中而言,所以没有任何过失。
子五、超胜一切之恩德
在我们一生中,父母和佛陀的恩德极大,但相比之下,上师的恩德更加深重。因为:父母只给予我今生的肉身,赐予对今生有益的衣食等,而上师却养育我的法身,赐予能获得究竟利益的佛法,所以恩德超过父母。至于佛陀方面,我不能亲聆佛陀说法,也不能亲见佛顔,而上师不仅可以面见,还可以随时为我传法,因此师恩大于佛恩。
总之,应当思惟:一切利乐和功德的圆满都依赖上师,此以理证能够真实成立之故。在整个法界中,即使以佛智观察,也无法找到恩德超胜上师者。
上述以意乐依止的轨理,就是以信心和恭敬心亲近善知识。修习贤善意乐的根本目的,是要与上师的智慧相应。随着信心和恭敬心的深入,自心也会越来越亲近上师的智慧,达到究竟时,二者便融为一味。在贤善的亲近意乐推动下,便会真正趣入亲近的加行。
壬四、以加行依止之轨理分二:一、略说 二、广述
癸一、略说
此处加行,是指亲近善知识的加行,即能让自心和上师智慧相应的加行。若三门行为令心越来越背离上师的智慧,则是违逆善知识的邪加行。亲近上师的加行,一言概之,即修持心心相印。如此,即可从总的原则上明白亲近加行的作法。世间也有“心心相印”的说法,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因为心心相印是一种圆满的结果,不是单凭想象就能现前。然而,这种境界也不是无法企及,若能了知它的加行,并且努力付诸实践,最后必定能与上师心心相印,因为缘起无欺、不会空耗之故。
以加行依止上师的总原则,即上师怎么欢喜自己就怎么做,凡上师欢喜的事都要努力实行。分别来说,即须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这些很容易理解,不过就是好好供养、好好做事、好好听话,没有什么玄妙之处。但是缘起非常深奥,这三者实际包含了一切心心相印的方法,所有世出世间的亲近行为,都摄于其中。
比如,在世间若要亲近父母、兄弟、老师、朋友,加行也是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这三者。比如,对父母常常供养、身语服侍、内心孝顺,由于缘起无欺、丝毫不爽,最后必能和父母的心贴在一起。
对亲近的缘起生起定解之后,再回到“亲近善知识”。须知,以上三者是我们必须用一生来勤作的大加行,此外再没有更重要的所作。若能按这样的正轨持续不断地修加行,最终一定会圆满依止上师的大事。
癸二、广述分三:一、供献财物 二、身语承事 三、如教修行
注意:以下所说都是就具相的上师而言。
子一、供献财物
向善知识供献财物,具有快速圆满资粮以及与上师的心亲近的作用。成佛需要圆满资粮,而资粮田中最胜妙的就是上师,换言之,就自己的因缘来说,找不到比上师更好的资粮田。因此,对无上福田的上师,应当供献一切。
《事师五十颂》云:“恒以诸难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师,况诸幻资财。”对具相的金刚上师,连难以割舍的妻儿、命根,都可以恒时奉献,何况不坚实的外财,更应毫无悭吝地供养。因为对自己来说,金刚上师是最殊胜的资粮田,所以相比于其他,更应着重在这一根本上供养。
再者,供养之果依赖供物的品质和数量,因此,应当尽量供献众多上妙的供品,以此将会成熟许多殊胜的果报。从密宗来说,如果自己拥有上等资财,却供养下劣的财物,也是失坏誓言。
以比喻说明:
譬如,当农民得到一块“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斤粮”的良田后,他会想:以前的田地不及此田的万分之一,今后我应选优质种子尽力播种耕耘,一定要利用它创造最大的财富。如果我只播少量下等的种子,就只能获得少量下等的果实;若不尽力在这块良田上耕作,就无法取得最大的效益。虽然其它田地也能生长庄稼,但毕竟不是最殊胜的,所以我应着重在这块田中耕作。由此比喻即明白,应对上师精勤供献妙财的道理。
《普贤上师言教》说:“皈依处以及积累一切资粮的无上福田没有比上师更殊胜的。尤其是上师授予灌顶、讲经说法期间,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和殊胜加持一同融入他的相续,从而安住于与诸佛无二无别的境界中,所以其余时间成百上千次供养不如此时供养一口食物的福德大。”在供养上师方面,由于某些殊胜的缘起,供养者可获百千倍增长的福德。比如,在上师灌顶传法时,供养的福德极大,因为缘起殊胜的缘故。
子二、身语承事
身语承事的范围很广,小到日常生活的烧火做饭,大到上师事业的方方面面,都属于承事的内容。凡是弟子份内应做之事,都要用心做好,而且要安忍劳苦,努力完成。这就是亲近的加行。
上文提到的加叶瓦尊者就是敬事上师的典范。当年他承事金厄瓦大师时,一切内务都由他一人操持,即便如一些拌和饭食之类的事他也亲自去做。
后来,他和上师到了诺寺,修建塔堡时,运石背土等事,无一不做。他是如此的厚道、勤快。
金厄瓦大师接近圆寂之前,加叶瓦诚心地祈求上师能在来世摄受自己。金厄瓦对他说:“直至法身未灭之间,我们师徒都不会分离。”所以,若能全心全意地承事上师,必定会成就与上师亲近的因缘,由此,弟子和上师的心生生世世都不会分离。
虽然加叶瓦日日承事金厄瓦上师,而没有修法的机会,但他就是由于这种勤奋而获得内证的。一次,当他走到第三级阶梯时,智慧倏然大开,所以他深信承事上师的功德。他曾感叹说:“吉麦寺的善知识们不精勤承事上师,而唯一精勤于闻法,这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应在身语承事上用心。应当想:获得人身,若以身口意造恶,只是徒然浪费生命,若能用以行善,则具意义。因此,自己身口意唯一应当做善事、说善语、发善心,而世上的善事、善语、善心无量无边,以有限的人生不可能样样实行,所以应当致力于最有意义之处,而这就要依靠上师这无上的资粮田。
换句话说,应以此身承事上师、以心为上师着想、以口为上师说话、以手脚为上师劳作,若能全身心地承事具德上师,则确实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我们如果没有值遇上师,也只是在世间琐事中空耗。比如,在老板手下打工,身体为老板做事、舌根为老板说话、头脑为老板分别,这样做不但毫无实义而且会造下各种罪业。相比之下,哪怕只对上师稍作承事,也是最有意义的。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决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胜资道。”殊胜上师的一切所作,完全是利益众生的菩萨行。在上师积累广大福慧资粮时,如果以身语承事上师,便和上师的事业结上了殊胜善缘。承事上师期间,一切身行都成了善行,一切语言都成了善语,一切用心都成了善心,而且,圣者上师无上发心力所摄的善业资粮,自己同样可以获得。
因此,以身语承事上师本是妙不可言的善行,缘起微妙,以身语承事,必定能与上师的心相融、与上师的事业相融。由此可知,一切身语承事都是与上师智慧、与上师愿海、与上师利生事业亲近的加行。这是“亲近加行”的真义。
如何承事以及承事的次第等具体内容,在经续论典中多有阐述,尤其在《华严经》和归摄密续意义的《事师五十颂》中有广泛宣说。对于这些内容,首先应由听闻而了知,了知后最重要的是要实行。
子三、如教修行
为何要如教修行呢?《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上师授予深广妙法,对我们有大恩德,为了报恩则应供养,而三种供养中,以如教修行最为主要,因此需要如教修行。
譬如,有病而不服药,终究无法脱离病苦,因此,谨遵医嘱而服药,是依止医生最主要的事。同样,若不依照上师的教言修行,自相续就无法遣除烦恼,所以如教修行是依止上师最关键的要义。如果只对上师广供财物,却不实行上师的教言,就像只交药费而不服药的愚人,如此则毫无意义。同理,在上师面前求法而不如教修行,也不会产生依止上师最殊胜的利益。
我们依止善知识,最根本的所求是离苦得乐,获得最殊胜的解脱功德来度化众生,而要达到此一目标,则须依止善知识如法修行,所以,最终仍归于如教修行的要点上。
《大乘庄严经论》云:“坚固[2]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欢喜。”善知识内心真正欢喜的,是令依止成为有意义的因。性格稳重的贤善弟子,遵照善知识的教言,踏踏实实地修行,一定能令善知识真正欢喜。所以,依教奉行令善知识欢喜,才是亲近善知识的根本因,这是摄尽加行亲近关要的唯一精华。
那么,应如何如教修行呢?如教修行的范围很广,境界也有深浅不同,我们应按华智仁波切的开示,逐步深入地实行。
《普贤上师言教》说:“中间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务必做到不顾寒热饥渴等一切困难,遵照上师的言教去执行,满怀信心恭敬祈祷。自己临时的一切所作所为都要请示上师,上师如何吩咐,就如何去做,总之必须以‘我意唯您知’的诚挚信心来依止上师。”最初依止上师时,应按上师的言教行持,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应努力克服。即便是暂时的所作所为,也不应以自己的想法为主,而须请示上师后,按上师的吩咐来做。这是最初的如教修行。
进一步应当修学上师的意行。《普贤上师言教》说:“所谓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也就是说,对殊胜上师的一切行为经过一番认真观察之后,自己在实际行动中也原原本本地按照那样去修持。世间上也有‘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这样的俗话。作为修行人,要效仿往昔诸佛菩萨的行为,弟子依止上师也同样是随学上师。”
通过这段开示,对“如教修行”的意义,我们应有更深入的理解。
什么是“教”呢?“教”是教导,不仅有有声的教,还有无声的教。有声的教是言教,无声的教为身教。我们常说“水鸟树林,皆演法音”,对具慧眼者来说,整个法界都在转妙*轮。同样,上师也是“语默动静,无非教化”,圣者上师的智慧安住于不可思议的法界,所示现的一切都是无声的教化,上师所有的行为都在启发我们。由此便能理解“一切无非教化”的涵义。
什么是“如”呢?“如”,是效仿、随学之义。如同以画笔描绘风光无限的山水一样,我们用心效仿、随学上师的心灵境界,就是如教修行。
要做到如教修行,前提是要善巧观察上师的德行,处处留心,不能像瞎子看戏一般,看了半天也不知台上表演些什么。所以,要有一双好眼睛,去细细领会上师一举一动的密意,这样才能入到“上师无声说法,弟子心领神会”的默契当中。
以下举公案说明:
印光大师是汉地了不起的祖师,当年弘一大师对印祖极为仰慕,曾亲自到普陀山承侍印祖。他在演讲中说:
1924年,我到普陀山住了七天,每天从早到晚,我都在大师屋内观察大师的一切行为。大师每晨只喝一大碗粥,没有菜。大师说:“初到普陀时,早餐配有咸菜,我是北方人吃不惯,所以改成只喝白粥,这样已经三十多年了。”吃完,大师以舌舐碗,至极干净为止,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碗中残汁,以此漱口,再喝下去,唯恐浪费残余米粒。至午饭时,只有一碗饭、一碗大众菜,大师每次饭菜都不剩。和早晨一样,吃完后先以舌头舐碗,再注入开水,涤荡后再漱口吞下。当年大师六十四岁,我见大师一个人住,事事亲为,没有侍者等帮助。
印祖无声说法,弘一大师也深领于心,印祖的身教使他日后深得法益。印祖说了惜福和习劳的妙法,弘一大师随学印祖德行,这是如教修行。
通过这则公案,大家应当有所启发。明白道理之后,就应举一反三,知道该怎么做。方法是先用心看,再用心学,即用心观察上师有哪些德行,自己也应努力随学。
我们可以观察:上师行住坐卧是何种威仪,上师接引众生有何种方便,上师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恭敬上师三宝,如何发愿、回向、修集资粮,如何慈悲众生,如何护持圣教,如何实践教义,如何护持戒律,如何体悟万法,这些都是我们随学的内容。
因此,不要狭隘地认为只有上师有声的说法才是教,实际这个“教”真正说起来,尽未来际也说不完。
此外,如教修行也不是学一两个月即可,而是要从现在起直到成佛之间,日日随学,这才叫常随佛学。若能用心随学,上师的功德必然会在自相续中逐渐生起,最终达到与上师无二的果位。
《普贤上师言教》说:“上师的意趣行为怎样,弟子相续中也需要得到,就像神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印模中有什么样的图案,全部会显现在神塔小像上。同样,上师心相续中有怎样的功德,弟子也要与上师一模一样,即便不能完全相同,也一定要具有基本相同的功德。”
壬五、摄亲近之意乐与加行之义分二:一、须真修实行 二、应归摄于心而修
癸一、须真修实行
以上亲近的意乐和加行,若能如量生起,修行必定会得到成就,以缘起不空耗之故。自己具有清净的意乐、加行,上师又具加持,内外因缘聚合,不可能不获成就。
大恩上师就是这样示现的:
大恩上师幼年即对全知麦彭仁波切具有极大信心。十五岁时,一心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念诵祈祷文一百万遍,同时阅读《直指心性》一万遍,结果依靠对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猛利信心和祈祷心而证悟心性。
大恩上师对全知麦彭仁波切极其恭敬,每每提起全知麦彭仁波切时,都敬称“喇嘛仁波切”。上师教诫我们,为了获得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加持,下至开玩笑也不能有任何不恭敬,否则会成为获得加持的障碍。上师演唱道歌和撰著论典时,都是先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安住心间,最后回向时也是祈祷生生世世与全知麦彭仁波切形影不离、获得与文殊怙主无二的果位。
大恩上师念念不忘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恩德。有一次,忆念深恩竟至通宵流泪。第二天早晨,因流泪过多,上师的脸颊与枕头竟然粘在一起分不开。上师如此念念不忘师恩,我们弟子应努力随学,才能引发至诚的恭敬。
大恩上师说:“我没有什么传记可写的,但有一点,凡是我所依止过的上师,我从未做过让他们不欢喜的事。对任何一位上师,我都是恭恭敬敬,谨遵师教,这是我一生唯一的传记……”“我依止托嘎如意宝的六年当中,从未扰乱过上师的心,就像如来芽尊者依止智悲光尊者那样,甚至没有做过一件让上师怒目而视、不欢喜的事。我对上师的所作所为从未起过邪见,上师就是开玩笑,我也觉得有深深的密意,视如善妙教言。”
大恩上师说他唯一的传记,就是真正做到了如理依止上师。实际上,这是最伟大、最成功、最令人景仰的传记,也是最心要的传记。上师的话语里蕴含了深刻的教诫。
我们临终时回顾此生,如果生平以贤善的意乐和加行如理依止上师,则一生问心无愧,中阴和来世必定安乐。如果依止善知识时犯下大的过失,则将终生遗憾,生也不安,死也不乐。所以要格外珍重,修好依止善知识的意乐和加行。
《普贤上师言教》说:“我们一定要在上师住世期间,全力以赴依教奉行,通过上面所讲的三种承侍使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相反,如果上师住世时没有恭敬承侍、依教奉行等,而当上师不在世时却口口声声地说绘制上师的身像、观修上师瑜伽、修习实相之类的话,然后另辟蹊径去苦苦寻找别的高深莫测大法,既不具备使上师心相续中的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的诚信恭敬,也不进行祈祷等,这就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
论中又说:“在中阴界中能面见上师,上师指引道路等,这也需要自己无量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合,才会产生那样的结果。当然上师不可能亲自去中阴界,如果自己没有诚信,不恭敬上师,无论上师多么贤善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
华智仁波切教诫我们珍惜因缘、注重实修。获得人身很难,生在中土更难,能值遇上师则是难中之难。道友们有福德因缘,获得人身,生在中土,又遇到各自有缘的上师,但要知道“缘生可贵”,事事难免无常,不会总有这样的机会,若不知及时把握、不懂珍惜,终将错失良机。
所以,上师住世时应当及时依止,一切弟子份内之事都要不懈怠地勤作。倘若未能殷重依止,一旦上师圆寂,自己想做也没有机会了。因此,要格外珍惜当下的因缘,每一件事、每一心态与行为都要往依师方面去修持。如果每一天都修好上师瑜伽,实行依止法,这一生就成办了大义。
癸二、应归摄于心而修
一切佛法都要在心地上修习,亲近善知识也不例外。若不着重修心,就会流于形相,成为相似的依止、虚假的依止甚至变相的依止。因此,在心上实修极为关键。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外观百法,不如内观自心殊胜。
不要认为只要依止都会获得成就,其实依止的结果大有差别:有的依止获得上等成就,有的获得中下等成就,有的仅得少许利益,有的甚至以颠倒依止而堕落。
下面通过问答将亲近善知识的法义归摄在心上。
第一问:什么是亲近?
心和心相应才是亲近,身体或外相上的亲近,并不是真正的亲近。所以,亲近即是心与善知识的智慧、大悲空性藏相应。这有四种情况:身远心近、身近心近、身远心远、身近心远,前两种是真亲近,即不论身体远近,与上师的心相应就是亲近,否则就不是亲近。
佛世时,有两位比丘远道前去拜见佛陀。途中两人极其干渴,必须喝水才能活命;但是水中有虫,一位比丘遵守教言,害怕犯戒而没有喝,结果干渴而死。另一位比丘想:“为了尽快见佛,还是喝吧。”后来当他见到佛时,佛说:“那位护戒而死的比丘,才真正见了我。”
所以,心与上师相应,即使远在千里,上师也如同在眼前;心与上师不相应,即使身体亲近,上师也像远在天边。
第二问:为什么要亲近?
欲得火,就必须接近火;欲得光明,就必须亲近光明;欲得智慧和功德,就必须亲近善知识。按了义的观点,我们本来具有如来藏,只是被二障覆盖了,而能开显如来藏最殊胜的助缘就是三宝,三宝的总集又是上师。因此,为了显发心性,必须亲近上师。一旦与上师的智慧相应,自然能净除心垢而显发功德,功德未生者令生,已有的令增长,最后获得和上师无二的果位。
现代人亲近善知识的动机多不纯正。有些人认为:“我与上师关系, 密切,将, 来可以得好名声,居士一定会恭敬我。”这种求名的动机会使亲近善知识沦为庸俗的世间法。
有人想:“我亲近、供养上师,是致富的捷径。”这是为利养而亲近,也是世间法。
或者亲近上师只是为求自己一人解脱,这是小乘的发心。
亲近的动机有邪正、大小等差别,导致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如果不调整好动机,亲近的行为就会变成相似的影相甚至变相的行为。
第三问:如何亲近?
唯有顺应亲近的缘起,才能真正现前亲近,而缘起在于意乐。若有信心和恭敬,必定能与上师亲近;若无信心和恭敬,身语纵然勤作,也不能和上师的心相应。由于缘起不错乱之故。所以,应当精勤修习敬信。
信心和恭敬不是凭空产生,只有具足正因才能引生。正因就是思德、念恩,即:再三思惟功德,必引信心;再三忆念恩德,必引恭敬。信心和恭敬一旦增强,就能胜伏怀疑、傲慢,从而生起稳固的意乐;意乐一旦稳固,就能以祈祷等方便融入上师的加持。我们的心之所以不能融入加持,主要是因为心有障碍,若能提升敬信而消减障碍,则极易融入上师的加持而发明心地。
具体来说,有了淳厚的敬信,华严九心乃至无量善心都会被激发。譬如:随顺上师的孝子心、坚固不可分裂的金刚心、荷担一切的大地心、远离傲慢的除秽人心等,都将随之引生;舍心、护戒心、安忍心、精进心、定心、智慧心等,也会因此增生;种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菩萨诸行、大愿等,也都能够成就。可见,只要具足亲近的意乐,在上师的加持下,一切佛法的功德都会逐渐产生。所以,亲近善知识是圣道的根本,只要对上师具有信心、恭敬心,一切都可显现为修行的境界。
有了意乐,自然会引发加行;相反,意乐若未修好,加行也不会真正生起、稳固,充其量只是一种相似或者脆弱、狭小的加行。换言之,亲近的加行必须以亲近的意乐摄持,若无意乐根本,则是表面的供养和承事,而且行为不稳固,容易生起疲厌、懈怠而间断,甚至会生起邪见等。因此,若不着重在心地上修持,最后极有可能会变成邪加行,结果不是亲近而是背离上师。
所以,表面热闹不一定好,外表好看也不一定真,只有具足贤善的亲近意乐,才会有真正的亲近加行。
亲近的加行,即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此等为何是亲近的加行呢?这是缘起规律所致。因为如此行持,必定能与善知识的心相应。
供献财物偏重外物,身语承事侧重身体,如教修行是真正修习善知识的教授、随学善知识的德行,三者分别是下等、中等、上等的加行。了知三种加行的差别后,首先应做好下等、中等加行,然后着重做好上等的如教修行。我们对上师供献财物、身语承事,是要先锻炼自己,让心和上师的心相应。有了这个基础,就能对上师的每一句教言信受奉行,最后归于“如教修行”。
然而,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人们重视供献财物,其次是身语承事,最轻视如教修行。比如:有一类人因供养上师很多财物,就认为自己功德大,超过了其他师兄弟,而要求上师赐予大加持。另一种人,因承事了上师而自命不凡、心高气傲,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些都是颠倒、不如法的现象,并不是实修亲近的加行,而是在修我执。
所以,一定要注重心地,不论作任何供养承事,务必要以真诚心、恭敬心来做。若无上述华严九心的贤善意乐,所作所为就容易流于表面,极可能成为颠倒的行为。
第四问:亲近的结果是什么?
若有纯正的动机,再加上贤善的意乐和加行,以无欺的缘起力,必然会获得上师殊胜的加持,逐渐消除罪障,而使自心和上师智慧相应,最后成为无二一体,永不分离,终成佛道。
实修时,应按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经常祈祷。依止善知识的关要摄于最初三颂,即:
万善根本从师出,能生利乐如良田,
依止违法善根断,如理事师求加持。
一切时处普摄护,诸善知识真佛身,
但观功德毋寻过,并念大恩求加持。
殷重敬信为意乐,身命财物如教修,
殊胜供养作加行,唯令师喜求加持。
如果通过教理了达上述内容,自然会生起《大乘庄严经论》中所说的总聚心,即心中会呈现修持的要点。总聚心一旦生起,就会引发求证之心,便可按照这三颂实地修证。
以上根据诸多经续论典和教言,对如何亲近善知识作了归摄关要的阐述。参考的教典有:《阿底庄严续》、《大幻化网根本续》、《时轮金刚续》、《密集金刚续》、《事师五十颂》和宗大师对该论的注释等。《华严经》、《不可思议经》等经典,《大乘庄严经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萨迦班智达《三戒论》、华智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等论典。五世达赖喇嘛的讲义、班禅善慧法幢的讲义、大格西阿旺彭措的广论笔记等注释,博朵瓦尊者的《蓝色手册》等教言。这些密续经论的作者都是诸佛菩萨,其发愿力及善说具有殊胜的加持,绝非凡夫分别念的境界可比。因此,我们应当按照这些圣言真实修行。
己二、略说修习轨理分二:一、正明修法 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别
庚一、正明修法分二:一、正修时应如何 二、未修中间应如何
【略说修习轨理分二:一、正明修法;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别。】
【初中分二:一、正修时应如何;二、未修中间应如何。】
这是略说在上座正修时及下座没有修法期间如何行持的轨理。
辛一、正修时应如何分三:一、加行 二、正行 三、完结
【初中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完结。】
正修的内容,既可分成加行、正行、完结三者,也可分成“宣说加行、正行与完结的真实义”和“旁述修法的时间安排等”这两个部分。
【今初】
壬一、加行分七:一、洒扫住处并且安布身语意像 二、须无谄供且端正陈设 三、以如法威仪安住且皈依发心 四、明观资粮田 五、资粮田前修七支 六、供曼陀罗而祈祷 七、摄义[3]
【初加行法有六。】
正修时最初的加行有六个方面,以下逐一具体解释。
癸一、洒扫住处并且安布身语意像分五:一、住处的要求 二、以教理成立必须洒扫住处 三、与洒扫相应的观修 四、洒扫的利益 五、以教理成立必须安布身语意像
【乃是金洲大师传记,谓善洒扫所住处所,庄严安布[4]身语意像[5]。】
正修时最初的加行法有六个,这是第一个加行——洒扫住处并且安布身语意像,就是要如金洲大师的传记那样,善加洒扫自己所住的地方,并且要很庄严地安布佛像、佛经与佛塔。
“善”是对洒扫的要求,“庄严”是对安布身语意所依的要求。往昔的智者、成就者们都是如此行持的,其中尤以金洲大师堪为典范,所以说“乃是金洲大师传记”。
子一、住处的要求
修行的环境,必须选择静处,即应依止远离愦闹、极为适意的地方。譬如,选择树木成荫、花草相映成趣、成就者做过加持、能自然引生慈悲等善心功德的地方。《三摩地王经》等经论中都说过这样的内容。
修行的处所,必须按照戒律所说,是一形量合适、如法的住房,即光线充足、明亮,大小适中,令人心情舒畅轻松的住房。
对于真正想要修法的人来说,依止圆满的神山静处极为重要,因为如果想让心远离散乱并且引生功德,就需要圆满聚合内外各方面的因缘。许多大德都曾经这样强调过。具体选择神山静地的方法,可以参阅相关的经论,此处不作赘述。
子二、以教理成立必须洒扫住处
教证:
《大幻化网根本续》与《般若八千颂》等教典中,都再三教诫行者必须洒扫住处、清洁环境。像这样应当半个月洒扫一次。
理证:
修行处所必须善加洒扫等,因为这样能使魔障减少、速得悉地,而且对皈依境恭敬承事能产生福德的缘故。譬如,为了迎接世间的君王,人们尚且要洒扫街道、严饰屋舍,何况修行人是要迎请诸佛菩萨,更要庄严道场。
子三、与洒扫相应的观修
按密宗来说,洒扫时应当观想:所有外器世界的过失完全遣除,所有山河大地、房屋庭院都显现为天尊的无量宫;而且,一切有情世界的过失也无余遣除,诸有情都显现为天尊。这样观修能使内心清净,由心所显现的十方器情世界也会因此而清净善妙。
依显教而言,洒扫时应念诵以谛实语所造的仪轨作加持。此外,还应按照《阿弥陀经》、《不动佛刹土经》、《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等中所说观修佛国的方法来观修净土。
子四、洒扫的利益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
世尊在逝多林时,见地上不干净,就拿起扫帚要打扫园林。当时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后,都拿着扫帚一起清扫园林。佛陀和弟子们打扫完毕之后,便进入食堂就坐。这时,佛陀为诸比丘开示了洒扫的功德:“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佛在《层楼经》中也宣说了这五种胜利。
洒扫的利益具体可以从暂时与究竟两方面来说明:
一、暂时的利益——能令自心欢喜、诸天护法欢喜、诸佛菩萨欢喜、种下往生净土的因缘等
如果把庭舍洒扫清净、布置整齐,不但自己内心会感到放松、舒适和欢喜,而且会招来喜爱清净的护法善神(世间爱干净的人用餐时,也喜欢找一个优雅洁净的地方。同样,喜欢清净的护法善神,也乐意到清净的精舍做客),还能令十方诸佛欢喜。相反,如果住所很不清洁,诸佛菩萨见了也不会赞许。此外,以此洒扫的净业,还能种下往生净土的因缘。
二、究竟的利益——成就报身与化身刹土
佛的境界全是清净的境界,因此希求佛果的人,应当庄严国土;而要庄严国土,首先必须从近处着手,否则连自己的住处都不清净,却要庄严国土,岂不可笑。
此外,若为殊胜的对境做洒扫等事,则利益更大。譬如,为僧众打扫厕所、经堂、佛堂,或者清理上师的住所等,以此稀奇的缘起力,再加上对境三宝的加持力,便能清净许多业障、净化自心。
佛陀当年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槃特,由于他非常愚钝,没有能力忆持经典,佛就教他念“扫帚”二字。他一边为僧众扫地、一边念“扫帚”,六年之后便心得解悟:“帚是八正道,粪即三毒,以八正道之帚扫除三毒尘垢,就是扫帚的涵义。”他又深深思惟这个道理,于是心开意解,证得罗汉果。
我们应当思惟上述洒扫的利益。如果能在洒扫前后忆念这些利益,并且在洒扫时作相应的观修,那么修行生活中小至洒扫房屋也会充满欢喜。所以,修行的心境绝不是痛苦的,而是时时处处安详愉悦。
子五、以教理成立必须安布身语意像
教证:《文殊根本续》说:“应当作两足尊导师的圣像及佛塔等。”《道炬论》与《菩萨地论》也如此宣说。
理证:必须安布身语意像,以此能清晰明观、融入加持、随念佛陀等而遣除违缘故。
癸二、须无谄供且端正陈设分二:一、须无谄供 二、端正陈设
【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端正陈设。】
这个加行有两个要求:一、必须无有谄诳而供养;二、供品的陈设必须端正。
子一、须无谄供分二:一、动机无谄诳 二、供品来源清净
“无谄供”的“无谄”,就是没有谄诳,包括动机无谄诳和供品的来源清净(没有谄诳)这两层涵义。
丑一、动机无谄诳
“动机无谄诳”,即供养的动机纯正,不是出于恶心或狡诈、炫耀等心态,也不是为了曲意迎合或隐瞒真相迷惑他人。
奔公甲格西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一次,许多施主约见奔公甲格西。那天上午,格西便在三宝所依前很庄严地陈设供品。当时格西反观自己的动机,察觉自己这么做,只是为了在施主面前表现自己是个好修行人而已。于是,他毅然向供台上撒了一把灰,并且呵斥自己说:“你这个比丘,不要如此虚伪!”后来,帕单巴尊者对格西此举赞叹说:“全西藏的供品中,奔公甲这把灰最好!”
由此可见,供养的动机最为重要。譬如:有一富人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每日供灯万盏;相反,有一穷人,为了利益众生、积累成佛的资粮,而由衷发起真诚的供养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三宝前供一盏灯。若论功德,后者远远超过前者。因为前者的动机谄诳,完全被世间八法所染污,并非清净的供养,因此纵然供品精美华丽、数量庞大,但功德却远远不如以清净心供养微薄之物。二者的功德相差如此悬殊,完全是由发心清净与否所致。
丑二、供品来源清净
“供品的来源清净”,即供品不是以欺骗、邪命等非法手段获取的,没有被罪业染污。譬如:偷窃兄弟的财物来供养父母,父母必定不愿接受这种供品。同样,我们若以杀生、偷盗、邪命等方式获取供品,供品的来源就不清净,以此供养三宝,三宝也不愿纳受。因此,须“由无谄诳求诸供具”,使供品不受染污。
子二、端正陈设
此加行的第二个要求是“端正陈设”,即香花、灯烛等供品应当摆设整齐。
如果能做到无谄供以及端正陈设,就是清净的供养,可积累广大的资粮。
癸三、以如法威仪安住且皈依发心
【次如《声闻地》中所说:“从昏睡盖,净治心时,须为经行。除此从余贪欲等盖,净治心时,应于床座或小座等,结跏趺坐。”故于安乐卧具,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随宜威仪。既安住已,归依发心,决定令与相续和合。】
其次,应像《声闻地》中所说:“净治五盖中的昏睡盖时,必须来回经行。此外,净治其余贪欲盖等盖障时,应在床座或小座等上结跏趺坐。”所以,应在安乐舒适的卧具上,端正自己的身体,以适合自己的威仪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身体这样安住之后,还要皈依、发菩提心,一定要让皈依、发心与自相续和合。
“安乐卧具”:坐起来不会感到太硬,让人感觉柔软舒适的卧具。
“随宜威仪”:根据自身的情况,双跏趺或半跏趺皆可。在小乘戒律中,是要求“大僧结双跏趺、二僧结半跏趺”。关于“威仪”,《金刚幔续》中说:“在安乐卧具上安坐之后,双目垂视鼻尖,鼻尖与肚脐对直,双肩平齐,舌抵上颚,唇齿自然放松。在这之后,远离粗息。”《声闻地》、《般若八千颂广疏》中也讲了七种威仪。
在安乐的卧具上,以如法的威仪安住,并排除浊气(除风),这样做有很大的必要,因为:
一、佛陀如是开示的缘故;
二、堪能长时间打坐的缘故;
三、非人不能妨害的缘故;
四、身体不会疲劳的缘故;
五、心极澄净的缘故;
六、与生起轻安相应而速得轻安的缘故。
“决定令与相续和合”:一定要让自己的心与佛法相合。譬如:钢琴家刚开始弹一首乐曲时,由于对乐谱和乐曲的意境还不熟悉,所以弹奏时,心不能随音律融入音乐的意境之中;然而,当他练习纯熟并且娴熟乐曲的意境时,就能“以心奏乐”,内心与音乐的意境完全融合。这就是音乐与心相续和合,这是一位钢琴家必臻之境。同样,皈依、发心也应当和自己的心相续融合,让心成为皈依、发心的体性,这是在法上的要求。如果念诵皈依偈和发心偈时,口中虽然念诵这个法,内心却处于无记或散乱的状态,那么自心就不可能契入法义而与佛法相融。因此,宗大师才会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决定令与相续和合”,这是要求我们,内心必须对法义串习纯熟,这样佛法和心相续才能融合一味。
为什么安坐之后,首先要皈依、发心呢?下面就以理成立其必要性。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调整自己的动机、令发心清净非常重要。因为,业的善恶是由心的善恶来决定的,如果不以清净的发心摄持,身语诸业都不会成为善法,因此,清净的发心是凡事最初的关要。
而各种发心之中,又以皈依和菩提心最为殊胜。因为“皈依是进入佛教之门”,所修能否成为佛法全靠皈依的摄持,唯有依靠皈依三宝,才能远离外道的发心,所以,最初发起皈依三宝的清净信心,极其重要。又因为“菩提心是进入大乘唯一之门”,所修是否成为大乘法,唯一依赖菩提心,因此必须以菩提心舍弃二乘自利的发心,以此原因,最初就发起为利众生而誓求佛果的菩提心,极为重要。因此,身体如法安住之后,首先必须皈依、发心,以调正自心。
第三个加行归纳起来,就是正身与正心两个要点,身心都要调整,身正则脉直,心正则入道。身要正,则应以如法的威仪端坐;心欲正,即须以殊胜的善心修持皈依、发心。而这两者之中,又以调心为主,然而当今的修行人往往颠倒主次。本来跏趺坐是很好的坐式,但是如果只是执著修身而不殷重修习皈依,最多也只是外道的修法,如果没有菩提心摄持,最好也只是小乘的修法。因此,调身和调心这两者中,首先应着重调心,应当殷重修心,令皈依、发心与自相续和合。这是第三个加行的重点所在。
癸四、明观资粮田
【于前虚空,明现观想广大行派及深见派传承诸师,复有无量诸佛菩萨、声闻独觉及护法众,为资粮田。】
在自己头顶前方的上空,清晰地观想广大行派与甚深见派的诸传承上师、无量诸佛菩萨、声闻独觉和护法神众,作为资粮田。
首先,在自己前面上方的虚空中央,明显地观想大法座,本师释迦牟尼佛安住座上。因为释尊是这个教法期佛法的导师,我们现在能够进入佛教、深沐法恩,与释尊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因缘甚深、恩德超胜的缘故,首先应当观想释尊。
其次,在释尊的前方,观想于菩提道中引导自己的根本上师;然后,在释尊的右方,观想从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广大行派传承诸师,比如弥勒、无著、世亲等菩萨;接着,在释尊的左方,观想甚深见派传承诸师,即龙树、月称等菩萨。释尊的后方则分为上下两方:上方观想从金刚持如来次第相传的加持传承诸师,下方观想从寂天菩萨相传而来的伟大事业传承诸师。(就本论来说,以上诸传承都汇集于阿底峡尊者,再由尊者作为传承源头传至藏地。)此外,还要观想诸佛菩萨、声闻独觉和护法神众。自己所修的主要本尊也可以观在前方。
以上这些所观想的圣境就是“资粮田”。为何称之为资粮田呢?因为传承上师等是修行人积集广大资粮的殊胜所依,所以称为资粮田。向这样具有无边功德的资粮田祈祷,就能获得一切圆满与加持。因此,往昔大德们都说,这是传承如意宝。
以上资粮田观想好了之后,就成了我们积资净障的所依,因此接着就宣讲第五个加行——资粮田前修七支。
癸五、资粮田前修七支分三:一、须积资净障的根据 二、分别宣说七支 三、七支的划分与归摄
子一、须积资净障的根据
【又自相续中,若无能生道之顺缘——“积集资粮”及除逆缘——“净治业障”二助缘者,唯励力修所缘行相之正因,亦难生起。是故次应修习七支以治身心,摄尽集净诸扼要处。】
“行相”:内心显现的影像状态。
自己的相续当中,假如缺少能生起证道功德的顺缘——积集资粮,以及遣除逆缘的净治业障,这两种证道的助缘,而仅仅努力修习所缘行相的正因,则难以生起证道功德。因此,接下来的加行就是要修习七支来净治身心,这七支摄尽了一切积资净障的扼要。
在这一段当中,我们必须明确因、缘、果三者:“果”即所生起的证道功德;“正因”是修习所缘行相;“助缘”包括积聚顺缘和遣除逆缘二者,能生道之顺缘是积集资粮,遣除障道的逆缘是净治业障,这两者就是助缘。
以下分别以教证说明“积资、净障二者是生起证道之助缘”。
一、积集资粮是能生道之顺缘
敦巴仁波切说:“恒时精勤积福德,未积不生贤善心,积者能生贤善心。”经中也说:“未曾积资欲成就,好似搅水欲得油;积累资粮欲成就,恰似搅乳得酥油。”不积资粮而想获得成就,就像要从沙子中榨出油来,无论如何勤作,也不可能得到一点油;相反,积累资粮以求成就,则如榨芝麻得油一般,有多少芝麻就有多少油。
二、净治业障是生起证道的助缘
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说:“相续中生起甚深道之殊胜证相的主要障碍,就是罪障、习气。为了使阿赖耶的明镜中显现证悟的影像,净除罪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见,道之逆缘是罪障,清净罪障则是生起证道的助缘。
下面再以理归摄论文的意义,成立“积资净障是产生证道功德的关要”。
对于产生证道功德来说,积资、净障二者极为重要。因为任何结果的产生,都要依赖因和缘的聚合,犹如良田要出生丰美的庄稼,必须依赖近取因的种子和俱有缘的水土等聚合。同样,若想证道却没有积资、净障这两种助缘,而只有修习所缘行相这一孤因,则决定无法产生证相。
我们再举例说明这个道理。譬如:有两个人依止同一位上师、修持同一个法门,但其中一人很快便生起了证相,而另一人虽然精勤却久久难以生起证相。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正是因为前者已积累了深厚的福德资粮,业障也已清净,所以一投入修法就能生起证相;而后者既无深厚福德资粮的顺缘力,又未能净除业障而为罪垢所覆,由于缺乏助缘,所以纵然努力修习也很难获得证相。
当年无著菩萨也曾经这样示现:
菩萨在鸡足山观修弥勒本尊十二年,由于一直未能亲见本尊,又没有获得任何证相,心灰意冷之际,便放弃修行下山。途中,他遇见一只双足残废、下身糜烂的母狗,由此生起了强烈的大悲心。于是割下身肉施给母狗,并且要用舌头为它舔去身上的小虫。顷刻间,菩萨清净了许多业障而现见弥勒菩萨。
因此,积资净障是最重要的加行,如果没有积资净障作为辅助,正行时就很难与修法相应。此处将积资净障列入正行之前的加行当中,确实有它决定的道理。我们了知它的重要性后,应当如何善巧地修习呢?传承上师们已将积资净障的扼要,完全归摄于七支的修法之中,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方便善巧的修轨,依此而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七支”呢?为何它能摄尽一切集资净障的扼要,而具有极大的功效呢?下面就分别宣说七支的修法及其利益。
子二、分别宣说七支分二:一、真实 二、如理作意则生福德之理
丑一、真实分七:一、礼敬支 二、供养支 三、悔罪支 四、随喜支 五、劝请转*轮支 六、请住世支 七、回向支
“七支”就是普贤愿王,从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归纳起来就是七支(七支即七个部分,其中“称赞如来”归入礼敬支)。以下分别解释每一支的意义。
寅一、礼敬支分二:一、三门总礼 二、三门别礼
卯一、三门总礼
【其礼敬支中,三门总礼者,谓所有等一颂。非缘一方世界及一时之佛,应缘十方过去、当来及现在所有一切诸佛,以至诚心,三业敬礼,非随他转。】
礼敬支又分“三门总礼”与“三门别礼”,其中,“三门总礼”就是《普贤行愿品》当中的这一颂:“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此礼敬不是缘一方世界和一时之佛,而是缘十方世界过去、未来、现在所有诸佛;而且,应以至诚的心,身语意三业敬礼,不是随着别人转,唯一是发自内心深处而礼敬。
论中从所礼之境与能礼之相两个方面,解释了“三门总礼”。
一、所礼之境
修习礼敬支时,应礼之境,不是一方世界和一时之佛,而是“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即十方世界过去、未来、现在所有的诸佛。这个境界极其广大,要求我们放开心量,观想“一切遍礼尽无余”。
二、能礼之相
能礼之相,就是“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即以至诚的心,身语意三业敬礼,不是随着他人而转,唯一是发自内心地礼敬。颂中“清净”在此解释为“至诚”,完全发自内心,就是至诚。
为什么必须如此修习礼敬呢?
【智军阿阇黎释中云:“此复若仅顶礼一佛,所得福德且无限量,何况缘礼尔许诸佛。”】
智军阿阇黎在《普贤行愿品》的注释中说:“如果仅仅顶礼一尊佛,所获福德尚且没有限量,何况是缘这么多的诸佛礼敬。”
《业报差别经》中说:“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获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处众无畏;四、诸佛护念;五、具大威仪;六、众人亲附;七、诸天爱敬;八、具大福德;九、命终往生;十、速证涅槃。”若能至心礼佛,则从膝盖以下直到金刚地基之间有多少微尘,此人就能获得那么多的转轮王位。顶礼一尊佛所获福德尚且无法限量,何况随学普贤菩萨,以意缘取十方三世诸佛,由于所礼之境广大周遍的缘故,所获福德更是不可计量。
为何必须以至诚心三业敬礼呢?成佛所需的福德资粮完全依仗清净之业,因此只有以至诚心所摄持的清净身语意三业作敬礼,才能迅速积聚福德资粮。如果没有发起至诚恳切的心,而只是以散乱心或无记心,身体随着别人礼拜,口中随便念念,则不可能迅速积累福德资粮。
一般凡夫的心力微弱、涣散,而且心量狭小,只能礼敬一佛,所以积资缓慢。这里,宗大师教导我们要掌握“所礼”和“能礼”的要点。若能具备“缘境广大”和“至诚心”这两个条件,以十方三世诸佛为所礼之境,并且以至诚恭敬的心摄持身语而修习礼敬,那么仅仅观想一次也能迅速积累广大资粮,此外再也没有比这更善巧、殊胜的方便了。
卯二、三门别礼
三门别礼,就是身敬礼、语敬礼和意敬礼,即:身以恭敬姿势而礼,语以称赞功德而礼,意则发起胜解、随念功德而礼。
【三门别礼中,身礼敬者,“普贤行愿”等一颂,谓以方时所摄一切诸佛,以意攀缘,如现前境,变化自身等诸佛刹极微尘数,而申敬礼。此复是于诸境所有普贤妙行,发净信力,由此信力发起礼敬。一身顶礼,其福尚大,况以尔许身业礼敬,其福尤大,智军阿阇黎所释也。】
三门别礼当中的“身礼敬”,是指《行愿品》中的这一颂:“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论中从所礼之境、能礼之身、能礼之心、礼敬之福四个方面,解释了“身礼敬”。
“所礼之境”,是礼敬时心中所观想的境——十方三世诸佛,即论中所说:以意攀缘十方三时所摄的一切诸佛,犹如显现在自己眼前一般。
“能礼之身”,是等同诸佛刹土极微尘数的身体,即论云:变化等同诸佛刹土极微尘数的身体,来敬礼每一尊佛。
“能礼之心”,是发起净信力,即论云:这也是对诸所礼境,也就是对所礼诸佛的普贤妙行,发起净信力,由此信力发起对诸佛的礼敬。诸佛的普贤妙行,本来是以净见量才能衡量的不思议境界,但是凡夫也可以依于清净的信心,诚信诸佛功德不可思议,依此信力,心中无比恭敬地发起礼敬。
“礼敬之福”:论中是从能礼之身来阐明福德,即以一身顶礼所获的福德尚且如此巨大,何况以佛刹极微尘数的身体礼敬,福德更是巨大。这是智军阿阇黎在《普贤行愿品》注释中所说的。
有关身体的敬礼方面,或者如《华严》所说,全身扑地而行大礼拜,或如《一切有部律》所说,五体投地而敬礼,或者单手敬礼、俯身而礼等,这些都是身体恭敬之相。
【意敬礼者,“于一尘中”等一颂,谓于一一微尘之上,皆有一切尘数诸佛安住菩萨围绕会中,应发胜解,随念诸佛所有功德。】
“意敬礼”,就是《行愿品》中此颂:“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这是说,在每一微尘上,都有等同一切微尘数量的诸佛,而每一尊佛都安住在菩萨围绕的众会当中,对此不可思议的诸佛清净境界应当发起胜解,随念诸佛所有的功德。
因此,“意敬礼”就是对不可思议的诸佛清净境界发起胜解,以极其恭敬的信心,随念诸佛身语意及事业等功德。
【语敬礼者,“各以一切”等一颂,谓于诸佛功德胜誉不可穷尽,化一一身,有无量首,化一一首,有无量舌,以微妙音而称赞之。此中音者,即是赞辞,其支分[6]者,谓因即是舌根,海者是繁多辞。】
“语敬礼”,是《行愿品》中此颂:“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这是说,对于诸佛不可穷尽的功德胜誉,在每一尊佛前化现一一身,每一个身体又化现无量头,每一个头又化现无量舌,而以微妙的音声称赞诸佛功德海。按藏文偈颂,其中“音”是指赞叹的言辞,“支分”指因,就是舌根,“海”是形容非常多。
寅二、供养支分二:一、有上供 二、无上供
七支的第二支是“供养支”,其中又分有上供和无上供两种。
“有上供”,是指世间的供养,其供具是世间人天各种庄严的供具,由于在此供养之上还有更殊胜的供养,所以称为有上供。“无上供”,是指出世间的供养,诸菩萨以神力变现无量供具,就是无上供。
卯一、有上供
【供养支中,有上供者,“以诸最胜”等两颂。】
供养支中的“有上供”,是按照《行愿品》当中这两颂来作供养:“以诸最胜妙花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下文逐一解释这两颂当中所说的供养具。
【最胜华者,谓人天等处所有众多希有散华,鬘谓配贯种种妙华。此二种中,皆有一切或实或假。】
“实”是指真花;“假”是指人造的假花,比如以塑料、金银等做成的花。
“最胜华”,即人间、天上等处所有稀有的妙花,“鬘”指各种妙花串成的花环。花与鬘都有真实和假造两种。凡是见到各种美妙的真花或假花,都可以供养诸佛。
【伎乐者,谓诸乐具,若弦若吹,若打若击。】
“伎乐”就是音乐。“诸乐具”即各种乐器。“若弦若吹”是指管弦乐,比如弹琴、吹号;“若打若击”是指打击乐,比如打鼓、敲锣。这一切美妙动听的音乐,皆可供养诸佛。
【涂香者,谓妙香泥。】
“涂香”,是指用香物与水调和之后,可以涂在身上的香。
【胜伞盖者,谓诸伞中诸胜妙者。】
“胜伞盖”,就是各种伞盖当中的胜妙者。
【灯烛者,谓香油等气香光明,及摩尼宝有光明者。】
“灯烛”,即以酥油、蜡等所燃,具有香气和光明的灯具,以及摩尼宝、夜明珠等具有光明的妙物,或者现代的各类电灯等,以这些光明供养诸佛。
【烧香者,谓配众香,或唯一种所烧然香。】
“烧香”有二类:一类是用各种香料配制而成,如以柏枝、檀香木等配制而成的熏香;另一类是唯独用一种香料制成的烧香,如檀香等。
【胜衣服者,谓一切衣中最胜妙者。】
“胜衣服”,即一切衣服中最好、最妙的衣服。
【最胜香者,谓妙香水供为饮水,以氛馥香遍三千界所熏水等。】
“最胜香”,就是可供诸佛菩萨饮用的妙香水,即以香气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妙香所熏之水等。
【末香者,谓妙香末可撒可烧,或积为堆,或画坛场,支配顔色,形量高广等妙高峰。】
“末香”,即用妙香制成的香粉,可用来撒佛,也可用以熏烧供佛,或积聚成堆,或绘画坛城,配上各种顔色,形量如须弥山一般高广。
【聚者加于前文一切之后,有众多义,及庄饰义,并种种义。】
“聚”字要加在前文所说一切供具的后面,比如,花聚、鬘聚、涂香聚、灯聚等。“聚”有三种意义,即众多义、种种义与庄饰义(藏文中“聚”有安布的意思)。例如,“灯聚”,就是许许多多、各式各样、排列美观的灯具。以上一切世间最胜庄严具,都以众多、种种而且陈设美观的方式供养诸佛如来。
“一一皆如妙高聚”(此为唐译,与藏译略有不同),其中“妙高聚”是形容所有供具的形量都十分广大,而且都具有功德妙用。因为须弥山(妙高山)是人间所见最高广者,而且是由四宝组成,具有十种功德,所以用“妙高聚”来比喻供养具的形量高广、数量极多,而且毎一种都具有功德妙用。
卯二、无上供
【无上供者,“我以广大”等一颂。言有上者,谓世间供,此中乃是诸菩萨等神力所变微妙供具。】
无上供,即《行愿品》中此颂:“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藏文中前二句有“无上供”一词,文中说:“一切无上供养,我都以胜解心深信。”)所谓“有上供”,即世间供养,其供具为世间人天各种庄严物,而这里则是诸菩萨等以神通力所变现的无量微妙供具。
【颂后二句,于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义者,悉应加之。是说敬礼及诸供养所有等起及其境界。】
“等起”,就是思心所,为生起一切之因,它能引生身语二业,并且在第二刹那之后与彼身语业同存。这里的“等起”,具体是指普贤行愿力。
“境界”,在这里是指敬礼和各种供养的对境,也就是诸佛如来。
论中说:凡是前文中不具足这一颂后两句意义的地方,都应加上。这两句是说敬礼、供养的等起和对境。(藏文偈颂后两句是“悉以普贤行愿力,敬礼供养诸如来”,与汉文稍有出入。)
这里,宗大师主要是提醒我们:敬礼、供养和以下忏悔、随喜等一切观行的等起,唯一是自己深切的行愿,也就是普贤行愿力。这是七支的核心与灵魂,因为所有七支的修行,都要发自内心深切的行愿,以普贤行愿力作为等起。心中如果具有如此伟大的行愿力,就可以将生命完全融入普贤愿海之中;相反,心中若无行愿,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则不具大义。
虽然唯有登地以上的圣者,才能发起真实的普贤行愿,但我们也应努力对普贤行愿生起胜解信,并且依此胜解信发起勇猛的愿心,随学普贤菩萨,这是所有七支修行的关键所在。
以下再从三方面阐述,如上供养诸佛的利益。
一、供养微小,受报广大
《悲华经》云:“若以一花,散虚空中,供养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无尽。”如果将一朵花抛向虚空,供养十方诸佛,以此所获的福德,乃至毕苦也不会穷尽。
永明大师在《万善同归集》中说:“若有人能于佛法僧,少作微善,如毫发许,所生之处,受报弘大,无有穷尽。”如果有人能对佛法僧三宝,稍作如丝发般微细的善业,那么此人将来无论生在何处,都会感受广大的乐果,而且没有竭尽的时候。
过去佛世时,有一位亿耳阿罗汉,由于前世曾以一朵花供养佛塔,因此在九十一劫中连续感受人天妙乐,最后更以此福德亲见释迦佛,证得阿罗汉果。由此可见,对三宝即便稍作供养,果报也非常广大。
过去有五百个强盗,看中了一座寺院佛像眉间的宝珠,于是合伙到寺院准备窃取。当时由于大殿内光线昏暗,强盗首领便拔剑挑灯,灯光顿时照亮了佛像。由于这个因缘,这位首领后来成为释迦佛教下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缘起不可思议,即便无心供养也能种下解脱的胜因。
二、供种种物,感种种果
中国近代禅门巨匠来果禅师曾这样开示:
供香则身口不臭,供花则相貌端严,供灯则心眼明彻,供水则恶病全消,供果则富乐尊荣,供珠则身钦洁贵,供衣则福寿绵长。
以香极香净,故供香将来身口不臭;
以花色美丽,故供花将来相貌端严;
以灯具光明,故供灯将来心眼明彻,明了诸法;
以水性柔和,故供水将来身体调和,恶病全消;
以果实圆满,故供果将来富乐尊荣,极为圆满;
以珠宝贵重,故供珠将来为人敬重,地位尊贵;
以衣长随身,故供衣将来福寿绵长。
因此缘起妙不可言,以所供的物品不同,便会感得不同的果报,恰如其分,丝毫不爽。
三、广修供养,福德无尽
七支当中的供养支,就是普贤十大愿王中的“广修供养”。由于所修的供养具足四种广大,即供养具、供养境、供养心、供养时等广大,所以称为“广修供养”。
供养具广大:就有上供来说,所观想的供具为香花、灯涂等世间最胜妙的庄严具,而且一一皆如妙高聚,所以极为广大。
供养境广大:所供养的对境不是一方、一时之佛,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以极为广大。
供养心广大:供养的发心是普贤伟大行愿,远远胜过一般供养的发心,所以极其广大。
供养时广大:尽未来际供养,即供养的时间永无止境,所以极为广大。
如前所说,以微薄的供养尚且能感得巨大的果报,何况如此广修供养,必定能获得无量福德;另外,以一种供物尚且能感得相应的一种福德,何况意幻供养种种无量的庄严供具,必定能圆满诸般功德。由此可见供养支修法的殊胜性,我们若能发起普贤行愿而广修供养,一次观修便可摄集无量福德。
寅三、悔罪支
【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颂。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谓我所作,此复具有亲自所作,及教他作,或于他作而发随喜,总摄一切说“诸恶业”。应念此等所有过患,悔先防后,至心忏除,则昔已作断其增长,诸未来者堵其相续。】
悔罪支,即《行愿品》中此颂:“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对于这一颂,宗大师首先从因、事、自性三者解释“罪”,再从方法、作用二者说明“忏悔”。我们将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就能明确“悔罪”的涵义。
一、从因、事、自性三者解释“罪”
“罪之因”,就是贪嗔痴。“罪之事”,即身等三事:身之事,即杀、盗、淫;语之事,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之事,即贪、嗔、邪见。“罪的自性”,就是我所作(由我所作的各种恶业),包括三种情况——自己亲自作的、教唆别人作的、对于别人所作的恶业发随喜心的。总摄以上一切而说“诸恶业”。
因为一切罪业都是众生内心的三毒烦恼所引发,所以说“皆由无始贪嗔痴”;而且,是通过身语意三门造作产生的,所以说“从身语意之所生”。
“依三毒因身等三事”:依靠三毒为因,以身语意等三门为根事(“根”谓依靠身口意作为发业的根门,“事”即三门所造的十不善业等)。
二、由方法、作用二者说明“忏悔”
忏悔的方法:应当思惟罪业的所有过患,而对以前所造的罪业生起强烈的追悔心,然后谨慎防护三门不再造恶。要像这样以至心来忏除罪业。
忏悔的作用:忏悔能使先前已作的罪业不再增长,而且可以截断未来罪业的相续,也就是将来不会再造恶业;相反,如果不忏悔,已造的罪业就会不断增长,而且以后极易再犯。
以上初步消文之后,还需进一步掌握修习“悔罪支”的要点。
宗大师已在论中为我们指点出修习悔罪支的关要——“应念此等所有过患,悔先防后,至心忏除”,其中又以“至心”二字尤为关键,而能产生“至心”的主因,就是“应念此等所有过患”。如果不能掌握这两个心要,就无法契入忏悔。
所谓“至心”,就是至诚之心、至极之心。由衷发起的忏悔心,就叫至诚之心;这个忏悔心到达极点,就是至极之心。唯有发起至心,才能具足破恶力和恢复力。因为:只有依靠至心追悔,才能具备破恶的力量(破恶力),而破坏恶业种子;如果生不起至心,那么依靠微弱的心力,根本无法破坏恶业种子,不能遮止罪业增长。再者,唯有以至心防护,才能具备防护力(恢复力),从而防止三门再造恶业;否则,如果只是口中念诵仪轨而没有发起至心防护,这就无力遮止恶业再度现行。
一般所说的“四力忏悔”,都有一个“力”字(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治力),这说明忏悔必须引发“至心”,才能使忏悔具有力量。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心力,也就是“至心”未能引动起来,则忏悔不会得力。而能引发“至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思惟罪业的过患,也就是“修苦”。
“修苦”和“至心”是能生与所生的必然关系,所以首先应当掌握修苦。比如:自己犯了重罪被判枪决时,脑海中盤旋着即将被枪决的苦楚,恐惧和悔恨交加,全身颤栗不已,悔不当初。此时若能还得一条生路,必定痛改前非,永不再犯。我们如果了知这条心理无欺的法则,就会明白忏悔的关要,即:以念苦能引生怖畏苦果的心,由怖畏心必定能引起追悔心,以追悔心决定能引生防护心。这样忏悔,就叫“至心忏悔”。
以智慧了知此中的因果关系之后,就应当从“能生因”上入手——经常思维罪业的过患,由于害怕将来感受苦果,就会生起强烈的追悔心和防护心。所以,宗大师的教授就是“应念此等所有过患”。
寅四、随喜支分五:一、随喜的涵义 二、随喜的利益 三、生喜之因 四、不能随喜的原因 五、修习普贤随喜愿王的利益
卯一、随喜的涵义
【随喜支者,“十方一切”等一颂,随念此五补特伽罗所有善利,修习欢喜,犹如贫者获得宝藏。】
随喜支,即《行愿品》中此颂:“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7],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宗大师将此颂的修要归纳为“随念此五补特伽罗所有善利,修习欢喜”。
下面分别从随喜的对境和方法来解释此颂。
一、随喜的对境——十方三世一切五类补特伽罗的所有功德,也就是一切功德。
“五类补特伽罗”,是指六道众生、声闻、缘觉、菩萨和佛这五类人。其中,声闻有学、无学归为一类,缘觉有学、无学也算为一类。“所有善利”,是指所有因之善根和果之利益。
二、随喜的方法——随念善利,修习欢喜。
“随”是随念,“喜”即修喜。“随喜”,就是随自心忆念别人的功德而修习欢喜,随念功德和修习欢喜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如果只是随念功德,极有可能随念别人的功德而生嫉妒,或生忧恼、贪心、竞争心等,这些都不是随念功德而心生欢喜。另一方面,如果只有欢喜心,也不一定是随喜,比如:别人请我吃大餐,或者送我一件很昂贵的衣服,我也会随念妙衣、美食而心生欢喜,但这些都不是对功德生喜。因此,随喜必须兼具两个条件:一、随喜的对境唯一是功德;二、随念功德所产生的应是欢喜心。我们经常只是口中说“随喜、随喜”,而忽略了“随念功德”,内心并未真诚地忆念他人的功德,这就不是清净的随喜。
论中又以“贫者获得宝藏”的比喻,来说明修习欢喜:
随喜的欢喜心,要像穷人获得宝藏一样。因为:在穷人眼里,宝藏有巨大的利益,一旦获得必然无比欢喜;相反,如果眼前只是一堆石头,他就不会如此欢喜。所以,这个比喻的要点,就在于“随念善利而生欢喜”。
卯二、随喜的利益分四:一、获相同之福德 二、获更胜之福德 三、广大随喜获无尽福德 四、随喜所获功德之差别
辰一、获相同之福德
《极乐愿文》中说:“闻听他人行善时,若舍嫉妒不善心,诚心欢悦作随喜,佛说同获彼福德。”听到别人行善时,如果舍弃嫉妒不欢喜的心态,并且诚心诚意缘着别人的善行由衷生起欢喜心,佛说此人可以获得与行善者相同的福德。永明大师也说:“随喜赞善,助他胜缘,虽不亲作,得同善根。”
辰二、获更胜之福德
往昔,胜光王迎请佛陀和僧众应供时,以一切资具受用连续供斋一百二十天,场面盛大,只有国王能够成办如此广大的供养,一般人根本没有这个财力。当时,有一位以乞讨维生的贫女,见到之后心想:“胜光王的财富如此圆满,这都是由于他前世积累福德所致。如今王又值遇殊胜的佛福田,积集广大福德,真是稀有!”她在心中真诚地随念胜光王的功德,而深深感到欢喜。当晚回向时,世尊问胜光王:“你所积累的福德善根,是回向给自己,还是回向福德胜过你的人?”胜光王回答:“谁的善根大,就回向给谁。”结果,世尊先念了贫女的名字作回向,连续三天都是如此。
依照常理来说,胜光王理应是最大的功德主,但是由于他的发心不及贫女一念随喜的善心,因此所获的福德不及贫女。可见,善根的大小主要观待于意乐。我们见人行善时,若能发起清净的随喜心,并且回向无上菩提,甚至可以获得超过行善者本人以不清净发心所积的资粮。
辰三、广大随喜获无尽福德
七支当中的随喜支,是为了利他而在广大的行愿力推动之下,至心随喜一切时空凡圣之功德,故其等起是普贤行愿,其对境为十方三世一切凡夫乃至佛陀的所有功德。由于愿大、境大的缘故,一次观想便能获得无尽的福德。《般若摄颂》中说:“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华严经》中说:“三千大千国土中满中海水,可取一发,破为百分,以一分发,滴取海水,可知滴数,是随喜福,终不可数。”
辰四、随喜所获功德之差别
问:是否对任何人的功德随喜,都能获得相同的功德?
对此还需要加以分析:
一、随喜下等者的功德,可以获得超过他的功德。譬如,一个人行善时未以菩提心摄持,而另一人在菩提心摄持下,随喜行善者的功德,那么随喜者可以获得超过行善者的功德。
二、随喜平等者的功德,可以获得同等的功德。
三、随喜上等者的功德,可以获得与自己心量相应的功德,譬如,凡夫随喜八地菩萨的功德。
卯三、生喜之因
欢喜心都是从爱好产生的,一旦爱好得到满足,自然就会生起欢喜心。譬如,对于喜好山水的人们来说,旅途中的一草一木都会让他赏心悦目,充满欢喜;又如,热爱球赛的超级球迷,可以通宵达旦地观赏世界杯球赛,分分秒秒都处于狂喜之中。同样,以众生之安乐为己乐的菩萨,最欢喜一切众生行善得乐,所以菩萨见人行善得乐自然由衷欢喜。这种缘他人功德而产生的欢喜,实际是从菩提心自然引发的,这才是清净的欢喜。
卯四、不能随喜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见到别人的功德不能随喜呢?究其根源,就是因为爱执自己,被我执、我所执障蔽的缘故。
譬如:凡事都想要出类拔萃的人,由于强烈的我爱执,导致自我没有得到满足时,就对功德胜过自己的人生起嫉妒等烦恼,这时怎么可能见他人的功德而生起随喜心呢?又如:做母亲的人,往往很爱执自己的孩子,因此很难忍受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那她怎么可能对其他孩子的优点生起随喜心呢?
因此,当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时,由于我执和我所执的障蔽,就无法生起随喜心;相反,若能以他人为重,放下自己,那么就能随念他人功德而由衷生喜。
卯五、修习普贤随喜愿王的利益
修习普贤随喜愿王可以圆满心量、拓展心胸。
一般凡夫的心胸都很狭窄,譬如:一位家庭妇女的心量,往往只能容纳自己的丈夫、子女和一个繁琐的小天地,因此她所能随喜的对境也就仅限于此,非常狭隘。相反,若能放开心量,那么整个人生的境界都将彻底改观。譬如:从关心一个家,扩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整个地球、四大部洲、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刹)……乃至十方佛刹极微尘数的佛刹,再从现在往前推至过去无始、往后推到未来无终。这就是圆满的心量,可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至此,则怀纳一切,随喜的对境遍及一切凡夫、二乘、菩萨、诸佛之功德。
为什么要修习普贤随喜愿王圆满心量呢?
我们的心性本来是广大周遍的,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所以随喜的对境也不应局限于某时、某处。心性本来就是大平等的,没有取大舍小的差别,所以我们也不应只随喜大的功德,而不随喜小功德,应当超越分别心的偏袒执著。
若能以普贤行愿摄持而作广大周遍的随喜,就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分别心的限量,而与广大周遍、远离自他的不二心性相应,这就是以普贤行愿入于法界大海。所以,我们要随学普贤菩萨发起广大的行愿,以行愿力摄持而普遍随喜。
我们修习随喜支,主要是为了培养心中的行愿,在这个行愿的推动下,凡是所见闻到的一切功德,不论是哪一类众生的何种大小善根、何种暂时或究竟的安乐,我们都要为其善因善果衷心地随喜。因此,我们修习随喜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以这样的发心修习随喜支,必定能获得无量福德。
寅五、劝请转*轮支
【劝请转*轮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颂,谓于十方刹土之中,现证菩提,获得无著无障碍智,未经久时,变尔许身,劝请说法。智军阿阇黎作“现证菩提”而为解释。】
劝请转*轮支,就是《行愿品》中此颂:“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这是说,在十方刹土当中,如果有人现证菩提,获得无着无碍的智慧(没有烦恼障的无著智和没有所知障的无碍智),这样证悟之后不久,我就立刻变现如彼数量的身体,劝请这些初成道的诸佛转正*轮。
关于劝请的对境,印度智军阿阇黎在《行愿品》注释当中解释为“现证菩提”,即最初证悟菩提不久,宗大师也如此承许。唐译《行愿品》则直接译为“最初成就菩提者”(藏文偈颂中没有“最初”二字)。所以,这里并非劝请无量劫前成佛的燃灯佛等,而是劝请初证菩提不久的诸佛,转妙*轮。
劝请的对境,即“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也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广大佛刹之中,所有最初成就菩提的世间明灯——佛陀。
所劝请之事,即“转于无上妙*轮”。诸佛最根本的利生事业就是转*轮,因为只有弘法才能使众生依教奉行而离苦得乐,所以劝请的事就是转*轮。
正说劝请,即“我今一切皆劝请”,就是对所有最初成道的诸佛,我都以身口意种种方便殷勤地劝请。
什么是“以身口意种种方便殷勤劝请”呢?下面以公案来说明。
释迦佛最初成道时,观察自己所证的真理甚深难解,唯有诸佛才能了达,纵然对人宣说也是徒劳无益,因此默然安住。佛又想到,诸佛都是经由梵天劝请之后才转*轮的,于是世尊从眉间的白毫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这时,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在如来的加持下,了知如来不说法的密意,便决定到佛前请转*轮。于是,梵王和众眷属一起来到佛前,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之后,站在一旁祈请说:“世尊为了利益众生而求证无上菩提,现在既然已成正觉,为何却又默然不为众生转*轮?善哉,世尊!希望您悲悯众生而转*轮!”世尊听后依旧默然。大梵天王便和眷属们以栴檀天香末、沉水香末供养世尊后,返回天宫。
世尊为了让世人尊重正法、令甚深妙法得以开显,又入于甚深禅定观察世间。这时,大梵天王再度得到佛的加持,就到帝释面前说:“如果如来不转*轮,那么世人将会处在生死黑暗的稠林当中,我们应当去劝请佛陀转正*轮。因为如果无人劝请,佛陀就会这样一直默然安住、不转*轮。此外,为了让世人敬重正法,我们也应祈请世尊转正*轮。”
于是,大梵天王和帝释一起来到树林中,顶礼佛陀、右绕三匝之后,站在一旁。
帝释合掌劝请佛陀说:“世尊降伏诸魔冤,其心清净如满月,愿为众生从定起,以智慧光照世间。”然而世尊仍旧默然不语。
大梵天王对帝释说:“你不应该这样祈请。”于是他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向佛合掌祈求说:“世上现有根机已经成熟、堪可度化的众生,希望世尊出定为这些众生转正*轮。”
世尊回答:“我所证悟的妙法甚深微妙、最极寂静,唯有诸佛才能了达。众生因为耽著尘境而无法了解我所说的法,所以我才默然不说法。”梵天、帝释和天人们听到佛陀的话,内心都十分忧恼。
摩伽陀国当时有许多外道,其中有些众生的根机已经成熟,堪以佛法度化。
于是,大梵天王再次前往佛前祈请说:“摩伽陀国现在有许多外道,由于执著邪见而行持各种无义的苦行,希望世尊为他们宣说解脱的甘露妙法。佛陀您已经证悟了究竟之法,三界之中超胜独尊,就像须弥山屹立于海面一般。所以,世尊本来就应该宣说正法救度众生,为什么现在反而舍弃他们呢?
人天众生正被烦恼病所逼迫,祈求具足一切功德的佛陀能够慈悲救度他们,因为如来是天上人间唯一的皈依处。佛陀出世犹如昙花一现,很难值遇,现在既然值遇,就祈求佛陀度脱轮回中无依无怙的流浪众生。
如来您曾立下弘誓:自己度脱以后,必定度脱众生,使他们沐浴在正法的光明之中!希望您大慈大悲,不要舍弃本愿,能发出如雷般的狮子吼声,为众生转妙*轮!”
这时,世尊以佛眼观照众生根器,而对不定聚[8]众生生起了大悲心,便决定为这类众生转正*轮。
于是,佛陀告诉大梵天王说:“由于你的劝请,我将为一切众生普降甘露法雨,任何众生只要具有清净的信心,就可以来听受正法。”
正是应大梵天的劝请,佛陀才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转四谛*轮,五比丘因此证得四果,从此世间才有三宝出现。
从这段故事当中,我们也能体会请转*轮的动机与方式:
劝请的动机,不是为了一己的私利,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当年,大梵天王正是发此大心,祈请世尊为利乐众生而宣说妙法。如今我们能够值遇佛法,蒙受法益,当初大梵天王的请转*轮,功不可没。
劝请的方式,就是以身口意的种种方便,殷勤劝请。比如:手持*轮或洁白海螺,口中赞叹,内心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清净大心。我们看大梵天王请转*轮的时候,身体是如何恭敬,语言是如何赞叹,发心是如何广大、虔诚,而且他是再三地劝请。我们在念诵“我今一切皆劝请”时,应当随学大梵天王广大利他的清净发心,这样才符合普贤行愿。
这样请转*轮有什么利益呢?
依靠劝请十方诸佛转*轮的缘起力,可以清净舍法、谤法的罪业,而且生生世世不离三宝的光明。堪布根华说:“如果祈请高僧大德转*轮,自己生生世世都会值遇正法的光明,不会堕入邪见的黑暗之中。”此外,还可以使劝请者相续中生起慈爱众生的善根。声闻人唯求一己的解脱,然而我们作为大乘菩萨,就应当悲悯群生,思及众生的利益,所以应代天下众生,劝请诸佛普降甘露法雨,使普天之下同沾法益,这就是普贤的行愿。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说:“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以如此广大利他的慈悲心请转*轮,必能获得无量福德。
寅六、请住世支
【请住世支者,“诸佛若欲”等一颂,谓于十方刹土之中,诸欲示现般涅槃者,为令发起一切众生究竟利益、现前安乐,故变无量身,劝住佛刹微尘数劫,不般涅槃。】
请佛住世支,就是《行愿品》中此颂:“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这是说,在十方刹土之中,若有诸佛想要示现般涅槃,我为了让诸佛发起一切众生的究竟利益和暂时安乐,而变现无量身体,前往诸佛面前,殷勤劝请“他们在佛刹极微尘数劫中安住世间、不入涅槃”。
劝请的对境,即“诸佛若欲示涅槃”,就是想要示现般涅槃的诸佛。颂词中只说到了“诸佛”,实际还包括一切菩萨、声缘与善知识。
所劝请的事,即“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唯一劝请诸佛在佛刹极微尘数大劫中久住,住世的时间是“刹尘劫”,而不是短暂的时间,而且这样长久住世之目的,是为了利乐一切众生。
正说劝请,即“我悉至诚而劝请”。“至诚”,是表示劝请的心真诚至极,毫无虚假。
若按《行愿品》的长行文来理解上述内容,就会更加完整、清晰。长行文说:“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劝请的利益:这样祈请诸佛菩萨等长久住世,可以遣除自己寿命的障碍等,功德极大。
寅七、回向支
【回向支者,“所有礼赞”等一颂。以上六支善,表举所有一切善根,悉与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乐回向,令成大菩提因,永无罄尽。】
回向支,在《行愿品》当中说:“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这是说,以上礼赞乃至请佛住世等六支善,代表一切善根,这些善根都和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的欲乐回向,使一切善根成为大菩提之因,永不穷尽。
以下从(所回向、回向者、回向心、回向处、回向之必要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所回向,就是前面六支所摄的一切善根。所有善根都不会超出这六支,因此所回向的,就是自己礼赞、供养等的善根。这些善根全都毫不保留地回向众生和佛道,所以称为“普皆回向”。
回向者,即“悉与一切有情共同”。这说明,回向者不是自己一人,而是自己和十方世界一切有情共同回向。
回向心,是“猛利的欲乐”。“猛”,就是心识强而有力,不是怯弱无力;“利”,即心识明利,而非暗钝。真正的回向心,必须具备猛利的欲乐和强烈的希求心,而引发“猛利欲乐”的关键,则在于内心是否具有深切的行愿。如果内心具有伟大的行愿,则以行愿力自然能够引发猛利的欲乐,所以这个行愿最为关键。所谓“猛利的欲乐”其实就是菩提心,即以菩提心摄持,将所有善根毫无悭吝地回向法界一切有情,使他们离苦得乐,永远不离无上菩提的大安乐。
回向处,就是众生和佛道。其中“众生”要放在首位,以体现大乘菩萨利他为主的精神。对此,《行愿品》的长行文中很明显地说到:“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聚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回向的必要,即“令成大菩提因,永无罄尽”,就是为了让善根增长广大、无穷无尽。“令成广大”,是让善根成为大菩提之因;“令成无尽”,是让善根尽未来际无有穷尽。由此间接可以知道,如果不这样回向,善根就会成为小乘或人天果位之因,而且感果之后将会穷尽。
《慧海请问经》中,以比喻说明了回向的利益:“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如果将善根回向无上菩提,乃至未成佛之间,善根将不会穷尽而且会天天增长。卡隆巴格西说:“一切有为善法乃无记,回向众生方得广大利。”
因此,回向是转变善根的善巧方便,以菩提心摄持的回向,能使狭小的善根变成广大,转有限的善根成为无尽。如果没有这样回向,善根就会被我执局限而变狭小,中间又极易被嗔恚、邪见等违品摧坏,而且即便未被违品损坏,也仅仅是一种世间或小乘的善根,成熟一次善果之后便会穷尽。可见,回向具有很大的利益和必要。
总之,回向就是“回己善根,有所趣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即趣向内心所缘之处。一直以来,我们内心所缘、所趣向的,唯一是“自我”,凡事都是以“我”为中心,即便稍作些许善根也要执为我所,认为是“我”所作的,所以也就只能回向自享其福、所求顺遂。这样回向的善根会由于我执而变得狭小、下劣。现在我们“普皆回向”,就是要回转内心以前自私自利的趣向,而唯一缘于利他,将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唯愿众生离苦得乐。若能如此回向,一切所作都将成为大乘无尽广大的善根。
丑二、如理作意则生福德之理
【如是了解此诸文义,意不余散,具如文中所说而行,则能摄持无量德聚。】
这段分成两个部分解释:一、如理作意的条件;二、如理作意的结果。
一、如理作意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如是了解此诸文义”,就是对《行愿品》颂文的意义,首先应以闻思断除疑惑,并且熟解文义,因为只有对文义非常熟悉,才能依文起观,以心缘文字而现出总相。譬如:对“康定”这个城市不了解的人,虽然听到“康定”二字,但心中根本无法显现这个城市的总相;相反,如果对康定人提到“康定”,他心中立即会现起很清晰的总相。同样,我们必须熟解文义,才能依文起观,否则就无从随文入观。
第二个条件——“意不余散,具如文中所说而行”,这是说明七支的修法,即观修时应当一心专注,心不向其它地方散乱,完全按照《行愿品》的文义观修。
上述这两项条件都具足了,才能称为“如理作意”,这样就会有很殊胜的结果。
二、如理作意的结果
按照七支文义如理作意,就能摄集无法计量的功德。
子三、七支的划分与归摄
在讲正文之前,首先我们应当了知,积资净障具有很多不同的分类。
譬如:《无贪子请问经》中宣说布施、持戒、修定所摄的三类福;《三聚经》中宣说顶礼、忏悔、回向等三支;《辨中边论》中宣说书写乃至修习等十法行;《入行论》中宣说从供养乃至回向的八支;《普贤上师言教》中宣说皈依、发心、念诵百字明、修曼扎与上师瑜伽等五支。
宗大师在本论则说按《行愿品》的七支来积资净障,其根据有三:一、依据寂天菩萨的《集学论》,这部论中说到,应按《行愿品》恭敬顶礼等;二、依据阿底峡尊者的《问答宝鬘论》及其注释,彼论中也是这样宣说;三、依据嘎当派的教授传统,也是按《行愿品》观修七支。
这部《普贤行愿品》极其殊胜,在喇荣五明佛学院,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非常重视念修此愿文。大恩上师曾经开示:“《普贤行愿品》是修集净土资粮最殊胜的方便,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捷径,入于圣者境界之要门。《普贤行愿品》总集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所有大愿,她是一切愿海中的最胜愿,所以又称为‘大愿王’,诸大菩萨都依此而发起广大誓愿。”
1987年,大恩上师率领上万弟子朝礼五台圣境时,带领大众念诵的,就是这部《普贤行愿品》。1990年,大恩上师朝礼印度圣境时,为各教派弟子反复宣说《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并且劝修这个不可思议的法门。此后,每年神变月,各地佛子都会前往印度金刚座前敬献供品、共修《行愿品》。1997年,大恩上师为令佛法兴盛广大而发起大愿,号召各地佛子共同念诵《行愿品》一亿遍,四众弟子纷纷响应,迅速圆满了一亿数目。
五明佛学院的四众弟子谨遵上师规定,每次传法前必定念诵《行愿品》中的七支,传法后则念诵《普贤行愿品》颂文后面部分,作发愿回向,而且一切大小佛事,都依照这个常规进行。上师晚年,曾语重心长地对弟子们说:“现在我别无所求,但对僧众每天念诵一遍《行愿品》却有强烈的希求心。僧众每天若能如法念诵一遍《行愿品》,我住在这世间也觉得有意义!”
《华严经》为释迦如来一代时教的根本*轮,号称经中之王、经中之海,而《普贤行愿品》又是《华严经》的精华,乃毗卢遮那佛之渊府、普贤菩萨的心髓、一切诸佛之所证、一切菩萨之所行。此《行愿品》是普贤菩萨在华严会上亲自宣说,所以若能读诵、受持必获极大加持。无论修学显教还是密宗,都要依此殊胜愿文来发愿。
【此中礼敬、供养、劝请、请白、随喜五者,是为顺缘——积集资粮;悔者,是除违缘——净治罪障。随喜支中一分,于自造善修欢喜者,亦是增长自所作善。其回向者,是使积集、净治长养诸善,虽极微少,令增广多,又使现前诸已感果将罄尽者,终无穷尽。总之摄于积集、净治、增长无尽三事之中。】
此段是将七支归摄于“积集资粮”、“净治罪障”、“增长无尽”这三事之中。其中,礼敬、供养、请转*轮、请佛住世、随喜这五支是顺缘方面的积集资粮;忏悔罪业则是遣除违缘的净治罪障。随喜支有自随喜与他随喜两种,其中“自随喜”,是对自己所作的善根修习欢喜。善根犹如种子,自随喜就像以水润泽种子,以心缘取自己所作的善根数数修习欢喜,能令善根不断增长,因此也可以摄在“增长”之中。最后回向,是令前面积资净罪所长养的善根,虽然微小也能增长广大,而且可以令已经现前感果、即将穷尽的善根成为无尽。总之,七支可摄于积集、净治、增长无尽这三事中。
七支还可以归摄为四支、三支、二支或一支,即:归摄为积资、净障、增长、无尽四支;积资、净障、增长无尽三支;积资、净障二支;积资一支;净障一支。
七支归摄为积资一支的原因:礼敬、供养、随喜、请转*轮、请佛住世、回向这六支本来就是积资,忏悔实际上也是积资,因为《集学论》中引《无尽慧经》说:“自己以及他人忏悔罪业,宣说这是积集资粮。”
七支归摄为净障一支的原因:因傲慢而不恭敬的罪障,主要以礼敬对治;因悭吝而不供养的罪障,主要以供养对治;因三毒烦恼引起的自性罪与佛制罪,主要以忏悔对治;因嫉妒引起的竞争罪障,主要以随喜对治;因愚痴引起的舍法罪障,主要以请转*轮对治;以烦恼引起的扰乱上师、佛陀心的罪障,主要以劝请住世对治;以邪见引起的诽谤罪障,主要以回向对治。这样,七支都可以对治其各自的违品,因此可以全部摄入净障这一支中。
癸六、供曼陀罗而祈祷
【次令所缘明了显现,供曼陀罗,应以猛利欲乐多返祈祷,谓:“唯愿加持,从不恭敬善知识起,乃至执著二种我相,所有一切颠倒分别,速当灭除。从敬知识,乃至通达无我真实,所有一切无颠倒心,速当发起;及其内外一切障缘,悉当寂灭。”】
“令所缘明了显现”,即令所缘境的资粮田在心中清晰地显现出来。
梵语“曼陀罗”,又念作“曼扎”,译为“坛城”,有取精华的意思。从取福德与觉证之精华的角度,称为“曼陀罗”。
供曼陀罗的修法,是显密或大小乘都承认的修法,不应认为这只是密宗的修法。在一切有部的戒律中曾说:制作坛城,于其上陈设供品。《大坛城经》中也说:我做转轮王时,也曾以大海、大地以及四洲珍宝供养诸佛。因此,显宗中也有供献曼陀罗的说法。
密宗供曼陀罗,有供五堆、七堆、九堆、二十三堆、二十五堆、二十七堆、三十七堆等各种不同的供法。譬如:按《积聚续》,那洛巴与阿巴亚等供二十三堆;怙主八思巴的传承是供三十七堆;格鲁派的传统是供二十五堆;显宗常啼菩萨供七堆;时轮金刚供九堆;另外还有五堆的供法。按密宗的观点,曼陀罗有外、内、密、极密四种,此处不多解释。
向资粮田供曼陀罗时,应当以猛利的欲乐多次祈祷。
祈祷的必要性:
对于想要现证法性的修行者来说,祈祷上师与本尊极为重要。因为:一切觉证随行于加持,获得加持又需依赖祈请上师、本尊,而祈请又依靠祈祷,就像祈祷如意宝能赐予一切所欲一样。
大恩上师曾这样开示祈祷的重要性:
譬如,两个人在年龄、智慧、福报、名声等方面都相等,但其中一人修法与弘法利生的事业清净、圆满、顺利,这是由于祈祷观修上师本尊的功德力所致。假如你平常不修上师瑜伽,那么即便你如何地聪明博学、精通佛法、名声广大,也无法成办真正弘法利生的事业。
祈祷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灭除一切道的违品颠倒心;二、发起一切证道的无颠倒心;三、寂灭一切障缘。对这三个方面,论中具体讲到:“唯愿传承上师等加持我,从不恭敬善知识开始,直到执著二种我相的所有颠倒分别心,都能快速灭除;从恭敬善知识开始,一直到通达无我真实性的一切无颠倒心,都能快速发起;以及内外一切障缘都能完全寂灭。”
下面分二层说明祈祷的内容决定是这三者的理由。
必须祈祷前二者的原因:
想要从浑身是过、毫无功德的凡夫,通过道次第的修行而脱胎换骨,成为过无不断、德无不备的佛陀,就必须从三士道依次进修而成办佛道。为了完成佛道的每一支分,实修时必须真实灭除一分过失(颠倒心),发起一分功德(无颠倒心)。
以道前基础为例,在修学如何依止善知识之后,所应断的过失就是不恭敬善知识等颠倒心,应当发起的功德就是恭敬善知识等无颠倒心,包括华严九心等。这样直到修习上士道毗缽舍那时,应当断除的,是执著二种我相的颠倒心,必须发起的,是通达无我真实性的无颠倒心。这是道次第修行从始至终最根本的所求。因此,向资粮田供曼陀罗时,必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祷:唯愿传承上师等加持我,能够速疾灭除颠倒心、发起无颠倒心。
必须祈祷寂灭一切障缘的理由:
修行过程中,外在有天魔、恶知识、人事、环境等干扰,内在则有自己身心业缘等障碍,为了顺利成办前面二种所求,就必须遣除障碍成就、干扰修行的内外障缘,否则将导致修行中途退转、无法上进,甚至放弃修行等过患。因此,第三个所求决定是寂灭内外障缘。
每次修正行之前,都要再三祈祷这三个方面。因为我们所求的或者说是正行所要安住的境界,仅仅依靠自力很难圆满,必须具足他力和自力结合的功德,才能顺利圆满地成就。所以,为顺利成办这三个所求,我们必须在极具加持力的资粮田前,虔诚供献曼陀罗,以猛利欲乐多返祈祷,如此必能获得加持,而顺利趣入正行的修法。
癸七、摄义
这六种加行是为了何者而作的加行呢?
这是为了让我们顺利趣入从道前基础直至止观的所有正行而作的加行。因此,这六种加行是趣入道次第正行的一种加行。
为什么在进入正行之前,要先修加行呢?
因为,只有先作好加行的准备,积聚好趣入正行的顺缘,才能顺利地趣入正行。一般人如果没有如理如量地修加行,便冒然趣入正行,那就很难与正行的修法相应,所以必须先修加行,为正行作准备。
为何必须依照论中所说的次第作加行呢?
因为这六种加行的次第非常合理,由外至内,层层推进,最后直接与正行连结。若能依照这个次第善加修习,就可以直接助益正行。
这个次第具体而言,即:首先应洒扫住处、安置身语意所依;其次,对上师三宝作清净的供养,并且端正地陈设供具;接下来,就是向内调整自己的身心,为了除风,让身心安定澄清,须以如法威仪调身,然后是调心,以发起皈依心趣入内道,以发起菩提心趣入大乘;其后,是在心中明观道次第传承上师等资粮田,作为下面积资净障与祈祷的所依;由于诸法皆依因缘而生,若想产生道次第一切修行的功德,就要聚合正因与助缘,“正因”是修习所缘行相,“助缘”为积资净障。如果没有积资、净障这两种助缘,而仅仅修一个所缘行相,就无法生起证道功德,所以明观资粮田之后,紧接着就要积资净障。
又因为分散修持收效不大,所以必须将积资净障的扼要摄于一仪轨中修持,这就是“摄修”的意义。摄修的仪轨,是《行愿品》颂文中的七支。此七支修法的特点是具足积资净障的种类与扼要。其扼要主要有两点,即境大与心大:每支修法中,所观想都是广大、无尽、圆满的境界;能境的心都是普贤伟大的行愿。对凡夫而言,修习七支的关键,在于对普贤行愿具足胜解信,必须依此胜解信的力量进行念诵、观修。
如法念修七支的方法,就是“如理作意”,而要做到如理作意,就必须事先深入研习《行愿品》长行文的内容(因为七支的颂文都是长行文的归摄,具体内容都在长行文中),直到经义娴熟于心时,才能随着经文如理作意而观修,这样一次如法的念修,就能摄持无量的功德,迅速积集证道资粮。《大乘庄严经论》中开示积资的方法是正修与数修,其中正修就是如理作意。对此七支数数如理作意而修习,决定可以积资、净障乃至令善根增长无尽。经由修习七支,一方面心相续中有很深厚的善根力作为顺缘,另一方面又能遣除违缘障碍,这样再趣入正行的修法,必定能像种子远离干旱又逢雨水滋润一般,快速生起证道。
在前面五种加行的基础上,为了衔接正行,还须对传承上师供曼陀罗祈祷三件事:一者,灭除一切菩提道的违品颠倒心;二者,发起一切菩提道之无颠倒心;三者,寂灭内外障缘。
譬如,进入“忆念死亡无常”的正行之前,应对传承上师供曼陀罗,心中恳切祈祷,唯愿上师加持自己快速生起无常之心,遣除常执,并且加持自己在观修的过程中,没有内外魔障使观修中断或退转。如此一来,正行时就可以承接传承上师的加持,这样结合自他二力,必定收效显著。
所以,这六种加行非常重要,它含摄了一切加行的扼要,若能如法以此净治自心、成熟自相续,则遣除颠倒分别、引发觉证的智慧,自然水到渠成。譬如:修习念死无常的时候,就能舍弃常执的颠倒心,而生起无常的定解;修习依止善知识时,就能舍弃不恭敬的颠倒心,生起恭敬的意乐。其它一切道支也是如此。相反,若未以加行成熟相续,那么纵然你很努力,也无法与正行的修法相应。这样即便修上好几年,心相续也很难有所改变,也就是无法舍弃颠倒心而生起无颠倒心,久而久之甚至会对佛法退失信心。所以,这六种加行极其重要,若能如法实修,效果必定很大,对正行会有直接的帮助,大家千万不可忽视这个加行的准备工作。
壬二、正行分二:一、总共修法 二、此处修法
【正行分二:一、总共修法;二、此处修法。】
癸一、总共修法分三:一、认定修法及其必要 二、修法不善的过患 三、善加护持修行之相
【今初】
子一、认定修法及其必要
【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9]修习所缘行相[10]。】
所谓“修”,就是让自己的心数数安住于某一个善所缘境,并且护持修习这个所缘境的行相。
什么是“修习所缘行相”呢?若以持名念佛来说,“所缘”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修习所缘”是以信心忆持这句名号;“修习所缘行相”,即心中持念这句名号的状态;“将护修习所缘行相”,就是要不断保持这个状态,使其不被其它境缘所转。
以下说明修的必要。
【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缘。】
从无始至今,自己都是被心支配、被心牵着走,心则不受自己的意愿支配,反而随着烦恼等障碍动转,由此发起一切罪恶。现在这个“修”,就是让心随着自己自在而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安住于善所缘境。这就是“修”的必要。
为什么要修法呢?
因为凡夫如果没有修行,身心根本无法自主,完全没有自在,一旦遇到具诱惑力的境缘,整个身心都会被欲望烦恼牵着走,造作无量罪业,而由惑业力牵引我们不断流转生死。
《大乘庄严经论》说:“我见熏习心,流转于诸趣,安心住于内,回流说解脱。”由我见熏习的心,如野马般一直牵引我们在六趣中不自在地流转,只有收摄这颗狂心,让它安住于善所缘境,如此调伏自心,才能回转至解脱道上。因此,我们必须修行、必须调伏这颗狂心,此心一旦获得自在,从修习止观乃至成佛,都可以安住而成就。
子二、修法不善的过患
修法不善,是指不按轨则、杂乱而修行。修行绝对不能随意而行,必须按质、按量、按次第来修,否则一旦养成恶习,就很难医改。
所以,宗大师告诫我们:
【此复若随任遇所缘即使修者,则于所欲如是次第、修习尔许善所缘境,定不随转,反于如欲善所缘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若从最初令成恶习,则终生善行悉成过失。】
如果最初趣入修行时,无论遇到任何所缘便随意去修习,那么对自己所要安住的善所缘境,必定无法按照既定的次第和数量来修习,反而对堪能安住自己所欲的善所缘境形成大障碍。如果从一开始就养成随意杂乱修习的坏习惯,那么一生的善行都将成为过失。
譬如:练习写字,如果首先按笔法练习楷书,练好之后再练其它字体,就很容易善巧变通。如果起初没有依照笔法次第如量地练习,随见任何字体就去练两下,最后一旦养成坏习惯就很难再扭转,即使一生苦练,也无法练就一手好字。因此,从一开始就不杂乱而修,非常重要。
子三、善加护持修行之相
【故于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次应发起猛利誓愿,谓如所定,不令修余;即应具足忆念正知而正修习,如所决定,令无增减。】
“善加护持修行之相”的“相”,就是与“杂乱”相反的“决定”相,论中以三个决定来解释,即思惟决定、誓修决定与正修决定。其中,思惟决定与誓修决定是修前的决定,正修决定为修时的决定。
就如上文所说,杂乱修行具有很大的过患,因此,对于所修诸所缘境的数量与次第,首先必须通过思惟决定下来;决定之后,应当发起猛利的誓愿:“我一定要按所决定的数量与次第来修持,绝不杂修其它所缘境”;这样立誓之后,就应具足正念正知而真实修习(远离昏沉、掉举等),按照所决定的数量与次第,没有增加或减少,全部如次第、如量地修习。
为什么必须决定所缘境的数量与次第?因为:所缘境的数量不定,就会出现少修或多修;次第不定,则将对正行没有助益,甚至成为颠倒,如同医生错乱治疗程序,对治病不但无益,甚至有害。由此可知,修法时确定所缘境数量与次第,极为重要。
以修上师瑜伽为例,宗大师在《增上意乐极净之问题》中说:“诸大行者如果着重修持上师瑜伽,请问:修上师之处、上师的数量、上师瑜伽的正行、根本上师与金刚持无二之轨理、光之射收,此五者应当如何作?”
对此应当这样了知:
一、修上师之处:自身的顶轮、心间与前方。此处为了增长信心与恭敬的缘故,应当观于前方。
二、上师的数量:和自己结过法缘的所有上师。
三、上师瑜伽的正行:前提是首先观修亲近上师的利益与不如理亲近的过患,正行是修炼信心与恭敬。
四、根本上师与金刚持无二之轨理:根本上师与金刚持只是外相上有差别,了义中应观为真佛。
五、光之射收:观想上师白毫间“嗡”字,放光融入自己的头顶,清净身业与脉障,获得上师身金刚之加持,相续中获得化身果位的缘份;观想上师喉间“阿”字,放光融入自己的喉间,清净语业与风障,获得语金刚之加持,相续中获得报身果位的缘份;观想上师心间“吽”字,放光融入自己的心间,清净意业与明点障,获得意金刚之加持,相续中获得法身果位的缘份。
以上五处,就是修上师瑜伽时所缘境的数量,其先后次序,就是修上师瑜伽时所缘境的次第。无论修习何法,首先都应决定所修所缘境的数量与次第,然后,发誓按照所决定的数量与次第修习,不杂修其它所缘境。正行修法时要具足正念,即首先忆念应修的数量与次第,然后依照次第如量地修习,并且要具足正知,也就是在修习的时候,偶尔要以正知观照所缘是否过多或过少,使修习如所决定而没有增减。
癸二、此处修法
【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此处的修法,是“亲近善知识”的修法,即:首先应当思惟依止善知识的胜利——能快速成佛等,而且要思惟不如理亲近的过患——能引发今生来世各种大苦恼等。其次,应多发起防护之心,即绝不蓄藏分别上师过失的心,并且应随自己所知道的,具体思惟上师戒、定、慧、多闻等各种功德,乃至自己的心还没有生起具有清净状态的信心时,应当这样持续修习。复次,应按上文《华严经》等所说的那样,思惟上师对自己已经作的和将来作的恩德,乃至没有发起至诚的恭敬心时,应当不断地修习。
此处亲近善知识修法的数量与次第,决定是:一、思惟依止的胜利与不如理亲近的过失;二、忆念功德而修信心;三、忆念恩德而修恭敬。就像这样,首先通过思惟决定这个修法的次第和数量,接着就发誓决定依此次第、数量而修,正修时则以正知正念依所决定而修习,直到发起清净的信心与至诚的恭敬心为止。
壬三、完结分二:一、当作回向 二、旁述修行时间等
癸一、当作回向
【后时如何行者,应将所集众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贤行愿》及《七十愿》等,回向现时、毕竟诸可愿处。】
正修最后结束时,应当如何行持呢?即应作回向,也就是应将前面加行和正行所修集的众多福德善根,以猛利的欲乐,通过《普贤行愿》和《七十愿》等,回向暂时与究竟的各种所求。
所回向,是通过加行和正行所修集的善根;能回向,是猛利的欲乐;回向文,是《普贤行愿品》、《七十愿》、《入行论·回向品》、《极乐愿文》、《大圆满愿词》、《愿海精髓》等;回向处,即各种暂时与究竟的愿望。
癸二、旁述修行时间等分四:一、修行时间 二、最初修的方式 三、稍稳固时护持的方式 四、不疲倦的窍诀
子一、修行时间
【如是应于晨起、午前、午后、初夜四次修习。】
晨起:早晨天刚亮时,起床修第一座;
午前:上午十点左右修第二座;
午后:下午三、四点左右修第三座;
初夜:天刚暗时,大约晚上八点左右,修最后一座。
这些时辰中,人的心容易静下来,因此在这四个时段中最适合专修。其它时间杂念较多,可以作其它阅读、诵经等事。
子二、最初修的方式
【此复初修,若时长久,易随掉沉自在而转。此若串习,极难医改,故应时短,次数增多。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则于后次心欲趣入;若不尔者,见座位时,即觉发呕。”】
刚开始修行的阶段,如果修的时间过长,心就容易随着掉举、昏沉而转。这样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纠正,因此最开始修的方式,就是每次入座修的时间应短,次数宜多。西藏修行者当中流行一种说法:还有修法的兴趣时,就要立刻停止,这样下次入座修时,内心就会想趣入。如果不这样的话,恐怕一见到座位时就会想呕吐。
所以,“消化能力尚弱”的初学者,应以“少食多餐”为妙,如果“暴饮狂食”,一次就会让人见到食物便想呕吐。莲花生大师说:“初修禅座时宜短,座数应多如水滴,屋檐滴水短时持,如是久修定有益。”
子三、稍稳固时护持的方式
【若待稍固,时渐延长。】
等到修习稍得稳固时,每次修的时间就可以逐渐延长。
子四、不疲倦的窍诀
【于一切中,应离太急太缓加行过失。由此能令障碍减少,疲倦昏沉等亦当消灭。】
修习任何所缘行相时,内心都要保持不紧不松的平衡状态,既不能太急,也不应太过松缓,应当远离过急和过缓这两种加行的过失。这样就能使障碍减少,疲倦、昏沉等现象也会消失。
以前,佛有一位弟子叫昼辛吉,他刚开始跟随阿难修行,内心时紧时松,始终无法进入状态,于是就去请教佛陀。佛陀知道他以前曾是一名音乐家,就以此启发他。
佛问:“你是否擅长弹琴?”
昼辛吉回答:“是的。”
佛又问:“如何才能弹奏出美妙的琴声?是在弦紧时或弦松时?”
他回答:“太紧太松都不行,必须松紧适度。”
佛说:“就像这样,修心也应不紧不松。”
昼辛吉遵照佛陀的教言修行之后,便证得了圣果。
身体过紧,是导致疲倦的主因;心太松,则是导致昏沉的主因。所以修行时,身体应当放松,内心则需警醒,这就是除障的关要。玛吉拉准空行母也说:“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
所谓不缓慢的加行,例如:洒扫、乞食、承事上师、照顾病人等,都要依止正念尽快做好,不能拖延;如果有人来访,也不能以闲聊等耽误,谈话必须适度,不宜过多;需要做的事应该尽快完成,事情做完即应收心,专注修行。必须这样精勤修行善法。此外,修行人应恒时依止寂静神山,早日成办所希求的果位,因为导致死亡的因素很多,而我们不能确定自己何时会死,所以要抓紧时间修行,切勿拖延。嘎当派的祖师有这样传统的说法。
辛二、未修中间应如何分三:一、总说座间所行须成正修的助缘 二、引发止观之因 三、摄义
壬一、总说座间所行须成正修的助缘
【未修中间如何行者,总之虽有礼拜、旋绕及读诵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谓于正修时励力修已,未修之间,若于所修行相所缘,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则所生德极其微尠,故于中间应阅显说此法经论,数数忆持。】
在没有正修的中间这一段时间,应当如何行持呢?总之,虽然有礼拜、绕佛、读诵等许多可以做的事,但是现在此处真正主要的,是要让未修中间的一切所行,都成为正修的助缘。换句话说,如果正修时非常用功,但在下座之后没有修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前面入座时所修的行相所缘,不能依靠正知正念护持,而任其放逸散乱,那么所生的功德就非常微少。因此,在下座未修中间,应当阅读明显宣说所修之法的经论,并且在心中数数忆念执持。
荣素班智达曾以铁的比喻说明这个道理:
入座正修时,六根收摄,一心专注于所缘上,这就像以火烧铁,铁很快就变得通红;但下座时,如果六根放逸,不依靠正念正知观照所修的行相所缘,则如已经烧红的热铁离开火之后,很快就会变黑。
所以,在下座未修中间,应当阅读与目前修法相关的经论,并且再三忆念相应的法义。譬如:入座时正修大悲心,下座时就要观察众生的苦难,或者阅读与大悲心相关的经论,这对正修大悲会有直接的帮助,可以增上正修的力量。又如:入座时修习无缘空性,下座就对一切显现法作梦幻观,如此一来,入座修与下座修就能相辅相成。然而,如今的修行人多数都没有严格遵循这种修行轨理,往往正修时正襟危坐,一下座便放逸散乱。譬如:一天当中入座修两个小时,下座后的其余二十二个小时都是任心逸散。由于下座时任由内心随着尘境放逸,而导致正修时所生的少许功德全被烦恼破坏,这样即便修上若干年也无法成就。
身为凡夫,我们理应认识自己的心地恶劣,善心不易生起,恶念极易涌现。下座之后,六根一旦接触声、色等境界,恶念便会勃然纷起。譬如:入座时还在观修轮回的痛苦,一下座就四处闲逛闲聊,这时由于对轮回的“乐执”增上,正修时所生的少许善心也就随之荡然无存。像这样“进一退九”(正修的时候进一步,不修的时候退九步),何时才能圆满功德呢?因此,宗大师说:“未修之间,若于所修行相所缘,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则所生德极其微尠。”所以,为了保持乃至增上正修时所生的功德,我们必须重视下座的助修,也就是要围绕正修这个中心来阅读相关的经论、作相关的研讨与请教等,如此才能护持正修的成果。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