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悲青增格西: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见悲青增格西: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
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前言
壹、佛典名称之变异
一、般若
《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诠是《般若经》;佛陀虽宣八万四千法门,惟整体言之,可归至三转*轮中,三转*轮皆是描述空性,三者虽出自同一位佛陀所说,主题亦同,惟内容不同;小乘行者以为初转*轮所宣之四谛法及八圣道才是正见,虽然不会说二转*轮及三转*轮不对,但是会把二转*轮所讲如《般若经》及三转*轮所讲如《解深密经》等解释成与初转*轮相符。同样,大乘深见分为中观宗及唯识宗,中观宗只承许二转*轮,会把初转及三转*轮所宣解释成与二转*轮相符。故佛陀的三种解释,若只承许一种,就是将其它二者解释成与其所取之见相符,以中观宗言,只认同二转*轮的《般若经》才是了义。
名为「般若」的典籍很多,可以说佛陀在世时是盛行「般若」的时代,至于般若所诠为何?就如我们通常念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样,「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以这样的方式诠释空性。但到底眼、耳、鼻、舌、身、意及色、声、香、味、触、法等是什么?又如何「无」眼、耳、鼻、舌、身、意?《般若经》就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与地道及菩提等当作一个对象来阐述彼等的空性。
二、现观
惟到后来,这些对象变得不易了解,故又须很清楚地予以解释,此即是「现观」时期,以弥勒菩萨阐释《般若经》隐义道次之《现观庄严论》为表。通常讲“心”好象没有不知道的,但将内心剖析开来成心王、心所、量、非量、地、道等,就不容易知道彼等的区分及界限,故以「现观」之名解释;「现观」即是“现前观见”,心可以现前看到境。般若时代所诠主要是空性,之后所诠主要是内心层次,故一时释义的论著便冠上「现观」之名。
三、道次
至阿底峡尊者入藏,因倡言三士「道次第」,藏地开始修道次第,故名称又改为「道次第」,惟内容亦是这些;除了无常、苦、空、无我等境及了解彼等的具境(心)之外,道次第没有其它不同、创新的内容。故佛陀的教法无论是分成大小二乘,或是分为三藏法典,或名「般若」、「现观」、「道次第」等,皆在极力解释空性及菩提心,或说智能和方便;智能的终极即是证悟空性的智能,方便的终极即是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广论》除最末奢摩他(止)及毗钵舍那(观)二篇外,都在诠释世俗菩提心,而毗钵舍那(观)讲的是胜义菩提心,奢摩他(止)的部份可摄于前面世俗菩提心内容中,也可以摄于后面胜义菩提心,所以可以说整部《菩提道次第广论》都在解释菩提心。
事实上菩提心没有什么难懂的,「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想法即是菩提心,既然不难懂,何以要大费周章解释?因为菩提心很难生起。我们的心要透过很多管道、思惟,让自己的想法渐渐改变;全世界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虽然嘴巴上不会这样讲,但常常会说:「他这样讲…,其实我认为是…」最终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可是我们的想法不会与佛菩萨、宗喀巴大师的见解完全一致,自己的想法又很难改变,故必须从多方面思惟。
四、修心
菩提心最要即是修心,故后代又倡言「修心」,成为「修心」的阶段,如切卡瓦尊者之《修心七义》、朗日塘巴尊者之《修心八偈》,其实内容并无不同。故最早是「般若」时期,之后是「现观」、「道次第」、「修心」等几个阶段,整体内容并无差别,只是各个时期将全部内容整合在某一点上。
贰、佛法传布略述
佛法由印度传至西藏,因有两次传法情况的不同,故分前弘及后弘二期,前弘期是公元七至十一世纪;七世纪时,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开始派遣贵族子弟赴印学习梵文及佛法,回国后依梵文创造西藏文字并开始翻译佛典;八世纪时,因藏人学法出现各立山头互相攻讦的疑弊,故藏王赤松德赞分别迎请当时印度的佛法泰斗寂护论师、莲花生大师及莲花戒论师入藏,从而有了空前的盛况,出现了许多大成就者及大三藏法师。后弘期则自十一世纪阿底峡尊者入藏到现在,《菩提道灯论》即是尊者应弟子菩提光之请而造,由此有了数不清的噶当派大成就者清流,后期四大教派的法派也是由此而来。
佛法在印度传布的情形亦是阶段性的。初始,世尊在印度弘法,到底说了哪些法,后人认定不一,也因此有了佛教四宗,分得再细一些,单单有部就有十八派。当时佛法并未传到西藏及中国,世尊涅槃后的几百年内都是声闻弟子在护持佛法。世尊涅槃后约七百年,龙树菩萨出世,龙树菩萨宣扬大乘法且开创中观宗。世尊涅槃后约九百年,无著菩萨出世,开创唯识宗。佛法传入中国大约是公元六十七年的东汉明帝时期。
中国译经最盛时期即是唐代玄奘大师西行印度取经回长安后,大师到印度那烂陀寺时,唯识教法正盛,大师回国即成中国唯识宗之祖。在大师之前的鸠摩罗什所传则是龙树菩萨的中观见,故二者在深见上所持见解相异。唯识见此波盛行过后,佛法才传到西藏,此时印度佛教流传的是中观见及密续,故西藏前弘期寂护论师、莲花戒论师所传是中观自续见,后弘期阿底峡尊者入藏所宣是中观应成见,而中国在唐末宋初以后就没有再去印度大量取经,所以西藏传承的法就与中国唐代所传不大相同。十三世纪时,佛教在印度便日趋式微。
各地所传之法在广行的内容上无大差别,差异处仅在深见,故传法的情形会随着赶到哪一见解的盛行而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如无著、世亲菩萨在世时弘扬的是唯识见,但当时唯识见并未广传,直至世亲弟子安慧、陈那及陈那弟子护法论师时,唯识见才在整个印度宣扬开来,所以当玄奘大师至那兰陀寺师事戒贤论师时(护法论师弟子),唯识见就是佛法、佛法即是唯识见,以此之故,大师所接的法即是唯识见,佛法在流传的过程中会有这样的情况产生。
叁、《菩提道灯论》地位之要
西藏无论是前弘期或后弘期,所译的显密典籍极多,讲说、批注、著述者亦多,法典虽多,惟大体可分二类:一类纯粹只是典籍;一类则可说是佛法的法律,是学法者的准则;学法者知见是否正确,就视其是否符合此标准。后弘期其它宁玛、萨迦派的教法虽多,惟会认为纯粹只是典籍,而将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视为佛法之律条,犹如世间的法律,而前弘期是以莲花戒论师所著《修次》三篇为准。故二论不仅是西藏佛法的教典,更是教规,符合彼等就是对的,不符合就是错的,其它纯粹只是教典,非是教规。
《菩提道灯论》虽是教规,可是只有三页,内容又相当深广,故多数学法者会看《菩提道次第广论》,因它很圆满地解释了《菩提道灯论》。西藏人虽然认为《菩提道次第广论》很重要,但不会直接读《菩提道次第广论》,而是先学五部大论[1],之后再去上、下密院学密,这些都学完后,有些人才去看《菩提道次第广论》,会看《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人表示要马上上山闭关修行,故在西藏若敢说自己在看《菩提道次第广论》,表示快要成就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是程度很高的人读的典籍,一般就是看五部大论。到上、下密院就是学密集金刚等密续,虽然密集是高深大法,但一般人都会学,所以藏人不会觉得学密很希有,若说在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就会刮目相看,台湾的情形很不一样,学习的人非常多。
释 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之释名会出现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如云:「此中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门中,导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谓此中所诠诸法。」
菩提在佛典中有大、中、小三种菩提,即佛果、独觉果、声闻果,因为有三种菩提,故道亦有三种,每个道都有自己的次第。惟《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诠唯指佛果菩提,佛果菩提才是追求的目标。佛语一切扼要皆归纳《般若经》中,再以龙树、无著菩萨二大车轨及阿底峡尊者的「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的道、这样的胜士法范来修持。胜士法范讲的是胜士或菩萨之道。《菩提道次第广论》讲三士中的上士,即透过这样的上士的道往趣佛果位。
菩提道次第,宗喀巴大师写了广、中、略三本菩提道次第论;本书最广,广引许多经论证成,去掉其中引证的部分就是《菩提道次第略论》;最略本是《菩提道次第摄颂》,此是宗喀巴大师自己修行的体悟,属于证道歌。
总之,要用三士道来成办佛果,这才是最好的菩萨道,这也要经过二大车轨,不能逾越它,只有这样才能无碍通达心要般若之道,只有学好修好般若道,才能最方便、最快速地达到佛果。
--------------------------------
[1] 法称论师的《释量论》、世亲菩萨的《俱舍论》、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月称论师的《入中论》、功德光尊者的《毗奈耶》等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