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第二十四天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2日
来源:   作者:阿扎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第二十四天

 

  贾曹杰大师所著的《入菩萨行论广解》中,对于正知,有一段非常好的讲解。贾曹杰大师的这本著作中,把“正知品”分了几个部分:一,我们为什么发心后,还要学习菩萨学处——菩萨戒;二,方便与般若(智慧),这两者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佛,应该两者均去学习。

  接下来是对正文,即所学次第的解释。我们前面知道,愿菩提心有种种殊胜的功德,尽管它功德广大,却不如行菩提心的功德。真正实践菩萨行,其功德不可思议。一旦发起行菩提心,无论行住坐卧、或是放逸,还是做任何事情,功德都在持续增长。因此在发起愿菩提心后,不去励力修学菩萨学处、菩萨行的各种行为,不把菩萨戒的学习作为我们修持的重点,是没法成佛的。所以发心后,对于广大的菩萨行必须认真地学习。《三摩地王经》里这样说:我们应该把修行菩萨行作为重要的功课。月光童子讲:如果将菩萨行作为我们修行的重点去对待,无上的菩提是不难成就的。

  《修次中初篇》是莲花戒论师写的三部论著之一。修行次第里面的修持,他写了初篇、中篇、后篇,一共三篇文章。在修次初篇中说,那些发心的菩萨,无法调伏自己的内心,就无法调伏他人。要想调伏别人,首先应调伏自己。知道这个道理后,自身就应该在六度的修行,如布施、持戒上去好好用功。让自己身上的善法逐渐圆满,才可以真正利益他人。倘若不修行、不在六度上下功夫,是无法成就菩提的。在修行成佛道的过程中,方便与智慧这两个方面都要很重视地去学习。方便,即世俗菩提心;般若,即胜义菩提心。在成佛道路上,正是应依靠清净的方便智慧——是清净而并非颠倒,倘若修持的是颠倒之道、邪道、不清净之道,那你如何修持?你所行的路本身便已偏离,所希望的果报是不会得到的。

  成就佛的三身,一般大致分为色身与法身两种。色身,即报身与化身的不共因,便是世俗菩提心。倘若没有世俗菩提心,便没有未来成就佛陀色身的不共种子。前面讲过,与其顶礼十五的满月,还不如顶礼刚开始显现的初月,因为十五的月亮也是由这样的月牙渐渐发展而来。佛陀圆满的色身,也是由菩提心发展而来的。法身不共的因,即证空性的智慧。唯有证空的智慧,才可以成就未来佛陀的法身。在我们修行佛道时,要修清净的道,不仅要摒除颠倒与错误,还要圆满。倘若只是修持其中一部分,余下之道不假旁修,这便不是圆满。因此,对于成就无上菩提,对所修的道要圆满、无谬,不要有错漏、错乱、颠倒。唯有圆满清净的道谛,才能令我们最终达到最究竟的佛陀果位。

  《毗卢遮那佛大神变经》是一部密续(密宗经典),经中说道:秘密主一切种智、一切智智,佛陀的智慧是以悲心为根本而出生。《入中论》中讲道:就算你是声闻、缘觉,亦是从佛陀处通过听经、闻法而证得的声闻、缘觉的阿罗汉果。佛陀由菩萨而生、菩萨由悲心而生,所以说一切的根本——不管是佛陀、菩萨或是这声闻、缘觉阿罗汉——均是从悲心此根本而出生。因此,一切种智也是以悲心为根本而产生,然后以菩提心为因,从以方便到为究竟。方便,就是悲心。布施波罗蜜多、大悲、菩提心,以这样的方便摄持,才可能让我们到达究竟的佛陀彼岸。

  在最初发起愿菩提心之后、以及受菩萨戒之前,我们需提起自己对于菩萨学处的好乐心——要有修这个善法的愿望,继而再受菩萨戒。受戒后,就应对菩萨戒,即菩萨的学处如法地学习。菩萨的学处虽然无量无边,但《大乘经庄严论》中讲,可把一切学处摄归为六度。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什么要摄为六度?通过观得增上生,便知想证得人天果报可以以六度来完成;若你想成就自利、利他,也可以在六度里完成;乃至成就一切利他行为,含摄大乘的种种道要,都可以在六度中体现。所以,戒定慧三学、六度的学习,可以含摄所有菩萨的学处。

  要想行持六度,需要哪些方面的因呢?其一是殊胜的大乘种性,即对于修行六度的人而言,其为大乘种子——他对于大乘的佛法、修持,心生欢喜,乃至于听到大乘教法中介绍六度、四摄菩提心的内容,心里就欢喜无限,乃至于寒毛倒竖、泪流满面。能有这样的种姓,便堪称为大乘种姓;另一个则是行持六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依止大乘的善知识,学习大乘三藏,内心在般若大悲的摄持下行持六度;再就是需要有悲心、乃至于空性慧所引发的菩提心。想要行持六度,如果不是大乘种姓无法成办,缺乏菩提心亦无法成办。因此,大乘的种姓、依止善知识对于三藏的广大闻思、让自己生起菩提心,是行持六度的最根本因素。

  “般若”——证空的智慧,若要生起当然是很困难的。但在开初,我们可以依阐释般若空性思想的经典去多方地思维和学习。通过闻、思、修上的精进用功,渐次地学习修习空性,由开始的理解,到慢慢悟入,最后达到现证空性。

  刚才讲解的六度修持之因,是最根本的因。接下来讲六度的体性,即六度各自的定义、内涵。布施的体性,就是“善舍心”,即发起身语意的,是自己的施舍心。把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乃至所有一切,毫无贪著地全部施舍,这样的舍心就是布施的体性。怀着这样的舍心去修布施时,如果只是缘着得到未来人天的果报,并不是清净的布施;真正的六度,要发起为了无上菩提、为了利益众生的心来修持布施,对自己拥有的一切不去贪著,这样的施舍心方才是布施的体性;另就是在这个施舍心的发动下,所造的身、语之业,如身体持物与他人、软语令他人得到安慰,如此的舍心与舍心发起的身语意,便是布施的体性。

  简单地说,布施分为三个方面:财施、法施、无畏施。在行持种种布施时,无论身体、语言等各方面对他人所表现出的,均不是轻视地给予,而均是非常恭敬,也没有炫耀、洋洋自得,这就是善业。你驱逐了自己的慢心、非常恭敬地布施给他人,我们自身积累的福德便更多。倘若布施后怀着炫耀矜夸的心,反而就是浪费了自己的布施心,未能如愿地把功德发扬出来。

  语言方面的布施,其中最好的便是对别人开示善法。在他人有希求心的情况下,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或于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能以善言相告和帮助。以如法的、如理的善语劝导他人、开示他人,这便是一种语言上的布施,是非常好的行为。此种布施一定要在他人希求的情况下,否则自己喋喋不休,也起不到作用。在做法布施时,切忌以贪著名闻利养之心去造作,这样不好。应怀着能利益他人、对他人有所帮助的心,这样便是语言方面善法上的布施。

  持戒的体性,可说是在两种断心的摄持下所作的善法。其一,我们常说持戒时断除伤害他人的行为,包括十不善业,身语意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这些行为理应断除;其二,我们虽然持戒、布施,但若只是为了自身追求解脱、唯图自利,这是小乘心态,也理应断除。在这两种断心——其一是断除害他的行为,另一是断除自私自利的小乘思想——的摄持下,所做的善法便是持戒的体性。

  安忍的体性是什么?分三个方面去说:其一,对于外在的损恼,自己能安忍、不动烦恼的心。无论在身体、语言或是心灵,乃至于自己所拥有的资财上,外界都可以给我们种种伤害,当这些伤害发生时,自己都能够安忍:安住不动、不生嗔心、足够泰然自若,这样的心便是安忍的体性。戒律里常说,对草、树木、乃至种种之物,不要随便动,亦不要随便砍伐。因为年代久远的老树中一般住有树神,如果你去破坏,就间接地伤害和触怒了树神,或其中居住的其它有情;其二,对于在修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痛苦,不管是寒热、饥渴,还是身体上的疾病痛苦,也能够如如不动;其三,对法的胜解心。我们常常说,生起“无生法忍”,即是对于佛法,不管是暇满人身上能够生起证悟,还是对佛法生起胜解,也是一种安忍。安忍不一定是忍辱,对于法能够认可也是一种忍。

  精进的体性,就是为了摄持善法、饶益有情,而心生欢喜。精进是欢喜善法,倘若于不善法上投入精力,如彻夜不眠,那不是精进,只是邪精进。真正的精进是对善法的好乐心,受善法、持戒,乃至饶益有情的种种行为。心生欢喜,乃至由此发起身语意三门的业,这便是精进的体性。

  静虑的体性是什么?就是心于善所缘境,专注一境——即对于善的所缘,心能够专注在上面,不为外在的境界所动乱,不管是掉举还是昏沉,都能够远离,就是心于静境。心能完全安住于所缘境上——所缘境种类当然很多,但不管哪种所缘境,你把心安住在上面,它就不会到处乱跑,这便是禅定。

  般若的体性,就是对于世俗、胜义上安立的法,一切有为、无为,都能以非常细的、最极分别的心来作拣择。般若并不一定都是证空的智慧。对于世俗的法、无常的道理,乃至对于其他种种法,能够非常清晰了解的这种慧,都可以叫做般若。当然,证空的智慧是最重要的般若。般若内涵所缘的境,不一定只是空性,对于其他世俗谛也是有的。

  我们这里所讲的体性,并不是非常严格的定义,只是大体上让大家对这些有所了解。严格地定义体性,就有许多细分了。这里只是先让我们对六度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下面便是六度的分类。

  布施上,我们方才已讲道分三类:法的布施、财的布施、无畏的布施。

  戒律方面也分了三个方面:摄律义戒(即不让自己造恶)、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忍辱亦分三个方面:一是耐他怨害忍,就是对于他人的怨害、伤害,我们能够忍耐;二是安受众苦忍,就是对形形色色的修行之苦、寒热饥渴等都能够安受;三是谛察法忍,是正法忍,即对于正法的认可之心。

  精进也分为三方面:一,披甲精进:发起强大愿力,为利益有情而宁愿长久时地住于地狱;二,摄善法精进:即在六度的修行上励力精进;三,饶益有情精进。

  静虑也分三个方面:一,现法乐住静虑:通过静虑,现前便身心安乐;二,成办功德静虑:即成办种种禅定的功德;三,饶益有情静虑。

  般若也分三个方面:一,通达胜义谛的般若;二,通达世俗谛的般若;三,饶益有情般若,即于饶益有情这方面的智慧。

  大致便如此分类。

  下面略为详说静虑的分类:

  第一,现法乐住静虑:我们通过修行、静虑,而得到禅定,身心轻安。对现法、现实,身心由衷地充满法喜,做任何事都没有疲倦,自然而然从内心中流露出欢喜来。这需要禅定和静虑的功夫,否则无法做到;第二,成办功德静虑:成办功德,指各种各样的神通、神变,乃至种种事业。许多地上(指菩萨初地之上)的功德,如证空的智慧、以及见道、修道阶位,没有此禅定也不不可能成办。毫无禅定的力量,登地是绝不可能的事,因此地上诸多的功德都以静虑为基础。这便是成办功德静虑;第三,饶益有情静虑:指通过自己禅定的功夫,产生种种神通,有了神通后,利益众生便很方便。《入行论》的作者寂天菩萨离开那烂陀寺,做形形色色的利生事业时,他熟知应化的机缘——在何处以何种方式能利益众生,菩萨心中悉皆了然。这均是靠禅定,即静虑的功德,引发出神通,然后才能利益有情,否则便无法成办。这就是饶益有情静虑。

  下面略说般若的分类:

  第一,通达胜义的般若:在般若里面,说的第一个就是通达胜义的般若,这主要是对空性,即胜义谛进行证悟的智慧;第二,通达世俗的般若:此是说世俗谛,各种各样的五明,如工巧明、医方明等,均属世俗谛。通过世俗的方式,于世俗的一切法了知,这样才能证得一切智;第三,饶益有情的般若:如此了知了世俗谛,才可以以世俗的方式饶益有情。

  下面便是对六度各自的名字进行解释。

  布施,在梵文中叫檀那(DANA-PARAMITA)。檀那,即对所拥有的物资能悉皆布施。一般的世间人即使拥有再多,哪怕坐拥整个山河大地,仍不满足。这种不满足的心便是贫穷——即使外在资财再富足,内心仍无餍足,便和贫穷无异。而若能布施,即使外在物资很少,但是若能广大地布施,则说明他内心是富足的。能够施舍的意思,即是能够舍弃自己内心的贫穷、内心的无餍足。可以将自己拥有之物完全地布施出去,这就是布施。

  戒律,在梵文中名为尸罗,即清凉之意。能熄灭烦恼猛火、转为清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戒律”。

  安忍,就是对各式各样的境界都安忍住。不会发起嗔心、愤怒,便是忍辱。

  精进,就是好乐于善法、在善法上努力用功地修持。

  静虑,梵文意译为持心,就是把持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心散乱、抓住它,不令它乱跑,不要让它昏沉、掉举。这就是静虑。

  般若,通达胜义即是般若。我们所知般若可分为通达胜义的般若与通达世俗的般若,但在般若中最殊胜的便是通达胜义谛。因此一般而言,般若释名,便定义为“通达胜义”。胜义,可以有很多种解释,通常而言指最殊胜的内涵、最殊胜的真理。因此,通达最殊胜的真理,就是般若。

  下面简单宣说六度的果报。

  通过布施,能得到资财、受用,能感得未来的不贫困、不匮乏。

  通过持戒,能得到人天的安乐。经典、论典中讲道:人天安乐的因,除了戒律之外别无他物。这便是说,人天的因,最重要最主要的就是戒律。

  通过安忍,能令容颜、相貌非常端严,心也极为调柔。

  通过精进,能让我们的身心看上去非常有威德。

  通过禅定,能得到坚稳。做任何事都能一心一意、非常稳定而彻底地完成。

  通过般若,能生起各种各样的智慧。

  简单宣说,修持六度便能主要得到这样的果报。

  六度是菩萨大行、成佛的因。一切的功德都需要六度的摄持,才能够令其圆满。我们把六度大致的情况宣讲了一下,利于后面的学习。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