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54-155卷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日常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54-155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54卷 A面

  这个地方所说的完完全全是我们大乘佛法的完整内容。这个密教部份,它的共同部份跟它一样。密教不共专门谈密教的,一点影子都还没碰到,一点边都没碰到,如果说有的话,只有几个字:二次第等。就这个,两个次第等,就这个,两个次第是什么?不晓得,也没讲,这是我们必定要有正确概念的。这个,我说到了这点啊!我想起,今天刚开始讲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他听了二堂他满欢喜,不晓得第三天他哪里来的概念说:「这个密教的,从此以后他不听。」我觉得真遗憾。其实,其它的人,不管他是念佛、持戒,是像我一样,刚开始的时候,看见人总是觉得有点皱皱眉头,听完了以后啊,学完了以后,没有一个例外,是人人欢喜。所以这个地方我特别说一下。

  下一堂课啊!在这个地方特别说一下,你们啊!可以暂时先把那个考卷啊!好好的去努力一下,下一堂,我先把那个法华的眉目抉择出来,那么,怎么样把真正的圆教说的内容,那个时候你就了解的清清楚楚,完了以后,最后的时候,才把广论上面说:特学金刚乘。这个原则,再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性的介绍。

  现在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五五七页。这个,上面已经把我们整个的,眼前所了解的,属于大乘的不共,或者诸佛究竟意趣的这个中心─菩提心,以及满菩提愿这个最主要的大纲,已经完全指出来了。通常上面我们说显教,如果把密教也包括进去的话呢,那就是说大乘的共同的基础。换句话说,大乘不管是你走显教、密教,在我们显教当中的话,我们所谓的大乘的八宗,没有一个例外的,这个基础。然后更进一说,包括密宗在里面,密教的基础也是这个,所以,实际上前面这部份,无论显、密,是究竟一佛乘的究竟圆满的意义、纲要,以及它的重心,以及它的次第上来,通通已经圆满的,已经有一个说明。再下面看:

  p. 557 (3)

  【◎ 第二特学金刚乘法。】

  这是个特别法门,这是个特别法门,金刚乘这是个密乘,实际上金刚乘的内涵是非常的深、细、博大,弘一大师在他演讲录里面曾经有过简单的说明,他介绍大乘各宗,谈起密教时曾经说过,他说他当初先看那个仪轨啊!对它很不了解,一直等到后来,看了这个「大日经疏」以后,才真正了解密教的内涵,那时候他觉得,啊!这个义理的高深呀!的的确确,是非常高明的圆满的教法,正因为它是非常高深,所以,一般的普通人,的的确确很难见得到,探索得到,所以他就说了,最好一开头的时候,不要去看那个仪轨,那么,至于现在那个事实来说,上次也说过了,我们不要从那个行相上面去看,行相上面,你不了解它的内涵为什么,一下容易误解,你了解内涵以后的话,至少,概念上面晓得是怎么一回事情,然后依着次第,才不会出错。现在,这个地方呢!这是把金刚乘,非常简单的说一下。所以说,你们看一看,总共说起来,讲到这里为止,一共已经讲了五五七页,这么多,到现在为止,除了名词以外,真正的密乘还完全没有讲到,讲了二个名词,而所谓的见道的纲要就这么一页,总共的就一页,实际上这只是随便的点一下而已,这个我们要了解的。

  【如是善修显密共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

  你要学密法,一定要什么呢?把上面这个基础,所谓这基础,就是显密的共道。不管你是显教也好,密教也好,这个大乘必须要的基础,你能够修习,而且是善修,不是说有一个肤浅的了解,了解,可以说没有用处,了解了以后如法行持还不一定行,要如法,如法里面包括了如理如量,基础要学好了,没有错,这才算。

  那个时候!应该入这个密教,为什么原因?他下面就是告诉我们,因为这个密教走法呀!它能够以最快速的方式呀!来圆满二种资粮─福、智二种资粮。我们晓得佛之所以成佛,没有别的,他就是,明足、行足二样东西,智慧、福德二样圆满,所以我们整个的修学佛法没有别的,也就是怎么把智慧跟福德二样东西圆满,而现在这个特别的方法,是以最快速的方法,来圆满这个。这是他为什么真正难能可贵,因为他快速,同样的他所付的代价也比较高,走法也比较特别,也比较难走,所以普通一般情况之下,不具足这个条件很难修学。所以佛也不轻易传授这个方法。

  不要说我们释迦世尊这个教法当中,真正接受密法的很少,在我们整个贤劫千佛当中,根据密教的经论上:一千尊佛当中,真正传密法的总共只有四位,有的说只有三位,你就可想而知,这个密法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它有它的很多特殊条件,这个这里我不会详细说。除非,诸位真正的自己觉得心力够,有条件,至少有这个兴趣,那么你不妨进一步去了解它。假定说走这个路子的话,这个的确不是我们普通一般人所想象的,但是,我们别以为说这个密教里就有,这个在我们一般的显教经典当中也有,这是因为我们平常不了解这个密教的内容,所以看见了以后,就是觉得嗯,不晓得,就是天台化法四仪当中有顿渐、秘密、不定,那个秘密你法,无法……,这是个秘密,你不了解,这样子,包含在这个里头。

  然后另外的贤首,小、始、终、顿、圆,贤首说这个圆教是华严,根据华严,这很有意思,华严善财童子,以十信满心,一生导归极乐,这个在显教里面,平常的时候尽管有这个理论,一般说起来,从来没这个说法,怎么一生这么圆旷之因,这个什么当然,因为这个这是祖师,佛,祖师来说明佛的深远的意趣,我们大家奉为效魁说,这个最高明、最圆满的,它实在很明白,明白说明一生取办,但究竟怎么一生取办法,欸!那我们就没有了。所以,密教就是实实在在的这个把一生取办的内涵,把它的整个内容告诉我们,所以你真实的了解了这个密教的这个整个的圆满教法,你回过头来再看的话,我们显教里面,换句话说,共同的基础里面,处处皆是,千真万确的处处皆是,乃至于法华经上面,也一样的说明了这个,这个我们平常的经验都有,就像我们现在已经经验到的事情,那你在还没有过来之前,你不晓得是些什么,你经验到时,噢,原来这个。

  所以,他说他的密,他有很多原因在,这个也是属于密,因为,这个是佛果位上的种种方便,这对凡夫来说,的的确确你没办法透彻了解的,所以他叫─密。这个详细的道理,我们这里不去申述它,这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要走密教的这个路的话,这个次第最主要的大纲说一下。下面就把这个大纲,分成几个主要的段落。

  【若入彼者,如道炬论说,先以财敬奉教行等,令师欢喜。较前所说尤为过上,然是对于能具咒说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

  这是真正修学密法的第一个要件。你假定要走这条路的话,前面一开头就说过了,假定你对这个密教或者是根性不同,或者兴趣、或者其它的理由而不愿意走的话,那么就走显教的就可以了。假定说你自己具这个条件,要走这个路,那怎么办呢?就引这个「道炬论」,这个道炬论就是阿底峡尊者所作的,换句话,这是印度当年最了不起的一个大祖师,各宗各派所宗奉的,那个上面就说:第一步。(前面那个基础已经完成了),这个第一步的说话要注意噢!就好象我们现在念书,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念完了,那时候啊,你进入研究所时,那个是第一步,不是我们说进幼儿园的第一步,那就差得天差地远了,那时候先以财敬,奉教令师欢喜,那时一定要找到一个好上师,好老师,这个是善知识的重要,前面已经一再说明,平常我们说:「真正的,最圆满的善知识是佛。」那是特别指什么?密教里面,密教里面真正的上师,他的的确确是已经达到了最高成就,应那个最特殊的这种、了不起根性的弟子,然后以他相应的这一个信心来示现凡夫相,却是佛的圆满报身化现的,就这样。

  这个老师,这个是所谓的最上的一种老师,当然有稍微差一点的,但是前面已经说过了他必须要的条件,那个时候你一定要令师欢喜,这个们就有一点不大了解,在我们普通说的四依,大师是依法不依人。这个密教里面却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依人不依法。如果我们不了解内涵的人看起来觉得这是个矛盾。我当年也是这样想:这怎么可能呢?一直到后来真实了解以后,那个才是,才是决不矛盾,而且必然相顺,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很多空!有!那么好象二个互相决裂,大、小,大家又是唱对台戏,其实你真正了解了以后,不但不矛盾,而且彼此间一定都有互相,相辅相成的必然的条件在,必然的条件在。

  那天有人提个问题,因为我最近常常举个比喻说:「筷子呀!两枝筷子夹得起来,一枝筷子就不行。」有一个人就意想天开,居然拿了一枝筷子也吃起来了。你怎么讲!对了!对你们看见过的,你们说碰见这个你们怎么回答他,你能回答吗?不妨想想看,你们有本事回答的请举手。你怎么回答?他说:「这不是正常现象,正常现象一定要两枝。」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见?来,你说说看。他说:「一枝筷子有所遗漏,就是夹不起来。」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法?我告诉你们,这两种说法,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但是真正解答这个问题的话,你不能针对他的问题解答。因为,我前面提的时候说,任何一样事情都必须要两样东西对起来,如果这样的话,不管你的回答多少,换句话说,我的前面之中立论至少不管你说的怎么圆满,我前面这个立论没推翻掉了,对不对?换句话说,他这个说法,如果你像前面这样回答他的,刚才这两种回答的话,我前面这个立论也建立不起来了,所以这个是大家要学习的地方啊!

  但是,我前面这个立论矛盾吗?能推翻吗?不矛盾,推不翻。绝对不矛盾,你们不妨用一天的时间想想看,看看你们能不能想的出来,所以说,我说:「假如你们能够善巧的学好了,不要说证得,就是圆满的教法,如果你把握住了,你这个立论必定在任何情况之下,绝对圆满,没有一点遗漏,没有一点漏洞,无懈可击的,我告诉你,他是一枝筷子对,可是你这一枝筷子没办法击倒我这个说法。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智慧的话,你能够把握住任何情况之下,这个道理。关于刚才这个答案,因为为了使得你们听到了这个教法以后有更深刻的印象,给你们一个时间思考思考,好不好?因为你们可以讨论讨论,我明天会告诉你们,如果我忘记掉了,你们提醒我一下,如果你们不提醒的话,那很抱歉,我现在记性很坏!

  好,现在,这个我要说明的是刚才所说的依法,依人两件事情,如果你有了智慧以后,你能够圆满的解释的清楚。在前面我曾经提起过一个问题:「既然依法不依人,请问你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我们应该念阿弥陀经,不应该念阿弥陀佛?」那现在我们解决了,我正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却是正依法的时候,不了解的话,对啊!你要依的是法!既然依的法,你怎么念他佛?这个好象是矛盾,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解释过了,现在我们懂得了说:「噢!原来是这样呀!」所以你同样的道理,你了解了这个真实的内涵以后,这个法跟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换句话说,这个法是指什么法─圆满、正确、无误的教法,这个圆满正确无误的教法怎么来的?佛讲的。为什么佛能够讲,因为他能够圆满,正确的了解世间一切现象,所以,就我们现在这个教法来说,这个根源确是佛,佛又是怎么来的呢?佛的根源就是法,因为,他是依法如理的听闻,思惟,修持,证得一点没有错误、缺漏而得的。当两者要到圆满境界的时候,那是两者不可分的,所以佛的根本身是法身,妙了!依法为身。这个很清楚明白的说明了一件事情,佛陀是依法为身,实际上法、佛之间,这个关系已经有一个很明确的交待,不同的只是说:圆满与否。如果说,真的是这个人能够跟法完全圆满的话,这个人比法还要来得可贵,对不对。因为为什么?那个法对不起,你对这个法是不是能够相应,这个还不一定,这很清楚,就拿我们眼前来说,尽管这个法圆满的摆在这里,对不起,我们不相应。反过来说,因为我们自己的条件不具足,所以这个圆满的法摆在这里呀!对我们来说变成残缺不全的,我们没办法善巧的用这个法,对不对?是不是这个事实摆在这里,那要怎么办呢?要一个对这个法已经有认识的人的指授,那么你才能够真实的如法的得到它,而得到的程度,就看这个人对这个法的了解跟悟证的程度,单单这个够不够!还不够,还要什么?你是不是受法的根器,对不对?还要这个相应,假定这个人是究竟圆满,而你受法的根器不够的话,那还不行,现在密教的真正的条件是什么呢?他一定要你是一个受法的根性,究竟圆满的时候,所以真正的密教,它最少最少一定要十信满心这个位次,满他的心,这个十信满心的特点是什么?净心为信。他的内心当中,虽然没有如理如量的证得,却是他把他的烦恼跟这个真理之间,已经看的清清楚楚,这个烦恼虽然并没有彻底的断除,可是,的的确确已经能够完完全全不受烦恼的控制,认得烦恼的真相,而他有无比的好乐心,一心净信这个圆满的教法。换句话说容器本身,不但彻底洗干净,而且他的量能够容纳圆满这个,那个时候他有最高敬仰好乐求法之心,以及行法的精进的意志,那个时候他的条件成功了。

  反过来我们看佛陀的特质是什么?三世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例外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把他所学得圆满的教法传持,他为什么不传持?不是他不肯,而是弟子不具足这个条件,这是我们很清楚,很明白的了解。回头我们马上看法华,法华上面一再强调,这个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例外的,其实我们眼前也可以很清楚,很明白的。

  固然,我在这个地方苦口婆心劝大家,我往往只觉得很辛苦,反过头来我想想当年我的老师来劝我的时候也是一样,在诸位我想也是可以体会得到,你们啊!在这个地方听,跑到别的地方也劝别人,乃至于还没出家,在家的时候,要想劝弟弟妹妹,自己的子女也好,你呀!尽管呀!苦口婆心的劝他,对不起,他就是不能接受对不对?佛对我们亦复如是,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真的弟子具足这个条件,那个是佛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一定把他最好的东西倾囊相授。这个时候,请问这个人如果是佛的话,人、法有没有差异?毫无差异,第一个。第二呢?在这种情况之下,的的确确我们像前面说的,要法你自己找的半天不一定找得到,而这个人的话,却可以圆满无缺的,把他所验证的经验一步不差,所以你具足了这个特殊的条件,这个时候,依最圆满的法正是依这个最圆满的人,依最圆满的人正是依最圆满的法,而这四依当中,依法不依人这点作到最极致,最圆满的一定如此对不对!这是我们要真正了解的。

  所以,我一开头就特别引证一个公案,这个公案不能做为我们立论的根据,但是的的确确可以做为一个旁边的例子!刚才,弘一大师说的话,这个大家第一个要记得。所以第一个要找到老师,他说:「至少要具足这个条件。」那么,为什么你要这样的令他欢喜呢?原因是这样,你真正依靠善知识的时候,这个固然你要找老师,老师也要找你,一定要看看你,我们现在像平常一直说,我们到学校里面去念书,我出了学费了,这个老师要来迁就我的,在佛法里没有这样的事情,佛法里没什么,那么人家说起来,你这个宗教的特质,还是什么,错了,完全不是,就是世间任何一个方法,你要学好这东西的话,你一定要对你所学的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一定是把我们自己的知见拿掉,全心全意去学那才可以,这个是很清楚,很明白的,对不对?所以前面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你依止善知识一定要九心。第一个心舍自自在:处处的地方,为了你这个,为了我要这个。那我什么啊?原来现在到这里,我们已经有了完全的了解了,我的所有的东西,那真正害我的就是这个,要用尽方法拿掉它都来不及,而要想拿掉它唯一的办法,就要靠善知识如理的教授。然后呢你行持,要如量的达到,不是吗?这样。

  现在既然这个善知识是个圆满证得的人,他当然能够鉴别你,当然也能够鉴别法,他现在要把最圆满的教法给你的时候,如果说你的心里边,还有一点的这种杂质,对不起这个东西放进来对你也没有用场。前面已经说过了。所以,断器三过当中啊!很清楚,很明白,所以这个第一点主要是调练我们的身心,就算纯了以后,他还要调练的柔了不能再柔,那时,你要怎么办就怎么办。所以说:「十信满心。」我们平常讲那个名词,静心为信,那个心里面,不但净一点不杂,而且要很调柔,你要怎么办就怎么办。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54卷 B面

  而且要很调柔,你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是他的一个特质,一方面要这样地调练它,一方面地锻炼他坚忍的意志,种种的条件,这是他真正的内涵,如果你了解了这一点的话,你就对它一点不怀疑,反过来说,那个时候还有个必须要的条件地,必须要什么条件呢?这个老师本身也够量,如果这个老师本身不够量地话,你碰到了这个情况,那就出了个大毛病,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所以啊!佛法讲缘起之法,一定是如此因如此果,你必定要把这个事情的因缘法相把握地清清楚楚,了解地透透澈澈,自然做起来哪一条路都对,否则地话,莽莽撞撞去弄的话,高也不对,低也不对,所以他下面告诉我们,这个第一个条件就是这样地,那么有了这个,

  p. 557 (5)

  【其次先以清净续部能熟灌顶,成熟身心。】

  找到了老师,那么你也更能够如法的接近老师,那个老师能够调练你的身心,一定是把你前面地要做的基础,如果还有罪障的话净除,如果还有资粮不够的话,他前面一定是先跟你要集聚资粮,实际上呢?当我们去要依教奉行的时候,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真正说起来,这个是最佳集聚资粮的方法。这本论一开始就特别的说明,而将来如果说真正入密教的时候,他更有完整的说明,而这个说明不一定在密教当中,显教里边的大乘经论处处说明这一点,这是我们必定要了解的一个基本道理,所以说有了这个,那个时候,这个老师!就给你灌顶,这个灌顶,平常我们说灌顶、灌顶啊!灌顶不那么简单哦!灌顶平常是什么呢?就是印度的习惯,当那个老皇帝,决定要传那个位传给那个他儿子的话,那个王子当中,足以担当得起这个王位的这个最了不起的这个儿子的时候,那时举行的仪轨,说好现在呢,你已经够资格做为这个国王了,现在这个灌顶亦复如此,把佛的这个整个圆满的内涵,说现在呢?透过这个仪式传授给你,世间这是一个幻象,而佛法不是,它的内涵,换句说,成佛圆满的种子也是那个时候来灌注到我们身心上头,所以说那个灌顶有非常殊胜的意义,平常我们现在说,哎呀!密教上师就跑去灌个顶啊!那好的结结缘,就像我们现在跑到庙里合一下掌,哎呀!我们啊!阿弥陀佛嘛!固然是佛,释迦牟尼佛是佛,观世音菩萨嘛固然是佛,然后呢?我们跑到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啊反正都没关系啦,就是同样地道理,这么这个灌顶一定要什么?清净地续部哟!换句话说,这个是一点点哪没有差池地,没有一点点差池,圆满无缺地,那个为什么要这样地呢?它能够成熟我们身心地,这是一个种子,这个种子本身种下来,如果有一点点小毛病长出来,就长不好,如果损坏了,那根本没有这个可能,平常我们常常举的例子说,尽管今尽管现在我们房子里啊这个电灯、电扇、电视,啊这个样样具全,对不起你没有这个电不行,那现在这个关键点是什么?就那个电,说我们这个自己具备地这个条件啊!说起来,哎哟!我们这家东西几万块、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好象很值钱,但是不管你在值钱啊!比起那个破铜烂铁接进来的话,你不能比,破铜烂铁那个电啊!你要想自己造一个发电厂的话,哇,那是要百亿、千亿计,那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它一定是诸佛成佛的圆满的成佛的种子,透过上面所说的师弟之间的这个条件,才能够加持那个身相,这个我们必定要了解地,平常我们不了解中,动不动说我修密教地,那个固然是大增上慢,另外一种人,是不懂得人,因为看见了它错误的形相,随意毁谤,那是对自己最大的损害,也是最大的自己障碍,这一点我们必定要了解,那么然后呢?这个是第二步,灌顶的当下,他一定要受那个密宗戒,啊这个密宗戒是要求非常严、非常严。

  【次当听闻了知守护,尔时所受三昧耶律。若为根本罪犯染着,虽可重受,然于相续,生道功德最为稽留,故常勇猛莫令染着。又当励力莫犯粗罪,设有误犯,亦当力修还出方便,彼等皆是修道基础,若无彼者,则如墙倾,诸危屋故。】

  那么那个时候,灌顶的时候同时一定啊也要受这个戒,这个戒叫做密宗戒,密宗戒有专门名词教三昧耶戒,三昧耶,拿我们说誓句,我们的发的誓,说我发誓要这样作,像我们世俗上面跟人签个约,然后呢?跑到去跟人家签个名,或者你盖个图章,盖个手印,对不起,到那个时候你不能毁约,你一毁约的话,那么这个这张合约就失效了,现在我们跟这个佛菩萨定了个约,那个佛菩萨是说现在有这样圆满的相,刚才说的,啊我们跟电力公司定个约,你只要照这个规矩这么来的话,付这么一点前的话,我那个几千亿的这个电就近来了,但是你必定要遵守这个,如果你自己破坏了,那对不起,这个电就不来了,就这么简单,就这样,所以这三昧耶那一点不能破的,叫做誓句,还有一点呢?平常我们这个身啊,所以我们凡夫业力所感得的,这个是业力所感得的杂染之身,一旦你受了这个三昧耶戒以后,这个身体不受这个,我们叫誓句身,他有个特别地名字,而且内涵也不一样地,我现在遵守这个誓句,所以啊,诸佛菩萨已经把那个圆满果位、佛的种子灌注在你身心上头,你只要照着这个合约,誓句的条例去做的话,那你能够享受这个,然后呢,使它增长、扩大,相当于我们物理,你怎么用它就怎么对,那电的全部的功效你可以获得倒,就这样,啊这个东西啊!啊!所以你受了以后要听闻了知,一定要如理地听闻,正确地如法地去守护,假定对这个根本罪染,一但犯了你就完了,虽然它还可以重受,虽然可以重受啊,但是你的相续,就是身心上面,真正生道的那个基础坏了,重新来,对不起,那很慢很慢,很慢很慢,所以一旦被坏掉了以后,就算你忏悔干净重来,那再要想当生成就的机会,很难很难,我没有认真学过我不敢说,不过只依我现在常识判断地话,以及一般普通听说,已经是绝无可能,几乎是这样,这是说你犯了以后,你能够忏悔干净重受喔!假定你犯了以后不忏悔,或者那个的话,那个堕落起来之可怕极了,别的平常我们这个一般显教的戒啊!最多我们堕落地狱啊,它要我们不堕落,堕落的一定堕落金刚地狱,那是阿鼻地狱当中最严重的一种,最严重的一种,所以这个密宗戒不要以为轻轻松松,哈哈哈,这个越是最好的法啊,啊你学起来,学好了固然易得殊胜的了不起的功德啊!这学不好的话,毛病也出得最大,所以我们常常说的比喻,你跑步了、跌跤了,你再怎么样了,当然不能一定说一定跌不死唷!但是通常一般来说的话,那几乎跌伤的可能都很少,可是你坐飞机的话,它要嘛不跌下来,跌下来不跌死的可能是几乎是绝无仅有,这个同样地道理,啊,这个我们顺便一提,那么不但是根本罪犯,就是其它的它也是一样,就算有一点不小心犯了,也要努力地求还出的方便,因为这个是根本,换句话说,你想嘛!刚才我们说过了三昧耶身,现在我的这个身体是根据这个来建立的,你现在这个根本弄掉了,当然出了毛病了,这个种子一样,这个种子你把它弄坏了当然不行,我们没有学过密教不知道,但是至少本论一开头的时候,引证这个论的根本的造者,阿底峡尊者,你还记得吗?阿底峡尊者,他修学了佛法以后也出了家,出了家以后,他对这个小乘的戒根本就没犯过,唉哟!要我们现在看这个小乘的戒能不犯,那怎么可能!那是两百多条,它不是粗戒,他是最细微的他都不犯,你们仔细看看那个印度当年那个,的的确确,但是他出了家以后,以后就没有再犯,菩萨戒他就要犯了,密宗戒简单的很,没有几条,他就是经常在犯,唉呀!他一犯,他所以在做很多事情,随时他就坐下来,然后供曼达拉、念咒,为什么?他觉得犯了,犯了戒赶快要忏悔!绝不能留到,这个可想而知,这个密宗戒如理地说起来,难极了!我们现在啊!就因为末法,大家,大家结一个缘啦,种一点种子啦!总觉得看的不太容易,实际上他内涵究竟什么根本不知道,就像平常一般,我也看密教的仪轨,那至于我们大乘一般地,大家都是这样,早晚课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渡,四句念过了,到底里边是什么?谁都不知道。往往这个情况,乃至于念过的人随口溜过了,脑筋里连他念过什么他都不知道,不要说它内容,这是我们如果一检查的话,很容易了解的。所以这个地方特别从这个上头来说明,这个就像什么呢?说是道的基础,就像墙坏了一样,唉呀,这个房子非常危险,我们现在这个房子通常是用柱子撑起来地,你晓得以前那个老房子的话,不是像我们现在,不是钢筋水泥的柱子等等,没有啊!就是把那个墙砌起来,然后上面再架那个梁,你现在那个墙垮掉了以后,对不起,那个屋顶一定塌下来了,这个是特别说明,那么下面就引证。

  【曼殊室利根本教云「佛未说犯戒,能成就诸咒。」此说全无下中上品之等成就。无上瑜伽续说,若不守护诸三昧耶,下劣灌顶不知真实,此三虽修终无成就,故若不护三昧耶律而云修道,是极漂转咒理之外。】

  上面把道理说出来了,下面马上引经来证明,很清楚、很明白,这两个经佛亲口说的,佛从来没有说过,十方诸佛也没有说,说犯了戒而对密教有什么成就,不可能,不要说上品成就,乃至于中品、下品成就都不可能,什么是下品成就呢?平常我们说,唉哟,念咒有什么灵验啊!什么感应啊!那个可以说下品成就,所以现在人念了一点咒,唉呀!这个灵得不得了,然后说说我学了密教,那完全错了,完全错了,密教真正的宗旨你们必定要把握住,密教真正宗旨,最上的是你即身成佛;这样才真正地成就啊!那个是念了个咒,觉得有感应了,平常在说实在的下品成就啊,有一点影子,只是如此而已,因为我们现在对真正的密教的内涵不清楚,所以才会产生这个大误解,如果说你戒不清净,最起码的影子都碰不上,特别下面说无上瑜伽,因为戒;这个而不是戒,这个密分成共四部,那最高的那一部,特别地说,假定你不守护这个戒,三昧耶也就是戒的话,这是第一个,还有呢?你的灌顶如果不圆满的话,第三个呢?不知真实,他那个真实的内涵三样东西,你要真正得到密教的圆满成就,就要这三个条件喔!啊这个灌顶要绝对圆满喔!这个圆满需要两个,老师要圆满,你自己要圆满,这两个缺少一个没有用,然后呢?就还要去如法去灌,跟你灌了以后,对这个内涵如果你有不弄清楚地话也不行,还有一个灌完了以后,你守护这个戒如果出一点差的话也不行,这个,守护这个戒自始至终喔!不是说你刚开始,到后来不要,一定这样,到后来最后这个戒也跟着圆满了,就像我们显教一样地,现在我们往往有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好象认真地修,到后来那个就不要了,这错了,实际上呢?到后来心里面跟它完全相应了,就是这样,这个状态它不是说,像我们现在想象,那我们都是误解,这个三样东西如果说没有的话,那怎么修你一点用场都没有,我们平常说蒸沙煮饭,所以说,有人说啊!唉呀!这个密教里边不斤斤计较,或者不要的话,那根本外行话,根本外行话,虽然这个地方讲的是三昧耶,实际上那个三昧耶密宗戒,一定是拿这个摄律仪戒,从这个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换句话说,小乘的别解脱戒及大乘的这个菩萨戒,这两样的根基的,他这个、他这个是建立在这个上头的,所以在密教里边说的很清楚,没有下面这个东西,那个根本谈不上,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地,好了,那么再进一步。

  【◎ 若能如是护三昧耶,及诸律仪而修咒道,当先修习堪为依据续部所说,生起次第圆满尊轮。】

  那么更进一步说,你啊能得灌顶又能够如法的守了戒以后,那么那个时候!就是说按照这个仪、律仪,这个律当然是单单仅仅指前面这个,仪就是各式各样的仪轨,换句话,方法、道理都懂了,那个方法,然后呢?要修了,修的时候要堪为依据的。它特别用这个字,平常我们修都是什么,盲修瞎练,有的时候啊!虽然人家告诉你啊!对不起他自己他自己本身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内涵,这种都不行!所以他那个事,与其说是事,应该说是,这个事是人啦,圆满的人法两样因,不,绝不可分地?这个圆满地,那么这个依据,先修生起次第,啊这个生起次第,学什么呢?叫做圆满尊轮。这个特别这个地方解释一下,平常我们现在显教里边啊!就说念佛,说我念阿弥陀佛,然后呢,可能念什么?念观想念佛跟实相念佛,我们把那个念佛分成四个步骤,持名啦、观想、观像,然后呢?还有实相念佛,这样,通常一般地现在持这个名如此而已,好一点的说看看那个佛像,然后呢?最好就是实相念佛,这个四样东西如果分开来的话,在密教里边没有这样的事情,第一步做到了那个时候,他学什么呢?就是学那个生起次第,那个生起次第我简单地说一下,他下面有个解释,说了解释再来说明。

  【以咒道中不共所断,谓于蕴处界执为平俗庸常分别,能断彼者,亦即能转外器内身及诸受用,为殊胜事生次第故。如是善净庸常分别,一切时中恒得诸佛菩萨加持,速能圆满无边福聚,堪为圆满次第法器。】

  这个解释一下,我们普通地所谓异生、或者凡夫跟佛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就是说我们是由于以往杂染之业所感得的这个报身,佛呢?是不可思议清净业所感得的圆满报身,这个杂染之身与这个杂染之业,这个杂染之业的因是什么呢?无明,佛圆满报身,圆满报身不可思议妙净之业的因是什么呢?一切种智,这样来的,所以他要想成佛的话,必定要从因位上面见,所谓正见、正知见,然后见到,正见到的时候,那个才叫正见,然后修道,这么一步一步来,就把我们以前所依的无明所以转识成智,不是把他拿掉了,换成另外一样东西,这个我们要了解,把他转化过来,密教里边真正地不同不共所断是什么呢?换句话说,他前面转识成智的时候,就把我们杂染相应的五蕴身心,转成功诸佛圆满不可思议的报身报土,他还是这个五蕴,所以在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上面,乃至弥陀疏钞都说的,就是啊!他西方极乐世界!甚妙五尘所感对不对?他并没有离开五尘哟!叫甚妙就是不再是我们世俗的染污之业,小乘罗汉停止在这个空当中,他没有办法造种种的增上善、这个妙善,所以他感不得这个圆满的报身,那么佛呢?他以智慧相应的就转化过来,识转成智,然后他的染污之业转成清净之业,清净之业变成功圆满地这个报身、报土,现在密教当中就是在我们当下透过这个特别的方法,他把这我们五蕴身心当中,至于这个平常说平俗庸常,换句话说,就是世间的、平常的、下劣的,这个妄分别,这个妄分别就是无明相应,把它转化过来,那么不但断彼就是转为外面是器世间,里边的话呢?就是我们的内身五蕴身心,这个外面器世间就是我们所受用的,把这个东西当下就转变成佛的报身、报土,你说这个怎么个转法,这是一个非常特别巧妙的方法,所以它密教里边一定是灌顶的时候,就把那个种子先种在你身心上面,然后呢?你观想,譬如说我们念佛,我们平常念佛要求往生,现在呢?密教里边一定是这样地,我不是要求往生,我要学阿弥陀佛,这是跟显教完全一样地,他这个发心一定也是发这个大菩提心,不过显教你可以说慢慢地来,法华上面嘛,是告诉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地,条件不够地它慢慢地引导我们,可是密教既然是最高明的话,这所以说,这个这个上头化城喻品穷子喻等等都说明,一开头的时候,就说明我就是佛的法王子,既然我就是佛的法王子的话,为什么我做不到呢?做不到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他就把最究竟地就像那王子,既然你现在灌顶灌完了以后,很简单嘛!你只要把这衣服换一换就穿起来了,然后你把做王子的弄得善巧了以后,你就是王子,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他那个时候,譬如说我要学阿弥陀佛,我也学,可以学释迦世尊,可以当任何一尊佛,然后那个时候,你学得时候,就是先把他观起来,观起来了以后呢?结果也由于他的加持净化你的内心,净化了内心以后,然后呢?他加持,最后呢?你就是他,他就是你,所以把我们自己的凡夫的身体,就透过这个加持的方法,转化观想成功我就是那个佛,然后呢?所以他密教有个坛城,这个坛城实际上真的什么?界,平常我们所处的界,我们这里有南普陀,我们作羯磨的时候,我们做一个界,然后呢?我们说说哪里啊,台中人,台湾人,中国人,然后呢?说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他不是,我就是这个佛陀,要圆满的报身、报土,就是观这个,所以到他那个时候观起来的叫做佛慢,他那个慢不是说贪瞋痴慢疑的慢,这就是说我就是佛,那么在这个是殊胜地生起次第,这个里边还有很多特殊的方便、善巧,非常殊胜的方便、善巧,那个时候你果真能够如此地说,一切时处当中啊!就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所以这个是为什么它能够最快速地圆满,这个资粮的关系,够不够?不够!下面还有一步叫圆满次第,那个生起次第达到圆满量的时候是什么个状态呢?平常的时候,如果说生起次第圆满了,我一坐在这里譬如说我观,我是一个阿弥陀佛,我只要一坐你们一看起来你们看见,我就是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的的确确就是这样,这样的本事啊!要我们想象那还得了!还得了啊!所以平常我们看得那个有很多啊!什么金刚、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什么等等,那我们无法想象说难道这个是佛的圆满德相吗?不,这个特别的理由,他因为他是要把这个凡夫平庸的转过来,凡夫所以平庸的是无明,无明所说的是贪瞋痴相,他一定不但把贪瞋痴的现行降伏,而且种子彻底的拿掉,就这样啊!所以他现那个瞋相,正是把那个瞋,就在当瞋的当下,就把那个瞋的种子转化过来,贪的当下,把那个贪的种子彻底转化过来,痴的当下,把那个痴的种子彻底转化过来,因为我们理论上面说一切法的法性一样的,所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然是如此地话,哪一个不是佛性,哪一个不是法性,难道就是那个贪不是佛性,不是法性吗?难道这个瞋不是吗?当然是啊!我们理论上有啊!但是这是理论而已,它不但有这个理论,而且有这个方法,不但有实践的方法,证得实际上的事实,所以他一定在显那个大的贪瞋痴相,你们看他为什么现个畜生相呢?这个妙就妙在这里,畜生我们通常说是愚痴的代表,唉,他就在那个痴相上面他把那个痴当下转过来了,就这样,就这样一个特别意义在里头,然后呢?一定现那个愤怒相,在那个瞋的当下把那个瞋相转过来了,然后呢?同样地,他为什么有那个所谓啊我们平常以前我所最不了解,也是起最反感,现在才发现有它特别意义地,另外一个方法,你们可能听说过,双身,这个真正说起来我特别说喔!密法是密传地,他不能在外面流露地,所以平常这个有他很重要的条件在,现在我们不知道,这怎么可以,这是闲话,现在暂时不谈,一定在当下把它转化过来!还有一个很有趣地一个公案,当年有一个真正修学成就的人,他学的大威德金刚法,威德金刚法,就是现的牛相,牛有两只角,他修那个生起次第修起来,修起来了以后,他平常走路,譬如说进出门,他一定低了个头这个这样,有一天,他跑到急一点,砰哩磅啷跑过去,蹬一下他跌了个跟斗摔出去了,人家问为什么?结果那门的上面有两个印子,牛角的印子,就是平常他一天到晚在任何情况下,就像禅宗那个祖师他一天到晚用那个功,他全部精神贯注在那里,所以尽管他在走路等等!他也在修那个生起次第,他的的确确还没有到很坚固的量你看不出来,但是他自己就现那个相,通常也不需要你看见,他就很快地转成圆满次第,到了圆满次第那个情况就没有了,就这样。千真万确这个事,据说当年中国有一个能海老法师,老一辈都晓得,这个老人家好了不起啊!大家都非常尊重他在五台山,他就是学这个,曾经有人说看见他,现金刚相坐在那个地方,这个叫什么?这个叫圆满尊轮,就是本尊已经学圆满了。再下面?

  p. 558

  【其次当修堪为依据续部所说圆满次第】

  最后圆满的次第,就把他,再跟空性相应,然后呢?空有!十方的,真俗二谛圆融。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55卷 A面

  然后呢,空有,真俗二谛圆融,就是这样,所以这个时候就圆满了,其余,如果说

  p. 558

  【弃初次第,唯修后摄道一分者,非彼续部及造彼是聪睿所许,故当摄持无上瑜伽圆满道体二次宗要。】

  前面这个圆满的次第,一步一步,假定说,你把前面这个次第,没有认真的一步一步上来,随便哪一个弃舍掉了,只修后面的一分的话,对不起,那绝对不是,也不是造那些续部,真正的,解释那些续部,就是密咒的聪睿,真正的成就者的那种菩萨祖师们所许的,所以,我们真正要学密法的时候,一定要把无上瑜伽圆满道体的两个次第的重要,要说明,就是生起次第跟圆满次第,

  【此中唯就彼等诸名,略为显示入咒方隅,于诸咒道次第,应当广知。】

  现在这个地方,只是简单的说一个名字,大概晓得几个几样东西,如此而已,真正的这个密教的内涵的话,在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要学的时候,应该如理如量的一点不缺少的,去认知它,

  【能如是学,即是修学总摄一切经咒宗要之圆满道体,令得暇身具足义利,能于自他增广佛教。】

  像这样的话,那么就是真正的修学,显教、密教的,整个大纲的圆满道体,这样的学的话,就把我们这个暇满的人身,得到最究竟圆满的意义,能够使得佛法增广,利益自他。好,说完了,这个是正宗分,从前头下脚第一步到这个地方,整个的佛法,所谓,三乘,还有密教里面叫四灌,这也还是下、中、上三乘,不过这不是下中上的这个三士。这个三乘就是,从声闻、缘觉,到一佛乘,三乘,还有呢,不过这个地方,包括,这个一佛乘哪,当中包括显、密最究竟圆满的教法,统统在这个里边,本论分成功三部分,序、正、结,正分改在说完了,在下面最后,就是结分,有个简单的说明,简单的说明。

  现在请继续下去,五五八页,上面哪,已经正个的正分,已经说圆满了,正分已经说圆满了。下面就是结分,结分。真正说起来,这个上面这个是啊,下面这个,一段一段偈子,就重说一下,现在,我把他念一下,很简单的说一说,这个结分里边,就是简单的,要把上面所说的,整个这个道理──为什么这样说,以及这个大概的传承,以及他大师,我们宗喀巴大师,讲这个本论的因缘。换句话说,造本论的因由,以及这个本论的整个道的传承,把它在这个地方说一下。

  【能观无央佛语目,如实善达一切法,能令智者生欢喜,由亲诸修如斯理。

  知识初佛妙音尊,善皈依故是彼力,故愿善择真实义,彼胜智者恒护持。

  南洲聪睿顶中岩,名称幢幡照诸趣,龙猛无着渐传来,谓此菩提道次第。

  尽满众生悉愿义,故是教授大宝王,摄纳经论千流故,亦名吉祥善说海。

  此由然灯大智者,光明显扬雪山中,此方观视佛道眼,故经多时未瞑闭。

  次见如实知胜教,宗要聪睿悉灭亡,即此妙道久衰微,为欲增广胜教故。

  尽佛所说诸法理,摄为由一善士夫,乘于大乘住佛位,正所当修道次第。

  此论文言非太广,一切要义无不具,虽诸少慧且易解,我以教理正引出。

  佛子正行难通达,我乃愚中最为愚,故此所有诸过失,当对如实知前悔。

  于此策勤有集积,二种资粮广如空,愿成胜王而引导,痴蔽慧目诸众生。

  未至佛位一切生,愿为妙音哀摄受,获得圆满教次第,正行胜道令佛喜。

  如是所解道中要,大悲引动善方便,除遣众生瞑暗意,长时住持佛教法。

  圣教大宝未普及,虽遍迁灭于是方,愿由大悲动我意,光显如是利乐藏。

  从佛菩萨微妙业,所成菩提道次第,乐解脱意与圣德,令长修持诸佛事。

  愿编善道除违缘,办诸顺缘人非人,一切生中不舍离,诸佛所赞真净道。

  若时我于最胜乘,如理勤修十法行,尔时大力恒助伴,吉祥德海徧十方。】

  这个是简单说明了里边几个大要,它这个本论啊,是把所有一切诸佛法的啊,无央佛语目啊看见,所有的,而如实的,能够通达一切法,这个道理,都包含在里头,这个能令真正有智慧者,生欢喜,我们学的人呢,由于这个智慧能学而得到我们应得的,教的人呢,由于,这个如理的,这样的话,能够满他,成满众生之愿,所以,不管师弟,大家都真实的,为此而欢喜,那么,这个上面这个道理,是啊,亲近种种如理修行的这个善知识,而这个善知识的传承,从佛乃至于啊,是妙音尊,就是文殊菩萨,前面这样的,由于我们学弟子的人,上面完整的传承,那么,我们学的人呢,能够如理的认识,皈投依靠,得到了这个真实的意义,一步一步的上去,这样,这个次第一步一步的下来,这个次第,从佛,然后经过这样的传下来,再经过当年印度的龙树、无着两个菩萨,把这个那条圆满大路,建立起来,这一条大路,是能够究竟圆满,一切众生所希望的。一切众生所希望的,不一定究竟圆满。现在呢,不但是希望的,而且究竟圆满的,关于这个道理,在法华上面回头有很清楚明白。所以,这个里边的教授,既然包含了这个内容,所以它是教授的大宝王,法华经上面,佛一再自称,我所说的一切经当中,这个经最第一,他也一再一再的说,不但说它第一,而且是经中之王等等,现在这也是一样。所以,这是教授当中最殊胜的,像大宝王一样,大宝王一样,他为什么这样呢,能够把所有的经论的各方面,统统包含在里头,而这个内容,是吉祥圆满如海,而这个传承,当年是在印度的是由谁呢?由阿底峡尊者,传到印…,传到西藏,西藏,他们通常称为雪山,所以,光明显扬,雪山聚,因为西藏是高原,那都是大雪,那个时候,在西藏那个地方,经教已经慢慢的衰退了,衰退了,所以阿底峡尊者去了以后,把当年西藏的佛法,重新光显,以后又经过一段的时候的传承,又衰退了,又衰退了,所以啊,那么,由宗喀巴大师再起来,重新整理,而造成功本论,这个本论,它的内容,不是太多,虽然这么简单扼要,不太多,但是,最主要的这个宗要,没有一点缺少,所以说,此论文言并不太广,但是一切要义,没有一点遗漏的,统统在这个里边。虽然智慧浅薄的人,都能够了解,当然没有智慧的人,那根本不谈,没有不,那根本不谈,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回头我们看法华,也说,不要看法华经这么简单,要真正的,要若读、若诵、若持等等的话,已经供养过多少佛,有殊胜的善根,哪现在,本论就是这个里边的精华,这样,所以说,这个少慧也容易了解,而再经过这个大师,把如理的这个教法,一点不错的,把它应按照次第一一说明引导。这个引导的内容,那是最完整的修行的次第,这是很难通达,最难通达的,大师这个地方,所以,实在是对我们的末法的众生有无比的恩惠,所以,在西藏印度两个地方,他们把宗喀巴大师跟阿底峡尊者两位,同样的都尊为能仁第二,是释迦世尊再来,再来,我们这里也有位祖师,称他为小释迦,是小一点,他不但是小,而且也圆圆满满的重新来,这个倒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前面已经一再说过了,我们所以称在这里的祖师称为小释迦,是说那一宗一派当中,他最为了不起,像刚才说的,那两位尊者,不管在印度也好,在西藏也好,各宗各派共同尊奉他为最圆满,这个有他很不一样,但是他,以他这样了不起的人,他还说,我乃愚中最为愚,那个处处地方,示现大善知识的,这样,他倒不是做给我们看的喔!换句话说,他因地当中为什么,能够策使他能够达到最高成就,他因为自己觉得,唉呀!我不行啊,前面说,愚者自为愚,这个是智者,他自己晓得我错了,那就想办法,肯改善,他就改得善,我们现在愚的人,自己还觉得懂,那你就完了,乃至于明明是愚,他自己还不晓得,真是无明,真正可怕,你根本不晓得,你在错误当中,然后自己对错误还觉得执着,这个执着有两种:有一种,见解上面的,自以为对;还有一种,习性上面,就是自己觉得,他就是这个样,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他不但是说,示现给我们看,真正说起来,就是说他因地当中,就是这样的,所以他始终,到了那个时候,他一直从这种因缘,显发给我们看,我们真正要学,这一点千万的自己认识,他尚且都这样,我们如果自己觉得智者的话,那就什么不谈了,所以他说,这个地方,佛是最圆满的,但是,我因为是愚中最愚,所以,这一个地方难免有过失,然后这个过失呢,我在佛菩萨如实知,就是啊,如是圆满了知,一定是佛,佛前忏悔。现在呢,也照着这个如理如量的,精勤努力地去积聚两种资粮,这个两种资粮,要究竟圆满的,广如虚空。这个虚空,就是法界,以法界为量的,你照着那样的话,那个能,以这样的去努力去做,为什么?希望能够成就那个圣王,圣王就是法王。那是引导什么?引导那些为愚痴所逼,慧眼未开的众生,一直走上去,在还没有达到佛位之前,在任何时候,一切生当中,希望能够得到。妙音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哀,慈哀摄受,因为只有在这个大善知识的摄受之下,那么能够。我们这里说,为什么,我们不求佛,为什么不求阿弥陀佛,至少,你说我们这地方世尊释迦,而要祈求妙音文殊师利菩萨呢?这个道理,要说明一下。在真正究竟意义上,尤其密教里面特别说,文殊师利是代表着诸佛,十方一切诸佛之智,我们所以不透脱的原因是愚,就是无明,而这个无明的正对治,是智慧。所以回头法华上面,就说出来了,那文殊师利菩萨所教出来的弟子,那个成佛的话,那个佛经,佛说诸佛名经上面他就说他也是,他也是,他也是……点了半天以后啊,哇,还有好多,好多,他,佛也一时点不清楚,这样,所以法华上面也是,阿弥陀佛也是,文殊师利菩萨他教出来的,我们释迦世尊也是他教出来的,然后乃至于,将来的弥勒佛,也是文殊师利菩萨教出来的,所以从果位上面,我们去看的话,是,我们要学这一个,或者是本师释迦世尊,或者阿弥陀佛,或者十方任何一个佛。可是,你要求这个果的话,因地当中,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找到最佳引导之师,这个是为什么这个地方,他愿,愿是因嘛,因正则果圆质满。不但如此,而且要获得这个圆满教,那个教,生的次第,正行胜道,那这个是,才是真正令佛欢喜的,这个要说明,所以,佛真正欢喜的,他是什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成佛,这样而要想成佛的,一定要圆满道的次第,所以,对我们现在来说的话,尽管我们的力量,容或不是,实际上呢,的的确确,凡夫是不够,但是下的因种,我们这个立场所下的因种,千千万万,先不要自己委屈了自己,譬如说,唉哟,我就是一个穷子,就等一下跑得去做做苦工的,我就是个王子,只是现在什么,落难王子啊,那没关系,那怕什么,我只要自己肯努力话,那就是这样,这个我们一要了解的,所以我们念佛也好,不管你做什么也好,一定要记到,我是为了要究竟成就圆满福慧,所以,才学这个法门,现在如果我用这个法门的时候,说念佛法门,那四个字,是,那个基本概念,我们一定要把握的正确,那么,然后呢,照着这个,现在呢,这个大师,这个把道当中,以他修持了解的悲心,引发,把它说明,使得佛法,这个普及而长时支持,现在呢,以那些教法,慢慢的,慢慢慢……的经过盛而衰,眼前我呀,也是因为见到了这个,所以大悲之愿,所以,也从这个大悲心当中,为了要帮助别人,所以把如来的真正圆满,能够利益使众生得到究竟圆满快乐的教授藏,又重新整理,写成功这个菩提道第,然后使得一切愿意修学得到解脱的这些人,照着这个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的上去,把所有的违缘遣除,所有的顺缘,一切成就,而生生不离开这个圆满的教法,所以,一切生中不舍离,诸佛所赞真净道,实际上就是我们真正因地当中,应注意的,第一个,我一定要学究竟圆满的佛果,然后一定要修究竟圆满的佛法,而且从现在开始,生生世世不离,成佛以后,当然,你就跟它相应了,佛之所以为佛,跟二乘不一样,二乘证了果,停在那里,佛的话,永远以这个法,相应的这样的行持。所以他说,这个时候,这样话呢,我跟最胜乘,如理勤修十法行,这个十法行,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法华上面也有十法行,宝云经、宝积经、很多地方,华严经,它都说这个十个,就是,十是一个究竟圆满的一个数字,实际上这一个就是把我们所应该行的,归纳成这么十类,如理的去行持,由于这样的话,圆满一切功德,这样,这个就是这个偈子的内容。

  那么,在下面,就是说明两个,第一个大师为什么说本论,

  p. 559 (8)

  【◎ 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龙猛无着二师道轨,能往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士所修一切次第圆满开示,如此菩提道次第者。】

  上面就说,这个就是把一切佛,十方一切佛,没有一个,三世一切佛、时间、空间,没有一个遗漏的宗要,那么,这个重要,经过这么两个师承,性相两位的菩萨,这一个原则道理,这个道理能够,使得我们走到圆满成佛的,根据它修学上头去的,次第分下、中、上,这个圆满的如理如量,以及次第无误的,就是这个,菩提道次第,这个菩提道次第,为什么会这个地方说呢,是由于依下面几个人的劝请。

  【谓依哦性具慧般若摩诃萨埵,彼之绍师精善三藏,正行法义,拔济众生,长养圣教,宝戒大师,及因前代持律师中,众所称叹贾持调伏。(号精进然),彼之绍师智悲教证功德庄严,大雪山聚持律之中高胜如幢,第一律师嗉朴堪布宝吉祥贤,并诸余众诚希求者,先曾屡劝】

  哪,因为前面那些人上面所说的,那个都是西藏人啊,宗喀巴大师,他是青海人,后来到西藏去,因为那些一代一代的大德们,这种大德们,都是很有成就的,一再的劝请,后来呢,

  【后因精善显密众典,珍爱三学,荷担圣教无能伦比,善娴二语大善知识,摩诃萨埵胜依吉贤殷勤劝请。】

  由于这个,在大师的这个应化因缘集,大师的传记上面说明的,大师造那个本论的时候,是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相当于我们中国,明朝初年明惠帝,就是明太祖的儿子,惠帝建文四年,公元是一千四百零二年,如果,拿我们今年的公元来算的话,离开我们现在已经五百八十七年,那个时候造的,就是,依,那个叫胜依法王,他的劝请了以后,然后造这个,这个是说他造说的这个因缘,这个根据呢,

  【系从至尊胜士空讳(号虚空幢),】

  p. 560

  【闻兰若师,传内苏巴及慬哦瓦所传道次,又从至尊胜士贤号,(名法依贤)闻博朵瓦传霞惹瓦及博朵瓦传授铎巴道次等义。教授根本道炬论中,唯除开示三士总相,余文易解故未全引。】

  这个上面是先说他说的因缘,这地方说,这个传承次第,是哪来的呢?是至尊胜士,我们常常说的阿兰若师,阿兰若师就是阿底峡尊者的亲传弟子,亲传弟子,他的亲传弟子,最主要的就是敦巴尊者,然后阿兰若师,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大瑜伽师,还有阿兰若师,他们三个人再传的,就是什么,慬哦瓦、博朵瓦,这他们几个,下面无非是说明这个次第,他们几个人,他这么传下来,结果,一个一个,这个传下来的,什么呢?就是道炬论,道炬论,其它的,他就说,不容易了解的,他就说明了,容易了解呢,这地方,就并没有再引过来,因为这个道炬论说得很清楚了,所以他前面一开头的时候就说,我这个本论总的话,是根据现观庄严论,别的话,就是依,这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上面只是说那个名,现在呢,把那个名字,经过哪一些善知识,一代一代如何传下来,他也这个地方交代清楚,交代清楚,比如说,我们国内也有的,这个法系,所谓法眷,比如说,这个是经达摩初祖,怎么从西天佛,传到他身上,他又怎么传到这里,然后呢,经过二祖,神光二祖,一直到六祖,六祖呢,在经过他的门下,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同样的,这个道理,说明了,这个传承的圆满,一点都不断,

  【以大译师(具慧般若)及卓垄巴父子所着道次为本,并摄众多道次要义,圆满道分易于受持,次第安布无诸紊乱,雪山聚中辟道大辙,于无量教辩才无畏,如理正行经论深义,能发诸佛菩萨欢喜,最为希有摩诃萨埵,至尊胜士睿达瓦等。(号童慧)】

  仁达瓦,就是宗喀巴大师所亲近过老师当中,最殊胜的,实际上宗喀巴大师一生当中,所最尊敬,得到最圆满教授的,就是那一位仁达瓦,那个地方,有位仁达瓦,他指怎么呢?还是经过上面这个,所以从博朵瓦、慬哦瓦,他们几位再传下来,传到大译师,卓垄巴,那个卓垄巴父子他们两代,做了这个道次,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菩提道炬论了,把菩提道炬论,又另外适应那一个时候的那些根性,又经过批注来广为说明,所以,那个时候,另外一个,他那一个名字都叫菩提道次第,因为的的确确,不管是哪一个,都是修学这个觉道的那一个理、量以及次第,那么,除了这个做为蓝本以外,还有其它各家各宗各派的根本要义,不但是它量啊、质,两样东西,而且次第,所以它是说,圆满道容易受持,次第安布一点不紊乱,使得那个西藏,雪山聚,就是它不只指一个地方,整个的那个区域当中,能够把这个圆满的佛法,能够开出一条大路来。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55卷 B面

  能够把这个圆满的佛法,能够开出一条大路来,这个人是什么人啊!仁达瓦,他是无量通达,无量教理辩才无碍,不但如此啊!而且能够如理正行,都照着这个佛经祖论,而把这个里边的深奥究竟的意义,都能够抉择出来,所以能够使得一切诸佛菩萨欢喜,这么了不起的一个人,他是指这个仁达瓦。他以他为主,宗喀巴大师就从他那里直接间接的学来了,所以就

  p. 560 (5)

  【顶戴彼诸尊长足尘。】

  他最后又总的说明表示感谢,然后呢?这个是回向,前面的是启请,现在是一方面是感念,一方面是回向,我们平常修学佛法的人,都晓得前面是发的愿,到最后回向,一切都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尊长、诸佛、众生,他也是如此,最后说出他自己,

  【多闻苾刍修断行着东宗喀生,善慧名称吉祥,】

  这是宗喀巴大师的真正的讳,讳就是我们中国,不敢直接称呼他的名字,就是名字的意思,对于尊长的尊敬的称呼,他真正的名字叫善慧名称吉祥,这个是他真正的名字,叫善慧名称(吉祥)。他生在哪里呢?生在东宗喀,这个地点,就像我们现在称呼我们的祖师一样,不称他的名,而以这个地点来尊敬他,以一个地点来尊敬他,譬如说我们五祖,称他为东山法门,因为他在这地方,譬如我们称六祖叫漕溪,那是地方来尊敬他,是同样的,都是这个里边,那么然后呢?天台智着大师,因为他在天台山,所以我们尊他为宗喀巴,这个巴是啊!那个地方的人,换句话说,这个意思是这样,那么他是什么呢?多闻而修断行者,换句话说,闻解相应得一个学者,在哪里造论的?

  【着于惹珍胜阿兰若狮子崖下福吉祥贤书。】

  惹珍寺这个胜阿兰若,那个是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当年,当年敦巴尊者迎请阿底峡尊者到了西藏以后,建立的这一个传持阿底峡尊者正宗教授的根本道场,所以他现在呢?还是在这个地方,再把这个圆满的教法,经过了一番整理,适应当时的根性而建立的,那么本论到这地方,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四终于圆满啦!圆满啦!下面又说明个本论出处、来源、翻译,那个是法尊法师,法尊法师,这个人真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圆寂没几年,只有大概,以今年公历来算的话,大概五年吧!我也记不起来啦!他走的时候真好!那个时候在大陆上面!经过怎么样的斗争!没有一个人不弄垮,他就是唯一,唯一的一个,不但他能够圆满的保持了这一生的外护,而且里边也是持得真绝对清净圆满,居然没有被斗,这一个是个奇迹,他临终的时候,也是一点没什么事情,他就像我们的,这个,我们的慈航菩萨一样,他是不要求!慈航菩萨也是一样啊!他不要求往生,为什么啊?这种人啊!都是高位的再来人,他的愿力在这地方,生生世世救大家,所以他……的的确确是觉得,他还这一位尊法师!你们如果真正肯学的话,他有好多非常精彩的那种书,一生就翻译这个,翻译这个,所以在我的感觉当中,近代的成就的翻译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超得过他的,临走的时候也是一点都没什么事情,吃过了饭,然后就轻轻松松的坐在那里,闭上眼睛,就走啦!就这样,没走了几年啦!

  不过因为在大陆上面,所以他们这个宗教活动是受到了相当这个严格的控制,简单的呢?关于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有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现在我又下面要用我们中国平常所惯用的几样东西做为印证,来说明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本书的特质,以及其重要性。用了哪几本书呢?不应该说书,应该说用这主要的几个现在我们惯常用的所谓宗派,第一个是南山道宣律祖的所谓律宗,因为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那么其次呢?就是净土,这是对我们现在来说,最应机,而且它也含摄的最广,再下面?就是天台、贤首,也就是法华经跟华严经两个来印证。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印证呢?我要首先加一个说明,这个我在本论一开头的时候,曾经给大众说过,说刚开始我因为念佛而进,去又特别偏重于持戒,可是我到后来真正的对念佛跟持戒,稍微有一点体验,还是学了广论以后,乃至于到以后有机会接触了这个法华、华严一点点以后啊!发生了很多特别的,这个矛盾都无法解决,一直等到接触本论以后,接触本论以后,也可以说大致上面,或者拿佛法的术语来说,那个总相!整个的都解决了。唉呀!那个时候自己觉得欢喜啊!觉得高兴啊,这样,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以后啊!到那里这本书总归带在身边,不管你在任何情况之下,凡是佛法上的问题,乃至于各宗各派彼此之间,所不能解决的这个矛盾!说得更正确一点,就是我们修学佛法过程当中的那个障碍啊!都透过这一本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确实的方法以后,圆满的指导以后才解决,不管是净除障碍也好,集聚资粮也好,那么不在这个之前,我自己又碰见过这么一个困扰,所以这个地方也可以说一下。

  通常我遇见很多人,遇见很多人,都有共同的,这也是我最初同样的毛病,人家一看这个人,你是密教的!好了,好了,下面他就不谈啦!实际上我当初的时候,也同样的有这一种误解,有这种误解,不过我比较幸运,总算很快的能够透过去啦!一直等到我真正体验到了以后,才发现本论之美,所以我在介绍诸位这样圆满的教法之前,关于这一点我要说明一下,不但要说明,而且所以要用刚才我们说的,所谓律、净、天台、贤首,也可以说包含了整个的我们中国所传的,这个大乘的内涵啊!来介绍来印证经、论等等,那么目前我们常常说的,谈到密教,也的的确确看见这个,密教有很多地方乱,首先我们要了解啊!我们所看见的乱,这个不能代表它自己本身的错误,譬如说,现在有很多人啊!冒了这孔老夫子的招牌,跑了去专门骗人,你说这是孔老夫子的错吗?当然不是,同样的佛法里边,也是如此,他不一定说抬着这个观世音菩萨,乃至于我们本师释迦世尊,阿弥陀佛,这不一定真实的这个内涵,那么我们唯一的去判别它的是非的话,应该了解它真实的内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密教里边,像其它的世间法一样,乃至于宗教一样,有它好的,有它坏的,而我们现在呢?就它好的一面来说,就它好的一面来说!如果说在这一个方面,我们来好的上面,我们不必另找其它的很多根据,藉是就这个本论自己来说,他到后面说得很清楚。

  说,诺!前面这个基础,这是修学佛法的任何一个人的需要的,从道前基础开始,那个时候,你还没有走上这一条路,那要一点什么样的准备,有了这个准备以后,然后呢?所谓进入共下士道,这个共下士道内容,根本还谈不到真正进入佛法,那还只是世间的一个量质,所谓人天乘法,我们虚大师,就把这个整个的佛教判成五乘,第一个就是人天乘,那这是人间!怎么过得快乐一点!乃至于将来希望能够增上,生到天上去啊!平常我们常常介绍的,譬如说,了凡四训等等,乃至于感应篇,这一种书,都是介绍这一个,那么更进一层的话呢?所谓啊共中士道,共中士道这个内涵也就是,唉!虽然你在人世间能够一步一步的改善增上,可是这一个是暂时的,因为你终究啊!脱离不了这个六趣的轮回,六道的轮回,而眼前就算你生到天上,啊寿命多少大劫,不过最后还要堕落,就整个的这生死来说,从最开始──无始以前到将来无始以后──这是个无限,这个无限长的时间当中,你说短短的多少劫,乃至于八万大劫,一比的话,欸等于零,或者通常我们说的无限小,这个无限小啊!虽然不是零;等于零,生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大劫尚且如此,而剩下的,你还是要轮回六趣当中,啊!这个不究竟,所以啊!说进一步啊!要彻底解决这一个痛苦,那么刚开始解决的啊!这是跳出这个轮回,并不是圆满解决这一个痛苦,以及圆满所有应得的功德,在本论上面,算是共中士,那么在佛法里边呢?这个叫做小乘的,当然中士当中分成两类:有一种呢,智慧比较利的;有一种比较钝的,钝的那一种啊!我们称他为声闻,如果依三乘教法来开的话呢?这个叫做小乘,那么智慧比较利的呢?叫缘觉,三乘来开合的叫做中乘,现在本论当中说的共中士道,就包含了小、中这两类,这两类,那你就看它的内涵来说的话,纯粹是这个两类,那么再下面啊!所谓上士道,那个上士道才是真正菩萨道,或者是一佛乘的内涵,从前面一开头介绍怎么样进入这个上士道,以及上士道的所谓啊!六度四摄,最后特别把止观两部分所谓,所谓奢摩他、毗钵舍那说明,这个是上士道,而本论啊!这本书当中六百多页,啊!那个前面啊全部都只讲到这里为止,最后剩下来还有一页啦!他就说,哪!现在啊,你们把前面这个共同的基础啊?如果都做好啦!经过道前基础,下士,中士,上士,上士是所谓六度四摄,六度的话呢,主要的是成就自己圆满,四摄是成就利他圆满,有了这个基础,如果你要快速的成佛的话,那个时候,你就进入这个金刚乘,金刚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密乘,而介绍密乘,它总共的只有一页,只有一页喔!真正的说起来是一张,不是一页,是两页啦!难道这个两页就能进到金刚乘吗?当然不是啦!所以他下面说,你有了这个,那么你决定要趣了密乘啦!要趣了密乘啊!好。

  另外再来,所以从这个上面,我们就很明白的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本论的真正内容啊!完完全全这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内容,对真正的密教的内容,也可以说一点都没有碰到,一点都没有碰到,反过来呢?也可以说介绍了,整个的在介绍密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了解,这个佛法一定有它的圆满的次第,像念书一样,说我们现在啊!念书啊,要把所有要学的,彻底的圆满的究竟学好,那么要经过几个步骤呢?那是幼儿园啊!小学啊!中学啊!大学啊!研究所啊!研究所还有什么硕士、博士,这样的一步一步的上去,所以前面那个小学、中学、大学什么等等,你也可以说它跟研究所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也反过来说,你为了要真正究竟学圆满,那么那个时候你前面这东西,还是一点都不可以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耶,前面这东西啊,整个的就在学研究所的准备啦!关于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对于密教里的位次来说,也正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所以在这地方我们现在了解,原来这个是它前面的基础,它的共道,不过呢,因为这一个是一位密教的大师写的,所以我们对于密教的不了解,加上刚才看见这个密教的很流传在世间,而这个世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一个是它根本错误部分,就实说来,根本不是密教,不幸的你把错误的东西做为正确的,而排斥了那个正确的内容,这岂不是一个最大的损失吗?这样,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特别的了解。

  为了我们很多同修,真正容易接受,容易了解起见,我们还是,不从本论的真实内涵开始,假定说,我们以本论的真实的内涵一步步的学好了,我相信诸位有心学佛的同修们,一定都会像我一样的,无条件的说,一定觉得这本书,不管你学哪一个,你会高高兴兴老老实实的捧着它,依次第修,可是实际上呢?因为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先入为主的观念,实际上也是我们平常的业力,我们所接触的就是,不是这个密教的内容,所以我们所接触的是禅、净、律等等!当然属于中国所说的大乘八宗,这个密教本身,那当然是密教,实际上呢?我们中国的密教跟西藏的密教,还是有一点距离的,不过既然我们在这里,不是介绍密宗,这个我们先不谈,以后如果真有机会,我也略微说明一下,这个中国的密教跟西藏的密的差别何在,主要的呢?是我们说过,大乘的这八宗,如果把密拿掉的话,其它的剩下来的,我们也可以说教下三家,天台、慈恩、贤首,这样,然后呢?所谓这个戒是南山一宗,然后净土宗,禅宗,这个另外的这个,我想想看,那没什么关系,反正加上密宗,密宗不摆在这个里边的话,已经包含了实实在在的,完全的都包含了我们中国的全部,还有一个是三论宗,这样,这个三论宗,实际上到后来已经可以说跟天台大致都融在这个里边啦!尤其是眼前,不过,应该这么说,当初的时候,很多人说三论跟天台很相似,不过现在,我们也了解三论跟天台实际上不一样,那倒没关系,因为三论正式宗的就是龙树菩萨这个主要的,空宗的这个三样东西,而我们本论最主要的,还是根据这个来的,这样所以究实说来,也可以说我们把这个,整个的大乘的这个几宗的内容都包涵在里头,所以我说我下面要用我们刚才所介绍的这一个几本经,也就是说这一个四家的不同的学说,在这地方,特别来会通一下,让我们了解,让我们了解,说原来这本论啊!实实在在真真实实的介绍我们所要的东西,所以当你能够透过这样的认识,于是在任何一个角度上面,我们的这个障碍都除掉啦!而里边还有一个特点,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我想这个更重要的问题!还是不前面先去谈,等到我们后面引用这个,尤其是华严、法华,这个两家的学说,以及这两个经典来印证时候,自然而然会了解,这特别的好处,这里呢?

  我想首先要介绍的是关于南山道宣律祖的,为什要先介绍他呢?因为戒啊!是无上菩提本,不管是哪宗哪派,乃至于小乘开始,没有一个例外,没有一个例外,这个戒如果说你没有这个基础的话,根本没有佛法,根本没有佛法,不过呢?在我们中国南山道宣律祖啊!他是特别的精深的研究,实际上在我们整个佛法里边也是如此,说真正修行的时候啊!有很多人啊!对这个戒是有特别的,有宿生的善根相应,所以啊!他对这个开遮持犯是弄的清清楚楚,普通一般在印度当年,印度当年,乃至于到了传到了我们中国来啊!我们并没有什么专门立什么律宗,只是在各宗各派当中,大家行持的基础是这个,那么而有一些人,实际上就是大部分人,这个基础大概做稳固了以后,然后呢?他上面求深入,在这种情况之下,普通的行持容或有很地方不太清楚,通常有怀疑的时候,就跑得去专门请教那个律师,请教那个律师,这个所以在印度当年,这个小乘里边啊!它本来因为是啊!这个就是所要学的,所要修的内涵比较来得少,所以对这个问题啊!它不太大,到后来呢?慢慢的啊,众生根性慢慢的成熟啦!大乘的这个教法渐渐的传扬开去啦!所以啊!它修学的方法是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啊!当然有很多,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有很多啊!这个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可是佛菩萨是方便接引,而真正修学的却是一般上去的那些众生,上去的众生,在胜解行地,乃至于在这个前面还没有正式,还没有正式进入胜解行地之前,在那个基础位上面,他是最重视,要建立那个正确的知见,所以为了这个起见。他不是说全部的精神,摆一非常严谨的在这个行持上面,所以基本的行持就不能乱,碰到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有不了解的话,那么就会有啊!专门,专精律学的那种大师,通常我们称他为是律师,跑了去,要去请教他,所以这个是大乘教法,这个弘化了以后的一比较,慢慢慢慢的,这一种趋势,就像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也是一样,当这个世间,社会从农药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慢慢慢慢的,这个文明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细,这样,刚刚开始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的,到后来的时候就非要如此深细的来分开来不可。这个佛法,远比世法来的深,来的广,当然,这个特别指大乘佛法,所以这个时候也同样的,学律的人!就有他的这个特殊的,在这个整个的分工合作的社会当中扮演的角色,所以到了我们中国来,就有这样的,专门这个所谓律一宗,这个时候,因为他个人,这个走的深广的路线,慢慢慢慢的分工合作的关系!很多人就偏向于这个大乘了,以后啊!对于这个戒,慢慢慢慢的,就啊松懈下来,上面的这种佛菩萨,当然绝对不会有所遗漏,那么跟他学的大地菩萨原则上面,他也不会,也不会;至于说胜解行地的菩萨那是难免有所偏,而前面刚开始结缘的那一些,那就不对啰!那他就会弄不清楚,就乱掉啦!所以在我们南山道宣律祖的,他的主要的著作里边,他的主要的著作,就是所谓南山三大部,这个南山三大部,就是删繁补阙行事钞,以及所谓随机羯磨疏,这个等等三本书当中,那个时候,他就特别的说明,说现在有很多人,夸言大乘,结果不要这个戒啦,不要这个戒啦!他然后就引证很多不同的大经大论来说明,说明说:这个是不可以,不可以,他所引证的呢?是什么呢?他是特别的,我想在一般来说!这个诸位不大会注意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特别跟大家介绍一下,他在那个行事钞里边,不但是这个行事钞,关于南山一宗,我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南山那个道宣律祖,到了后来,宋朝有一个元照律师。

返回目录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