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十讲(第4品)
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十讲(第4品)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5/02/06
上次讲到第 74 页,主要是讲我们应该要勤于来断除这些烦恼,子三、勤断惑,下又分为三个科判,「丑一、思惟烦恼过患,丑二、于断烦恼之难行不应疲厌(也就是行艰难行),丑三、于勤断能断之性修欢喜心(也就是对断除烦恼这件事来修欢喜之心)。初中分三,寅一、思惟烦恼害己之理,寅二、不应于烦恼修忍,寅三、为摧烦恼奋起心 力。初中分四,卯一、令我不能自主,卯二、造无量苦,卯三、为害之时无尽,卯四、不可为烦恼助伴之理。」虽然说分了这么多科判,可是总归,这些都是属于烦恼的过患,我们要去思惟烦恼的过患,思惟烦恼它是如何伤害我们的,然后对于烦恼不应该修忍辱,而且要努力提起心力来摧毁烦恼。
其中的「卯一、令我不能自主」,也就是这个烦恼会使得我们无法自主,随之而转,而去造作种种的罪业,这以前讲过了。上次讲到「卯二、造无量苦」,也就是这烦恼可以使我们造无量的业而感受无量的苦报,烦恼它安住在我们的心当中,而且是任意的为非作歹,任意的伤害我们,不但伤害我们的心,而且伤害到我们的来世,更伤害到来世的来世、无边的来世。「于彼含忍不愤发」,如果还去忍耐烦恼的恣意乱行的话,就表示你「所忍非处堪诃谴」,我们上一次讲到这里。
勤断烦恼是属于第68页的大主题:「癸二、学处不放逸行分三,子一、慎止恶,子二、勤修善,子三、勤断惑。」我们现在是到「子三、勤断惑」的地方。我们刚才说的,68页的子一、子二、子三,这三个科判是属于(癸二)学处不放逸行,如果再详细区分出来,慎止恶可以归于戒增上学。勤修善可以归于定增上学;勤修善也就是你的心勤于行一切善,所以可以把它归于定增上学。勤断惑就归类到慧增上学。也就是我们不是只有造善而已,而且是造善之后要直接的跟烦恼来对抗,所以说,这三个也等于是菩萨的三个学处。
我们要去跟烦恼来做对抗,那要怎么去对抗烦恼?你必须先去了解烦恼会带来什样的过患,从这边这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到,烦恼它可以恣意的于我作侵害,也就是这个烦恼,它是生生世世都会给我们带来伤害的,我们看这个「我」,这个烦恼无论是在前世对我们做伤害、此世也对我们做伤害,在来世我们要去的这个「我」、要去到来世的这个「我」,它也会做种种的伤害。所以可以说,这个「我」是遍诸生世,那这个烦恼也会遍诸生世当中,来做种种的伤害。这烦恼还会使得我们来世有可能堕入到地狱里面去,在三恶趣当中受苦。所以,对于这个烦恼,它泰然安住在我心中,它恣意的于我做种种的伤害,所以,于此我们应该要去思惟它的过患。
下面我们看( 广论P.172-5):
若时诸天及非天,悉皆群起为我敌,彼终不能牵挽我,令入无间烈火中。
彼烦恼敌具大力,能一剎那抛掷我,须弥一触成灰烬,猛烈无间巨焰中。
即使这些外在很有威势力的天或非天全部都与我为敌,可是他们终究无法将我投入无间地狱的烈火当中,可是,这个烦恼却可以在一剎那间抛掷我于无间地狱当中。即使你用盾牌(可以挡兵器的盾牌)或是种种你用防护的武器,甚至你将须弥山搬来,也无法阻挡住烦恼。意思也就是说烦恼它有非常强的能力,任谁都无法阻挡住的。
外在的这些敌人无论他有多强,都无法与烦恼来相比较的,外在敌人他不论怎么做伤害,都没办法像烦恼对我们所造的伤害那么的大。所以,烦恼是最恶劣、最邪恶的怨敌,我们甚至无法用任何比喻来形容烦恼有多可恶。所以我们要生起要与烦恼来相对抗的这种心。
讲到外在的这些敌人,他根本连造作一次伤害我们使得我们来世堕入恶趣的能力也都没有办法。也就是连一次他也没有办法让我们堕入到恶趣,可是这个烦恼却是可以,烦恼从无始以来,甚至到将来它都有这个能力,让我们不断的投入到恶趣里面,它能够造作这种无始无终的伤害,就所以看下面这边,卯三、危害之时无尽(广论P.172-4):
「我之所有烦恼敌,长时相逼无终始,世间所有诸怨仇,未有如斯长相守。」
外在的这些怨敌也好,或者说外在的这些龙,或者说外在的魔、鬼等等,这一些都没有办法来改变我们的业,他们没有办法去影响我们来世要去哪个地方。虽然这些外在的魔、鬼,会让我们感到害怕,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可以去主导我们来世要到哪个地方去,他没办法主导我们这一点。会影响我们来世到哪边去、会主导我们来世到哪边去的,就是我们内心相续当中的烦恼。那外在的这些怨敌、龙、魔鬼等等,这一些呢,他们根本连一毛发许的能力,来影响我们来世要到哪边去的能力都没有,没有一点点丝毫的能力。
如果说要害怕的话,应该要去害怕自己心相续当中的业和烦恼,这才值得我们害怕,外在的这一些都不值得我们害怕。我们要担心的,就要担心自己是不是来世是能够得到一个好的人身,要担心的是这一点,而不需要去担心外在的这些。有一些人,比如说到了尸陀林,就是到坟场,到那边的时候,他们有一些人会担心,那里面的妖魔鬼怪是不是会把我们带到来世去,事实上根本就会、不可能。真正会主导我们、会带我们、牵引我们到来世去的,是我们心相续当中的业和烦恼而已。所以,应该要害怕的是要害怕自己的业和烦恼。
有一些人有错误的观念,他以为向外在的这些龙、神、魔、鬼,向他们来做祈请,希望给我带来一个好的来世,这是错误的。你真正要祈求的对象是要祈求自心相续当中的善,自己好好的去造善业。
刚才讲的,烦恼它伤害我们的时间,就是这样子无始无终的来做伤害,再来讲,不可以与烦恼为助伴、为友之理(卯四、不可与烦恼为助伴之理 广论P.172-3):
「若能随顺及承事,他人悉为作利乐,诸烦恼敌徒顺承,后仍苦厄相逼恼。」
这些外在的怨敌,你如果谈和,或者说你归顺于他的话,他就不会再来伤害你了。可是,烦恼不是,你越跟它谈和,越归顺于它的话,它对你的伤害越大,所以,不与它为助伴。
再来讲到「不应于烦恼修忍」,也就是不应该去忍受烦恼。这边就讲到,烦恼可以对我们的心做损恼,也可以对我们的身做损恼。所以,这边的科判是(寅二、不应于烦恼修忍)「卯一、思惟于心能作损恼,卯二、思惟于身能作损恼」。如果这个烦恼恒时相续,也就是它持续的安住在我们的心当中的话,那可能持续的来做伤害、对我们持续来做伤害,那我们要去感受苦果,我们会在这里面不断的去流转,终将不能脱离整个生死轮回。仁波切说在《宝鬘论》和《释量论》里面都有提到相类似的这些词。然后我们看:
「如是恒时相续为怨敌,损恼大聚唯一增长因,若于我心不动常坚住,何能欢喜不畏生死轮?」
「若于我心不动常坚住」,就让我们了解到,如果烦恼安住在我们心中的话,那会使得当我们要修法的时候,心想:「我要来修法,我要断除这些烦恼,我希望来生获得好的身躯,获得好的来世,希望获得安乐。」当你这样子想的时候,你已经掉入到烦恼里面去了,因为一个「我、我、我」啊!对不对?虽然说我要修法,我要来断烦恼,我希望来世怎样怎样,事实上已经落入烦恼当中了。甚至你要来修烦恼的正对治「空性」的时候,你也会想着:「我正在禅修空性。」那你也是落入我执当中,也就等于你落入到烦恼当中。所以可以说,心中如果有烦恼坚住在里面的话,你任何时刻所做都会落入它的圈套里面。
如果烦恼安住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它将会带给我们众多的这些苦。所以说如果我们心中仍然有着「我、我」的想法,那你会怎么样?因为有这个「我」这个想法的关系,你会去想办法满足「我」的一切所需。认为「我」是很重要的,凡是来伤害到这个「我」的,都与我为敌,那你的心中就持续不断的生起这些烦恼。就像早上《略论》里面讲的,你如果没有爱尽乐的话,将无法获得究竟的解脱乐。只要有这个爱还在的话,你就会有烦恼,你就会有这些苦。
如果心中有烦恼的话,当我们看到这个对境、看到任何东西时,你心中就会想着:「呃!我要那个东西。」就会想着:「我要什么!我要什么!」好像会变成一种心病,看到外在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一颗心就这样子好像要去得到它,这就是一种心病。或者说心中如果有烦恼的话,那你一定想要去听一些好听的话。或者说心中有烦恼,看到别人有好处的时候,你也想要去得到这些好处,对不对?那心中有烦恼,看到所有不好的东西,你都想说我不要,对不对?意思也就是你这个心病就永远没办法医治,经常就有这个心病在,只要你心中有烦恼的话。
如果你这个烦恼的心病更恶化的话,可能你会生起强烈的贪心,甚至会做去偷窃别人东西的行为。就物质上而言,会去做实际偷窃的行为;如果不是物质上的,可能你就会做出不可思议的这些恶业,就比如说你会发起瞋恚,之后去做伤害他人的这些行为出来。这些心病就是源自于烦恼,烦恼也就是因为我们有这种贪爱自己、爱执自己的心,这种我执、这种爱执自己的心。所以有这个爱的话,你就有这个烦恼在。我们说这个烦恼,烦恼呢,烦恼的意思也就是你的心是愚蒙、你的心是忧苦的,所以它会造作自己以及他人的不快乐。这种烦恼使得我们去造作的恶业果报当成熟的时候,可能就会使我们落入无间狱当中了,烦恼会带来这个。下面就是,卯二、思惟于身能作损恼:
「此是生死坚牢巡逻者,亦是地狱等处行刑手,若住我心贪着缠网中,何由令我身心得安乐?」
以上就是让我们要了解到,烦恼对我们的身和心所做的损害,下面就是要提起摧毁烦恼的心力。这边就讲到说(寅三、为摧烦恼奋起心力):
「乃至此敌未见决定降伏时,一切时中我当不舍勤精进。」
既然我们了解到,烦恼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损害,我们不降服烦恼,那岂不是太傻了吗?所以应该要不舍弃勤精进将它降服掉。
「若人稍作损恼尚且发愤怒,我慢盛者未降斯敌勿安眠。」
我们如果被一般世俗的人骂了一句,心中一定会很不快乐,一定在想非要回他一句不可,还没有回他这一句之前,心都喀嚓喀嚓很难安,都会这个样子阿。所以说 「若人稍作损恼」我们就会发起愤怒来想办法要去回他一句,可是,这个「我慢盛者未降」烦恼这么炽盛,你没有去降服它,那岂能安眠呢?
所以尚未降服烦恼之前,我们应该不舍精进、不舍不放逸(应该要起精进的意思),否则你将会就像在水里面被煮一样,有内外受敌的意思,好像是被烦恼把你煮熟的意思(内外都受敌,被烦恼所煎熬、煎煮的意思)。要降服烦恼没有那么容易的,要很辛苦跟它对抗的,所以要起艰难行。
下面我们就看(丑二…)「寅一、能伏烦恼披甲精进于彼难行不应疲厌」,这边就举了一个例子:
「不杀自死世间众苦烦恼敌,对垒交锋奋力克敌欲致果,
纵为锋镞中伤创巨痛亦深,所求大欲未成犹不甘退却。」
也就是讲到世人当他与敌人在交战时,即使把敌人杀了,说实在,那个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它本来就会死了嘛!迟早会死的,只不过是让他早一点死而已。可是,世人却以为把敌人杀了,他就是英雄,自以为自己是英雄。这根本就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只不过是让他早一点死而已。可是这些世人,当他跟敌人在交战时,没有把敌人消灭之前,他会不顾一切的、不顾自己被敌人的刀、剑所伤,就是不退却、不服输,他一定要把敌人杀死,就有这种自认为是英雄的行为,事实上这个不是英雄的行为。这是比喻。再来下面讲:
「况为长时一切众苦因,唯一自性怨仇欲摧伏,纵令能生百千诸苦痛,应须勇毅不却何待言。」
世间的人,他很努力于降服外在敌人这些无意义的事,那根本就不能称为英雄的行为,真正要对抗的是烦恼,烦恼的本性、自性就是来伤害我们的,外在敌人的自性、本性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去立他为敌人的,更何况这些外在的敌人,他伤害我们的,只是伤害此世的身躯而已,他无法伤害到我们的来世,可是这烦恼,它不但本性、自性是能伤害我们的伤害者,而且,它也不需要我们去立它为敌人,它本来就是我们的敌人了,它伤害我们的时间又是无始无终生生世世的。所以,我们要努力的不是去降服外在的敌人,应该要努力的去降服烦恼,才能够称为英雄。不是要对这些怨敌的伤害生起不忍的心而跟他对抗才称为英雄,是去对抗烦恼而不退却,这才能够称为英雄。
如果要降服烦恼的话,必须要依艰难行,也就是要依于苦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些实修者、这些行者,他们离人群而入狗群去修种种的苦行,受种种艰难行的痛苦,主要目的是为了降服烦恼。一般的世人所要降服的是外在的敌人,所以,他们会去跟敌人来作战。
仁波切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些西藏人,笨笨的会去比赛,看谁比较有勇气,他们会彼此拿一枝长长的剑,在众人的观看之下彼此互砍,他砍他一刀,他再砍他一刀,要比看谁比较有勇气。有勇气的人,是怎么看出来他有勇气呢?前面有很多刀疤的,表示他有勇气。没有刀疤的,一定被砍的时候会逃走,那他的头后面就有刀疤,所以看到头背后有刀疤的,就表示他没有勇气。
世上的人要去征服敌人的时候,他都可以做这样的苦行了,更何况我们要去降服烦恼、降服真正的敌人呢?世人在跟敌人作战时,身上受了伤,可是他心却是很高兴的,这些伤痕,他们把它视为是身上的一种庄严、一种庄饰品,他身上的这些伤痕,就是他的勇气的象征。所以仁波切说,他们会在众人的面前去展示他身上的这些庄严,它好像很漂亮。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那一些离人群入狗群在实修的,真正与烦恼在做对抗的人,他们所行的苦行,才是真正的庄严。心不退却与烦恼作战,才是真正的庄严才对。
离人群入狗群的意思,也就是他舍离了世间八法,为什么?为了要与烦恼来做对抗的缘故,所以他舍离了世间八法。他在世人的眼里面,会觉得他是一个行为怪异的人,因为他吃,也是有得吃没得吃的,然后也居无定所,就像我们现在的流浪汉一样。
仁波切:就像我们说的没有人情,我们对他好,他对我们不好。好像两年前吧,雪歌寺那边有一位法师,大概六十几岁,他就像我刚刚讲的这样的状况。大家都知道他修行非常好,(但)他睡在哪里都不知道,有的时候他在房间里面。他没有穿鞋子,冬天再怎么样(冷)还是这样子。看到人完全不会打招呼,都不理会别人。他来的时候,我们就不用理他,跟他讲话比较直接,口气比较不好:「好!坐!吃吧!」就这样子的话,他就乖乖的会在。那对他好一点,站起来就会走,一点都不给面子。他就一直断掉贪爱这个世界的「名字」等等,所以他的作法都这样子。冬天很冷很冷,整个都是雪,他也会跑去山洞,(山洞里面有)像熊的动物,碰到人的话,是会吃人的,只有大陆那边有,你们知到吗?它的脸、嘴巴比较像猩猩,但不是猩猩(人猿?),身体像熊一样很高大、很有力。有的西藏人碰到它,被它在身上一抓,整个皮都拉掉了,孔武有力;它会吃人,也会吃老鼠。他就没有问题,有些牧人跟着牦牛、羊,走在路上时,会看到那个法师和那些像熊的动物一起走,也会在那些动物住的地方睡觉。
那个法师在前年圆寂了,这样子就像离人群入狗群,就是断除对整个世界的爱,真正修行很厉害的时候就是这样子,像密勒日巴尊,就这种。完全跟人缘都没有了,他走到哪里就是他家,四处为家,好像大地是我家。哈!哈!哈!…哈!哈!
那个法师,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到什么地位,我的老师跟我1992年去的时候,他就常常来我的老师跟我们住的房间,来的时候他会拿一些水果或酥油,就来我的老师前面,就放着,就看一下,就就走了。哈!哈!哈!
我们寺庙里面常常修大普明毗卢遮那佛的除障的法会,做的时候是从早上三、四点开始,到下午的三、四点,就一直修。他也会来参加,一来参加,就一直完全不动。出家人会休息一下,上厕所或是喝茶,他从早上三点就一直坐着,到下午三、四点,完全不会动,就一直坐在那里。有的时候他完全不会参加,就跑到山上去,(大家)都不知道他去哪里。也好像完全没有感觉他有什么亲戚,这种就是离开世间的八法。
所以来对抗烦恼的苦行才是我们真正的庄严,那去对抗非真正敌人的苦行不能称之为庄严。刚才讲的就是降服自己心相续当中的烦恼而行的苦行,可以成为我们真正的庄严,就是 78 页这个偈颂(寅二…卯一、难行为自利圆满之因故应安忍 广论 P.201-4):
「为无义事遭敌曾负伤,犹如严身之具常矜炫,
为成大义而奋正精勤,纵受诸苦于我何足恤?」
如果是为利他而行苦行,我们就应该来修安忍(卯二、难行为他利圆满之因故应安忍):
「若渔若猎或复事农田,仅为自身温饱支身命,
祁寒暍暑逼恼犹堪忍,利众生故何苦不能堪?」(祁:ㄑーˊ,暍:ㄏㄜˋ)
当这菩萨要来对抗烦恼的时候,为了等同虚空般的有情来行苦行,安置一切有情于安乐的时候,他必须要去行种种艰难的苦行,在这种状况之下,必须要去修安忍。
下面(卯三、先发誓愿当令成就之理):
「十方虚空尽边际,有情烦恼誓愿断,既发是愿而自身,不能解脱诸烦恼。
于己忖度不自量,所言安得非欺妄,是故常应勤精进,摧诸烦恼毋退缩。」
这菩萨他许下诺言,要令所有有情断除烦恼,令所有有情脱离整个生死轮回,他许下这样子的诺言。可是,当他在实修的时候,却是以先断除自己的烦恼、先脱离整个生死轮回为他主要的实修。那这样子做是否有错呢?并没有错误的,因为你自己呢,自未调伏烦恼,你何能言调伏他人的烦恼?因为你自己都不晓得如何调伏烦恼之法的话,那你又怎么能够去令其他有情调伏烦恼呢?你如果自己都无法调伏烦恼,而要去调伏他人的烦恼,那岂非是欺妄?「非欺妄」就是岂非欺妄,你岂不是在欺骗人家吗?
再来我们就讲下面(寅三…卯一、应勤烦恼之对治 广论 P.198-1):
「我于此事应贪着,怀恨不舍而遣除,虽如是具烦恼相,能断烦恼非所断。」
我们要去调伏自己的烦恼,要直接与烦恼来作战,就应该对烦恼生起怀恨的心,没有把它消灭之前,你绝不舍弃的这种心要生起来。怀恨这个烦恼从无始轮回以来,至今呢,它一直在伤害我的这件事,对烦恼起了这种怀恨的心。虽然如是生起具烦恼相的心,可是,它并不是我们所应该要断除的烦恼。虽然对烦恼起了这种怀恨的心,要将它消灭掉,可是,这个不是烦恼,这个不是我们的所应断。
我们心中下了这个清净的决定,要与烦恼来作对抗,那是不是会与我们所应该要行的菩萨行相违背呢?不会违背的。我们心中要对烦恼生起怀恨的心,那这个是不是烦恼呢?是不是我们的所应断呢?也不是。所以当你在实修的时候,在跟烦恼作战的时候,你会经过这些心路过程,这边就一一的做解答了。
再来讲到在对抗烦恼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提起怎样的心力呢?就说(卯二、任于何时悉应勉力勿随烦恼自在而转 广论 P.199+1):
「刀锯鼎镬加我身,虽断吾头亦易事,终不应于烦恼敌,甘心俯首而归顺。」
也就是在跟烦恼对抗的时候,你一定要下定决心说:「我一定要赢过烦恼,我绝对不败给烦恼,或者不输给烦恼,我要跟它对抗,即使被火烧、即使被断头,宁可这样,绝不输给烦恼。」来跟烦恼对抗的时候,要提起像这样的心力。因为你想到烦恼会带给你的伤害事实上是远胜于被火烧、被断头这些的伤害,所以说「终不应于烦恼敌,甘心俯首而归顺」。
在跟烦恼对抗的时候,我们要生起永不服输的心,宁可被烧、宁可被杀,也不输给、不降服这个烦恼。可是一般的人,比如说朋友喝酒,往往我们就会跟他们混成一堆一起喝酒。像我们在对付烦恼的时候,要下的决心就是说,朋友喝酒,我绝不跟他喝酒,不服输,你宁可被杀,也不掉入这个烦恼当里面,要下这种的决心、毅力。
当我们在做忏悔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一句套上来用。做忏悔时,要用四种对治力来做忏悔,就是依止力、追悔力、现行对治力及防恶再犯力,尤其是最后面的防恶再犯力的时候,你下定决心以后不再犯,就可以套上这一句:「即使要被刀锯、鼎镬加诸于我身,或断我头,我终不再造这些恶业。」你可以把这一句套上去用,这样子你要忏悔、要断除恶业的决心就比较强一点。
下面就是「丑三、于勤断能断之性修欢喜心」,讲到(寅一、自相续之烦恼根本拔除已彼无安住所依 广论 P.199+4),
「世间怨敌被驱虽出境,还于他国潜伏收残余,
养精蓄锐卷土复重来,烦恼怨敌其相不如是。」
要对于能够断除烦恼的这件事,心生起这种好乐之心、欢喜的心,以及生起勇气来将它断除。这边讲到,世间的怨敌,如果你将它驱赶出去,离开这个地方之后,他可能还会到其它的地方去,从这边逃离了,它会到其它的地方,然后在其它的地方养精蓄锐,力量增强之后,它可能还会再回来。像我们这世界上,你会看到在作战的国家就是这个样子,你跟这个国家作战,作战完了之后,可能又有另外一个国家又跟你为敌,然后你又会跟它作战。或者说你这个敌人,你把他消灭了,或者把他赶走了,他可能逃到其它地方,后来他可能又会回来跟你作战,世间就是这个样子。可是,烦恼就不是这样,烦恼这个怨敌,你如果从心相续当中将它根除掉、从根斩除掉之后,它就不会再返回来了,也就是它可以完全被消灭掉,我们能够将它完全消灭掉。
再来讲到这个烦恼,它是颠倒的、它是不可靠的、它是虚假的,所以,我们可以正量的慧将它去除掉,以这个慧为我们靠山将这个烦恼,将它去除掉、消灭掉,所以这边说(寅二、从颠倒因生故若依精禁闭能断除广论 P.199+5):
「烦恼以识烦恼慧眼断,从何心中遣除更何往,
住于何处还来为我害,唯是自心怯弱乏精勤。」
就比如说,如果我执和证无我慧两个要来对抗的话,那一定是证无我慧会赢的,一定是它赢的。因为烦恼,它是虚假的、不可靠的,所以一定是证无我慧会赢的。一旦我们将烦恼从心中根除掉的话,它就没有去处了。因为它的安住之处是在我们的识、在我们的心中,如果从心中都把它斩除掉,它就没有地方可去了,当然它就不会再回来。所以,我们必须要发起精进的心,不要有心怯弱,心怯弱就好像心没有那种勇气。不要有怯弱之心,发起精进的心,跟烦恼来做对抗。
再来讲到烦恼,烦恼被我们从心中将它根除之后,是不是会入住于我们的心性(心的自性)当中呢?是不会的。所谓的入住在我们的心性当中,也就是它会不会是藏在我们心的底部、内心深处,会不会藏在那里面呢?是不会的。如果它真的会潜在我们心性当中的话,那表示它是谛实存在的,表示它是这个样子,它不需要依于众多的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这些因缘而存在,那表示这一点。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它一旦被我们从根将它斩除之后,它就不再会住于我们的心性当中,甚至不会住于形成烦恼的这些因或缘当中,所以这边说(寅三、根本拔除已彼决无余处更可依止故应断除):
「是诸烦恼不住于境不住于根不住中,此外亦复不住他处依于何处损有情?
彼如幻故心离怖畏正知不倒勤精进,为无义事地狱等苦何能侵损及我身?」
再来讲到烦恼,这个烦恼呢,事实上它并不是谛实存在的,它是如幻如化的,就像魔术师,他依于木石然后加上咒语,幻化出魔术的马出来,那所幻化出来的马,事实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没有什么能力的。烦恼也是一样,它并不是谛实存在的,它是依于众多因缘而生起来,就像是魔术一样。「彼如幻故」因为它像幻化一般, 所以我们对这些烦恼不需要心生畏惧,就是「心离怖畏」,「正知不倒勤精进」也就是正确的去了解之后,无颠倒的起精进来断除烦恼。
「为无义事地狱等苦何能侵损及我身?」也就是为了这些为了这些烦恼无意义之事,而去感受地狱等苦,那岂不是很傻吗?事实上,为了这些无意义事,而使得我们自己的身躯受到侵扰,我们怎么可以任由它这样子来做侵损?因为这个烦恼,它根本就是一种颠倒识,事实上,烦恼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都不是谛实存在的,我们就不应该为烦恼、为这些无意义事而去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应该起这种好乐的心,很欢喜可以完全将烦恼断除,对这一点要心生欢喜的意思。
到此为止,已将「癸二、于学处不放逸行」所分下来的三个科判,就是「子一、慎止恶 子二、勤修善 子三、勤断惑」这三个将它讲完,接着就进入到「壬三、摄义」,这是「辛一、释论文」当中分下来的,这边就讲到:
「如其宣说应修诸学处,如是思惟应当勤奋修。」
如上所宣说的,我们应该要努力的来学习菩萨的诸种学处。应该思惟,然后勤奋修,如果你不勤奋修的话,就好像:
「不听医言而欲求医治,其疾能疗古今所未有。」
我们应该对于佛所宣说的种种学处,努力的精勤来修持,如果不遵佛言而修持,那你焉能断除这些烦恼呢?就好像是不听医言,你焉能治疗你的疾病?
到此为止,就将第四不放逸品讲完,那我们就把它念一次:
如是如来最胜子,已发坚固菩提心,复应恒时无动摇,励力无违诸学处。
若率尔作本无心,或虽观察未详辨,是事虽已誓愿为,容当再思慎作止。
若经诸佛及佛子,以大般若所观察,自心亦已屡研寻,此中尚复何犹豫?
若已如是发誓言,而于其事不成办,则为欺诳诸有情,我当堕落生何趣?
经云若心欲布施,微少下劣寻常物,其人布施不果行,后当堕入饿鬼中。
今于无上菩提果,至心思惟作施助,欺诳一切诸众生,欲生善趣何可得?
或有弃舍菩提心,能成声闻解脱者,业果之理不思议,唯一切智能了知。
菩提萨埵诸堕中,退菩提心为最重,若有违犯如是行,是坏一切众生利。
若人但于剎那间,障碍菩萨作福德,即为坏诸有情利,应受恶趣无边苦。
坏一有情安乐事,尚于自身致衰损,况坏遍满虚空界,有情义利何待言?
如是由斯罪堕力,复依菩提心威力,辗转升沉生死轮,登菩萨地常为碍。
是故如其所发愿,我应敬慎期必成,若不从今奋精勤,愈趋愈下转沉弱。
往昔为利诸有情,无数如来出于世,我由众罪所障复,未得亲承如来教。
我今坏戒仍如此,数数如初难值遇,恶趣逼恼并系缚,备遭割截屠戳苦。
既值如来出世间,更得人身具信心,堪修善法如今者,实为稀有难多得。
虽如此日身无病,饮食支身暂未死,年命剎那难保信,色身须臾如泡影。
以我如今所行为,再得人身尚难必,若时不能得人身,无缘修善唯作恶。
若时有缘能行善,而我不作诸善业,恶趣众苦所昏蒙,尔时我何能为力?
若时众善不修行,唯积众罪多无量,纵经百千俱胝劫,善趣之名亦不闻。
以此之故世尊言,幸得人身极稀有,如大海中盲龟项,几希能值浮木孔?
于一剎那作罪恶,当堕无间经长劫,无始轮回积众罪,不生善趣何待言?
非唯仅受此罪已,便从恶趣得解脱,即于正受此罪时,又复广造诸余罪。
获得如是有暇身,我今若不修善法,诳惑自欺无逾此,愚蒙过此亦无有。
若我即达如是理,由愚痴故行怯弱,逮其临欲命终时,必当心生大忧悔。
地狱烈火难堪忍,若于我身久燔炙,炽然难忍忧悔火,定当热恼逼我心。
极难幸遇有利地,何幸我今忽遭逢,我身若尚具慧心,后复牵缠入地狱,
岂非咒术迷我心,今我于此无知觉?不知何物令愚蒙,究竟我心有何物?
瞋恚贪欲诸怨敌,并无手足能动转,亦非善巧具雄力,云何役我如仆使?
泰然安住我心中,恣意于我作侵损,于彼含忍不愤发,所忍非处堪诃遣。
若时诸天及非天,悉皆群起为我敌,彼终不能牵挽我,令入无间烈火中。
彼烦恼敌具大力,能一剎那抛掷我,须弥一触成灰烬,猛烈无间巨焰中。
我之所有烦恼敌,长时相逼无终始,世间所有诸怨仇,未有如斯长相守。
若能随顺及承事,他人悉为作利乐,诸烦恼敌徒顺承,后仍苦厄相逼恼。
如是恒时相续为怨敌,损恼大聚唯一增长因,
若于我心不动常坚住,何能欢喜不畏生死轮?
此是生死坚牢巡逻者,亦是地狱等处行刑手,
若住我心贪着缠网中,何由令我身心得安乐?
乃至此敌未见决定降伏时,一切时中我当不舍勤精进。
若人稍作损恼尚且发愤怒,我慢盛者未降斯敌勿安眠。
不杀自死世间众苦烦恼敌,对垒交锋奋力克敌欲致果,
纵为锋镞中伤创巨痛亦深,所求大欲未成犹不甘退却。
况为长时一切众苦因,唯一自性怨仇欲摧伏,
纵令能生百千诸苦痛,应须勇毅不却何待言。
为无义事遭敌曾负伤,犹如严身之具常矜炫,
为成大义而奋正精勤,纵受诸苦于我何足恤?
若渔若猎或复事农田,仅为自身温饱支身命,
祁寒暍暑逼恼犹堪忍,利众生故何苦不能堪?
十方虚空尽边际,有情烦恼誓愿断,既发是愿而自身,不能解脱诸烦恼。
于己忖度不自量,所言安得非欺妄,是故常应勤精进,摧诸烦恼毋退缩。
我于此事应贪着,怀恨不舍而遣除,虽如是具烦恼相,能断烦恼非所断。
刀锯鼎镬加我身,虽断吾头亦易事,终不应于烦恼敌,甘心俯首而归顺。
世间怨敌被驱虽出境,还于他国潜伏收残余,
养精蓄锐卷土复重来,烦恼怨敌其相不如是。
烦恼以识烦恼慧眼断,从何心中遣除更何往,
住于何处还来为我害,唯是自心怯弱乏精勤。
是诸烦恼不住于境不住于根不住中,此外亦复不住他处依于何处损有情?
彼如幻故心离怖畏正知不倒勤精进,为无义事地狱等苦何能侵损及我身?
如其宣说应修诸学处,如是思惟应当勤奋修。
不听医言而欲求医治,其疾能疗古今所未有。
入菩萨行论广解佛子津梁释不放逸品第四竟
问题:刚刚仁波切说到,烦恼就像是幻师幻化成的东西那个譬喻,烦恼如幻的譬喻,我们在讲如幻的的时候,仁波切有讲一个例子,说譬如就像幻师幻化成的东西,烦恼就像这样子。可是因为这样子的话,因为我听过,有人就跟我讲,说因为烦恼就像幻化出来的一样,所以呢,我们就不要去想这个烦恼就好了,因为它就是所变化出来的,它是假的。所以,如果觉得自己有烦恼,那个是错误的,因为你就是不要去想就好了。可是这样子讲起来,好像并不是如幻的意思,那如幻的话,是不是应该说从烦恼它本身是怎么生起的角度,还有它的本性是什么,这种角度去想的话,才能想出它如幻的意思?
回答:是的。
仁波切:会长今天跟我说,我生日的时间,这里学员想要念一些会长寿的、会平安还是什么,就为了长寿,念长寿的佛的咒语,或者是白度母的咒语,就这样子念的话,老师会不会比较长寿一点,哈!哈!有的寺庙他们的老师,比如说法王,他生日的时候,我们特别做他的长寿法会。我们这里没有长寿法会的仪轨,但是,如果持长寿佛咒语的话,应该有帮助到,意义的角度来说就一样的。
为了上师的长寿,这种(长寿法会)也可以说为了自己,比如说为了我的上师,我做一个长寿法会,或者是长寿佛的咒语念一念,回向给他,就这样子的话,也可以说自己长寿上面做了最大的功德,对自己是最大的帮助。道次第里面就常常讲:对上师或其他的佛做供养等,那些都会比较殊胜的。就一样,念长寿佛的咒语,或者是为了长寿的那些善根,为了上师做的话,这个功德一定会比一般念的还更殊胜。那这个更殊胜,得到的是谁?就是自己有得到的。可以说团体一起做的时候,也有它的功力,这个中心会长久,或者是老师也会长寿,在这个方面也有关系。主要是自己上面,有很大的帮助,按照经典上面的理论是这样的。我们在长寿法会的时候,法王也有提出来,确实是这样子。
我念,你们就跟着我念,先念长寿佛的咒语,然后念尊胜佛母的咒语,然后念白度母的咒语,你们跟着我念啰:
嗡 拿摩 把嘎瓦迭 阿八砸咪打 阿纡贾那 颂把昵 基撘滇作 攘砸亜 搭嘎打嘎娅 阿砸哈迭 桑亚桑 捕搭讶 迭亜榻 嗡 布涅布涅 玛哈布涅 阿巴砸咪打 布涅阿巴砸咪打 贾那 桑把 卓八沏弟 嗡 萨啦哇桑 嘎剌 八哩须大 达妈耊 嘎嘎剌 娑吧哇 比须迭 玛哈剌呀 巴利 瓦哩也 梭哈(这是长寿佛的长咒)
短咒的话:
嗡 阿妈惹囔 几温迭 梭哈
然后尊胜佛母的咒语:
嗡 种梭哈 嗡 阿咪打 阿唷唷达迭 梭哈
然后念白度母咒语:
嗡 大咧 都大咧 都咧 麻妈啊唷 晡涅贾那 晡登古鲁 梭哈
然后念法王的咒语,就传一下:
嗡 啊 古鲁 边砸达剌 勉诸悉哩 瓦庚大 苏吗帝 贾那 下撒剌 达拉剌 桑姆大 悉地 把大 悉地 轰轰
你们十七号的时候,长寿佛的咒语跟法王的咒语一起念就可以了。你们也可以想…,比如现在我的来说,主要就是法王,我真正的上师已经圆了,真正上师的意思怎么说?根本的。对我帮助最大的上师已经圆寂了,那下面就是法王,所以我现在就法王的咒语。那你们可以想,上师都是同义,为了整个上师长寿,就念法王的咒语。
还有就是我们过年的时候念心经,明天早上除障(法会)念心经,心经我以前有传过,没有口传?没有吗?那藏文我念一下:(注:可见听录音的重要性,手抄搞仅仅是帮助习之助力。)
…………嗡 牟尼 牟尼 玛哈牟尼也梭哈
我后面念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咒语。我们过年的时候,也有一些护法的仪轨也会念,现在想(传)护法三尊(的咒语):上士道的护法是马哈嘎那,中士道的护法是财宝天王(你们说的多闻天王),下士道的护法是阎罗法王,然后吉祥天女,吉祥天女是现在很多黄教的,比如说法王就一直修吉祥天女的护法。这四个咒语我就念一下,你们跟着我念:(各念三遍)
阎罗法王:嗡 嘎啦如巴 哄呸
多闻天王:嗡 贝 虾喇吗籁冶 梭哈
马哈嘎那:嗡 匾乍 马哈嘎那 沁且乍 比练 比奈雅嘎 哄哄 呸呸 梭哈
吉祥天女:匛曩摩 匛曩摩 匛匛曩摩 吞匛 喀喇 拿箧抹 曩摩 阿迦打贾 吞匛 汝噜汝噜 哄 匛 哄 哄 匛 哄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