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仁波切:三宝原理与皈依法通俗解说 第二节:三宝原理
多识仁波切:三宝原理与皈依法通俗解说 第二节:三宝原理
一、 三宝总述
(一)“三宝”与佛教的关系
“佛教”是佛陀的圣教。佛教是由施教的佛、所教之法、受教的众生三个因素组成的。“佛”是受此教、依此法得道的先知先觉,众生是未开悟或半开悟的施教对象,法是施教的内容,包括佛陀的思想学说和觉智、善行、品德。
佛和众生是相对的存在。佛从众生中生,未成佛之前也是众生,成佛要靠众生,因为佛体和佛的功德都是利众行善的结果。众生是行善的对象,如果没有众生,利众的善行无法实施,利众的功德无法圆满。因此佛离不开众生,众生的聪明才智和善德良心的开发、生存条件和幸福美好生活的创造有佛的爱心和智慧的参与。佛在世的利众形式,是以众生自觉为基础的正义良心的存在和快乐向上事业的不断创造、完善得以维护。从这个意义上讲,众生的幸福来源于佛--觉者的爱心和智慧。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主子”与“奴仆”的关系,而是“已觉”和“未觉”的关系。佛存在的前提是众生,当一切众生脱苦得乐,大彻大悟之时,即无众生,佛与众生的对立关系也就消失,因此佛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法是道,是事物的本质规律及正确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智慧。众生行此道成佛,佛以此道教育众生,化度众生。僧是进入解脱圣道的道人或圣者,是证得“见道”以上的修行众。佛和僧伽的关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1.师徒关系。如释迦牟尼佛和众菩萨、声闻弟子之间的关系。
2.众生和佛关系。如一个人在未成道以前在学道是僧,成佛进入无学道便是佛。未成道之前,圣人和凡人一律属于“众生”范畴。无论声闻、缘觉、菩萨,凡开悟生出超世智慧者都是圣人。开悟是“见道”的境界,未证见道者一律称凡人、迷众。
3.同一关系。佛陀既是僧,也是佛,从“破”和“悟”的境界而言是“佛”;从佛的有生命、有意识的佛体而言是“僧”。如释迦牟尼佛的破悟境界是“佛”,释迦牟尼的五蕴之体和意识是“僧”。因此,释迦牟尼既是“佛”,也是“僧”。“僧迦”一词的含义是“向善众”或“向善团体”,是个集体名称。沙弥、比丘四人以上,方称“僧众”。但这不是绝对的,如前所述,佛既是“佛”又是“僧”,佛的破悟境界和慈悲智慧功德也是“法”,因此说佛是集三宝于一身的觉者。
众生的暂时性和永久性的幸福快乐的获得要依靠三宝。一个人开始入道和中间道行的增长、最终道行的圆满都依赖于“三宝”之力。同时,众生入佛门,皈依佛法的最高目标是为了自己成就“三宝”,即自己成圣僧、成佛,获得法身无上功德。因此,“三宝”是因缘,“三宝”也是结果。概括起来说,佛教由佛、法、僧三要素组成,佛、法、僧“三宝”是佛教三位一体的具体体现。
(二)规定为“三救星”的原因
弥勒菩萨在《庄严经论》中云:“因施受与教,三乘三作用,信仰有三种,规定三救星。”这几句经文的意思是:“因施教之佛和所教之法、受教之僧三者的特点和三乘信众的信仰依靠重点的不同,佛、法、僧各自的作用不同,在佛法中规定佛、法、僧为三救星。”
1.佛是施教者,法是所教之道,僧是受教育者,三者有所不同。
2.声闻以僧为师。声闻本道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僧,因此僧是声闻众的主要救星。缘觉以观修十二因缘证独觉罗汉果,因此,法是缘觉众的主要救星。菩萨靠佛的教诲发心入道,十地得佛灌顶,最终果位是佛,因此,佛是菩萨众的主要救星。
3.佛的作用是指引解脱道路,法的作用是产生道地的智慧功德,使道行圆满;僧的作用是同道相助的道友,先行一步的“带路人”。
根据以上原因,佛法中规定佛、法、僧为“三救星”。
(三)称作“三宝”原因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因稀有,因无垢,因具胜能,因世间最美,因最高尚,因始终如一,故称稀世珍宝。”这就将佛、法、僧称为稀世珍宝之缘由。主要理由有六条:
1.“稀有”。就是说佛、法、僧是世间非常稀有的特殊因缘所生之物,并非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出现,任何人都能遇到的东西。寂天说:佛和佛法的出现就像“漫漫长夜中偶然一现的闪电,逢到的机会很少”。佛和佛法的出现是众生共同的善业福报和诸佛的慈悲愿行双方机缘相合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特殊因缘的结合,很难出现佛法之阳光普照的光明劫。所以说佛、法、僧是千劫难逢的稀世珍宝。
2.“无垢”。佛是彻底破除覆盖在光明心上的两种无明恶习染者;法是无贪、无执、本质光明;僧是已出世,除去滞、碍、俗气的污染者。因此,佛、法、僧是最纯洁、最光明的事物。
3.“最胜能”。佛与佛法具有无限的智慧和无比的胜能,能使众生超脱轮回之苦,获得常乐我净,是能胜世间最难胜的苦与魔者。
4.“世间最美”。佛和菩萨、声闻、缘觉圣僧从真智慧中生,是光明智慧的传播者,佛法是驱逐黑暗的无比光明智慧,光明智慧是世间最美之物,因此,佛、法、僧是“世间最美”。
5.“最高尚”。佛和菩萨无私、无我,具有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无条件地、无分别地以大慈、大悲心为众生的幸福快乐服务的最高尚的品德。佛法以这种高尚的情操培育众生,使一切众生变得高尚。因此,佛、法、僧是具备最高尚品质者。
6.“始终如一”。这是永不变质的特性。世间的一切好景不长,最亲的骨肉亲属也有生离死别;最亲的朋友也有分手的时候;权势有时也会变成”毒酒”,钱财往往招来灾祸,爱变成恨,亲友变成仇人者屡见不鲜,世间上还有什么永远不变,始终靠得住呢?惟有佛菩萨和佛法,能使人增长智慧,破除烦恼,战胜自身和外部邪恶,消除一切灾难的根源,走上常乐我净的道路,所以,佛、法、僧是始终如一,永远不变,可以信赖,可以依靠,能拯救众生脱离苦海的大救星。
根据上述的六条理由,称佛、法、僧为“三宝”。“宝”者,是稀世珍宝,难得可贵,最真、最善、最美、无价之义。
(四)因三宝和果三宝的区别
要想深刻了解“皈依”含义,首先就要了解“因三宝”和“果三宝”所指的不同含义。
“因三宝”指的是身外的三宝。身外“三宝”中的“佛宝”指的是已成佛的释迦牟尼等十方三世一切佛、本尊;“法宝”指的是佛所传之法和诸佛功德、慈悲、智慧;“僧宝”指的是三乘见道以上的圣人、菩萨、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密部的勇士、空行、出世护法类均属于“僧宝”。皈依对象“三宝”中的“僧宝”,指的是见道以上的得道圣僧。见道以下的凡僧,自己尚未进入不退转出世道,真智未生,意识最表层的见惑未破,无力拯救度脱别人,故非“僧宝”。现在,国内外有那么一些不懂佛法、贪欲疯狂之人,自吹已成真佛。然而,别说成佛成“圣僧”,就连世间道上的戒行纯真、虔诚不二的真僧的标准都是现在的人很难达到的。凡对佛法有点信仰的人,很好地检点自己的行为是最要紧的。
“因三宝”也可称作“外三宝”。众生迷途知返,觉妄悟真,首先要靠外三宝的作用。如埋在地下的植物种子,虽有生机,但如果没有适度的空气、阳光、水分,就永远无法成长。众生虽然有成佛的内因--光明心、佛种,如果没有佛法住世的外部环境,不闻佛法,不入正道,绝无开悟见真的希望。因此《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明确指出,众生的佛性种子,从睡眠状态下觉醒的主要条件是受到大乘佛法的教诲,所以入佛道,必须诚心皈依“三宝”。
“果三宝”也可称作“自身三宝”。皈依大乘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自身“成佛”,及实现自身三宝。实现自身三宝之日,也就是自己全面彻底解脱之时。
自身三宝获得的最低界限是见道以上。在见道上,获得见道无分别智,破除见惑起,就算自己获得道谛。获得道谛,就是自身获得了“法宝”,同时也就获得了一般圣僧的资格,在八地获得不退转高位圣僧的资格。十地之末期,以金刚禅破除二障最细分习染而成佛时,才获得圆满“三宝”,佛、法、僧三宝融为一体。作为人格意识的佛,属于僧宝的范畴,常乐我净的自性身为佛宝,无上智慧法身为法宝,为获得自身三宝的愿心和一切善行为,是对果三宝的皈依。懂得这些道理,才能理解整个道的修行都包括在皈依法中的道理。
(五)真谛和俗谛三宝之分
“真谛”是真实和标准之义,俗谛是假名、现象、非真实之义。真谛“三宝”是真实的、标准的三宝,俗谛的三宝是非真实的假名“三宝”,或者说“准三宝”。
佛的四身中自性身和智慧法身是真谛佛,色体报身和应化身为俗谛佛。
法也有两种:一种是说教性的、理论知识性的佛法,如三藏法典、经论宣教活动;一种是指佛、菩萨的智慧慈悲等殊胜功德和破悟境界。前一种是实施佛法教育的工具和手段,只是名义上的“法宝”,称俗谛法宝;作为佛菩萨的思想品质,智慧功德性的法性,才是真谛法宝。
僧也有入道的凡僧和见道以上的圣僧两种。入道的凡僧是俗谛僧伽,圣僧才是真谛僧伽。佛陀在《报恩经》中说:“皈依的对象是真谛僧伽,不是俗谛僧伽。”
“救星”也分真谛的和俗谛的两种:道行圆满达到终极位者是真谛“救星”,道行未圆满者为俗谛救星。道行圆满达终极位者和佛是同一概念。
“二种法”指的是说教性的经典理论知识和菩萨、声闻、缘觉具有的道谛见真智慧和灭谛破障境界。经典理论知识像渡江河的船筏,是工具性的法,渡过江河后,船筏就没有用处,需要抛弃。经典教义、理论知识性的文字词语之类,完成传情达意的任务后,就失去作用而要抛弃。在学道的菩萨、声闻、缘觉罗汉等圣众的见真智慧道谛和破障境界灭谛,并未达到究竟圆满,他们自认为的圆满者是一种假相,所以,这类道灭二谛法有假,包括菩萨、声闻、缘觉在内的见道以上圣众,虽破除烦恼障,但尚有可怕的知识障未除,或未除尽,所以,有所恐惧,未彻底自在,他们都不是终极救星。因此,“从终极意义上来讲,救星除了圆觉佛陀,没有别的”(见《宝性论》)。
(六)小乘派关于“三宝”的概念
大、小、显、密乘的“三宝”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三宝”认识深浅和概念的划分却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这个问题学佛的人必须搞清楚。
小乘毗婆沙论派,对佛的色体只承认肉体和化身,不知有报身,认为佛的肉身属于苦体,如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和成佛后是同一个色体,不能把这样的色体截然分成凡体和佛体。色体身具有三十二相,可以被看做“佛身”,但不是佛和佛宝。“佛宝”是指佛身上的那种特有的觉智。经论派对佛的概念与毗婆沙派稍有区别,他们认为“具有三十二相的色体和佛的觉智法体都算是佛和佛宝。对法的概念,毗婆沙和经论二派基本相同,认为“法”有“教诲”之法和“悟性之法”两种,真正的“法宝”是道谛和灭谛所代表的觉智和寂灭境界。“僧宝”是“圣僧”所具有的离欲状态和觉智,不是僧体。
佛像和佛塔属于佛的象征,是纪念品,见佛像、佛塔,能引起对佛的无量功德的回忆,起到净化思想意识的作用。朝拜、供养也不是朝拜供养这类偶像,而是想到对佛的朝拜、供养,和朝拜、供养真佛具有同样的功德。佛门弟子要尊敬爱护佛像、佛塔,决不允许不敬和毁坏佛像,诽谤佛与法。禅宗中曾有烧佛像、辱骂佛陀之事,那是走火入魔的表现,精神正常的佛弟子决不会做出反佛的邪教徒才会作出的那种坏事。但把佛像和佛看成同样的东西,认佛像为真佛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表现。佛像是物质的东西,佛是精神智慧的特性,佛像可以毁坏,但佛是不生不灭、无可毁坏之物。也就是说,佛像的存在是有时空局限的。但佛的存在没有时空界限,像虚空一样,无处不在。正如《不可思议经》中所说:“佛智所及之处,便有佛身。”又说:“谁念想到佛,佛便在其身旁。”三藏法典是宣传佛法、实施佛法教育的主要工具。佛的无量功德中,说法的功德是救世度众的最大功德。那些正确解释经义的疏论与佛经具有同等的效力(《见宝性论》)。通过学习经论,才会获得对佛与佛法的正确认识,一切真智慧和高尚功德,通过对佛法的闻思修才能得到。因此,绝不能轻视经典和经教的作用。因此,藏传佛教在经典和佛像的陈列位置上,经典在上,佛像在下,决不允许把经典放在佛像下面。那些所谓经典是“文字般若”而贬低经教的作用,不学习佛法理论而盲人骑瞎马式的坐禅,是绝不会悟出什么正道来的。这种不“播种”而想获得“丰收”的做法,是头脑发育不全的表现。因果规律不爽,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不懂理论知识,没有智慧明照,脑子里一团漆黑无思无想入定,只能产生思想迟钝、愚昧无知的因果同质效果,绝不会产生无知生智的违背因果逻辑的怪事。
佛法经典虽然非常重要,决不可忽视,但经典、经教只是象征性的“法宝”,不是真正的“法宝”。真正的“法宝”是指那种通过闻思修,在思想品质方面、具体行为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悟性。通过学法,在思想意识和行为动作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才能真正拯救自己离恶脱苦,所以才是真法、法宝。口头空说,光念经文,不解决思想行为方面的实际问题,和扮演佛、菩萨的演员一样,不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对这个问题,学佛的人不能不引起重视。
(七) 大乘法和大乘“三宝”概说
“佛教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三乘佛法是根据不同对象的机缘慧根所设的方便法门,所谓“法无定法,应机施法”就是指这种情况。大乘和小乘教,虽然都是佛教,但信仰对象、追求目标、思想境界、价值观念、智慧见解、行为准则各个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虽同一术语,正如经中所说那样,“说一样的话,理解人各不相同”。同一个“四谛”法,大小乘理解各不一样。“无我”和“空”,大小乘都讲,但没有相同含义。研究佛法的人,必须分清同一术语大小乘各派的不同概念。讲大乘法时,必须按照大乘各派的说法理解,绝不能稀里糊涂,张冠李戴。
大乘教之所以为大乘,因其确有实实在在的大的内容。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将大乘概括为“七大”,即大法门、大事业、大智慧、大精进、大方便、大成就、大作用。
大乘法包括经论律所示现一切法门和广深不可思议事理,蕴涵三乘道法、世间和超世一切智慧神通妙法,因此是“大法门”。
大乘法以大慈大悲心发大心,以度脱众生,修证无上菩提,智不堕世、悲不离世、永远济世救众为目标,自利和利众同时并举,互为因缘,因此是“大事业”。
大乘法中蕴含明察万事因缘事相体用差别、法性平等如一的深广敏细智慧,以无数事例开导显现二无我深邃妙理。菩萨具有根本智、道智,佛具有遍知一切的大智慧,因此是“大智慧”。
大乘道众以忍苦、大无畏的精神,用三个大无量劫发心,积资粮,圆满六度大行,因此是“大精进”。大乘菩萨悲智双运,慈悲不忍离世入寂灭乐境,智能永断烦恼,是不堕世俗的大方便法门,住世度众,因此是“大方便”。
大乘法能成就十神力、四无畏、十八种独有品行等无上智慧神通,因此是“大成就”。
佛陀救世济众的愿力和发心行圆果熟,平等无为地济度众生,因此是“大作用”。
在《现观庄严论》中用“大心”、“大破”、“大悟”--“三大”概括大乘。
“大心”--以大慈大悲心平等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即是救苦,利乐一切众生,发心、修道、行善、证果成佛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这种伟大的胸怀、伟大的抱负就是大乘佛教的“大心”。
“大破”--破除自身无始以来虚妄颠倒意识造成的贪嗔等烦恼恶习和妨碍遍知一切智慧的无明所知障便是“大破”。
“大悟”--佛具有明察一切事物本质法性的如理智(真智)和明察一切事物因缘、事相差别的如量智(俗智),无著无碍,事事明了,是“大悟”境界。
以上“七大”和“三大”高度地概括了大乘法的精神境界。“乘”是运载工具之称。运载无量众生出苦海,一船同载六道众生,此“船”大到无法再大了。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大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和那些以独善其身、自求解脱、自享快乐为目的的“小乘法”相比较,就有“小井”和“大海”的差别。正如寂天所说那样:“一般世人,别说对别人发这样的大心,就连为自己也不会想这样长远有利的心(世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又说:“别说做到,就连思想上出现一次利益众生的念头,其功德亦大于以无数珍宝供养诸佛。”我们自己是不是大乘教信徒,不能从自己皈依的教门、衣服和旗号上区别,而是要从有无上面所说的大乘菩提心上区别。有这种利众菩提心,不论念经不念经,不论在家出家,都是菩萨。若无利众慈悲心,戒行修持再好,至多修成个离欲小乘罗汉,别说成佛,就连进入佛道资粮道的资格也都没有。因此,有人说“念经不如想好心,做好事”,这句话很有道理。光念经不行善是只说不做的“空谈家”。一切世间的幸福都是干出来的,佛法的一切成就也是按佛的教导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修行也是干,靠空想空谈是成不了事的。学佛的人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大乘佛法对理事二谛,方便和智慧二道,色身和法身二果,对戒、定、慧,对观、见、行,都具有独特的见解、内容和修持方法。大乘教由于义理深广,施教的对象是利根众生,对一切法义的理解都有利根大智的特点,因此,对“三宝”的认识、概念和理论知识,对于正确认识佛与佛法,正确起信,正确皈依修持,对破除自佛教内外的各种无明邪见和偏见错见,维护佛法的尊严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当今这个知识社会里,佛门修持之士,若不能运用正确的理法教徒、弘法、护教,便无立足之地,一个信徒,如果不懂得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佛教的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基本问题,也很难坚持信念,战胜邪恶势力的围攻。为此根据大乘经典,龙树、弥勒、无著等菩萨诸开导论师的经论,根据藏传佛教历代大师,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贾曹杰论师解说的《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等涉及的有关三宝的义理,集中简要地作一介绍。
佛宝具有无为、自生、非思维言传境、大智、大慈悲、大神能、自事圆满、他事圆满等八大功德。
前三德属于自事圆满的法性身,后三德属于他事圆满的智慧法身。
又按佛身划分,佛有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又分自性身和智慧法身。自性身具有五种功德和五种特性;智慧法身具有二智、五智、二十一组智慧神能。报身具有五常和五种特性。化身又分殊胜、工艺、普通化身等等。法宝具有无思、无二、无念、清净、光明、对治、灭谛、道谛等八大功德。
僧宝具有如理见、如量见、自我见、离贪著、离滞碍、离俗气、悟德、断德等八大功德。
以上内容,下面分节叙述。
二、 佛宝解说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Buddha(布达)的音译,其义为“觉醒者”或“觉知”。“觉知”是从虚妄颠倒的迷梦中觉醒和觉知一切事物现象和本质的意思,其中包括“破妄”和“知真”的双重含义。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佛的本质和特性。
(一)佛的定义
具有无为等8种殊胜功德为佛宝。
1.“无为”是佛的自性身中的“自性清净分”的特点。“有为”是靠因缘所生、有生有灭、不离时空之各事物的特性。无为法如虚空,非因缘所生,无相无色,不生不灭,没有时空界限。我们所看到的天空是眼视对象,是一种颜色,不是真虚空。“虚空”非色,如何能见?“虚空”的概念是凭知觉获得的,“虚空”就是“无物”之义,是“有”的对立面。“空”虽然是“无物”,但如果没有“虚空”的存在,一切事物的产生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没有宇宙空间,这地球和太阳、行星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女人子宫中的那些空间,胎儿的形成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空中生有”是事物的客观规律,要认识“佛”的“无为自性”,就要知道什么是“原本心性”--本觉和其离垢状态“始觉”。
任何一个有情生命,包括高级生命的人和天人、低级生命、微生物种都具有一种程度不同的感觉和反应能力--原本觉心。凡是清澈晶莹的东西都有反映能力,比如水晶和镜子。《因明论》中“心”的定义是“光明能见”,所以将有情生命的这种能见特性称做“光明心”。这种光明心的本质光明如水晶体,是清净光亮的,所以称“自性清净”。但由于受无明虚妄颠倒意识所产生的贪、嗔、疑、慢、邪见等烦恼的影响,光明心变得浑浊不清,就像一潭清水流进污泥浊水,变得浑浊不清一样。光明心的这种受污染状况称做“带垢光明心”(即受染光明心)。因这种无明烦恼污染不是后来才有的,而是无始以来与原本光明心同在,所以将原本光明心分为染分和净分。净分是从心性的本质上来说的,假若心性本质混浊不清,就没有澄清、磨光变得晶莹的可能性。如岩石再磨也不会变成水晶。正因为心性本质清净,再受污染也有变清的可能性。本心的这种可变清净的可能性,就是众生共有的佛心--如来种。如来种、佛种,仅仅是一颗菩提树的种子,绝不是菩提树。这个概念要搞清楚。《佛心经》中明确指出:“这种自性在未除污染之时,是‘众生种',除去部分污染之时是‘如来种',除去全部污染之时是佛的‘法身'。”有人曲解《佛心经》的精神,说什么“众生本来是佛”,这就等于说“树种就是树”一样的荒唐可笑。如果树种等于树,就请用树的种子盖房、做家具试试。如果众生都是佛的话,那些杀人放火、偷盗诈骗的坏人都是佛了,佛经中从来没有这样荒唐的说法。把这种“原本光明心”称做“佛种”、“如来藏”的原因有三点:
(1)佛从众生中出(佛是众生修成的)。
(2)诸法自性平等,即相同,众生的自性和佛的自性,本质上都是缘起性空(佛性本空),没有两样。
(3)众生的心性本质光明清净,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有消除无明、明见真理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三个原因说“一切众生都有佛种”(见《宝性论》)。
“自性原本光明”这句话,本身就暗示了“现状混浊”。本质光明,现象混浊,是众生心的特点,“光明”表心性的净分,“混浊”表心性的染分。一染一净,一事一理,这就是心性的辩证法。佛法的根本就是解决心性去染的问题。如果众生原本就是佛,心性没有被污染,佛出世、转*轮、慧光普照的一切工作就毫无意义了。如果众生心智昏暗。没有可塑性,这佛法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众生心性本质光明,混浊不清非本质,可以改变。这就是佛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前提。
众生的光明心性、佛种从迷梦中醒悟的表现是理性的发现和爱与慈悲心的萌发,这方面的差别就是无明污染的轻重差别。唯识论认为有断种,即无可救药的坏种,但中观论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本具光明心这种自性,万物自性平等,不可能有断种--这就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理论根据。
心性虽然有染、净两个方面,但清净受染污,污染在清净之中,水乳相融,无法截然分开,因此,众生的染、净二心,本是一体。在见道以上(即所谓开悟)才能分清本质和现象,分清染分和净分,直至消除全部污染成佛。消除污染所获得的清净分,被称做始觉,或自性清净。众生心性受污染,清净分不显露,处于潜藏状态,污染未除,也谈不上“离垢清净”。所以众生没有“二净”,见道以上的菩萨处于染净掺半、半染半净状态,只有佛才有“二净”功德。
对众生心性的潜藏状况,就如污秽藏金,肮脏的垃圾中不知有金块而被抛弃。如果发现它的价值,取出自身的宝藏,就会成为最富有的“富翁”。对“自身宝藏的开发”,说的就是自身光明心的开发,真智的开发。对这种开发过程,就如加工宝石的过程。再好的宝石也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致加工,否则就不会变成无价之宝。这说明人光有原本光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这光明心受无始以来无明恶习的熏染,已变得昏暗无光,混浊不清,如果不经过智慧妙法的彻底加工、澄清、磨光,杂质污染沉淀越来越厚,就很少有重显光明、“黄土变金”的可能。众生从总体上来说,都有成佛的良好因素,但实际上成佛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成佛不但需要内因,而且还需要充足的外部条件,就像没有适当的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的植物种子永远不会发芽一样。因此,众生虽然有佛种,但从人心的受污染程度和外部环境估计,人变恶魔的可能性比变佛的可能性大,向下堕落的可能性比向上升腾的可能性大。从现实社会中私心和公心、善行和恶行的数量对比和发展势头来看,人变魔下堕的可能性大于变佛上升的可能性的推论大概不会错。
众生的受污染的原本光明心,经过世间道和出世二道的洗涤净化,达到佛地时,不但变成二净法身,而且由于福慧双修的功德愿力、善行,会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智慧神通。这种新增成就是“增长种”的成就。“自性种”的事谛属性是无始以来生生灭灭、相续不断的生命和意识的续流。“生生灭灭”是无常性,“相续不断”是连续性。有人把这种“原本自性”看做“永恒不变”是违背佛法“一切事物皆是无常”的根本原则的。这种自性从理性角度讲,是“性空”。佛经中所说的“佛性本空”就是从这理谛角度说的。讲佛法不分二谛、二义、有时说空,有时说有,说空,则空洞无物;说有,则本性实有。这是自己陷于矛盾、悖论不能自拔的表现。很多人在“佛性论”问题上理解产生错误,认为“原本自性是永恒不变的”。既然众生的自性是永恒不变的,要么纯洁污染,要么染无净,只有这两种可能性。因为“染”是一种变得浑浊不清的“变化”,既然是“永恒不变”,怎么会有“变化”,这种“不变与变”的自相矛盾,如何解决呢?凡是物质和精神的一切存在。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只有否定的概念“空”所表达的事物才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如虚空、未生、已灭之物。原本自性以及转世的灵识等,是生灭连续不断的续流,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永恒不变,前世的猪狗转生为今世的人,其意识必定和猪狗一样;前世的人转生今世的猪狗,也定会说话。佛家的观点是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即生即灭、生灭之流,包括佛的报身这类所谓“永住”之物,也是无间断续流,绝对不是什么绝对的永恒。
佛的八功德中“无为功德”是佛身中的“自性清净功德”。正如上面所说,众生的自性在本质上虽然清净,但实际上受染,从来没有清净。只有见道以上菩萨在十地末期用金刚禅彻底破除烦恼、所知事理二障的最细微的种子和习气的第二刹那,便进入彻底断除、圆满觉悟的佛陀境界。从断德来说,佛具有自性清净和离染清净的“二净”特点。“断”就是特指一种根除、不再复生的意思。“灭谛”是苦与苦因断除的一种永恒清净状态。“灭谛”断德为什么称永恒无为呢?凡是有色有相、有所作为、有时空特点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无为的,只有虚空无生、无灭、无为。过去曾有过,但现在已不存在的东西,属于“永恒”,如昨天的时间,已打碎的玻璃杯,不会复生,已变成断灭、无为的状态。未来的时间、未生的事物,现在尚未出现,也属“无为”。“灭”分择灭和非择灭,未生、自然已灭之类属非择灭;破除烦恼之类属择灭。“择灭”的意思,是用智慧进行分辨抉择,将错误的东西破除之义。断灭状态是原有之物的被消除状态,比如一个很干净的水晶瓶,原先瓶里面装着很脏的东西,有人倒掉了瓶中的脏东西,并用清洗剂洗得干干净净,晶莹放光,这时瓶子就处于清除掉脏东西的清净断灭状态。“清净”就是瓶子的“断德”,这个瓶子从此不会再装脏东西,永远将保持清净。但是,“清净状态”本身不起变化,无所作为,这就是清净无为、永恒不变的寂灭、虚空状态。佛的自性清净就是永断二障的清净无为、无形无相、虚空寂灭状态。
2.“自生”功德。“自生”功德是指无动机目的、无意识、不动念、说法度众等一切利乐众生之事自然而然,按众生的意愿完全可以完成的自然作用。这种自然、自生、自如作用,像雨露和空气,或山水环境对众生的有益作用一样。这类天体和自然物,虽无心无意,却能以本身的自然性能利益万物。这种自然性能,因“无心”所以才无选择、无私、无倾向,一律平等地起到利益万物的作用。因不受思想意识支配,这种作用才完全进入自然运行轨道,如地球的运转周而复始。佛的这种利益众生的自然性能,是佛未成佛前发的大愿心、大慈大悲利众心和无量世纪修六度大行的殊胜因缘结果,是长期修慈悲、从事利众事业的惯性作用。佛的不可思议的作用,完全进入了一种惯性轨道,不需要主观意识的推动。
有人也许会说:“既然佛的作用是自然的、无意识的,那么供养佛、求佛的保佑、皈依佛会起什么作用呢?这和请太阳报佑、请天上下雨有什么不同呢?”太阳普照万物,但如在山洞里和地下室或夜晚,也都不能见到阳光。天空布满了微波和无线电信息,如果没有接受这类信息的电视机和收音机或不打开开关主动接收,都不能收到这类信息。“灵感”、“应验”对佛来讲,是一种自然的性能,要充分发挥这种自然性能还要靠自己。一个有经验的人,可用凸透镜对准太阳燃起火来。世上万物各有其自身的性能,若能合理利用就会产生应有的作用,如果不利用就不会有什么作用,所谓“灵感”、“效应”也就是这类自然性能的作用。
佛的这种自生成就、自然作用,是破除所知障的结果。菩萨在八地以前彻底破除了烦恼障,但八地到十地还有以执著为特点的所知障。执著习性,妨碍遍知智慧的产生,所以称所知障、意识障。因妨碍无著无碍智慧的产生,妨碍彻底明见真理,所以也叫理障。破除所知障,佛的一切行动作用都进入自然运行状态。
3.“非思维言传境”。这是佛的见性真智的特点。见性真智,也译作如理智、真智、法性智、理遍智、无上菩提等等。
见道以上的菩萨也有定中见性智,但学道的见性智慧,因未消除所知障,所以并不完全真实、透彻,不能明了一切事物的法性。“法性平等”就是说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质都一样,若了解一个事物的法性,就了解一切事物的法性共性。但在未开悟的见道以下的众生,对法性、自性、共性的了解,要通过分析、推理,其结果只是一种理性概念,而不是现观经验。在见道中产生超世第一智,即见道智后,观照法性、自性,就不需要经过分析、推理、思辨的认识过程,好象眼睛看东西、口品尝食味那样,完全是不参与思维活动的现观直觉。这种现观直觉亲验感受,是具体的体验,不掺杂任何主观想象中的抽象概念成分,因此无法用表达抽象概念的符号语言来表达得那样具体充分。所以,这种现观直觉境,称做“离言境”、“离思维境”。人的思维是借语言符号进行的,离开语言,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但五官直觉感受不需要借助语言思维,没有语言思维功能的动物也照样有五官感受,而这种直觉感受,也无法用语言直观地表达。语言所表达的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也是抽象的。所以,开悟以后的菩萨等圣人的定中现观智的感受境界,凡人因无开悟的经验而无法了解。佛的现观智境,未成佛的菩萨也无法感受,因此,这种智境被称做“自见自悟”境界,是无法想象、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深密境界。
佛的见性真智有三个特点:一是现观直觉,如镜中显影,无名相思维活动,如前所述。二是“无二见”即主体意识和客体对象融为一体,如梦中境。梦中吃苹果,并无苹果,吃的人和所吃的苹果都是主体意识,实际上这是“主客无二”的最好例子。但由于虚妄意识的习惯性作用,在梦中仍然现出主客观对立,似乎自己是自己,苹果是苹果。这种主客观对立的消失,就叫“无二”见智。三是遍知一切。见道以上的圣智都有现观和无二见两个特点,但所见范围是有限的,其准确性、清晰度也是有限度的,而且只有入定中才有这种现观智,出定之后仍变成有名相的、有分别的世俗智。而佛的见性真智是遍及一切事物的、真法性的,是“全知”,已没有入定、出定的分别,一智同观一切事(谛)理(谛),智慧圆明通达,无滞无碍。
4.“大智慧”。是指佛的一切种如量智,也叫事智、权智、相对智。佛智的特点是不但能明见一切事物的法性,也能知一切事物的种类形象、性能和事物的时空位置等等。这后一种智慧就称“一切种如量智”。“如量”就是知一切事物,佛的智慧和事物的总量相等之义。人的智慧对事物的覆盖面是非常有限的,见道以上菩萨智慧的覆盖面比人大得无比。但在未成佛前,有妨碍遍知的所知障,所以,不能覆盖所有事物。证得无上菩提,成佛后障尽除,智慧圆满,佛的智慧就成为遍知的智慧,即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事物总量完全相等。“正等正觉”的真正含义,也是无所不知,智慧和客观事物等量(等觉),丝毫无差错(正觉)的意思。
佛法认为,这种遍知智慧是无数世连续不断修定修慧的结果。人的智力经过特殊培养,可以达到超过常人无数倍的程度。但这才是一生中的学习修炼的成绩,如果一世接一世地修炼下去,智力的增长、智慧覆盖面扩大的可能性完全是合乎逻辑的。这种智力的不断增长,达到极限就是佛智。
佛教是彻底的因果论者,一切事物有其果,便有其因。遍知一切智慧的因缘是重知识,重学习,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深度,不断提高智力层次。佛教“五明”包括知识面极广,所以弥勒菩萨说:“不学五明,虽大菩萨也成不了遍知。”迷信宗教都反对科学,因为科学是迷信的死敌,它们不可能共存。但佛教不反对科学,,它提倡研究一切事物,增长知识,提高智力,为成佛、为利益众生服务。科学发展越来越多地证明了佛经中许多观点的正确性。故而有人说现代科学对佛法提供了许多实证根据。
佛虽然全部成为无分别现观智,但是佛慧知众生的有分别智境,所以,能够像镜中显影似的显示完全与众生的正智相符的智境。这是宗喀巴大师独到的见解。
佛的遍知一切的智慧,是心识的智慧,所以它是有为法,是“五蕴”转化为识的特种功能。凡众的肉体和精神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但肉体是物质,精神是无色无相、不受时空限制的一种能量,不是同类事物。五官之识也各司其职,功能不一样。但成佛后佛的有色之身也是智慧的化现相,亿万化身都是一体智慧,不但五官是全能,如眼能听音,耳能观色,皮肤触觉有耳、目的作用之类,而且每一个毛孔都具五官的作用,具有全息性作用。所以,智慧作用就如《不可思议经》中所讲的:“佛智所及之处,就有佛身;佛身所到之处,就有佛光;佛光所照之处,就有佛声;佛声所及之处,就有佛心。”还说:“谁想到佛,佛就在他身旁。”因为佛的智慧是遍智慧,智慧之光覆盖一切事物,没有一样东西不在佛智的照射之下。因佛的身体也是智慧身,所以佛智所到之处,就有佛身、佛光、佛声、佛心、佛能等等。这虽不可思议,但推理完全合乎逻辑。
5.“大慈悲”。凡是佛教,都讲慈悲,小乘人不杀生、吃素等都是慈悲心的表现,但只有菩萨和佛才有“无相慈悲”或“无缘慈悲”。“相”和“缘”指的是原因和条件。世人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佛家的大慈大悲讲的就是无缘无故的爱和慈悲。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行为就体现了佛的大慈悲心。正是这种震撼人心的慈悲力量使佛变得无比伟大,赢得了无数信众的敬仰崇拜。生活事实证明,这慈悲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毒蛇猛兽施以爱心,它们也会变成朋友;把敌人当作亲人,敌人也会变为亲人。
慈悲既是佛田籽种,又是佛田茁壮成长的雨露,也是佛田成熟的丰硕果实。这说明如果没有慈悲心,就不会产生为众成佛的心愿;如果没有慈悲心,六度大行就缺乏动力和保证,福慧功德无法圆满;如果没有慈悲心,证菩提时就会堕入寂灭自乐的一边,不会从事济世度众的事业,若是那样,众生就不会有丰硕的佛田果食可享受。由此可见慈悲心对成佛的重要。佛法济世的法宝最重要的只有两件,即慈悲和智慧。只有慈悲心和智慧相结合才能在济世利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大乘佛法主张悲智双修,把佛的大智慧称做以慈悲为核心的智慧,视慈悲为“佛父”,“智慧”为佛母,只有父精母血相结合,才能孕育出佛子。当今学佛的人聪明智慧有余,慈悲爱心不足,所以,往往是“胎儿”发育不全,慧苗营养不足,因而,更需要在慈悲爱心方面多下功夫。
6.“大圣能”。圣能指佛的大慈心和大智慧的功德能量和神通作用。佛的圣能中最重要的是佛的智慧和慈悲遍及一切的作用和永不间断的永恒作用。属于佛的圣能范围的五眼、六通等等将在后面智慧法身146品中再介绍。“佛的定慧之力不可思议”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改变时空常态的自在功能。佛经中说“一劫一刹那”,“一粒尘空间可容纳三千大千世界”。已往对这种改变时空的自在功能是无法理解的,但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以后,它们已变成了人们可以理解的问题。时间的相对性和速度、体积的相对性的理论已证明了佛法中时空相对说的正确性。
7.“自事圆满”。是指三自在,包括前三条功德。证得无为,是从生灭的循环中超脱而获得不生不灭的自在;证得自生是行为动作从意识的约束下解脱,获得自由运转、自然成功的行动自在;证得见性真智,从不可知的困境中解脱,获得了无著无碍的遍知自在。要想让众生超脱生灭轮回,破除二障,获得彻悟自在,首先自己要超脱轮回,获得彻悟自在。因此,将佛的这种断悟功德称做“自事圆满”。
8.“他事圆满”。包括遍知一切的智慧和慈悲、圣能。没有遍知智慧和圣能就无法胜任济世度众的重任;没有慈悲爱心,就不会承担济世度众的大任。所以,智慧、慈悲、圣能都是济世度众所必备的条件。因此称佛的这类属性为“他事圆满”。佛的“他事圆满”还包括色体、报身、应化身和度众事业。
(二)佛的四身
佛身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几种。但佛身的本源是法身。法身的定义是:福慧双修圆满究竟结果。六度行中前三度布施、戒、忍属于福德资粮,后二度定、慧属于慧资粮,精进是福慧资粮圆满的共因。有形色身是慈悲善行的结果,无形法身是修持定慧的结果。
有情生命都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是有形的身体,受想行识是无形的灵识作用。经过福慧双修,众生的色体转化为佛的色体,众生的官识和心识转化为佛的智体,这是粗略的分法。细分,色身有报身和化身,法身有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共为四身。色身如太阳的本体,自性身如太阳的能源,智法身如阳光。有光就有发光体,色身是发光体,法身是光。理谛和事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失去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就无法存在。佛的色体、智慧和慈悲、利众作用等属于“有为法”的功德属性,都属于事谛,自性和法性的共性属于理谛。这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就是理事无碍的法性佛。不分色体、法体,总称“法身”是指佛的“共性”,“自性身”是指佛德空性。在佛法中只有共性和空性是永恒不变的,其余一切存在都属于有为法,都有运动变化的特性,所以佛的理智共相法身和自性身是永恒不变的。智慧法身本质是智,是有为法;报身是连续性的不间断存在;化身是应化续流不断的存在。当所有众生解脱成佛之时,就是佛的度众事业告终之时,那时佛的化身也将失去存在意义而最终消失。但实际上众生成佛是有限的,永远不可能没有众生,因此也就永远不会没有佛的化身和佛法,所以佛经中说:“佛陀永不入寂,佛法永不熄灭”。
1. 佛的报身的定义和特性
报身的定义是无量慈善功德福报成果,或者享用大乘道圆满法乐之有形身。报身也叫受用身、享用身,有五恒定和五特性。
五恒定是:身有三十二相,八十好,永恒不变为身恒定;常住色界无上天为地恒定;身边听法之众只有登地菩萨圣众,为引渡对象恒定;所说之法全是大乘之法,为法恒定;住世直到一切众生超脱轮回为住世恒定。
五特性是:身显相好常说法;声具六十四音说大乘法;心怀大慈悲,利众之事永不停;无意识活动生自然效应;依众生的心意,应化无穷。(见《宝性论》)
2. 佛的应化身的分类和特点
应化身是从报身化出的引渡众生的变化身,分为殊胜化身、技艺化身、普通化身三种。
殊胜化身,也称应身,是身具三十二种伟人相和八十种随形好标志,以教主身份设教、转*轮、引渡众生的殊胜化身,殊胜化身如佛祖释迦牟尼。大乘认为印度的释迦牟尼是色界无上天成佛的释迦牟尼报身佛的应化之身,他的厌世出家、修行、证果、传法、斗法破魔、示寂等行为是引渡众生的一种方便现身说法行为,显示涅槃是为了说明诸行无常的道理。实际上释迦牟尼早已成佛,根本不需要坚持苦行,进行修炼。
殊胜化身和报身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简述好下:
三十二相是: ( 1 )手足心呈千辐轮纹;( 2 )足心平;( 3 )手足指间有薄膜相连;( 4 )手足皮肤柔软白嫩;( 5 )两手背、两足背、双肩、背部等七处肌肉丰满;( 6 )手指细长;( 7 )足跟宽平;( 8 )身材魁梧端直;( 9 )足踝不外露;( 10 )身毛向上向右倒;( 11 )小腿肌圆而丰满如鹿;( 12 )双手过膝;( 13 )、男根内藏;( 14 )肤色金黄有光泽;( 15 )皮肤细嫩;( 16 )身毛右旋;( 17 )眉间右旋白毫放光;( 18 )胸宽背阔如雄狮;( 19 )肩头圆满;( 20 )双臂丰满;( 21 )口中津液能使食物变得香甜;( 22 )伸双臂与身高相等;( 23 )身体上下比例相等;( 24 )头顶有肉髻,高四指;( 25 )舌柔软宽长,伸出可覆盖面部;( 26 )声音宏亮清晰;( 27 )说话具有吐词清楚、音调动听、逻辑严密、韵味深长、扣人心弦等五种特点;( 28 )双颊丰满如狮面;( 29 )齿洁平整细密;( 30 )上下各有 20 齿;( 31 )双目漆黑明亮;( 32 )睫毛稠密匀称。
八十种随形好:( 1 )指甲红润;( 2 )指甲有光泽;( 3 )指甲丰满中间高起;( 4 )诸指圆润;( 5 )诸指秀长;( 6 )指肌丰满;( 7 )脉深不露;( 8 )筋脉无结;( 9 )足踝不突出;( 10 )手足平直;( 11 )行走时前胸突起如雄狮;( 12 )行走隐健如大象;( 13 )行走轻盈如天鹅;( 14 )行走有力如牛中之王;( 15 )向右顾视;( 16 )行步姿态端庄优美;( 17 )行瞳身不摇摆俯仰;( 18 )身体柔软灵便;( 19 )皮肤润泽清净;( 20 )五官、身躯比例协调;( 21 )肌肤洁白透出红色;( 22 )肌肉细腻柔软;( 23 )身清秀;( 24 )呈现一切伟人相;( 25 )身体宽阔匀称;( 26 )行走步子很整齐;( 27 )体貌常如少年;( 28 )肌肉无扁平下陷状;( 29 )身躯丰满;( 30 )身体健壮有力;( 31 )肢节匀称;( 32 )目清秀;( 33 )腰圆;( 34 )腹部平整;( 35 )不伸手伸腰;( 36 )腹肌丰满下垂;( 37 )脐右旋;( 38 )脐眼深;( 39 )体形优美;( 40 )行为庄重;( 41 )身无痣斑;( 42 )手软如棉;( 43 )手纹有光泽;( 44 )手纹深而清晰;( 45 )手纹不断;( 46 )面非狭长形;( 47 )面相略呈圆形;( 48 )舌平整;( 49 )舌薄而柔软;( 50 )舌红润;( 51 )声音宏亮如象鸣,深沉;如轻轻的雷声;( 52 )声韵优美、语气柔和;( 53 )齿形圆;( 54 )齿锋利;( 55 )齿洁白光滑;( 56 )齿匀称整齐;( 57 )犬齿尖细;( 58 )鼻梁高而端正;( 59 )鼻孑 L 清洁;( 60 )眼球清洁;( 61 )眼睛大而眼角细长;( 62 )眉厚浓;( 63 )眼球黑白分明,如初开莲瓣,白里透红;( 64 )双眉弯长;( 65 )眉毛柔软;( 66 )眉毛生长整齐;( 67 )眉毛漆黑有光泽;( 68 )双耳肥厚垂长;( 69 )耳轮平正端直;( 70 )听觉灵敏;( 71 )额部宽广;( 72 )额部平正丰满;( 73 )头颅圆形饱满;( 74 )头发漆黑有光泽;( 75 )发厚浓;( 76 )发绵软;( 77 )发稠密;( 78 )发细润;( 79 )发有自然香气;( 80 )手足有万字状等吉祥纹络。
技艺化身,是诸佛为济世利众,化生为具有特殊工艺技巧的艺术师、乐师、医师、建筑师等各种能工巧匠,施以种种方便智慧,济度、开化众生,创造文明,造福众生的化身。佛法认为在一切造福众生、利乐有情的事业中都有佛的参与或佛的感应。很难说那些造福人类的科学家中,没有佛菩萨的化身,这从佛法理论上讲完全有可能的。认为佛菩萨只在佛教徒中的看法是对佛教理论所知甚少的表现。
普通化身。普通化身有情种化身和非情种化身。前一种如《法华经》中所说佛的应化三十二相,其中有化为声闻、缘觉、菩萨的;有化为僧、尼、居士的;有化为帝释天、自在天、天王、天神的;有化为帝王、王后、大臣、将军的;有化为长者、贤哲、才士、美女的;有化为一般人的和各类动物的。众生因缘各异,一种佛菩萨的形象未必能度化一切众生,因此,诸佛以慈悲和无碍智慧,洞察一切众生的心理和因缘,因时、因地、因众生机缘应化济度。这种不以佛菩萨的公开身份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化身,除了从他们的利益众生的大善大德行为和造福众生的事业进行判断而外,无法确认,但他们自己从不暴露大贤大德、佛菩萨的身份。这和当今社会那些自称佛菩萨,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人有本质上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非有情化身是应化众生所需生活条件,如衣食房屋、五谷、清泉、车船桥梁、钱财药物、山川草木等等。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诸佛可以化现山水草木,但草木绝非有情识的生命,纯属无情识的自然物,既无转世的生命,也非六道众生。所谓“万物有灵”的观点,不是佛家的观点,佛家是从来反对“万物有灵”论的,早就被佛教众多因明学家驳得一无是处。
3. 佛的自性身定义及其分类
自性身也称理法身,因其性质纯属空理,故称“理佛”。万物自性本空,法性平等,没有空有的差别,因此,佛性也就自然是空的。《宝性论》中所说的“佛性本空”,就是指佛的自性身、理法身。
自性身的定义是:具有二净德性的终极理性为自性身。这定义说明:第一,佛的自性身是“二净”境界;第二,自性身是性空理体,是寂灭无为的境界。
4. 智慧法身的定义及其分类
智慧法身是佛的智慧和神通、慈悲、圣能的总合属性,因以智慧为主,或者说神通、圣能的本质是智慧,大慈大悲的理性也属于智慧范围,所以通称“智法身”。
如理如量所见,一切无上真智慧是智慧法身的定义。从智慧法身的本质上分,只有两种,即如理智和如量智。
“如理智”是遍及一切事物的终极理性的真智慧,所见和事物的理性完全一致,所以是真智和实智。这个“实”是“真实无假”之义,并非所见“实有”。诸法性空,“性空”的“空”是“实有”的否定概念,与“实有”对立。所谓“实智”就是说这种智慧所见空相是正确的,并不是说实智所见为“实物”,世俗智所理解的“空理”,只是抽象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无分别直觉现观智。菩萨和声闻罗汉之类的见性圣众,能观事物的理性,但不能无分别地现观所有事物的理性,因为尚未破除所知障。只有佛才对一切事物的法性终极之理了若指掌,并且在一刹那间同时观一切事物无滞无碍,这就是如理遍及智。
“如量智”是遍知一切事物的现象、状态、因缘、性能、种类、差别、联系、数量等情况的智慧。对佛的这种遍知一切智的神奇性,佛经中举例说:“若把南瞻部洲的所有树木烧成炭,投入大海进行搅拌后,再捞起来,佛也能准确辨认每个炭块属于何地、何山、哪棵树的哪个部位,一一可以复原。”
这种“如量智”也称事智、权智。因这种智慧所见属于与理谛相对的世俗谛,故称事智。因为这种智慧的作用完全是为了度脱众生,正确标准是按众生的所见标准确定的,众生所见受众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呈现虚妄相,故称俗智所见为假象。凡人都是以假当真,习以为常,不知是假。但对以假当真的凡人只能显示假象,以符合凡人习惯的世俗知见,开导引渡,才能见效。因此,将佛的这种适应众生心理习惯的一切形象和智慧方便法门,统统称做俗谛事相。因这种智慧是方便智慧、权宜之计,也称“权智”;与绝对真理如理智相对,也称相对智。其真理性是相对的,与世俗的假见相对而言是“真”,与终极真理相对而言是“假”,因此,它是相对真理。
按佛智的不同作用分类,可以分为五种,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唯识论持八;识转五智之说。中观派和金刚乘一致认为,由五蕴转化为五智、五佛,不承认唯识家的“八识”之说。
大圆镜智是五蕴中的“色蕴”转化成智的。人体之五官识的五根属于色体(物质),触觉遍于全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体识的基础眼根(视神经)、耳根(听觉神经)、鼻根(嗅觉神经)、舌根(味觉神经)、身根(触觉神经)属于细微色体。五官之识觉的功能完全是直觉,没有思维活动。成佛时这种细微色体五根和与五根不可分离的五官识,经过修炼净化,转化为智能。因这种智能是无分别现观,如镜现影,故称“圆镜智”。圆镜智的人格化的佛,在密宗中称大日如来、遍照金刚。
“受蕴”是人体身心的感觉功能。从性质上分,有身心感觉舒服愉快的“乐受”,感觉不舒服、不愉快的“苦受”和感觉不苦不乐、不喜不憎的“中性感受”三种。受蕴经过净化,成佛时转化为“平等性智”。因为一菇苦乐感觉起源于虚妄心识,断除二障,已无妄心,苦乐的幻觉消失,诸种感受完全变得相同,诸法平等,人世的荣辱、得失、爱憎、苦乐、生死等对身心引起的不同感受完全消失,这种境界便是佛的“平等性智”。平等性智人格化的佛称“宝生佛”。众生的苦是一种苦的感受,无苦的感受就是乐。生命最宝贵的是快乐,这种智慧境中,苦乐平等,无乐无苦,故称“平等智”为“宝生佛”。
“想蕴”是一种能分辨事物具体形象、标志,判断事物性质的认识功能。由众生的想蕴将各种事物分成可爱的、可恨的和中性的,然后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无端生爱恨,由爱恨引起各种造业行为。众生的这种分辨功能,受众多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符合客观事物真相的妄想妄执占主要地位。如果没有妄想妄执,就不会产生爱恨烦恼。克服烦恼,首先要断除妄心妄执,其根源就在这里。经过净化,在成佛时,这种想蕴就化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的人格化的佛是阿弥陀佛,译义为“无量光”。无量光佛所代表的妙观察智,实质上就是遍知一切的事相智。“无量光”就代表遍及十方万物的妙智慧。
“行蕴”是色、受、想、识“四蕴”范围以外一切心理活动的总称。行蕴有与心识有关的相应性行蕴和与心识无关的不相应行蕴(详见《俱舍论》)。行蕴经塓净化,到成佛时转化为“成所作智”或叫“作事智”。其人格化的佛为“诸事成就佛”或“不空成就佛”。因“行蕴”直接与行为动作有关,所以其转化之智能称做“作事智”。
???? “识蕴”是诸识的总合识蕴合也包括五官之识,但官识与色体转化为圆镜智,所以这里所说的“识蕴”是指第六识心识。“心识”的“心”并不是五脏中的“心脏”,“心识”的根也不是“肉团心”。眼识从眼根生,耳识从耳根生等等,前五识的物质载体是各自的“根”,第六识心识无固定的物质载体“根”,是“依前五种识而生”(《俱舍论》),就是关于色的心识依眼识而生,关于声的心识依耳识而生等等,依此类推。心识对色声香味触的认识,要靠眼识、耳识等等的媒介,不能直接感受外境。心识有直觉和思维两种功能。平常的心识直觉往往与思维混在一起很难辨认。只有内向直觉和定境直觉比较好辨认。比如眼见一熟人,眼识只能反映其人的体形、相貌、服饰,没有识别判断的功能。想起名称,辨认出是谁,那是心识的作用。“心识”是诸齐全的源泉、核心、主体,所以,此“心”字应解作“中心”之义。心识经过净化,至成佛时转化为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智实际上就是如理智、见性智。“法界体性”就是“空性”。法界体性智的人格化的佛便是“阿趋佛”,即不动金刚。
五智中的圆镜智可以包括佛的色身(因为佛的色身非真色,是智慧所化色),法界体性智可以包括无为自性身。因此,可以说“五智”包括佛的色、法二身和如理、如量两种根本智慧。
佛的智慧法身按照弥勒菩萨《般若现观壮严论》,共分21组,146条,现依次分述如下:
1. 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念住”就是意念集中在所观之对象上,久久观想所得的一种智见境界。四念住观想的意境是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法念住”的“法”指的是身心和感受以外的一切思想感情活动,观想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世俗对于身心等方面的常乐我净的错误观念。
四正断——断除已生之恶,增文已生之善,培育未生之善。这是身心品质的修炼。断除世人与此正好相反的四种行为,故称正断。
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欲”是“欲想得到”,“观”是思考分析。修审四种定,能产生神通变化,所以称“神足”。
五根信——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其中“念根”的“念”指“思念”,即念念不忘所观之特定目标。
五力——信力、勤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和五力的区别是:“力”是经过修炼达到的纯熟阶段,足以对抗与信、勤等相反的思想行为的干扰;“根”是修信、勤等的未成熟阶段,尚不能抵抗相反思想行为的干扰。
七觉支——念觉支、分辨觉支、勤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含觉支。这七种修定境界是产生超世真智的前兆,所以称“觉支”。
????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八正道包括戒行和定慧功德。其中“正思维”是指正确思考经典中阐述的义理;口不说妄言(撒谎)、粗恶语等为“正语”;不杀生、不盗、不淫等为“正业”;身不做恶事,口不言恶语,戒行无虚伪、假相等为“正命”。此八正道是“见道”的思想境界,故称八圣道。
以上三十七道品名称虽然与小乘道的相同,但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三十七道品作为佛的智慧法身,是指大乘菩萨以无相般若智慧修证三十七道品所获得的智慧功德境界。
2. 四无量功德
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平等心无量。“慈心”是指对一切众生的“爱心”,其特点是希望众生“得乐”;“悲”是对众生的“同情心”、“怜悯心”,其特点是希望众生脱苦;“喜心”就是“无嫉妒心”,其特点是希望众生不离快乐;“平等无量”,是对众生一律平等、不分亲仇的思想境界。
3、八解脱
以有色观色解脱、以无色观色解脱、观净美色解脱、观空无边界解脱、观识无边界解脱、观一无所有界解脱、观无想非无想界解脱、观息灭受想定解脱。此八解脱禅是显现外界色、声、香、味、触的神变基础修炼。
4、九禅定
初禅正定、二禅正定、三禅正定、四禅正定、虚空无边定、识无边定、一无所有定、无想非无想定、识灭尽定。九禅定包括色界四正定、无色界四正定和无识定,菩萨修此禅定的主要目的是为度脱众生,掌握世间最高禅、神通,为超世禅奠定基础。
5、十遍处禅
青遍处定、黄遍处定、红遍处定、白遍处定、土遍处定、水遍处定、火遍处定、风遍处定、空遍处定、识遍处定。“遍处”之义是禅力遍及一切的意思。修成四色遍处,可任意化现各种光色;修成土、水、风、火遍处定,可任意化现大地山水风火;修成空遍处定,可能隐形和穿墙过壁;修成识遍处定,可知他人心中事,或改变别人的思想意识。
6、八胜处禅
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青胜处、黄胜处、红胜处、白胜处。“胜处”是一种改变外界事物色相形状的禅力胜能。以色界和无色界定,改变外界的大小形状胜处四种,改变外色风土水火(四种颜色代表四大)性能原胜处四种。“有色想”指色界定,“无色想”指无色界定。
7、无烦恼禅
断除烦恼所生之禅慧。
8、愿觉知禅
由于获得了愿如意功德,一有愿念便能觉知一切的禅。
9、六神通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天眼通能看清三界的诸种色相,天耳通能听到三界的一切声音。色界天人 此视听功能,所以称“天眼”、“天耳”。能知前世、数世功能称“宿命通”。能改变天地自然状况,能化现多种身相的分身法等功能是“神足通”。破除烦恼障,生“漏尽通”。天眼、天耳、他心通之类的一般功能有身具、业生、密咒生、药物生、禅力生等凡种。身具神通天人、魔鬼、精灵之类均有;业生是前世造有某种神通的业,本世生来就有,如生来就有特异功能的人;咒生和药生神通是密咒和药物产生的神通;禅力生是修禅定的成就。另外,还有一种精灵附体的神通现象。所以,有神通未必是好现象。凡有点一般的神通就觉得了不起,就认为是“佛”、“菩萨”,那是世人无知的表现。
10、四无碍智
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辨才无碍智。四无碍智是语自在的功德,真正的“四无得”智慧,到第九地方能获得。别说一般凡俗众生,就连八地以下圣菩萨也难达到这个“语无碍”境界,所以有些人凭自己有限的知识,想揣测佛法的“奥义”和佛陀的“本义”,评头品足,太 点自不量力了。“四无碍”中“法无碍”是指对万物性能的认识无碍。
11、四如意
身如意、缘如意、心如意、智如意。“四如意”属障净功德,也称“四净德”。“身如意”是靠禅力获得生死自如能力;“缘如意”是变化各种事物:“心如意”指在一刹那间进入无数禅境;“智如意”具有不可思议的记忆和反应能力。
12. 十自在
生命自在、意识自在、财富自在、事业自在、意想自在、转世自在、愿心自在、神通自在、智慧自在、说法自在。“自在”使自己完全可以掌握控制的意思。如“生命自在”是能够掌握生死之义;“意识自在”是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意识,随时可以进入禅境之义;“意想自在”是想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意思。依此类推。
13. 十力
知何种业生何地之智力、知何业得此果报之智力、知何人作何种想之智力、知众生生理差别之智力、知根器优劣之智力、知道正邪与众生趋向之智力、知种种禅的染净与出入之智力、知前世与数世前生何处的智力、知何时死且转生何界的智力、知漏尽之智力。因佛的智见,没有任何障碍,受任何干扰,所以称“智慧神力”。
14. 四无畏
说觉智无畏、说染净无畏、说解脱道无所畏惧、说障蔽无所畏惧。因佛自具一切断悟功德,智慧无碍,对佛所开示之法,无人能提出异议,故称“无畏之德”。
15. 三不自律
身不自律、言不自律、心不自律。“不自律”,因佛的身、语、意均远离习染过错,自然庄严纯洁,无需约束自律,故称“无自律”功德。
16. 三念住
对敬信者不喜、对不敬不信者不怒、对敬信与不敬信兼具者也不相应地生喜怒。这个“三念住”这是佛对引渡对象的无量平等心态度。对敬信喜悦、对不敬信者生恼怒是一般凡人的情态。佛去凡俗心,以四无心对待众生,故无喜怒情。
17. 不遗忘性
佛不遗忘众生的疾苦,时时刻刻惦记众生、救应众生的特点。
18. 永断习染功德
佛已永远破除二障的种因及极微习染,获得“常净”。
19.大慈悲心
即像母爱一样,无限热爱众生,怜悯众生,勇挑救度众生的重任担。
20.十八不共法
身无失误、言无失误、心无疏忽、定无散乱、见无相异、事无遗误、(以上为行为不共法);不失意向、不失勤奋、不失关注、不失禅思、不失智见、不失净慧(以上六条为觉心不共法);一切道业不离智慧、一切言业不离智慧、一切意业不离智慧(以上三条为业不共法);知过去一切事无碍、知现在一切事无碍、知未来一切事无碍(以上三条为智慧不共法)。“不共法”是佛独具的特点,不但外道无此特点,就连小乘罗汉和菩萨也无此特点,故称“不共法”。
21.三圣智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众生的六根、六境、六识、种性等为“根基”,声闻、菩萨和佛对“根法”的明了智见称为“知根智”,旧译“一切智”。菩萨与佛对三乘道的明了智见称为“知道智”,旧译“道种智”。佛的明了一切法的智慧称“遍智慧”或“一切种智”。佛的“一切种智”不仅指遍智慧,也包括慈悲心和舍、戒、忍等利众善行。(详见《般若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等)
以上21组,共计146条,为佛的智慧法身特点。佛法无边,佛的功德无量无边,非我辈能尽知,有志之士,可在上述的“滴水”中窥视“大海”。
(三)显密佛的异同
显宗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的佛,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佛法认为诸佛之间有三点完全相同,称“三平等”:1、诸佛成佛的条件完全相同,即福德资粮平等;2、诸佛的断悟境界完全相同,诸佛之间没有智慧功德的高低之分;3、诸佛的事业相同,即救度众生的态度和作用相同,诸佛之间没有慈悲心大小的差别。以上三点说明诸佛的本质相同的。但是诸佛也有不同的个性,如形象、肤色、种性、性别、名称、专长和成佛的具体道路等等。
显教是密教的基础,密教是显教的高级阶段,显教和密教在总的教义原则上是一致的。显密割裂,重显轻密,重密轻显都是错误的做法,智者所不为。
宗喀巴大师说:“显密的差别不在智见,而在方便法门。密法的‘捷径'就捷在修定的许多方便法门上。显法需要经过三个无量大劫才能无完成的大行,密法用数世甚至一世就能完成,是全凭修积资粮和破执断惑的特殊方便法门。因此,宗喀巴大师称密法为“比佛还难得的宝中之宝”,是真正大智慧的表现。
无论显密,归根结底,真正的佛是具有慈悲内核的见性真智。至于佛的形象形态,那完全一种适应众生心理形态的方便化形,没有一定的模式。
显宗的佛相,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离欲的比丘相,身着“三衣”(袈裟),无其它装饰;另一种是转轮王相,有宝冠缨络装饰。前者称大阿罗汉或化身相,后者称报身相。
密宗的佛相,有文静慈悲相,有威武愤怒相,还有非人面凶残恐怖相等等。佛的面貌、形象、肤色、装饰、法器、坛城、座垫都是法理、道果和特殊神能作用的象征。这一点是密宗佛身的最大的特点。
密宗佛分本尊、勇士、空行、护法几种。本尊是佛,勇士、空行、护法为佛菩萨的化身,在“三宝”中归为“僧宝”类。但勇士、空行、护法中有些是未进入出世圣道的被看作世间神灵,不列入“三宝”类。
按无上密义理,密宗佛具有七大特点,称做具七支金刚身。现简要分述如下:
1 、身具相好支,即密佛身具相好特征,如报身转轮王相有宝冠、耳环、项链、胸佩、手脚镯、宝带等六饰或八饰,珠光宝气、威仪庄严。
2 、拥抱明妃支,即大欲相。人体的气与神和各种阴阳物质都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双合现象。道中的慈悲与智慧、幻身与光明心、有相瑜伽与无相瑜伽等都两两相合,果地的大乐与大智慧都是双合不离的“金刚”体,象征根、道、果基本规律的佛身也必须是双合金刚体。
3 、大乐支,即在修炼中气人中脉后,产生一种特殊的身心快乐的感受,被称做“大乐”。这种大乐感能抑制意识活动引发无分别智慧,是无上密法的一个主要方便法门。
4 、性空支。大乐非本具自性和实有之物,是因缘结合所产生之感受。凡缘成之物,都是性空之相,因此“大乐”本是性空。佛身也是事相缘有,理性本空。既是缘有,就不能视为实有而起执著之心;既是性空,就不是一无所有,空洞无物,就应该以坚定的信念如法修证。
5 、永不间断支。凡缘起的一切存在都是有生有灭的有为之法。存在是一种生灭不间断的续流,如流水。但“熄灭”有两种,一种是断灭,如油尽灯灭;一种是非断灭,如人的意识。意识非永恒的存在,在每一刹那之间都在起着新旧交替、即生即灭、生灭相续不断的变化,但作为缘起的意识的总体不会断灭。众生的肉体是有形的物质组合体,属于断灭之类。虽然肉体断灭,但意识的续流永不断灭,所以才有转世和成佛。佛的有形色之身体,是与意识为一体的“慧体”,并非物质性肉体,所以永不断灭。这就是佛体的“永不间断支”。
6 、不入寂灭支,即声闻、缘觉之类破除烦恼和业习染,证得其解脱轮回的正果时,便进入寂灭涅檠境,永不返世。但佛却不一样,虽然以智慧利剑彻底斩断了二障,但由于大慈大悲心,不忍遗弃众生,自享寂灭之乐。慧体报身住世,化身生化不息,永无间断。这就是不入寂灭的德性。
7 、慈悲饱满支。佛是该断的尽断,该悟的全悟,自身功德无比圆满。但由于无缘大慈大悲心,即使只有一个有情众生还留在苦海之中,佛的救度的任务仍未完成,不能安然入寂。就像惟一的幼子掉入火坑时母亲的心情一样,忧心欲焚、爱心似火地永远热爱和同情一切众生,拥抱一切众生。其慈悲爱心的热情永远像十五的月亮一样饱满。这就是佛的慈悲心饱满支。
??? 以上七支佛性中,有些和显宗佛是相同的,有些是上密佛独有的特点。
三、法宝
(一) 法的概念
佛教中对“法”的含义有许多解释,但主要的有以下几种含义:1.存在、事物、所知对象;2.道路、悟境;3.文化、生活习俗、生活方式;4.慈悲行为,纯洁高尚的德性;5.教义、教言、修道行为等等。对佛经中出现的“法”这个词,就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理解,不能光凭《辞典》的解释。“佛法若无传承,光靠经典和《辞典》对经文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就以“法”字为例,“诸法性空”的“法”是指事物、存在;“八万四千法门”指教理和方法;三宝中“法宝”的“法”是指思想和智慧的精神境界。如果不掌握每个词的各种含义和对境具体用法。怎能算掌握“声明”?不掌握“声明”就不能说“懂佛经”。真正想掌握佛法的人,需要有严格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地精读细研的精神,不能浮光掠影。
佛法也称圣人之道和正人君子之道,正如喜饶嘉措大师说:“佛法具有‘高尚'和‘正确'的双重含义。”
佛法从性质上分,有属于教育手段的“教法”和属于思想境界、意识形态的“悟行”两种。前一种是正确解释万物之理和解脱之道的佛法经典及其解说理论,后一种是指如法修断所获功德和认识破断、智慧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灭谛和道谛。比如背诵数学原理和公式,是“教法”。通过学习数学,所产生的计算能力才是“悟性”或 “悟性智慧”。悟行离不开教法。但真正的佛法指的是“悟性”和“行法”,轻视经教,正是忽视了“教法”和“行法”的因果关系。
从本质上说教典、教材、教法是施教手段,是“播种技术”,如果不与思想实际相结合,就起不了法的任何作用,等于没有得法,如懂佛法的邪教徒和口头信佛法的人。
不仅要懂“播种技术”,而且应用于实际播种,使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当你获得丰收时,才可以说你得到了“实法”、真法。在此之前,不能说你有“法”。所谓得到“佛法”是指产生道智慧、道功德。这境界在“见道”以上。资粮、加行二道,虽有善行,但属有漏之善,虽有性空正见和分别善恶之见,但都是概念性的认识,不是开悟正见、现观正见。因此,在这一阶段,还不能说获得真法。见道以上生出正见之后,才算此人获得了真法。佛法的真*轮被看作见道智,不是指一般说法活动,其道理就在于此。在圣道中虽有真法,但还不完善,成佛之后,才会有圆满的、真正的法。皈依法的目的也才算完全达到。
(二)教法的定义及分类
1. 佛法教法的定义
按《宝性论》,法的定义是:“与正确的事理相联系,破除三界烦恼,展示净灭利益,为佛陀所说者为佛法。”
在《宝性论》中说:“凡对佛法的解说论著符合以下三个条件者,可按佛经对待。这三个条件是:(1)立论完全符合佛法原则;(2)信念纯真、思想未受邪说影响者所作;(3)内容合乎出世解脱目的。”
2. 教法的分类
教法或教言佛法,分佛言经典和佛弟子解说佛经的疏论两种。
佛言经典分显法经典和密法经典两个部分。显法经典分经、论、律三类;密法经典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类。
显教经典经、论、律又称“三藏”。“藏”原义是“粮仓”,因经典知识内容极丰富,故以“粮仓”作比喻。
从“三藏”的内容粗略地分,“律藏”主要讲佛门戒规,“经藏”主要讲禅定,“论藏”主要讲智慧。但这只是从总的方面说的,实际上“三藏”的内容都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并不那么单纯。 布顿《佛教史》中说:“讲说三学者为‘经',讲说戒学和心学(禅定学)者为‘调服'(律),广泛显示,抉择辨认诸法的智慧者为‘阿毗达摩'(智慧论)。
三藏佛法并非全部是佛祖亲口所说,其中是通过佛祖的禅力加持,由大菩萨说的,如《般若心经》;有的是由大菩萨说,佛祖以“是这样,是这样”肯定口气加以认可的,如在佛经后面注明佛祖认可的许多经典。
密宗四续部经全部是佛祖亲口传的。佛陀传密法的对象都是菩萨利根弟子,即“白莲”、“珍宝”似的弟子。所以当时只对那些大机利根弟子秘密传《续》,并按《续部经》规定严格保密,密修密证,未能广为流传。直到佛涅槃400年后,萨热哈和龙树时代大乘法和密法才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在有些研究佛教史的人,受小乘教的思想影响,说什么“密咒大多来自婆罗门教”、“是咒起源于吠陀经之咒术”,说什么“一切咒语术数之学,均非世尊所喜”,说什么“若照佛陀的本怀而言,推定密咒之为晚出或增订”,甚至还说什么“大乘经典中的密咒都是后增”,佛教中的“止观”、“瑜伽”来源于外道经典“梨俱吠陀”,“释迦不以瑜伽为达到解脱的最高方法”等等(见对严法师《印度佛教史》)。将他们的观点归总起来有三点:( 1 )密法密咒非佛陀真传,来源于婆罗教吠陀;( 2 )世尊反对一切咒语术数,大乘显教经典《般若》、《法华》中咒语都是后人加进去的伪造成分;( 3 )佛门的止观瑜伽哑源于外道的“梨俱吠陀”,释迦不以瑜伽为达到解脱的最高方法。
他们的这种观点,不但否定了密法,甚至连佛教的止观都一起否定了,我不知道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佛法内容虽广大无边,但归结到一起,只有三个字:戒、定、慧。“止”是“定”,“观”是“慧”。把“止”和“观”都否定了,他们认为的“最高解脱之道”又是什么呢?宗喀巴大师根据龙树、无著等佛教大思想家的理论,做出结论说:“佛地的一切殊胜功德都来源于禅定”(见《菩提道次广论》)。因为定能生慧,无定慧从何来?“慧为解脱之门,无慧如何解脱?”他们一方面说:“释尊特重于八正道”,另一方面却说什么“释尊不以瑜伽(止观)为达到解脱的最高方法”。如果不是喝醉了酒,怎会说出如此自相矛盾的话?八正道中属于禅定和智慧的就有五条,八条中取掉五条,还有什么八正道?加行道四级是修止观的层次,见道和修道十个层次的菩萨只有在定中才有无漏智,见修二道断惑悟真,只有在定中才能进行。这位处处以了解释尊“本怀”自居者,不会不知道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吧?怎能说佛不以止观为达到解脱的最高方法呢?菩萨的最高解脱目标不是破除细分的所知障吗?那么破除细分所知障的惟一法宝是金刚禅,怎能说禅定不是达到解脱的最高方法呢?瑜伽止观是佛法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凡佛法都是由佛传授。释迦牟尼所传析所有法,都是由过去许多佛传下来的“佛法”,不是从婆罗门等世俗旁门外道那里传来的世俗的文化。这是佛经中统一的说法。真正的佛教徒,对佛陀之言不会产生怀疑,只分辨了义与不了义。把佛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止观瑜伽说成是来源于婆罗门教奉为“自生圣”圣的“吠陀”,那是对整个佛经内容可信性的否定。如果说《般若部》、《华严经》的咒语、陀罗尼都是后人加进去的伪造成分的话,《般若》等许多经典中和“等持”陀罗尼有关的大量佛语经文都是后人“加进去的”吗?有铁的证据吗?密法经典若是“ 7 世纪以后出现”的,龙树、龙智、提婆等人的无上密论著,又该作何解释呢?对整个佛经都不放在眼里,把止观都说成来自外道邪法的人,对密法进行大量的诬蔑和攻击,一点也不奇怪。这类妄言绮语本身就是见不得智慧阳光的晨霜,不值得反驳。但如果任其泛滥,会使很多缺乏分辨能力的好人上当受骗,对神圣的显密大法产生不敬之心,甚至毁佛谤法,造恶堕之业,永断善根,审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事。
在藏传教大藏经《甘珠尔》(佛经) 108 函(约 3000 万字)中,四续部密典占 50% ;《丹珠尔》(印度佛学大师的疏论)共有 230 多函(约 7000 多万字)中,密续疏论占 70% 以上。藏传佛教各派历代善知识所著显密经论仪规,至少有 1 万多函(晕是最低的估计),其中密法类经书占 70%~80% 。藏传佛教十分重视显密佛法的学习和研究,经论著述甚多。宗喀巴著书函(约 570 多万字),布顿大师 26 函(约 700 万字),保当大师一生著书函(约 4000 万字)——他是藏传佛教大师中著述最多的一位,也许世界历史上也没有人著述超过他的。
在密法典籍中,无上密的数量占 60%~70% 以上。无上密是上部密,瑜伽和行部、事部属于下部密。无上密和下部密法之间有以下的不同特点:
1 、无上密具有完备的理论和修持体系,下三部密则无。
2 、无上密中有大成就的修炼、即身成佛的修炼大法,在下三部中只有一般的成就,没有即身成佛的理法和修法。如下部密中只有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法,没有生成和圆满二次第修法。
3 、无上密中有人体和器世界的生灭规律、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在生命的存在形式以及相关的修炼方面有一套比显宗更博大精深的理论和见解。这些理论见解不仅能帮助提高对整个密法理论的认识,而且对显宗的转世、成佛理论和修持也会有很大的启示。显宗的理法是大乘佛法的基础,无上密法是大乘佛法的顶峰。不学显宗不知佛法的基础,不学无上密不知佛法的精深。许多藏传佛教大善知识,通过对显密佛法的精细研究,认识到显密佛法是有机的统一体,如果没有显法的大乘发心和性空正见,密法就像沙丘上的建筑,基础不牢靠;如果没有密法中的特殊破执妙法,用显宗的破执法永远破不了最细分的所知障,因而也就成不了佛。就像小乘道人不到小乘道的最高层次,认识不到小乘果位非最高果位而进入大乘道,同样大乘道人若不到高层次也不会知道成佛最终必须靠密法的道理。十地菩萨在“法云地”受到诸佛的“灌顶”,这在显宗经典中讲到了,但对“法云地”灌顶的真正的作用在显法经典中没有透露。研究显宗的人,研究到十地的具体断悟过程时,心细的人不会不注意到这个问题。又比如转世灵魂的问题,显宗经典中说到“五蕴”是因缘组合,不能分离,虽无色界生命,也有不明显的色因(即物质身躯的基因),否则,无色界生命转生色界和欲界时,“五蕴”身中的“色蕴”和其余四蕴分离时,因五蕴因缘分离而识蕴等也将消失。人死时“色蕴”肉体与识蕴等四蕴分离,既然识蕴等与色体分离,识蕴等四蕴已失去了依靠,如何存在、如何转世呢?显宗经典中对这个问题未能做出合理的解答。无上密微色体与微识永不分离的金刚体理论,圆满地解决了显宗未能解决的这个疑难问题。从这些问题上也可以说明显密不可分离,密法是显教高深义理的隐分的显露,显法是密教浅层部分的展示。
有些人不懂显密法之间的深层的审种相互关系,只从宗派门户的狭隘偏见,排挤贬低密法,、有的人仅凭一些少得可怜的有关密法的知识,对密法说长道短,显得非常不明智。
对佛经的内容进行研究、分类整理和归纳,并使它成为有条理的系统的理论,是疏论的特点。
疏论的价值不在佛经之下,从学习的角度讲,疏论比原始佛典更重要。原始佛经是佛的零散的言论集。而且佛的说法完全根据对象的智力、认识层次、具体的思想心理活动方便说教,对症下药。正如经中所说:“苦”是病,“集”是病因,“灭”是消除症状的病因,“道”治病方法。佛陀施教是“辩证施治”,治贪嗔痴慢疑邪见病的药方共有“八万四千”,称八万四千法。每一部佛经都是记录的“病案”和“处方”,而不是“诊断治疗学”。治病如用兵,对什么病下什么药,“君臣佐使”如何搭配,主攻方向如何选择,如何进攻,如何防护等等,都有一套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要了解和掌握“处方”后面隐藏的医学思想、理论原则,单凭几本“处方”集子是得不到的。 现在有些人摆出一副十分重视佛经的样子,说什么“学佛还要读原始佛经”,实际上这正是对佛经缺乏了解的一种外行话,这种说法就像说“学医不要学医学理论,要学处方集”一样地可笑。
在佛教的发展方面,佛陀释迦牟尼说法建教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同样不能低估以龙树、无著为首的历代佛教论师和大善知识的作用。他们用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为后代铺设了一条通向甚深佛理世界的光明大道,由于这些大菩萨的讲解和论述,使深奥难懂的东西变成了可理解的东西,零散的说教变成了系统的理论,他们对弘法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正如宗喀巴大师在《辨了义不了义论》中称赞的那样:“显现、开拓如来深广二义,将它变为宽广大道,使圣教日光充满三界者——龙树、无著受此一拜。”
根据佛陀三类*轮的内容,疏论也分第一*轮疏论、第二*轮疏论、第三*轮疏论。
第一*轮是四谛*轮及阿含经类,其度脱对象是声闻、缘觉层次,主要讲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器世界、有情世界、根、尘识等有关事相,以说“有”为主。
有关第一*轮的疏论如《毗婆沙大论》、功德光的《四分律总论》和慧光的《律义三百颂》及其自疏《光明论》等。世亲的《俱舍论》是有部论藏的知识总库,故称“俱舍”。《俱舍论》的内容共分五类,即色法、心五法、心所法、不相应法、无为法。从大乘法的角度论述上述根本知识的总论还有无著的《论摄》。《俱舍》与《论摄》是佛法知识总库,是学习佛法必读之书。有些人说什么《俱舍论》是小乘法,其实大乘、小乘是观点上的差别,知识性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同。关于五蕴、十二根尘、十八界、三界六道等方面的知识在《俱舍》中最详细,故藏传佛教列其为必读“五大论”之一。研究佛律方面,功德光的《律论》是必读之书。但《俱舍》和《律论》都是有关知识的高度概括,每个句子中包括很多内容,没有师传、没有通俗的解说资料是无法读懂的。藏传佛教正规学制中,《俱舍论》是专攻四年的课程,以难度大而著称。
第二*轮是无自在性*轮,以《般若》为第二*轮的代表。《般若》有《十万颂》、《二万五千颂》等。《般若》明示性空,暗示修行方法和道路,内容丰富,意境高深,若不借助疏论,无法把握它的真实含义。佛涅槃后 420 年,龙树出世,以文殊为师,开掘甚深般若义,造中观六论,即《根本智慧论》(中论)、《回诤论》、《性空七十颂》、《理辩六十颂》、《粉碎邪见论》、《中观宝论》,开辟了中观见大道,用四边推理等许多巧妙的推量思辩方法论证展示了诸法性空之妙理。
佛涅槃后 900 年之际,无著以弥勒为师,开辟了广行般若大道。弥勒向无著亲授般若“五论”,即:《般若现观庄严论》、《宝性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辩法性论》等。
无著自著“五地”、“二摄”。“五地”是《本地论》、《摄决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摄释分》。“二摄”是《乘摄》和《论摄》。
无著的弟弟世亲解释弥学著“八论”,它们是《庄严经论释》、《辩中边论释》、《辩法性论释》、《论说》、《成业品释》、《五蕴品释》、《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以上弥勒“五论”加上无著“七论”、世亲“八论”,共称“弥学二十论”。其中《般若现观庄严论》是般若经的总纲,将般若经义归结为“八品,七十法”,从此,般若法才有了个眉目。在印度,由无著、世亲、圣解脱军、行端解脱军、狮子贤等般若学大师著的般若观现庄严论共有“二十一疏”。在藏地茂名的般若庄严疏,前期有布顿的《庄严论疏》、聂翁的《庄严论疏》,后期有宗喀巴大师的《般若庄严论疏金珠》、嘉曹杰的《般若疏解心庄严》、克珠杰的《般若庄严论疏解疑亮光》以及索扎、吉尊、郭莽等学院的《般若经义辨析大论》。
甚深般若中观见除上述龙树“六论”,还有提婆的《中观四百颂》。此后,中观内部又分化为自证和驳论两派。中观自证派以青辩为首,后有慧心、寂护、莲花戒等自证“三师”。静辩著有《中观疏慧灯》和《中观心论》,慧心著有《中观二谛论》,寂护著有《中观庄严论》,莲花戒著有《中观明理论》和《三级止观论》。
立论自证为主称“自证派”,以破有见为主,只破不立,故称为驳论派(也称应成派)。中观驳论派以佛护为开山祖师,主要论师有月称、寂天。佛护等著有《中论疏布达巴利大》,月称著有《中论疏明句论》、《理辩六十颂疏》、《瑜伽行中观四百颂疏》、《入中论》、《入中论自疏》,寂天著有《入菩萨行论》和《入菩萨行自疏》。以上佛护、月称、寂天的“八论”加上龙树六论,提婆瑜伽行四百颂等共计十五论,被称做驳论派“十五座堡垒”。
驳论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论师是月称大师。月称的著作除了上面介绍的《中论疏明灯论》,共称“二明”,被佛教界称做“天上有日月,地上有‘二明'”。阿底峡尊者说:“只有月称的中观见中才有解脱之门。”宗喀巴大师高度赞扬驳论派中观见,说只有月称的观点才是最彻底、最正确的中观见。《般若》是佛法的精髓,佛曾说:“《般若》法存在就是胜者之教存在,《般若》法不存在,就是胜者之教不存在。”这就是说佛教存在不存在的标志,就是看般若教育和般若行为存在不存在,《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由此可见。
第三*轮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典是《解深密经》。宗喀巴曾高度赞扬唐高僧圆泽法师的《解深密经疏论》。无著大师根据《解深密经》的原则分辨了义、不了义,根据《楞伽经》、《十地经》、和弥勒的《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与法性论》等开创了境 空;识有的大乘唯识宗。唯识宗的主要大师是无著、世亲兄弟二人,世亲的《唯识三十颂》最负盛名,另外还有法护、安慧、陈那、法称等著名大师。唯识内部又分为尊经派和尊理派。尊经派的代表性经论是无著的五种“地论”,尊理派的代表性经论是陈那的《因明正理论》和法称的《释量论》等“因明七论”。
??? 在汉传佛教中三论宗、天台宗是中观学派,吉藏和智者大师是中观悟道高僧,在中观见研究方面大显神通到了很高的成就。唯识宗在汉传佛教中称法相宗,由玄奘大师所创。玄奘的师傅法护是印度唯识学派的著名大师,玄奘得其唯识真传,在汉传佛教中弘扬唯识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古老的佛教国家,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是中原佛教的“黄金时期”,在翻译经典、研究教义、建设佛教精神文明方面作出了不愧为佛教大国的贡献。但从唐朝以后,佛教呈现江河日下的趋势,到了近代和现代,“三论”、“天台”、“法相”诸派深研法理、学修般若智慧,以理统事、解行并重的那种教风已不存在。大多数僧尼以敲木鱼、念佛号度日。从个人修行角度看,能断除恶业和私心杂念,一心念佛未必不可以。但佛教作为一种智慧和精神文明教育,作为一种思想信仰体系,不重视教义的学习和研究,不重视以理性为基础的正信正解,不管信教的队伍有多么庞大,也不是什么好兆头。特别是现代这个商业社会里,金钱变成了万能的“上帝”,包括佛门很多人都丑态百出地拜倒在金钱的脚下,一切思想观点、意识形态、行为准则都或浅或深、不同程度地染上了铜臭气。在这样的时代环境条件下,为了自己得到正信正解,不受魔道邪说的影响,为了正确教育开导别人,为了振兴圣教,使真法正法久住人世,利乐众生,都需要掌握战无不胜的佛法理论武器。否则,进不能利众,退不能自利,“二利”俱无,佛法就成了名存实亡。对此,佛门中人不能不考虑。
作为理论知识的佛法又分为直接进行佛法教育的工具和间接为佛法服务的知识工具。上面所说的佛典疏论和佛学教材属于第一种工具,语言、文学、声明、历史、数学、历算、天文、医学、逻辑思辨、工艺美术等所谓大小“五明”知识,都是学习佛学、自利利众不可缺少的工具。
作为教育手段,理论知识性的佛法,首先离不开语言文字。佛法原始经典疏论者是古印度文,佛经上的很多术语,如佛陀、僧伽、瑜伽、修多罗、波罗蜜多、奢摩他、毗婆舍那等等都是古印度语,若不懂古印度语文,想透彻地了解经男主角很难,所以要懂古印度语文。“声明”不仅指古印度文,也包括一切佛经佛教用语。若学汉传佛教,就得懂古汉语和古汉文;若学藏传佛教,就要学精藏文藏语。藏文显密经论,译成汉文的至今连万分之一都没有,翻译的个别经典翻译质量也极差,即使有人组织翻译,没有几百年的进间也是无法完成的。
佛法理论是高度抽象的东西,掌握佛法高深理论问题必须掌握推理思辨分析武器,因此必须掌握“因明逻辑”和“辩证逻辑”。 若不懂数学、天文、历算,无法 学懂密法中的天地和生命相应 的理论。若不懂医学,在修炼中就不懂如何保健长寿,也无法解除众生的疾病痛苦。若不懂工艺美术,就不懂佛画、坛城、法器供品等制造工艺就不具备灌顶法师的资格,无法应付法事活动中逢到的许多技术性问题。若不懂历史,就不知道人类历史的演变和佛法的历史盛衰情况,不知道佛教如何才能与社会历史发展的情况相协调。
在现代社会里弘扬佛法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佛教将会与社会发展相脱节,而趋于灭亡。
以上所说的佛教经典疏论等文字资料和理论知识、教育手段等属于“佛法”范畴,但不是“法宝”。“法宝”指的是通过佛法闻思修教育,在思想感情、品德智慧、行为作风方面所产生的一种与佛法要求相符的变化。也就是说,佛法在未引起思想、行为的实际变化前,仍属于空洞的知识,不属于“法宝”。每一条佛的教导,若能消除思想品行方面的相应的“病症”,这消除“病症”,“恢复健康”的效应或者“作用”,才是“法宝”的“作用”。所以说佛法的“教法”虽然是“法”,但不算“法宝”,只有“行法”才是法宝。
(二) 法宝的定义
《宝性论》中说:“法宝”具有以下八种特性,1、不可思议;2、无二;3、无念;4、清净;5、光明;6、对治;7、灭谛;8、道谛。
“法宝”的简单定义是:具有灭道二谛的八种德性者为法宝。“法宝”八德简单介绍如下:
1.不可思议--真正的法宝所指的悟境。佛的悟境是佛自证亲验的境界,只有和佛破悟层次相同的诸佛,相互之间可以现观明了,凡俗的概念性分别智见无从得知,所以说“真法不可思议”,或者说佛菩萨的境界是一种具体的感受。语言表达的是抽象的思维概念,无法具体地、直观形象地表达具体的感受体验,因此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离言境”。
2.二灭--灭谛境界是指“漏净”境界,“漏”指烦恼和烦恼所引起的造业行为,有漏的“烦恼”和“造业行为”均已根除,所以,是“无二”境界。“漏”有时专指“妄念”,有“漏洞”的舟船,就会“沉船”,无法到达彼岸,所以把众生束缚在三界的烦恼和烦恼引起的造业行为以及各种妄念都叫做“漏”。
3.无念--“念”指思想意识中的倒错意识或妄念。这种妄念或倒错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不洁净的身躯错认为“洁净”,因而产生贪爱;将不愉快的世间感觉错认为是“快乐”,因此贪恋不舍;身体和意识都是时时刻刻生灭变化的“无常”之物,却把他错认为一成不变的“常住”之物。人的“自我”只是“五蕴”之身或者“心识”的一种自我意识,及每个人的意识中的“自我”是指自己的身体和感觉意识的综合体,或指主体意识。人的有形肉体和无形而应境所生的感知意识都是众缘和合之物,不加以分析,笼统将它认定为“自我”,并以这个自我为主体,产生各种感情和行为动作--这就是事谛的自我--这种众缘组合的“自我”或“我”,是造业、感受业果、轮回转世的主体,不能不承认。若不承认这种缘生的自我,却又承认转世解脱的灵识,是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宗喀巴曾说:“作为造业、感受业果的‘自我',佛家从不否定。”但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还有另一种“自我”,认为这种“自我”是主宰自己思想感情和行动的主体,肉体和意识都是这个“自我”的“附属物”但是这种既非肉体,也非感知意识的“自我”纯属虚构,“无我”说的就是这种俱生虚构“自我”的“无”。这种虚构的“自我”意识是引起烦恼的根源,所以佛教主张破此虚妄的“我”,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以上所说“常乐我净”的意识观念是倒错虚妄,消除这种虚妄的念头,就是寂灭“无念”境界。
4.清净--道谛自身是“本净”、“染净”的清净无漏智慧,本质无染清净,作用也能使修道众生得到“清净”,这就是法宝的清净德性。
5.光明--道智是明察一切事物的本质(理性)和现象(事相)的无著、无碍的智慧功能,如阳光驱散黑暗、照亮万物。因此,如理、如量道智的性质是“光明”。
6.对治--道智的作用是“对治性”的作用。众生有各种烦恼八万四千种,佛辩证施治,对症下药,便对治“药方”八万四千个,即八万四千法。如众生烦恼的根源是我执无明和法执无明,其对治之法是明见无我智慧。又如以慈爱心对治嗔恨心,用白骨观对治贪色心。
7.灭谛--寂灭或灭谛是烦恼及造业行为连根破除,如火熄灭,清凉安乐,寂然无为的状态。
8.道谛--无漏道智慧和道生功德,如见道的八智八忍、八无间道、八解脱道、修道破除八十一种粗细烦恼的八十一种解脱道都是道智。“道谛”是见道以上的智慧,因此,“法宝”也是指见道以上的智慧和破悟境界。
以上“法宝”的八种德性中一至三条属于灭谛功德,四至六属于道谛功德,第七条是灭谛的共性,第八条是道谛的共性。
作为行法的“法”,从皈依的对象佛的角度讲,是指佛的灭谛、道谛两种破悟的清净和智慧境界;从修行者角度讲,得见道以后就有了真法宝,未得见道前,资粮、加行二道阶段,和未入道前通过闻、思、修所获得的概念性智慧和戒行、禅定等各种有漏善行均属“行法”,但不是法宝。所以说“法宝”必定是“行法”,但“行法”不一定是“法宝”。
三乘的道智和果智、佛的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都是法宝。三乘的灭谛和道谛的具体内容和证道层次,见《般若现观庄严论》及有关疏论,在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四、僧与僧宝
(一) 僧伽的名称和概念
“僧”是古印度语“僧伽”的简称。“僧伽”Samgha(读“僧嘎”)其义为“向善”,通常是指出家的“僧众”或四位比丘以上的“僧人团体”。
“僧人”分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
沙弥是Samanira的音译,义为“从善”;比丘是BeuKsu的音译,义为“乞食行善之士”。“沙弥”和“比丘”是受戒的层次高低的差别,如沙弥要守持36条戒,比丘要守持253条戒。近事男、近事女要守持5条戒。沙弥尼比丘尼由于性别关系,防护自身的戒律规定更多,要求更严。
佛教有出家、在家两种弟子。出家弟子的主要特点是过独身生活,不结婚,在家弟子没有这条戒律,其它根本戒都大致相同。沙弥、比丘犯了淫戒,若不忏悔,且重新受戒,就没有资格穿僧衣,充当僧人,也没有继续住在寺庙的资格。所以僧人和俗人的主要区别不在穿什么样的衣服,而在有无清净戒体和戒行。在家弟子又分受戒弟子和未受戒弟子。在家受戒弟子要守持五戒,即不杀、盗、邪淫、妄言、饮酒。不受戒弟子包括信仰三宝的一切人。无论出家和在家的弟子,十善戒是最根本的戒律。在末法时代不犯四根本戒的就算是戒体清净的好僧人,但严格按律检查,能严守四根本戒的僧人恐怕也不多,所以佛教界对末法时代的僧人称做“僧像”,意思是“外形像僧人,实非僧人”。
僧人是佛教弟子中的职业修道之士,是佛陀崇高思想品德的继承人,是坚持、保护、弘扬佛法的核心力量。僧人的思想言行,必须合乎经、论、律的原则。在僧人的慈悲、和善、谦虚、真诚、无贪等崇高的德行上,应使众生看到佛的形象。因此,僧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佛教存在不存在,主要看佛教僧团组织存在不存在,看戒行存在不存在。戒行是僧人的标志、佛法的标志,若戒行不存在,就等于僧人不存在,佛法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金碧辉煌的寺庙佛像,也无济于事,只会起到一座“墓碑”的作用罢了。现在很多寺院不重视戒律,不重视闻思修,只重视修寺造佛,是本末倒置,这样做对佛教的发展起不了作用。
(二) 僧人的分类和层次
僧人共分圣僧和凡僧两类。三乘见道以上的僧人称圣僧,见道以下的称凡僧。凡圣的界线是见道。证得见道就是破除了“见惑”,生出了无漏智--见道现观智。见道智慧也称“超世第一智”。也就是说得了见道,才有超世智,道般若。佛法中所说的开悟见性指的就是证得见道,获得无分别的现观直觉定中智慧。从僧人的层次分,开悟后就是得道圣僧,再不会退转下堕,再不会产生违戒的恶行,已具有自生的息恶扬善之戒体。“三宝”中的“僧宝”指的就是圣僧,不包括凡僧。
凡僧又分入道凡僧和未入道凡僧。入道凡僧是指进入资粮道以上的僧人,共有七个层次,即低级、中级、高级三个资粮道和暖道、顶道、忍道、世间第一法道等四级加行道位的僧人。入道的标志是正信皈依三宝,发菩提宝心,严格持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实行六度,为进入资粮道;修禅定九住心,达到一心不乱,身心轻安自如,为进入加行道。
未入道的凡僧,是指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一般僧人。在未入道的一般僧人中又分上、中、下三等僧人。虽未入道而信念坚定、戒行纯真、坚持戒定慧学修者为上等未入道凡僧;“三学”修持虽差,但信念坚定,能严守五根戒者为中等未入道凡僧;连信念坚定、严守根戒这点条件都达不到者为下等或等外凡僧。若为佛门僧人,虽入不了世间二正道(资粮、加行),也应当争取做到中等以上的凡僧,决不能做下等或者等外的“像僧”。出家不守戒,白吃信众的供养,这种人是佛门的“蛀虫”,阿鼻地狱中对这种人留的“席位”最多,不可不慎。
皈依的标志不是“皈依证”,僧人的标志也不是“光头”和“僧服”,主要是思想品质和戒行行为。见道以上圣位菩萨,未必都是剃光头、穿僧衣的。密宗的出世护法、勇士、空行等均属“僧宝”。在家的密法成就师,如玛尔巴、米拉日巴和印度的帝洛巴、那若巴等人怎能说不具备圣僧的资格?汉地的济公和尚,饮酒、吃肉,不注意仪表,但谁能说他不是圣僧呢?面貌像佛的未必都是佛,面貌不像佛的也未必都不是佛。不能以相看佛、以貌取人,就是这个道理。
(三)“僧宝”的定义和概念
僧人和僧宝含义不同,那么什么是僧宝呢?按《宝性论》规定:具备断悟八德的圣僧为“僧宝”。
僧宝的八德是:如理见、如量见、自我见、离贪著、离滞碍、离俗气、悟德、断德。分别解说如下:
1.如理见--“理”指事物的法性,“如理见”就是明见“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究竟空理。人法无我的性空之理,见道破除见惑就能获得。在见道的如理见和佛地的如理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有所见范围有限和无限的区别。佛在一刹那间能见一切事物的法性,在见、修二道还无此神能。
2.如量见--明见因果善恶报应等各种事相的智见。见、修二道的事相智慧,因具五眼六通等明见事相的智慧,比世俗智见高得无法相比,但与佛的遍知一切的智慧又远远不能相比。见道以上的事相智和佛地的事相智,在明见如幻的事相方面有相同之处,所以,也称“如量智见”。
3.自我见--见道以下未悟的众生,悟不到自性,见不到自己的根基和道的层次,眼前漆黑一团,开悟见性以后,慧日初升,明见自己和他人的根道因缘果报,有了自度和度人的条件,才有了被称为“僧宝”的资格。
4.离贪著--“贪”居诸烦恼之首,有贪就有嗔恨,其它烦恼均从贪嗔而起,因此,“贪”是罪魁祸首,故在佛经中常以“贪”代表诸烦恼。这里所说的“离贪著”,就是指见道以上实际破除烦恼障的解脱境界,在见道以下没有破断烦恼的能力。僧人最主要的一条是断绝贪欲,但真正破除贪欲,需要到达圣道位。
5.离滞碍--破断所知障。世俗的智慧非常有限,是因为障碍太多。客观上有时空和物性的障碍,主观上有许多认识功能障碍和意识形态障碍。所知障主要是一种妄想执著。“滞”就是智见的“目光”滞留在某一点上,思路不能开阔;“碍”就是阻碍智见的深度和广度。“所知障”就是阻碍智见,使它不能“畅通无阻”。真正的智慧畅通无阻,“无滞无碍”的佛的境界。但见道的解脱位上已破除见惑的所知障,所以说“离滞碍”。
6.离俗气--即菩萨道圣僧,不但没有贪恋世间幸福的“贪欲”,也没有小乘人的那种缺乏利众慈悲、追求自享寂静涅槃之乐的“俗气”,即低级趣味。这条说明了大乘圣僧的大慈大悲心,菩提的愿心和行心等不同于小乘僧的功德。
7.悟德--包括上述德性一至三条在内的智慧正见功德,即道谛功德。
8.断德--包括上述德性四至六条在内的解脱功德,即灭谛功德
从见道位到十地的菩萨来说,悟性智见并未达到究竟圆满,破断也并不完全彻底,但处在断悟的某个阶段上,所以仍可以视作具有断、悟二德。
从上述八条德性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僧宝”的含义。
(三) 同体三宝和异体三宝的含义
“同体三宝”和“异体三宝”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指佛法僧同体和佛法僧异体。佛法僧同体,是指一身具备“三宝”的条件,如诸佛都是一身具备三宝;佛的断悟境界是“佛宝”;佛的大慈大悲和智慧神能是“法宝”;有生命的佛体是“僧宝”。佛经中说佛涅槃之后,以师为佛,以师为“三宝”,恩师无论具备不具备前面所说的三宝功德条件,但作为弟子应该将师傅视为同体三宝。这是因为,师向自己传授佛法如佛,师的思想品德、修证境界是法,师如亲密的朋友,在同一途中相助是僧--从显宗的角度说的。从密宗的角度上讲,应把给自己施教、传法、灌顶的根本上师看做是诸佛引渡自己的化身,是直接把活的法流传递给自己的众佛的代表。眼能看到身密,耳能听到意密,这比抽象无形的佛更具体实在,而在直接得到言传身教这点上,师的恩情比佛更大,尊师的功德受益与佛相同。这就是“同体三宝”之义。
“异体三宝”是指佛法僧非同体关系,如释迦牟尼是佛,八大菩萨、十二大弟子为僧,是僧佛异体,僧未成佛,佛已成佛,境界各不相同。“法”非单指释迦牟尼的智慧功德,包括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的法身。这种相互独立的佛法僧,就是“异体三宝”。
第二种含义:“同体三宝”是指自身三宝,即“果三宝”;“异体三宝”是指身外三宝,即“因三宝”。
“果三宝”是皈依三宝所要达到的目的。修行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成佛,要想实现成佛的目标,就必须“如法行事”。“如法行事”就要“知法”。“知法”的途径是拜师、学法、用法,即闻、思、修。第一步获得理论知识,第二步把学到的知识理论,用在实际行动上,就是让佛法在心中扎根发芽。当佛法开始在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行为方面起作用时,自己就有了“真佛法”--自觉行动。学佛法未能引起自觉行动前,仍属身外之法,是“药方”不是“药剂”,光有“药方”没有“药”或者不吃“药”是治不了病的。依法皈依、发心、行善、修止观就是进入世间贤道、善道,当止观修到一定的程度,突然爆发出见性现观智,见惑像黑暗遇到灯光一样消失时,便是进入超世间见道。从得见道起,自己成了“僧宝”,也有了“法宝”,即在三宝中已有二宝,再进入修道,经过十个层次(十地)完成十般若行,断除修、惑二障后便成佛。成佛后自身三宝俱足,就算完全实现皈依三宝的目的,故称“果三宝”。
成佛是清净自性摆脱沉昏迷梦,从内心觉醒的自生成果,这清净自性是成佛的自身的菩提种子,是内因,无此内因当然成不了佛。但内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生长发芽、开花结果。这众生的菩提种子生长发芽的外因条件,是佛法僧三宝的作用。这种所依之“法”、说法之“佛”、同道相助的“僧”与修行之人是异体,即皈依者和被皈依者的关系,这种“三宝”称做“外三宝”或“异体三宝”。成佛首先要靠“外三宝”,皈依外三宝是成佛的外因,因此也称“因三宝”。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