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圆春法师:随念三宝经释 第12课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来源:   作者:圆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圆春法师:随念三宝经释 第12课

 

  随念三宝经释 无尽吉祥妙音

  (第12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一起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随念三宝经释——无尽吉祥妙音》。

  《无尽吉祥妙音》总分四大科判:第一是名义;第二是译礼;第三是正文;第四是末义。我们学习正文,正文里面分三个科判:随念佛陀功德;随念圣法功德和随念僧伽功德。我们学习“随念佛陀功德”,在这里面又分三个科判:“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广说差别因与果”和“摄义”。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广说差别因与果”。在这里面又分“利他于世间显现之相”、“自利断证圆满之相”。我们学习的是第一个科判:利他于世间显现之相。在这里面分“如何显现”和“显现后成办事业”两个科判。

  我们学习的是第一个科判“如何显现”。

  【诸如来者,是福等流,善根无尽,安忍庄严,福藏根本,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行境相顺,见无违逆。】

  我们已经学习“福等流,善根无尽”。今天我们进入“安忍庄严”的内容。

  所谓“安忍庄严”——见佛色身无有违逆之主因,即是安忍。如云:“忍得广大胜妙相,金色悦意众乐见,如是由无量安忍波罗蜜多所生之故,就因而说“安忍庄严”。

  安忍庄严的内容,全知麦彭仁波切从因和体的两个角度来给我们开显经文当中所蕴含的意义。首先第一个是从因的角度来说明“以成就安忍而获得庄严相”。以成就安忍获得庄严相,就是说明佛的色身能够让我们看到无比的庄严。任何见者都能够在内心当中产生极悦意的念头,而不会产生反感和抵触,这样子的主因是在安忍上面。所以在安忍上面来成就佛陀的妙身相好庄严。就像在教典当中所说的,修习安忍可以获得广大圣妙的相好,佛陀的身相依靠安忍而产生金色悦意的这些妙相,成为大众乐意观看的欢喜之处。

  在佛经当中就讲到过,众生见到佛的相好的时候,无法远离这样子的一个吸引,所以念念之间都想看着佛陀的妙相,这样子的状态就是一种极致的庄严。这种无量的相好使众生看到的时候会产生无量的欢喜,没有谁看到真正的妙相的佛身会产生反感。我们试一试相比较世间的人,你可以去选一个人庄严或不庄严,但是你不会选出一个人站出来,任何人都能够看得特别的悦意,在内心当中产生巨大的喜乐,就像现在的这些选美啊这些。

  我们看到,其实在古代的时候观念就不断不断的变化,在现代中国和外国的审美观也在不断的变化。选出来的人也不是像我们所能够想像的,人人都能够赞同的,其实没有说选出一个人真正的成为整个世间都非常的产生震惊的一种庄严,这其实是没有出现过的,因为有些人看到以后会反感,说怎么会选出这样子的人叫做美呢?这样就会看得出有逆反,有厌烦,有内心当中并不接受的侧面。所以呢,在其它凡夫之身上面绝对有种种众生见了以后不起欢喜的地方,而做为一个佛陀,他会让人人见了都欢喜,人人见了以后内心都会依靠他而产生随顺的、依止的这种念头。所以庄严的佛身和一个世间的身不一样,这是来源于佛陀他有安忍的这种修行,无量的安忍成就无量的相好,就会产生无量的庄严。

  在《华严经》当中讲到说,清净慈门利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一一诸相莫不然,是故见者无厌足。清净慈门利尘数,这么多的慈悲,这么多的安忍来生佛陀的一个妙相。每一个妙相都是如此的,所以见者就会心无餍足,看着就在内心当中产生极致的随顺。所以佛身是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凡夫人见到非常的庄严,甚至圣者见到也会很庄严,不仅声缘能够见到很庄严,而且在菩萨的眼里面也是无上的庄严。

  世间的凡夫人不是这样子的:有些人觉得长得好的,另外的人不一定认可;凡夫人觉得庄严的,但是圣者看起来却觉得他们没有福德相。圣者当中也有不同的层次。做为佛身来说,这是任何人无法挑剔,无法在内心当中产生任何的抵触的。这就是他的庄严达到了一种圆满,这是不用选、不用谁来点评,是谁见到了都自然而然的产生悦意、放到世间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让见者在内心当中产生悦意的念头:哇,这就是真正的、我们大众都皈依的一种庄严相好!内心当中就会喜乐充满,而不会有逆反存在,这是从因上面讲到是“由无量的安忍”。

  我们在“安忍的功德”上面讲到,一旦我们今生能够好好的修安忍,来世就可以呈现相好。其实这一点因果确实是不虚的,你能够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在你这儿找到好的感觉;你对别人不好,别人也会在你这儿找到不好的感觉。就像一个人总是瞧不起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在他那儿发现很多的丑恶;就像一个人整天的抱怨天啊抱怨地啊,抱怨人啊抱怨朋友啊,抱怨家人啊这些,其实,抱怨得最多的这个人其它的人也是对他有很多抱怨的地方。所以,你越是小看众生,众生越是小看你;你越是对众生不好,众生对你越是不好;你对众生越好,众生对你越好。你要是把你的内心完全能够安忍众生的任何一个成员,在内心当中布施喜乐的话,那任何众生见到你的时候,他也不会反弹,哪怕是一个念头的抵触。所以这就是需要我们在业果上面去认识到,确实佛陀他做的就是最圆满的善业的呈现,也就是以安忍成就了庄严极致的佛身。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侧面:从体的角度来说明安忍庄严。

  【或释为,坚如金刚具无量力之佛身,任以何法亦不能摧,是为“安忍庄严”。】

  从佛身的体性上来讲,如同金刚一样坚固、具有无量力的佛身,以任何因缘都不可以让他有一丝一毫的损坏,不可能以烦恼来摧坏他,也不可能以老病死来摧坏他,也不可能用地水火风来摧坏他,所以说他是安忍庄严。就像一个人的身体经不住两下,就没办法说这个人能够有忍耐力。而佛陀的这种忍耐力,他可以达到一种极致,用老没办法让他无法忍耐,用病也没办法让他无法忍耐,用死也没办法让他受到伤害或损伤,任何的侧面都是坚固而无有影响的。这就是说明佛陀的身啊,确实是金刚之身,是无为之体,是一个不可破坏的身。这就是说他确实是能够经得住这一切因缘。

  我们就说一个人他能够经得住风吹雨打,是很坚强的,能够有抗击能力。但是,任何人的抗击能力一遇到生老病死这些就受不了,或者遇到烦恼也受不了,或者遇到地水火风都无法经受得起。有些人身体非常非常好,但是病来如山倒,一个非常强壮的人,突然之间就像山倒下来一样,这个时候就看到他一点儿都经不住这些(地水火风啊、老病死啊)。

  那么佛陀的身,我们从众生的身上面去做一下比较的时候,众生的可怜在佛陀那儿是从来不会出现的。这一点,上师引用《涅槃经》说:“你不要认为如来的身,像凡夫的身体一样不坚固、可以毁坏,而是你应当了知,如来的身体是在无量亿劫当中,恒时坚牢而不可毁坏,他并不是业感所召引的人天之身,也不是无量苦聚的恐怖之身,不是以饮食长养的杂食之身。这样子的金刚之身,他不像我们众生是业力所感的。我们众生的身,是苦的炽盛状态,恐怖万端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吃五谷杂粮所出生的身体,所以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佛身不会出现这一切,佛身任何法都无法摧毁他,他可以抗击任何的一个侧面,任何侧面对他都没有伤损。

  下面就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意义。

  【即佛以手断取大千世界,掷过无数刹土之外,于有情亦无损害等,佛不食一餐,于无量劫安住,亦无忧愁、疲乏等,以佛身必无不堪能者。】

  佛陀他以他的神力,用手断取三千大千世界,抛过去能够经过无数刹土之外,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行为他不会让众生产生任何损伤。这就是站在众生的侧面,众生不会有任何违逆。也就是众生,佛不管怎么做,不仅仅是佛陀给他一个危相,他不会产生一点损害;或者说对他没有任何的情绪他没有损害,甚至佛陀他用极大的力量把这个世界一下子给扔过去,对任何的众生也没有任何损害。这就是佛陀的安忍庄严达到了圆满,使众生在佛陀的任何行为上面,都不会产生一次惊怖,或违逆,或逆反,或厌烦,不会产生一次紧张。所以遇到佛陀啊,不管佛陀是行住坐卧当中任何行为,我们都是内心当中无比的寂静,不会有任何的紧张恐怖的。这是佛陀安忍庄严所实现的这种功德。

  还有,佛陀他即使不吃一餐饭,不吃一点东西,他一天到晚都是什么都没吃没喝,但是他却安然无恙的,他没有任何的匮乏,也没有任何的忧愁,他不会发愁,不会慵懒,而且他身体也仍然在那里呢,一点儿事情都没有的。不仅一天如此,一年也是这样子;不仅一年如此,十年百年,甚至一千年,佛陀身体不会变化,内心不会忧愁。

  而且这里面还讲到说,无量大劫当中都是不吃不喝,佛陀也不会身体上面有疲乏,内心当中有忧愁。这是什么呢?因为以佛身,必无不堪能者。因为佛的身,他不会有不堪能的地方。

  因为我们一般众生是杂食之身,需要依靠四大饮食来长养。我们世间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就是要靠饮食来长养身体,稍微没有吃饱,稍微少一点,都会觉得难受。身体疲乏的时候心里面也忧愁,这样子种种痛苦都会汇聚,让我们身心无法安住。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说是一个坚固之身。五谷杂粮,我们说病从口入,也就是我们吃进去的东西都会对身体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尤其会让众生的身体四大不调,或者吃的东西要讲究营养,要补这样那样的营养。

  其实要了解一下医学,很多营养都是宣传里面说的能达到某些效果,每一种营养大都有一种偏重,有些营养偏重这些方面,有些营养偏重那些方面。吃下去一个不可能圆满包含任何侧面的滋养。甚至有些不懂中医的人,用了一些西医的办法要补充营养,没有考虑它的寒凉和热性,吃下去的东西都是寒凉的东西,吃了很多营养品,最后吃得浑身无力,而不知道有寒凉的侧面。

  而中医来看,现在科学所讲的这些营养都是以偏盖全的。每一种饮食,按照天然饮食的成分是很复杂的。而现在的西医就从饮食中提取一部分,而一些微量的元素,它是帮助我们吸收的重要部分。通过一种单纯的补充钙、维生素,补的时候无法吸收,甚至把本身具有的东西给流失了,补钙不仅没有补进钙反而使骨质疏松,吃维生素不仅没有补充维生素反而使得身体不平衡。想用种种的营养去保护身体,反而都是很偏重的方式,去用少量的元素想以偏盖全,把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侧面都包含,这样子让很多人都会依此而使身体一代不如一代,看起来好像在一直补充营养,但是营养是最匮乏的。

  是不是西医不行中医可以?中医所做的这些谁能做得圆满呢?每一种饮食当中,学过中医的人再来看,所有的世间一般老百姓所吃的东西都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但吃的都按一种方法,天然的或不是天然的,吃的人都没有完全懂得医学的道理。一个懂医的人再来看不懂医的人去谈营养的时候,不懂医的人谈的营养是很可笑的,甚至他会依靠这种对身体的照顾反而出问题的。众生是很可怜的,我们很想让身体好,但是我们并没有在五谷杂粮上面找到完美的受用,吃了以后有这方面的问题或那方面的问题。即使我们吃的都是灵丹妙药,我们的身体也不会成为金钢之身,它也是一个有漏的血肉之躯,血肉之躯所吃的都是脏东西,里面是血、脉、筋、肉,是一个很脆弱的身体,这个脆弱的身体再好再没病,它也禁不住让你饿一顿,这样子的身体能让我们抗得住什么呢?抗不住什么的!

  我们要从因果用佛法上面来修行,佛法上面要让身体无病有力量,就要通过安忍的庄严来修行,最后呈现能够抗击一切,即使不吃一餐不喝一点水不沾一滴,千年万年还是一点变化没有,身体还是非常好非常好的。只有佛法才能够成就这样子众生的愿望。就像昙鸾大师想求长生不老,但真正的长生不老就要学般若法门,或者净土法门或者学佛法,才能够获得远离生死的自在状态。佛陀他就是获得了这种自在状态,他的内心自在而无有一法伤害他。

  上师引用的《维摩诘经》:有一天,维摩诘居士在早上的时候,阿难尊者一早就托着钵,到维摩诘居士家来乞食取牛乳。维摩诘居士就说:“阿难尊者,你一大早拿着钵,站在这干嘛?”阿难就说:“大居士啊,世尊的身体有一点小病,需要用牛奶来调治身体,我就来这里乞一点牛奶,请你给一点牛奶。”维摩诘居士:“阿难,如来的身是法身,不是食欲的身。佛是世尊,是超胜于三界之身;佛身是无漏的,诸漏已尽,佛身是无为的,不堕于一切有为之数,这样子的身体怎么会有疾病呢?”而且给他讲:“你千万不要说大声了,你要说大声的话,其他的天仙或外道听到以后,会笑话你们的本师的。你们的本师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连自己都是这个样子,那还有什么能力呢?一个普通的仙人都可以让自己的身体住无量大劫,更何况一个如来呢?对于法获得自在的如来,他居然不能够让自己的身获得自在,这样子的境界如果给这些天人或外道,传出去的话,那对佛门是多么大的羞辱啊?”对阿难尊者教诫了一番。阿难尊者听后内心很惭愧,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佛陀示现生病,但听维摩诘居士一讲也觉着言之有理。

  这个时候听到虚空当中告诉阿难:像居士所说的那样,只是因为佛陀示现于五浊恶世,所以必然要显现这样的一种方法来度化众生,你还是去拿牛奶,不要觉着惭愧。真实当中如来不会生病的,如来不会有这些身体的不适的。但是佛陀为了度化我们这些五浊恶世的众生,只是在显现上面这样子,不等于真实当中是如此,这就是度化众生的密意存在而已。要真实了解佛身就是一个金刚之身无为之体,不会受任何法的催坏,这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安忍庄严等的功德。

  下面解释福藏根本:

  【“福藏根本”者,“藏”是无尽之义,如来一毛孔之福亦无限量,故佛身为无量福德所依之根本。】

  “藏”是无尽的意思,“福”是福德,“根本”是所依。“福藏根本”就说明佛身决定是无量福德的所依,这个可以从几个侧面来介绍。首先讲佛身,他确实就是福德藏,就是福德藏的聚合。

  下面通过一层一层的教量,通过《抛石经》来给我们介绍佛身为什么是无尽福德的所依之身。

  【又《抛石经》云:合瞻部洲所有众生福德,较统摄一州铁轮王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南瞻部洲所有的众生的福德聚合在一起当然是很大的,就像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财富都把它汇集在一起,那该是多大呢?我们古代说一个暴君他搜刮民财,最后金山银山堆在自己的宫殿里面,这样看起来好像有多少的财富一样。把这样子的财富全部总计起来,也把所有世间上所有富翁的福德全部积累在一起,都比不上一个铁轮王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相比之下还是很小很小。一个铁轮王他就超过了整个南瞻部洲的所有这些人的福德。这就看到,做一个凡夫人是多么可怜,在生命当中想获得成功、获取福德,再伟大再成功的一个人士,他所获得的福德相,根本不如一个铁轮王,而且还不如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你还只是一个在南瞻部洲的众生,甚至他的万分之一亿分之一还比不上呢。在铁轮王面前,这个世界上再伟大的富人,再有财富的人都是一个穷人。这就是福德相,我们的见闻太少了,孤陋寡闻,总是羡慕这个世界上哪些人有福报,这些福报确实是都是禁不住比较。铁轮王的福德确实很大,他的福德和上面的福德比较又如何。

  【如是,合二大部洲所有众生福德,较统摄二州铜轮王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万亿统摄四州金轮王福德,较一四大天王眷属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越往上越是看到惊人的差距,两大部州所有众生福德的总和还不及铜轮王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一万亿个金轮王福德的总和,还不及四大天王一个眷属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四大天王的一个眷属的福德都已经了不起了,他的眷属的福德都超过了金轮王,而且是一万亿个金轮王福德的总和的一百倍一千倍都不止。在四大天王的一个仆人(眷属),就已经超过了世间任何的一个皇帝,任何的一个总统一个领导,这些完全没办法和天人比较。最差劲的一个天人,都比最好的人间的一个国王,他的福德大得多,在天人的身份去看,人间的每一个人都是穷人。

  【万亿四大天王眷属福德,较一四大天王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万亿四大天王福德,较一忉利天眷属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万亿忉利天眷属之福,较一忉利天王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例此,夜摩天众夜魔天王,兜率天众兜率天王,化乐天众化乐天王,他化天众他化天王,大梵天众大梵天王,乃至色究竟天,前前福德万亿倍,较后后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这样子,从下往上一步一步推,就看到下下的万亿倍,还不如上上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从人间一直往天界,天界的福德超胜人间,天界当中从下天到上界天,就会看到下界天的福德不如上界天。

  上师说:贪欲越重越没有福报,贪欲越薄境界越高,福德也会越大。人越是贪欲越是损减福德。人要是想增上福德就需要在离欲上面真正知足少欲,才能够积累广大福德。下面再来看,上界的天王和出世间的罗汉这两者一比较谁的福德大。

  【万亿色究竟天天王福德,较一独觉罗汉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万亿独觉罗汉福德,较一安住慈心三昧菩萨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一万亿个色究竟天天王的福德总和,加起来还不如一个独觉罗汉的福德,就是看到世间的福德和出世间的福德是无法相提并论。阿罗汉已经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个时候不受生死所拘束,甚至他的福德相也是不可思议的。独觉他百劫修福,这个时候他所修的福德超胜世间任何一个天王,这就是从世间到出世间去看,世间的福德加起来不如一个出世间的独觉罗汉的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这些都比不上。在独觉阿罗汉的面前,世间任何的凡夫人都是一个穷人。

  在前面一比较世、出世间的时候独觉罗汉的福德相当巨大了,但是万亿个独觉罗汉的福德,和一个安住慈心三昧菩萨的福德比较起来百分之一比不上,千分之一比不上,所以小乘和大乘一旦比较的时候,大乘的福德就一下子压过小乘的福德。所以我们说为什么修行的时候要以三殊胜摄持呢,你哪怕是发起一点菩提心,你所做的修行就超越了所有小乘的修行了。你发起菩提心供一杯水献一朵花,还有呢稍微做一点努力,这个福德就已经超胜小乘。所以福德就是看修法。如果说善心摄持的修法越高,他得福德越大。再来比较一下菩萨的身份上面有那些不同的差别。

  【万亿安住慈心三昧菩萨福德,较一来菩萨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这就是说前面所说超胜小乘的安住慈心三昧的菩萨,他的福德很大但是这样子的菩萨一万亿个把他们的福德全部总和起来还不及一个十地菩萨的福德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也就是说真正来看的话还是圣者的菩萨不可思议,他的福德和下面一比较,凡夫菩萨的修行再怎么也比不上一个圣者的菩萨的福德相。

  【一万亿个恒河沙数一来菩萨福德,较一佛陀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亦不能及。】

  恒河沙数的十地菩萨的福德,他们的总和是非常不可思议了。但是他还是比不上佛陀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算数分之一、喻分之一,这些都无法比较。这就说明佛陀才是福德之王,佛陀的福德才是我们最难想象、最极圆满的。所以真正的福德,不是说,哇,多少富人的福德,多少世间财富了!整个世界变成金山银山,其实这一点相对于佛陀的福德来说根本谈不上。佛陀富有法界,可以“变大地为黄金,揽长河为酥酪”,他可以把这一切世间,随心转意地把它变成七宝庄严的。所以极乐世间有无边的庄严、无边的相好、无边的神奇,不可思议的这一些福德景象。极乐世界重重无尽的这些显现,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呢。

  一个佛陀的一个毛端拿出来的时候,这个福德就超胜了一切世出世间,不管是凡夫还是圣者,所有福德的总和还不及一尊佛的一根汗毛的福德。这说明确实我们伟大的导师佛陀,他确实是天中天、圣中圣,是福德之王。

  再来看佛陀的相好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差别出胜。

  【又如云:“以十倍所有有情福聚,成就佛一毛孔;以百倍所有毛孔福聚,成就佛一随好;以千倍所有八十随好福聚,成就佛二十九相之一相,除白毫、顶髻、法螺三相。”】

  所有有情福德的总和的十倍相当于佛生一个毛孔的福德。把所有有情的福德加起来是很大的,但是,它必须要乘以十倍才能够相当于佛陀的一个毛孔;佛陀的一个毛孔的福德总和加起来必须要乘上一百倍才能够成就佛陀的一个随形好(随形好就是佛的八十随形好);佛陀的八十随形好的福德总和起来再乘以一千倍才能成就佛陀其他二十九相当中的一相。因为佛陀有三十二相,三十二当中必须除去白毫相、顶髻相、法螺相,因为这三相得福德还更大。随形好乘以一千倍,它无法能够比得上白毫相、顶髻相、法螺相,它只能是相当于佛陀其他二十九相当中的任何一相。

  对于剩下的三相,再来进行较量。

  【以万倍所有二十九相福聚,成就佛白毫相;以十万倍白毫相福聚,成就佛顶髻相;以万亿倍顶髻相福聚,成就佛法螺相。】

  这种比较我们就看到,确实佛陀的每一个相都是福德的凝聚啊。佛陀的三十二相当中的其余二十九相福德总和的一万倍才能成就白毫相的这种功德;而白毫相的这种功德、福德加起来必须要乘以一万倍才能够成就他的顶髻相的福德相;顶髻相的福德聚合在一起再乘以一万亿倍才能成就佛的法螺相。

  所以,佛的相当中也是有差别的。最高的法螺相,就看到下面的这个总和的万亿倍才能够成就。所以佛陀的身完全都是福德的身,完全都是依福德而显现的,没有哪一个佛的身不是福德,或者说佛陀的身体中没有哪个地方不是由福德显现的。这都是依于福德而显现佛身,福德不可思议才会有佛身的不可思议。假如说仅仅以少福德、少因缘是不可能现前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所以说佛陀的身是无尽福德的所依,这确实是通过这些较量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此外,因地所修施等无量善行亦以智慧神变成熟之力,下地所集尔许功德,上地刹那即可成半,以及佛身如何修持深广二谛行境的修因圆满之理,应以诸经及《行愿原品》为例而了知。】

  在此之外,又讲到,在因地所修的布施啊、持戒啊等等的这些无边无量的善行,这一切对于我们看起来确实是无量广大的,但是,这些在因地修的时候要费很大的劲。假如说在获得了智慧神变以后,智慧成熟的力量、神变成熟的力量就会越来越上圆满。一旦形成了这种增上圆满以后,下面的修行,费了很大的功夫所积累的功德,在上地所修行的境界当中一刹那之间即可成办。

  这就像在《华严经·十地品》当中,举了八地以前的修行和八地的时候的修行的这种比较。八地以前的修行就像船还没有入海的时候,在岸上面,人们用力量去牵啊,去拉啊,死命地想让船能够动一点,但是效果却很小。虽然凭借着强大的力量,最后还是进展很小。假如说这个船进入到大海里面去,而且顺风扬帆,这个时候并没有用什么力量,但是一日千里。在大海当中一日所行的路程,它和在岸上面还没有进入海里的时候,百年当中都比不上这一天的路程。同样的,在获得八地菩萨以后,八地菩萨之前的修行就像没有进大海的船一样——费功又见效少。假如说获得无分别智慧自在以后,依靠这种无功用的修行,八地菩萨在一念间所修的福德就超胜了前面八地之前的,乃至于七地菩萨的这种加功用行——有功用的经过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所作的这一切还是比不上。

  所以下面的修行啊,我们是日日夜夜的去修。就像一个凡夫人日日夜夜去修,你修上百千万亿劫,你也比不上一个登地菩萨他就只修那么一顿饭的功夫。前面的这些七地菩萨他们怎么修怎么修,最后也比不上八地菩萨一刹那之间一念之间所作的修行。八地菩萨所修的这一切和佛陀在一念之间所作的这一切那真是悬殊,我们无法用数量用比喻来描述的呢。所以下下比较上上的时候,看到下下既很费功夫,见效又很微弱。而上上呢,看起来不大用功夫,但是他的修行却是巨大的。

  我们看到,一些成就者在和人聊天啊,和他的弟子在做一些好像不费功夫的事情,他就在那躺着休息。但是呢,躺着休息的一个圣者他积累福德就在躺着的这一段时间,他积累的福德是所有世间的众生所做的福德所比不上的。所以对于这一点呢,大家就要对圣者产生信心,对于善知识,对于佛陀,对于三宝千万要产生信心。

  这一点在我们古代的很多传记当中都会提到的,就像玉林国师和他的师兄。他的师兄就是天天打呼噜、睡觉,在他睡得很香的时候,就把经书在他的无为法的境界当中自然而然的背了。玉林国师当时显现没有这种境界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劲,但是背出来却没有他的师兄那么好。我们不管是在汉地、藏地还是在印度,每一个地方都有这种菩萨的示现,这些菩萨就是无功无用的时候、在刹那之间就积累了无量的福德。假如说有一个成就者他能够住世,哪怕是一刹那,他对这个人间所赐予的加持,对这个人间所赐予的福德,对这个人间所赐予的救度的这些力量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所以一定要发起一个心——请佛住世,祈请善知识长久住世。这样子,哪怕是他们只住一刹那,这个时候给人间带来的利益,是我们所有世界上的这些修行人,你千生万劫当中所做的这一切也是比不上的。只是我们看不到他们做了多少而已,但是通过这些佛经我们可以知道确实就是如此的。我们凡夫众生就像蚂蚁一样的,我们做不了什么,即使我们生生世世做很多,就像很多蚂蚁走很多的路。但是,不管是一生费了多少的劲去走这一生的路,还是比不上一架飞机一分钟完成的路程。

  所以凡夫人在圣者面前是很可怜的,下面的人在上面的人看起来是很可怜的。这就是上上和下下一比较的时候,下下的福德太弱,上上的福德不可思议。佛陀已经是达到了圆满的,所以他的这种福德就是无尽的福德。再一个的话,佛身他修持深广二义的行境,由于修因圆满的这种道义,也会使得他的这种福德极为圆满,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这些境界就像《普贤行愿品》当中所说的——普贤行愿,无尽大愿。而无尽大愿当中所展开的法界当中重重无尽的圆满修行,就像整个法界完全沸腾了修极福德的修行,这种广大甚深自在不可思议的修行,那我们就可以想到佛身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无尽福德的所依呢。这就说明所有的这一切佛陀,都是从法界的整体来凝聚了福德,最后这些福德汇于佛陀一人之身。整个法界的这种修行积累的福德会汇集到一身,那这是谁呢?只有佛陀。那这一个财富是多大呢?这个福德相有多大呢?你想,整个法界依于一身啊,汇集聚一身啊。所以,佛身具全法界一切福德相,那你想一想,佛陀他的福德是多么甚深、广大、不可思议呢?

  如果我们有福报、有因缘能够见到真正的佛身,一定会让我们极致的感动。因为这种相是从来没办法见到的,这种相——佛陀的福德相一定会让我们每一个见者的内心当中震撼无比。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