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静虑度及般若度
衮却格西: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静虑度及般若度
我们已经得到非常难以得到的暇满人身宝,又遇到非常难以值遇的大乘圆满正法,同时蒙受传授大乘教法的大乘善知识所摄受,换句话说,当下是个修学佛法顺缘无不圆满的时候,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应该励力的去取受佛法心要,否则死无定期,死期一到就无法自主了。
临终之际能够真实利益我们的只有佛法,其他的一切都不能给我们究竟的帮助。所取的心要、所修的佛法,不应只是限于为自己个人来世能得到人天果位,乃至于是为自己个人求得解脱果位,这样是不够的,应该安立在爱他胜自的菩提,也就是基于自他相换法,为利益一切众生的义利,我一定要圆满佛道,以这样的心来做为你修学的动机和心要。
诸佛正法心要的修学,有三种。当下我们讲到上士道次的修心法。也就是说,依着诸佛的教授,好好的修学菩提心,在发起菩提心之后再来圆满整个的菩萨行。菩萨行主要是指六度,我们昨天很简要的提到布施度与持戒度,今天讲到忍辱度。
当你遇到自身痛苦、他作损害,及修学佛法时的任何苦,心中能够不起任何一丝丝的嗔恚意乐,这就是忍辱的量,也是忍辱的体性。(286页第2行)“圆满忍辱波罗蜜多者,唯由自心灭除忿等修习圆满。”能够让你真实趣入忍辱度的修学方法是什么?主要是至心思惟忍辱的功德与不忍辱的过患。罪障最深的莫过于嗔恚,唯有忍能摧毁嗔恚;难行莫过于忍,但是忍辱的功德无边。
修忍辱有哪些类别?有三种,就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以及谛察法忍。当我们遭到怨害时,我们会很难忍受,为了能够忍耐怨害,我们必须串习修忍辱。当怨害伤害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不起嗔恚,要忍辱,同时还要遮止当怨害者很衰弱、很痛苦时,那种兴灾乐祸的心理;当他很圆满时,我们也要遮止自己很嫉妒的那种心理。主要的是,不论是障碍或者怨敌来损害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有能够不起嗔,又可以安忍的心态。因为嗔恚是没道理的,嗔恚是一个错误的反应。
当我们遭受到怨敌的伤害时,我们要想:“对方之所以会伤害我们,是因为他没有自由,他是为烦恼所推动罢了!”如果你真实嗔恚他,想还报他,应该是还报给嗔恚他的烦恼。(291页第4行)“以他亦随烦恼自在,如烦恼奴而随转故。若他自己全无自在,为余所使作损害者,极不应嗔。譬如有人,为魔所使随魔自在,于来解救饶益自者,反作损害行捶打等。彼必念云,此为魔使,自无主宰故如是行,不少嗔此”,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魔所困扰,而做出不合理的事情时,我们不会说他很无理,因为他只不过是为魔所困扰罢了,我们不会嗔恚他的。就像这个比喻一样,比如火燃烧的时候有热性,会烫,所以当我们把手伸到火中的时候,你知道火本身很烫,你就不会怪火烫你吧!怨敌因嗔恚而伤害我们的时候,主要伤害我们的是烦恼嗔恚,不是怨敌本身,而烦恼和嗔恚是有会伤害众生的体性。
“损他之过不出二事,谓是否有情之自性,若是自性嗔不应理。”(292页第2段) 如果他是自性如此,就不应该嗔,“如不应嗔火烧热性”,就是这个意思。“若是客现(偶然出现)亦不应嗔,如虚空中有烟等现,不以烟过而嗔虚空。”这客现是说忽而有的意思,烦恼是忽然而有的,所以不应该嗔。像什么呢?像虚空中突然有烟,或虚空中突然降雨、突然降冰雹,这本来就是忽而有的,你会因此而嗔恚虚空吗?就像这个比喻一样,烦恼是客现的,你不应该去嗔恚起烦恼的人。
“第三观其直间由何作损皆不应嗔者。若嗔直接发生损害能作害者,应如嗔恚补特伽罗嗔刀杖等。若嗔间接令生损害能作害者,如刀杖等为人所使,其人复为嗔恚所使而作损害,应憎其嗔。”(第3段) 意思是说,直接损害你的是刀杖,不应该嗔恚那个人,应该嗔恚刀杖。可是又说,不应该嗔恚刀杖,因为刀杖是手拿的,所以应该嗔恚这双手。可是也不应该嗔手,因为手是人具有的,所以应该嗔人。但是人是被烦恼所指使,所以如果真的要对损害起嗔恚,应该嗔恚烦恼才对。
“第四观能发动作害之因不应嗔者,受由怨害所生苦时,若是无因不平等因则不生苦,要由随顺众因乃生”(293页第1段) 这个因是以前自己所造的不善业,所感招的果,所以主要应该是说自己要能够安受果报,因为如果你没有伤害过别人,别人是不会伤害你的,所以不应该再一次嗔恚对方。
“观察有境不应嗔者。若于怨害发生嗔恚,是因于苦不能忍者诚为相违,以不能忍现在微苦,极力引生恶趣无量大苦因故,故应自念我极愚疑而自羞耻,励防莫嗔。”(第2段) 励力防范而莫生嗔恚。
“观察所依不应嗔者。一观能害因及有过无过,如云,‘他器(就是对方的兵器)与我身,为应于谁嗔,’”(294页第3行)真正伤害我的是他的刀器,以及我被伤害的身体,到底要嗔恚谁?“‘有由愚行害,有因愚而嗔,其中谁无过,谁是有过者。’二观自所受者(不应嗔),若诸声闻唯行自利(声闻缘觉只想自利),不忍而嗔且不应理。何况我从初发(菩提)心时,誓为利乐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摄受一切有情。”所以更不应该嗔。
“第二理应悲愍者。谓当至心作是思惟,一切有情无始生死,无未为我作父母(没有不曾当过我父母的)等亲属友善,又是无常命速分离(的体性),常为三苦之所苦恼,为烦恼魔之所狂魅,灭坏自己现后利义(现在与究竟的利义)”(最后1段) 所以我应该哀愍他,哪里可以再嗔恚及损害他呢?要这样想。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毁等三分二,一 、破除不忍障誉等三,二、破除不忍作毁等三。”(295页科判)初中分三,就是“一、思惟誉等无功德之理,”即名誉、赞誉等没有功德的道理,“二、思惟有过失之理”,“三、故于破此应当欢喜”。“若他赞我称我称誉,全无现法延寿无病等(就是别人称赞你,并不能让你长寿,也不能让你没有病障),及无后世获福德等二种利益”这两种义利都没有,所以不应该执着。
“第二赞誉等者,于诸非义令心散乱,坏灭厌离,令嫉有德,退失善事”,就是说赞誉等至少会让你生起骄慢心,然后嫉妒别人,所以会染着过失。应该至心去灭除嗔恚,生起欢喜。对坏我名誉,毁谤我的人,应该怎么想呢?“故若有现前,坏我誉等者,彼岂非于我,救护堕恶趣。”就是说,有人嗔恚我、毁谤我,也是来帮助我,不让我起骄慢,让我不堕恶趣。“我为求解脱,无须利敬缚,若有解我缚,我何反嗔彼。”来解我系缚、骄慢烦恼的人,为什么还要嗔他呢?“我欲趣众苦,如佛所加被,闭门而不放”,本来我会因为骄慢而堕三恶道,现在因为他的毁谤,像佛一样的加被我、加持我,让我产生厌离,关闭我趣入三恶道的门,哪里不喜欢呢?对这样的人“我何反嗔彼”?
若能思惟(最后1段) “第二破除不忍作毁等三者。心非有体(没有体相)非他能害,若直害身间损于心,毁等于身亦不能损,既于身心二俱无损故应欢喜,如是思已断除忧悒,忧悒若灭,嗔不生故。”嗔就生不起来。
“第二破除不喜怨敌富乐,喜其衰损者。”(297页第4行)就是不喜欢敌人安乐,喜欢他痛苦、损害的这种心要破除掉。“本为(自己本来为)利乐诸有情故发菩提心,今于有情自获安乐反起嗔恚。”这是不应该的。“又云惟愿一切有情皆当成佛,今见彼等略有下劣利养恭敬,反生忧恼极为相违。故应于他几大富乐,断除嫉妒至心欢喜。”
“第二引发安受苦忍分三,一、必须安受苦之理,二、引发此之方便,三、处门广释”(299页科判)。“我等恒有众苦随逐,故以苦为道不可不知”不可不行,一定要以苦为道。“若不尔者,如集学论说,或生嗔恚或于修道而生怯弱,即能障碍修善行故。”遇到痛苦不应该以为苦,而且要究竟的欢喜、完全的欢喜。(第2段) “若已生苦有可治者,是则其意无须不喜,若不可治纵不欢喜亦无利益,非但无益且有过患。”
应该再进一步思惟苦的功德,这在修心法门的时候讲得很清楚。“施乐受苦”的愿“一切众生的痛苦及障碍我取受,一切的安乐都施予众生”,这种愿都发过了,这个地方应该可以相应并结合来思惟。事实上应该是以获得快乐不欢喜,获得痛苦很欢喜的心来修。同时你要思惟苦的五种功德,特别是可以激发起出离心,还有大悲心的功德。
修道的方法“以苦为师”,最好的上师莫过于痛苦:像下士道次的时候,因为你至心思惟,而畏惧三途苦,所以能触发你真实皈依三宝,得到皈依的功德。中士道次的时候,因为你能够至诚的思惟轮回的总别二苦,激发出离心,然后修道而得到解脱。上士道次的时候,你能够自愿取受众生所有的痛苦,一心修利他行,这除了最好的成佛果报之外没有其他了,所以苦是最好的修行师长。
苦的功德有五,(300页第5行)“谓若无苦,则于苦事不希出离,故有驱意解脱功德。”驱使你意向希求得解脱的功德。“由苦逼迫坏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让你能够去除我慢。“若受猛利大苦受时,则知其苦从不善生,不爱其果,须止其因,故有羞耻作恶功德。由苦逼恼希求安乐,若求安乐须修善因(就是去除痛苦的因),故有欢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余有情(比度自心而推到其他有情),知皆是苦(知道众生都痛苦),于诸漂流生死海者,能发悲愍(能启发大悲心)。”
刚刚提到痛苦的功德很多,就是由三途苦、生死苦以及一切有情苦的思惟策发,证成一切功德。(最后1行)“我昔流转生死之时,为求微劣无义欲故(为无义的欲求),虽知有苦尚能轻蔑非一大苦(还能够看轻此苦),作感当来无量苦因,忍受非一无义大苦。况我今者,为求引发自他无量利益安乐,尚应故知忍受过前(现在、未来及以前)百千俱胝倍数大苦,而修善行,况轻于彼,应数思惟令心坚固。”痛苦的功德很多,在《现观庄严论》讲得很清楚,因为有痛苦,才会想要出离,才会为了不能忍受而希求佛法。
修苦忍可以成就解脱和成佛的果位。忍受现前的小苦可以让你修道,然后成就解脱及佛果,相对的,避免你以后堕落轮回及三途苦,可以遮止那更大的痛苦,所以痛苦应该是很合理的可以忍受。(301页最后1段) “从微渐修无所难者。”从很小的地方开始修,没有什么困难。“若被忍甲受苦意乐,杂诸小苦渐次修习,则忍苦力渐能增广。”
“处门广释者。若须安忍所生苦者,为当忍受由何生苦。此分八处,依止处者,所谓衣服饮食坐具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是能增长梵行之依,此等诸物若得粗鲜,他不恭敬,稽留乃与,不应忧郁,当忍由此所生众苦。世法处者,衰毁讥苦,坏法坏,尽法尽,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种是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众苦,应善思择而忍受之。威仪处者,行住坐卧是四威仪,第一第三(是指行和坐)昼夜恒时,从诸障法净修其心,由此生苦悉当忍受,……。摄法处者,供事三宝,供事尊长谘受诸法,既谘受已为他广说,大音赞诵,独处空闲无倒思惟,修习瑜伽作意所摄若止若观(止观功德),为七摄法,于此劬劳所生众苦悉当忍受。乞活处者,剃须发等誓受毁形,受持裁染坏色之衣,从其一切世间游涉兢摄住故别行余法,舍务农等从他所得而存济故,依他存活,不应受用集所获故,尽寿从他求衣服等,断秽行故,尽寿遮止人间诸欲,舍离歌舞笑戏等故,及离与诸亲友同龄欢娱等故,尽寿遮止人间嬉戏,为七乞活,由依此等所生众苦应当忍受。勤劬处者,勤修善品,劬劳因缘所生众苦悉当忍受。”(302页第2段) 比如说,有时候祈求善法、精进善法时会有很多痛苦因缘、辛苦因缘,这时应该忍受,“利有情处者,谓十一事,从此生苦皆应忍受”,去行持利益一切有情事。“现所作处者,谓出家者,便有营为衣钵等业,诸在家者,则有无罪营农经商仕王等业,从此生苦悉当忍受。”
以上讲的是耐怨害忍及安受苦忍,现在讲谛察法忍。(303页第2段) “第三引发思胜解忍中胜解之境,略有八种。一净信境者谓三宝功德,二现证境者谓无我真实(空性慧),三希乐境者谓诸佛菩萨广大神力,……,四五取舍境者,谓诸妙行诸恶行因及此所招爱非爱果,……,六七所修境者,谓大菩提是应得义及菩萨学一切诸道,是能得彼所有方便,……,八闻思随行境者,谓所知境”,这包括以十二分教等正法为对境来闻思。如实知以上让境后,应该无有违逆数数思惟。
“修此等时如何行者。谓随修一能堪忍时,皆令具足六种殊胜,具足六种波罗蜜多”(304页第4段) ,忍辱的布施,忍辱的持戒,忍辱的忍辱等等,具足六种波罗蜜。“唯除令他安立于忍,是忍施外余如前说。 ”
“第五此等摄义者。谓应随念发菩提心,为行依止而修行者,是欲安立一切有情于漏尽忍所有根本(就是无漏忍辱所有根本),故须令此渐次增广,大地(初地菩萨等以上)诸忍作所愿境而勤修习。”(第3段)
接着讲精进波罗蜜多的修学,分五项来说明,第一个就是精进自性。“缘善所缘勇悍为相”这是精进的定义。一般来讲,懈怠是我们的敌人,精进是我们的朋友。一切大小功德是精进的随行者。要广大思惟不精进的过患,与精进的功德胜利。如果可以精进,尽无余的功德可以获致,如果懈怠则毫无所得。
精进有三种,就是擐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关于擐甲精进,(306页第2段) “谓诸菩萨于发精进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应如是擐意乐甲。若为除一有情苦故(一个众生的痛苦),以千大劫等一昼夜,集为百千俱胝倍数三无数劫,唯住有情那洛迦(地狱)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为正等觉非不进趣,发精进已终不懈废”,《上师荟供》文说,“即使我为一个众生的义利的圆满,而要长劫住在无间地狱当中,我也是悲心不动。祈加持!”意思是一样的。(原偈颂“惟愿加持圆满为众生,即使海劫需住无间火;仍以悲心无愁而勇猛,求证无上正觉精进度。”)
摄善法精进,是指清净正行于六度功德的修学。(307页第6行)“摄善法精进者,谓为正引发六种波罗蜜多故,修彼加行。饶益有情精进者,谓于十一事,如其所应而发精进。”就是所谓的利益有情十一事。“第二发生精进之方便者。如前所说,二种资粮(福慧二资粮)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长(生起、安住、增长),故修精进极为重要。”
发起精进的方便,首先要能够舍离障碍精进的违缘,主要的逆缘是懈怠。懈怠有三种,其中之一是拖延的懈怠,也就是存有“反正我慢慢再做”的心态,这种懈怠要先断除。(308页第2段) “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种,谓已得之身速当坏灭,命终之后堕诸恶趣,如此人身极难再得。由修此三能除执为有暇懈怠,引发恒觉无暇之心。”所以要遮止生起有暇而懈怠的心态,更要生起无暇而精进的心。“破除贪著恶劣事业者”贪着红尘俗事的懈怠要怎么去破除呢?“应观正法,是能出生现后(现前及以后)无边喜乐之因”,而且能够了知,没有意义的狂谈、绮语、掉举、散乱,“是能失坏现前大(义)利”,同时可以“引发当来无义众苦无依之处”,所以“修习对治而正灭除。”
要能够破除退屈或自轻的办法,佛陀不妄语,(309页第4行)“彼尚记说蚊虻等类能证菩提,何况我今生在人中身报贤善(妙善贤善身),有智慧力观择取舍(学处)。故我若能精进不废,何故不能证得菩提”。若你想说:(310页第2段) “诸佛菩萨成佛,必须舍头目脑髓,那我怎么可能有能力去舍掉呢?”这没有关系。我现在是没办法,可是先在意念上想、当个祈愿说我以后一定要能够舍。只要你串习,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很困难的事,以后还是可以做得到。第三地菩萨的功德是什么呢?就算人分分寸寸地,慢慢的割他的肉,他哪里有痛苦?只感觉到甘露一样的快乐。那是时间未到,不是舍不得,不是做不来,三地菩萨有这样的功德。
“于所安住修道处所破除怯弱者。谓念成佛须于生死受无量生,尔时生死众苦逼恼,故我不能修如是行。”(311页第2段) 这是一个怯弱的说法。“应如是思,菩萨由其已断诸恶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
以上是懈怠障碍的破除。(313页科判)第二是积集顺缘护助资粮分四,发胜解力、坚固力、欢喜力、暂止息力。什么是“欲为进之所依”?欲是欲求心,是精进的所依身,“此中胜解即是欲乐”。(第8行)“又说信为欲依”信心是欲求的所依,“以从二种深忍之信,能引取舍二种欲故。”
“坚固力者。谓于何事发起精进,即于彼事究竟不退。”(314页第3行)“发欢喜力者。如是由其猛利欲乐胜解之力,精进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谓由成就坚固之力或我慢(自信)力”(316页第3行)。“最初入时欢喜而入,已趣入时,于其事业不欲断绝无饱意乐者(没有满足的意乐),即欢喜力,故应引发。”
“暂止息力者。发勤精进身心疲劳须暂止息”(317页第1行),这是必须的“若不尔者则极厌离,能障后时发精进故。”像我们闭关,有的人开始时非常猛利,不知暂止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无法调适,以后看到关房就害怕,这是不善巧的缘故。“休息无间仍发精进,前事究竟不应以此便为喜足,应于上胜更发精进。”
讲个精进方面很重要的劝发公案,这一世嘉瓦仁波切的住宅里有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像,是从尼泊尔的一个地方(该地过去隶属西藏)迎请来的。当这尊观世音菩萨像被迎请来时,准备好要供养嘉瓦仁波切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对着嘉瓦仁波切开口:“要勤行 精进行 ,为了教法与众生慧命,不应该懈怠。基于你具有的身心二力,去圆满教法与众生义利,祈愿你能够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观世音菩萨与嘉瓦仁波切见面的缘起是这样的,劝嘉瓦仁波切要对教法及众生能够一一精进。
“第三发勤精进断所断时”(318页第2段) “行者亦尔,与烦恼斗时,一须善防避烦恼来伤自心,二须依止对治更进害他(烦恼)。”(第6行) 这两个要同时做。要避除烦恼伤害到你,还要能够进一步去对治烦恼。
“第四身心由此堪能之理。”(320页第2段) “于未修业前先修此等,破除身心于诸善事无堪能性,一切怯弱,学菩萨行令成轻利(轻安与便利)。”换句话说,要破除身心的不堪能性,让身心得到轻安,趣入于善法。身心堪能安住于善所缘境的话,资粮易于成满。
第四正修精进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321页第2段) “随发何精进,皆当具足六种殊胜(意乐)及六波罗蜜多(六度)”即精进的布施、精进的持戒、精进的忍辱等等六波罗蜜,如前所说。“精进施者,谓自住精进而安立他。”称为精进的布施。
“第五此等摄义。应当随念,发菩提心为诸行依而勤修习,则于精进为欲安立诸有情故,策发修学渐令增长。次于大地(四地菩萨)所发精进修为愿境,于初发业所行精进随力勤学,尤应断除精进不共所治诸怯弱等。”初发业行者不应该日夜无间的精进,应该观自己的能力,要细水长流,不要狂风暴雨。一精进就像滂沱大雨似的,把车子都漂走,没下雨的时候大地干干涸涸的,这样不好。应该是说精进之续流不曾间断,细水长流这样来精进,能恒常精勤是最理想的。
学习静虑波罗蜜多分五,一、静虑自性所行法,(322页第1行) “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这是静虑。事实上在这里,静虑是三摩地的意思,不是“止”,这不一样的。你必须思惟修学静虑三摩地的功德,以及思惟不修学三摩地的过患。从功德上说,如果你有三摩地,整个大乘小乘道从此而有,作为一个所依。如果不依靠“止”的话,以大乘来说,你就只能在资粮道打转,没有办法往上走。
“第三静虑差别。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谓世出世。”世间静虑与出世间静虑两种。静虑的分类,就作业来说有三项,第一个“谓身心现法乐住静虑”,第二个“引发功德静虑”,第三个“饶益有情静虑”。首先(322页第6行) “初谓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二谓诸静虑能引神通解脱遍处及胜处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比如火定、水定、修大地如白骨、修大地如火,然后能够上下出水、发火。“三谓有静虑能引十一种饶益有情事(饶益有情的事业)。”
“第四正修彼时应如何行。随修何善三摩地,皆当具足六种殊胜,六波罗蜜多”,自己安住于静虑的功德上,亦安立他于静虑的功德上,称为静虑的布施。
“第五此等摄义。随念发心为诸行依而正修习,则于无漏静虑,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励修学。此坚固增长已,以地上(特指五地菩萨)诸静虑作所愿境,虽未能生圆满静虑,亦应时时精进不舍,随力学习。”
学习般若波罗蜜多,要先知道智慧的自性、定义,(323页第5行) “慧谓于所观事能拣择法,此处是说通达五明处等慧。”五明是指内明、因明、医方明、声明、工巧明,当知即是菩萨智慧之自性。如何生起智慧的方便?首先应思惟智慧的功德以及未生智慧的过失。智慧最能够让你善巧的遮止烦恼。(325页第1行) “如是虽生猛利慈心,见诸有情极可悦意,然无少分贪欲和杂染,见有情苦,虽生恒常猛利难忍大悲,然无懈怠忧恼蔽覆不乐善行。又虽具足欢喜无量,心于所缘全无散动。又虽具足大平等舍,然于众生所有义利刹那不舍,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灭除此等力均之障。”
慧有三种:通达世俗慧、通达胜义慧、通达饶益有情慧。通达胜义慧又分两项,通达证空性的义共相(空性的影像),以及亲证空性。通达世俗慧是指说对五明学处的了知。(330页第1行) “第三通达饶益有情慧,通达能引有情现法后法无罪义利。”
“第四正修慧时应如何行。发三慧时,应令具足六种殊胜,及具六种波罗蜜多,自住慧已,立他于慧是为慧施”,自己安住于智慧,也安立他于智慧,是为智慧的布施,余如前说。
“第五此等摄义。虽有现证空性之慧,若无大菩提心,仍非菩萨之行,故应增长大菩提心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愿境”,依大菩提心而现证空性智慧,是初地以上菩萨的智慧度,也是你修行的所愿之境。
“丑二、第二四摄(善法)成熟他(的)相续分五:寅一、四摄自性”(331页第6行) “布施如前六度时说,爱语者谓于所化机(所教化众生)开示诸度(六度的功德),利行者如所教义令所化机如实起行,或令正受,同事者谓教他所修自亦应修与他同学。”教别人修习,自己也应该与他一起同行,同时修学,称为同事。
寅二、第二立四摄善法的道理,(第9行) “何故定为四摄耶,答谓摄受眷属令修善行,须先使欢喜,此必先须施以资财饶益其身。”这是布施。“既欢喜已,令修道时,先须令知云何应修,此由爱语宣说正法,除其无知断其疑惑,令其无倒受持法义。”这是爱语。“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这是利他。“若自不修而为他说应取应舍,彼不信受反作是难,且不自修何为教他”,所以应该自己先做再做同事。
寅三、第三四摄善法的作业。(332页第2行) “以此四摄于所化机何所作耶,谓由布施故,令成闻法之器(以布施的关系,让对方成就闻法的法器),以于法师生欢喜故,由爱语故,能令信解所说之法(这是第二个),以于法义令正了解断疑惑故,由利行故(由利他而行持),如教修行,由同事故,已修不退长时修行。”
“寅四、第四摄受眷属须依四摄。佛说此为成办一切众生义利贤善方便(最善巧方便),故摄(收摄)徒众应须依此(四摄)。”
“寅五、第五略为解说”。爱语有两种,一种是随世仪轨语,“谓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慰问诸界(指人身具备胎生六界)为调适等,随世仪轨慰悦有情”,你的法体安康否?贵体安康否?这是敬词。第二种随理法教语,“谓为利益安乐有情,依能引发信戒闻舍慧等功德(指七圣财功德),宣说正法。”
“利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脱。”(333页第2行) “同事者,谓于何义劝他安住,即于此义自当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随作何事,先应缘于有情义利,定不应离利他意乐。”(最后1行) “四摄事可摄为二,谓以财摄及以法摄。”(第10行始) 四摄可以分为财摄与法摄,第一个以财布施是为财摄,其他三种就是以爱语、利行、同事布施是为法摄。
菩提道次第教授至今,已把上士道次修心依着科判讲完了。之后的“止”、“观”是文殊菩萨劝励宗喀巴大师续造的。
【问:请问格西拉“止”“观”有没有口诀可传呢?】
佛陀的教法就是口诀,如果讲授佛陀的教法时,在你心中对法义没有受用,法虽是这么的甚深,但对你就不是口诀,可是这个法对佛陀是口诀。如果这个法对你有利益,就算是狗的叫声也是口诀,主要是取决于你有没有受用,是以你的受用不受用来安立是不是口诀。口传与口诀不一样,口传是念过一次给你听,耳根得到教授传承,这样叫做口传。口诀是修行内涵的教授,一切佛说都是口诀。
口诀的传承是教授者很简要、很精髓地配合着实修的次第、串习的次第、心的调伏次第,来教授。教授者本身也有希望你修行能够得到调伏的意乐,然后把这个精髓,配合你调心的次第告诉你,这样称为口诀。可是如果你没有办法得到受用,仍不是口诀,是以这个做为衡量的标准。
一般来讲,噶当派有三个法流,所谓的经典派、道次第派及教授派(口诀派)。当然讲口诀派有口诀派的说法。这三个法流怎么安立?它内涵是怎么说的?噶当派祖师是广学五大部论,然后去证得道次第,这个就是所谓经典派。什么叫做道次第派?就是依着《广论》,像这样的一本论而证得道次第。什么叫口诀派?他不看书,就是依着师长告诉他修行的关要,一个口诀,就去修行了,这样得到道次第的功德,称为口诀派。【问:三个哪一个比较好?】因人而异。
口诀派一定要依止师长,在师长座下修学才行,现在你的师长不常在,修行就很难了。如果是以仰承法乳的心来依止,那才有可能以口诀派这种教授方式来修学。像我们按照《广论》、《略论》的教授都可以学,以这个来学习道次第,可能比较合适。事实上道次第就是口诀,讲一句话也是口诀,只不过是你没有时间用心来修行罢了,一旦你用心、有时间去投入修学,整本书都是口诀,只要它能够让你的心受用,那就是口诀,看你会不会取舍。将所闻到的法义在心中去习惯、去串习就可以了,修行就在乎这一点。会开车的人,一上车就可以很自在的掌控方向盘,懂得道次第的人,整个道次第都是他的口诀,对他的心都是有帮助、能受用,都变成他的口诀。
“第二别学后二波罗蜜多,谓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止与观),如其次第,即是静虑及慧波罗蜜多之所摄故。”(336页第2行) 此中分六,有六项科判,“一、修习止观之胜利,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三、止观自性,四、理须双修,五、次第决定,六、各别学法。”
“然以善缘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及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第9行) (法音法师补充:止与观是修学以三摩地为本质的止,以及修学以智慧为本质的观。)(最后1行) “故密意说(法音法师补充:密意指《解深密经》,是唯识派的经典)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无相违过。”(337页第3行) “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观慧思择而修及于所缘心一境性,二所成办,非唯止修或唯观修一分而成。”
“止观自性”(338页),什么叫止(奢摩他)呢?体性是什么?《解深密经》说:“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间内正安住,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三摩地与奢摩他不一样,佛经说,能够安住于所缘境,离开沉没掉举,而且具足身心轻安之上,一心专注于善所缘境,这样的三摩地称为奢摩他。
“二毗钵舍那自性,即前经云,‘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这是观慧的作用)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这是它的定义。
【解惑篇】
问:请问格西拉,是否止观部分可以不要照书本讲。
答:不照经书怎么讲?我自己编造啊!你们是来考我试的吧!
问:希望能讲得明白,得到受用。
答:你们又不修止,也没有利益不利益的。如果你们要修止的话,我边修边学边教。你们不要说修止了,菩提心也不修,讲得未免太容易了。
“止”很容易,心安住于所缘境就好了,置心一处。如碗盘里装了满满的饭菜端在手上,如果这边倾斜了就往这边扶,那边倒一下就往那边扶。什么意思呢?就是所缘境安住之后,要离开沉没掉举,安住于所缘境上,然后能够离开沉没掉举,这样就称为止。对于所缘境心要不散动、不散乱而执持。如果散乱,因为你心不在焉,碗就掉下去了。比如夜晚你要看唐卡上的佛像,一定要点亮酥油灯,而且灯火要能够安住没有风动,这两个条件都要有。
总而言之,你们要得止是很困难,这是决定的。为什么呢?如果你发愿要得到止的功德,你必须好几个月都不变所缘境,而且要专修,这样才有办法。生活中的一切时候,包括吃饭、上厕所,心心念念在所缘境上,去将护这个所缘境,安住于所缘境上,这样要修五、六个月;而且必须依着僻静之地,没有静处是很难的,要在没有飞机、汽车声音,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去住下来。修止的前行资粮有六种,里面有一个是住随顺处,就讲到这个问题。
你们现在闭个关都没时间,都不能放下来,六个月修止,谈何容易?所以宗大师也是基于这个理由,想说真正想修止观的人太少了,所以没用,不讲。文殊菩萨说:会的,对有些人会有帮助、有利益。可能是基于会利益到少数真正想修行的人,所以他才续造止观。
止是内外道所共的法。不过止的功德是外道的功德最低的一层。以外道来说,外道得止之后,仍要继续依四禅八定来修。只是即使修至无色界的有顶天,也还是在三界里,还是无法解脱。
粗静相道(就是修世间的毗婆奢那),也就是观欲界的粗分过患,以及观上界的静相功德。即使你修到这种粗静相道的止,但是如果没有出离心,也不会变成佛教的解脱之因,也是没用的。
就佛教来说,得止是安立在初禅天的未至定(注一)。佛教的止与外道的止差别很大,佛教的初禅的未至定,得到具量的止以后,要修密乘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很容易,要修菩提心,要修一切出离心等等,都很容易摄心专注于所缘境。一旦得到具相(合格的)止的功德,你可以安住于所缘境,修出离心就很容易得到具相(即成功),同样的,修菩提心,菩提心会强猛有力,很具相,这样你所修的法都变成成佛之因,然后你心中很容易可以得到真实皈依。
所以佛教的止只有到初禅的未至定,可是在这样止的功德之上,你去修佛法,功德倍增,不像外道,不能解脱。如果你没有时间专修止,又没有时间去好好地专修道次第,那你这人身是浪费了。要修止你必须有时间专注,如果只修学一半,是没有办法得止,意义也不大。所以修止,必须能够专修。否则你必须修道次第。
佛法所讲的止,是能够导生止观双运定的止,先止后观,然后能够得到止观双运的定,是导向以空性为所缘的胜观而修止的。但这对我们来说,太难了,因为我们都没有证空性,什么叫空性所缘境?我们根本不知道。所以你先以比较容易安住的、粗分的所缘境(像佛像之类的),当所缘境去修止。得止之后,再把所缘境移到空性去,以空性当所缘境,这样比较容易,这是就次第上来说。
【专有词汇】
依据中国北京民族出版社于1985年3月出版张怡荪主编的《藏汉大辞典》
注一:未至定“将禅,八定的预备阶段。未证色界及无色界各根本定前,为求证得各定本位而进行的预备工夫。四禅四定各有将禅,故未至定,总数有八。”
近分未至定“初禅未至定异名,虽尚未证初禅根本定,但依初禅未至定力,于欲界烦恼亦能断故,说名近分未至定。”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