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22章 遥远的梵歌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 第22章 遥远的梵歌
1 积极有为的达磨法则
为了让我能从印度教中汲取到营养,司卡史德带我去了一个寺院,那寺院,常年有人唱一首当时流传于印度的古老歌谣。那歌,对我后来的一生影响巨大,我希望它也能影响你。
寺院里,那位老人是这样唱的——
如果你不参与各种事业,也难以成就无为之功德。
要是你单单凭借舍弃,你就很难将成功获取。
无论谁如果完全休止,就不能维持刹那的无为。
人所以有为而不能自主,仍是因自性的三德驱使。
你行为的业报虽被克制,而心却盘旋于根境之中,
你便成本质愚昧的人,只能给以伪善之称。
听了那歌词,我很是惊奇。因为我以前所了解的宗教教义中,大多提倡无为,而那歌却鼓励人们去有为做事。司卡史德介绍道:那老者唱的,是《薄伽梵歌》,源于印度的一部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后来,许多学者注解此书,此书就成了婆罗门教的重要经典。他唱的,就是《薄伽梵歌》中提到的四瑜伽中的业瑜伽。婆罗门教认为,在社会中,每个社会个体都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并遵循相应的生活规范。这便是“达磨”。有人将它翻译为“业”或是“法”,它的含义很多,可以理解为终极法则与正义、国家和民族的天命、个人的使命和命运等等。婆罗门要求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必须完成的使命,完全按照那法则的要求去做事,要超越功利,不计后果,不计得失。只有你真正地实践了自己的人生,完成了自己应该完成的使命,你的人生才有意义,死后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老者唱道:
如果你明白自己法的使命,就不该犹豫不决顾虑重重,
因为这战事合乎法的规则,刹帝利别无更好的行动。
那些刹帝利真是幸运,战争便是那通天的大门。
要是你不参与这场大战,放弃这场合乎法则的战争,
罪恶就会由此滋生,你便因丧失责任失去美名。
司卡史德说,听,那歌中竟劝人参与战争,因为那战争是符合达磨法则的。那教义认为,达磨的法则高于一切,一定要积极有为。相对于传统的教义而言,这种说法是划时代的。因为,印度传统宗教认为障碍人解脱的是业力,业力便是行为的反作用力,有行为便有业力,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善报升天堂,恶报进地狱。但哪怕是最好的善报升天,照样在六道轮回之中没有解脱。所以,印度的一些传统教派,要求人们在消除前世业报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无为,不要再造新业,要不断地弃绝自我与外界的生活,才能得到终极的解脱。所以,印度出现了许多离群索居的苦行僧,他们弃智绝欲,灰身灭智,以期得到解脱。但《薄伽梵歌》却旗帜鲜明地反对消极无为,提倡积极有为,要求每个人都要在法的指导下,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后来的印度教中,出现了许多大师,他们一反传统的避世,而提倡积极地入世,最终成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人物。
老人仍在唱:
若是有人用理性节制诸根,依靠业根去实践行为瑜伽,
但他没有丝毫的执著和挂牵,阿周那,那他便是圣者。
要知道有为胜过无为,所以你一定要奋发有为,
你的使命便是做你该做的事情,但不要在乎你做的结果。
你既不要将那功利之心当成动力,也不要执著无为而消极。
如果你净信行为瑜伽而又破除了执著,那就应该实践你的职责。
你要将成败视如一物,等视成败才是你所谓的瑜伽。
因此不要有任何的执著,经常不丢弃你的行为之力,
专注于行为而无执著之人,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司卡史德说,那段歌词是黑天劝阿周那的,意思是叫他跳出善恶的分别心,没有功利、不计后果地去实践自己的宿命。换句话说,就是要以出世之心去做入世之事。
那老者继续唱着:
要是你奋发有为而又心无挂碍,既无我所亦无我慢,
诸种欲望就会离你而去,你就能得到平静安恬。
这就是梵天的世界,达到了此界则无黑暗。
如能安住于这种境界,寿终就能清净涅槃。
我很是吃惊这种说法。我想,婆罗门教真是伟大的宗教,怪不得数千年兴盛不衰。后来,我认真研究了它的教理,发现它确有过人之处。佛教哲学出世为宗,虽有其优胜之处,但何尝又不是其发展的局限呢?印度教中,入世出世并重,并不偏废,将宗教与人的生活结合起来,影响了印度人的生活。《薄伽梵歌》的出现,中兴了婆罗门教,揭开了革命性的一页。
司卡史德告诉我,在《薄伽梵歌》中,将瑜伽分为四种:业瑜伽、智瑜伽、信瑜伽和王瑜伽。各种瑜伽各有所重,业瑜伽奋发有为,智瑜伽致知求道,信瑜伽虔敬不疑,王瑜伽专诚精进。四种瑜伽中,业瑜伽有开拓性的意义。在印度传统教义中,凡有“业”,必有业报。所以,为了解脱,一是要消除前世业报,二是要不再造新的业,在生活中不断弃绝自我和外物,以无为之心,实现与梵的最终合一。但在《薄伽梵歌》中,却一改传统宗教教义中的“无为”,强调行动,奋发有为,所以业瑜伽也称为行为瑜伽或有为瑜伽。
不过,从实相上来看,最究竟的还是佛教。
我后来没有遁世清修,有了十多万弟子,也许就源于这种智慧对我的启迪。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