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9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9课
略论·4月28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2、由下下道引导到上上道的特征
(1)正明其相--三士道引导的具体情况
文:"趣入大乘之门者,即于最胜菩提发心是。若发此心,如《入行论》云:'刹那才发菩提心,虽系轮回三界狱,亦当说为善逝子。'谓发心即得菩萨名,彼身即入大乘数,若失此心,则从大乘而退出故。以是诸欲入大乘者,须于多门励力,务令此心发起。然欲发起此心,又必须先修发心胜利,于其胜利增长勇悍,并须具有七支皈依。《集菩萨学论》及《入行论》皆作此说。"
解:三士道者,重点在依其次第引导,主因为生菩提心。菩提心为大乘之门,生起菩提心者,方为入大乘门,菩提心未生,不属大乘。所以,就发菩提心而作引导。在未发大心前一刹那,是生死中人。若发此心已後一刹那,即是菩萨。欲使真实菩提心生起,应于三士法中多门努力。先修发心,认识发心的殊胜利益,才能使发心增长、勇猛。要想认识发心的殊胜利益,必须修习发心的欲乐,依七支行愿等忏悔罪障、积集功德等资粮,使发心的势力不可遏止。
文:"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权时及究竟胜利也。初中复有不堕恶道及生乐趣二种胜利,若发此心,于昔积集恶趣之因即得清净,并能断绝未来相续。于先已集乐趣之因,以有此心所摄持故,将更增长广大,诸新所作,亦能引起,令无终尽之边际焉。究竟胜利者、解脱及正遍知等,亦依彼心速疾成就。若不先于权时究竟之胜利实欲证得,但云彼诸胜利从发心出生,于彼发心应当励力。虽作此说,唯是空言,返观身心,甚为明晰。此中先于现上决定二种胜利发欲得心,即须修习共中下士所有意乐,如是则于二种胜利生起欲得。"
解:发心的胜殊利益,又分为一、权时胜利,二、究竟胜利。权时胜利又分二种:一不堕恶道胜利,二生乐趣胜利。菩提心一发,一方面能尽数除净夙造恶趣因,一方面能断除将来的恶趣诸因;又一面能增长夙造善趣因,一面能引发将来所造的善趣诸因而无穷无尽。又无菩提心而行善业,则报有尽时,如竹子开花即萎;具菩提心而行善,如如意宝树,花上结果,果上开花,辗转增盛,无穷无尽。欲得究竟胜利,必须先於权时胜利生起欲得之心。欲得权时胜利,最初须发起不堕三涂心,生起此心,得人天果报,即须修习共下士道。欲得究竟胜利,须生起不愿退堕轮回心,生起此心,得解脱果,即须修习共中士道。所以,为欲生起菩提心的殊胜利益和意乐,尚须修习共中下士道。
文:"若修此具有胜利之心者,更须生起为此心根本之慈与悲悯。但若念及自身之乐乏苦逼,流转世间,尚不能令身毛竖动者,则于他之乐乏苦逼,而谓不能堪忍,必无是处。《入行论》云:'于利有情前,且不思自苦,若梦犹未梦,利他云何生。'是故于下士时,想自身当受恶趣苦恼,及中士时,观于善趣,亦唯是苦,无寂灭乐。既思惟已,例己推及于诸亲属等一切有情而修习之,当成发起慈悲之因。从彼发起菩提心故,故修共同下中意乐者,实是引发无伪菩提心之方便。"
欲使菩提心真实生起,必须修习共下、中士道和上士道,而对于菩提心的近因慈心和悲心,急须修习,此二心不修就不能生起。慈为予众生乐,悲为拔众生苦,若对于自身少乐多苦无动于衷,则对于众生少乐多苦之情,更无所动。经云"己尚不能饮少滴水,而谓能饮大海水,无有是处"。所以,初业有情,仍以自利为重,如自尚不利,何能利他。所以修下士道时,思惟自身当受诸苦,发起恐怖,修中士道时思惟三界无寂灭乐,发起厌离心,以己度人,而生慈悲心,为生发菩提心之因。
文:"如是当知,于修彼二士道时,思惟皈依业果诸意乐等,于诸门中,集净励力者,如其所应,成菩提心前行修心之方便。当知七支皈依等,亦即为发起彼心方便也。此中诸下中法类,为引发胜菩提心支分之理,为师者须详开示,弟子亦须于彼获得决定。于每修时,意念此诸意义而修,最为切要。若不尔者,则上士之道与共中士下道,各各不相关涉,于未至正上士道之中间,以于菩提心未获决定故,或为发起彼心之障碍,或于期间失大义利。以故于此当加殷重。"
解:总之,发菩提心之因有四一、为生起菩提心故,应先知菩提的胜利,发起欲乐。二、为令菩提心真实显现,应修共下中士道。三、为令身心相续中于菩提心如其胜利生起故,应修七支。四、于菩提心的近因慈心和悲心应该努力修持,这是根本。故在共下中士道修习皈依业果及七支等,皆为积集资粮和忏罪的方便,亦即修菩提心之方便。积忏不是一句空言可得,必先生起积忏欲乐。欲生起积忏欲乐,对于下士道中业果一门,尤其应注意。又如皈依三宝,恳求救护,任修何法,皆须于事前修习,如正信三宝之心尚生不起,发菩提心就更无从说起。故中下士道诸门,都是上士道的前行引导。再简明言之,如前说菩提心为上士道正行,共中下一切法类,即菩提心的加行,是为本论扼要处,于此应当生起定解。故任修中下士门中何法,每座都应加上"我为修菩提心故"一语。如修死无常时,应在座上周遍观察死无常所有诸义,令身心生起决定后,将下座之际,不急下座,应继续思惟进一步诸法,直至菩提心为止,使所修的中下士法,法法都变为菩提心的加行,虽未真实生起菩提心,也具备菩提心的轮廓,将菩提心的修学全部作一轮廓串习。如果不是这样,上士道与共中、下士道之间各不相关,同时也成为上士道发真实菩提心的障碍,或者失去究竟意乐的大利益,这点非常重要,应发殷重心守护。
"如是修已,于身心中如何方能发起无伪菩提之心,如所应作。次为令彼心极坚固故,由行不共皈依为前导已,应受发菩提愿心仪轨,受彼愿已,于诸菩萨学处,开始修学。尔后于六度四摄等,多修习(生起)欲学之心。若生决定欲学心已,进受清净菩萨行戒。次于根本重罪,拼命防护,莫令有染,虽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为所污。倘有所犯,如其所说,除罪仪轨,善为净治。"
解:凡发心修大乘者,所修中下士法,法法皆变为大乘。虽未真实生起菩提心,亦已具菩提心之轮廓。迨所修下中士道诸法,已经次第於心生起通达,则对于真实生起菩提心法,更应令其坚固,即应受持愿行二种菩提心仪轨。愿菩提心仪轨,须具不共皈依。信三宝有救护功能,生起希求救护之心,是为共皈依。不为自身求救而对有情生起大悲,求拔有情苦而生皈依,是为不共皈依。既受仪轨,于诸菩萨愿心诸学处应开始修学。既受仪轨已,对於根本重戒,应视如命,励力防护,莫为所污。倘有所犯,急依法忏悔。
文:"此后总于六度而为修学。特别为令其心于善所缘,如其所欲能安住故,于止体之静虑中,更当修学。(特别于安住善所缘之止,更当修学。)《道炬论》中谓为引发诸神通故,而学止者,是少分喻,即阿底峡尊者亦曾于余处说,为欲引发胜观故,当修止也。次为断二我执缚故,于空性义见决定已,于无谬修法而为修习,应当修行慧体胜观也。如是除修止观外,于行戒学处以下,悉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为心学,毗钵舍那者,是为慧学,此《道炬论释》中说也。"
解:修六度,必须先令心安住所缘,欲心安住所缘,即须修止。以止能引发神通故,道炬论极赞神通,如云"为利他故,不具神通,须费千万日时,而具神通者,一日即可成就。但引发神通,亦只是修止之旁因,其正因仍在通达空性。故修止有得,即应修观"。修观,须先於空性见得决定,而后止观双运,以观察与决定之二无错谬的修法,以修胜慧。所谓无谬者,谓自发心后,依上师秘传,善巧考察观修及专注重观修以为修。非如少数有情在菩提心未生起,即得定或空见者之所修也。这段三士道和止观修法的开合善巧,是菩提道次第的整个粗型,学者须当注意。
"复次,奢摩他以下,是为方便分及福德之资粮,依于世俗谛之道,广大道次第也。三种殊胜慧者,是为般若分及智慧之资粮,依于胜义谛,甚深道次第故。当于彼等次第数目生起决定,及以慧与方便随离一支不成菩提,应起大决定也。"
解:自依止善知识至修胜观,总摄为戒定慧三学。定以下为方便分,乃福德资粮。福德资粮,依世俗谛,属广大道次。慧为智慧分,乃智慧资粮,依胜义谛,属深观道次。方便与智慧,缺一不可,如自依师起直至於止,虽已修学,而不修智慧,只有报身因,而无法身因。仍未能免於缠缚,不能成就。如专修慧而不修止以下诸方便,只有法身因,而无报身因,亦仍未能免於缠缚,不能成就。故三士道法中,所具次第,不能越,须当决定。即三士数目亦当决定,不能有所增减,或二或四。常啼菩萨八十颂有喻"修心力量须具毒箭穿心之念"。此谓三涂苦,在下士心中如毒箭,非拔不可。生死苦,在中士心中如毒箭,非拔不可。一切有情苦,在上士心中,亦如毒箭,非拔不可。
文:"以是(如是)共道修身心已,必须转入密乘,以入于彼,速当圆满二资粮故。设于此处不胜其任,或种性微劣而不喜者,则应唯于此道次第渐增广之。若其欲入金刚乘者,首须修依止善知识法,较前尤为郑重。次以从清净密部所出灌顶法成熟身已,于彼时所得之密戒,及三味耶,拼命守护。特于根本罪毋使有染,盖虽可重受,然身毁已,功德难生。诸支分罪,亦毋染犯。设有所犯,亦勿随意置而不虑,当以悔除防护,令其清净。尔后或于下部有相瑜伽,或于上部生起瑜珈,随于一中而为引导,次或于下部无相瑜珈,或于上部满次瑜珈,随于其一而修学之,如斯次第之建立者,乃《道炬论》所说,故《菩提道次第》亦作如是引导也。"
解:假如真实菩提心已经生起,须急入密乘,是为最佳。次之于菩提心苗芽生起,亦可入密,如不依密,则须三大阿僧祇劫积集资粮,始可成佛。如于密乘无大胜解,或非大乘种性,不能堪任者,惟有修习显乘,于道次的每个次第中,由略而中而广,尽量修学。修密乘尤重依师,应照事师五十颂所说而行,师允作者作,不允者止,尤其应视师如金刚大持。五十颂特别指出依师教奉行及事师如佛二语,行者应当注意。次受灌顶,灌顶在成熟身心,如先下种然,有种然後有苗。必身心于二次第能入,始谓之成熟。受灌顶後,以守护根本戒为重。戒与三昧耶有别,三昧耶分饮食、守护、依靠三种,所谓饮食三昧耶、守护三昧耶、依靠三昧耶是也。戒,则为五方五佛各各所制之戒。密乘根本戒犯已,虽可重受,但欲望此身即能成就金刚持之功德,就不易容了。已犯根本戒与未犯根本戒比较,例如二人,其一手足折伤治愈,其一原手足无伤,二者优劣显判,事理至明。又如陶瓷损坏,虽能补使完整,然终与未经损坏之原器有别。其余关于支分罪,亦慎勿染犯,设有犯,应依法速忏,不可随意置之,使其延长倍增。
总而言之,转入金刚乘人,菩提心力应较显乘为大,精进力应较显乘为强,即守戒亦应较显乘为胜。如果由下三部入,则须依有相瑜伽而为引导,身心有所得已,即转入无相瑜伽。如由无上部入,则须依无上部生次瑜伽而为引导,身心有所得已,即转入满次瑜伽。何为有相瑜伽与无相瑜伽?即修习本尊法时未修空性者,是有相瑜伽。于空性中修习本尊法者,是无相瑜伽。总上所说,由共下士道,经共中士道,而上士道,而金刚乘,所有次第,非宗喀大师杜撰,乃出于道炬论。
(2)三士道渐次引导的意义
文:"谓若下中士夫诸法品类,即是上士之前引导者,是即上士夫之道次第矣。何须复明为共下中之道次第耶?曰:所以于三士夫须各各分别而引导者,要义有二。一为摧伏犹未发生共同中下士夫之心者,即妄自称我是上士之我慢。二为于上中下三等根机作大饶益也。言大饶益者,谓因上中二种士夫,亦须希求善趣解脱,故对所导之上中二种补特伽罗,示以中下二种意乐令其修习,此无过失,而生功德故。若是下劣补特伽罗者,虽修上品法类,亦必不生上品意乐,而下品复弃,则上中下道功德胜利,将俱无所得矣。复次,于具上堪能者,示所共道以令修习,对于彼等自所应修诸功德法,若已生者,则能摄持,或虽未生,亦能速疾发起,下下发已,导入上上,于其自乘,并无延滞也。
解:下中士法虽为上士法之加行,而不迳名上士道次第,必名三士道次第。又于中、下士道必具整个法要,不取共于上士道的一二分。原因有二:一摧伏我慢,二普益三士。所谓摧伏我慢者,在阿底峡未到藏区以前,藏人学修,不讲次第,有些仅受一发心文,即名为菩萨者,尊者闻之叹曰"慈心悲心尚未发起之菩萨,惟汝西藏有之"。故立三士道名,摧伏我慢未得谓得者。
普益三士者,中下根修中下士法,固极相宜。即上士修中、下士法,亦转使悲心等更为增长。以上根人修习出离心,其力必较正中士为猛。以共中、下法引导上士,有益无损。又下士固须求人身善果,即上中二士,于求究竟成就以外,也须求人天善果。以大乘有情为接引小乘有情,必修小乘解脱法,而后使小乘有情得以转入大乘。大乘有情也必须得下士人身善果而速速入于佛果。这和正下士的区别在:以正下士专求人天果,而修十善等,尚在集谛中。上士为求佛果,而依十善修人天果,则不属於集谛。所以说"于其自乘,并无延滞"。故须知本论所特别调伏者,乃上士夫,同时对于中下根,亦在调伏中。
文:"发心须依次第者。总持自在王所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次第修净摩尼宝喻,合义而为教示。龙猛菩萨亦作是说'初修增上生,後起决定胜,以得增上故,次决定胜成。'此说于现上决定善,须以次第而引导也。圣者无著亦曰'又诸菩萨,於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令其渐次修习善品,是名菩萨於诸有情,渐次利行。'(是名渐次利行)。又圣者提婆於摄行炬论中,成立先於波罗密多乘之意乐,既修习已,次转入密,须具次第,摄彼义云'诸初业有情,若转趣胜义,佛说此方便,如梯之渐次。'"
解:博多瓦云"如不先修下士,即修上士者,喻如冰上建屋"。故须先观根器,如对于现世利乐不能尽舍,乃至对于人天天善趣未能尽舍之有情,宜以下士道为主修。如对于生死未深生厌离有情,宜以中士道为主修。如中下根器,不修中下士法,而先修上士法,则於上士功德未必能生,而已先失去中下道之利益。若具足上根利智,先修共道,则共道中所有功德,未生者即生,已生者增上,转入上乘,甚为迅速,对于自乘亦并无延缓。藏中大德教授弟子,多用依次引导法,观其根器,先授下士法,令其修习,已现生起之量,则复供养启请,而后为说中士法,推之上士法亦然。但现在所说,非依此类,乃为一整个引导法。
自在王请问经所说摩宝喻,谓善治宝者,先以粗砂磨其泥石,次去其细垢微瑕,次令发光。佛法亦然,为下劣有情说初转法(下士法),为中等有情说中转法(中士法),为上等有情说上转法(上士法)。此即於下士法粗恶,中士法去细我执,上士法令生大乘功德,此为次第引导之根据所在。
龙猛菩萨说:"初修增上生,后起决定胜,以得增上故,次决定胜成。"此即上文数目与次第必须决定之意。次第决定者,由增上生引入决定胜。数目决定者,只此增上生与决定胜,已包共中士与上士,亦即三士道数目之决定。
无著菩萨说:"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为劣慧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为中慧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为广慧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令其渐次修习善品,是名菩萨於诸有情,渐次利行。"即为下士说人天法,于未知者令知,于已知者令益熟习。为中士说中士法。为上士说上士法,依次第而渐次上进。
密乘的次第,由生圆次第转入圆满次第,须如升梯,不可以越次,否则反使身心通达生起障碍。若知次第,即是捷径,依次而升,生起通达甚易,所谓慢慢修,快快到。上根利器,无论何法,能发起为众生义利心者,为上士道。能发起出离心者,为中士道。能发起不堕三恶趣心者,为下士道。以上说三士道前导竟。
第七章 下士道共修心之道次第
第一节 念死无常
一、不修念死的过失
文:"今后当死之一念,虽尽人皆知,然以于日日中,每念今日不死,今日又不死,则心将执于不死之一面,若不作意于彼对治,而为如是心所障蔽,随起久住此世之心,便觉现前一切皆为需要,专务于求此世乐,除此世苦之方便。于后世及解脱成佛等大事,不加观察,心不入道。纵或闻思修,然以趋重今世之故,任作何善,其力定然薄弱,且必掺和恶行咎戾而转,其不杂恶趣之因者鲜矣。纵使缘及后世思欲进修,亦必不能灭除推延之懈怠,及睡眠昏沉喧杂饮食等事,纷扰度时,不能精进如理而修焉。又不特此也,为求现世圆满故,烦恼及其所引之诸恶行等,渐渐增长。背甘露法,引入恶趣,孰有甚于斯之不善耶。《四百颂》云:'三世自在主,自来作死缘,而我犹安卧,不善孰胜斯。'又《入行论》云:'须舍一切去,于此自不知,为亲非亲故,而造种种罪。'"
解:观无常之前,先除常乐我净四种障碍。为遣常倒,念死无常。无常有粗细二分,刹那迁流为细相,死为粗相。人必有死,虽尽人皆知,然总以今日不死一念横於胸中,由此念力,暗暗执著不死的一面,暗暗成为常倒。为打破执常倒见,此处所说心要,即思惟粗相死无常。如果不念死无常,心贪著于现世娱乐,于一切住世方便,就不能不去谋求和钻营。总而言之,贪于现世欲乐一点,对希求后世义利方面不加观察,由是心不入道,此其一。纵或闻思修,然以趋重今世名闻利养故,亦成杂染而不清净。具染之善,其力薄弱,以发心之力弱故。甚或渗和恶性在内,反成恶趣之因。所作业中,黑白相间,此其二。纵使能缘想及后世,对于进修也不能灭除推延的懈怠之心,而杂入饮食、睡眠、昏沉、喧杂之境的干扰,纷扰度日,不能精进如理修行,此其三。为求现世名闻利养受用圆满故,贪瞋烦恼增长,与欲取心要甘露法相违背,被引入于恶趣,此其四。
四百颂云"三世自在主,自来作死缘,而我犹安卧,不善孰胜斯"。三界无死主,死事皆由自作,其中含有三义:一、死无常遍于三界,三界有情,无不为死无常权威之所及,无可逃避。二、死无常至时,毫无宽恕於人,亦无可赎免。三、死无常非由他力发动,而由自力使然。若人俱知在三法支配之下,而犹安然而卧者,孰有愚昧更甚於此。又《入行论》云:"须舍一切去,於此自不知,为亲非亲故,而造种种罪。"盖人之为恶,不外由于冤亲发生憎爱,执之过坚,遂起罪行所为,其所以如此者,皆由於不知终当弃此冤亲而行故。
二、念死的利益
文:"若生一真实念死之心,且如若知我今日明日定死,稍知法者,即见亲等无可共住,遂能遮制于彼爱著,并任运生起从施等门而取心要。且能见及为利养恭敬等之世间法而致力者,一切皆无坚实。遮诸恶行,积集皈戒等善业。自身既得胜妙之位,亦能接引诸余有情,于彼安置。更有何事较此为重者哉。诸经于此念死之心,曾以多种譬喻而为称赞,如《大涅槃经》云:'诸田业中秋实胜,一切迹中象迹胜,一切想中无常及死想是为最胜。'以由此能除氏遣三界贪著、无明我慢故。复以为顿能摧坏一切烦恼恶业之锤,顿能成就一切善妙之门等,而称叹之。总之,能有修行之机会,唯是得此殊胜之身时。我辈长劫处于恶趣,虽偶一得生人天亦多无暇,不得修法,纵或一次得堪修之身,而亦不能如理修法者,盖为住此今日不死之想耳。心执不死者,乃一切衰损之门。念死者,乃一切圆满之门也。是故莫执此为诸无余深法可修者之所行,或虽为应修,唯宜初时略为修习,非恒常之所修也。应于初中后三皆必须修此法之理,起决定解而修习之。"
解:念死,第一,能生起真实念死之心,就能控制对世间的名闻、利养、亲人等贪爱等事,而寻求布施等修行之法。第二,能见到追求名利等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不实。第三,能灭除众多恶业,积集皈依、持戒善业。第四,自身能够依法修持,也能引导他人修行。第五,能摧伏三界的贪著、无明、我慢烦恼。总之,念死能够摧坏一切烦恼恶业的大铁锤,能最快地成就一切善法功德的人们。
修法机会,惟此暇满身。得此暇满身,仍难修法者,其病根惟在尚不即死一念。故执不死者,为一切衰损之门,三途恶趣的大门因此而开。反之,念死为一切圆满之门,人天等路,亦由此而开辟。所以,一、莫轻念死,以为是不解中观无上瑜伽等深法者所修。二、莫以为此为偶然修习者所修。三、勿以此非常时修习者所修。要知念死一法贯彻初、中、后均所应修。初为劝导心要,须用死无常念。中为鞭策精进,须用死无常念。后如阿罗汉欲证得涅槃时,乃至修圆满次第时,仍然须修死无常一念,为之催促。佛初出家,即为此念,直至成佛,皆由此念之所引导而来。
三、念死的含义
文:"若以亲等当离而生怖者,是乃常人之心,此处非为生起彼心也。若尔云何,谓由烦恼业所受之身,终不免死,仅于此生怖,暂时亦不能遮止。须念恶趣之因未灭,现上决定善因未修,此当畏死也,若于此兴怖,则能起修,死时无恐。若不修此义,总于流转不能解脱,别于恶趣或将沉坠,死时追悔热恼而已。"
解:这里所说的念死,并不是指想到即将死去,要离亲舍财宝而生起的恐怖心,这是普通念死之心,不合法。一定要思惟由烦恼业力所招感的色身,终究免不了一死,只是恶业未除、善业未修,死后将感恶趣的果报,于是心生恐怖。由恐怖而想到当下就应该努力修持而到临死时不再忧悲苦恼,这样思惟才合法。仅怖畏舍离亲爱财宝而念死,仍然无益于死亡时的准备,反有增加爱执。必须思念恶趣之因尚未灭除,增上善因还没有培植,这样死了,真可怖畏,则修法的心顿然生起。平常能如此念,至临死时就不再忧苦恐怖。《本生经》云:"昔佛为月王子时,遇罗刹欲食之,佛临死无恐。罗刹怪而问之,答曰'未缘恶业,常缘善业,如此而死,决定不入三途,有何可怖?'"《四百颂》云:"谁能念死,决能修行,如是有情,死时无恐。"总之,未死时须念死,至死时即无恐。
四、修念死的方法
(一)、思惟定死
修念死的方法,在宗喀大师以前,藏密德修念死法,仅分念内外世间无常诸法。至宗喀大师,更加精详,应从三根本、九种因相、三种决定为门而进行思惟。 1、思惟死王必来任何法不能免
文:"任所受为何生、所住何地、随在何时,皆为死王所坏。此《无常集》所言也。死王若来,纵以迅速腾跃、极大势力、财物咒药无能逃避,此《教授国王经》中说也。昔噶当大德噶马巴有云:'现在即须畏死,死时不须怖恼。'我辈则与此相违,现在不畏,临死乃以手椎胸焉。"
解: 任我人是什么样的身份,上至总统大员,下至乞丐花子,无论住高级特房或闹市贫区,或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有情众生,都要被死亡所破坏。死亡来时,纵使平常所具有特长、技能、药物、大势力或大财物等,都不能令我人逃避死亡。这是《教授国王经》中说的。当年噶当大德噶马巴有云:"现在即须畏死,死时不须怖恼。"我辈刚好与此相反。故常念死者,上等死时生喜,中等视若平常,下等亦不生厌。所谓现在即须怖畏者,死时如旅行出门上路,先灭除上路的累赘,对眷属、财物、名闻、利养等,不再贪恋,常人于此多生贪恋。同时于诸善法未能修习,一旦临死,当安顿者,未安顿停妥,当预备者,未预备齐全,如何不慌。若能念死,恰与此相反,可有怖畏。
2、思惟寿命无增有减
文:"《入胎经》所说,寿量百年者希矣,纵然能到此边际,亦于彼之中间,年为月、月为日、日为昼夜而尽之。每一昼夜,仍为上午下午等而使之尽,寿之总量,去日已多,所余亦无增,且无间而减故。《入行论》云:'昼夜无有住,此寿常灭坏,无有余可增,我岂能不死。'又如织师织布,及被杀之牲畜,牵赴屠场,步步逼近,与牛为牧儿所使,不能自在,被驱入住处等,多喻为门而思惟之。如《大戏乐经》云:'三有无常同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似空电,如崖瀑流疾疾行。'以此种种譬喻而诠显之。盖于心内明了者,外一切物无不示现无常。以是从多门中,屡次思惟,生起决定,若仅修少次,心则难生,殊无所益。如噶马巴云:'汝言思而不生,汝于何时思耶,昼日散乱,夜间睡眠,汝勿说妄语。'吾人非但寿尽始为死王所坏而住他世,即于现生存在之间,亦皆是不住之时,盖尽入胎以来,无一刹那暂停,而不向后趣者,虽于中间稍得存活,亦唯为老病死者引赴死所而行。故不应于此存活之际,认为不趣后世而得安住,辄生欢喜。譬如从高崖坠时,其中间尚未至地之际,不应喜也。《四百颂注》中引云:'人之勇识如初夜,若于世间住胎已,从此彼于日月中,无少止憩而趣死。'"
解:《入胎经》说人寿百年,环视世人的寿命,百岁老人并不多。至百岁时,其中年月日时,刹那不停。寿命无增有减,速如逝水,刻刻在减少中,由年而分为月,月分为日,日分为时,人如坐在船中,自尚不觉船在动,而消逝已远。忽忽百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可见光阴迅速。业报所感得的寿量,度过的已经很多,剩下的没有增加,只是不停地减少。并且自从入胎以来,每一刹那都在不停地趋向于后世,虽然中间暂时活着,但也还是在被老病死牵引着走向死的尽头。文中引《集法句经》所说之喻。昔佛与弟子出游,见织布者,因为弟子指示无常,如布经线已定,纬线织之,投梭不停,尽经线之长,迅速而尽。又如牛羊入屠场,步步逼近於死。又如牧子执鞭临畜,逼畜不能自在。老病二法,即为寿命之鞭,鞭策寿命,使不能自在而住。《入行论》所说三有之相,如秋云,如闪电,如观剧,如飞瀑,三界生死亦复如是。《四百颂注》云:"人之勇识如初夜,若于世间住胎已,从此彼于日月中,无少止憩而趣死。"所以,寿命自入胎后,有减无增,决定必死。
3、思惟虽存在时亦无修法之暇而死必决定
正文:"纵能至彼许之寿算,亦无有余暇修行,如《入胎经》言:初婴儿时,于十岁内,未获修法之意乐,垂老之二十年,无修法之气力。中时,亦为睡眠耗去一半,复以病等耗去多时,仅少许光阴可修法耳!如是现生一切圆满,当思皆同作梦,于临死时,仅成一种意境。死仇既其必来,胡为现世之心所欺,而犹喜耶。应于必须修法生起决定,多为誓愿。《本生经》云:'噫嘻世间惑,匪坚不可乐,此夜开花会,亦当成念境。'"
解:我人寿命纵然能至百岁,算起来也没有多少时间修行。《入胎经》说:在童年时代十岁之内,不知修行。在衰老的一、二十年中,没有精力修行。少年与青壮年时代,又被睡眠、生计等事消耗了大多数时间,能够修行的时间极少极宝贵。伽喀巴云"以六十为命期计算,除去眠食、疾病、闲话等,真修法不及五年"。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