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8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8课
略论·4月21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第五章 具有修行机会的睱满人生重大意义
一、有修行机会的暇满人生
佛陀示现在人间修行成就,可见人身的宝贵。睱满的人身最方便于佛法的修行。三途众生太苦,想修也修不动。天人担著于享受,太放逸,也不容易修行。劝受心要,使行人对修法生起善欲乐,所以先说暇满重要。欲乐既生,才可修行。如果不先认识暇满大义,就不能知道人身的贵重与难得。有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1、没有修行机会的八类众生
文:"《摄功德宝》云:'以戒能断多世畜生苦及八无暇,而得闲暇身。'八无暇者,谓无四众所游履之边地,及顽嚣聋哑等支分残缺之诸根不全,执无前世、后世、业果、三宝等之邪见,并无佛出世致无教法时代,兹四者,为人中之无暇。三恶趣及长寿天者,乃非人之无暇也。长寿天者,《亲友书》注中,释为无想及无色。初、即四禅广果天之一分,后、即生无色界之异生是也。《八无暇论》中,以欲事常散乱之欲天,亦说为长寿天也。"
解:没有修行机会的八类众生当中,属于人道的众生有四类,非人道众生有四类。人道众生的四类,即一、边地,二、缺根,三、邪见(执无前後世、业果等。)四、佛不出世,此四属人者。云何边地为无暇?谓无四众(出家在家男女佛弟子合为四众)游履之地,即为边地,以无人开示佛法,即无闻法机会,故称无暇。反之,虽无大比丘,而有比丘或居士等说法,虽亦名边地,则非不暇。故此处无暇边地,指没有闻法机会的下贱地。云何缺根?指盲聋顽哑等,虽为之说法,亦属无益,故称无暇。如先闻法而後缺根,则成为修行助缘,亦不得谓为无暇。云何邪见?谓执无前後世、业果、三宝,此类人对于佛法,不生胜解,虽与说法,亦不接受,不是真正学法的弟子,故称无暇。至佛不出世者,因佛不住世,在此劫中无有教法,无闻法机会,故称无暇。后四类属非人道众生,前三种,为三恶道,是为痛苦无暇,因在极度的痛苦中,无暇闻法。四、为长寿天,包括色界无想天及无色界的有情众生。马鸣菩萨将欲天也列入无暇。无想天,粗的心意断灭,受想行都不生起,只有极微细的禅定中阴在撑着寿命,能撑住八万大劫,在此八万大劫中,无心与心行,无从接受正法。
2、具有修行机会的睱满人生:分自他圆满
(1)、自圆满
文:"自圆满有五,如云:'人性、中生、诸根全,不堕边业、胜处信。'中生者,谓生在有佛四众弟子游行之区域。根全者,谓非顽哑盲聋具足肢节眼耳等也。不堕边业者,未自造无间罪或教他造也。于胜处净信者,对于能生世出世间一切白法处之善说法律而生正信。调伏者,善说法律也。此法律统指三藏圣教而言。此五属于自身,以是修法之顺缘故,名自圆满也。"
解:修行的条件,是由自身内在的条件和外在环境的条件所构成的。这是引《五地品·声闻地》所说,有十种圆满,自、他各五。就自身而言,必须具备五点:一、即人身,除人以外,学佛缘即不具。二、中生,生在有佛弟子教化的地方称为中,否则,就称为边地。三、具根,非盲聋哑顽,诸根具足。四、业未倒。没有造作无间罪或教他造无间罪及犯根本戒。如五无间罪性则为倒业,与别解脱戒相违,罪性极为粗重,能恼身心,使学法因缘不顺。故凡授戒者,皆须问,汝曾作五无间罪否?作则不授,或谓虽授,亦不得戒。五、信处,信三宝、业果等。戒为世出世间善生处,能信戒,即为信处。但此处所言之戒,统指三学,包涵定慧而言。此五,均属于自方之圆满。其属于他方者。
(2)、他圆满
文:"他圆满亦五者,如云:'佛出说正法,教住及随转,他心所悲怜。'佛出世者,谓经三无数劫积资粮已,来成等正觉。说正法者,或佛或佛之声闻弟子所说法也。教法住者,既成佛竟,并说正法,乃至未般涅槃之间,修行现证胜义法,未坏灭也。法住随转者,谓以自证法,对诸众生见有能现证正法者,如其所证令彼得证,于教随转也。他所悲怜者,谓有施主给施法服等。此五是属于他人所有之法缘,故谓之他圆满也。"
解:从外在的因素来说,也必须具备五种:一即佛出世。成佛有法报化三身。文中所说的成正觉,指化身佛。化身佛,有降生、修行、降魔、成道等,称为八相成道,为摄受众生而示范。佛虽已涅槃,善知识尚在。二即说正法,有佛或佛弟子说正法。三即教法住世,佛由证道事业,说法事业,乃至未入涅槃前事业,凡应受化有情,无不受化。此种修行法还没有坏灭时,称为教法住。四为法随转,现在虽无佛住世,然有流传的三藏十二部经教及过去现证大德的传纪,可以追踪随转,有能够教导根机具足得解脱的人进行教,使具善根者可以随转,依法修持。五为他所悲悯。有施主提供衣食等修行的必需品。所以,我们还能具足自他十种圆满。这样的暇满人身,即非下贱身,而为妙善身,务必精勤努力,不使空过此睱满人身。
二、思惟有修行机会的睱满人生的重大意义
文:"若不起一为究竟利乐故修清净法之心者,仅于现世未死之间,除苦修乐而为精勤,则傍生亦有之,虽具善趣,傍生何异。然修大乘道者,必须得一如上所说暇满之身,如《与弟子书》云:'欲成佛道度众生,具大心力唯人能,天龙、修罗、金翅、蟒、神仙、余趣皆不及。'复次,虽有一类昔于人中修道习气浓厚之欲天,亦能见四谛理,然上界身,则定无初得圣道者。欲天多数亦如前说为无暇处。故能修入初圣道之身,以人为最胜也。又北俱卢洲不堪受持戒律,较余三洲之身为劣,而三洲中,尤以南赡部洲人为可赞焉。"
解:人身暇满的大义,即以此身可取得佛位究竟乐,修习清净正法之心,如不起希求究竟乐心,而仅起求现世乐心,则身虽视傍生优越万倍,而心仍与旁生相等。修大乘者必须具备上述十种自他圆满的睱满人身,非天龙、金翅、蟒、神仙之身所能及。此颂表示人身超出一切,即欲、色、无色天身,均所不及。论意"上界身难得圣道,欲界身难见谛"。上界,指色无色界,上界身,何故难得真实证空?以上界难生猛利出离心故,故上界不及人身,难以真实证得空性。欲界难见谛者,以欲界天身不具备见四圣谛和条件。亦有少分欲天,过去於人身中修真实义谛习气浓厚者,後生欲天,亦可见谛。然除此而外,其余不能,以其身不具证空条件故。故欲界亦不及人身。色无色界证得圣道这一层,也不是说没有,不过在欲天先证得加行道、见道、修道,后生上界,得阿罗汉。但初证圣道,则绝无故。能修初入圣道之身,以人为最。
"又北俱卢洲不堪受持戒律,较余三洲之身为劣,而三洲中,尤以南赡部洲人为可赞焉。"四洲人身,除北洲人身不堪受戒外,余三洲身,均可入初圣者。南洲人身尤可赞者,以东西两洲有二缺点一、根钝,二、乐多。由此二因,难生出离心。南洲人根利苦多,易生出离心。北洲人对於三聚戒不堪全受,即十善亦有难能。其因甚多,就杀盗淫言,彼洲无此事缘,故不知如何离此三之戒律。人寿皆千岁,衣食自然,惟无佛法,故列为八难之一。
文:"以是当念我得如此贤妙之身,何故令其无果,若竟令无果者,乃自欺自弃,更有何事可耻而重于此耶。昔于恶趣众多无暇处之险道,盘旋流转,今偶一次得脱,若将此身无益弃舍,仍还彼三涂中者,岂其以咒迷乱,令我成无心者哉。当如是数数修习之。《入行论》云:'得如是闲暇,而我不修善,岂更有余者,较此尤愚迷。'又云:'难得有益身,由何而获得,如我具知已,后仍堕地狱。如为咒所迷,于此我无心(我岂无心者),我何其愚鲁(何愚鲁至此),何物住我心。'如是非仅观待究竟有大义利,当思即对于现近善趣身,及受用眷属圆满之因,修施戒忍等,亦须依于此身,乃易修习之。若既得此具有大义之身,而不昼夜于彼现未二世善因努力者,则如既至宝州,空手而返,岂不哀哉。"
解:应该思惟,若要成办现在、未来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功德,一定要依靠具足修行机会的睱满的善妙身。不仅思惟此身可取得佛位究竟意乐,还应该思惟在六道中轮回,今得暇满而不修善,任受後苦,即等於自杀自害,此种愚痴,胜过一切。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可见人身的尊重。为了获得善趣中的定慧资粮、眷属圆满而修布施、持戒、忍辱等善法也必须依止睱满人身。所以,应该思惟,若要成办现在、未来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功德,一定要依靠具足修行机会的睱满的善妙身而努力,否则,一生空过,如入宝州空手而返,再于六道中轮转,实在可惜、可叹。
三、思惟睱满人生难得
1、 从因上思惟人生难得:
文:"《戒经》云:'人死之后,堕恶趣者,多如大地土,生乐趣者,少如爪上尘。'此谓人身为善恶二趣中之极难得者。彼何故如此难得耶,如《四百颂》云:'人中大多数,执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定多趣恶趣。'此谓人等多数造十恶业,以是而堕恶趣故。复次,于菩萨前若起嗔恚,随其一一刹那,须经一一劫数处无间狱,而此身中现有从多生所积集之诸罪,既然尚未受果,又未加以对治坏灭,必须多劫处于恶趣,此何待言。若能忏除旧恶,防止新造,则生善趣,不足为难。然能如此作者,实为极希有耳。倘不如是作,则一堕恶趣,便不能作善,恒造诸恶,于多劫间,虽乐趣之名,亦不得而闻。此《入行论》中所说也。博多瓦常云:'如某庄丽之第,(昔玛卡雅有一庄房,备及壮丽。)为仇所劫,经久颓败,有一老者,因此深怀痛惜,后闻人言,彼第失而复得,虽无行走之堪能(不惜步履艰难),杖矛徐至,喜曰:'此第之得非为梦耶。''于此获得暇满。当如彼之欢喜而修法也。如是之心,于未生得时,当勤修之。"
解:人死之后,堕于恶趣者多如大地土,再转生为人却少得象指甲上的灰尘一样。可见,人生极为难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一人中的大多数人主要经常造作将来堕于恶趣的十恶业;二过去生中所造应生恶趣之业既未受报,也没有忏悔对治坏灭,因此还必须堕入恶趣。恶趣易入难出,幸运而偶得人身者,虽得人身,又以夙昔积习,亦极易造恶。试看小儿,教以念佛,必不肯受。於欺恶语,不学而能,即在成年亦多此类。故人中贤善者,不过是千里挑一二而已。依入行论说,对菩萨起刹那瞋,成无间劫堕地狱之因,此因如是其易且重,更益之以夙世未加治毁之恶业,如何能拔出而得人身。但欲生善趣,亦非无因,其因为何,即一、忏悔旧恶,二、不作新恶。倘不如是,则决难出离恶趣,故人身难得,应速勤修。
2、为培植道心而思惟人生
文:"又若于有暇身,欲生起一具足未受心要之念,须修四法:一、须修法者,思一切众生皆唯是求乐而思离苦,然真能得乐离苦者,亦唯有修行正法,乃得自在故。二、我能修者,既具足外缘,有善知识,亦具内缘,已得暇满故。三、于今生即须修持者,今生若不修,众多生中暇满难得故。四、现时即须修持者,何日当死,漫无定期故。此中第三者,能灭向后推诸他生再修之懈怠。第四者,能灭是念,谓虽当于此生中修,而(推之)来年来月尚可修等之懈怠也。设将此二摄为速修,则作三法亦可。念死一事,虽亦于此有关,恐繁且止,于下当说。"
解:为了培植道心,必须恒常思惟人生的含义,取心要四法:一、须修者,一切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然而真正能实现离苦得乐的理想,惟有正法。对此正法,如实修行正法才能离苦得乐。二、能修者,虽知正法当修,如果我不去修行,也莫可如何。今既外具知识,内具能够修行正法的暇满人生,故当内自决定,我即能修,很好地珍惜。三、现修者,虽知我能修法,然若自推诿,则亦缓矣,应亟起现世即修心。因现世以後,暇满难得故,不可轻易放过。四、立修者。虽知现世当修,然於年月上仍可推延,日复一日,无时不在可推缓中,乃至老死,亦尚无暇时。故须起立修之心,以死期无定故。又所谓立修者,非谓立即闭门静坐也,是对于应取应舍发起决定心,一直行去,方合。上四法中,三遮推诿心,四遮懈怠心,故三四可总摄为速修,但修此,须将念死无常加入。 3、勤行思惟睱满人身大义和难得
文:"如是为欲转变心故,如上所说由种种门而思惟之。若未能者,则可观察如何是暇满自性,及于现近与究竟门中义利重大,并从因果门中,思惟难得,如何逗机,即于前所说中取而修之。彼中因门难得者,谓就总而论,但能得一乐趣,亦须作戒等一种净善,若特别欲得具足暇满者,则须以净戒为根本,施等为助伴,以无垢愿欲为结合彼等之众多善根焉。修如此因者,颇为希少,事实甚明,由是推之,可知就乐趣果若总若别而观,此闲暇均为难得也。果门难得者,对于异类诸恶趣观之,但属乐趣已较为少有。即就同类乐趣而观,特胜之闲暇者,则尤为宝贵。此如噶当格西顿巴云:'若于此(大义与难得)殷重(殷勤)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故应勉焉。"
解:思惟大义,不外现近大义与究竟大义之二种。思惟难得,不外因门难得与果门难得二种。如是摄要思惟,何者逗机,即于何者多思,方易变动(最易变动)其心意。就难得因门,总言之,得妙善趣身,须以戒律为主。分言之,如具足暇满,则须於戒律为主之外,加以布施净愿等而为助伴。暇满人身须以(1)戒律为主,(2)施等为辅,加以(3)净愿,三者具足,暇身始能获得。若戒律根本无缺,而施等不具备,於修法顺缘亦不能具,即於暇满尚有不足。又虽具施戒等善,若不以此善根,用猛利净愿回向,暇身亦不定能得。就难得果门,以异类言,姑以畜生比,人身已属少有。以同类言,人生具足暇满者更少矣。
继从圆满次第思惟:一、难得人身已得,是为最大幸遇。二、诸根无缺,又一难得。三、造无间罪,则修法多障,今幸未造,又一难得。四、虽生胜地(有法座),如不信戒,则亦不能修法,今尚信戒,又一难得。此属自方顺缘者,悉已具足。其属他方顺缘者,亦无不具。一、佛虽涅槃,而善知识尚在。二、由佛传来师师相承之教法,较佛尤为亲切。三、尤其经宗喀大师将显密总摄之心要,尚住世间。四、宗喀大师开显法要,尚可追迹。五、衣食资生之具,尚属无缺。如是相违之八无暇,我皆无之,相顺之八有暇及十圆满,均称具足,非难得之幸遇。于暇满、大义、人身难得三者,常常思惟,自今日起,当依上述引导法努力修习,此睱满人身不至于空过。(卷一终)
第六章 三士道次第前导(卷二始)
一、 三士之摄尽一切圣教之理
文:"一切佛佗,从初发心,中积资粮,最后现证正遍知觉,是皆唯为饶益有情,故说一切法,亦唯为成就有情义利。如是所作有情义利,略有二种,即于世间之权时现前上善,与出世间之究竟决定善也。依初所作所说一切,于正下士或共下士法类中摄。下士特别之处不为今世现前安乐,重在希求舍生之后善趣圆满,以其(所)修作彼之因故。如《道炬论》云:'若以正方便,惟于人天乐,欲求自利者,知彼为下士。'"
解:佛陀从最初发心,中後从积资、证道,皆为利益一切有情。云何发心为利有情?初发心时,如母忆子,欲解脱有情生死苦,知惟有成佛一途。故初心即为利生。云何积资为利有情?积资为福慧二种,必圆满福慧二种,而后能解脱有情生死。佛陀从发愿成佛,成佛后说法,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方面要使他们获得二种利益:一是世间暂时的人天安乐;二是出世间最终的解脱或成佛。这二种利益的修法就可以用三士道来统摄。 (1)下士与下士法:下士者,即为求后世人天安乐的有情。佛证道后,为说一切法,皆为成就有情义利。义利又分现前与究竟二种,现前义利,为人天果,佛说人天果法,仍著眼在究竟义利上,因有人天权时现上善,才能进入出世间究竟善。权时现上善属世间分,悉摄入下士法,或共下士法。依声缘菩萨乘法,以归依等为基础修十善业者,而再进中士法和上士法,为共下士法。不依声缘菩萨乘法,为求后世人天安乐而修习归依三宝、因果之理和十善业等世间善法,以求增上后世安乐而修习的人天善法,为正下士法。此中又分普通下士与特别下士。普通下士,行十善业,专为现世利乐者是。特别下士,行十善业,不专为现世利乐,而重在後世生天,或转轮王圆满果是。如《道炬论》云"若以正方便,惟於人天乐,欲求自利者,知彼为下士"。正方便,即十善业,凡求人天果法,均包含在佛说权时现上善法中。
文:"究竟决定善,有唯从流转出离解脱及修一切种智二种。此中依于声闻及独觉乘所说一切,于正中士或共中士法类中摄。中士夫者,于一切有,发生厌离,专求自利,从有解脱彼之方便,于戒定慧三学转趣入故。如《道炬论》云:'背于三有乐,反罪业为体,(遮恶、依三学)仅求自寂利,说名中士夫。'"
解:(2)中士与中士法:究竟决定善法中,一、即正中士,即从生死流转中,求解脱道者是。二、即共中士,从生死流转中,求大乘道者是。本论所说,为共中士道法,非正中士法,因本论所说整个皆为大乘道。中士者何?自无间地狱上至有顶,一切生死,悉皆解脱之法,为中士法。依此法修求解脱者,为中士。此种士夫,比上士不足,比下士有余,故称中士。以自他二利言,中士仅为自利求解脱,上士为利他求解脱,并求一切种智。故中士比上士为不足。下士但求现前安乐,中士不求现前安乐,而求究竟出离安乐,故中士比下士有余。总中士法为四谛,上颂即包四谛,三有乐即苦谛、恶业即集谛,(遮恶、依三学)三学为道谛,自利涅槃是为灭谛。凡中士皆先取得识苦心,次生离苦心,次知苦由集谛来,能离集者惟有道谛,遮断果方之苦谛,与因方之集谛,所得为灭谛。此包括声闻缘觉二者,是为正中士。即:为厌离三界生死,为求自身解脱而修习戒定慧的即是中士。中士所修的戒定慧之法,就是中士法。若只求个人解脱而修戒定慧之法,即是正中士法。如果以修戒等法为基础而进修上士菩萨行就属于共中士法。 文:"修行一切种智方便,亦有二种,谓波罗密多大乘与金刚乘是。此二皆于上士所有法类中摄,上士夫者,唯彼大悲之所自在,欲尽一切有情苦故。以佛为其所得之果,以六度行及二次第为所修学。如《道炬论》云:'若以自系苦,普例于他苦,希起正断尽,斯名胜士夫。(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彼士夫修菩提之方便,显密二种,于下当说。三士夫之名,如《摄抉择分》及《俱舍释》等,处处广说。下士夫中,虽有希求现世后世之二种差别,当知此处唯取第二,复取安住善趣方便无错乱者。"
解:(3)上士和上士法:凡求种智方便,大乘显密皆为上士法,以由大悲心转,欲尽拔有情苦为因,得佛位为果。故三士道兼摄佛说一切经论,从简略摄颂起,至密乘密集金刚无上瑜伽圆满次第法止,统将三士法包尽。就上士言,一、所得义利比中下士胜,下士得人天安乐,中士得解脱乐,而上士得不住生死与寂灭二边之无住涅槃乐。二、心量比中下士胜,中下士皆为自利。自苦二字,藏文有二种版本一为自系苦,一为自达苦。谓由自己所通达、所经验一切苦相与脱苦方便,而发拔除他一切苦之心,不愿其他有情再有此苦,而使其他有情悉得种智,是为上士夫。此种士夫,修习菩萨方便,为波罗密乘及密乘。道炬论于此颂之下曾经广说,就显教说,波罗密乘法,总摄於十地,以十地均须修菩提心。就密乘说,五道亦须修菩提心。故修菩提心为上士中显密之通法。
本论所说下士二种,为特别下士,及为趣后世增上生方便无谬之一种。十善法虽未具足出离心,依之而求人天果者,是为下士夫。下士亦有对於具足出离心之声闻清净戒,均能受持,而仅为自利求出离者,是为中士夫。于菩萨戒能清净守护者,是为上士夫。若要获人天安乐,修三归五戒十善等善法,即下士道;如果想解脱,则应进修戒定慧,即中士道;要想成就佛果,必修六度、四摄或二次第,这就是上士道。可见,佛陀以三士道来统摄一切教法,通过对三士道的修习,使众生获得世、出世间一切利益,也圆满佛陀利益众生的大愿。
二、三士道次第引导的特征
1、必由三士道引导的意义
文:"如是虽说士夫有三,然上士道亦摄余二,以彼二者为大乘道之支分故,此马鸣菩萨所说。此间非于仅得世间快乐之下士,及唯得解脱世间之中士道中而为引导。盖为将修与彼二所共同道之上士,作引导前行,是为修习上士道之支分耳。"
解:道次第虽然安立了三士道,其实上士道已经包含了其余二道,下二道是上士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上上道是建立在下下道的基础上,即:上士道以共中士道为基础,而共中士道又以共下士道为基础。所以,这里说的上士道,不是简单地引中下士入大乘,而是说大乘人也必须修中下士法。如云菩提萨垛须修十善。就大乘道言,应离者众多,从杀罪起,乃至邪见等,属於下士范围。应灭苦乃至修道,属於中士范围,而在大乘人皆所应修。故此处所说中下士法,非引人令趣正下士果,或正中士果,乃为上士将修菩提心之正行,而先以中下士法作加行也。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