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4课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4日
来源:   作者:宏演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4课

 

  略论·6月02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第五节 发心之量--下士发心的标准(83)

  文:"发心之量者,往者为求现世,心不虚伪,于求后世仅随言辞转耳。若能易地而观,求后为主,求现为兼者,是即生也。虽然尤须坚固,彼虽生已,乃当努力修之。"

  解:下士发心求人天乐,应侧重于后世,附带于今生。而一般人求今生乐,内心诚恳;求后世乐,仅仅停留在言说上。如果能思惟今世乐由前世善而生,后世乐由今世善而生,将过去虚求后世,实求现世的心理,一步一步修习,掉转过来,以希求後世为主,现世为轻,前世已如梦一般地过去了,而留下善业给今世受乐,今世也即将过去,想要后世受乐,就必须今世勤修善业,由此求后世乐的真实之心才得生起。而要令此心生起坚固,也必须努力修善。所以,下士发心求后世乐的程度应该与一般人求今生乐一样的真实诚恳,并且以求后世为主,求今生乐为附。

  第六节 除邪分别

  文:"除邪分别者,有一类人,以经言于一切世间圆满皆须弃舍,而作错乱之根据。作如是想,谓受用等圆满善趣者,不出世间故,于彼希求不应理也。夫于所求,有现时及究竟所求二种,世间身等圆满者,虽求解脱人,现时亦所当求由依彼身渐次辗转而得决定善故也。所有一切身财眷属圆满之善趣,非皆世间之所摄。身等圆满究竟者是佛色身,及彼之刹土、彼之眷属等故也。于彼密意,故《庄严经论》中说,以前四度成办身受用眷属圆满之善趣。又多经中亦说以彼等而成办色身也。已释共下士道修心之次第竟。

  解:修学佛法必须发出离心,所以有人认为:一切世间圆满都必须舍弃。理由是彼一切受用等圆满,不出世间,皆属生死轮回,不应希求。所谓希求圆满,有二种,一为现近圆满,一为究竟圆满。人天身为现近圆满,解脱为究竟圆满。希求究竟圆满,也必须先得人天身等现近圆满而后才可达究竟圆满,譬如登梯,自下而上。经中所谓一切世间圆满应舍弃者,意指不应沉溺于世间圆满而言。世间法属於轮回生死,固应断离。而为究竟故,于世间圆满则不应离,因为过患不在圆满而在沉溺故。又身受用及眷属等圆满,非尽为生死所摄,以身之圆满,至於究竟,即佛色身。受用圆满究竟,即佛刹土。眷属圆满究竟,即菩萨众。故为现近计,此种圆满固所当求,为究竟计,此种圆满亦不当舍。希求关键,惟在意乐的取舍,如以解脱为意乐而希求圆满,此种希求,就无过失。如以现世意乐而希求圆满,就成过失。其中密意,依《庄严经论》云"增上生为受用身,圆满眷属勤圆满。"即说前四度成办增上生。许多经典也这样说,由四度而成就色身。所以一切菩萨,于前四度勤奋而作,即在同时希求现近人天身与究竟佛身,成办此身胜因。总结:其一,佛法要使众生获得二种利益,即暂时的人天安乐和最终的解脱。世间根身等圆满的善趣身是求解脱的人必须具有的,只有依托圆满身才能渐次修心出世之善。其二,所有一切根身、财富、眷属等圆满的善趣,不仅仅都是世间所摄,菩萨正是在世间做出世间的事业。根身等圆满的善趣中最完美者是佛的色身,以及佛的国土和众眷属等。可见,求解脱的人对善趣的希求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善趣不能一概舍弃或指责。

  第八章 中士所共修心之道次第

  第一节 正修此心

  一、认定求解脱之心--生出离心

  文:"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励力断罪修善。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乃至生起共下士之意乐,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盖谓虽能得人天之位,以犹未能越行苦故,于彼执为自性乐者,实为颠倒。若以正言,全无安乐,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终苦故也。"

  解:前面所说的共下士道,非正下士道;这是趣向中士道的学人所应该学的。以念死无常、思惟恶趣苦,乃至皈依、修业果,不仅是以离恶趣生善趣为满足;而在于引生学人趣入共中士的意乐,这是下、中士道关连之处。念死与怖畏恶趣二法,为共下士劝受心要之法;正所修法,则在皈依与业果取舍二法。故共下士所劝,为希求善趣,所修为皈依、业果,所得为人天身。在共中士道所劝,为希求解脱,所修为三学,所得为声闻缘觉果位。在上士道所劝,为菩提心,所修为六度四摄,所得为圆满佛位,仍须下士道人天身为基础,故能得人天身的皈依业果法要,也就是成佛的法要。所以由共下士道引生共中士道,由共中士道引生上士道,也就是以共中、下士道为上士道的加行。如果执著人天果法为究竟,即是颠倒,应当遮止。以人天未离行苦,仍当堕落。由修皈依、业果,虽决定不堕恶趣,也不过一生、二生、数生而已,欲求永不堕落,尚不可能;以在人、天趣中仍可造恶,容易堕落,欲求永不堕落,即须拔除苦根而生起共中士道的意乐。

  文:"初言解脱者,谓从缚而解脱也。彼惑业二者,是世间之能缚,由彼二种增上,以界分之有欲界等三,以趣别之,有天等五或六,于生处之门,有胎等四,结蕴相续者,是缚之体性,从彼脱者,即解脱也,欲得彼者,即求解脱之心也。"

  解:欲解脱生死轮回,必须先于生死轮回生厌离心。欲求解脱,必先知生死轮回苦。解脱二字,通于清净、寂灭、涅槃,乃一事而异名,都是无为法。此处所说之解脱,不究竟。因为阿罗汉仅得解脱之一分,还不是真正的清净涅槃。烦恼与业,是有情流转的根本。有情被惑业系缚,如绳缚物,由惑、业增上,轮回不已。由于烦恼与业力的成熟,以界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以趣别之,为天道等五趣或六道;以生门别之,为胎生、化生、卵生或湿生四生。由惑业缠缚,结为五蕴,前前后后,生死相续,有情结生不断、五蕴相续,构成了生死流转的锁链。从这生死锁链的缠缚解脱出来,就是解脱。结蕴相续之情状,就欲界论,或为胎生(如人、如畜),或为化生(如天、如地狱)或为卵生(如畜、如鬼)或为湿生(如畜)。这样受生不断,流转相续,先认识其苦,自能生起求解脱欲。所谓求解脱心者,即求将此生死从其根本加以解脱。真实生起此心,即为求解脱心。

  二、修出离心的方法

  文:"譬之欲解渴苦,先是见渴苦有不欲乐而为自在。如是欲得寂灭取蕴苦之解脱者,亦由见取蕴苦之过患而得自在。若不修三有过患,起欲舍彼之心者,则于灭彼苦之解脱即不生欲得之心。《四百颂》云:"于此若无厌,岂复爱寂灭。"

  解:要从流转中解脱出来,必先生起求解脱的心。而出离心的生起,以要以对流转生死之苦的厌患为前提,所以,修出离心的时候,一定要先思惟生死流转之苦。比如说解渴必先知渴苦,而后能生起求解之心。亦如避烈日而求阴,必由见烈日之不可欲乐,而后生起趋阴的要求。求解脱生死亦然,必先认识惑业所得的生死轮回,而后求解脱的方法。轮回,有单就生死不断而名的,有就由惑业取生死不断而名的,均属相同。总之,无论惑业苦或取蕴苦,皆为生死过患。对于息灭三有过患之心,若不生起,即未萌发求出三有之心,解脱也无从说起。   (一)、思惟苦谛流转之过患

  1、思惟苦谛流转过患

  文:"集者是因,苦谛是彼之果,是集先苦后。何故世尊不顺彼之渐次,而云诸比丘,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耶。大师于彼反因果次第而说者,以有修持之要义,故无过失也。此复云何,谓诸众生,若不先生无倒欲求解脱之心,则根本已断,其余解脱如何引导。盖所化之机,原为无明暗复,于世间圆满之苦,倒执为乐,被彼欺诳。如《四百颂》云:'于此苦海中,周遍无边际,汝沉于其中,云何不生畏。'此中以正言之,纯苦无乐。说多苦相,令生厌患,故苦谛先说也。由是若自见堕于苦海,欲从彼解脱者,必须断苦。然若未断苦因,知不能遮止,即思苦因为何,而令知集谛。故于彼后说集谛也。次知世间苦,从有漏业生,业以惑起,惑之根本,厥为我执,便知集谛。若见我执亦能断灭,即誓于灭苦之灭谛而求现证,故说灭谛于彼后也。或有难曰:若尔,示苦谛已,便起求脱之心,于苦谛后说灭谛,亦应理也。然此无过失,尔时虽欲灭苦而希解脱,然犹未认识苦因,未见彼因能断,即思当得现证灭谛之解脱,然未决也。如是若认识现证解脱灭谛者,即念何为趣彼之道,转入道谛,故道谛后说也。"

  解:四谛的次序是苦、集、灭、道。佛说四谛,并按这种次序排列。苦由集来,集是苦因,佛陀为什么不顺此因果次第而先说果,后说因?此于修持方面,有最大要义,有它特殊的意义。盖所化有情,若不令其生起无倒解脱之心,则解脱之根本断绝,无从引导。因为一切化机,为愚所蔽,对于生死圆满倒执为乐,沉溺其中,不知生死无一不是苦;纵有少数乐,亦属有漏,仍不离苦,故为说多种苦相,使众生对苦相产生足够的认识,然后生厌离心,希求解脱,这是修道的根本。知苦以后,要断苦因,才能止苦,所以其次说集谛,使学人知道烦恼我执是产生苦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灭除苦的忧患有充分的信心。对于苦和苦的成因都有十分明确的了解之后,便对苦灭除后的解脱的目标信心坚定,再说灭谛;了知苦谛和灭谛之后,就必须寻求除苦证灭的方法,因此最后说道谛,让众生依戒定慧而断我执,真实获得解脱。所以,四谛的次序,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问难的意思是:已知苦谛,就生起求解脱心,为说灭谛,有何不可,而不说集谛。答苦谛虽知,而苦因尚未知;苦因未知,即不能知苦之可断,故继说集谛,为无过。知苦因可断之理,即思断苦而求现证灭谛,故说灭谛。为欲现证灭谛,遂求证灭之方法,故说道谛。相续本母(弥勒五论之一)云:"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谓四谛如医病次第,先为说病相,次说病因;病相指苦谛,病因指集谛。再次说此因可断,即灭谛。最后说能断之药,即道谛,以解脱圣道位乃可得之。

  文:"如是四谛者,于一切大小乘中,多次宣说,以是善逝总摄流转世间及还灭世间之诸要处故,于修解脱最为切要。故于如是次第引导弟子也。若但从思惟苦谛门中,于世间轮迥无一实能遮止其耽著者,则欲得解脱,唯成虚语。任何所作,俱成集谛。若但从思集门中,不善了知世间根本诸惑业者,如射箭未认鹄的,此是遮断正道之诸扼要处,而于非解脱三有之道,执以为是,必劳而无果。若未知所断之苦集,则亦不识彼寂灭之解脱,虽言求解脱,亦唯矜慢而已矣。"

  解:四谛法,为世尊总摄流转世间,还灭世间之扼要法门。也就是一切流转世间总摄于苦集;一切还灭世间总摄于灭道。在小乘四谛是声缘求解脱者的切要法,而在大乘人尤以此为切要,大乘如不知四谛,即生不起菩提心;乃至密乘,亦不能越此方便,故为自为他,均应知四谛。若不厌世间,纵勤闻思修,乃为轮回因,而厌离世间,必须从思苦谛入手,这是四谛的要义。解脱道应断除的扼要处,即苦集二谛。外道亦求解脱,而不能认识苦因由集。或纵识之,亦不过知其一部,故以跳岩、蹈火。涂身、观空,乃至修习风脉、寻求本心,即以为可以解脱,实则真实解脱心并未生起也。道次所指示内道行人者,在中下士即以出离心为扼要,在上士即以菩提心为扼要。不得其要,妄修妄习,使今生後生,两为所误,藏人常谓学外道者,不如作商犹可使今生得利也。复次,不得扼要者,纵少有所见,或略得粗分定,亦易起我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2、正明修苦

  (1)、思惟八苦

  文:"修一切共中士所缘品类,诸共同者,凡下士中所说者,于此亦应取修。诸不共之所修者,若有慧力,如书所示而修之。若心力弱者,则当舍所引教随于何处,唯修宗要正义。此等虽是观察修,然亦除彼所修之境外,任何其余之善不善无记上,不应放置其心,当于所缘灭掉举等,睡眠昏沉,俱不放纵,令心极清明,从澄寂中渐次修之。《入行论》云:'念诵苦行等,虽常时修习,心余散乱者,佛说为无义。'盖谓意于余散乱之一切善行,其果皆微小故。又《大乘修信经》亦云:'善男子,虽以此异门,如是诸菩萨信于大乘,从大乘所出生,任随何种彼一切者,当知皆从以无散心者正思法义而出生也。'彼中无散心者,谓除善所缘,于余不散乱,义及法者,谓义同文也。正思惟者,以数数分别心观察而思也。以彼显示修一切功德之法,必须彼二也。以是之故,谓于三乘修一切德,皆须心除所缘,不应于余散乱,正住于专一之止,或彼随顺,及正于善缘别别观察如所有与尽所有之观,或彼随顺,以此二种为须要焉。如是《解深密经》亦云:'慈氏,或诸声闻,或诸菩萨,或诸如来,所有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亦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之果。'于此若不行正止观及二随顺,则三乘一切功德,为正止观之果无决定也。"

  解:苦分为八。修共中士道时,对于共下士道之念死、念三途苦,亦应取修。心力如强,则对於广略朗忍所举经教,均应思惟;心力如弱,则舍经教,专从综要意义上思惟,分段串习。凡修法,均须专注在所缘境上;除所缘境外,无论善、不善、无记等境,均不攀缘。於所缘上灭沉灭掉,心极清明,于清明中,不昏沉不掉举,依科目渐次修习。无论修何种法门,以散乱心修,得果极微。散乱又分内散乱、外散乱、中散乱等与三毒相应。除善所缘外,向余驰散,就是散乱相。修三摩地时,于乐贪住,不能认识沉掉,即内散乱;内散乱,最妨害三昧。修闻思修时,不能专注一境,引入三毒,或其它烦恼,即外散乱;外散乱最妨闻思修。

  修定之外,还要善于思惟修,数数思惟苦的功德。思苦功德,一能生厌离心,二能摧傲慢心,三能发大悲心。又思苦即能止恶,亦即能修善。总而言之,菩提道次第,乃至三藏十二部经,扼要为菩提心。菩提心属於有为法,由缘而起,从观人身难得,乃至思惟苦等,皆为生起菩提心的方便。由观自他之苦,希求自得脱离,因而希求他脱离,菩提心即能发生。思苦的功德,如是其大。但苦如何思?即依经文义,远离散乱,用智慧数数观察,如其真实是苦,乃为思苦,绝非愚痴盲目之所谓苦,便为思苦。也不是用定心专注于苦,便为思苦。所以,修三乘一切功德,皆须此二:一即除善所缘,心不余散;二即善观察所缘境。一为定或定之随顺,二为慧或慧之随顺,修大乘法不离定慧作用。

  文:"此八苦者,第一思惟生苦中有五:一、生为众苦所随。谓地狱有情,及一类纯苦之饿鬼,并胎生卵生之四。彼等于生时,即具多种猛利苦受而生也。二、生为粗重所随。谓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随顺和合,于善安住无所堪能,亦复不能随欲而转。三、生为众苦所依。依于三界而受生故,老病死等苦便增广。四、生为烦恼所依。谓若生世间,于贪嗔痴境三毒自生。由此生心极不寂静,唯苦无乐,以诸烦恼从多门中逼迫身心也。五、生为不随所欲法尔离别。谓一切生之边际,莫越于死,虽非所欲,但能令受苦。于彼等苦须数数而思之。"

  文:"第二、思惟老苦中有五:一、盛色衰退。谓腰若弓曲,头如花白,额类砧板,绉纹满面盛色衰退,不可爱乐。二、气力衰退。谓坐如重负断绳,立同拔举树根,言词艰钝,行步迟缓等。三、诸根衰退者。谓眼等于色等境,不能明了而见。以多忘念故,念等之力渐减也。四、受用境界衰退。谓于饮食等不易消化,于余欲尘,亦无能受用也。五、寿量衰退。谓寿尽泰半,渐近于死。于是等苦,当数数思之。仅拿瓦云:'死苦虽烈,为时尚短,此老苦则尤烈也。'迦马瓦云:'老渐渐来,稍容易受,若同时而来,殊无法可忍矣。'"

  文:"第三、思惟病苦中有五:一、身性变坏。谓身肉消瘦,皮乾枯等。二、忧苦增长而住,谓身中水等诸界,轻重错乱,逼恼其身,以是于心生起忧恼而度日夜也。三、可意境不能受用。谓诸可意境,若云于病有损,则不能如欲受用。如是所欲之威仪,亦令无能动作也。四、于不可意境,非有所欲,须强受用。谓非所欲意乐饮食等,须强受用。如是火烧针刺等诸粗猛触,亦须忍受。五、能令命根速离坏,谓见病不可治,生诸苦也。于彼等苦,须细思之。"

  文:"第四、思惟死苦有五:谓当舍离受用、朋翼、眷属、自身,四种可爱圆满之境,及其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也。于此诸苦,乃至未成厌患,当数数修之。前四亦成苦之理者,谓见与彼等相离,而生悲苦也。"(89页)

  文:"第五、怨憎会苦有五,与怨敌会,即生忧苦,与畏彼治罚之所依止,以恶名而畏惧,以苦逼命终而怖之,及越法死后疑堕恶趣而为恐惧,于彼等应思也。"

  文:"第六、爱别离苦有五,由离最爱之亲属等,以是于心而生忧恼,发怨叹言,心生忧恼,念彼才德欲恋逼心,及彼之受用有所阙乏。如是而思之。"

  文:"第七、思惟求不得苦有五,此用同别离苦。求不得者,虽作农而秋实不登,虽经商而利息不获等,于其所欲,虽努力求之亦不得,心恢意冷而成苦也。"

  文:"第八、总之说思惟五取蕴苦之义有五,谓当成众苦之器,已成众苦所依之器,是苦苦器,是坏苦器及行苦性,于彼等当数数思之。此中初者,谓依受此五取蕴,能引以后之苦也。第二者,谓此已成之蕴,为能依之老病等之所依也。第三第四者,谓彼苦之粗重,随顺和合,故生彼二也。第五者,谓但成取蕴,即于行苦性中生,以先惑业自在之一切行,皆是行苦故也。若于取蕴性之世间,未生起真正之厌患,则真求解脱之心,无所从出。而于有情流转世间,亦无生起大悲之方便,故任随趣入大小何乘,此种意乐极为重要也。"(90)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