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1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1课
略论·5月12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2、近边地狱
文:"彼八地狱各有四岸四门,彼等之外,铁城围绕,彼城亦有四门,于彼一一门外,有四四增上有情地狱,谓糖煨堑、尸粪泥、刀刃道等及无极大河也。彼中初者,有陷膝许之火灰。彼诸有情,出求宅舍而过彼者,放足之时,皮及肉血悉皆销烂,举时则皮肉等复生也。第二者与彼邻近,有臭如尸之粪泥,诸觅舍有情过时,倒擗其中,首足俱没。泥中有虫,名曰利嘴。彼等穿皮入肉,断筋破骨,取髓而食。第三者,与彼相邻,有刀刃仰布之道,诸寻舍有情,行至于此,足下之时皮肉筋血悉皆烂坏,举足则复生也。与彼相近,有剑叶林,彼诸有情,为求宅舍经过于此,才依荫住,剑叶堕落,砍截支节。彼等擗已,诸獒犬来,掣背而食也。又彼邻近,有铁刺林。觅舍有情,于彼行时,即便登林,登时刺锋向下,下时则上承也。以是等刺,割截支节。又有大鸟名曰铁嘴,来集于肩或住其顶,啄睛而食之。以上同是器械所损恼,故合为一也。第四者,于铁刺相邻,有无极河,灰水腾沸,充满其中,求舍有情,于彼堕已,上下游煮,犹如豆等煮于沸水之大镬。于河两岸。有诸执持棍钩网者,排列而住,不容得出。又复持钩网取出,仰置炽然大地,间何所欲?彼若答曰:我今无知无见,唯是饥渴。便以炽焰铁丸,腾沸烊铜,灌其口中。《本地分》中说近边与孤独二者,寿量无定,然若应受彼等苦楚之业力未尽,则当于尔许时不能得出也。"
解:八大地狱各有四岸四门,四门以外,又有大铁城围绕,大铁城又有四门,每一门外都有四种增上地狱,所以每一大地狱外都有四四(十六)增上地狱。《本地分》中说近边与孤独二者,寿量无定,然若应受彼等苦楚之业力未尽,则当于尔许时不能得出也。此狱业因,为邪命生活及纵烧山林,喜杀多生。四种基本增上地狱是:
(1)糖煨堑:(2)尸粪泥:(3)刀刃道:(4)无极大河:
3、寒冰地狱
文:"于八大有情地狱平面,相距万瑜缮那处,从此三万二千瑜缮那下,有疱狱在焉。彼下二千二千瑜缮那所隔,有余七也。彼八之中,初疱者,为大风所吹,一切身分,寒缩如疱。二疱裂者,缩如已破裂之疱也。三额哳吒。四郝郝婆。五虎虎婆者,就发声而立名。六裂如青莲者,谓遭大风,色变淤,裂成五破或六破也。七裂如红莲者,越青转红,裂为十分,或复更多。八裂如大红莲者,皮转极红,破为百数,或复多于彼数。是等出《本地分》中说。寿量者(此狱之寿量),以摩羯陀国盛八十斛之胡麻端,而以胡麻高盛充满。次每百年取麻一粒,彼麻取尽无余,如斯长时而疱之寿量较之尤为远甚。下诸狱寿量,各较前前者为二十倍之递增云。"
解:业因,为对于佛像经函,作刮金、盗衣,以及夺取僧地,夺父母衣食,逼他有情坠河等业,余如本生经说,则不信因果起断灭见,亦属寒狱业因。
4、孤独地狱
文:"孤独地狱者,即于热地狱寒地狱之近边有之,人世间亦有,《本地分》中说也。近大海岸亦有,如僧护传中所说。"
解:这种地狱处在寒热地狱的边缘处。人间也有,主要在海边、旷野、荒漠等地。孤独、近边地狱中的有情的寿命不能确定,但总是要恶业尽了之后,才能出离。此狱之业因,如衣食住行皆可潜种,应思彼苦,生起怖畏,及反省过去现在所积此种业因,勤加忏悔,早为遮止,否则呼吸一断,即堕入彼狱。
"生于彼等中之因者,如下所说,其生甚易。吾人于日日中积集众多,在先既有所集,今亦相续造作,于此不应安然而住,应思彼等苦果而生怖畏。盖与彼等之间隔,唯此悠悠一息耳。《入行论》云:'地狱业已作,云何宴然住。'《亲友书》亦云:'具罪唯以出入息,于其中隔地狱苦,若人闻已空无畏,当是金刚为自性。见画地狱及听闻,忆念读诵作形相,犹起怖畏而厌离,如何正受斯异熟。'其苦之猛烈,如《亲友书》云:'一切安乐中,爱尽乐为最,一切苦莫比,无间地狱苦。人间一日中,屡刺三百槊,比地狱轻苦,毫分宁相拟。'发生如是苦之因者,当知唯是自内恶行,纵微少恶行,亦应尽其功力,勉励莫使有染。又即彼书(《亲友书》)云:'如是诸恶果(种种地狱苦),种由身语意,汝勤随力护,轻尘恶勿侵(染)。'"
解:生地狱的业因,非常容易。如衣食住行皆可潜种,应思彼苦,生起怖畏,及反省过去现在所积此种业因,勤加忏悔,早为遮止,否则呼吸一断,即堕入彼狱。对地狱的苦,当如龙树菩萨所云:"每日当思大热大寒苦。"象地狱这样的剧苦,不论何人,听闻读诵,或见图画,均足使人怖畏而生厌离,何况受这种异熟果报。发生地狱苦的因,不外自作恶性,故当于恶业励力断除。从三业根门,对於过去大恶业努力忏悔,未来恶业,丝毫不造,则三恶趣门即行关闭矣。
三、思傍生苦
文:"诸傍生中,其力强者而凌其弱,且为天人之资具,自无主权唯随他力,任其杀打损害。《本地分》说与人天同住,别无住处。《俱舍释》则云:彼等之根本住处为大海,诸余者乃彼之所流出耳。复次,有生于暗中或水中者,皆老死于其中,与负重疲劳,及以耕耘、剪毛、驱使等。而杀害之法,亦有多种不同所迫恼。又由于饥渴风日所困,及猎者等于多门中而为损害。随于何时,唯念恐惧。于其诸苦恼法,当思而厌患,生起出离心。其寿量者,《俱舍云》:'诸傍生(畜寿无定),胜者长一劫。(长者可至一中劫)'谓寿长者,可至一劫,短则无定耳。"
解:傍生与自类或他类的关系:傍生种类繁多,有无足、两足、四足、多足,栖身水陆空。畜生道业因,为十恶之轻者,如轻毁正法,即感此道,得愚痴苦。此种业极易造成,不知已造成多少,思惟决定,绝难幸免。再设身处地,作畜生想。各类傍生,强的总是欺凌弱小的;傍生有许多类又属于天或人的生活辅助品,自己没有主权,完全听由主人摆布,任凭宰割。傍生受苦的状况:一、强弱相食苦,二、愚痴苦,三、寒热苦,四、饥渴苦,五、鞭挞负载驱使苦。有些傍生生于黑暗中或水中,它们就老死在黑暗中或水中;有些受拉车负重的疲苦,以及拉犁、剪毛、驱使等苦。应该受杀害,也要遭受多种不同方式的逼恼。还有些类别受到饥渴、风吹、日晒等困扰,或者被猎人多方追杀加以迫害。傍生的寿量难定,寿长者长达一劫,短的难定,比如说蜉蝣朝生暮死,仅仅生存一日。修时继续思惟死决定,死无定期。设身处地,作畜生想。真实体会此苦,才能发生怖畏厌离心,发生皈依三宝求救之心。畜道业因,为对於法及说法者不敬,或于具僧伽相等,妄立恶名。
四、思恶鬼苦
文:"诸上品悭吝者,生饿鬼中,彼等皆感饥渴之苦,皮肉血脉枯如株杌,以发覆面,口甚干焦,以舌舐之。其中有三:一、于饮食有外障者,彼等若驰至井泉池海诸处,为余有情手执剑矛枪等行列守护,令不得趣,或强趣之,便见其泉变为脓血,自不欲饮也。二、于饮食有内障者,谓口如针孔,或口如炬,或复颈瘿,或腹宽大,纵无其他有情为遮,自得饮食,亦不能饮啖也。三、于饮食自体为障者,有名猛焰鬘者,一切饮食皆为火然而烧之。名食粪秽者,饮啖粪溺与不净臭恶,及唯能于损害下劣等物而饮啖也。又有一类割自肉食,纵得香美而不能食。彼等住处,《俱舍》谓于王舍城下,隔五百瑜缮那有之,余者皆彼中所分出。其寿量据《本地分》及《俱舍》云:'人间一月为其一日,可至其自年五百岁。'《亲友书》云:'恶行之业以为索,坚固缠缚诸饿鬼,其间受苦无中断,五千及万亦不死。'其《疏释》云:饿鬼一类寿五千岁,一类为万岁。
解:饿鬼苦。一、饥渴苦,二、怖畏苦,三、寒热苦。饿鬼皆由上品悭吝,毫厘不舍为因,故食其果,其苦为饥渴等。堕此道有说为化生,有说为胎生。饿鬼都有饥渴之苦,皮肉血脉都是干枯的,如死树枝一样,常常用头发覆盖着面孔,口中干渴难忍,舌头不断搅动,希望能减轻干渴。
依经部说,饿鬼有三十六种;依五地品分三:一、外障,如渴时见水泉,皆有狱卒守护,不得便饮;即强就之,则见井泉变为脓血,使不能饮;或遥见池沼井泉,至则水忽枯竭;或遥见林中有果,至则树忽乾枯,此外障也。二、内障,或因口细如针孔,不容饮食;或因口燃如炬,发出饥焰,饮食入口即焦;或颈细如马尾,腹阔如山邱,饮食不能下咽;或脚细如枯槁,行动极难;复有九节喉者,喉有九节,即粪溺亦不得食。施食者咒力加持,结可开,但所得食者,不过一二滴,又以腹大内烧之故,故饮食入腹,亦不受用,此内障也。三、饮食障,一类名猛焰,美食到口辄燃,或变成炭,既不能食,反烧其口。一类名粪秽儿,所饮食为粪浊,或杀牲所余血秽诸物。复有一种鬼,割自肉以食,食亦不下咽。 方其将堕,断呼吸时,对饮食生瞋,呼吸断後,即生鬼趣。腹大颈小,脚不胜力,或长短大小不齐,行动颠跛,饥火中烧,呼吸生焰,甚至骨髁相摩,动辄发火,奇形诡状,不能殚述。以外障故,见江湖皆涸,无所获饮。以内障故,虽有饮食,亦能入口。又有饮食障,如亲友书所云或化为热烧,或化不净。鬼的寿命也很长,可以活支五百岁,相当于人寿一万五千岁或者更长。
文:"《本地分》说三恶趣之身量无定,以不善业力有大小种种故也。如是若思彼诸苦者,试以身手入于热灰,置一昼夜。或于严冬风吹冰窟,不著衣裙于中而住。又或一日二日断绝饮食,或于身上蜂虻螫噬,若此微事犹难忍者,念我云何能于热寒地狱鬼畜诸苦而堪忍受。以今推比,乃至未生至极怖畏之间,应勤思惟。以现前贤善之身如是思者,应忏洗从前所集罪恶,止息后流。先所集善,则以猛利欲乐发愿令其增长,于新作者以多门而为趣入。又于日日中,皆使有暇之身作有义利。若现在不思彼者,堕恶趣时,虽欲求一能从彼等怖畏中作救护皈依者,亦不可得。尔时于所应作及不应作,取舍之处心无力矣。"
解:上面所说的三途苦,听闻后不动心者,以身手投入热灰中一昼夜试试,以此比较一下极热地狱的苦。又试试在冰雪中不著衣裙,比较寒冰地狱所受的苦。又试以一、二日不吃不喝,比较一下饿鬼所受的苦。又试着用芒刺著身,比较一下畜生受的苦。逐类思惟,直至心没有生起感动时,均应勤习,始能于正法发勤精进,始可于三途不入。三途苦相,不能以未见为虚,世间目不见而实有之事甚多。再则三途苦相皆出经论,佛不妄语,断断没有无而谓有,欺诳有情的道理。因此,知过去现在所受诸苦,无一不由恶业而业,努力从恶业上遮止,则可决定不入三途。若现不思,坠恶趣後,在猛苦中,求救护处,必不可得,彼时心力,亦无暇及此也。
第二节 后世乐之方便--归依三宝
一、 归依之因
文:"总论皈依之因,虽有多种,然此中则据上所述,今世不能久住须速死,死后随业流转不能自在。如《入行论》云:'如于昏夜黑云中,电光刹那才一现,如是设以佛陀力,世间福慧少许生。以是唯有微弱善,常时罪力极暴恶。'白业力弱,黑业力强,思惟由是堕入恶趣之理,既于恶趣生起怖畏,又唯深信三宝能救。以是二心而行皈依。但若徒有言者,则皈依之效亦仅尔。若彼二种发心殷重坚固者,则其皈依必能变更心境,故应励力修此二因。"
解:已经知了恶趣的苦报,为断除堕恶趣的业因,欣求后世乐,应先修归依。皈依有多种,有下士发心皈依,中士发心皈依,上士发心皈依,依密依显之皈依。此处就下士道说明下士共道的共通皈依。归依三宝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怖畏人命无常,很快就要死去,死后随业流转不能自在。今生所修善业微少,恶业深重,后世将随恶业堕于恶趣,受诸苦恼。二恶趣之可怕,唯有深信三宝才能解救。由此寻求三宝作为归依。如上所说二因,若仅具有第一因,犹为不足,必有第二因始能坚固,否则多为邪皈依,求救于天神外道等。二因虽具,若徒言说,对于三途苦况,与三宝救护功能,心中没有真实感动、真实认识,则皈依之力很微弱。宗喀巴大师于此特别提出,使行人于此二因注意,知所励力,然后能得变动心境的皈依。
二、归依的对象
1、 标准
文:"如《百五十颂赞》云:'谁于一切恶,从本悉皆无,谁于一切中,住一切功德。设若有心者,于彼应皈依,赞彼恭敬彼,住彼教应理。'谓若自有能分别可皈非可皈之慧者,理应于佛薄伽梵前而行无欺诳之皈依。法及僧众,比例类推。《皈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求解脱所依。'"
解:归依对象的标准:能从根本上断除一切恶行,成就一切功德。达到这个标准的只有佛。所以唯独佛陀才能做为皈依的对象,因为佛陀恶净德圆,堪为皈依。行人如果具足辩别善恶邪正皈依智慧,自能于佛生起无谄诳之皈依。法与僧是佛陀留下的教法以及住持佛法僧众,也是行人应该归依的对象。月称菩萨皈依七十颂二语,含有应行应止二义。应行者,佛法僧应皈依;应止者,佛法僧以外不应皈依。 2、 接受他人归依的条件
文:"次明应可归依之相,须自己解脱一切怖畏,又有令他解脱怖畏之方便善巧,对一切行大悲,无亲疏之分,于一切有恩无恩作义利者,是则所应皈依。然此唯佛为能,自在天等皆无斯德,故唯佛是所皈依处。又彼教法及声闻僧众,亦是应皈依者。《摄抉择》云:'于此等引生决定专一之心,而能求作依怙者,无不救护,是故应起决定之心。'于二因中,虽外因无缺,然以内因至诚皈依之心不生,则唯是其苦矣。"
解:佛断一切恶,证一切德者,法为断证之工具,僧为断证的助伴,这是可以皈依的相,也是可以归依的因。必须具有四个条件:一、自离怖畏。自己能解脱一切痛苦。二、能令他离怖畏,具足方便善巧。具有使人离苦的方法。三、以大悲对一切有情,无冤亲憎爱。具足平等、大悲心,愿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四、不重财供,唯重法供。此一因见於广论,为略论所无。这四个条件,只有佛陀才能具足。因此唯有佛陀才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佛为唯一救护者,则佛所说一切经教,悉为正法,也应皈依。僧众是佛法的住持者,所以也是归依的对象。能以决定心发起真切皈依,希求救怙,决无不得三宝救护的。故皈依分内外二因。外因,为三宝功德,决无欺诳。内因,为行人决定认识与真切信仰的心力。故二因中,不在外因方面,唯在内因方面。内因不具,外因虽长在目前,仍不免於流转。藏语常云,佛钩不能引无环之锤,就是这个意思。
三、归依的方法
归依时应该了知,一、了知三宝的功德而做归依,二、了知三宝相互之间的种种差别而正归依,三、自誓愿受,四、了知除三宝外不说还有别教门可以归依。
(一)、了知三宝的功德
1、佛功德--赞佛功德,有四: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事业功德。
(1)、身功德
文:"念佛相好,如《譬喻赞》云:'佛身相庄严,端妙眼甘露,如秋空无云,众星而严饰。能仁具金色,法衣以严身,似于金山顶,彩云而围绕。佛虽不庄饰,面轮自圆足,彼满月离云,亦所不能及。佛口如莲花,日照而开敷,蜂见以为莲,不犹豫而住。佛面具金色,珂白齿端姝,犹如金山峡,无垢月光入。应供右手中,轮相妙严饰。于世恐怖者,以手拔令出。能仁游行时,双脚如妙莲,印画于地上,真莲无此美。'略赞如是,当忆念之。"
解:三十二相,十地菩萨、转轮圣王、辟支佛都具足,唯莹洁不及佛身,所以偈中以秋空星严相比较。佛身相好,由三大阿僧只劫集累福德资粮而成。据《入行论》说,一毛孔功德胜过五全世间福德(包转轮王、声缘功德在内)。总全身毛孔功德百万倍,不及一相好功德。白毫相以下,共有三十相好,总三十相好功德百万倍,方及白毫相功德。肉顶相功德,又超过白毫相功德百千万倍。故佛相令观者无厌足,如观澄海,能洗除烦恼热,心生清净。佛足掌平,凡所经行,不伤虫蚁。如有虫类为佛足所加,命尽即可脱离傍生苦,生诸天上。声缘功德,能现十八种神通变化。初地菩萨身功德,能见百佛,到百世界闻法度生。递至十地,能见百千万亿佛,化身三千世界,闻法度生。然须先作意,佛则任运度生。 (2)、语功德
文:"尽世界中所有有情,于一时中,各以异义而见质问。佛以一刹那心相应之慧而领摄已,即以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各领知为答自语,于兹甚奇希有之德,当思念之。如《谛者品》云:'此诸有情了义语,多种一时来问难,心一刹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复,如是当知佛于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人天诸苦厄,极善转于妙*轮。'"
解:"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类随得解"。佛陀在一刹那之间,能以一种言音同时回答不同语言、不同义理的多种提问,演说妙法。各别国土,各别方言,异类旁生,一切语言,闻佛之音,无不了解通达。故闻佛语,随类皆得满足欢喜,思时能除烦恼,普被三根,度人天出离苦厄,同得利益。
(3)、意功德
文:"有智德悲德二种。智德者于一切所知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悉能了知,无碍而转。一切所知,佛智能遍,除佛而外,余者则所知宽广,智狭而莫能遍也。如彼赞云:'唯有以佛智,遍一切所知,除佛余一切,唯所知增上。'又云:'三时所摄法,一切种相者,如持庵摩罗,佛心所行境。诸法动非动,一及种种别,如风行空中,佛心无滞碍。'悲德者,如诸有情为烦恼缚,则无自在。能仁为大悲系缚,亦无自在。若见众生有苦恼者,大悲无间相续而生。《百五十颂》云:'一切众生类,惑缚无差别,为解众生缚,常为大悲系。虽知世过患,悲愿处生死,为当先礼佛,抑先礼大悲。'又如《谛者品》云:'众生处痴暗,无明常覆心,系世间牢狱,佛见生悲愍。'应如是思惟之。"
解:意功德有二,一智德二悲德。佛之智遍一切境,是为智德。佛为一切众生,令得解脱,是为悲德。智德中凡如所有性,即真谛;尽所有性,即俗谛。二者皆为心所知之境。真俗不二,不能截然将真俗谛分为二。真谛若非所知境,佛智即不能遍知。若谓遍知专指俗谛而言,则又与经相违,以经中明言遍知二谛故,如掌上观奄摩罗果。此果为透明体,置於掌中,核络毕现,内外明彻,无所隐遁,佛智观见二谛无所障碍,亦复如是。以真谛论,十地菩萨所证空性,与佛有别,十地菩萨所见,不过如对岸景物,悉在面前,非能如佛之掌上观纹。以俗谛论,粗显行止,人固易知。此处所说,指微细业果之类,由此因有此果,因果之间,一切交互情形,十地菩萨如观水流,丝毫不紊,至佛如掌上观纹。又十地菩萨之不如佛者,尤以了达真谛时不能同时了达俗谛,亦如人能见其前不能见其后。因菩萨众,住空性等持时,心与空无别,如水中注水,惟空显现而已,再无安立俗谛的余地。必须从空定起观俗谛。佛则常在真空等持于一时间真俗并现,一切众生业染习气,无不具知,譬如圆明大镜,一切山河大地悉现其中。有情世间,器世间。一及种种别,谓一与异。六通及三十七菩提分,皆属智德。声闻虽具四正念、四神足,然非究竟。又四无畏等共二十一种,亦智德所摄,故总称为一切。除佛以外,所知之境大,能知之慧小,不能遍知。 悲德。众生之苦无尽,佛陀的大悲亦无尽;众生无时没有苦,佛也无时没有悲。佛之悲心如虚空,了无穷尽。声缘之悲心有间断,如未见众生苦时,则不生悲。菩萨众住空性定时,悲心也有间断。惟佛见众生无始生死流转,苦相无间。依显教经说,佛先於色究竟天天成正等正觉,乃清净刹土,菩萨众围绕。佛不常住,降生此土,八相成道,示现应化事迹,化身无量,于五浊恶世化度众生,皆为大悲心所驱使。且在此世界涅槃后,复于他世界示现成佛度生事业,如是化身千百万亿,虚空无尽,化现亦无尽,此亦大悲之所驱使,故应先礼大悲。 (4)、事业功德
文:"以身语意业无间而饶益一切有情,此亦就所化方面堪引度者,能仁无不令其得乐离苦,凡所应作,决定为之。如博多瓦云:'若数数思惟,信心渐增长,身心渐清净,能得加持。'故得定见(后,再)诚意皈依修学学处者,其一切所作,皆成佛法。然我等对佛之智,不及信一灵验卜卦者。卦者若云:某知汝今年无忌,则心安而去。若云今年有大灾祸,此当作,此莫作者,则必励力而为。倘未能办,则思彼说我未能作,心必忧郁。佛云此及此应行,此及此不应作之制,其心依耶。若未能作,心生不安否。而反云:法中虽如彼说,但以今日地方时代之关系,彼不能作,当须如是如是作。轻舍佛语尽自所知而为前行耳。反心内察,可知上言,洵非诬也。"
解:佛的事业功德,有二殊胜:一、任运,二、无间。佛身四威仪,不必作意,众生见之,自然获益,乃至成佛,此为佛身俱生事业。佛语并不作意特为某众生说某法,而语音所至,自然随类应机,各得满足。如药投方,各各得解,此为佛语俱生事业。佛意功德并不作意分别,即能应机利生,因佛具大圆镜智,及十力功德,凡众生业力根器一切差别,咸在佛大圆镜智中朗然显现,又由大悲成熟关系,对於度生事业,不待内心动念催促,即能如是,这是佛不共的意功德。佛三业,在时间上无有间断。一、因为佛事业不须分别作意,故无间断。二、因为佛在因位中三大阿僧只劫,所作积资度生功德,至成佛时,已经圆满,无边际故。故无间断。三、因为佛最初誓愿为利众生,尽虚空界(见普贤行愿品),虚空无尽,众生界无尽,此愿亦无尽,故无间断。四、因佛成正等觉时,观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体清净无染,不过为无明愚痴所覆盖,以致不能证得,故佛之三业皆为去众生痴盖,无有间断。总之,佛事业不外使众生得暂时与究竟二种利益,但亦必须众生方面具有堪度因缘方可。譬如正午日光,能使莲花开敷,但非普遍能开,必其花瓣成熟者始开,众生堪度因缘具与不具,熟与不熟,亦复如是。然我等对佛陀的功德,如宗喀巴大师评博多瓦的话:"博多瓦此段教授,为最切中行人通病,真一字不虚。因常人务喜新奇,不思在经教中求得受用,而反不如信一卖卜者之真切也。"
文:"以是于佛功德,数数思惟,必须励力令心引起决定。彼若生起,则于法及僧,亦起如彼之决定。是为皈依之要处。彼若无者,况云余道(否则不但其余之出离心,菩提心等生不起),即(最初)能改变意念之皈依,亦必无来处矣。"
解:要改变意念者:一、在下士道怖三途苦而皈依,二、在中士道怖生死苦而皈依,三、在上士道悯众生苦而皈依。此三种,皆须由深信三宝功德,始能生起。
2、法功德
文:"法功德者,因敬佛之因相。此具有无边功德之佛者,从教证之法,灭道之谛,断除过失,修行功德,由修及现证而出生也。当如是念,此《摄正法经》之义也。"
解:思惟法功德,当从佛功德的因相著想。法分教、证。教,谓经、律、论,乃相似法宝;证,乃真实法宝。依三藏教法,闻思之後,而得通达之法即是证法,即灭谛与道谛。灭,断除一切过失;道,修证一切功德。佛陀一切功德,皆由灭道二谛断证而生。未来众生若想成佛也要依法而修,所以法的功德也很伟大。
3、僧功德
文:"主要者,是诸圣补特伽罗,彼亦由念法功德(而生,应)于彼如理修习门中为忆念,是《摄正法经》义。"
解:僧功德主要指依佛法教诫如法修证的贤圣僧。依《摄正法经》,僧由念法功德而生。所谓念法者,即依殊胜法如理修习,应断者断、应行者行,心生通达。声闻僧宝中,功德甚大,三十七道品已尽得,六通也完全成就,五眼除佛眼外,余四悉得。经中说舍利弗,能置须弥于掌上,能令地狱血海枯竭,都属惊人的事业。僧众,是佛法住世的代表,是世间的福田。有许多僧人的内证功夫不是我们所能够了知的,所以,应当恭敬归依。
(二)、知差别
文:"如《摄抉择》中所言,由知三宝互差别已而皈依之。"
解:知差别而皈依,如《摄抉分》中所说,广论中说得非常详细,其中分六:(一)因相差别,(二)事业差别,(三)信解差别,(四)修行差别,(五)随念差别,(六)生福差别。要详细了知此六差别,可以参看广论。
(三)、自誓愿受
文:"誓以佛为所皈依之大师,法之涅槃为正修行,僧则为皈依之行伴。"
解:正归依。与初皈依时,所诵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相同。必须先认识佛为皈依大师、法为正所皈依、僧为皈依助伴,而后生起皈依,心不动摇。心中忆念口中诵言:归依三宝。誓言归依佛,以佛为我所归依的大师;誓言归依清净解脱之法,随顺修学;誓言归依清净和合的僧伽,为我依教修行的伴侣。
(四)、不说有余归依处
文:"了知内外之大师、教法、学徒等之胜劣已,唯皈依三宝,不皈依于与此不顺之大师等。此内外差别中,大师之差别者,佛垢净而德圆,余教之师,则余是反。如土顿尊者所著《殊胜赞》云:'我舍余大师,而皈佛世尊,何为皈依佛,无故具德故。'又云:'于诸外道教,如如而思惟,各各细较量,我心愈信佛。其非遍智宗,以过坏其心,彼心既坏乱,不见无过佛。"
解:欲皈依,须先对于内外道的优劣加以认识,而后皈依。内外道有许多共法,比如说四禅八定,五戒的受持等,非佛教独有。而真正能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那就非佛陀的教法不可。烦恼由我执而来,断除贪瞋痴烦恼的功德全赖于无我的教证。这是不共于外道的。所以,真正要断除烦恼,非归依佛教进入佛门如法如理的依教修学不可。这是外道做不到的。
四、归依后应修学的次序
(一)、关于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别的学处
皈依学处,依摄抉择分有四:一、依正士,二、依正法,三、如理作意,四、如法修学。云何正士?先认识佛为堪皈依师,随同皈依所有学处是。云何正法?即认识法为应皈依处,随同皈依法后所有学处是。又认识僧为堪皈依助伴,随同皈依僧所有学处是。云何如理作意?三毒生起时,如理灭除所应作意。云何如法修学?即闻思修是。皈依三宝后,有四种应作:一、守护根门,莫令染於烦恼;二、起悲心;三、勤供养;四、对有情不起害意。皈依三宝,不是皈依其相状,乃皈依其功德,对於佛法功德生起敬重,身心随学,自然功德日生。依上师教诫,皈依后的学处,有应禁止和应奉行两种。 1、禁止的学处
文:"《涅槃经》云:'若皈依三宝,彼即正近事,则于余天等,终非所皈依。若皈依正法,应断杀害心。又皈依僧者,不共外道住。'即不皈依余诸天神,及不损害有情。不与外道共住也。此中初者,纵世间威光炽盛之天及遍入等,犹非究竟之所皈依者,何况鬼类之地神及龙等哉。然此乃指于三宝舍信,于彼等依赖者,谓为不可。非谓于彼等觅为现前如法事务之助伴,亦不可也。盖可如对施主乞作资生之具之助伴,于医师希求疗病然。次谓于人畜等,以意乐或加行,作打缚禁闭穿鼻,及不堪负重强与运载诸损害事,悉应断之。第三,对于三宝不信,或且诽谤者,不应随顺也。"
解:以诚心皈依三宝,就成就正净善,称为近事男女,亦称居士,日近涅槃而为近事。故自皈依佛,即不应皈依其余天等。自皈依法,即不应损害有情。自皈依僧,即不应同外道共住。暇满人身,已经高出神鬼之上,如不先明此理,则到生命危险关头,或竟抛弃皈依三宝之念,而乞灵於神鬼,则失皈依功德。归依佛,即以佛为唯一的依止,而不归依其它的天、神或外道。如果找他们协助做一些如法如理的事是应该的,例如大威德法,有差遣世间十护法,驱除障碍之类。归依法,对一切众生常起慈悲心,不应故意损恼有情,不能对有情进行毒打、捆绑、禁闭或强迫超量负重等等,在意乐及加行两方均应远离,不能有这种希望或准备的心态。归依僧就不与外道共住,恐为外道所染,生起邪见故。对三宝不信及疑谤者,不应随顺。
2、奉行的学处
(1)、敬佛像者
文:"佛之塑画形像随为何种,美恶不应讥弹,置不净处及质当等。凡不敬重及轻毁等方便,悉当断除,应视同真佛,为可敬之田。《亲友书》云:'随何等木雕佛像,诸有智者咸供养。'又如《戒经》及《杂事》所说,劫毗罗变十八头摩竭陀鱼,及善和尊者貌陋声雅,各宿世因缘等。又如大瑜伽者(贡巴瓦曾以四钱金请文殊像一尊),以文殊像问阿底峡尊者曰:此像好恶如何。答曰:文殊像无不好看,工稍次耳。语毕置顶。
解:归依三宝后,对于代表如来住世利生的形像,不论是泥塑、木雕或纸画,大小好丑等,都不应讥毁,放在不干净的地方,作抵押或作商品出卖等等。总之,凡对佛像种种不恭敬的行为,都要断除。应该看成真佛,看成是最值得恭敬的福田,给予恭敬,起真佛想。这是归依佛后的学处。 (2)、敬佛经
文:"凡于四句偈以上之法,皆当恭敬,不应质当经典,作为货物。搁置露地及污秽处,或与鞋合持,及跨越等,悉当断除,如法宝而敬焉。如善知识仅拿瓦,但见佛经,必合掌起立,后年老不能起立,亦必合掌。又如阿底峡尊者,初抵藏卫时,有一持密咒者,不从彼听法,一日见一写经人,以齿垢补经,尊者意良不忍曰:噫,不可,不可。其持咒者叹为希有。因生信心,即从尊者闻法。又夏惹瓦云:吾等于法,任何游戏亦作,然对佛法及说法人,不生恭敬,是坏智慧之因,以今之愚,亦云足矣。若较此尤愚,当何至哉。"
解:归依三宝后,对于如来所说的教法,下至一四句颂,都应恭敬。不应该把经典作为货物抵押或出售,放在露地和不清净的地方,或者与鞋袜混在一起,以及从经典上跨越过去等等都是不恭敬的行为,应该断除,起正法想。这是皈依法后的学处。
(3)、敬僧宝
文:"或是僧众,或仅具出家相,亦不应呵毁及妄分彼我派别而兴仇视,应敬僧如宝焉。如《劝发增上意乐经》云:'乐功德者住林下,他人过失不须视,亦不生心计我胜,及念自己为第一。此憍是诸放逸本,慎勿轻视劣比丘,一劫不能得解脱。斯乃圣教之次第。'又格西登巴(仲登巴)及大瑜伽者,但见黄布碎片于所行地,则不跨越,拾起抖净,置之净处。如此行仪,应当随学。自能于三宝有尔许恭敬,则当感得众生对己亦起尔许恭敬故。《三味王经》云:'造作如是业,当得如是果。'"(62页)
解:归依三宝后,对于一切僧众或仅仅具有出家相的人,也不应进行呵骂、轻毁或随感情妄分派别而生厌恶或作仇敌看待,应该恭敬作僧宝想。僧众二字的解释,如系圣僧,一人即表僧众,如非圣僧,有四人以上,即表僧众。比丘纵下劣,也不应轻视,否则能障一劫得解脱,应思下劣比丘依闻思修,仍能成佛故。这是归依僧宝后的学处。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