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二十三)“皈依法竟,终不皈依外道典籍”这个誓愿,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9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二十三)“皈依法竟,终不皈依外道典籍”这个誓愿,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

 

  答: 要守持这个誓愿,首先是要明白,皈依导师佛陀后,必需严格按照导师佛陀所慈悲开示的方法修持,才能获得三士道的利益。而外道的典籍,虽然也有劝世人行持善法,甚至有获得色界与无色界禅定的修法,但是都没有能够洞悉缘起性空的究竟真相,因此无一能够出离轮回,更不用说行持广度众生的菩萨行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指出外道没有解脱的原因,是只希望断除死,却不知道要断生:“天王当知,邪见外道为求解脱,但欲断死,不知断生。若法不生,即无有灭。譬如有人块掷师子,师子逐人,而块自息,菩萨亦尔,但断其生,而死自灭。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外道亦尔,不知断生,终不离死。”

  《大般涅磐经》以譬喻说明了外道颠倒执着常乐我净:“善男子:是诸外道痴如小儿,无慧方便,不能了达常与无常、苦乐、净不净、我无我、寿命非寿命、众生非众生、实非实有非有。于佛法中取少许分,虚妄计有常乐我净,而实不知常乐我净。如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声耶?答言不也。复问贝色为何似耶?答言犹稻米末。盲人复问乳色柔软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复何所似?答言犹如雨雪。盲人复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复何似?答言犹如白鹤。是生盲人虽闻如是四种譬喻,终不能得识乳真色,是诸外道亦复如是,终不能识常乐我净。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佛法中有真实谛,非于外道。”

  意思是说:善男子:所有这些外道,都愚痴像小孩一样,没有智慧的方便,不能通晓什么是常与无常,苦与乐,净与不净,我与无我,寿命与非寿命,众生与非众生,实与非实,有与非有。他们在佛法中学了一少部分,但是无中生有地认为有常乐我净,而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常乐我净。就像天生的盲人没见过牛奶的颜色,问起别人牛奶的颜色像什么,别人回答说是像贝壳一样的白色,盲人接着问那牛奶的颜色是不是像贝壳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别人回答说不是的。盲人于是问,那贝壳的颜色像什么?回答说像米粉,盲人于是问牛奶颜色是像米粉那样柔弱吗?那米粉又像什么呢?回答说像雪,盲人问,是说那个米粉像雪那样冷吗?那雪又像什么呢?回答说像白鹤,这个天生的盲人虽然听到上面这四种比喻,但是终究无法认识牛奶真正的颜色。这些外道也像这样,终究认识不到常乐我净。善男子,因此只有佛法中有真实谛,而外道中并没有真实谛。

  《佛藏经》指出了外道的发心低劣:“外道经书无真实语,法应骄慢贡高自大。何以故?是事不为厌离,不为寂灭,不为得道,不为涅槃。”意思是:外道的经书中并没有真实语,而且充满了骄慢、贡高和自大。为什么呢?因为外道不是为了厌离生死轮回,不是为了寂灭烦恼和妄想,不是为了得道,不是为了涅槃。

  《佛说长阿含经》中指出了外道中没有宣说苦集灭道四谛:“尔时,镜面王即说颂曰:‘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讼,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佛告比丘:‘诸外道异学亦复如是,不知苦谛,不知集谛、尽谛、道谛,各生异见,互相是非,谓己为是,便起诤讼。若有沙门、婆罗门能如实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谛,彼自思惟,相共和合,同一受,同一师,同一水乳,炽然佛法,安乐久住。’”。

  《大宝积经》中说:“又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不净心。何谓为二。一者读诵路伽耶等外道经书。二者多畜诸好衣钵。”

  那么喜欢外道典籍,会有什么过失呢?

  龙树菩萨在《大乘宝要义论》中说了菩萨有二十种着魔的事,其中之一,就是喜欢外道典籍:“十六者,虽复希求菩萨藏法,而乐受持路伽邪陀外道典籍,是菩萨魔事。”

  《瑜伽师地论》中说:“若以染污心于能引无义外道典籍,承诵赞咏、广为他说,由事重故,名重绮语。”

  《佛说华手经》中说:“又舍利弗,菩萨杂学外道经书,巧于诤论,多人所敬,是人不能自调伏心,亦复不能调伏诸法,不调伏故不行大乘。”

  《佛藏经》中说:“舍利弗,当来比丘,好读外经,当说法时,庄校文辞,令众欢乐。恶魔尔时助惑众人,障碍善法,若有贪着音声语言,巧饰文辞,若复有人好读外道经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隐,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咸使众人不复供养。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读佛经,便使令求外道经法,先自看者赞言善好,是诸人等,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贪利养,看诸外书,犹如群盲为诳所欺,皆使令堕深坑而死。舍利弗,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无上道求外道经书,诳人是恶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舍所得物,欲诣大施而堕深坑,我诸弟子亦复如是,舍粗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养,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堕深坑阿鼻地狱。”

  那么佛法之外的典籍是否都不能看呢?

  《释氏要览》中说:“《毗奈耶》云:因舍利子,降伏拨无后世外道,佛听比丘学外论,仍须是明慧强记者,方可于一日分三时,初中二分,读诵佛经,至晚读外书。是故祇垣中有书院,其中置大千界不同文书,佛许比丘遍读,为降外道故,不许依其见解。《地持论》云:若聪明上智,能速受学者,于日月中,常以二分学佛法,一分学外典。”

  《菩萨善戒经》中说:“若菩萨不读不诵如来正经,读诵世典、文颂、书疏者,得罪。不犯者,若为论议,破于邪见,若二分佛经,一分外书。何以故。为知外典是虚妄法佛法真实故,为知世事故,不为世人所轻慢故。”

  《瑜伽师地论》中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现在的社会,为了和谐与稳定,以及人们的安居乐业,不但要大力弘扬佛法,还急需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在佛弟子中,也广泛地弘扬、流通了佛法之外的许多善书,如果知道这些善书不违背于共下士道佛法,并且是因为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资料的补充,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依然要分清内外道的界限,最主要的精力,还是要用在修学与弘扬唯一能带领众生出离三界,到达究竟彼岸的珍贵的内道佛法。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