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七 禅修技巧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七 禅修技巧

 

  星期四上午

  七、禅修技巧

  若你采用画得很烂、脸部歪曲的佛像,

  之后你开悟时,就会成为歪七扭八的佛!

  问答

  问:若说不能同时经验贪与嗔,您如何解释两位很亲密的人之间的爱恨关系?

  答:我是指贪与嗔不可能同时、在一秒间发生。在生起贪念的同时,不可能生起嗔念。但是就一连串的刹那来看,我们会看过好友、情人或夫妻间的关系时好时坏。

  问:你建议接受催眠,进入前世和中阴阶段,以对自己真实的生命更了解吗?或是您认为有用吗?

  答:我认为依个人情况而定。对某些人来说,催眠帮助他们记起前世所做的善行,因此这一世会做更多善事。然而,催眠也可能使他们记起过去的恐怖经验,而带来很大的焦虑。

  问:父母对子女应负什么样的精神责任?

  答:这非常重要。孩子的未来,跟早期与父母的互动非常有关。教育是从各种不同的学校获得的,但是教育本身只是工具,人不管叫做“灵魂”或“我”,是使用这种工具的主体。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受家庭气氛影响很大。从这点来看,不管父母有没有宗教信仰,都有责任让孩子成为好人。这不只是宗教的事情,还关乎孩子是否能长得良好健全。

  问:既然声闻行者没有着手去实证自性空,而是去证得较粗略的空性,他们怎么可能真的成为阿罗汉?

  答:声闻“论师”和声闻“行者”要分清楚,大乘“论师”和大乘“行者”也要分清楚。比如说在思想上,某人属于毗婆沙宗,但发心却属大乘。换言之,菩萨的思想也可能是属于毗婆沙宗的。同理,属于大乘的中观应成师,其发心也可能是属于声闻乘的。然而,已现证空性的圣者,一定是中观应成师。但是这不代表接受或了解中观应成见的人必定是中观应成师,就如同佛教徒并非都要成为某部派思想的论师。要成为某部派的论师,就必须研读该部派的经典,以该部派的方法修持,并且要能如理说法。要成为某部派的“论师”,似乎就得深谙文字!因此,佛教界一般不会把知道某部派的精要,却不以此修持的人归为该部派的论师。

  问:西方宗教使用“上帝”这个词,而佛教不用。可以把空性或涅槃当成上帝吗?若去除自性执的烦恼障,就会了解一切都是上帝吗?

  答:如果把上帝诠释为毕竟实相或真理,就可以把无我当成上帝,甚至当成创造者,因为在空性中,事物生生灭灭。这么一来,空性是一切的基础;因为是空性,所以事物会改变、会生生灭灭。因此,空性或无我就是生灭的基础。

  关于胜义谛和世俗谛(痴障心认为的真理),有些人误以为某一现象因无明心而成为世俗谛,因清净心而成为胜义谛;换言之,误以为只要有自性执的无明,就是世俗谛;而一旦去除此无明,就是胜义谛。其实并非如此。

  世俗谛的梵文是samv…….意思是世俗成规,互依互存与痴障,痴障则是指障蔽实相的无明,samv…..在这里主要是指“痴障”,如同月称在《入中论》中说:

  痴障性故名世俗,

  假法由彼现为谛。

  能仁说名世俗谛,

  所有假法为世俗。

  执自性有的无明心障蔽了无我的实相,因此叫做痴障。痴障心认为是真实的事物,就叫做“痴障心认为的真理”。月称说已证得阿罗汉正果的声闻独觉行者,以及证得八地以上的菩萨,都不再有自性执的无明,所以对他们而言,这些现象只是世俗假名,不是“痴障心认为的真理”;其中“真理”这个词不代表真正的真理,而只是某种知觉认为的“真理”。

  这些世俗现象只有被自性执的痴障心当成真理,清净心则不视为真理。这就是为何世俗法叫做“痴障心认为的真理”:对执着万法实有的痴障心来说,世俗法是真理。那么,世俗法只有对无明心来说是“存在”吗?不是。因为世俗法是有效安立而存在,确定或断定世俗法存在的心就不是无明颠倒的,而是有效的认知。因此,要分清什么是断定世俗法为“真理”的无明心,什么是断定世俗法为“存在”的有效认知心。

  至于“胜义谛”这个词,中观应成派对“所缘”和“无上”有不同的解释:空性是真理,是最胜智慧的所缘,或是最胜所缘的真理,也就是最胜智慧。

  问:您可否谈谈精神疾病中的忧郁症?

  答:精神疾病有很多层次,就像我先前提过的忧郁症,有些目前可能无法治疗。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提到:大体上,功成名就时要小心,因为那时有骄傲和从事非宗教行为的危险;无功成名就时也要小心,因为有沮丧、心灰意冷的危险,对修行不利。这种自我膨胀和自我贬低是相反的情形,必须分开对治。我认为这些对治法跟你的问题有些关联。

  明确说,寂天菩萨建议自卑时这么思维:

  即使是小瓢虫和蠕虫,也有佛性,一旦时机成熟,精进修行,它们就能证得佛之无住涅槃。我今生而为人,有能力了解应修何种法门、应弃何种行为,所以没有理由沮丧。古之圣贤,证悟极高,也都有像我一样的生活经验,并无不同。

  这么思维,就能重新生起意志力。

  问:生起次第的本质是什么?它如何转化为佛之色身?

  答:在心续中,我们有能力因为某些助缘,而能在未来呈现清净相。生起次第是指这种能力已生起、激发的时候。

  问:演化论说较高的生命型态是从较低的演变而来,像是人类从动物演化,可是佛教描写的轮回是在六道中上下流转。请法王调和这两种看法?

  答:演化论和佛教六道轮回论,是在不同情况下而说的。演化论说明我们这个世界的发展,而六道轮回说明个人可能出生在不同的世界,所以这里没有冲突。然而,两者对这世界体系的形成之初有不同的解释,问题就出在这里。世亲的《摄大乘论》说,这世界刚开始出现生命时,其寿命是“不可量”的,其身如神明、如精神体。他们不需要摄取粮食,而是以禅定之食来维持生命。那时没有男性或女性,然而,事情每况愈下,平均寿命愈来愈短,而且会持续缩短,直到只剩十年。所以要把这种理论和达尔文的演化论相提并论,是挺复杂的事。要如何调和?老实说,我不知道。也许我们又得开一下世亲的玩笑了!

  然而,也有可能是两种层次同时进行。也许在座某些人会对以下的神秘之说感兴趣:即使在我们这一代,西藏也出现过几位神子。在我父母那一代,藏北霍尔地区有个人叫做嘎加当纳,是位公认的神子。他的母亲与当地的神明睡了一觉之后生了他。他是位非常有势力且聪明的强盗,没有人斗得过他。这个故事说明人和非人间是可以有关系的。因此,或许最好的妥协方式,是说某一层次的生命经历世亲所描述的过程,也就是往下沉沦;而地球上的其他类生命,则是以达尔文所说的方式演化。

  在我们的西藏历史中,西藏人种是雄猴和女罗刹的后代。或许从母亲的角度来看,这是像世亲的理论;而从父亲的角度来看,则是像达尔文的理论。

  也有人说西藏人是印度某一种族的后代;有很多理论和解释。从多方面来探讨似乎是最好的。无论如何,研究与分析很重要,就像考古学要挖掘、测试和实验。这种分析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佛陀入灭到现在已多少年,也有很多争议。某些宗派认为有三千多年,有些认为是两千八百年左右,有些认为大约两千五百年等等。事实不可能以上皆是,必为其一。我认为这种事情最好是研究佛陀的遗骨,而不是以旧记录来推算,是较理想的。

  某部经典记载,佛陀住在印度时,曾说经过一段时间后,生命将出现在某片湖消退之后的雪地上。在座有些人或许知道,大约在一九四七或一九四八年,彼得·阿夫契内特和汉瑞·哈雷两位欧洲战俘从印度逃生往西藏,之后受雇于西藏政府。阿夫契内特从事建造工作,目标是建立水电设备。他在挖掘水道时,刚好挖到一个有盖的方形箱子,里面有一具完整的骷髅和一些物品,包括挂在脖子上的饰品和小刀。他把骷髅和古器物送到欧洲检验,发现这具骷髅有四千多岁。显然这代表佛陀在印度时,西藏已有人类。因此,经典记载过了佛陀的时代,生命会出现在某片湖消退后的雪地上,必定不是指整个西藏,而是指拉萨地区;在佛陀时代,拉萨必定是片湖。

  还有另一个科学推论支持在佛陀时代,拉萨地区是片湖。一九五三年左右,一群中国考古学家与地质学家来到拉萨河谷北部山脊附近做研究。在山脚下,他们找到一片非常大的化石叶,某位成员说这证实了西藏的历史记载:拉萨地区古时候是片湖。此化石清楚显示拉萨目前的所在地曾经是片大湖,四周树林环绕。综合这些资料,我们发现拉萨这个地区曾经是片湖,但是周围地区早已有了人类。所以,综合经典记载和事实发现很有趣、很有用、很有帮助。

  问:女性有潜能成为登地菩萨、阿罗汉、喇嘛、大师转世或比丘尼吗?

  答:在这方面,男女之间一点差别都没有。有个问题是受比丘尼具足戒时,僧众与尼众都需要在场,但是从来没有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尼来到西藏,所以就不能进行受具足戒的仪式。因此,西藏的沙弥尼在以前是无法受比丘尼具足戒的。但是目前中国大乘佛教有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尼。

  说到受戒,就要知道毗婆沙宗有十八派,分属于四大部:上座部、大众部、正量部与说一切有部。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比丘具足戒,是属于上座部的。西藏佛教的比丘具足戒,是属于说一切有部的。上座部的比丘具足戒有二二七条,而说一切有部则有二五三条。但是若仔细察看,两者的差异非常小,重点是完全一样的。根据说一切有部,为了要举行比丘尼具足戒的受戒仪式,僧众与尼众必定都出席。我们的研究判定:说一切有部目前没有为尼众传授具足戒。虽然律藏有谈到比丘尼的戒律,实际上比丘尼的传承已经中断。但是中国佛教或许情况不同,所以我们正在研究这个问题。

  根据律藏,比丘、比丘尼戒的传承必须回溯至释迦牟尼佛。至于密宗戒,这就不是必要的;具格的喇嘛,可从自身的净相接受到某些密宗修法,但若是反指出家众的戒律,其传承就绝对必须是佛陀传下来的,而不只是源自清净行者的净相。

  若中国佛教传统并未中断,将会很有用。这是佛教界还未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回到主题上。

  止的生起

  禅坐姿势调整正确后,首先必须观出入息。呼吸要自然而缓慢,不是用力或故意非常微弱地呼吸。

  要达到禅定,就要藉由八断行来对治五过失。如同弥勒菩萨在《辩中边论》中说:

  灭除五过失,

  勤修八断行。

  何谓五过失?

  一、懈怠。

  二、忘圣言,也就是忘了所缘境。

  三、昏沉与掉举(如果分开来看,就有六种过失)。

  四、生起昏沉掉举时而“不作行”。

  五、不再有昏沉掉举时却“作行”。

  为了要灭除五过失,就开了八断药方。懈怠的对治法有信、欲、勤、轻安四种。最后的“轻安”不可能一开始就生起,因为“轻安”是指身心完全没有不调的情况,所以心能趋向善法。只在经年禅修才能达到“轻安”。然而,初期先思维轻安的功德是有帮助的。因此,第一个对治法是相“信”禅定的益处。依于信,才会生起追求禅定的“欲”。依于欲,才能“勤”于修习禅定。此四项为懈怠的对治法。

  忘圣言需用“正念”对治。虽然“正念”也能对治昏沉掉举,但是昏沉掉举的主要对治法为“正知”。对治“不作行”用“思”,即是以“作意”来对治。最后,对治“作行”则用“舍”,即舍弃对治法的使用。

  我们可以观什么样的所缘境呢?经文中,世尊佛陀谈到四种:周遍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与净惑所缘。

  周遍所缘。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不管从能观心或所观境的角度,它都可以应用在修止的一切所缘境上。周遍所缘有四种,前二者是从能观心的角度,后二者是从所观境的角度:

  一、无分别影像:止而不观的所缘。

  二、有分别的影像:观的所缘。

  三、事边际性:有两种,一为诸法界;二为诸法实相。

  四、所作成办:此非所观对象,而是禅修的目的,即修止的所有果报,从解脱到证得佛果的一切道种智。

  净行所缘。根据自己最常出现的烦恼,选择对治此烦恼的所缘境来观修。烦恼主要有贪、嗔、痴、慢、散乱五种。贪欲重的人要修不净观。对治嗔则修慈悲观。对治痴则观缘起。对治慢则修平等观。对治散乱则观出入息。缅甸传统则强调出入息念。

  善巧所缘。要变得善巧,有五种所缘:五蕴、十八界、十二处、十二因缘、处非处。

  净惑所缘。净惑所缘有两种:一、观下地粗相上地净相。二、观四圣谛。后者包括观无我。

  这是一般对修止之所缘境的简述。那么,我们应该用哪一个所缘境呢?这是依你的根器而定。如上所述,贪欲重的人要修不净观,嗔心重的则修慈悲观,散乱心重的则要观出入息。然而,有时候不观上述所缘而直接观心也很有帮助,虽然以观心来修止比较困难,而且气不顺会产生焦虑、精神崩溃的危险。我认识一些以观心来修止的人,他们总是会变得有点紧张。

  了解空性的人可以空性为所缘境,在不分别中把心专注于空性而得定。密乘行者也可以观自身为佛身。若不是密乘行者,则可观面前的佛身;同理,非佛教徒可以观耶稣基督。观明点、种子字等等所缘也可以。这种修法在佛教与非佛教系统中都很普遍。

  佛教徒若是观佛身,是观想佛身出现在面前,与眉同高,约四尺长。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观想佛身很小,才能让心更容易专法于所缘境上。观想佛身很重也有帮助,能让心维持不散乱。还要观想佛身很明亮,才能让心不昏沉。

  首先,你要凝视雕绘庄严的佛像,不管是塑像或是绘像,以确知其容貌特微。讲个笑话:若你采用画得很烂、脸部歪曲的佛像,之后你开悟时,就会成为歪七扭八的佛!

  不管你采用哪一个所缘境,都必须要持之以恒、不能背离。你不能每天都换不同的的所缘境:大小、颜色、形状都要固定。一直到你禅修合格之前,你都必须以同样大小形状的所缘境做为观想对象。

  心住所缘时,应如何修?你努力修持的止,有定与明两种性质。修止,若只是心定,能安于所缘境,是没什么了不起的;心的清明,觉醒才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清明不只是说所缘境很清楚,还指能观的心必须非常觉醒。不仅如此,清明还必须很“强烈“,也就是全然的觉知。

  障碍心定的是掉举。对我们来说,掉举是心散乱的主要形式;这种掉举是指心攀缘所欲之对象,因此是在贪的范畴内。另一方面,障碍心清明的是昏沉,因此你刚开始需要让心不散乱,让其清明地专注于所缘境。

  如果心安于所缘境而变得呆滞、模糊、好像你在椅子上打瞌睡,这是昏睡,即心很沉重、模糊。这是昏沉的原因,但不是昏沉。这时,所缘境不清楚。另一种情况是所缘境清楚,但心不是“非常”清明、“非常”觉醒,也就是能观的心虽然灵敏,却不强烈,就是最粗重的昏沉。若是心清明,但是不强烈,是中昏沉。最微细的昏沉是心的清明有强度,但不够强烈。一般认为最微细的昏沉是一项最糟糕的问题,因为很容易就误把它当作圆满的禅定境界,所以很难觉察。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所缘清晰,心也清明,而且有相当的清明度,那么被这种微细的昏沉影响又有什么过失呢?即使你久住于微细的昏沉,且心愈来愈集中,鼻孔的气息也愈来愈微细,问题是你的神志愈来愈呆滞,你变笨了。因此,不被微细的昏沉影响很重要。

  要采用什么技巧防掉举与昏沉的出现?首先,你必须以正念来系住所缘。之后,当你正念很强、不为所动时,这种强大的正念就会引发正知;因此,正知的起因有一项就是强大的正念。正知是检视心的心所,判定是否出现了昏沉或掉举。正知有粗细两种。粗是指掉举昏沉出现之后,才生起正知;细是指掉举昏沉出现之前就生起正知。要生起强大的正知,还有一个不共的因素,就是不断地使用心的小角来觉察。心的主力是不断安住在观想的所缘上,但是心的一小角要觉察有没有出现掉举或昏沉。

  如果心变得很沉滞,掉举就不会出现,一直到心的了知力下降的程度;这时心就较不会散乱,但是有昏沉的危险。同理,如果心的了知力太强,就不会有昏沉,但是有掉举的危险。因此,你必须从自身经验取得平衡点:当你发觉心太亢奋、有掉举的危险时,你知道要降低心的了知力来调整。同理,你必须从自身经验学习观察心到什么程度会变得太沉滞、有昏沉的危险;这时,你必须立刻知道要调高心的了知力。这是主要的修法。

  那么,使心活跃或沉稳有什么方法呢?要使心活跃,就要想想能使心活泼愉快的事,但不是会引起欲望的事。比如说,你可以思维修止的价值、生而为人的价值或拥有人之智慧的价值。这么思维,心就会有勇气,就能提高了知力。

  如果用了上述还是无法去除昏沉,则最好结束这炷香的静坐,去明亮的地方,或是视野了阔、一望无际的高处。也可以去吸吸新鲜空气,或洒些冷水在脸上,然后再回来继续打坐。

  如果心变得太亢奋而散乱,什么才能降低心的了知力呢?摄心的方法是思维能使心冷静的议题,像是轮回之苦,或是想“过去我因散乱而功亏一篑,而现在我又会因为散乱而功亏一篑。如果现在不注意,对我是不好的”。这样会降低心的了知力。

  因此,修止的行者必须处在一种境界,就是一思维这些议题,心就能马上调整。所以在修止之前,你必须大量分析来亲证许多议题,像是跟四念住有关的议题。修止的时候是在修定,而不是修观,但是如果之前有大量分析这些议题的话,思维的力量仍会留在心里,可以被唤起。因此,如果为了使心活跃或沉稳而转向思维这些议题,心就会立刻受影响而调整。如此一来,如果过去已亲证了这些议题,那么思维禅定的价值或人生的价值就会立刻使心活跃,而思维肉身的本质或修不净观等严肃议题,心就会立刻觉稳下来。若心不清明,有时候把心投入虚空,也能提起精神。

  行者必须觉察昏沉和掉举何时生起,必须知道对治的方法。要对症下药。如果昏沉和掉举没有生起,而你却用太多的正知来觉察,就有忘失所缘的危险。这时,你必须用方法来保持觉醒,并持续地安住于所缘上,这样就好。

  如此修止,你会经过九种心理境界,叫做“九住心”。第一住为“内住”:藉由听闻禅定价值的力量,心住于所缘上。接下来,心更能够持续地住于所缘,此为第二住,叫做“续住”。之后,心在散乱和内住间摆荡,散乱会渐渐减少,而大部分是稳定的状态;虽然偶尔会有一点点的散乱,但是心能立刻回到所缘上。这是第三住,为“安住”。

  刚开始住于内在所缘(第一住)的时候,行者会觉得妄念比以前更多,甚至到对妄念的数量感到惊奇的程度。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妄念更多,我们只是觉察到妄念有多少。比如坐禅的时候,我们似乎比平常生出更多唾液,身体更觉得发痒。其实我们平常就是这样,但是通常我们没有注意到。在第二住的时候,因为心能持续住于所缘一阵子,所以即使妄念继续生起,你也觉得妄念偶尔会稍作歇息。到第三住时,你会觉得妄念疲劳了,这代表妄念不再那么活跃,且运作变得更缓慢。

  从第四住“近住”开始,心就再也不会离开所缘;行者再也不会有忘失所缘的危险,而能安住于所缘。然而,能够安住在所缘上时,微细的昏沉与掉举还是会产生。这种情况可以用教室里的小孩做比喻:虽然他的身体坐在椅子上,但是他的心在想别的事。心的主要部分是住于所缘,但是心仍会受微细的昏沉与掉举的影响,行者已产生正念的力量。

  第五住是“调顺”。这时,行者已度过了粗昏沉与掉举的危险,但是更容易产生微细的昏沉。这时,行者必须生起正知的力量。在第六住“寂静”时,微细的掉举更容易产生,因为在前一住时,行者为了对治昏沉而非常念念分明。对治法还是正知的力量。在第六住时,正知的力量已趋于圆熟,成为合格的正知。

  第七住为“最极寂静”。这时,不管是粗或细的昏沉掉举都很难产生困扰,但还是需要非常用功。虽然这时不可能产生多么令人困扰的昏沉或掉举,但是心底仍须清明观照,免得又出现昏沉或掉举。第八住为“专法一趣”。行者只要在打坐的一开始就想:“我必须小心让昏沉与掉举生起”,就足以预防昏沉与掉举的产生了。

  第九住为“平等持”,可以比作某人念诵真言念得很好,以至于真言会自然浮现,只需要一个起头,之后就会自然唱诵。修无上瑜伽密续的行者,这时可以修圆满次第。在生起次第时,行者证得九住的定力,但是如果能够练习圆满次第,这时不一定要证得准备进入初禅的未到定。

  我将不会解释六力和四正勤。今天下午我们会讨论真正的止。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