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八 菩提心
嘉瓦仁波切:论四圣谛、轮回和敌人 八 菩提心
星期四下午
八、菩提心
打坐最好的时间是早晨,
但是就像不断烧柴才能随时取火,
你必须持续保持心的宁静,
让前一支香的定境,不在下一支香开始前就全部消失。
问答:
问:你说中观宗认为一切心都是颠倒的,只有现证空性的智慧心不是,请你解释。
答:一切二元对待的心都一定是颠倒的,因为五蕴似以自性在此类心识中现起,但实无自性。现证空性的智慧心,因为已经探究了所缘境而发现无自性,所以能了解万法皆空无自性。除了佛智知道万法实相外,任何心识在认知世俗法时,都必然会出现万法似乎以自性存在的假象。因为这是心认识错误的相分,就说心是颠倒的。
问:如果要用推论的方式来验证佛教义理,那么要如何安立死后到投生的心识阶段?
答:主要是由经验而得知的。然而,若要解释经验之外的心识层面,那么有许多事情虽然不是很秘密,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就非常秘密、模糊。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这些现象非常秘密,所以他必须用“圣言量”的推论方法,包括早先提到的研读经典。不管怎么说,有人记得转生的情形,也有人记得死亡的情形;对后者而言,心识经过的阶段就不是秘密的,而是明显的。
问:日前您提到天子魔,说他们总是障碍行者的修道。大乘行者若知道此魔其实是来自内心,您建议要如何来摆脱这些魔?
答:天子魔是归类在欲界六天里,明确说是属于“他化自在天”。我们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也曾经转生为天子魔。我们全都当过恐怖的魔,全都当过!至于被天子魔骚扰时要用何法,密宗里有修护轮法,但是最好的方法是观修慈心。释迦牟尼佛生前的十二相成道中,有一相是在成道的前一晚,以观修慈心来降魔。
如果你从恶梦中惊醒,有时候即使一直念诵真言或修护轮法也没有帮助,但是观修慈心反而有效,所以这是最好的方法。
问:如何才能研读佛法、每日修行而不执着?
答:有些情况,即使是善心,也可能是藉助自性执。因此,有些经典说,即使把无常的身心五蕴执为自性有的我和我所有,也可以是成佛的助缘,也就是以我执做为初步修行的所依。比如你刚开始观修悲心时,都要利用自性执,但是如果你为此而忧虑,决定不继续观修悲心,就不对了,因为此时你没有别的选择。要去除自性执和执着,你不能只是逃避不修,这样是无法去除的;反之,为了要减低自性执的力量,你必须亲证跟自性执相反的无我;光是逃避不修没有用。因此,如果你渐渐执着修行,就要再加紧修行来去除这种执着。不要只因为发现对修行开始执着,就不修了。
然而,若是你执着物质,就最好要抗拒这种执着。佛法教我们对物质要少欲知足、不执着;但是没有说对修行要知足。两种观点是不同的;在第一种情况,令人产生执着的物质要舍弃;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令人产生执着的修行却要坚持。两者必须以此观点来分辨。
问:观身是苦是禁止对身体有益的保养吗?是禁止身体享受最大的快乐吗?
答:佛法观身是苦,并不代表要忽视身体。就像圣提婆在《四百论》中说:
虽视身如敌,
仍需保护身。
依此身,才能成就大愿。像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依如筏之人身,
脱离苦之大河。
我们应视身体为利他的资具,因此要以不执着的态度来滋身、健身。
问:为何证得空性智慧,贪嗔等恶念就会消失,而慈悲等善念却不会?
答:这要看发心是否出于前面所说的有效认知。比如生起慈悲心时,也可能掺杂烦恼;因为这种慈悲是出于推论。比如生气的时候,你可能这么推论:“这个人曾经伤过我,所以我要好好整他!”但是你仔细瞧瞧,就会发现这个推论没有道理,还自我找麻烦。长远来看,最好是不要生气。
密宗里有个法门用忿怒来修行,但是这不代表光是忿怒而已。虽然发脾气那时的动机是忿怒,初发心却非常慈悲。因为时间的关系,讲到这里为止。
“止”的成就
每天应该要打坐多久?刚开始最好是短频繁。初学者若想坐得久,就不可能坐好,反而会觉得疲劳,陷入邪定的危险。因此,静坐十到十五分钟比较好,但是一天要多次。
打坐最好的时间是早晨,但是就像不断烧柴才能随时取火,你必须持续保持心的宁静,让前一支香的定境,不在下一支香开始前就全部消失。根基好的行者,不用多久,顶多一年或甚至数个月就能修定成就;然而,这是对具足一切善因缘的人来说。
我上堂课最后讲到,处于定中就能自动安于第九次第定,叫做“等持”,不再有昏沉或掉举的过患。这时,身心不调的状态,如身心无法用于行善的情况,就会渐渐消失。目前,我们的心无法依愿而行,但是“等持”成熟之后,这种恶心所的力量就会减弱,最后生起“心轻安”。
“心轻安”快要出现时,头部会有麻痒的感受,这是因为内气盈身的关系。这不会不舒服,反而令人愉悦,就像把一双暖手放在刚刚剃完头的头顶上。麻痒的微兆,据说是出现在“心轻安”刚要生起之前,一些已修定成就的行者的确如此报告。
依于“心轻安”(柔软心)的力量,调顺的气就会在身内循环,这是“身轻安”的起因。内气遍及全身,身体无法依愿行善的恶心所就会消失,产生“身轻安”。“身轻安”又会引发身的“妙轻安”,让整个身体感到安适。虽然这种感受真的很令人喜悦,却跟密法所说的“妙乐”无关,因为我们没有专注在身体的重要气轮上,而只是把心专注在所缘境上,这只是止的力量而已。
身的妙轻安让身体感到愉悦,进而产生心的“妙轻安”,让心感喜悦。起初,心的妙乐会强了点,但是心会渐渐稳定,安静下来,而达到“舍念清净”。从此,就具足五禅支了。
心成就了五禅支,外在的好坏所缘境,亦即产生贪、嗔、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就不会像以往看来那么坚固;禅定成就之后,外境就不会显得那么具体。从禅定的经验来看,所缘境不再生起,行者立刻摄心。这时,心就没有以往向外散乱的危险。外在的干扰减少,心继续处于心性的明觉之中,分别好坏的念头也会因此而减少。即使这些念头出现,也会像泡沫随起随灭。
处于舍念清净的另一特征,是不会意识到自己身体等外境的存在,而是心融于无瑕的空性。
修“观”
修止成就的价值在哪里?代表在声闻、独觉或菩萨乘的修道上有所成就吗?如先前所说,佛教和非佛教徒都有止的修行,因此,止的本身并不代表在任何修道上有所成就。然而,虽然修止成就不代表境界很高,却很有用,因为这种定力是更高证悟的基础。
那么,除了修止之外,还要修什么呢?以止为基础,就可以修得世间智和出世间智。
世间智
佛教和非佛教徒都有世间智。在修止的过程中,要视目前的定境是粗重的,而更高一层的定境是较平静的。你要知道下表的三界和九地。
3无色界
地:世间顶(非想非非想处)(第九地)。
无所有处(第八地)
识无边处(第七地)
空无边处(第六地)
1 色界
四禅(第五地)
三禅(第四地)
二禅(第三地)
初禅(第二地)
1欲界
欲界(第一地)
要达到初禅的行者,视其目前的欲界既粗重又不平静,而认为初禅是殊胜、平静的。要成就真正的初禅,就要经过“七作意”。成就止的时候,就会成就第一作意“专注一缘勤修作意”。伴随这个作意的是不忧不喜之感。要成就真正的初禅,还必须经过其他六个作意:“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之后,才会成就“加行究竟作意”,即真正的初禅。
成就止之前,都是修定,但是到了“了相作意”,就开始修观,生起观慧。“了相作意”里所观的“相”,有些是属于初禅的相,被视为平静的;有些是属于欲界的相,被视为粗重的。反复观这些“相”,心就渐渐有力量,能去除欲界九品粗烦恼相。修“远离”、“摄乐”与“加行究竟”三作意而能对治欲界的九品烦恼时,就成就真正的初禅。
要达到二禅、三禅、四禅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界定,也要经过同样的次第。如之前所说,轮回的流转并不固定,因此佛教徒认为,我们都会体验这些定境。然而,目前我们的心处在欲界,就障蔽了其他八地。
出世间智
在出世间法上,我们以止的心来观四圣谛,分析什么要取、什么要舍,或要微细地观无自性,来证得出世间智。修行者除了思考模式已转变外,还以止来修观,逐一分析所缘境、四圣谛或空性。虽然修止的时候,已经去除干扰禅定的昏沉和掉举,但是修观的时候,仍然会有另一层次的昏沉和掉举干扰慧的生起。这种昏沉和掉举与之前的时候不完全一样,但是仍然必须克服。
观的力量也和止一样,能渐渐导出身心轻安,只是程度更大。观的力量一产生身心轻安和妙轻安,就代表修成了观慧。从这时开始就是止观双运了,这是我们了证空性各种层次的有力工具,可以消除业障。
四神足的议题里,有关修止的探讨就此结束。
五根和五力。接下来谈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属于加行道的前两地“暖”和“顶”。当五根的能力增强,不被逆境所动时,就变成五力,属于加行道的后两地“忍”和“世第一”。
五力是什么呢?声闻乘和大乘相同的诠释为:第一个“信”,是关于四圣谛的取舍。“进”是对该怎么取舍四圣谛很有热诚。“念”是不忘这些取舍。“定”是对此取舍要专注一心。“慧”是逐一分析这种取舍。
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说,大乘认为“信”是三皈依,其不共诠释是以菩提心三皈依,因此心中恒现三宝。大乘还主张成佛是修行的目标,而且要达到最高的证悟。因为这些特性,大乘的皈依优于声闻乘和独觉乘。
“进”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的热诚。“念”是不忘菩提心。“定”为非概念心。“慧”是了知万法虚妄不实。
同样地,菩萨也不只为自己修四念住,还为其他众生。因此,除了所观境和观想次第稍有不同外,声闻、独觉和菩萨乘修三十七道品的方法都很相似。
七觉分。接下来是七觉分,属于见道位。我就不详述了;简言之,七觉分是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八正道。在修道位时,会成就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我也不解释了。
声闻和独觉行者修三十七道品可证阿罗汉。各宗派除了对空性的意义解释不同外,都主张三十七道品的次第大致是如此。
菩萨道的特色
什么是大乘?菩萨道的次第是什么?我们先谈重视他人甚于自己的菩提心。大乘道需要菩萨的大菩提心,菩萨不只追求自身的利益,还承担利益“所有”众生的责任。发了菩提心,就进入大乘;未发菩提心,就不能算是大乘行者。菩提心确实有大威力;它不仅帮助宗教徒,也帮助只在乎现世的人。快乐的根源是利他——为他人服务之愿。
发菩提心的因素是四因、四缘、四力,但是我在这里不做解释。我们来谈谈如何修菩提心。有一种修法是弥勒菩萨传给无著的七支因果发心;另一种是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和寂天菩萨的自他平等和交换。
菩萨提心的本质是什么呢?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说:
发心为利他,
欲正等菩提。
这是以利他为导向而欲求开悟,其中包括两种愿:以愿利他为主,而愿自身开悟是为了实现利他之愿。
狮子贤在《现观庄严论明义释》中对这两行话蝗出假设性的诤论:
第二行的“欲”这个字代表有两种“愿”——愿利他和愿自身开悟,而“愿”是心所,然而,发“心”一定是心王,因此,用发“愿”这个词来描述发“心”是不适当的。
对此异议,他答辩:用发“愿”来称呼发菩提“心”,是以且伴的心所——愿自己成就正等菩提的心所——来称呼心王。同样地,愿利他的心所是因,发菩提心是果,在这里则是以因名果。
菩提心有几种?从本质来看,有愿菩提和行菩提心两种。印度和西藏学者对这两者的差异有不同的诠释,但是大部分认为,如果只发菩提心,却还没受菩萨戒,就是愿菩提心,因为这时主要只是希求:“要是我能开悟就好了!”发了此愿,也了解到要成佛就一定要行菩萨道之后,就会努力发大愿学习和行菩萨道。因此,当行菩萨道的愿强烈生起时,就会“决心”行菩萨道、受菩萨戒。从此,菩提心就不光是想成佛的善欲,不包括行六度的誓愿,这才是真正成佛的方法。因此,这叫做“行菩提心”,因为这时心才真正走上了成佛之道。
就菩提心的道位来讲,有四种:一、胜解行地发起胜解菩提心,这是从资粮道到加行道。二、前七不净地发起清净增上意愿的菩提心。三、八至十的三清净地发起异熟菩提心。四、佛地发起断障菩提心。
在修五道(还包括资粮道的三个次第)和菩萨十地(从见道到修道)的过程中,因为发心有不同的心所助伴,所以有二十二种发心。在这里不须解释了。
如何用七支因果发心来训练发菩提心呢?发菩提心的根源是悲心。在发起大悲心时,只要对深陷苦海中的有情众生有紧密、欣喜、亲爱之感,就代表对他们有悲心。因为如此,再加上我们此生最珍惜、亲爱、紧密的人通常是母亲,所以我们应该把所有众生视为母亲。然而,有人说这只是个例子;你要把众生视为你觉得最亲爱的人,不管他是你的母亲、父亲、另一位家人或是朋友。
什么是七支因果发心?第七支的发菩提心是果,而前六支是因:视众生如母、知母恩、报恩心、慈、悲和殊胜的利他心。如果在培养视众生如母之前,没有先自他平等,心就会是偏的。因此,自他平等是前行。
先前我解释轮回无固定性,但是没有详细说明。在八苦、六苦等等的描述中,有一苦是朋友与敌人不固定,这在我们今日不是再明显不过的吗?敌人、朋友和非敌非友的共同处是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或非敌非友,而是有时候是朋友、敌人或非敌非友。因此,不能片面判定某人是我的敌人,就应该要远离,或某人是我的朋友,就应该要珍惜,或某人是非敌非友,就应该漠不关心。反之,三种人都曾是敌人、曾是朋友,也都曾是非敌非友,比如某人去年伤了你,但是今年帮助你,而另一位去年帮了你,但是今年伤害你,这两人难道不是同样的吗?你在禅修时应这么思维。
禅修时,还要观想前方有三个人——你不喜欢的敌人,你喜欢的朋友和一个你不在乎的非敌非友。这时我们心中会(1)对其中一人有亲切感,并想着:“这是我的朋友。”(2)对敌人反感,即使只是想像而已。(3)对非敌非友毫无感觉。现在我们必须想想为何会产生这些感觉。原因是第一位暂时帮了我们,第二位暂时伤了我们,而第三位无益亦无害。然而,就无始轮回的漫长过程来看,我们不可以肯定在这世帮了我的人,在每一世都是如此。
禅修时这么思维,最后即使面对大贪或大嗔也能如如不动。渐渐地,这种偏见减少了,而你会肯定片面把人分为朋友或敌人是错的。
这时,你可能会开始想,既然每个人都曾经帮过你,也伤过你,就不宜有偏见,也许孤立自己不和任何人接触还比较好,但是这样也不自在,对不对?和人接触是必要的,而既然要接触,就要结好缘。要结好缘,你就要思维再怎么样也不能抛弃这些人,因为没有人没当过你的至交,像是母亲、父亲等等。
这时,要思维无始的轮回,不管是胎生或是卵生,都要有母亲,因此既然我们出生过无数次,就可以推论必有无数的母亲。
如果下这种肯定的结论有困难,认为每个人都当过你的母亲,那么就看看否定的结论行不行得通,认为没有人当过你的母亲。这个结论是说不通的。因此,即使你仍然存疑、无法判定哪个结论正确,也最好选择较安全的立场。
之后,你要思维,当众生是你的母亲或至交时,他们是多么仁慈地保护你,就像你这一世的母亲一样。你要慢又仔细地思维他们的仁慈,而不是敷衍了事。要让他们仁慈的影像真正在你心中生起。我已经解说过如何在禅修中扩大这些思维,所以在这里就细谈每个步骤了。
思维众生的仁慈之后,下一步是发起报恩心。当你认为“我必须报答他们的仁慈”时,他们就会在你心中呈现非常亲近的那一面;这是第四步“慈”,对每位众生的亲爱欣喜之感。之后,思维苦苦:这些人是如何深陷于苦而想要快乐。如果早先在研究四圣谛时,你没有好好思维,就绝对无法完整地发起第五步的悲心。比如说,因为我们没有清楚思维苦的范畴而有所偏狭,就很容易对街上的穷人产生些许悲心,而对有钱人生不起一点悲心。这就显示了我们执着轮回中较兴旺的那一面。
刚开始要发起悲心,观想非常贫穷的人的确比较容易,但是接下来,就要思维坏苦:虽然有钱人目前不像在受苦,但其造作将带来苦果,要不然他们过去已造了苦业;虽然他们没有受到苦的业报却有苦的因。因此先以思维身心受苦的人来培养悲心,之后,就要扩大此思维,观想正在受坏苦的众生。最后,思维行苦:众生是如何受苦的摆布,无从挣脱;被苦制约,无法自主。
这么一步步思维,你的心就能逐渐涵盖一切众生,愿他们脱离苦海,这才叫做悲心。悲心有很多种:无缘大悲、法缘悲、众生缘悲和掺杂欲望的悲,我们通常只有最后一种悲,因为只要出一点小差错,我们就立刻生气。
就智慧而产生的悲心来说,有观察众生只是受苦而产生的悲心。更深一层是观众生无常、无我(无自给自足、坚实存在的实体)。再更深一层,是观察生无自性。
“法缘”悲心的不共特色是什么?是有办法发起“我将使所有众生离苦”的意志,而不是光想:“要是所有众生都能摆脱苦就好了!”由法缘悲产生的强烈、要所有众生离苦的意愿,就是第六支“殊胜的利他心”。
产生殊胜的利他心,认为自己会利益所有众生,让其离苦得乐,之后,就要分析自己目前是否有能力达成这个目标。你会发现目前没有能力。在这之前,你努力发愿利他,现在你要转为愿自己开悟。如之前所说,我们需要“两种”愿——愿利他和愿自身开悟。
至于如何才能大大利益他人,一般佛教的次第是这样的:个人吃饭个人饱,要快乐,众生就必须亲自体会和修行。因此,帮助他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导”应修何种法门,应弃何种行为。唯有证得一切道种智,你才能掌握个中三昧。如之前所说,唯有完全去除业障才能证得一切道种智,究竟成佛,才能自利利他。这么思维,你就会觉得为了要彻底利益他人,开悟是必要的。佛有法身和色身两种身。佛是以话语开示法义来利他;而要让听者领受佛语,就得示现色身,这就是为何色身叫做“利他之身”。此外,要证得这种色身,就必须觉行圆满、业障净除。佛的法身就是觉行圆满、业障净除,也就是自利。如此一来,色身就和愿利他有关,法身则和发愿自身开悟有关。
以七支因果发心来修菩提心的讨论到此结束。
自他平等与交换
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对如何修自他平等与交换有详尽的说明。首先,要建立自己与他人的平等性,因为每个人都同样要离苦得乐。《入菩萨行论》有十章,其中第八章是谈论自他平等;自他平等的基础是在第六章的“忍辱”,说明敌人很重要、很有价值。因此,修自他平等要结合这两章的内容。
《入菩萨行论》的第一章点明发菩提心的利益;我们应该要重复思维这些利益。之后,我们必须累积善业,并且在七支或八支行愿的修法中受持菩提心;因此,第二章谈论七支行愿的前三支,到忏悔业障为止。这就是为何第二章叫做“发露忏悔”。寂天菩萨在这一章以非常发人省思的方式说明无常:不管目前生活多么美好,都像是南柯一梦,而被唤醒之后,什么也没留下,除了回忆。
第三章,寂天菩萨解释七支行愿的后四支,然后描述如何在修法中受持菩提心,所以这一章叫做“受持菩提心”。之后,他基本上是解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等六度。第一项布施的描述分散各处;持戒也没有专章讨论,但是第四章“不放逸”和第五章“护正知”就是清净戒的方法。第六章为“忍辱”,第七章为“精进”。他对精进的开示特别好,因为他教我们如何精进而不掉入极端。
第八章,他主要说明如何藉由自他平等与交换观想来达到心的等持。为了要达到心的等持,我们必须摄心;因此,他提到闭关的好处与欲望的坏处,是在这个情况下,他才对男性谈到女身的不净。第九章,他解释空性智慧。这里有很多辩论;非佛教徒的主要反方是数论派、吠陀派和弥漫差喀派。而在佛教宗派方面,他首先反驳经部宗,然后详细地反驳唯识宗。之后,他解释中观应成见,完整精采地解释万法是胜义空而世俗有。提到四念住时,他解释了无我,但是他不是从苦、集、灭、道或身、心、法来思维,而是从最究竟的空性来思维无我。他也提到成佛后,所有身语意都是心无所住地造作。
最后第十章是回向。传说在第九章中,寂天菩萨说了个偈子:
当实无实法,
悉不住心前,
彼时无余相,
无缘最寂灭。
说完,他升天去了南印度,从此之后,就再也没回北印度了。因为《入菩萨行论》是由他的弟子写的,所以他的离去造成两种版本,各有不同的偈子数量。也有故事说一些学者去南印度问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的内容。
这就是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的基本架构。假装我们已经完整讨论过了;这真的是现代方法,不用花很多时间!明天,我会简短说明如何修自他平等与交换。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