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解脱正道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解脱正道
【第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者,如室利胜逝友云:「沉溺三有流,苦海无边底,喜掉无厌畏,何物在我心。贫、难求、护、坏,离及病老衰,入恒炽然火,觉乐宁非狂。」又云:「噫,世具眼盲,虽现前常见,后仍不略思,汝心岂金刚。」当自策励,修习生死所有过患。】
就如同室利胜逝友说的,我们沉溺在三有的苦海之中,没有边也没有底,而我们居然「喜掉无厌畏」,欢喜它,然后放逸散乱、不专注,一点也不厌畏。到底是为什么呢?「何物在我心」,我心里是不是被什么东西蒙蔽了呢?我们被无明的业习气所蒙蔽,实际上的真相是「贫、难求、护坏,离及病、老、衰」,就是在三有中一切贫乏、所求难得、不能保护、一切失坏以及终究会分离、病、老、衰等,因为这样,所以「入恒炽然火」就是处在从来没停止过的、非常厉害的无常大苦当中。而我们却在这里边觉得快乐无比,我们岂不是疯狂了吗?这个特点要常常多加观察。下面「噫」是一个惊叹词,说世间的人都是开眼瞎子,我们有眼睛,但是看不见事实的真相,这件事情明明就在眼前,居然不会稍微去想一想,我们的心真是硬得像金刚一样。所以应当策励自己的内心,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生死轮回当中种种的过患。
【如《七童女因缘论》云:「见住世动摇,如水中月影,观欲如瞋蛇,盘身举头影。见此诸众生,苦火遍烧然,大王我等乐,出离往尸林。」】
见到在这个世间的一切,就像月影在水里面,永远在动摇,处于无常当中。不但如此,我们心里的欲望,就像瞋蛇,叫它瞋是因为这个欲望像已经发了怒的毒蛇。「盘身举头影」,如果蛇在一般状态下,牠不会攻击你,如果盘起来、头昂起来,就是牠正要攻击的时候。平常我们的三毒就是呈现这种状态,随时一有什么状况,它就会来攻击我们,我们内心对世间种种的渴欲都是这个样子。由于见到所有的众生都被各式各样的苦火不停的燃烧,所以「大王我等乐,出离往尸林」,真正希望的并不是世间的一切,而是希望到尸林中去修行。「尸林」就是尸陀林,也就是坟场。古人修行并不希望住在很舒服的地方,往往会到尸陀林里边,因为看见那些死尸又脏又臭,心中想:看哪!这就是我的缩影,我无始轮回以来都是这样。看见这个情况,他自然就不会引发自己的贪欲。现在我们在这里住得开心、吃得高兴,大家闲谈你是我非,根本不会想到,我们忙了半天结果也就是这样;如果透过这个境界策发,就算不想好好努力地修,它也会策励我们努力。
【依正世间,刹那不住灭坏无常,犹如水月为风所动。诸欲尘者利小害大,等同毒蛇身所现影。又见五趣,炽然三苦大火烧恼,由见是故厌舍三有,生如北方孩童之心,欣乐欲得出离解脱。】
这几句话就是解释上面的颂文,也就是大师给我们的教诫。整个的世间,可以分成依、正二报,正报就是我们的身体,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异熟、造作等流等;依报是指我们身体所住的世间,就是领受等流跟增上果等。实际上不管里边的身心、外面的世界,刹那刹那都在无常的行苦、坏灭当中,就像水里的月亮被风所吹,一直在飘动一样。而世间我们看得见的欲尘,虽然有一点小小的利益,但是害处非常大。唯一的利益就是凭着这个我们可以修行,如果不拿这个东西来修行的话,则一切都是害处,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就像我们为着吃要忙好久,结果短短十几分钟就吃完了,可是从地上种出来一直到煮熟,你看要花多少时间?而且不单单吃完就算了,等一下还要拉,还要多少麻烦!如果认真去思惟这件事的话,的确会发觉这里边的问题很多很多,这样我们才能看这个世间欲尘就像毒蛇一般,「盘身举头影」,头已经举起来盘在那里,我们随时会被它伤害。进一步又看见在五趣当中,都被三苦所逼恼,所以对整个三有升起很强烈的厌离心,就像西藏北方孩童吃蔓菁的例子一样。
【北方孩童者,传说北方炒面稀贵,于日日中唯食蔓菁,孩童饥饿欲食炒面,向母索之,母无炒面给以生蔓菁,云我不要此,次给以干蔓菁亦云不要,次给以新煮者又云不要,更给以熟冷者亦云此亦不要,心不喜曰,此都是蔓菁云。如是我等,见闻忆念世间安乐,一切皆应作是念云,此是世间,此亦世间,此皆是苦,非可治疗,发呕吐心。】
这里是告诉我们,厌患三有要生起像什么样的量?大师举出西藏北方孩童,比喻希望出离的心。在北方要吃到炒面不但很贵而且非常难得。他们通常都吃蔓菁,像萝卜一样,是青色的,他们那里只有这个东西。就比如以前在台湾,人们很穷的时候吃蕃薯签,在大陆北方的话,他们就做窝窝头吃,这些都是一般的贫民食用的东西。喻中这个孩子饿了,希望要吃炒面,向他的妈妈要,妈妈没有,就给他生的蔓菁,孩子说这个我不要!然后给干的,干的也不要!再给新煮的,也不要;煮熟了以后冷的也不要!不管你给那一种,他心里都不欢喜,说这些都是蔓菁,他都不要。同样地,只要在三有中轮回,不管天上也好、人间也好、苦也好、乐也好,乃至于不苦不乐(苦苦、坏苦、行苦),不管那一种形式,都是苦,我都不要!尽管形式上面,一个是新鲜的,一个是干的,一个是煮熟的,或煮熟以后冷却的,可是一样还是它。所以我们对世间的安乐也应该要这样想:这个是世间,那个是世间,不管它怎么变,变来变去都是世间,要一看见它,心里面就讨厌,讨厌到一看见就要吐出来一样的程度,这么难受。
【如是思惟,昔从无始漂流生死,厌患出离及思今后仍当漂流,令实发生畏惧之心非唯空言。】
进而思惟无始以来由于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漂流在生死当中,现在了解在生死轮回当中的害处,感到厌患,希求出离;也知道假定不好好如理思惟,以后还会如此轮回下去,使内心生起非仅空言的真实畏惧之心!
在座的诸位,都是真正最幸运的。平常世间人看起来这么多的好东西,实际上就像前面说的蔓菁,不管是生的、是煮熟的、是冷的,都是外面加上一点糖衣,里面却是毒药。我们现在虽然还没做到如理思惟,可是正在一步一步地远离世间,慢慢深入佛法。我想起一件小事情来,前天牙医来给我们看牙齿,虽然我们寺里的人牙齿都或多或少有些毛病,可是据这位医生说,比起外面的人,我们这里的状况算是最好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跟着外面的人走,比如说世间人都认为巧克力糖最好、最名贵,送一大堆给你吃,于是蛀牙,然后身体呈酸性的反应,将来得什么癌症、洗肾一大堆的病,结果是一起造恶业下地狱,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身体是这样,心里面受这种习惯性的毒害也相同,我们生生世世就是在这个地方轮转!妙的是,人家还说我们这些学佛的人好可怜,再不然说这些人是疯子。我有的时候会想,到底谁是疯子实在很难讲!
【如《亲友书》云:「生死如是故当知,生于天人及地狱,鬼旁生处皆非妙,生是非一苦害器。」生生死中乃是一切损害根本,故当断除。此复要待灭除二因,谓烦恼、业。此二之中,若无烦恼,纵有多业亦不受生。若有烦恼,纵无宿业率尔能集。故应摧坏烦恼,坏烦恼者,赖修圆满无谬之道。】
只要是在生死轮回当中,不管是哪里──天、人、地狱、饿鬼、畜生,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一旦有生,就是苦苦之器,注定受无量苦。一切损害的根本就在这里,所以应该断除。而要断生死果,就必须要灭除它背后的原因,也就是烦恼和业。这两个当中,真正的原因是烦恼,所以应该对治烦恼,因此一定要修正确、不错误的道。
前面已把共中士道第四科,决择能趣解脱道性简单地讲了。实际上我们学的时候,也是要跟着不断地去思惟、观察,不是含糊笼统地讲一些道理,而是从眼前的现象中我们直接能感受到的苦上层层推进,而且很严密的、丝毫无差地找到那个根本,然后从根本上面下手,才能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已经了解苦的根本是业,而业的真正主因是烦恼,要想破坏烦恼、净除烦恼,需要修正确无误的道。下面就说明修道的内容。
※﹝此中分二:①以何等身灭除生死,②修何等道而为灭除。今初﹞
【如《亲友书》云﹕「执邪倒见、及旁生,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边地蔑戾车,性为騃哑、长寿天。随于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失,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励力断生死。」是须于现得暇满时断除生死,生无暇中无断时故,如前已说。】
平常不论是修道或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足两个条件﹕第一能修之身,你凭借什么去做。第二所修的是什么样的道,这两个都要简别得非常清楚。以修道而言,第一必须要凭借的就是暇满身,有关暇满体性、如何修法,前面已经说过了。下面引几位祖师亲自修行的经验作为策励,使得我们能够了解理论以后,再透过祖师的教诫更加强,依此如理地去修。
【大瑜伽师云﹕「现是从畜分出之时。」博朵瓦云﹕「昔流尔久未能自还,今亦不能自然还灭,故须断除。断除时者,亦是现得暇满之时。」】
大瑜伽师是阿底峡尊者在藏地主要的三个弟子之一,他说:我们现在得到了人身,如果还是迷迷糊糊、不能如理分辨,那就像是畜生一样;如果了解了又不在因地上面努力则是更糟糕!假定只是为了贪图眼前一些小利而忙的话,那畜生也可以办得到,现在得到了人身还忙这个,绝对不可以!我们一定要从这种错误当中跳出来。但愿我们能够学这位祖师一样,看看自己的起心动念,乃至于一切行为,到底是造畜生的因、人天的因,还是真正出世成佛的因。
博朵瓦是另外一位祖师,就是种敦巴尊者最主要的三位弟子之一,他也是一位真正如实修行很有成就的人。无始以来我们在生死当中流转,从来没有能够依循前面所说的还灭的这条道路走,现在如果不能如理修道的话,它不会自己就这样跳脱出来。所以一定要修正确无错误的道,才能够断除轮回,要修道必须要靠暇满的人身,这是祖师的策励。
【此复居家于修正法,有多留难及有众多罪恶过失,出家违此,断生死身出家为胜,是故智者应欣出家。若数思惟,在家过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意坚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觉妙善习气。】
我们得到人身以后,会有各式各样的身份,而要修习正法是以出家身最好。在家对于学法、修法的留难和过失,下面会简单地介绍,我们应该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去体验,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假定能够多去思惟在家的过患,和出家的胜利,能令已经出家的人,对出家的好乐和修行的意志更正确、坚固;对于没有出家的人,也透过这样地思惟,能够种下、乃至于增长妙善的习气。
【此中道理当略宣说,其居家者,富则守护劬劳为苦,贫则追求众苦艰辛,于无安乐愚执为乐,应当了知是恶业果。】
为了这个原因,在此大师简略地提示,我们根据这个原则在生活当中去应用。一般来说,在家人有多种分法,这里先用贫富来区分。穷人总觉得有钱人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有钱了以后,会为了守护而非常辛苦。最近有人被绑票,乃至于被撕票,这是典型的有钱人之苦。有钱人一天到晚担心害怕,钱存放银行里怕银行倒,放在别的地方又怕被人抢,乃至于身体怕被人家伤害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有钱人比穷人还要糟糕!而贫穷的人为了生活的温饱,或者希望改善生活的质量,一天到晚忙碌不已。还有一个是根本问题,不管是贫是富,总之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安乐的,可是我们却以为是安乐的。这是我们的愚痴,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前面曾经讲过,由于因地上造邪见增上的业,所以在感果时,明明是不安乐的,我们却以为是安乐,现在正是邪见增上的时代,大家却觉得人类进步了。虽然在物质上的确有比以前改善的地方,可是以整体来看,实在是退步了。眼前世间人真正最可怜的莫过于此,这叫第九无暇,尽管得到了人身,也了解了佛法,但为了生活,其实也就是吃、睡、穿这些最简单的事情,整个身、心全部被绑在里头,这就是邪见增上的恶业果。如果我们现在出了家,还要去忙衣食,乃至羡慕他们,这是最可悲的!
【《本生论》云:「于同牢狱家,永莫思为乐,或富或贫乏,居家为大病。一因守烦恼,二追求艰辛,或富或贫乏,悉皆无安乐,于此愚欢喜,即恶果成熟。」是故执持众多资具,求无喜足非出家事,若不尔者居家无别。又居家者与法相违,故居家中难修正法。】
《本生论》先总地告诉我们:家真是像监牢一样,如果我们被关在牢狱里边,会一心一意地想逃出来;可是像牢狱一样的家,不仅没有人想逃出来,还想尽办法把自己绑在里头,我们真是可怜!所以要恒常思惟:这个家是痛苦的温床,切不可把它看成是快乐的。
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在家的过患:穷了就要去追求,本来没有身外之物是最好的,免得累赘,偏偏又要去追求;追求到了又要守护。实际上出家人的资具愈多是愈麻烦,假定得到很多而不知厌足,还要去追求,那根本不是出家该做的事情。如果出家忙这的话,一点意义也没有,只是形式上面出了家,内心上并没有。我们可以自己反省一下,平常内心当中,到底在忙些什么?有些人对物欲的追求容或放掉了,可是总有自己的执着或习性,只要是跟道不相应的喜好,都是我们应该弃舍的。就算不做什么事情,大家嘻嘻哈哈地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跟法没有一点点相关,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总的来说,在家的特点跟修行的路是相反的,所以在家是很难修正法的。
【即前论云:「若作居家业,不能不妄语,于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罚。行法失家业,顾家法岂成。法业极寂静,家事猛暴成,故有违法过,自爱谁住家。」】
《本生论》提到在家的许多特点,第一个是「不能不妄语」,以前已经如此了,现在更是糟糕。广义地来说,一般在家人讲的话,都是毫无意义的;狭义地来说,常常为了隐瞒事实而故意歪曲,这些都是妄语。总之,凡是跟法不相应的,都是毫无意义的、虚妄的,都应该断除。所以语的四种过失,分开说是妄语、恶口、离间语、绮语,总称为妄语。绮语,就是指谈说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个都算是妄语。仔细看看,在家人没有一个离得开这个特点,以上是语恶。「于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罚。」这个是身恶,而身口的主导是意恶,所以身、口、意三业皆恶。
如果你要如法去做就会失家业。现在有很多同学也学佛法,也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可是一个礼拜只上一次课,最多三个钟头,这样家里面就会嘀咕了。事实上一个礼拜有七天,每天有二十四小时,就算花三个钟头,以一个礼拜来算,只占五十六分之一,换句话说,拿百分之一多一点点的时间用在学法上面,结果家里面就会嘀咕,因为他觉得你顾不到那个家了。所以,你如法去做的话,家就顾不到了;如果要顾家,佛法也学不成了,这是家的特征。而法的特征是极寂静,家事是猛暴成,完全是由非常粗猛的、暴戾的业和烦恼所组成的。所以凡是家业都是跟法违背的,真正自爱的人,谁都不愿意安住在家业中。
【又云:「骄慢痴蛇窟,坏寂静喜乐,家多猛苦依,如窟谁能住。」应数思惟,如是等类在家过患,发愿出家。】
骄、慢、痴,这都是根本烦恼。实际上骄慢是世间的特征,你仔细去观察,普遍都是这样。粗浅地看,大家都在忙;深一层去看,大家都说是为了谋生,其实现在这个时代要获得温饱,根本不必花很多力气,可是大家总是不满足,内心无非是为了骄慢所使,因为可以在别人面前站得很挺,实在毫无意思!实际上家是一个蛇窟,而且是毒蛇窟,会伤害我们的,它会破坏我们真正的寂静、喜乐,了解了真相,谁能够安住在这里?这个道理,我们要好好地思惟。
也许有人会想,在汉地好像出了家,就不管家里了,那现在佛法是藏地保留得最好,为什么藏地的出家人这么顾念家呢?藏地并不是一向都是如此的,在宗喀巴大师的时代,他出了家就没有回去过,从此家里面就了无消息,过了若干年以后,他妈妈思念他,写了一封信来要他回家,他想了一想,回去毫无意思,也就没回去。
现在一般看起来,藏系的出家人好像和家里面都有很密切的关系,这是什么原因呢?要了解,每一件事情的形成,都有它的缘起背景。西藏的地势非常高,气候酷寒,所以,藏地物资贫乏的程度,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而正因为这样贫乏,所以大家吃饱就算了,不必为衣食忙太多,剩下的全部时间都投注在心灵上面,这是为什么藏地在佛法上能够保留得最完整的原因。在藏人的概念中,他们总觉得要把最好的子弟送到寺院,天下父母心,总希望子女能好好地学,但是到了庙里,生活非常清苦,他还得自己打点衣食,所以,凡是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都会去供养。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们了解佛法后,知道这是最好的种福田的机会;另外就亲子的关系来说,他当然希望帮忙他的孩子,能够一帆风顺地修学。有这两重原因,就形成了藏地这种风气的特点。
一般在家居士以信心来供养寺院,原则上我们不能拒绝,也不应该拒绝。我们应该好好地如法行持,以这样的功德,令他们也能够受用。他们虽然没办法修行,可是因为供养三宝可以增长福德,由于这个因缘,使得将来有机会接近佛法,乃至于也能够深入佛法,僧俗间是这样的互相利益。我们不妨举个例子说明,世间的大公司要聘请人才,就要给他薪资,原因是希望他能做很多事情,使公司赚钱。同样的道理,在家居士现在把努力的成果供养出家众,原因是希望僧众好好修行,令自己能得到功德,道理就是这样。所以当一位施主全心全意、认真地供养,僧伽对他应该有所还报,法尔如是。就以南传为例,任何人供养了以后,僧伽会先问他:你来供养有什么希求?之后僧伽会代他回向、祈愿,告诉他怎么办,所以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互利关系。所以,供养本身的立论是很正确的,这个是它的根本原因;再加上藏地贫困,如果去过藏地的人,都知道他们生活的状况,不像我们这样,一出家了以后,什么都不要管,吃的、穿的、用的,所有的需求都由常住供应,他们有可能是什么都没有的。所以我们不了解实际的状况,只是从表相上去看,往往会产生很大的错误。
以上是总的说明要修行最好是出家身,至于出家的内涵,内心用功的方法在后面谈。现在先从表相上面粗浅的地方一步步来说。
【复应愿以粗劣衣钵乞活知足,于远离处净自烦恼,为他供处,如《七童女因缘论》云:「愿剃除发已,守持粪扫衣,乐住阿兰若,何时能如是。目视轭木许,手执瓦钵器,何时无讥毁,于家家行乞。何时能不贪,利养及恭敬,净烦恼刺泥,为村供施处。」】
出了家以后,应该注意出家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净化自己的烦恼,而家是增长烦恼的温床,所以应该远离这种地方,只要身体能够勉强维持就可以了。所以,僧众以最粗糙的、下劣的衣钵来乞活,吃的、穿的足够了就可以了,对这些东西应该知足,这样才能够好好地修行。而且对来供养的人,或者我们去向他乞讨的人来说,确实能够得到好处,所以对信施而言,这样如法修行的僧伽才是他们的供养处,所以称为应供。我们食用的钵叫「应供器」,有的时候称它为法器,所以持钵偈云:「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人天供。」拿了钵以后,要策励自己成就法器。其实这个钵是个形式,在持钵的时候,心里面就反省自己是不是在如法而行,如果能念念如法而行,身心上面积累与法相应的业习气,这才是真正的法器,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论上说:但愿能把头发剃除,舍掉旧庄严,穿的是最起码的遮身之具,把人家丢掉不要的粪扫衣拿来穿。所以真正出了家以后,原则上有东西用就好,千万不要挑三拣四,如果有这样的心态根本就错了。又希望能够「目视轭木许」,也就是说,内心当中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反观,所以用不着东张西望,到处去攀缘。然后,手里拿着钵乞食,不仅吃饭,任何时候都是一样,跟世间完全远离。
什么时候我能够不顾利养、恭敬,一心一意净烦恼刺泥──烦恼像刺一样,会刺痛我们的内心。论上说:「烦恼才起,令心杂染。」烦恼一起来,心里面就杂染,会伤害我们自己。就像大象陷在污泥里,动都不能动,我们陷在烦恼中,也为之所困,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惟的,这样去做才称为如法行持。能够全部精神努力去修行,周围的人来供养你,这对彼此都有利益。
【又应希愿,用草为座,卧无覆处,霜露湿衣,以粗饮食而能知足,及于树下柔软草上,以法喜乐存活寝卧。「何时从草起,着衣霜湿重,以粗恶饮食,于身无贪着。何时我能卧,树下柔软草,如诸鹦鹉绿,受现法喜乐。」房上降雪,博朵瓦云:「昨晚似于《七童女因缘》所说,心很欢喜,除欲如是修学而无所余。」】
除了衣食以外,住的地方就根本不要求了。随便弄点草坐在那里,睡的地方,哪怕上面根本没有遮盖,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也许衣服都被霜露打湿了;吃的是粗劣的食物也能知足,或者是找一棵树,在树底下也一样地如法安住。这样去做,虽然外表是很粗劣,但是内心当中能够以法自调,自然会有一种法的喜乐。论上强调这一点,然后引祖师博朵瓦的印证说:「我昨天因为看了《七童女因缘论》,照着去做,心里觉得很欢喜。我除了想这样修学以外,再也没别的了。」
【又应希愿,住药草地流水边岸,思惟水浪起灭无常,与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观慧灭除我执,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恶见之因。背弃三有所有欢乐,数数思惟依正世间如幻化等。「何时住水岸,药草满地中,数观浪起灭,同诸命世间。破萨迦耶见,一切恶见母,何时我不乐,三有诸受用。何时我通达,动不动世间,等同梦阳焰,幻云寻香城。」此等一切皆是希愿,作出家身,作此诸事。】
又应当希愿住在药草地或者流水边,看见水浪起灭就想到世间诸行无常,实际上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这样去观察,才是真正正确的。进一步以奥妙的智慧来灭除我执,因为我执是三有当中以及一切恶见的根本。透过这样的思惟,能够弃舍三有所有的安乐。
佛告诉我们的法印当中,在藏地流行的是四法印,汉地流传的是三法印。四法印的第一个是「诸行无常」,进一步再观察「诸法无我」。法真正最主要对治的是萨迦耶见,这是一切恶见之母,这个破了,其它的错误见解也都破掉了。另外一个是「有漏皆苦」,我们总是贪着好的、快乐的东西,实际上三有当中没有一样东西是快乐的,所以说有漏皆苦,真正要观的就是这个。第四个是「涅槃寂静」,世间都是生灭之法,我们透过观察世间,了知这些都是像梦中般的虚假、如幻如化,没有真实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无我,然后努力造作不生灭之因,生灭破除了,才能够真正得到寂灭之乐,这正是我们希望的!要达到这个,必须要出家,出了家就应该如法修行,上面《七童女因缘论》所讲的内涵,正是佛法真正重要的下手处,所以我们不妨以四法印来说明它,这是佛法的中心,整个佛法都含摄在里头。
【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间,始为文父真养子。」霞惹瓦亦云:「于诸在家事忙匆时,应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乐,则种未来出家习气。」】
伽喀巴是一位祖师,大仙行就是佛菩萨的行为,能够以种种的苦行而住在山间。不过要了解,我们并不是为苦行而苦行,是为了修行而不要去管生活上这种琐事,假定把握不住这个特点而去苦行,佛是不允许的!无义的苦行,像外道一样,毫无意义,那也是戏论!能够像佛菩萨住在山中修苦行,那才是我们释迦世尊真正的养子。
霞惹瓦也说:在家人忙的时候,你自己披上三衣到在家居士那里,让他看一看,对比一下,就会说:「我为生活忙得要命,他们出家人多好!」这样就种下出家的因了。而实际上,对僧侣也有所策励,看见他们,想一想:「我出了家多好,如果在家的话,造的业是是多么的严重!」这样于己、于他都好。我们眼前很少用这种观点去看这件事,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应该把握正确的动机。如果看见他好而去攀缘,这不可以,如果看见他忙得不得了,希望他能够透过自己的示现而获得利益,那可以;而且看见他为衣食而忙,回来想一想自己:「啊,我好幸运呀!假定我没出家,像他那样弄得焦头烂额,何等可怜。」所以做不做这件事情,都以自己内心能不能如法来衡准。
【《勇猛长者请问经》亦云:「我于何时能得出离苦处家庭,如是而行,何时能得,作僧羯摩,长净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业,彼当如是爱出家心。」此说在家菩萨应如是愿。】
接着又引《勇猛长者请问经》,因为勇猛长者是个在家人,这里是说在家菩萨应该学习这样的想法:我什么时候能够从这痛苦根本的家庭当中出来,学习像出家人这样如法行持。出家人所做的种种事情叫僧羯摩,和在家人根本不一样的地方是,在家人随便怎么做都可以,反正你高兴睡就睡、高兴躺就躺,看看书、聊聊天都可以;出家人做任何事情要如法。这里边最主要有两个部分:长、净羯摩;狭义来说,「长」就是增长善法的,「净」是净除恶业的。以广义来涵摄,则一切的行为一定是透过羯摩,不管有无仪轨,外面的行相是符合羯摩的精神,内心当中的意乐也是这样。另外,是「解制羯摩」,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两种状态,一是制定这个法,一是解开这个法。譬如我们现在要结夏了,或者到一个新的地方去,首先应该结一个大界,这就是制定;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把原本制定的大界解开。总之,应该做的就去制定它,因缘过了以后就解开它。或者说,有很多应该要做的,但是有开缘,我们也是透过羯摩如法去做。
僧羯摩原则上要把握一个中心:和、敬,所以「住和敬业」是很重要的。和合有两种意义:事和、理和,理和是指理论上面,大家有共同的认识、同样的目标。事和有六项,即六和敬──身、口、意、戒、见、利,僧团中每一个人的目标是共同的,然后彼此和合共住,共同敬重这个法、敬重每个人。平常我们应该依和敬来观察内心,在团体当中,是不是依和、敬而共住,还是只是外面形式上的和敬,内心上面并不是这样?实际上,要依法和合并不容易,但我们也不必失望,看见了问题,了解自己还是凡夫,这是如法检查以后才发现自己做不到的,正因为做不到,所以应该赶快拿这个法镜来照自己,不断地净化自己,这是我们该做的。那要怎么才能净化呢?幸好我们有这样的师、友团体,彼此能够如法地提持,如果能这样想,自然我们对团体当中的师也好、友也好,就会感激而恭敬,因此能够产生和乐的现象,这是它非常重要的原则。所以在家居士内心当中,应该生起对出家的好乐和希愿。
【此之主要为慕近圆。《庄严经论》云:「当知出家品,具无量功德,由是胜勤戒,在家之菩萨。」】
那勇猛长者所仰望的,最主要的是羡慕近圆,近圆就是比丘,只有比丘身最靠近而且易于圆满得到寂灭的结果。下面更进一步引《庄严经论》,同样学菩萨行的人,出家菩萨跟在家菩萨比较起来,因为出家本身就具有无量殊胜的功德,所以远远超过在家菩萨。在家菩萨即使很认真地去做,功德也绝不如出家菩萨。
【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叹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叹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仪,即三律仪中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上面赞叹出家身的殊胜,好像偏重于求解脱道,因为这部分是属于中士道。实际上不单如此,即使是大乘──显教的波罗蜜多乘、乃至于密教的密咒乘,真正的目标是修学佛道、成就一切种智,也一样是赞叹出家身最殊胜!出家戒也就是三律仪当中最重要的别解脱律仪,这是比丘应守的。出家众应该对别解脱戒非常地恭敬,因为这是圣教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才会有下面的菩萨戒、密宗戒,或者三学当中的定慧,这些都是从这根本上步步深入的。所以说最好的修道之身是出家身。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于此。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应学宝贵三学之道。】
当头发或衣服着火时,最重要的是赶快灭火,但修行人却不是这样,灭火可以慢慢来,因为他有比灭火更重要的事,就是努力修行灭除后有,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比这更重要了,这是现在世间人最欠缺的根本认识。这必须要依戒、定、慧的次第修学,证得无垢寂静的涅槃位,将生死都消除掉了,所以既不老,也不死,永远保持这种状态。最后一句「离地水火风日月」,只要我们在三界内--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定离不开地水火风日月;透过修学三学,就能离开了!所以我们应该修学宝贵的三学。
为什么把修道的内容分成戒、定、慧三样呢?大师从几个角度来说明,第一个数量上一定是戒定慧三样;其次,为什么修学的次第,也是戒、定、慧;再下来说明三学各别的内容。
【其中三学,数定有三。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由此三学,诸瑜伽师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现在先看「数量决定」这部分。修行真正的内涵就是调伏烦恼,烦恼是从内心上面起的,所以修行就是要调伏内心。平常我们内心当中是一片散乱,要想让心不散乱是透过戒学,透过戒学调伏散乱后,再依三摩地的修学而得到定;得到定以后,进一步由慧学而证得解脱,调心的次第一定是这样。透过三学的修持,真正修行的瑜伽师们所应该做的都究竟圆满了。
【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此二即是〈本地分〉说。】
修学三学以后,得到什么果呢?第一个是戒学的果,如果持戒而不毁犯,能够得到欲界的两个善趣:人、天;如果不能持戒,毁犯戒的果报就在恶趣。进一步心学(就是定学)的果报在上二界,就是色界跟无色界,要投生色界跟无色界,一定要透过定才能得到的。第三、慧学的果报是从生死轮回当中解脱出来。总括来说,三学所得的果报不外增上生和决定胜。增上生的内涵是指从恶趣转生到善趣,善趣中从欲界投生到色界、无色界,不断的向上叫增上生,不过增上生还在轮回当中,透过慧学而从轮回中解脱,决定不再堕落,叫决定胜。以上所述,一个是从所修因的角度来看数量决定,一个是从所得果的角度来说。
【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
除了上面阐释的以外,那些祖师们也共许修行需要三学。修行最主要的是断烦恼,所以从烦恼的断除来说,也必须戒、定、慧这三样东西。第一个,要破坏烦恼一定要戒;烦恼破了以后,要让它不现行,那是定;烦恼不现行,心调伏了以后,才能够透过慧观,把烦恼的种子彻底断除,得到解脱。所以从断除烦恼的角度来看,也一定要戒定慧这三样。
【次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此外,三学有它必然的次第、程序。首先,要很善巧地、无错地安住在根本当中,这个根本就是戒,这一个做到了,进一步才谈定,有了定以后,才能够如实地观照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确圆满的是圣见,错的是恶见,能跟圣见相应、远离恶见,才能得到解脱。了解修道的数量一定要戒定慧三学,次第一定是这样安排,下面进一步说明三学的各别的特征、内容。
【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此中戒学,圆满六支,具净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轨则、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净。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
先引《梵问经》上面的文,分别说明这三样东西。第一个讲戒应该圆满六支,定是应该成就四乐住,慧则是于四各四行的智慧能够常清净。如果诸位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参考《瑜伽师地论》中的〈声闻地〉,上面讲得很仔细。先解释六支:第一支是具净尸罗,第二支是守护别解脱律仪,这两个是解脱根本,要想从生死轮回当中解脱出来,必须要持戒,透过这两支能够出离生死。第三支是轨则,第四支是所行,这两支是防护讥毁的,虽然自己做到了,还要避免人家的讥嫌。第五支是于诸小罪见大怖畏,为了让所持的戒没有一点穿缺,哪怕是很小的罪,看见、察觉到,就应该挡住:这个不可以。平常我们是小的根本看不见,大的也马马虎虎;好一点的,大的虽然把握住了,小的总是忽视,真正严格持戒的态度是对于犯小小的罪,也要生起很大的恐怖,这个非常重要。真正要努力的是从小的地方防护起,所以经上面说:小的地方不谨慎,大的地方把握不准。不过这有它的一个特点,因为下面要细讲戒,所以这里就不细说。要想真正做对、不错的话,就要好好地学,所以第六支是「受学学处」,以上是关于戒的部分。
【四心住者,谓四静虑,此于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中灭、静、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
四心住就是四静虑,也就是色界的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个禅天的境地,依次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就是初、二、三、四根本禅。下面是慧学──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第一个四是指四谛,就是苦、集、灭、道,每一谛当中各有四个行相,通达这十六相,便成就慧学。
【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于三学中引导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观心慧二学,于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假定这一本《广论》主要的是引导大众修中士--出离生死,那么,在这里应该很详细说明三学的内涵,但是这里没有,因为《广论》真正的目标是引导到上士,所以在上士道关于止观(定跟慧),比中士道说得更深广,因此,在中士道就不细说定、慧二学。这里要说明的是戒学。
【当略宣说学戒之理。此中最初当数思惟尸罗胜利,令其至心增长欢喜,如《大涅槃经》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犹如地是树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导,如大商主是为一切商人前导;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释幢;戒毕竟断一切罪恶及恶趣道;戒如药树治疗一切罪恶病故;戒是险恶三有道粮;戒是甲剑能摧烦恼诸怨敌故;戒是明咒能除烦恼诸毒蛇故;戒是桥梁度罪河故。」】
我们做任何事情先要思惟它的殊胜利益何在,不断地思惟让内心欢喜,生起一股推动力,令我们愿意去成办。下面引经论来证成。第一个,总的告诉我们,戒是所有善法的阶梯。就像你要向上,必须藉助阶梯一样。戒是根本,就像大地,所有的树木等等都从大地生长出来,少了地,其它的都谈不上了!下面一层一层地细说。以前印度人常常出外去贸易,或者入海求宝,虽然有无比的好处,可是路途非常险恶,所以通常都有一位真正了不起、有经验的大商主引导;现在我们要得到妙净的善法,引导我们的就是戒。戒也是一切法的幢,像帝释幢一样,代表三十三天之主帝幢。不妨举个我们看得见的例子──国旗,国旗是代表整个的国家,所以,真正最重要的根本就在戒!
由于戒,让我们不但得到善法,而且所有的罪恶和恶趣之因能够毕竟断除。恶是因,恶趣道是果,不管恶因、恶果,都要靠戒才断得掉。另一个比喻是:以前的印度、西藏,和汉地,治病的药都来自于植物──药草、药树,譬如大药树王能治疗所有的病,现在要治罪恶病,都要靠戒这个药树,我们的烦恼、惑业、苦都要靠戒来对治。而且,要想从险恶三有当中解脱出来,必须透过修道,修道必须俱备的真正资粮──戒!唯一伤害我们的敌人就是烦恼怨家,现在要避免烦恼怨敌的伤害,进而击退它,需要两种武器──甲、剑。甲是盔甲,防止他来伤害;还要剑,抑制对方,能够对治烦恼怨敌的甲剑就是戒。还有一个比喻是:印度有一种咒,遇见毒蛇,他一念那个咒,毒蛇就调伏了!现在这个毒蛇是指我们心里面的烦恼,透过戒,能够调伏烦恼。其次,我们在生死的河里面,要想渡过生死罪河,需要的桥梁就是戒。
【龙猛菩萨亦云:「戒是一切德依处,如动不动依于地。」《妙臂请问经》云:「一切稼穑依于地,无诸灾患而生长,如是依戒胜白法,悲水灌浇而生长。」应如思惟。】
龙猛菩萨也说:「定依于戒,慧依于定,所以戒是一切功德的所依之处;三学以戒为根本,就像情、器世界的一切,都依大地来长养一般。」所有的稼穑都依附大地而生长,只有这个才是正确的,没有害处。同样地,殊胜的白净之法,需要戒为基础,不但如此,还要悲水来增长。《妙臂请问经》是密乘经典,不论显密,我们真正重要的是求无上菩提,都是要以戒为根本,以悲水来灌溉,才能够长出圆满的果。所以戒是何等重要!需要这样去思惟。
【若受不护过患极重,如《苾刍珍爱经》云:「或有戒为乐,或有戒为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成苦。」此说受学通于胜利过患二品,是故亦应善思过患,敬重学处。】
受了戒以后要照着去做,不照着去做,有很严重的过患,所以《苾刍珍爱经》警告我们:受了戒以后,不一定保证好,要照着去做才能获得安乐,不照着去做则反而成苦。了解了这一点后,如法去做是最重要的。
这段是中士道最后的部分:己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这又分为两个部分:庚一、以何等身灭除生死,庚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从共下士一直上来,跨入共中士要出离心,欲求出离生死,一定要有它的正因──修解脱道。要以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修解脱道呢?那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何等身灭除生死,如果不具足这个条件,没办法修道的。对我们来说这个条件就是暇满的人身。所以得到了暇满的人身,应该要修道,真正要修的道即是戒、定、慧增上三学。
《广论》共中士道真正引导修学的是趣向无上菩提,当然解脱道有两种,一个是二乘──声闻、缘觉,还有一个是大乘──行菩萨道成佛。这两者当中,为什么不选前者而选后者?这部分对我们非常重要,在这里再简单地说一下:我们虽然知道了佛法,还是走不上去,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因为这条路很难走、很辛苦,所以不愿意走、或者不敢走,这完全是无明颠倒。因为这条路是没有退路的,如果你不走的话反而会极端地痛苦;假定说有别的路可走,谁愿意走这么辛苦的路?现在一点修行的小小痛苦都无法忍受,你却愿意忍受无边的痛苦吗?所以,为了怕苦而走不上去,那是无知,有的时候我们不说无知,而说无明,或者说是善根不够的原因。
走上去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选择走比较容易的二乘解脱道,而一定要走大乘?这个在前面已经简单说过,我们再回想一下,但愿这种认识经常在我们心里面,不断地有正确的体验,这样才不走冤枉路。所以简单一句话就是,如果为了讨一个便宜而走二乘,结果是大损失。既然真正要解脱生死轮回,唯一最好、最正确的路只有大乘。要想走到大乘,前面说过必须要有出离心作为它的基础,所以在共中士里引发了出离心以后,就应直接趣向大乘。真正走上去必须要修三学,因此中士道的重心,摆在戒学上,定慧等到上士道再讲。
【如何修学之理者,四犯因中,无知对治者,谓当听闻,了知学处。】
既然我们晓得戒对我们极其重要,那么要怎样修学呢?它并没有从正面告诉我们戒应该如何持,而是从反面说犯戒的几种原因。因为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当把这个犯戒的因拿掉了,或者是由于晓得这样做会犯戒,所以认真地防范而不犯戒,就能够完全地持好戒了。这种教诫提示的方法,是非常完整的正对治。这是针对如何修学而提出来的内容,告诉我们会犯戒的因有哪些,如果防治了,那就一定能够把戒持得很清净!
这四种犯戒的原因,第一是无知,第二是放逸,第三不恭敬,第四烦恼盛。第一个是因为无知而犯戒。要对治无知应当听闻,而且一定要如理、正确地听闻,知道什么是该行、该学的;这是非常简单的两句话,可是内容却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深广。我们在一开头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时候就非常强调,必须要针对正因去解决问题,这必须透过如理的听闻,要如理听闻则必须要亲近过来人──善知识,这样一步一步地上去。现在我们渐渐深入到修学佛法最重要的地方,真正走上去的关键就是正听闻。反过来看一看很多学佛人的通病在哪里,以此来反省我们自己。并不是大家指着鼻子互相责怪,如果这样,根本违犯了作为佛弟子的基本原则。而是希望从他人身上了解到,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似是而非的观念影响,所以必定要先把这些拿掉,然后一层一层地深入,才能够了解怎么真正地对治它。
现在的人常一开口就说:「噢!现在末法啦……」末法是事实不能否认,假如你听见这句话策励自己:「啊!我们很不幸。唯一能救我们的就是佛法,但现在没有办法亲自感得佛世正法、乃至像法,而身处末法,原因是我们罪障未净、资粮未集。」由于这样而策励自己加倍地努力,那倒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很不幸地,我们绝大部分的人不是这样,反而说:「末法啦,你还忙什么嘛!算啦,算啦!」以末法作为自己退避的一个借口。由于以前没有好好地努力,已经感得末法,现在如果再退避,请问要退到哪里去?这是我们所犯的最大错误。
也有很多人说:「末法啦!念佛吧!」念佛的确是佛陀最伟大的一个好办法,哪怕在末法,如果你肯努力,还可以步步向上。不幸地是有很多人说是这么说,如果真地觉得末法了只有念佛,就应该照着这种方法去认真念佛。譬如说印光大师,他就非常了不起,在他的文钞中就很强调世间一无是处,要对此深深厌恶,然后一心一意地念佛。他自己的行为就是什么都不管,拼命念佛。那这种人是真正体会到末法,什么都不管,全部精神放在念佛。
而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提倡:末法啦,什么都不要管了,只要念佛就算啦!结果是样样都管,厌离心根本不谈,只有一件事不管--念佛。本来末法还有个方法,就是念佛,自己没念,又强调末法了,什么都不要管,最后学佛的人都变成什么都不要管。三藏十二部只是放在藏经阁里面展览,向别人炫耀:你看我们佛法有这么丰富的内容,何等伟大;增长自己的骄傲,结果自己一点都没受用,还教人家都不要学。这是无知当中第一个非常严重的过失,也是我们作佛弟子的人自己损害了佛法。我当年在这环境当中就深受这个影响,自己也犯了这个毛病,所以我一遇见机会就重复提,无非是因为对过去这样的错误,自己感觉到无比地惭愧和痛心。
难道我们真地末法了吗?不尽然。如果自己真正肯努力,照现在我们所学的次第这么完整的佛法,就在眼前这个环境当中,是可以一步步走上去的,这样就绝对不是末法的情况。当然这也还谈不上正法,正法是不但要有理路,而且还要有证量,但像法的标准是可以肯定的。之所以会起前面这些错误,那是我们自己排拒它,原因是因为无知。
其次,前面所说的很多学佛人的通病,不是眼前短短的几十年,或者民国以后才这样,几百年来都是这样。不讲念佛的学佛人,有些会去参禅。其实,参禅也是一样,有它很深广的内涵,这里不细说,只把重要的部分说一下。当我们透过闻思了解了佛法理路以后,必须要亲自去悟证,一方面是自己解决问题,一方面帮助旁人。然而到后来众生的条件慢慢地差了,刚刚听懂了一点皮毛,就以为自己可以了,忙着要去帮忙别人,结果被帮的人是感觉越帮越忙,帮人的人也不晓得帮到那里去了。所以那时有些对佛法有正确了解的祖师认为这些人都是说空话,为了防止这个流弊,就特别强调修行的重要;对于那些在文字上面空转的人,对治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们:「如果你只在文字上面讲的话,没有用!」并不是文字没有用,而是他们学错了。结果渐渐产生一个错误的影响,就是闻思没有用,所以不要闻思了!就算是他有很好的老师,能够完全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参了一辈子,也有过悟境,可是对真正圆满佛法内涵的了解却不够,但也就是到此为止。其实祖师们的确是看见了当时的弊病而正对治,可是却很少人能够死心塌地跟在这样的师长身边。以前古人都是一跟就几十年,现在我们稍微碰到一点点挫折马上就退心了;或者学到了一点点皮毛,自己就觉得很得意了。这些都是到现在形成的流弊,而如果不要闻思,那佛法的真正内涵也就没有了。
最近因为宋七力、妙天禅师等这种骗局发生以后,社会大众对佛法产生一些恶感。其实那些人根本不是佛弟子,那为什么他能利用佛法的招牌来骗人呢?因为佛法有其高明之处,偏偏大部分的人又陷在无知当中,不认识真正的佛法,于是他们就借着这个来骗人,也骗了很多钱。我们可以说这些人是伤害佛法最严重的地狱种子,但也是佛弟子自己不好好地学,造成学佛的人无知,乃至后面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真正讲起来的话,这个罪过其实是在学佛的佛弟子自己身上。当然佛弟子有七众,可是最主要的还是以僧为主;我们身为出家人,在这件事情上面,应该好好地反省策励,怎么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无知解决,进而帮助别人。
无知的正对治要如法地听闻,不单单听到文字,而且要知道文字所要表达的内涵,整个《广论》前面讲的都是这个。学了理论以后,第一步要学戒,佛法是真正要如法行持的。这是第一个。其次,单单这个了解够不够?不够,还要精进!所以第二个他不讲精进,他讲
【放逸对治者,谓于取舍所缘行相,不忘忆念及以正知,率尔率尔观察三门,了知转趣若善若恶,依自或法增上力故,羞耻作恶是为知惭,恐他讥毁羞耻为愧,及由怖畏恶行异熟,怀恐惧等,当如是学。】
其次,单单对治了无明之后还不够,还必须要精进。但第二个不讲精进,讲「放逸对治」,这有它的原因:精进是主动的,放逸是消极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放逸防止,则一定在精进当中,所以它的范围更宽广。要对治必须正确地照着《广论》一步一步来,从如理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晓得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就是取舍所缘的行相,然后提起正知、正念去行持。这点文字很容易懂,实际上要真正做到不大容易。我们这里有一些同学,因为自己用过功,所以就不愿意出去对任何境,只想好好地坐在那里拜佛、皈依,实际上,这并不是持戒。真正的持戒,应该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着任何一个境,都能够把正念正知提起来。比如你只想专心拜佛,请问你要不要吃饭、睡觉?要不要做其它事情?何况就算你现在维持得很好,又能够维持多久?这个都是佷现实、很实在的问题。下面的「率尔、率尔」,就是念念相续、念念不忘「观察三门」,就是透过我们的身、口、意,在对境的时候决择该怎么作,对于取、舍都有很正确地认识。以前都是随着无明习气而转,陷在自己的喜好或认知当中跳脱不出来,每个人都是执着这个「我」。这个习气是真正推使着我们的无明之行,对境不断爱取而造种种生死轮回之业。透过正听闻,能够把正确的道理提持在内心里面,一对境就晓得对或不对,把念力一直维持在这个上头,就叫正知正念,或者叫不忘忆念及正知。
我们对境有几种不同的方法,真正重要的就是内心提持着正念知如法去作,要想到:「我是一个学佛的佛弟子,我是一个比丘!要怎么样才能够如法……」。这样地避免不如法是「依自」,就是自己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力量。或者想:「我这样的行为如法不如法?这样去做了以后结果如何?」这是依法﹔还有怕人家的讥毁,依这种种「增上力」,心中生起惭或是愧,以及对堕恶趣的畏惧,来对治放逸。
真实去行持的时候,并不是要求我们能一口气马上把戒持得很清净。如果诸位是佛菩萨再来,当然会做得好;或者是久修上座,原则上也可以;但一般初学者通常情况下都做不好。这个时候不要失望,这正是我们努力向上的一个机会,把握住这个机会去学,渐渐一定能够走得上去。而这个学的机会,有时当下就认识,有时候事情过去了才认识,这是透过自己的反省,或者人家的规劝才能认识。认识了以后,只要自己愿意策励向上,那迟早会解决问题,这是眼前对我们来说最最重要的。
我们不要一下拿很高的标准来要求自他。我想起刚刚出家的时候,离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很幸运,一出家就遇到很好的师友,对戒很重视。而我自己也因为听了师友的教诫而发愿,一定要持清净戒。那个时候有一位亦师亦友的法师,他就轻轻松松地跟我说:「法师呀,不是那么容易的哟!」当时我心里想:这个人好像没有志气,现在想想他的话,实际上不无道理。这句话并不是教我们因为难而放弃自己,而是说我们要以惭愧的心情,不断地策励自己努力去做。真正重要的就是内心当中要能够「率尔、率尔」常常观察。即使不是二十四小时都能做到,至少一天当中,能够常常提策自己;是否还是懂得很多道理、看很多书,可是做的时候,始终都是在随顺着习气走?如果这样,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福智精舍时代的同学,很多都有这个经验,当心力提起来的时候,可以好好努力几天、一个礼拜,可是过了一段时候又掉下去了。现在大家渐渐了解这是必然状态,只要注意掉下去的时候,不要被情绪所影响。如果自己真的觉得不行,可以休息一下,通常休息了几天以后,很快就能恢复过来;但如果你在心沉时觉得:「唉,就这样了!」自暴自弃,那就完了,这一件事情对我们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以外,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思惟来对治放逸,例如:「如果懂得了很多道理,不好好努力,放逸而转的话,造的还是轮回生死的业;特别是已经受了戒的比丘,那更糟糕,这种跟法不相应的行为,将来是要堕落的。」因此感到很可怕而生策励之心。现在大师把最主要的几点提出来,我们可以依据《广论》,在学戒的过程当中,随时拿来观照自己,防护策励自己。
【不敬对治者,谓于大师,师所制立,同梵行所,应修恭敬。】
理论了解了,也能够防止放逸以及精进去实践了,这还不够!实际上,所以放逸是因为不重视我们所学的东西,往往觉得:「嗯,这个道理蛮好的!」可是内心当中没有一点强盛的敬信之心,所以说完了之后不会照着去做。不妨这样想一想,眼前有一样你喜好的东西,例如有很好的电视节目,或者是一份动人的杂志,这时就算你很累了,可是一看见,马上眼睛瞪得大大的。或者是你欢喜吃的摆在面前,那时候不需要任何人来提示你,乃至于人家要阻止也阻止不了,因为你对这个东西,内心当中有很强盛的好乐心去追求它。
同样地,学习佛法有两样东西非常重要──恭敬跟信心。平常我们的这种信心是虚浮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力量,自己检查一下就很清楚。没有对境的时候,会说很多理论:这个不要做、那个不要做等等,可是一对境,这种理论就忘得干干净净,因为我们内心当中并没有经过如理地实践,所以是没有力量的。经过如理实践所得来的信心是有力量的,所以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如果真的有了信心的话,会有很强盛的一定要去做到的心。现在我们虽然说是了解了佛法,对境的时候要的却不是这个,这到底是信还是不信?这是我们真正要检查的内涵!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恭敬。恭敬有很多种方法,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要勉强一点。《中庸》里面提到,我们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害处,可以说是「利而行之」;然后要策励自己「勉强而行之」;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够相应,这是「安而行之」。不论哪一种,到最后结果都是一样。或者是由外面的力量勉强,我们被迫而做,或者是因为自己晓得这样有利而做,这两者也不一定有什么先后,但是我们一定要在这个上面努力。当真正做得跟法相应了以后,净信心就会生起来,这件事情是必须要经过实践才能够体会得到的。现在有不少同学已经感受到,当真的去做时,会发现佛法有无比的威力,内心当中会感恩、景仰,对三宝的恭敬之心油然生起,因此「安而行之」的好处这时也会出现了。感受到了有这么大的好处,就可以利用它来进一步策励自己,总之我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升。
平常我们相应的是好看、好吃的东西,以及聊天聊得来的朋友……,现在应该要恭敬的是三宝。「大师」是佛;「师所制立」的是法,这里特别指戒;以及「同梵行所」是僧、善友,对这些应该恭敬。眼前我们如法而行,步步不断地增上时,坏的东西自然就会拿掉,这个是正对治。
【烦恼炽盛对治者,应观自心,何烦恼盛,励修对治。】
如果我们非常努力,可是烦恼太炽盛的话,要持好戒的确非常困难。所以修道之初要修五停心观。有人说五停心观是小乘法,实际上它是大小乘所共,不过大乘不会只停在对治粗猛烦恼而已。五停心观对治的就是我们非常强盛粗猛的烦恼:贪、瞋、痴、慢、疑。一定要把粗猛的烦恼先对治了,才能够真正地深入,这在后面讲奢摩他的时候会再细讲。
总结来说,修学佛法第一个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不能正确地了解,应取舍处是无从学起的,所以这个了解就是正知,反过来是无知。了解了以后,如果不策励自己,放逸的话也没用,所以第二个要对治放逸。对三宝以及我们所学的东西应该有绝对的净信,如果这个生不起来,或者自己有非常强盛的烦恼,这些都要个别对治。如果这四点能够拿掉的话,学戒一定没问题。这是《瑜伽师地论·摄事分》里面讲的。另外戒论上面也有讲,只是开遮不太相同,可是内容大致都符合前面所说的。
【若不如是策励修学,思违越此,许其罪轻微,于诸佛制放纵而转,当获纯苦。如《分别阿笈摩》云:「若于大师大悲教,起轻微心少违犯,由是而获苦增上,折篱失坏庵没林,现或有于王重禁,违越而未受治罚,非理若违能仁教,如医钵龙堕旁生。」故应励力,莫为罪染。】
下面大师再教诫我们:假定不能像前面所说如理如法地去对治,以为这个没什么关系,罪也很轻,不重视佛制定的这个教法而放纵自己的话,果报必定是「当获纯苦」。
以在家居士而言,对佛法的修学本来就是渐次地增上,所以重心在皈依;出家众则不然,现在这个地方特别是讲解脱道性,这就是我们出家的原因。为什么人家辛辛苦苦赚了钱,不自己享受而来供养?我们接受了人家的供养,如果不如法地去修行,这是说不过去的!我们平常总是觉得好像披了这件福田衣,人家应该供养,事实上我们受了以后,行住坐卧之间,要如法去行持,如果不如法行持,违背了戒律,那非堕落不可,所以这里说「当获纯苦」。
《分别阿笈摩》就是戒经。这里讲到戒是世尊的大悲教导,世尊涅槃了以后,大家都很悲伤,然而有一个比丘却说:「啊,老人家走了,这下就轻松了!以前他在的时候,一天到晚嘀咕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现在他走掉了,我就很轻松了。」注意啊!我们常常会有这种状态。不妨将这个例子当作是菩萨的示现,不要看这位比丘的不是,宁愿以此策励自己。佛在世尚且如此,越向后我们越容易犯这个毛病,会觉得好像佛制定很多戒,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是来约束我们的。其实不是,佛由于大悲心的缘故,不在净土中享受,愿意降生到这个恶浊的娑婆世界上,来教导我们订立这些东西。如果你们自己曾经带过小孩的话就知道,跟小孩磨真辛苦啊!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可是他并不一定了解。同样地,我们在佛的眼光中看来,也跟三岁的小娃娃是一样的无知。而如果对大师由于大悲心而给的教诫起违犯心,哪怕轻微的一点点,都会获得苦的增上。那这样岂不是很可怕吗?我们一天到晚违犯啊!不过违犯有两种,一种是我努力去依戒而行,可是一下子还做不到,这个可以容许,而且刚开始一定是这样。但如果心目当中本来就不重视,认为这个东西根本无关紧要,那么就算是不形之于外在的行为,将来也一定会受苦。所以我们从内心的意乐上面,应该要认识清楚这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观念。
就像「折篱失坏庵没林」一样,这是个比喻。「折篱」是篱笆坏损的意思,篱笆有什么好处呢?它就像围墙一样,围起来以后里面的东西很安全,如果不围起来,东西就会被小偷偷走。小偷就是比喻烦恼贼,我们以戒来防护,所以说像篱笆一样。如果最好的防范失坏掉了,整个的内涵就丧失了,这结果一定是糟糕的!
若是犯了国家制定的法律,还有机会可能逃得掉,但是你自己违反佛制,所造的业是永不会失去,决定逃不掉,将来一定会堕落。下面举一个医钵龙王的例子,医钵龙王就是佛在世时的一个龙王,那个龙王非常大,可是很不幸地头上生了一棵大树,稍微一动就弄得他头痛得要命,怎么样都没办法。后来请问世尊才知道,原来迦叶佛时代他是一位很好的出家比丘,在他的住处入口有一棵树的枝叶会阻碍他的进出。因为佛制的戒中有一条是禁止破坏花草树木的,但那树枝老是影响他,他就想:「这是条根本无关紧要的戒啊!」心里就对世尊制的这条戒起了非理作意,后来就把树砍掉。就因为这样一个行为,感得这一世堕落在龙中,而且头上长了一棵大树,风一吹就痛得要命。前面共下士的时候说,如果正见未舍,可是因为其它的行为不相应的话,将来会感得生在龙中,这个医钵龙王就是这样。了解了这个会策励我们努力,哪怕是很小的罪也千万不要去犯。
【假设已染,莫不思虑而便弃舍,当如佛说还出罪犯,励力悔除。】
万一犯了应该怎么办?因为我们初机学佛持戒,完全不犯是不可能的。可是一旦犯了不要说没什么关系;或者虽然不是这样想,可是也觉得莫可奈何!就不去管它了。应该去忏悔,照佛告诉我们的方法去做。就是前面已经说过的,或者是三十五佛忏,或者是金光明忏,或者汉地流行的八十八佛忏,实际上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忏悔文,但愿大家最好能够每天很认真、如理地去拜。
我曾经听过法王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就念一遍忏悔文,想想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对;以前我在辩经院住的时候,一早起来也念这个,一面念一面拜。有一次校长来香港传法的时候,也叫我们要拜,他说:「你们是一佛一拜,我们那里大家都是一面念一面拜。」我们拜三十五佛,再加上前后的仪轨,应该要拜四、五十拜,他大概只拜了十几拜就念完了一轮,不过他是要拜三轮的。我们现在仪轨也有了,就照着这个一步步来,要把这个精神提升,渐渐地深入,愈学愈精。
【《梵问经》云:「于彼学寻求,及勤修彼行,终不应弃舍,命难亦无亏,常住正行中,随毗奈耶转。」《成就真实尸罗经》云:「诸苾刍宁可离命而死,非可毁坏尸罗。何以故?离命而死,唯令此生寿量穷尽;毁坏尸罗,乃至百俱胝生,常离种姓,永失安乐,当受堕落。」此具因说,故当舍命而善守护。】
佛在《梵问经》上面策励我们,在三学当中特别是戒学,应该努力地去寻求善知识学习,然后照着所学去努力地做,在做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困难,千万不要退,乃至于会伤害我们的生命,也绝不能弃舍,要一直努力行持,照着经论所说的去做。
为什么可以宁愿为了持戒而舍掉生命?因为眼前虽然受一点苦,可是将来就会愈来愈好,不断增上;反过来说,眼前为了一点小小的快乐而犯戒,会永远失掉快乐,这是根本的原因。「毁坏尸罗,乃至百俱胝生,常离种姓,永失安乐,当受堕落。」「俱胝生」是一千万生,我们一生的时间就很长了,换句话说,犯戒的结果是不晓得多少生都会「常离种姓」,这个才是真正的麻烦,因为再接触到佛法就很难、很难了。那个时候「当受堕落」,轮回三恶道中何等痛苦,要找任何一点安乐都得不到。所以眼前贪一点小小的便宜,是绝对不可以的,在因地当中就要善加守护。
【若不能尔,则应审思,我剃须发披坏色衣,空无所义。如《三摩地王经》云:「于佛圣教出家已,仍极现行诸恶业,于财谷起坚实想,贪诸乘具及象车。诸不殷重持学处,此等何故而剃头。」若欲逃出有为生死,趣解脱城,坏戒足者,非仅不能实行,反当流转生死,众苦逼恼。】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如此,就应该仔细思惟:我既然出了家,舍弃了世间所有的东西,如果我不如法地去做,那有什么意义呢?这点非常、非常重要,这是我们依照佛教诫出家修行的真正意义。我们现在停下来想一想:一切众生所谋求的是什么?当然是要快乐不要痛苦,以世间人来讲,就是求衣、食、住、行以及名位、钱财这些东西。对于出家人而言,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是必须要辛苦去营求的。吃的东西是去乞讨来的,现在我们是因为三宝无比的功德,根本不要讨饭,施主供养的都用不完、吃不完﹔古人的衣是粪扫衣,是在外面捡来的,而我们现在衣也不用愁﹔古人是树下一宿,我们住的是这么好的房子﹔此外,我们平常不出门,要出去的时候也会有人来接、送。那我们到底忙些什么?到底要做些什么呢?我们舍弃了世间的一切,一心一意要修行,现在这些都是靠着宿世善根,和三宝的功德,如果不努力去如戒修行的话,这真是对不起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出了家还「空无所义」啊!
大师下面引经再教诫我们:既然在佛的圣教当中出了家,就是要弃舍一切,如法修行。可是我们实际上的现行仍旧是在恶业当中,「于财谷起坚实想」,这个财、谷并不是说真的去买一些谷子堆在那里,像农夫或商人那样作生意,而是说脑筋当中所缘的,还是随顺以前的习惯。特别是我们通常都有很重的文人习气,平常没什么事情,大家就聚在一起聊天,心里面觉得这些东西很好,然后说是讨论佛法,其实内心当中都随顺这个而转,这是我们应该要看见的特点,内心当中除了如法持戒以外,其它的都不可以。
可能很多同学就会很紧张:那我该怎么办啊?《广论》上面说,我们在做到这件事情之前,如法地听闻、思惟、互相切磋,照着正规的路去走,那个不算违犯。这在《资持记》上面也有很正确地说明。如果了解了之后,内心当中着急得要命,恨不得马上就能把烦恼认识得清清楚楚,又能加以对治的话,那也错了。
另外是「贪诸乘具及象车」,这些对印度当年来说,都是生活中很光彩的庄严。拿现在的世间人来说,就像开一部很好的车、住很好的房子等等﹔出家人则是觉得自己懂得很多道理,很傲慢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现行跟法不相应的地方。
真正应该做的是「殷重持学处」,如果这个做不到,那我们剃头干什么?所以要剃头的根本原因,就是想要跳出三有的生死轮回。要想跳出三有生死轮回,一定要修学三学,而三学必定要从戒开始,由戒生定,然后得慧,才能得到最后解脱的果──「趣解脱城」。所以趣解脱城要行的道,第一步就是要持戒,如果戒持不好,就像我们的足毁掉了,就走不动了﹔所以如果说戒足毁掉了,不但解脱城去不了,而且只有流落在生死当中,受种种苦逼。
【并及譬喻如《三摩地王经》云:「若人为诸盗贼逼,欲活命故而逃避,如其人足不能行,仍为贼执而摧坏。如是愚人毁净戒,而欲脱离诸有为,由戒坏故不能逃,为老病死所摧坏。」】
为了阐明上面这个道理再说一个譬喻。就像被强盗逼着,晓得他要来伤我们命、抢我们东西,要赶快逃,这个时候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足毁掉了,结果仍被盗贼所捉;现在我们要逃出三有生死,要靠的就是戒足。而盗贼就是我们的烦恼贼。粗的就是贪瞋痴慢疑等等,更深一层的内容就是「我」。现在我们不一定要很细的把这个捉住,可是我们不妨去观察,平常不一定能看得见,可是一对境,当「我」受伤的时候,马上毛病就来了。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情况,身体辛苦一点不在乎,可是当「我」受伤的时候,我就受不了了。同学们常告诉我:「师父,我有错你告诉我啊!」我自己也是这样一直恳求师友,但当我们真正遇见境界的时候,有意无意间,就会刺别人或被别人刺到。到现在为止,真正能够认得清楚这个的人很少;其实没有别的,就是在他的「我」上面刺一下,尽管他不会马上跟我吵架,可是立刻的反应就很明白,他完全被这个「我」捉去了。这是个例子,我们现在不必把「我」的内涵把握得很准,可是这个「我」的行相应该认识。
最近遇见一位福智精舍的老同学,我也这样当面在他最严重的关卡上面刺了他一下,他居然很快地就转过来了,这是老同学的可贵之处。我感觉非常赞叹,觉得要是我自己的话,可能做不到,这个是真功夫。但愿我们不要弃舍,能够这样继续努力的话,一定有成就的一天。这里又提到「愚人毁净戒,而欲脱离诸有为,由戒坏故不能逃,为老病死所损坏」,这真是愚人,又要跳出有为之轮回,又要毁掉净戒,那怎么可能逃得出来,最后的结果还是被生老病死所摧。
到这里总结一下「如何修学之理」。前面已经讲过学戒、持戒的方法,只要把错误的地方拿掉,就可以持守得好。理论上虽然了解了,但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性很强,以为马上就能做到。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根本误解了,以为文字上的了解,就是修学的全部。其实连文字上的了解,也都要透过思惟、观察,脑筋好的人较容易了解,脑筋不好的人,文字的了解就不太容易。而真正的了解是实践了以后,才晓得问题在哪里。我们以前谈过,知性的文字和知识,如果不经过实践,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是会退失的。当我们把认知透过行为去实践后,变成了自己的经验,就永远不会消失了,这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业,这才是真正永远不会消失的东西。这是内心里实实在在的一种验证,就像我们平常的感受,不需要文字的解释一样。
所以,了解了前面的犯戒四因,并不表示我们就能做到。真正去做的时候,还是会有错的,那时候不要害怕。佛陀真正伟大的地方,正是告诉我们应取应舍,我们要认真去做,就在对境时所犯的错误当中,晓得这个不对而学习修正。平常我们总怕失败,面对失败境界就觉得灰心,丧失了动力,实际上失败是成功的因。失败了应该再提起来去忏悔──明明晓得正确的,为什么做不到呢?因此对自己的失败,会更策发出一种决心想学的精进力量。同样地,对别人的失败,我们很清楚明白那是理所当然,不会说:「这个家伙讲了很多道理都做不到!」因此,于自于他,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万一犯了应该马上去忏悔,这才是我们真正该做的。真正持戒的功德就是要努力去做,受了不犯、犯了忏悔,这两样同是要走上去不可少的重要内涵。下面就是引经论来证明。
【故此经又云:「为着居家服,我所说学处,尔时诸苾刍,亦无此学处。」为近事说五种学处圆满守护,苾刍亦无。若于此时精修学处,其果犹大故应励策。即此经云:「若经俱胝恒沙劫,净心以诸妙饮食,伞盖幢幡及灯鬘,承事百亿俱胝佛。若于正法极失坏,善逝圣教将灭时,昼夜能行一学处,其褔胜前俱胝倍。」】
真正去实践过程当中,客观的环境对我们有绝对的关系,也会造成差别。佛在世的时候容易做,向后慢慢地会越来越难。这一段是特别讲,对处于减劫的我们来说,当时代慢慢地向下退堕的状态是怎么样。本来佛在世的时候,戒法讲非常严密的条件,很多出家人的确能够做得到的,渐渐到后来就做不到了;不要说出家戒做不到,连在家居士所持守的基本五戒,很多比丘都做不到。
这一点要注意!平常我们碰到这种情况的态度大部分是:「唉,大家就这样吧!末法了,马马虎虎算啦!你还忙什么?」出家较久、接触佛法很多的老同学们,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日常生活当中,也的确遇得见同样的例子,比如说:当处在一个很恶劣的环境当中,你们会怎么样?大家通常都是马马虎虎、邋邋遢遢的,心里面就是:「大家都这样子呀!我又何必这样认真呢?」诸位稍微去观察一下,很容易发觉几乎每个人都犯这样的毛病。差一点的人,本来自己心力就不大容易提起来,看见别人这样,正好混水摸鱼;好一点的会觉得:「唉!大家都这样,我又何必太努力!」这是我们一般人都体会得到的。
应该怎么办呢?挺起来!假定世间上的人都岔了出去,你挺起来,他们因为看见还有人挺得起来,说不定就跟着你站起来了。所以你这么一挺,有多么深远的影响力量!现在反过来说,大家都满好,你却在那里先烂了,同样地,别人看见你,一开始虽然会说:「你这个家伙怎么这样!」可是,要不了多久,你这个病就传染给别人啦!我们必须仔细从正反两方面去看。所以不管是儒家也好,佛法也好,对于很多小地方,都是相当注意,因为虽然很小的地方,乃至于原本非常好的环境,如被我们疏忽,就种下腐烂整个好环境的因。这一点,但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不要只在文字上面去看,实际上去想想,自己的生活当中有没有这种状态,好好地反省策励。
反过来说,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努力的话,那好处也特别大。经上说,以无量劫的时间,清净心供养百亿俱胝佛(俱胝是一千万),一千万个百亿,是多么大的功德、福报呀!但是在佛法衰退、将灭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认真持守一个学处,福就比它大一千万倍。平常我们不是说要净罪积资吗?现在正是时候,但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努力,我也很乐意跟着大家一起做。不要说:「大家都这样啦!马马虎虎啦!」而是,「不,我要挺起来!」以此常常策励我们自己。
【又若念云,毁犯可悔,无后不犯防护之心,放逸转者,说可还出,如食毒药。如《弥勒狮子吼经》云:「慈氏,末世末劫后五百岁,有诸在家出家菩萨,出现于世。彼作是云,悔除恶业能无余尽,造作众罪造已当悔,增上毁犯而不防护,我说彼等是作死业。云何为死?谓如人食毒,此亦同彼,命终之后,颠倒堕落。」又云:「慈氏,于此圣法毗奈耶说为毒者,谓诸违越所制学处,故说汝等莫自食毒。」】
大师以无比的智慧和慈悲,告诫我们常有可能犯的毛病。假定你想:犯了戒以后,不是可以忏悔吗?常人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嘛!你心里如果已经这样子想的话,就不会认真去持戒,那麻烦就来了!前面圣人所以这样子说,是因为我们是想努力做到,可是自己的习性太强,一时还做不好。相对于我们懂得了这个理论以后,反而觉得:常人就是这样呀,我们本来就是常人嘛!何况犯了以后,去忏悔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心里这样想的话,那就完了!就像仗还没打,已经事先准备要逃走,那么仗你就不要打啦!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特点。
就如同经上世尊教诫弥勒菩萨的话。通常我们说佛法住世的时间,正法五百年,之后五百年、五百年这样渐渐地递减,到末世也就是最后的时候,不管在家、出家的学佛人,他们都是这样想:「虽然造了恶业,但能照着去忏悔的话,是能够彻底忏干净的,这样自己就不算毁犯。」其实前面在四力忏悔当中,说得非常清楚,忏悔以后,后面一定要防护,所以我们行四力忏悔,拜三十五佛忏的时候,礼完每一尊佛以后,下面就是追悔,在佛前忏悔以前所做这么多的罪,而且誓愿从此以后防护不要再犯,这样才忏得干净。现在连忏悔都还没有做,倒说反正忏悔了以后就没什么关系了。这样不单是犯,而且也没有防护,不能挡住以后不做,这是没什么用场的。所以佛说这不是修学佛法持戒的行为,而是自己造死业,就像吃毒必死一样,将来一定会堕落。
下面又进一步解释,圣法就是世尊制定的戒律,所谓的毒就是违犯世尊所制的学处。因此千千万万不要违犯,违犯就是吞食毒药,那是非死不可的!
【若具别解脱律仪,应以如是道理守护,密咒亦然。如《妙臂请问经》云:「佛我所说别解脱,净戒调伏尽无余,在家咒师除形相,轨则诸余尽当学。」此说虽诸在家咒师,除出家相,羯摩轨则少分遮罪,尚如调伏所出而行,况出家咒师,又能成就密咒根本亦是尸罗。】
只要是具戒的人,不管沙弥、比丘都应该如此守护,学密也是一样。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特别说学密呢?原因是有很多人自以为很高明,觉得学密的人别解脱戒就不要了,戒是学密以下的人说的。前面一再说过,虽然别解脱戒是初学的人最主要的重心,可是这个是基础,就像造高楼大厦,如果说只要造顶楼就好了,下面的不要,那是非常荒唐的,可是世间就有这种骗人的鱼饵。
下面引经说明。戒有的时候我们称它为别解脱,有的时候叫调伏。不仅仅是出家人要持守,学密的在家人,除了形相,以及出家人应该做的羯磨(就是出家的法则),以及遮戒上面有少部分不同以外,其它就如经上面所说「诸余尽当学」,完完全全没有丝毫余遗的都要做。在家学密的尚且如此,出家人当然百分之百要照着它去做,因为学密的根本与显教一样是在戒。不过,当别解脱戒某些戒条与持大乘菩萨戒有不共之处之时,应该持大乘戒。同样地,学密的人,对于别解脱律仪当中,专门为了只求自利的小乘人而制的部分,就不必持守,这是开许的。
【《妙臂请问经》云:「咒本初为戒,次精进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无懈怠。如王具七宝,无厌调众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调罪。」】
经上又告诉我们,学密的人,最初的根本在戒,下面还有精进、忍辱、对三宝坚定诚敬的信心、菩提心、还有修学密咒应做的事情,以及要无懈怠。这七样东西就像转轮圣王的七宝,他因为具有了这些东西,能够没有厌倦地调伏所有的众生;同样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也必须根据上面的七样,才能够调伏我们的一切罪恶。
【《曼殊室利根本续》云:「念诵若毁戒,此无胜成就,中悉地亦无,又无下成就。能仁未曾说,毁戒咒能成,非趣涅槃城,境域及方所。于此愚恶人,何有咒能成,此毁戒有情,何能生善趣。且不得天趣,又无胜安乐,何况佛所说,诸咒岂能成。」】
这个「念诵」是指持咒、学密的人,要念诵很多的仪轨、咒等,如果毁犯了密宗戒,要得到殊胜的成就不可能。这地方讲的殊胜成就是指即身成佛。学密的确可以即身成佛,因此学密的人,总觉得自已条件很好,实际上,学密能成就的根本在戒。戒持不好,「中悉地」也不可能成就,所以是上固然不行,中也不行,乃至于下也不行。要晓得世尊从来没有说,毁犯了戒,学密能够成就的,因为已经走错了!非正因绝不能得真实成就。如果毁犯了根本的戒,绝对不是真正趣向解脱涅槃的路。对于不能如法持戒而有毁犯的这个愚人、恶人,怎么可能有任何咒的成就呢?不要说学密当中的上中下成就不可能,乃至于连生在善趣都不可能,何况佛所说最殊胜密法的成就。
【康垄巴亦云:「若年饥荒,一切事情皆至粮麦,如是一切皆绕于戒,当勤学此。又戒清净,不思业果必不得成,故思业果是真教授。」】
下面引祖师的话。其实就像荒年一样,那时什么都不要管,只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先弄饱肚子!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也是一样,持戒是根本,所以应该要努力学。平常一讲到戒,大家就会说:「啊!既然要持戒,那么披衣服要怎么披、要持钵,要拿什么……。」都在行相上面转。这个不是不要,是要的。拿汽车作为比喻来说,有了引擎没有车身固然不行,可是反过来说,车身弄得很好,但引擎坏掉了,这部车子还是一样的废物;或者就像我们常常比喻的绣花枕头。所以这两者都要,不同的是,我们要把握得住主副。
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从这些外表容易做的下手,把生活中的习性先改过来,这好像偏重在形式上面,可是实际上不能停,继续下去的话,一定要进入到内在的真实内涵。要想把戒真正持好,而且要持得清净非常、非常难,它与一般所言的善是有不同程度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走上这条路。要持清净戒,一定要思惟业果──造什么业,感什么果,真正教授的中心在这里。也就是说,下士如果做不好的话,中士的戒是不可能持清净的;戒既然是根本,中士的戒不可能,上士的成就当然也没有。反过来,如果说这样就是下士最重要,而停在下士,这个也不可以。我们平常人很容易会有一个现象,觉得很多矛盾,我当初学的时候,就被它困了很久,觉得这样做也不好,那样做也不好,到底要怎么做呢?终于到后来,在遇见了很多困境以后,因为三宝的加持,没有让我退转,而有些突破。虽然吃了很多苦头,但后来想想这对我们实在是非常重要的。
【霞惹瓦亦云:「总有祸福皆依于法,其中若依毗奈耶说,无须改易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心意安泰,边际善妙。」】
祖师霞惹瓦也说:一般世间人总觉得这个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好像是天生如此的;又好像这个是人家带给我们的,或者人家伤害我们的,其实都不是,真正重要的都是依于法。拿戒来说,既然了解了法以后,我们不必在事相上面去争,要把重点放在法上面。我们只要观察内心,如果自己能够依法做得清净,「堪忍观察」,观察自己有没有缺失。真正重要的是,不要去看别人,要把全部精神来观察自己,自己做对了,人家说我好、坏又有什么关系呀!我们碰到一点点小事情,往往就觉得:「这个家伙这样说我,贴我标签,那个家伙如何、如何!」其实真正重要的是细细地观察自己的内心,人家不管怎么说,我的内心是堪忍观察的。前面也说过,我们常常忍非所应忍处,而真正应该做的是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如果我们经过这样,内心当中觉得做对了,眼前心意安泰,「边际」就是最后,也自然「妙善」,这个才是我们要的。
【善知识敦巴云:「有一类人依律毁咒,依咒轻律,除我尊长教授无余,能使调伏为咒助伴,及令密咒为调伏伴。」】
敦巴尊者举喻说,有一些人学律就毁坏咒;以现在来说,就是很多持戒的人,毁谤别人不持戒。这个是藏地的情况,因为汉地学密的人很少,一般的情形就是念佛的人,觉得学经教的人只是嘴巴上面讲讲,或者学禅的人都是心高气傲的。反正不管学什么,往往不是用全部精神将所学的来调伏自己,而是弄错了方向,看别人过失。现在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个根本戒律以及怎样向上步步深入,这两者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解决。这在敦巴尊者那个时代,藏地就出现这样的相状。如同《阿底峡尊者传》中所说的情况,乱成一团,后来到阿底峡尊者去了以后,才真正地改善。所以敦巴尊者说:「除我尊长」──除了他的老师阿底峡尊者外,无人能将戒和密咒的教授二者融合,互为助伴。这两者互为助伴的理由是因为必须要持好戒,才能够步步深入,乃至于到最后的密,都需要净戒为根本;反过来,戒所以能够持好,也要靠深入的教授,从最起码的业果,乃至于无我等教授才能够持戒清净。
【觉口窝 亦云:「我印度中,凡有大事或忽然事,集诸受持三藏法师,问三藏中不曾遮耶?既决择已,于此安住。我毘迦玛拉希拉诸师,则于其上,更须问云,菩萨行中不曾遮耶?不违彼耶?安欲根本随持律转。」】
从前面的祖师一直到最高的阿底峡尊者,都是这么说的。「觉口窝 」就是阿底峡尊者,当时尊者已经到西藏了,常常教诫弟子说,他在印度时,寺院当中依着戒律,有非常严密的规定,凡是有大事或者突发的事情,一定不会轻忽,会召集所有受持三藏的法师,问经律论三藏当中是不是这样,原因是什么,会不会有违背等等。经过这样严密地决择以后,再照着这个决择,不违背地去做,然后大众就安住在这上头。另外,以前阿底峡尊者所在的毗迦玛拉希拉寺中的法师们,除了上面所说以外,更进一步考虑到除了根本的别解脱戒以外,还会考虑有没有违背菩萨行。无非都是希望建立最好的根本,照着它去行持。
【如是戒净,又如内邬苏巴云:「现在于内与烦恼斗,唯此为要,不斗烦恼戒不能净,若尔不生伏断烦恼,定学慧学,当须毕竟漂流生死。」】
要把戒持好,最最重要的是斗烦恼,现在宗大师引内邬苏巴的话,告诉我们,不但他是这样讲,祖师都这样讲,凡是真正历代传承有修有证的人都必须如此,而且唯此为要──再没有比斗烦恼更重要的了。注意那个「斗」字,我们现在软趴趴的,别人告诉我们时,就说:「我知道了,是是是、很好。」回去的时候,往床上一躺,或者聚几个人聊聊天,这是养烦恼,不是斗烦恼。前面是用文字来把自己捧高,后面则是躺下去,随顺自己习气,都是在养烦恼。但愿每位同学注意,我们都是文人习气很强的人,我自己就深深犯这个毛病,学了很多文字后,慢心、骄心也增长;自觉懂得很多是骄,瞧不起别人是慢。因为自己觉得很高兴、很得意,回去时脚一跷,躺在那里,这不是在斗烦恼,而是连烦恼都不认识。还有更糟糕的,就是拿着佛法到处去作批判,然后教诫别人,乃至于在外面闹得乌烟瘴气,这是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所以不斗烦恼,戒一定持不好,持不清净。如果不能持戒清净的话,更上一层能伏烦恼、断烦恼的定慧之学,绝对不可能生起,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唯一的结果就是流转生死当中。
【又如前说认识烦恼,思彼过患离彼胜利,以念正知而为防慎。烦恼稍出,即应用矛数数击刺。此复自心随何烦恼生已无间,视如怨敌与之斗战。若不尔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资养成无可敌,唯随彼行。如是励力纵未能遮,亦当速断莫令相续。】
前面已经说过而这里再提,因为这一点非常重要,要想对治烦恼,第一个要认识烦恼,所以前面说明烦恼的体相,总的是什么,别的贪是什么、瞋是什么等等;然后思惟它的过患。了解了烦恼的过患,以及调伏烦恼有什么好处之后,把这种正知正念提起来,很谨慎地防护。防护的方法,就是烦恼刚刚一起来,就努力地跟它斗,用正念知的矛不断地刺击,要以像遇见敌人这种勇士的精神去斗烦恼。
因为这是我们真正的冤家,不管内心当中生起什么烦恼,才一生起(这叫生已无间),千万不要恣纵它,一恣纵后面就没希望了,要像对付怨敌一样与它斗。平常我们最容易串习的是,烦恼一起来以后,容忍它而不作对治,紧跟着就非理作意资养它,到后来就挡不住这个烦恼,一定会跟着它走,所以对这点要特别注意。
如果经过我们这样努力,却总是没办法把它整个遮止掉,那怎么办呢?应该想办法不要让它继续下去。我们平常最容易犯的就是这个,我刚出家时常遇见这种问题,总是抱怨,那时我跟着的老师就是仁法师,他常常跟我说敌人不在外头,都是在自己心里边,现在了解他所说的就是非理作意。当时脑筋里就会想很多道理,但每次跟法师讲,他都不理我、不听我倾诉,实际上自己的倾诉就是非理作意,这是我们真正要注意的。所以我们要注意的是,平常两个人遇见了,大家聊得很起劲,他听你的倾诉,也在帮你滋长烦恼,这是非常麻烦的地方。
【应如画水莫如画石,如《亲友书》云:「当了知自心,如画水土石,烦恼初为上,乐法应如后。」若于法品,与上相违。《入行论》亦云:「我应记恨此,与此共战争,如是相烦恼,除能坏烦恼。我宁被烧杀,或被断我头,然于烦恼敌,终不应屈敬。」善知识朴穷瓦亦云:「我虽忽被烦恼压伏,后我从下而为切齿。」博朵瓦闻之曰:「若能如是,当下即退。」】
烦恼起时,应该像画水一样,不要像画石头。我们如果在水上画画,画的时候水动一下,但画过了它还是一样;若画在土上,过一阵子也就消失掉了,画在石头上则是永远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个烦恼不要让它生起,就是生起来了,应该像画在水上一样,回头就不见了;反过来,对法的好乐,应该要像画在土上或石头上。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对法像画在水上一样,留不下来,画下去当时好像很有意思,一下子就不见了。这样不行,对法要像画在土上面一样,最好是像画在石头上面一样,使得它永不消失,这才是我们真正该做的。
《入行论》上面说,我真正应该记恨的是烦恼。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记恨的不是烦恼,而是记恨周围的同修──实际上帮助我们的这些人,像这样烦恼的行相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现在应该记恨烦恼,要想办法破坏它,我宁愿被烧、被杀乃至于断我的头,但是对于这个烦恼敌人,绝不屈服或者恭敬。我们所以对烦恼恭敬得要命,因为这是「我」嘛!用种种方法去保护它,这是我们的无知,还自命为聪明,这是最颠倒的。
像朴穷瓦这种大善知识,他绝对不会因为人家尊敬他,就觉得自己很行。他也说:「我常常忽然之间,莫名其妙地被烦恼击倒了,但是就算暂时被压伏,我咬紧牙关绝不服气,绝对要跟烦恼斗。」博朵瓦听见了这话说:「啊!这是他的经验,若能这样的话,烦恼当下即退。」所以可见问题始终在于我们没有真正去斗烦恼。
【世庸怨敌,一次摈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时仍来报怨,烦恼不同。烦恼于身,若能一次拔出根本,无往他方亦无报复。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坏烦恼之所致耳。《入行论》云:「摈庸敌出国,摄受住他方,养力仍返报,烦恼敌不尔。烦恼为惑慧眼断,遣离我意能何往,岂能住余返报我,唯我志弱无精进。」】
世间一般的怨敌,你把他赶走之后,到后来有力时,他还会来报仇。烦恼不是,如果真的能够从根本上把它拔除,它不可能跑到别的地方去。那为什么拿不掉呢?因为我们没有精勤地破坏烦恼,破坏烦恼要绝对地精进!精进到什么程度?率尔率尔念念努力。
下面引论,是同样的意思。我们把世间庸常的敌人赶到别的地方去,他在那个地方慢慢地休养,等到精力恢复以后又会来报复;但烦恼敌人并不是这样。当烦恼被我们的慧眼断除,也就是从我们的心意当中把它赶走后,它不可能跑到别的地方,等到恢复了以后再来找麻烦;所以问题的根本在于自己志弱而无精进。不过这地方反过来的志强精进并不是说硬话,有的人会说:无论如何要做到它!单单这句话不够,这句话后面一定有它的方便。我自己刚刚出家的时候也是一样老说硬话,周围的师友就告诉我,不要单单嘴巴很强,心力也要强,这要有方便。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诫,我到现在还深深记得这几句话。之所以让我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我吃过很多苦头,反过来说,我现在对以前吃的苦头并不觉得是苦头,而是自己成就的最好因缘。但愿各位同学能够少吃一点苦头,但你真正吃苦头的时候,也千万不要抱怨它,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女绒巴云:「烦恼起时不应懈怠,当下应以对治遮除。若不能遮,应即起立设曼陀罗及诸供具,供养祈祷尊长本尊,次缘烦恼,忿怒念诵,即能折伏。」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动住处,劲举项颈,亦能折伏,可见彼与烦恼斗争。」】
祖师告诉我们,烦恼起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懈怠,也就是前面说的,烦恼稍出马上认得它,这是我们修行的关键所在。平常烦恼起来的时候,我们不但纵养它,还要找理由去保护它,这是为什么我们平常非常注重善友、恶友的原因。如果你生起了这个问题,跑去跟人家讲你的心理状况,人家就安慰你:「对呀!你说的没错,对方就是这样……。」这个是恶友。凡是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找善友才对,他会跟你说:「注意哦!这是你的烦恼。」或者劝你翻阅经论,或者他跟你一起仔细地检查,这才是我们应该找的人。
所以烦恼一起来不要懈怠,懈怠就是不去努力地对治,暂时放在那里。应该当下对治,要用正确的方法,这是蛮重要的。对治并不是硬来,有的人觉得一有烦恼,就要跑到佛堂去拜佛,实际上这是个方便,不是正对治。假定你在烦恼非常强盛的情况之下,根本没办法提起正念,那时候一心皈投、祈求三宝,这是对的,因为三宝是你的依仰处;换句话说,就是以一样你平常所爱好的东西,尽量把炽盛的烦恼取代而降伏,但进一步还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对治。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陷在一些习惯当中,不加思择,这是要稍微多注意一点的。
所以一对境,烦恼能折伏最好,不能折伏就应该马上站起来,设曼陀罗及种种的供品。前面共下士时有说到,在皈依以后,除了思惟佛的功德,数数皈依,念恩供养,念对众生的悲心去帮忙人家;另外,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都应该要供养、启白三宝,这是祖师的典型榜样。而在这里,密乘中供养的方法,并不仅仅是像我们现在把自己的好东西供养,他们是用曼陀罗做观想,把一切所有的东西都供养出去。供养以后,至心祈祷尊长本尊,祈求上师本尊加持,使自己能够有力量对治烦恼。现在当我们烦恼盛的时候,师长可能告诉我们先去拜佛,可是并不是拜了以后,觉得满好就停住了,享受轻安的境界;应该祈求三宝加持我,使我有力量能够如法地把佛所说的方法拿来对治烦恼。这在经论上面有很明确的说明,这也是为什么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希望把皈依的正念提起来,这是最主要的原则。然后「次缘烦恼,忿怒念诵,即能折伏。」正对着烦恼念诵,念诵是他们修习的一种仪轨,要晓得所有佛经当中的法,修时都有它的仪轨,这无非是对治烦恼的方法之一,如果这样去做,就能把烦恼调伏。
朗日塘巴也说,祖师女绒巴不但如此,本来坐着的,但要是他觉得不行就马上挺起来,不是马马虎虎的,是很有力的,就好像决心跟人家斗一样。我们看凡是一个人,言为心声、行为心行,他的行为表达出他内心中的想法。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意志力非常强大,一定要这样做到!要是我们也很有力地这样去做,那就一定看得出来。古来的祖师们遇境时,心里面全部都是在跟烦恼斗,以前敦巴尊者有一位很有名的弟子叫奔恭甲,他在入佛门前是西藏的大强盗,厉害到乃至于小孩子、老婆婆,一听人家说奔恭甲来了,就吓得马上不敢出声;也曾经有人,一听见人家说奔恭甲来了,就吓死掉了,可想而知这个人的强盗行为是多么严重和厉害。可是到后来他去斗烦恼的时候,也是一样有力,他假定右手是善的,当他每起了一个善念,就马上举起右手来,高兴地跳;左手代表恶,要是他起了一个恶念,就拚命的打它,责备它怎么又做坏事了!换句话说,他全部精神地都在内心当中这样去斗烦恼,而行为自然而然就会跟着它去做。现在这里的这位祖师也是跟他一样,「劲举项颈」表示他以非常强盛的心力来斗烦恼。
我们一向都是软趴趴的味道,现在不管用什么形式表达都没关系,譬如古人说「吃得酒肉饱,来寻僧说禅」,我们不一定如此,但念完了《广论》以后,马上回去泡一壶茶,然后往沙发或床上一躺,这是同一个类型。反过来说,是认识了以后,烦恼生起时,自己坐在这地方咬紧牙关:我一定要依法这样去做!内心当中要以这种状态去斗烦恼。
【此复应如阿兰若师云:「昼夜唯应观察自心,岂有余事。」依此而行乃能生起。又传说大觉口窝 一日随见几次,尔时定问:「生善心否?」】
阿兰若师也是古代藏地的大祖师,他说:不论昼夜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观察自心,真正出家学佛岂有别的事。拿我们现在来说,就是应该把无上菩提作为目标,所有的一切都绕着这个转,不论净罪也好、集资也好;读诵也好、拜佛也好、研讨也好、出坡也好,全部都是绕着这个中心转。如果照着这样去做的话,一定能够生得起来,反过来说,也必须要照着这样做才生得起来。
大觉口窝 就是阿底峡尊者,不管你什么时候见到他,他不会说闲话,见到了一定问:「你有没有如法去做?有没有生起善心啊?」所以不管是老师、弟子、弟子的弟子,所有传承当中的每一位祖师,他们虽有各式各样的行为,但总是绕着一个中心转──斗烦恼、持净戒、以及业果决定。
【此诸烦恼如何断者︰谓痴罪重极难远离,为余一切烦恼所依。彼之对治,多修缘起,善巧生死流转还灭。若能修此,则五见等一切恶见悉不得生。】
要真正持净戒,必定要做到对业果生定解,要断烦恼。一般来说,烦恼要先从粗的地方断起,然后再断细的。粗的不外乎贪、瞋、痴、慢、疑,这五大种。其中痴是根本。痴相重的话,头脑很难开窍,所有其它的烦恼都会跟着一块来。对治它要学缘起,所以前面讲的十二缘起非常重要,因为平常我们往往在果上忙,却不了解一切境界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以必须能够在因地上一直反推回去才行。如果能把一切烦恼的根本──痴拿掉了以后,所有恶见就不会生起。五见就是从无明萨迦耶见开始,以及边见、戒禁取、见取、邪见。
【瞋与现后二世大苦,断诸善根是大怨敌。如《入行论》云:「无罪能如瞋。」故一切种莫令生起,励修忍辱,若不生瞋,则于现法,亦极安乐。如《入行》云:「若能励摧瞋,此现后安乐。」】
第二个讲瞋,因为这个烦恼非常可怕,不但令我们现在受苦,后世更是严重;而且这种苦是大苦、会断善根,是我们最大的怨敌。《入行论》上面说,没有一样罪过会像瞋这么严重。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绝对不要让它生起,应该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努力去修忍辱,假定我们能够不瞋的话,就是现在也会很快乐。瞋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事情,我们为了别人的原因,而令自己痛苦,天下再没有比这个更荒唐的事情。所以《入行论》又说:如果我们能真正精勤摧坏瞋心的话,不但现在安乐,后世也得安乐。
【贪爱能令先造一切善不善业,渐增势力能生生死。又欲界者,从受用境,触缘生受,味着生爱,应多修习内外不净及贪欲尘所有过患,而正遮除。】
第三是贪,这是生死轮回的主要根本。贪爱这个东西最麻烦,眼前的一切善业、不善业,都是由于贪爱而慢慢地增长势力,所以就轮转生死。十二缘起当中,「受」支下面就是「爱」,受就是眼前所对的一切境界,一对境界就生贪爱,爱后就取。一爱取就把以前透由无明所造的行业,不管善业或不善业,不断地增长,结果会使它一定能够感得后有,于是轮转生死。
我们现在身处欲界,实际上反而是修行最好的地方,当然也同样是增长贪爱的地方,若能够用对了最好,反之用错了也最坏。欲界中真正升沉的枢纽就是我们人类,在上界天上没有因缘能够再提升,比如说:色界天是在定当中,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造恶的因缘,等到把以前所造的福报享完了后,结果一定是往以前所造的第二个重业的方向去感果,这是我们要了解的重点,所以真正最好的修行地方是在人界;前面曾经说过,天界都羡慕我们,因为这个升沉的枢纽在我们手上。
能正规修行是得暇满人身的时候,而这个一定是在欲界当中﹔但在这欲界当中,如果我们不能修行,一定被欲界的烦恼所转。当眼前境界受用的时候,第一个叫「触缘生受」,平常我们在断的时候,是从「受」断起,可是「受」的前面是「触」,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把握住修行的要领,应是从「触」开始断起。因为「触」之后马上就生「受」。平常我们说受是苦,但一般人的感觉不会是苦的,反而是贪着难舍。前面「道前基础」曾谈到四种资粮,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去防护的话,后面就不会有问题。实际上这四种资粮就是根律仪戒,最重要的守戒就是从这地方守起的。
第一个拿什么防护?「于正念起常委行」。「正念」就是心,从内心中提策起正念去防护六根,就是想办法努力让根对境时不生烦恼。平常我们的状况就是一对境,心就跟着去了;乃至于没什么事情,找一个人去谈天说地一番,心里不知不觉就随着习性跑。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六根触境生受之时,能够不与烦恼相应。
其实出家真正最殊胜的意义有很多种,以「仙幢覆身」这件事来说,这是十方三世诸佛无量功德所赐的衣服,它是最佳的保护,能成就我们的远离行,使我们碰到境界时,不放纵诸根而正止息烦恼。可是如果我们将以往努力所得之暇满人身,随顺着习气而放纵自己,那是最可惜的。所以这四种资粮当中,第一个真正重要的就是告诉我们「触缘生受」时要怎么办。
下面是「味着生爱」,一有感受就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紧接着就生爱,应从这地方多修习「内外不净及贪欲尘所有过患,而正遮除」。所以常常多去思惟:做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对我们有多么大的损害,如理地修行对我们有多么大的好处,以此遮除我们的烦恼。
【世亲大阿阇黎云:「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又易生难离,谓爱四事︰利誉称乐,及于此等四相违品,意不欢喜,当修对治。此复总修生死过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
这里世亲大阿阇黎告诉我们,欲界当中有五样东西我们最容易贪着,那就是色、声、香、味、触,现在用五种生物来作比喻。鹿相对于声,因为牠对声音很敏感,在森林中一听见声音马上就能避开﹔蛾相对于色,因为牠对光线最敏感,我们常看见飞蛾扑火,一点微弱的光线,牠就会飞过来,乃至把命送掉﹔鱼相对于触,鱼必须生活在水里,而且离不开水﹔象相对于香,牠的嗅觉最灵。佛世时曾经有一公案:有一只被调象师调得非常温驯的象,平常教牠怎么做都可以,甚至于把烧热的铁命令牠吞下去,牠都可以吞下去。可是当牠一旦闻到母象发春期的味道,就什么都不管了,像发狂一样。蝇相对于味,因为苍蝇对吃的东西非常耽着。所以不管我们随着眼根、耳根……等等对境而生贪着,都会伤害我们的慧命,也因此而无量劫流转生死。一样东西已经是非常严重了,何况五样东西。
这是世亲阿阇黎特别提示,我们要多了解内、外的不净,以及贪着五欲的过患。内是指我们对身体及自我的执着,外是指所对的境界,这所有的东西都是非可爱的,如果用佛法的话来说,就是「观受是苦」。对境的时候,哪一种烦恼习性最强,就从这上面去观它的过患,下次当你再对这个境时,就会觉得这个事情是非常糟糕的,于是贪欲之心就能够遮止,甚至拿掉。
我们平常最易犯的就是贪着下面这四样东西,平常我们称为八风,顺的就被它牵去,逆的就排拒它,不是贪就是瞋。八风中顺我们的就是「利、誉、称、乐」,而与此相违的就是「衰、讥、毁、苦」各四样,我们一切时处无非都在这上面打转。所以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毛病在哪里,一旦知道了就努力在这上面多去用功,这就是我们眼前真正要努力的。平常我们就是这样,应该对治的不去对治,不应该对治的却偏偏去忙,所以人家随便说一点点小事,心里马上就不高兴,很容易为八风所动,一天到晚做烦恼的奴隶,自己还觉得很得意,这就是我们一般人最颠倒的地方。正修对治的方法,就是真正了解在生死当中的过患,再念无常很快就会来,必须要赶快去修行,因此就不会被这种事情所挡住。以上是讲贪。
【慢于现法最能障碍当生之道,及是当来奴贱等因,故应断除。断除道理,如《亲友书》云:「当数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骄慢。」】
慢心就是自己总是觉得高高的、内心中高举的那种状况,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就是这样。现在并不是急着把「我」除掉,但是由于「我」所引生的这种粗猛烦恼要拿掉,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修行。前面已经说过,慢像高山一样,一有慢心善法就进不来,能够如理修道的这个心也就生不起来了,这个「慢」就是这么糟糕。反之,我们应该生起谦恭、惭愧之心,常常觉得自己不行,要更加努力,这样一来「慢」自然就不现行。我们现在的程度,只要把它调伏了就可以,不是根本拔除的时候,如果现行不能调伏,要想真的进入佛法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但现在不能「入道」,也就是不能照着道谛所告诉我们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深入,将来这也是出生下贱的因。反过来说,如果能够在因地上面努力改善,将来成佛就是我们所得的殊胜之果,何况是这一点点世间的好处,故应断除。
断除骄慢的方法,就如同《亲友书》中所说:应该要不断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等等苦谛和业果的内涵,如果不能对治烦恼,自觉高高在上,内心充满骄慢的话,就会一直陷在生死轮回当中。由于思惟前面所说的这些,把骄慢心正对治了以后,才能够一步一步地深入。
【若于四谛三宝业果获得定解,则不复生疑惑随眠。】
最后是疑。要对治这个疑,就要对苦集灭道四谛、三宝、以及业果,有决定的信解。原则上,同学们或许觉得自己不会疑,但这是非常表相的,真正一对境的时候,还是随着自己的习性走,所以这种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净信。真正的净信心是境界来的时候,自然而然生起愿意如理去做的心,即使一时还是被烦恼所使,但很快就能够转过来;不会像我们这样,如同生牛皮一般,生了烦恼还要去保护烦恼,这一点如果经常能够观察内心的话,就不难发现自己的不如法,发现了以后,再锲而不舍地去改,那就一定能够对治。
【又睡眠、昏沉、掉举、懈怠、放逸、无惭、无愧、忘念、不正知等,诸随烦恼最易生起,障修善品,当知过患修习对治,率尔率尔令渐微劣。】
除了贪、瞋、痴、慢、疑这些重大的烦恼之外,还有许多随烦恼,如同睡眠、昏沉、掉举、懈怠、放逸、无惭、无愧、忘念、不正知等。这些如果放在法相当中谈的话,就是最根本的烦恼,以及大随、中随、小随烦恼。这些诸随烦恼很容易生起,在我们修行善法的时候,也是一种障碍。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它们个别的害处,然后努力去修对治法;修的时候必须率尔率尔,就是念念不放松地去修,这样烦恼自然就会渐渐减轻。
【其过患者,如《亲友书》云:「掉悔、瞋恚、及昏沉,睡眠、贪欲、并疑惑,应知如是五种盖,劫善法财诸盗贼。」《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阴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若乐睡眠与昏沉,集饮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颜不和美,所发言语不清晰。」又云:「若乐睡眠与昏沉,其人愚痴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暗。」】
「贪、瞋、睡眠、疑悔、掉举」通常我们称为五盖,这五样东西在修定的时候是最大的障碍。欢喜睡眠的过患很大,不过以世间人来说,这是正常的,在世间忙了半天,无非是为了这些事情﹔但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应该有所不同。所以我在这里策励各位同学,尽量想办法好好对治自己这个习性。当然,如果我们有一些公务要忙,同时也希望身体还是能够维持一定的功效,不是正对治烦恼的时候,该休息就休息;但如果真正精进用功的时候,应该尽量想办法不要放纵,这一点我们都应该了解。
睡眠与昏沉,这两样东西非常糟糕,因为它们并没有很明显的瞋、贪行相,就是累了睡一下,或者脑筋虽然糊里糊涂,但是我又没有做坏事。实际上这样一来,痴心慢慢地增长,善法欲就生不起来。我们真正要想用功,精进是最重要的,而精进之前最重要的是善法欲,就是内心里有非常强盛的意志力──我一定要克服困难的心。可是现在碰见一点点困难,我们不是想办法去克服,反而是保护它,这样一来,仗还没打,就注定非输不可,因为内心里一直在保护这个敌人。如果这样,就是凡夫的行为,而且非常幼稚,真正的功德都退失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趣向黑暗。
【《念住经》云:「诸烦恼所依,独一谓懈怠,谁有一懈怠,彼便无诸法。」《集法句》云:「若行于放逸,即坏凡夫心,如商护财货,智当不放逸。」】
烦恼有一个所依就是懈怠。精进是懈怠的正对治,当如法精进的时候,懈怠就没有了,反之,一离精进就在懈怠当中,所行必不如法。精进并不是说做事情做得很努力,玩的时候玩得很努力,很多人看电视、看闲书、闲聊,通宵不睡的有的是,这个是烦恼、是长养恶法,这不叫精进而是懈怠;努力以善法对治种种烦恼时,这种勇悍心才叫精进。
《集法句》中说:虽然懂得了很多道理,可是不努力去做、行为放逸的话,要想从凡夫地跳出来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精进修行,不令自己的心力被放逸消磨掉。应该好好地保护它,就像商人在获得了财宝以后,战战兢兢地保护着,绝不放逸;现在有智之人也应该如此,保护我们的法财,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放逸。
【《本生论》云:「舍惭为天王,意违于正法,宁瓦钵蔽衣,观敌家盛事。」】
「舍惭」,就是说没有惭愧心;真正修善法的时候,这个惭愧心是会一直在的,就算很努力地修,它也不会消失,因为既然目标是要成佛,在没有成佛之前,岂不是总觉得不如、不行吗?所以纵然身为天王,可是内心当中不如正法行、没有惭愧心,也就是说,是处于违背正法的状态,这我绝对不要。我宁愿持着瓦钵,穿件破衣服,从表相上来看是世间最下贱的人;不但如此还要看「敌家盛事」──很多跟我敌对的人处境都很好,我却穷得要命,这种状态世间人是无法忍受的,但我宁愿忍受也不要做最高贵的天王。这是因为心中明白我做这件事情──瓦钵蔽衣是为了要修行。内心所缘是正法,看着人家都比我好也没关系,我绝对不要很光荣,样样都站在人家前面,可是却不能信正法。眼前我们当然不会一下贵为天王,一下又下贱破烂,但是心里面如果常被这个我执所使而堕在烦恼当中,那自己应该好好地注意,挡住它最重要的是正知正念。所以下面说:
【《亲友书》云:「大王应知念身住,善逝说为唯一过,故当励力勤守念,失念则坏一切法。」《入行论》云:「虽诸具多闻,正信乐精进,由无正知过,而令有犯染。」不能如是断诸烦恼及随烦恼,然当不顺烦恼,不执彼品,视如怨敌,是为现在必不容少,故应励力摄对治品,破除烦恼,清净自内所受尸罗。】
最重要的要正念来护持。前面曾经说过,持戒最重要的就是正念,如果有正念护持的话,那也一定有正知。所以真正修行就是一直维持着正念,唯一的过失就是失念的时候,一失念,放逸、懈怠等等就跟着来了。所以我们应该精勤努力地守护正念正知,如果这个失掉了,那就会失去一切的善法。
虽然我们听闻很多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也相信、愿意这样去做,但是因为不具正知的这种过失,结果对境的时候,还是会违犯。所以,《入行论》告诉我们:当身体有了毛病,在世间的事业就不容易成功;同理,当心中如果被烦恼所使的话,善法、善业也就不能成就了。要使得内心能够提持,就是维持正念正知,所以对境的时候,随时要注意这个心是不是随着烦恼跑掉了。将来我们真正讲戒时,就会了解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以这个为主,戒相为辅,那就不会偏差了。在刚开始学戒的时候,我们靠着戒相来护持自己内心,使得全部精神在这个地方提持着,这样做也是个办法,但如果单单在行相上执着,而内心根本没有相应的话,那持戒是完全错掉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这段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所说的这些要努力去做,即使一时不能把烦恼断除掉,但是也绝不随顺它。现在应该反过来,把这些东西看成怨敌,这是修行人必不可少的第一要点。要持戒持得好,一定要斗烦恼!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找到烦恼的对治品,以正确的方法破除烦恼,使自己所受的戒(尸罗就是戒),能够好好地守好,这样内心就会清净,这是我们眼前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
【大觉口窝 弟子吉祥阿兰若师谓内邬苏巴云:「智燃,后有人问,汝弟子众以何而为教授中心,则定答为已发神通或见本尊。然实应说于业因果渐渐决定,于所受戒清净护持。」故修之成就,当知亦是无明等惑,渐趣轻微。】
大觉口窝 就是大家对阿底峡尊者的尊称。尊者的弟子阿兰若师,对他的弟子内邬苏巴说:「智燃(内邬苏巴之义译),以后若有人问你下面的弟子众,他们的教授重心是什么?平常大家都会说得了定、发了神通、见到了本尊;可是实际上应该回答,再也没比如实对业果的道理在内心上生起定解,以及于所受的戒清净护持更重要的了。」《广论》从前面一路上过来,无非都在说明这件事情。
阿底峡尊者的弟子当中有很多这种公案,实际上他们很多都有神通,可是向来都是禁止的,绝对不允许谈论。我们往往对见神见鬼的事情,觉得何等了不起,实际上真正重要的不是这个。因为像神通等奇奇怪怪的事情,都非常容易出岔,很多外道也都有神通。现在自己稍微有小小的一点灵感,往往觉得很好,可是怎么晓得这个不是魔扰呢?目前我们绝对没有能力去判别是非,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内心对境的时候对于业果的决定,以及烦恼的认识,这个才是我们平常不管讨论也好、反观也好,真正的重点及正对治。
「于业因果渐渐决定」是怎么样的相状呢?就是对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生起定解。这个业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境的起心动念。要检查自己是随顺着无始以来的习气在走,还是皈依三宝?如果是皈依三宝,那又是为什么原因皈依?为下士、为中士、为上士;是为自己而做,还是真正依法去利益别人?这些都是对业果决定的重要关键。如果能够这样去做的话,对于我们所受的戒才能够真正的清净护持,这是最主要的。
前面是引祖师所说的话,下面是宗大师的特别教诫,我但愿把这句话,跟在座的所有同学一起共同勉励。衡量修行成就与否的标准,就是要对于「无明等惑」──我们的烦恼,是不是真正能够渐渐地趣向轻微,这个最重要。前面一路上说过来都是这些东西,在这地方又重新再强调一遍。
我们希望减轻烦恼,必须要斗烦恼。要斗烦恼,就必须先认识烦恼,不但认识烦恼,而且知道烦恼过患。假定我们不知道烦恼过患,虽然认识了烦恼,但还是会随顺着它去,因为这软暖习气是非常难改的。
【能感现后二世纯大罪苦,谓与他斗争,然于尔时一切众苦,舍命强忍,其伤疤等返自显示,谓此即彼时所伤,若断烦恼发精进时,忍耐苦行,极为应理。《入行论》云:「无义被敌所毁伤,若尚爱为身庄严,为大义故正精进,小苦于我岂为损。」若能如是战胜烦恼,乃名勇士。】
这里举喻告诉我们,修行欲断烦恼要发很大的精进;要发大精进,就必须要耐得住外面身上的、里面心上的种种艰苦。做的过程需要绝大的精进心,才能耐得住。反过来再举个比喻来说:平常我们为世间的一点小事情、小利益和别人冲突时,就发起瞋心来,这件事情本身,眼前也苦、后世也苦,纯粹是苦;可是世间都忙这个,为了这个跟人家斗,乃至于失去性命也不在乎地,斗过了以后,身上弄得伤疤累累,说不定还向人家炫耀:「你看,我这么勇敢!」那真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现在我们为了要斗烦恼而发精进心,忍耐住苦行,岂不是更合理,更值得我们去做呢?
我们真正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总是要想尽办法替自己找理由,其实这个并不是我们有意的,但最可怜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说无知是最糟糕的,不知不觉当中就随顺起烦恼来了。因此真的斗烦恼时,烦恼一起来,要马上用矛去刺它,如果软趴趴地去对付一定没用。我自己一生觉得最大的痛苦、最见不得人的事情就是这个,出家出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是停在这里。所以,有的时候会觉得:要求你们也不大说得过去,我搞了几十年还是这样;反过来说,你们趁现在年轻的时候,好好地来这里学,没学好的话,那是我对不起你们!我也未尝不知道,有的时候要求过甚,我但愿你们自己能够努力起来,那么不是我来要求你们,而是我向你们磕头,愿意跟在你们后面做,因为我没做到,你们却做到了。
诸位想想,你们到这儿来干什么的?如果大家莫名奇妙地还是像以前在家里一样,高高兴兴地吃饱了睡,到底是为了什么?你在家里可以赚很多钱,现在弃舍掉了跑到这儿来,还做这样的事情,值得吗?但愿我们每一位同学自己心里面想一想,一定要记得这件事情。《入行论》上面告诉我们,身体生了病,要成办世间的事情就不易成功;现在心里面被烦恼所困,要想成办善事是绝对不成功的!所以烦恼一起来就要把它挡住,起了烦恼一个人自己挡,就已经挡得很辛苦,若两个人再互为恶友的话,那就更没办法了。平常我们常随顺习性,两个人碰在一起谈得很高兴,觉得好像在研讨法义,刚开始时说不定还拿着一本《广论》在切磋,三句话以后,不相干的东西全部出来了,这个是我们一般最容易犯的毛病。但愿大家能够真正地精进,正视这件非常重要的关键问题,透过前面的一些努力,多多少少晓得要做什么,这样才是对得起我们自己。
《入行论》中所说是同样解释这件事情。世间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被敌人伤害了以后,还觉得这样很庄严。实际上,除了西藏人有这种习惯之外,据说欧洲的德国人也有这种情况,就是跟人家决斗受伤了以后,还觉得是很勇敢的行为。拿佛法来说,是最无意义的事情。反之,我们现在要想对治这个烦恼,真正发起精进,受一点苦算什么,这是绝对应该的。因此如果能深入思惟时,会觉得忍大苦都可以,何况是牺牲一点的睡眠、或小小的一点利益等等。总之,就是要努力用各种方式,来对治我们自己的烦恼。
虽然我们并没有像《入行论》上面讲的:跟人家打完了架,面孔上扯了一个伤疤,然后跟人家说:「你看,我跟人家决斗的时候是这样……。」我们比较容易犯的是把以前学过的东西抬出来炫耀。我自己反省,也常常犯这个毛病,不知不觉当中,就把自己觉得光荣的历史搬出来了。我觉得很遗憾,因为当时我并没有对治;可是当我听见周围的人在说这类事情时,往往又无法忍受,心想:「这个家伙怎么又这样呢?」现在我终于渐渐能检查到,因为我心里面往往为这件事情而非常地痛恨自己,同样地,看见周围的人犯这种毛病时,心里面总是很难受。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同学当中很多人也有这种状态:世间的事情样样精通,张三长、李四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国家、政治无一不知,我们会觉得这个人好像了解得很多,知识很丰富。但修行人不是这样!修行人应该是能够对治烦恼,最好的是能破所知障,那才是真正的本事。眼前被人家讥笑不了解世间的事情,那算什么!这是我们真正应该努力了解,认真去对治的。所以佛法里面所说的真正的勇士,就是跟自己的烦恼斗的人。
【战余怨敌如割死尸,虽不杀害自亦当死。《入行论》云:「轻蔑一切苦,摧伏瞋等敌,胜此名勇士,余者如斩尸。」故又如论云:「住烦恼聚中,千般能安住,如野干围狮,烦恼不能侵。」】
因为战胜其它的外敌根本毫无意义。拿佛法来说,跟世间的冤家对头斗,乃至于你把他弄死,也一点意思都没有,等于斩死尸一样。因为你不弄死他,他自己也是会死的。所以佛法中说来说去,真正要斗的就是斗自己的烦恼。
如果能够把正念正知提持着,虽然现在还是在烦恼聚当中的凡夫,但是不管外面是怎么样的境界,我们心里都不必害怕。就像外面不管有多少野干(狐狸、狼)一类的动物围在那里,狮子都会非常勇悍,一点也不害怕。所以说学佛的佛弟子,应该如同狮子儿,拿出这种精神来。
通常我们很容易就随烦恼而转,一天到晚为不相干的事忙得要命,可是真正要对治烦恼的这件事情,大家会觉得没时间处理,这是根本颠倒。如果真正能够把正念正知提起来,烦恼是不能侵害我们的;就像那个狮子王,外面不管有多少的虎狼狗群围绕,牠都不怕!所以说来说去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特点,如果真正要想努力在这一方面去做,也可以把《入行论.护正知品》上面非常精采的一些教授拿来用。
【道所治品,莫令侵害而当胜彼。已说共中士道次第。】
上面这些都是「决择解脱道性」,真正修道的时候所要遵循的。依着戒定慧的这个次第,要护戒必定要护心,护心就要对治烦恼,那就是我们第一步所要做的,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正知正念为烦恼所侵,要努力提起来胜过它。眼前我们真正应该努力的就是持戒,把戒持好了以后,在这个基础上面,不断地去修我们该修的道,净除以前的障碍、积聚众多资粮,依次第不间断地去努力,就能够一口气直趣无上菩提大道。到这地方为止,把中士道简单地说完。下面接着就是上士,在正说上士之前,我们把这一段几个比较重要的关键再提一下。
从《广论》一开始,我们就常常提起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净罪集资。因为我们都被无始以来由于无明习气所使而造作的种种罪业,挡住在这个地方,如果这个不净除,我们对于该走的路是看不清楚的;就是看清楚了,资粮不够也走不上去,这是真正重要的观念。在修学的路上,我们往往急于求得到很好的结果而盲修瞎练,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暂时有一点成就,往往到后来还是会后悔的。这是为什么我常常建议大家,有机会多看看《法华经》。如果能将《法华经》跟本论互相印证,就会更明确地了解修学佛道最好的方法,也能够使我们一口气直趣大乘。直趣大乘的意趣并不是弃舍中士、下士,而是还必须要经过共下、共中的部分,可是我们不会停止在下士或者中士的阶段上。
在这种情况之下,真正能够走得上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从最前面说的亲近善知识开始;实际上这也是最重要的净罪集资。如果这个障碍拿不掉的话,明明是善知识自己看不到;反过来,明明是恶友却看成是善知识,那一定是学不上去。另外,我们现在已经渐渐看见,净罪集资的根本在戒,戒的重心在斗烦恼,要想对治烦恼最正确的方法是提持正知正念。所以,心对境一定要用正念正知提策,然后去决择,如果这个境是有利的,那我就去做,有害的根本就不去,能够这样的话,对到再强大的境也不怕。就像刚才《入行论》上面说的狮子,在野干群中也不畏惧。正知正念一失掉,那就麻烦了,这是我们现在第一步大概应该了解的重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七终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