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四摄法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四摄法
※﹝第二、四摄成熟他相续,分五:① 四摄自性,② 立四之理由,③ 四摄之作业,④ 摄受眷属须依四摄,⑤ 略为解说。今初﹞
六度主要是为了调伏自己,虽然它的内涵也能够包含四摄所要做的事情,但因为在行四摄的时候,纯粹以利他为考虑,因此方式是稍有不同。要真正利他,自己没有调伏而想调伏别人是无有是处,事实上,调伏别人也就是把你调伏自己的经验用到别人身上,两者的差别在这个上头。
分五部分:第一、四摄的自性,第二、为什么要这四样的理由,第三、四摄是做些什么事情,有什么功用,第四、要想摄受眷属必须依这四种方法,第五、约略地解释一下四摄的内涵。首先把四摄的特质说一下。
【布施如前六度时说,爱语者谓于所化机开示诸度,利行者如所教义令所化机如实起行,或令正受,同事者谓教他所修自亦应修与他同学。如《庄严经论》云:「施同示劝学,自亦随顺转,是为爱乐语,利行及同事。」】
布施在前面六度时已经说过了。爱语就是对于你要去度化的那些不同根器的众生,怎么样为他说明种种道理,这个就是爱语。利行就是告诉他这个道理以后,使得他能够如你所说恰如其分如理地去行、去受。同事就是你所教他的,自己也应该跟他一起学。如《庄严经论》说:布施就同前面六度所说的一样;「示劝学」,就是开示他、劝他学,这个就是爱语以及利行。「自亦随顺转」,把你所讲的,教他做的,自己也随顺着一起做,这个就是同事。这四个内涵,下面还会解说,真正详细的内涵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得很清楚。我们了解了《广论》所 说的,那么对这四摄,也大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
其次说明为什么帮助别人、摄受他们要根据这四点。
【第二立四之理由。何故定为四摄耶?答:谓摄受眷属令修善行,须先使欢喜,此必先须施以资财饶益其身。既欢喜已,令修道时,先须令知云何应修,此由爱语宣说正法,除其无知断其疑惑,令其无倒受持法义。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若自不修而为他说应取应舍,彼不信受反作是难,且不自修何为教他,汝今尚须为他所教;若自实行他便信受,谓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利益安乐我等。先未修者能新修行,已修行者坚固不退,故须同事。如云:「能利他方便,令取令修行,如是令随转,四摄事应知。」】
为什么要立四个的原因说一下。你要摄受他,使得他能够跟着你如理如法修学,首先要使他欢喜接受你,这需要布施,使他得到好处,倾向于你。六度的布施是内心无悭无贪,断一切恶,送给别人,纯粹是从布施者的内心来策发的。你对自己没有一点点的执着,从外面的财产、妻子、国城、山河大地乃至于内在的生命、脑髓,没有一个不送的,这样的心先养成了,进一步行四摄时完全为了帮助别人而布施。所以虽然同样是布施,可是重心、目标是有不同。四摄的布施纯粹是为了别人,但是假定没有经过六度中布施的修持,人家来要时,你因悭吝而舍不得这些东西,那又不行;其次就算你舍得了,你没有财位又不行。所以经过了前面六度当中的布施,第一个,障碍你布施的违缘彻底地消除掉,没有一点点悭吝;第二个,因为你修了六度以后,会得到福报,尤其这个福报是有智慧来摄持的,所以它永远是无量无尽的,在任何情况之下,你要用的财就没有任何限制。所以你要布施,心以及物一点也没障碍了,那个时候才谈得到摄受别人利他的这个布施,所以四摄的布施跟六度的布施差别在此。
因为你布施,令他资财圆满、令他免除怖畏,进一步就要教他修道,所以你一定要让他晓得怎么样修,那个时候以爱语来宣说,让他了解。实际上爱语的中心目标是使他了解佛法。虽然他欢喜你了,你接引他的时候,却不能一开始就说佛法。就像世间一般的教育一样,对幼儿园的儿童而言,不要说大学的课程,就算中学的课程,你告诉他,他也是一窍不通。所以爱语也有层次,这个层次在后面会说。先轻言软语的,在语调和内容上听起来柔和适中,渐次地引导他断除内心的疑惑和不正确的认识,能够如理如法不错误地受持真正的佛法。了解了以后,「由其利行令修善行」,更进一步要教他,怎么样根据这个道理去修,这是利行。
虽然你教他,如果你自己不修的话,他不一定能够相信你,他反而会说:「你教我,你自己也不做!」乃至于他会怀疑:「你自己不做,教我做,这个到底有什么好处呀?」平常我们世间尚且如此,何况佛法。所以你自己能去作,他也就更能信受。比如世间常常讲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现在很多学校里边老师传授的不是教育,只是一般的知识、技能,如果是真正教育的话,那一定是以身作则,这个是非常重要。更进一步来说,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大家总觉得我将来要弘法,佛法是必定要弘的,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出去说了半天,结果人家说:「你说了半天,你自己呢?」请问,你弘的法在哪里?说到这里我是越来越感到惭愧,我自己始终很清楚,我只是把失败的经验告诉大家。诸位如果有心弘法的话,千万不要说学会了一点文字,就跑出去大吹大擂。如果你是发了菩提心,说:「不管!我现在先给他种一个种子。」你有这个心,那倒还不错,不过这个事情要真实去衡量自己的内心。总之同事就是先要跟他一样去做,如理如量地显出效果来,学的人就会说:「对啊!他也跟我一样做,显然他这样做得到了好处,那么我这样做也会得到好处。他还把他得到的好处告诉我,我也要认真去学。」所以没有学过的人,因为你这样做,也跟着你学;已经学的人,由于这样的关系而坚固不退,能够坚固不退的话,就能如理成就。真正能够帮助别人的方法,先使得他由于布施爱语而接受你、了解道理,然后由利行引导他怎么去修行,由于同事,他也跟着你一样如理走上去乃至如量地成就。所以这四样东西就圆满了利他的内涵。
【第三、四摄之作业。以此四摄于所化机何所作耶?谓由布施故,令成闻法之器,以于法师生欢喜故。由爱语故,能令信解所说之法,以于法义令正了解断疑惑故。由利行故,如教修行。由同事故,已修不退长时修行。如云:「由初为法器,第二令胜解,由三使修行,第四成净修。」】
这四摄作些什么呢?第一个,布施能够使他成就闻法之器,因为你布施,所以他对你感到亲切、欢喜,那个时候你就能够教他了。所以要教别人,不是跑去大吹大擂,乃至指责别人等等,真正帮助别人,必定先从布施开始。了解了这一点,就算是坏人来向你要的话,你不会说:「哼!这个坏人!我布施他,会造成社会的垃圾!」正因为他是社会的垃圾,你更要帮助他!怎么帮助他?先跟他结个欢喜缘,以后有机会教育他,才能够把他救出来,减少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必定要了解佛法里的真正的特质,千万不可以以我们的观念去看问题。他跟你接近了以后,你用什么方式引导?以爱语,就是以非常善巧的言词,不但他听起来欢喜,内容也是如理如法,那么他就能够信得过你,对于应该学的佛法有正确的了解,没有一点疑惑。有了了解之后,进一步要告诉他去行持。行持时,你跟他一起做,这是「同事」。由于你跟他一起做,还没有修的人就肯修,已修的人继续增长,能够长时如理地修行,达到完成。
【第四、摄受眷属须依四摄。佛说此为成办一切众生义利贤善方便,故摄徒众应须依此。如云:「诸摄眷属者,当善依此理,能办一切义,赞为妙方便。」】
真正要想摄受菩提眷属,一定要善巧地依止这四个方法。佛告诉我们,用这些方法就能够成办一切众生真正的利益。所以虽然是很简略的说明,但是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摄受徒众的条件是这样,一定要善巧依止这个道理,这样才能够如你所愿的,成办一切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这四样东西是真正最善巧、最奥妙的方法,是值得赞叹的应行之道。
【第五、略为解说。爱语有二,一随世仪轨语,谓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慰问诸界为调适等,随世仪轨慰悦有情。】
把四摄的内涵,进一步说明一下。首先,就像我们教小孩子,不是马上把你要教的道理告诉他,而是先随顺小孩子欢喜的,像在幼儿园的时候,让孩子们排排坐、吃果果、扮家家酒,大家高高兴兴地玩。要教导世俗的人,刚开始第一步,也是随顺世俗的仪轨。所以比丘戒也是一定顺着世俗仪轨的道理,这就是出家人的清净幢相,让人家看了很欢喜,觉得仪表非常好,内在更是清净纯洁。这里说要远离颦蹙,不能皱着眉头,脸色很不好看,而是要舒颜平视,看起来令人觉得非常舒畅欢喜。而且看见别人的时候,「含笑为先」,笑脸相迎,笑容可掬地问候他:「你好吗?」,「诸界」就是我们身体的四大界,如果四大不调会不舒服,所以我们随世间的仪轨去安慰他、悦可他。
【二随正法教语,谓为利益安乐有情,依能引发信戒闻舍慧等功德,宣说正法。】
爱语的真正中心目标在「随正法教语」,前面随世仪轨语只是个方便,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并不是大家坐在一块儿高兴地聊天,如果这样就完全错了,这只是一个前方便。我们修学佛法一定要把握住一个中心,就是菩提心。由于前面已经把身心调柔了,接下来才可以依完整无缺的佛法,把相应的道理告诉他,这是为了利益他,使他能够依你所讲的去实践,启发他的信、戒、闻、舍、惭、愧、慧等七法财──佛法之财,这些内涵也就是我们该讲的内容。把握住这个原则后,下面说明行持时的方式。
【又于能杀害怨敌之家,无秽浊心说利益语;于极钝根心无疑虑,誓受疲劳,为说法语,令摄善法;于其谄诈欺二师等,行邪恶行诸有情所,无恚恼心说利益语,于此难行爱语,亦当修学。】
爱语的特质是先随世俗的善巧引导他,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宣说正法。当我们真正行爱语的时候,不仅在一般的情况是如此做,就是遇见特殊的情况,纵使他是会来杀害自己的怨家,我也绝对没有一点的秽浊心,这才是跟佛法相应的;我不是欺诈,也不是怕他,我还是尽我所了解的,具善巧相应的菩提心,说对他有利益的话。平常我们看见怨家,不是对他瞋恨,就是觉得害怕,再不然就用种种弯弯曲曲的方法,现在不但不这样,而且还要利益他。另外有一种人根很钝,疑心又多,你跟他说起话来,真是辛苦无比,但是我们应「誓受疲劳」──没关系,你不懂我再说一遍!就是这样,一定要详细地告诉他,使他慢慢地了解正法。还有一种是谄诳、欺诈的人,碰到这种人简直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们专门跟你绕圈子,心里面想的是一套,说的是另外一套;还有各式各样的人,真正「行邪恶行」,碰到这种情况,简直是叫人头痛得不得了,不晓得怎么办是好;这个时候我们要以无恚恼心说利益语。以上说的是特别难行的,但也是要修学的。
【又于相续未熟,欲断诸盖向善趣者,为说先时所应作法,谓施及戒。又于已离盖,相续成熟心调善者,为说增进四圣谛法。又在家出家多放逸者,为令安住不放逸行,无倒谏诲。又疑惑者为断疑故,为说正法论议决择,是为一切门爱语。】
对那些没有成熟的人,也就是被种种烦恼所覆盖,但是有心向善的人,应该说「先时所应作法」。就是当对方基础还没有建立,罪障未净,资粮未集的时候,先说布施乃至持戒等。如果他已经净障集资相续调熟了,那么就进一步说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又有小大不同,总括一切佛法不外这四圣谛,就解决自己的苦乐来看是小乘,能够把它扩大至一切众生,就是大乘,内容还是它。对于常常放逸的修行人,不管是在家或是出家,要正确地教诲、劝勉他。对于心里疑虑不定的人,要断除他的疑惑。这个疑惑主要是指内心没有产生净信心的相状。要做到「净信」很不容易,假定真正对佛法产生了净信,那眼前的境界绝不可能引发你的贪瞋痴;你很清楚地知道,随着境界转只有伤害自己,这个才叫净信。所以这个怀疑不是指对别人的怀疑,而是怀疑佛法的真实内容,业感缘起的道理等等;如果晓得这样的业因一定感这样的果报,我们就绝对不会做一点坏事,自然而然也不会放逸。这样的说法叫一切门爱语。关于这些道理,在《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当中,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每一项好像都分成十个类别,例如爱语分成难行爱语、一切门爱语等等,这个地方只是约略提一下。
【利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脱。又分三种,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谓劝令如法招集守护增长财位。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乞求自活,由此定获后法安乐,不必获得现法安乐。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谓正劝导在家出家,趣向世间出世离欲,由此现法能令获得身心轻安,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或般涅槃。】
没有成熟的使他先成熟,换句话说第一步先净除罪障、积聚资粮、调柔身心。进一步再如法地使他修证解脱。也可以分三种:第一个是对现法来说,要让他如法行持得到利益,所以要劝导他如法地去招集以及守护增长财位。这个「财」包括世法、佛法。这里主要是指大乘行者所走的增上生道。因为大乘行者是为安立一切有情,使他们成就圆满佛果,所以增上生必定包含现法利在内。小乘不大注意现法利,反正拿了一个钵,乞讨到哪里就算哪里,衣服没有了,就跑到垃圾筒里捡几件,洗干净后穿在身上,他们不讲究的。但对大乘行者而言,增上生的究竟圆满就是佛的报土、报身,所以他对现法利是不放弃的,不过千万不要被现法利所欺蒙,佛法才是真正的重心。这在前面共下士的「除遣此中邪执」部分辨别得很清楚。
第二,重视后法利。进一步劝导他把眼前的财位弃舍,要现出家相清净自活。这样将来一定会获得大安乐,不是为了眼前的安乐。最后一个是现后两样利益都能得到。要劝他对世间、出世间的种种远离贪欲。前面第一个虽然增长世间的财,实际上并不是增长他的贪欲,而是为了圆满他的无上佛果。而第三个,不管是在家出家,都要引导他趣向出离,这点尤其是特别重要。由于这样,现法利是可以得到身心轻安,这种快乐和好处,世间的财位绝对比不上;而对于后世,如果你求自利急于解脱,很快就可以得到解脱,再不然就生净天等。这个净天,小乘是生到净居天,大乘譬如生到兜率陀天,乃至在人天当中辗转增上,一直到圆成无上菩提。
【又应修行难行利行,一于往昔未种善根者,难令行善。二现有广大圆满财位者,难行利行,由其安住大放逸处故。三诸已串习外道见者,难行利行,由憎圣教,愚痴邪执不解理故。】
接下来是难行的利行,很难做的事情我们也要去做。譬如未种善根的人,这种人是很难叫他行善的,因为没有善根,你怎么跟他讲他也听不进,乃至于跟你作对,这的确很难,但是很难我也要做。还有一种人,他现在有很大的财富,在大安乐当中,你叫他放掉,他也放不掉,这种人要教导他也很难,但是我要去做。另外有一些人,已习惯了外道的见解,对圣教非常排斥,或者是因为愚痴执着而不能理解,这种人我也要去劝导他。这三件事都是很难的,这个叫作难行的利行。
【又应修行渐次利行,谓于劣慧者,先令修行粗浅教授,若成中慧,转中教授,成广大慧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
此外利行要慢慢地顺着次第来,如果他条件差,就先讲粗浅的教授,使他身心渐渐成熟,智慧增长,然后讲中等的教授,等到他有了深广的智慧,那个时候再告诉他深远及细微的教授。
【同事者,谓于何义劝他安住,即于此义自当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随作何事,先应缘于有情义利,定不应离利他意乐。然其加行则先自调伏,如《无边功德赞》云:「有未自调伏,虽说正理教,违自语而行,不能调伏他。尊知此义故,心念诸众生,自未调伏时,暂勤自调伏。」】
「同事」是说,你告诉他的道理,你自己也照着去做,或者跟他一样,或者比他做得更好、超过他。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为了利益有情,绝不可以忘掉这个主要的意乐。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要做的一切事情,一定要先自己做到,然后再教他、帮忙他去做,就像《无边功德赞》所说的:自己还没调伏时,虽然你讲的道理是千真万确,但是因为你所说的话跟你的行持相违背,别人就是听不进。就像在世间,老师叫学生不要抽烟,他自己嘴巴里却叼着香烟。你认为老师这句话有用吗?一点用场都没有!或者你教别人要省吃俭用、要布施,但是他布施给你了以后,你却任意花用;他会想:「我省吃俭用的钱送给你,你竟然这样乱来!」那绝对不听你的。这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会坚持罗汉菜,大家跑来修行,若是还要讲究吃的,老是觉得这个味道不对劲,那个要怎么样调配,那还修什么行?我们的罗汉菜就这个样,至少别人看了,晓得我们的目的是来修行的。
我在美国时认识一位居士,他实在很了不起!早年我们中国人有三位航业巨子:一个在香港现在还是世界级的人物,一个在台湾的已经死了,一个在美国的就是这位居士。他的布施心很大,在我们想像中他家里一定豪华得不得了,我有两次到他家里去,看到他们吃剩的一点点东西,他太太会把它包起来,摆在冰箱里面,我当时心里好感动。那个时候是陪一位法师去过两次,住了好几天,才知道原来他是这样啊!他供养的时候,动不动美金几十万元,要办译经院的时候,他一口气捐了一千贰佰万台币。以现在我们这种一千多万的房子,当时只要台币廿几万、十几万就可以买到,你想想看一千多万可以买多少栋?假定一栋算廿万的话,一千贰佰万可以买六十栋了。而六十栋的房子现在价值多少钱呢?一栋至少算一千万的话,六十栋就六亿,他捐了这么多钱,但是他家里是如此俭朴。
所以尤其我们出家人,如果你真正是有心要让人家欢喜那倒可以,要是为了自己而去忙的话,这个实在是不相应。因此我常常说:你可以在家修,可是一旦出了家,自己一定要认识:习性是很难调的,但是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要调习性,出家了以后,你不调习性还要随顺它、找种种借口,那你出家干什么?如果还要调别人,那不是完全颠倒了吗?你想要帮助三界一切有情调伏烦恼,现在你自己的烦恼,不但不能调伏,竟然还随顺它、还增长它、还保护它。这个地方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世尊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心虽然系念诸众生,但是自己还没有调伏的时候,不必忙着说大话,自己先调伏自己。
【又四摄事可摄为二,谓以财摄及以法摄。财施为初,余三属法,法为所缘正行清净之法,如云:「由财及以法,谓所缘法等,由此二摄门,说为四摄事。」又此即是三世一切菩萨利他方便,故是共道。如云:「已摄及当摄现摄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
四摄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先财摄后法摄,布施当中的财施,可以说是第一个财摄,其它的三个属于法摄,法就是作为所缘的正行清净之法。财摄、法摄,可以包含上面的四摄。对调伏自己来说,三世一切菩萨的共道是六度;对利他来说,一切菩萨的共道是四摄。过去的菩萨已摄、当来的菩萨当摄、现在的菩萨现摄,成熟有情都是用这个办法。
【又菩萨行总有无边,然大嗢柁南即是六度四摄,以诸菩萨唯二所作:一自内成熟成佛资粮,二为成熟他有情相续,六度四摄即能成办此二事故。如《菩萨地》云:「由诸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诸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故于此中略说彼二,若欲广知,应于《菩萨地》中寻求。】
菩萨所要行的虽然有无量无边,但是整个最主要的圆满纲要,不外六度、四摄。因为菩萨真正要做的就是:第一成就自己,第二利益其他有情,六度四摄就能够把这两件事情圆满地办到。这里引〈菩萨地〉的文,简单说明自利以及利他的内涵,要想详细知道的话,要到〈菩萨地〉当中找。实际上在我们修学过程当中,的确是要先认识整个大纲,然后步步修上去。当你真正要行持的时候,〈菩萨地〉当中把细则说得很清楚;实际上单单《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还不够,还要广学一切经论,你才会对六度四摄的内涵有更深一层的体会。至于我们眼前的修学,假定你的智慧狭小,照着这个纲要去做的话,也绝对正确,绝对没问题;而且这个纲要教授,如果你引申出去,的的确确跟无量无边的无垢经论也完全相应,这点是我们要确定认识的。上面已经简单地说明了四摄六度。
【又此根本后得时,应如何行者,如尊者云:「六波罗蜜等,菩萨广大行,由本后瑜伽,坚修资粮道。」谓初业菩萨受菩萨戒,住资粮道,根本后得皆不出六度,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时所修,有者是于后得时修。】
六度、四摄,在根本及在后得的时候应如何行持?根本、后得,在本质上面,我们通常说根本智、后得智。根本智是什么?修学佛道,一定要方便、智慧两种资粮共同并进,相辅相成。在根本定当中要学的就是用智慧观察一切事情的真相、共相,也就是所谓真如、空。等到出了定以后,则要广行方便,虽然广行方便,因为你已经对世间的真相看清楚了,所以不会随着以前的染污意识而转,这个时候得到的叫后得智。而这里的根本、后得是指,我们真正修学的时候,主要是在座上乃至在定中,这个叫根本;然后在出定或者说下了座以后,应该如何广行方便,这叫后得。就是说我们在座上一心缘观这个,然后下座后如何相应地继续去行持。所以这里讲的根本及后得,并不是后面所说地上菩萨学的那个。
尊者告诉我们:六波罗蜜等菩萨道的广大行,在于根本及后得两个时候能够相应(「瑜伽」就是相应),坚固地修学资粮道。「根本」就是在定中,「后得」就是指出定以后。为什么说这个地方不是讲地上菩萨呢?因为在资粮道就是还没登地,还没见道,但是的的确确也是在学。刚开始修学的初业菩萨,受了愿心仪轨以后,是在资粮道当中,从刚开始发菩提心到愿心圆满,这个叫下品资粮位。有了愿心以后受行心,从受菩萨戒开始就是中品资粮位。然后广行六度,积集资粮,等到能够如实了达一切法的特质──空性,就是上品资粮位,其中的细节在这里没有说明。修的时候不管是根本或后得,都不出六度。所以说六度中有的是根本定时所修,有的是后得时所修。下面特别说明根本定当中修习什么,后得当中修习什么,以及这两者如何配合。
【谓静虑自性奢摩他,及慧度自性毗钵舍那一分,是于根本定时所修。前三波罗蜜多及静虑般若一分,是后得时修。精进俱通根本后得,忍中一分定思深法于定时修,如尊者云:「起根本定时,遍观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能净后分别,应正学方便,于根本定时,应恒常修习,止观分平等。」】
止、观的一部分,是在根本定当中所修。前面布施、持戒、忍辱这三样是在后得当中修;还有,止跟观的一部分,也是在后得当中修。精进是不管出定、入定都要的。忍有三部分: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平常我们叫生忍及法忍);还有谛察法忍,是对法的深入观察,这个是在定当中修的。出了定以后对着境界,承受种种的人、法加在你身上的苦,这是在后得时修的,这里分得很清楚。就像尊者说的:从根本定出定时,面对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这八喻就是如幻、如化、如干闼婆城等等。在根本定当中,我们这样去观察,下座了以后,就照我们所观察的运用在生活当中,那时候你就不会为境界所蒙蔽,因为你了解这些事情不是实有之性,而是如幻如化,缘起性空的。如此一来,能够净化你的执着,所以应该正式去学习这些方便。如果我们能够长时间努力修学,在根本、后得两者当中,一一如理如量的辗转增上,这样就能够一步一步慢慢地提升。
【若由未习如是希有难行诸行,闻时忧恼,应念菩萨于最初时亦不能行,然由先知所作愿境渐次修习,久习之后,不待功用能任运转,故其串习极为切要。】
像上面告诉我们的难行诸行,不管是自调伏也好,调伏别人也好,的的确确非常困难,由于以前没有修学过,不要说叫我们去做,我们听见了就害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这样思惟:任何一尊佛,他一定是先在因地当中修菩萨行,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的,而是先了解了正确的内容,然后把所了解的作为他的希愿处,照着能达成愿望的种种善巧方便,一步一步去修,经过了长久不断的修习以后,就能自然而然任运做到了。
所以能够成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串习,「串习」这两个字我很欢喜,就是说刚开始时很不习惯,慢慢透过不断地练习,把这个习惯培养起来。其实我们眼前的学习都是这样,只要能够不断地这样去做,自然能够任运而转。前面已经一再强调,眼前我们所有的一切,没有一个例外的,无不是由串习而成,因为我们串习了以前那一套,所以新的东西来了,会觉得不习惯;主要的问题不在习惯不习惯,而是由于我们不了解这是由串习而成,自己却执着得很,这才是毛病所在。所以真正可怕的是无明无知,只要有了正知见,了解了真相以后,你才发现原来我的感受、想法也不是天生如此,只是一个习惯,而且这个习惯虽然眼前觉得好,将来却会带给我们无比的痛苦。由于这样正确的认识,自然而然就启发愿望:我要求的是无上菩提。然后正式要求之前,还要了解,这样做有什么殊胜的好处,如果不这样做,像原来这样,有什么严重的过患?之后再进一步告诉我们怎么做、怎么学,如此了解了道理,依次第慢慢去做,到最后轻而易举就成就了。就像我们小时候会觉得,要等到二、三十岁把大学念完,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小的时候,也就这么从幼儿园开始学,「来来来、去去去,小猫跳、小狗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也轻而易举地这样学上来,世上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如此的。
所以串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说明不是眼前听懂了,觉得很欢喜就可以了,听懂后,正是要策励自己,怎么样一步一步照着去做,不断地恒时行持下去,等到习惯了,就能「不待功用任运转」。眼前太多的事情都是这样,比如讲中国话,你不用想,自然而然开口就讲,但是如果叫你讲日语、英语,就算你想了个半天,还是讲不出来。为什么呢?串习而成啊!修行也是如此,我们刚开始会觉得难,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你了解了以后,自然而然这个「难」的概念,就挡不住你了。真正挡住我们的就是无知,自己陷在老习惯当中,若还觉得这样不行,那样不行,那么就算是再简单的事情,你也一点都学不来。所以真正的难关不在外面的难不难,而是在我们自己内心认识不认识,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始终是问题的中心所在。
【若见现前不能实行,即便弃舍全不修心,是极稽留清净之道。】
反之,如果你看见眼前不能做,就不去做,「全不修心」(很清楚,修就从你的心里上修),如果这样的话,「是极稽留」,就是完全停滞在那个地方。前面在精进一度特别说明,如果你走了这条路而不能上进,乃至于退怯的话,那比不走还坏,因为你不走这条路,本来可以做别的事情,现在你走了这条路,结果又退失了,那不是两边都失坏了吗?同样地,出家也是一样,你出了家,没有真正的内容,在家该做的事情你也没有做。不要以为出了家,一切坐享其成,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我们宿生有这个业因而感得的果报。现在你白白浪费了以后,又没有造下一点跟它相应的业,以后披毛戴角,还起来是很可怕的,这个我们必定要知道。所以如果这条路不能走,那是因为我现在条件不够,应该回去等到条件累积够了再来。千万要注意,这个地方讲的「稽留」就是耽搁在那里,这是就时间来讲,但他并没有说停在那里的时间中,你在干些什么,停在那里不是睡大觉、享福,停在那里是受地狱的煎熬啊!这个是我们要警惕的,要常常把这个事情记在心里!
实际上我也有这样的经验:我刚到一个新的地方,总觉得好像不大习惯,许多事情做不来,心里面就会退缩。后来幸好有善知识引导而了解了这个道理,「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先闻名生畏,后无彼不乐。」对呀,我先去做,脑筋虽然转不过来,但是我还是尽可能地去想,慢慢地脑筋会动了,以后再进一步把错的知见改成正确的。身体的行为也是如此,本来是痴痴呆呆的,不晓得该做些什么,但是善知识叫你做,或者逼着你做,你只好开始摸索,摸了半天,慢慢地自然就习惯,到后来你有了经验,一看就晓得从哪里开始做起。眼前没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我深深了解,真正重要的就是在内心。所以始终要注意啊!如果你在心里面,不从现在就开始努力,总觉得反正轻轻松松地躲在后头,结果是真正害了自己。
【如《无边功德赞》云:「若由闻何法,令世间生怖,尊亦于此法,久未能实行。然尊习其行,时至任运转,是故诸功德,不修难增长。」】
所以,假定听见了这些法,觉得很难做,很害怕,而停在这里的话,那么永远也不能够真正地成就。但是反过来,只要能够如理如法地开始去练习,做久了以后,就能够任运;就是自然而然的,乃至于不用太费力,就都可以做。所以一切的功德一定要透过修习,如果不修习的话,绝对不可能成就。
【故受菩萨律仪者,定无方便不学诸行,未如仪轨受行心者,亦当励力修欲学心。若于诸行勇乐修学,次受律仪极为坚固,故应勤学。】
真正学菩萨行,受菩萨戒的时候,绝对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不学这些内涵就能成就的,天下绝没有这样的事情。也许我们会说:受了这个行心当然要学,但你可以不要受啊!现在问题是:你要不要脱苦?要不要究竟圆满?要究竟圆满,就要照着这个次第来。所以受了行心固然非学不可,受了愿心(受行心之前的方便)以后,虽然不会要你马上做这种难行的事情,但是也要努力策励自己──我要学!学习有殊胜的好处,如果不学,有很严重的祸害;策发内心生起强烈的欲学、行菩萨行的这种心。如果能够经过前面这个善巧,策励起你的勇悍欲修学之心,那时候就不会觉得看了就怕,如果叫你不要做,你反而会觉得:这么大的好处,怎么不让我去做啊?这个时候再去受律仪的话,行持就很扎实、很坚固。所以我们应该遵循这个次第,依各人的条件去努力。现在已经把这个次第,从道前基础开始,然后下、中、上士道一一说完了。
【上士道次第中,已说净修愿心,及学菩萨总行道之次第。】
从学愿心开始到行心,已经慢慢地都说完了。行心的纲要是总学,再下面的止观是别学。为什么是别学呢?因为止观的内容比较深广,而真正说起来,整个的修学过程,前面都是方便;换句话说,前面的准备,都是为了后面的止观,而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好处,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所以把共道简单扼要地说明了以后,最后对于止观的内容,特别再详细说明一下。因为它的内容十分深广,必须照着次第来学,不但只是讲,而且是要行持的次第。讲的目的是要让我们了解,而了解是行持的初步,所以假定前面的基础没有建立,那么后面的内涵不要说做不到,甚至也不一定能够了解。依目前我们的情况来说,有绝大部分的确是连了解都不一定能够了解,所以《广论》上面的止观,暂时不讲,等到以后有机会再来学它。但是因为它毕竟是佛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别学部分止观的内涵特质,现在还是用宗喀巴大师写的《略论》为纲要来说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三终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