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29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29讲
《广论奢摩他29》
讲授: 雪歌仁波2008-04-11
内心对于所缘的对象,在专注时怎么进行?首先基础所缘对象是什么?要先作界定,解释清楚。这里面包括总体所缘对象是什么?现在这个段落所缘对象是什么?对佛身所缘辨明清楚,使佛身变成第六意识的对境,佛身要在第六意识中显现出来。因为在第六意识显现佛身之故,佛身的影像,不是当成佛像,而是当成佛亲自本身,在我们内心出现成为一个影像,现在这个段落所谈到的影像是如此的。
对这个所缘对象,我的心缘取之后,怎么专注在上面呢?要分成三项:是今天要谈的内容。
第二心于彼所缘如何安住分三一立无过规二破有过规三示修时量(P.359 第10行)
了解心的所缘对象,心要朝向这个所缘对象,要专注地能安住在上面。可是心如何能专注地安住在上面呢?这个段落,是「无过失的等持」如何产生,因此讲心专注安住在上面,要具足二个特色,才能成为一个「无过失的等持」→立无过规。无过失的轨则是什么样子?就是「无过失的等持」。此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
(P.350)第二住所缘时应如何修分二一明心住之所缘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第二是现在的段落,住所缘如何观修。
(P.349)一系心所缘先如何修二住所缘时应如何修,这些是在引生无过三摩地法的内容。
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胜(特色),一令心明显具明显分,二专住所缘无有分别具安住分…(P.359 第11行)
即一、明分,二、住分。要具足二个特色:(一)具有力量的明分,(二)住分。产生无过失的等持,内心在指向对境的时候,要具足这二个特色。其实不祇这二个,又有人说需要三个条件,或四个条件。也有说二个特色不对,又有另外的说法。
…有于此上加乐为三,余有加澄共为四者。然澄净分初殊胜摄,不须别说。适悦行相喜乐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静虑未到分摄定相应中所能生起。三乘功德最胜依处第四静虑三摩地中,皆无身乐心乐相应而起,故此不说。…(P.359 第12行)
心朝向对境,怎么样才是无过失的等持?(一)具有力量的明分,(二)住分,(三)安乐。还有人加上(四)澄分→清楚,共四个条件。
…极明显分,虽于无色地摄少数定中亦不得生。(P.360 第1行)
又有一主张极明显分,具有力量的明分。对方主张,虽在无色地所摄的定,都还不会产生极明显分。本派先破除四种主张→「加上澄分」先破除掉,再破除要三种特色的主张→要「加上安乐」的主张,把它破除掉,破除反对者。我们主张无过失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一)具有力量的明分,有人说这个说法不对,我们按顺序先破除了。P.359倒数二行,第一种主张→加上「安乐」,第二种主张→加上「澄清分」。P.360第三种主张,是反对者。四种特色,我们先破除掉,P.359倒数二行,然澄净分初殊胜摄,这个项目不必个别讲。因为把它包括在初殊胜→具有力量的明分。
再来讲三种条件的主张,适悦行相喜乐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静虑未到分摄定相应中所能生起。这里谈到具有喜乐,是没有必要的。现在是讲产生无过失的等持,谈到修等持,继续修,在还没得到安止之前,无过失的等持产生,还要经过九住心的次第,才逐渐得到安止,才会产生初禅的喜乐。在还没得到安止之前,不会有喜乐的。这个乐不是轻安之乐,轻安之乐不是这里谈到的。我们得到安止时,有身轻安、心轻安,才是这里谈到的喜乐。
无过失的等持,还要包括喜乐的特色,就会有这个毛病,最初得到安止就有喜乐,怎么可能呢?适悦行相喜乐,是等持以后的果,不是现在初静虑未到定分所能产生,是得到安止之后才有的。现在修无过失的等持,具足二个特色:(一)明分,(二)住分,还要再进步,还要经过九住心,才得到安止。得到安止的同时,这个人的心就不是欲界的心。前面得到安止之前,这个人的心是属于欲界的心,经过这样子的实修之后,他得到安止,得到安止的同时,他是属上二界地所摄之心,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所摄的心。在得到上界地所摄的心的时候,是属于初静虑地(初禅)未到分所摄,初静虑地所摄分近分和正行,近分即未到分,未得到正行之前是未到分。修安止的无过失等持,才是逐渐修到安止,到初静虑的时候。初静虑的前面有未到分(未到地定),未到分怎么会有喜乐?不可能嘛!所以你说有,就会有这个毛病。
一个欲界的补特伽罗(众生),他的内心要得到等持,逐渐进步,得到更高级的等持,顺序很多、很长。现在我们是欲界的生命,「界」有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众生内心思惟的方式并不一样。色界的众生内心思惟(想法)的方式,等持的威力更加强大,无色界比色界的众生,等持的威力还更加强大。等持的威力强大,安住在对境的力量更增强,三界众生内心安住在对境的力量有差别的。首先要得到等持,得到安止的话,要欲界心先得到等持,等持的力量不断地加强,慢慢变成不是欲界的心,变成色界心的等持。这是心不断地转变,欲界的心变成色界的心,靠着等持的力量,使他的心转变过来,人还是欲界的生命,可是心会改变。
在观修时,先改变等持的本质,等持的力量更加强,当然内心就转变了。最初得到等持是欲界的等持,然后力量慢慢加强,心慢慢改变过来,心改变为上二界所摄的等持。如果经由欲界心的等持,已经得到之后,慢慢进步得到色界地所摄的等持,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这中间又很长了。色界地所摄的等持里面,就有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四禅天)。然后又进步到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就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所摄,这要按照顺序一阶段、一阶段逐渐进步的。
最初得到欲界心的等持,再进入色界心的等持→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又进入无色界的等持→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这些过程都是等持的力量不断地加强,可见他是等持的力量不断加强之故,内心转变过来,所以他一定按照顺序的,一个步骤、一个步骤逐渐上去的,这是书上没有的,不作补充,对于内容就不能了解。
欲界的有情众生,已经成就了欲界地所摄的等持,在欲界的地方,是欲界的心,逐渐进步,心会转变过来。色界的地方所摄的等持,是色界地所摄的等持。刚得到色界地所摄的等持时,最初得到是初静虑天,是初静虑地所摄的等持,又分为两个:靠近的部份(近分)和正行两部份,近分是未到分,初静虑所摄等持分为:近分地所摄等持,正行地所摄等持。
慢慢进步到二静虑地所摄等持,里面又分为:近分地所摄等持,和正行地所摄等持。慢慢进步到三静虑地所摄等持(三禅天),里面又分两个:近分地所摄等持,和正行地所摄等持。进步到四静虑地所摄等持,里面又分两个:近分地所摄等持,和正行地所摄等持,到这里色界的最高了。进步又变成无色界,无色界又分成四个:空无边处所摄等持,里面又分为近分和正行。识无边处所摄等持,里面又分为近分和正行。之后到无所有处所摄等持,又分近分和正行。最后到有顶天所摄等持,又是近分和正行,这样子一段一段分的。
或许有这么一个疑问产生,就是一个欲界的有情众生,他的内心等持,按照前面所讲的次第,逐渐地进步,这表示他的威力愈来愈强。假设这个人的内心到达了有顶天所摄等持,得到这个的时候,前面的等持是不是都消失不见了,改变成为有顶天所摄等持?而且是正行地所摄等持之后,是不是他前面的等持都消失不见了?四个色界的等持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的等持,是不是全部都消失不见了?有这么一个疑问存在。答:不会消失不见的。因为他的心能够进入细分等持,当他的心不作细分等持观想时,因为他的力量之故,他的心可以进入比较粗分的等持。但他也可以让心不要进入细分等持,还停留在粗分阶段,也可以的,因为他已经有这种威力了。这个威力不会消失掉,他也可以有细分、也可以有粗分,因为他有这个威力之故。
所以,我们看书里面有些地方这样谈到,这八种等持,就是四静虑天有四种正行的等持,无色界也有四种正行等持,这样有八种等持了。这八种等持有顺分次第的观修,有反转次第的观修。顺分次第的观修,就是按照初静虑的正行、二静虑的正行、三静虑的正行、四静虑的正行、无色界正行的次第,按照次第慢慢观修。也可以反转次第而修,从有顶天的等持,进入无所有处、识无边处、空无边处,之后进入四静虑、三静虑、二静虑、初静虑,这是反转次第的观修。这就表示得到细分,前面粗分不会不见。
此又分二:一引生无过三摩地法(无过失之等持)二引生住心次第(P.349 第7行)
现在谈到是引生无过失等持这个段落。首先产生无过失的等持之后,这是属于欲界的心,依彼→靠着无过失的等持,这个等持才要产生住心,这个住心讲的是九住心。无过失等持得到了,是欲界的心,九住心得到了,也是欲界的心。但是九住心结束了之后,就会得到安止。内心最初得到安止那个同时,心就不是欲界地所摄的心,就得到色界地所摄的心,因为他已经得到初静虑所摄的心,心的本质已经转变过来了。前面讲到无过失的等持已经得到了,九住心也结束(毕业)了,得到了安止,在得到安止那个同时,这个人的内心本质已经转变过来,他的心不是属于欲界地所摄的心,属于色界地所摄的心,进入色界初静虑近分地所摄的等持。
在破除三种主张的说法里面(P.359第10行),「乐」把它列在这里是不对的,这个部份要把它破除掉。破除掉的说法里面,初静虑近分地所摄的等持,就算得到的那个时候,也没有喜乐。这里非初静虑未到分(近分)所摄的等持相应中所能生起,同时产生,连喜乐都没有。因此你的主张说,现在我们是为了得到安止,还没得到安止,心要专注在所缘上面。如果心在指向所缘,就已经具有喜乐的话,这样讲显然不对。
现在只是安止的因而已,还没得到安止,只是作实修而已,在安止的因,实修的段落就有喜乐的话,实际上在成就安止的时候,安止得到的时候,才是初静虑的近分而已,都还没具有喜乐,因的时候,怎么会有喜乐呢?所以在实修安止的时候,实修之后成就了安止,最初成就安止是属于初静虑的近分地所摄,那个时候喜乐都还不会有,但是在那个时候,有身轻安乐,有心轻安之乐,不要把这个「乐」和喜乐混在一起,不是属于喜乐。就算初得到安止,是初静虑的近分,也有身心轻安之乐,但没有喜乐。
或许有人会这么讲,喜乐是不是将来属于所得的一个部份,所要得到果的一个部份?不是的。因为在一个非常好的等持状态里面,如果他还伴随有喜乐的话,这个列入一种毛病。四静虑正行的等持,算是非常好的等持,四静虑正行的等持,还要断除八种过失,八种过失中,喜乐是其中一项,喜乐是应该要断除的部份,不是好的部份。大家会想:初静虑还没得到喜乐,喜乐是很难得到,将来要得到它。不是的,这不能当作一个要得到的目标。
还有一项不能混为一谈,「身心轻安之乐不是乐」,所以,乐非乐,身心轻安之乐不是喜乐。为什么?我们看「轻安之乐」这个名词就明白了解了,「轻安之乐」的「乐」指的就是「轻安」,不是快乐,不是乐,它是「轻安」的意思。为什么「轻安之乐」取名为「乐」呢?「轻安」的意思,指的是不辛苦,不用劳累,不花力气。因为不辛苦,不花力气,所以就取名为「乐」,但不是快乐,只是取名字而已,不是快乐。因为只是从「轻安之乐」,「乐」指的就是「轻安」不是乐,「乐」是指不用很辛苦,不用花力气、不劳累之故,把它取名字叫做「乐」,但不是乐。
因为前面实修的时候,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劳累要花力气,慢慢实修到最后,不必花力气,不劳累,从这个角度来讲,把它取一个名字叫做「乐」,其实不是乐。这样子讲,真正的喜乐是什么意思呢?又产生这么一个问题。这个喜乐在近分的时候是没有的,初静虑的近分是没有的,因为近分类似准备的阶段、加行的阶段。近分是已经靠近了正行,为了要得到正行之故,前面所作加行、所作准备的阶段。初静虑也有近分和正行,二静虑也有近分和正行,三静虑、四静虑,无色界四个: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都有近分和正行,都这样排列下来。
在这种排列的情况里面,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一直到四个无色界,每一个禅定,都要分成近分和正行,每一部份都有近分和正行,任何一个禅定的近分里面,都不会有喜乐。不会有喜乐的原因,前面已讲过了,这时候内心还要花力气,还要忙碌,忙碌得到他的果,他的果是正行。现在是近分,近分是要作准备的,为了要得到果作准备的阶段。在任何的等持,四静虑和四无色界静虑近分的时候,都不会有喜乐的。
不会有喜乐的原因,是都还在忙碌,是都还在花力气忙碌,因为要得到正行,要作准备之故。可见喜乐要到正行才有,那是什么阶段的正行才有喜乐呢?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无色界的静虑里面。什么阶段的正行才有喜乐呢?初静虑的正行有喜乐,二静虑的正行有喜乐;三静虑的正行,四静虑的正行,四个无色界静虑的正行,都没有喜乐。就正行的等持,相对应的同时产生喜乐,从三静虑以后就没有了。任何静虑近分的部份,都没有喜乐,因为他正在作准备,喜乐在静虑正行的时候才有。
哪个时候的正行有呢?初静虑的正行,二静虑的正行,从三静虑以后的正行,也是没有喜乐。近分和正行喜乐的部份,我们举一个例子而言,譬如现在要盖房子,房子没有盖好之前,这个人很忙碌盖房子,不可能快乐停下来休息,因为房子还没盖好,这个类似像近分一样。可是当房子盖好了,工作完全结束,坐在房子里面,喘一口气,好好休息一下,非常快乐啦!因为房子已经盖好了,不用再工作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像正行一样。
这个是四静虑、无色界等持共八种,现在作补充说明,要记起来不能忘掉,不能每一次碰到又作补充。
所以,有一些人主张「引发等持的时候,要具足安乐」的条件,变成三个特色,心指向对境要安住的时候,要具足三个特色。不过这种说法,在p.359最后一行,三乘功德最胜依处(依靠处)是第四静虑天的等持,在那个时候有没有真的内心的喜乐?答:也没有!故此不说,在这里也不需要的。
三乘功德最殊胜的依靠之处,是四静虑的等持,是等持之中最好的,是我们可以运用的等持之中最好的。我们要运用等持,帮助我们内心产生证悟,在内心的产生证悟方面,要靠等持的帮助,不过能发挥帮助力量的等持,最好的是四静虑天的等持,透过它的帮助,能让我们内心产生证悟。就是利用这个等持,可以去观修空性,可以去观修补特伽罗无我,所以我们在观修的时候,我们所运用等持的好坏,会影响到观修的时候力量的强弱。
因此,对内心的帮助大小就有差别。就是在观修的时候,会导致去对付我们内心的实执,补特伽罗我执,在把它消灭方面力量非常强大,这就要靠非常好的等持,这种内心证悟的产生,最大的帮助是四静虑天的等持。所以在很多的经典里面,都称赞四静虑天的等持,要引发三乘的功德,最主要、最殊胜的依靠之处,都这样子来称赞它。四静虑天的等持本身,如果靠着它,很容易产生三乘的功德。
不过,第四静虑的等持本身,并没有喜乐,因此要引发内心产生等持,在静虑的等持,都不需要喜乐。现在正在学习的时候,要引发一个无过失的等持,心正在指向对境的时候,并不需要有这个喜乐。如果再引发具备喜乐的话,将来到四静虑的等持的时候,将来还会变成一个毛病,连四静虑的等持都没有喜乐。因为有喜乐之故,还会变成一个毛病,所以现在也不需要。
前面有人谈到要具足三个特色加上喜乐,这个主张也要把它破除掉,就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首先是破除四个条件的说法,四个条件的说法是(P.359倒数2行)然澄净分初殊胜摄,不须别说。有人主张四个条件,把它否定掉,再来是否定三个条件加上喜乐。
适悦行相喜乐之受,是此所修定果,非初静虑未到分摄定相应中所能生起。三乘功德最胜依处第四静虑三摩地中,皆无身乐心乐相应而起,故此不说。(P.359 第12行)…
这是把要具足安乐这个条件,也把它破除掉。这二种主张已经破除了,再过来还有第三种主张,再把它破除掉。
…极明显分,虽于无色地摄少数定中亦不得生。(P.360 第1行)
这是对方的主张,前面自宗说无过失的等持要产生时,心放在影像对境上,要具足明分和住分。对方就反对说,这个条件不需要。为什么不需要呢?原因就在这里了,谈到无色地所摄少数定也没有产生,这个说法也要破除掉。对方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而言,明分的力量不是很强,住分的力量很强大,因此在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之中,确定明分这部份没有。所以我们现在谈到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明分这个条件也不需要,不需要的原因,就是无色界的等持里面,明分也没有,也不需要,有这么一个说法。
所以当我们禅修等持的时候,欲界、色界、无色界,内心的等持得到之后,力量愈来愈强、愈进步。由进入色界,到进入无色界,当进入到无色界等持的时候,明分的力量逐渐简单,但住分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在无色界的等持里面,没有具足威力的明分,明分的力量逐渐减弱。
有人就这样讲了,无色界的等持,明分的条件都不必要,因此你现在主张,现在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里面,有这么一个条件,明分的条件是不需要,这是对方的主张。我们的主张是要两个条件,对方这种反对我们就去破除他,怎么去破除他呢?破除的方式,回答的方式是这样子,就大乘的补特伽罗而言,实修的时候,最主要依靠的等持,是四静虑地所摄的等持,不是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因此在静虑地所摄的等持里面,明分也有,住分也有。当然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是明分减弱,之后住分很强大没有错,问题是大乘补特伽罗所实修要依靠的等持,主要不是依靠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主要是依靠静虑地所摄的等持。但是在静虑地所摄的等持里面,明分就很强大了,这个条件一定要有。所以你提到我两种特色的主张有毛病,毛病不会发生,因为无色界地的等持,当然明分的力量不是很强,但是菩萨实修主要不是靠这个等持。
其次怎样来说明主张,自宗来作一个回答呢?我们前面所讲内容引经据典,应当要依靠静虑,排除掉无色。
…如《大乘庄严经论》云:「静虑除无色。」除少数获得自在菩萨,余诸菩萨皆依静虑地摄正定引发功德,故说明显(明分)殊胜无有过失。…(P.360 第2行)
《庄严经论》的句子,主要要放在静虑,排除掉无色,这是少数获自在之菩萨,等持已经得到自在之菩萨,衪就会依于无色界地所摄的等持,要把这个排除之外。一般大多数的菩萨,都是要根据静虑地所摄等持来作实修,来产生功德。后面解释是这样讲,除少数获自在之菩萨,余诸菩萨都是依静虑地所摄等持,来引发功德。
什么是等持自在之菩萨呢?前面有讲过了,静虑、无色八种等持,顺生作实修、反转作实修;初静虑等持、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进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天,之后又回过头来照顺序。这样子反反复覆修了非常多次,慢慢会形成一种现象,跳级的现象。就是他修初静虑,但是他不必进入二静虑,他的心马上可以进入三静虑。进入三静虑之后,他不必进入四静虑,马上进入空无边处,就表示这个人等持的威力非常强大,这样反复实修,来来去去,再三反复作实修之后,他的等持会得到自在。
等持得到自在是,他现在在一个比较粗分的心,他不必按照顺序逐渐进入细分。他能够在比较粗分里面,立刻进入非常的细分;然后他在非常微细的情况下,也不必慢慢进入粗分,不需要。他在非常微细,可以进入比较粗糙,都可以。这种情况来往都没有阻碍,这就是等持得到自在的菩萨。
如何去得到等持自在呢?静虑、无色八种等持,来来去去,顺生和反转再三反复作实修,逐渐会得到这种威力,如果是这样的一位菩萨,他就可以依于无色界的等持实修。假设不是的话,一般的大乘的菩萨,是依靠静虑地所摄的等持。因此之故,大乘补特伽罗作实修的时候,是要依靠静虑地所摄的等持。静虑地所摄等持,明分和住分两个条件都齐备,因此之故,我们前面的主张,引发无过失的等持的时候,等持要具足二种特色,就是具足明分的这个特色,这个主张并没有过失。所以这里产生无过失的等持,是指心朝向所缘对象的时候,按照自宗的主张,心放在所缘对象影像,指向它的时候。
怎样才叫无过失的等持?两个条件,就是明分和住分,这个明分指的是有境本身,住分指的是对境。所以明分指的不是对境的清楚、不清楚、清晰、不清晰,不是这个问题,上次有谈到过了,缘取佛身的时候,明晰、不明晰并不重要,而是心要能坚固地安住它,因为如果一直想要明晰安住,可能为了追求明分,而导致安住的阻碍,已经谈过了。
明分主要是指有境,心清晰不清晰;住分是指对境,心有没有安住在对境上面,从对境的角度谈到。所以明分要看p.359,此中所修妙三摩地(无过失等持)具二殊胜,具足二种殊胜的特色,一个是心本身非常明晰,这个把它称为明分;之后心能够很专住在所缘的对象上面,这样称为住分,自宗的主张、本派的主张无过失的等持,要齐备这二个条件。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