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6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36讲
《广论奢摩他36》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6-20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界的如母有情众生,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纯正究竟圆满的佛果,在得到圆满的佛果而言,要靠闻思修来进行实修,这其中观修是最为主要的部份,听闻是为了思惟,思惟的目的是为了要进行观修,其中究竟、精华的部份是观修的段落。
就观修的方式,主要是靠着忆念和正知好好的来将护、维持,进行实修。即以忆念和正知双运来进行观修,观修的方式应当怎样作,这个部份至尊仁波切在止和观里作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对于止观二者的学习,首先观修的方式要有正确的了解,然后按照次第进行实修,这样观修才能做得正确。因为前面对于观修的方式有正确的了解,正确的观修才能掌握观修重点,观修的目标才能够达成,地道的证悟才能迅速的产生,圆满的佛果才能迅速得到。得到之后就能够满足遍满虚空如老母亲的众生的期望,利益他们,如此作就能达成目标,因此把这个内容目标好好的思惟,调整动机来听闻教法。
第三示修时之量p364倒数第四行,前面第一是建立无过失的传轨(规矩),第二是排除有过失的传轨(规矩),第三解释修时的标准何在?首先建立无过失的传轨是什么?有过失的传轨是什么?这里是用「无过规、有过规」(规矩)是指主张的内容,解释的方式。
实修安止的时候所缘的对境是什么?已经辨明清楚了。已经正确界定认明清楚之后,在此所缘对境的基础之上已经了解清楚了,可是心如何安放在上面呢?修安止的时候当然心要安放在所缘境上面,且应该是以忆念、正知的方式安放,即以念知二者结合的情况下,把我们的心安放在所缘境上面。这个方面解释自宗在无过失的规矩作了说明,他宗的解释如何为什么有过失?又要再作一个说明。
前面建立无过失的规矩,然后要说明有过失的规矩是什么?把毛病排除掉,为什么要进行这二个项目呢?就是因为修止当然要有所缘的对境,这个都已经讲解完毕了,正确认明清楚了,最后要进行观修,进行观修当然要以忆念和正知把心放在对境上,用忆念怎么把心放在对境上?用正知又如何把心放在对境上?这些都要作主张、说明,要讲解清楚。
讲解的时候,自宗的解释、他宗的解释就不太一样了,所以要建立自宗的解释是正确、无过失的规矩,他的解释有什么毛病,要排除掉他宗有过失的规矩,因此有前面的二项内容,或许有人这么想把自宗的无过失规矩讲解清楚就好了,不必排除他宗有过失的规矩,这恐怕不太需要吧!这个解释并不是为了去伤害他,而是对我们有所帮助,对于无过失的规矩能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只有单独对于无过失的规矩了解,这个了解还不是非常清晰明白,接下来把有过失的内容作一个详细的分析,指出它的解释是这个样子,它的主张是如何?有何毛病?把这个说明清楚,当然自己对于无过失的规矩就会更加深入清楚,所以单单对于无过失规矩的学习,可能还无法深入明白呢!把有过失的规矩好好的分析,对自己的了解当然会更加深入。
这二者都说明清楚了,内心安放在对境是怎样来安放?有过失的规矩是什么?无过失的规矩是什么?这些都明白清楚之后,接下来当然就是心安放在对境上来进行了,心安放在对境上的时候,安放的时间长短多少?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个要解释,所以就有第三项,示修时量。把前面无过失的规矩说明清楚,有过失的规矩说明清楚,接下来当心正式安放在所缘境的时候,时间的长短为何?要解释说明,所以有第三个大纲。
第三示修时量,由念令心住所缘境,应住几久有无定量。(P364倒数第四行)由忆念令心维系在所缘的对境上,应当在所缘对境上能够安放多久,有没有固定的标准呢?前面曾经谈到以念知把心安放在对境上,但是其中以忆念为主,忆念就是让心持续安放在对境上的作用,正知是间接让心安放在对境上,因为正式的力量是忆念,用忆念直接令心安放在对境上,之后用正知分析心到底有没有安放在对境上?这是正知的力量,透过这个方式间接的能够帮助心安放在对境上,这个都讲解完毕。
这里谈到,由忆念令心住所缘,因为念和知之中以念为主要、直接,所以已经住在所缘上,应当安放在上面多久?时间的长短有没有固定的标准?就问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衔接点,要把前面第一个大纲第二个大纲引入第三个大纲,由这个问题引入第三个大纲示修时之量。
首先说明前人的主张,答西藏各派诸师皆说「时短数多」,时间短次数多,原因何在呢?原因的解释不同,此(时短数多)中因相(原因何在?),有说「时短乐修中止,则于下次爱乐修习,若时长久则觉厌烦。」有说「时久易随沉掉增上而转,则极难生无过正定。」表示解释的方式不一样,就前人的主张,西藏的祖师前辈开示都是时短数多,大致上的主张是这样子,但这句话的解释方法就有二种,时短乐修中止则下次爱乐修习,若时长久则觉厌烦,这就是时短数多的意思,这是第一种解释。但有人又说了时久易随沉掉增上而转,则极难生无过正定,这又是一种说明,首先是列出前人的主张。
至尊仁波切先列出西藏前人的主张,又追根溯源印度博士的主张,后面谈到,《声闻地》等诸大论中,未见明说修时之量(上座实修的量),引经据典根据无着的《声闻地》、莲花戒的《修次第下编》等等的主张来说明,在无着的《声闻地》《菩萨地》、世亲的许多论典里面没有详细的说明,因为印度无着等等的论典没有详细的说明,所以西藏的前人就有不同的解释说明,不过由无着传到世亲的广大行持的传承,最后到寂护在那烂陀寺就非常有名气了(他是广大行持派很有名的祖师爷),寂护的主要心子(弟子)就是莲花戒。
莲花戒的书里就讲无着内心的主张是什么?在莲花戒的书里可以看到他师父的主张,《修次第末编》谈到这么一个内容「由是次第或一正时(一个小时)或半修时,或一修时,乃至堪能尔时应修」,莲花戒在《修次第末编》明白指出,上座观修禅修之量。
至尊仁波切的说明:此是已成奢摩他后,修胜观时所说时量,莲花戒《修次第末编》所引用的词句,是在胜观修的段落,对修座时间的长短如何作说明,这是指在安止实修完毕之后,进行胜观实修的时候,观修时间的量所作的解释说明。
如果这是胜观修的时间之量,最初修安止实修的方式,应该同理类推就可以知道,初修止时想亦同此,因为前面《修次第末编》这些词句出现的地方,是在胜观的段落做解释说明的,就表示安止已经修完毕了,进入胜观的时候禅修时间的量有多少?这里作一个解释说明,安止已经修完毕了,虽然正式修安止时间的长短多少没有讲,可是因为是放在胜观的段落解释,可以由此同理类推,初修止时想亦同此,前面修安止应当也是与此相同。所以至尊仁波切说应如是行,至尊仁波切根据莲花戒大师《修次第末编》所说修座之量,主张应当是像这个样子而作,这是自宗的主张。
所以应如是行,应当如此来作,我们看看至尊大主实在是智慧超人非常聪明的。因为首先要分析西藏的前辈上师的说法是什么?他们讲的原因是如何?这个要作一个研究分析,还要再去研究分析印度大博士论典的主张是什么?一项一项作分析归纳总结才来进行解释说明,以前西藏的上师提出主张,大概没有把论典好好的寻根溯源,但是至尊大主把前人的主张仔细分析之后进行寻根溯源,从无着的《声闻地》仔细分析,发现在印度的许多大论都没有解释说明,之后看看弟子中(由无着到世亲中)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分析发现莲花戒《修次第末编》有这个说法,不过这个解释说明,却不是在安止的段落所做的开示,而是在胜观的时候所做的开示,在胜观的时候,修座的量时间长短如何有解释说明。但至尊大主提出这么一个说法,如果在修胜观的段落是这样来修行的话,那可以推理得知,最初前面修止应该也是这样,所以至尊大主说应如是行,可见他研究分析的方式是多么好的。
应如是行是指修止之时,应如是行,这是根据莲花戒大师在《修次第末编》谈到,观修时修座时间的量的开示,根据这个开示,同理类推就可以知道,修止的时候应当要这个样子,应如是行。应如何而行就发生这个问题?所以至尊大主后面就开示,前面讲修止应如是而行,但是应如何而行呢?底下要解释了。
前面至尊大主把有过失的规矩(毛病)都排除,之后谈到观修的方式要怎么来进行?要运用忆念和正知,要如何运用忆念和正知让内心将护(维持)在所缘对境上,,之后维持在所缘对境上的中间,还要再回忆所缘的对境是什么?中间还要再做检查,若能如前修念正知,时时忆念观察所缘,这前面所谈到第一项第二项讲完了。
因此要像前面所讲的运用忆念和正知,来维护我的心在所缘对境上,时时是中间还要回忆一下,所缘的对境是什么?然后还要以正知来做检查分析,这些都做了,时虽略久亦无过失,如果像前面那种方式来进行观修以忆念正知来将护所缘,中间还再做回忆检查,如过这样做了,修座的时间略长,其实也是没有什么毛病。
然初业者(初学者,这是一个多义词因为刚开始进入密咒乘门也是初学者,才刚开始接触佛法也是初学者,总之初学者是指这件事情前面没有学过,现在开始学就称为初学者。)现在初学者是指安止的学习者,内心以前还没有产生安止,为了内心要产生安止,把安止拿来做学习,此即是安止的初学者。
就安止的初学者而言,若时长久,如果时间长久会带来辛苦麻烦,会出现二种毛病,第一个毛病:若时长久多生忘念散乱(时间长久,因此就会忘失所缘对境、心思散乱),尔时其心或沉或掉非经久时不能速知。第二个毛病:或虽未失念(虽未忘记所缘对境)然亦易随沉掉而转,沉掉生已不能速知(昏沉掉举生了不能迅速知道)。这是就初学者而言时间不能太久,时间短比较好,原因何在?时间久的话就会产生二个毛病。
第一个毛病是指上座实修时间若长久,忘记所缘对境,内心散乱到别的地方去,如果这样,尔时其心或沉或掉(心陷入昏暗乃至睡着,或心散乱跑到别的地方去、形成掉举,有时候在打座参禅观修时内心胡思乱想,已经离开了所缘对境、散乱掉了,不是昏沉就是睡着了或是内心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胡思乱想、想了很多,内心沉没睡着自己完全不知道,要很久很久才会察觉)非经久时不能速察觉,久久一段时间才会察觉到我的心跑掉了,或者才发现已经睡着了。此时可能心里想到印度的都市怎样!西藏的城市怎样!哪位上师以前做过什么事情!或者想某个地方我也要去,妄念纷飞胡思乱想,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会发现我在打座呢!不能这样胡思乱想,所以非经久时不能速知,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发觉自己正在胡思乱想,没办法马上立刻就察觉到,这是一个毛病。
在初学习者而言出现第一个毛病看起来是比较粗糙的情况,第二种的类型就没有那么粗糙了,就比较微细了,第二种类型是说虽未失念(没有忘记我在观修,心还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心没有忘失),然亦易随沉掉而转,沉掉生已不能速知。(沉没掉举还是会出现,这上次谈到过,虽然没有忘失对境还是在作观修,不过就此时的有境内心而言,应当是有力量的明分,假设力道不够的话,对境虽然明晰的出现,可是有境执取的力道不够,慢慢就会发生沉没;或者执取的力道太强烈,内心过于紧绷,慢慢会产生掉举,这种情况下就算没有忘失,心还是安住在所缘境上,沉没、掉举还是会出现,还是有这种危险。这种情况虽然心安放在对境上,但有境执取的力道不够或太紧绷,虽然对境明晰的出现,可是力量太强或是不够,要不是出现沉没就是出现散乱的毛病,这是比较细分的部份。
观修的时候,运用忆念让心留在对境上,这个力量要无过无不及,要刚好中间中庸,这些毛病不会出现,如果太过或不及,毛病就会出现。现在这是在没有忘失的情况下,忆念都还在,但这表示忆念的二个特色没有齐备,我们之前谈到忆念要具足二个特色,要有力的明分,可见这二个特色的条件没有齐备,虽然这二个特色的条件没有齐备但忆念没有忘失,忆念都还在。但是它的特色条件不齐备,因此不是产生沉没就是产生掉举,所以毛病还是要出现,毛病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二个特色不齐备。
易随沉掉而转,沉掉生已不能速知,沉和掉产生要久久才会发现,这是因为正知的力量不够,没有立刻去察觉。忆念要具足二个特色,谁来检查分析忆念是否具足这二个特色条件,正知要作检查分析。不过初学者正知的力量都不够,所以检查的力量不太够,因此沉没掉举出现了,正知还没有发觉,要经过久久的时间才会发现,立刻察觉没办法达到,就初学者而言。现在这种情况,忆念仍然还在,也安住在对境上,并没有忘失,不过沉和掉还是会出现,没有察觉,还是要经过很久很久,没有办法迅速察觉它。这个毛病跟前面比起来就比较微细,就是心已经可以安住在对境上,实修好像好一点点,在这种情况之下又出现了第二种毛病。
后面这个毛病,在忆念还存在并没有忘失的情况下,还要用正知来检查分析,忆念没有忘失是指要具足二个特色,一个是专一安住,一个是有力明分。首先专一安住的特色丢掉了,即心同时想二个三个对境,有时候我们禅修的时候,并没有把要修的对境忘记,心还是安住对境上,虽然是安住,但是没有专ㄧ安住,不是在专一的上面来安住,而是好几个上面来安住,所以有时候禅修的时候,所缘的对境当然也没有丢掉,可是同时又想这个又想那个,想二个三个好几个呢!忘失是没有发生,因为并没有离开对境,还是安住在所缘对境上,但是掉举产生了。
安住的情况下掉举还是产生,为什么掉举产生呢?这是因为安住的时候,同时想了好几个二个三个同时一起想,所以虽然安住,但是没有专一安住,即专一安住了。这是在没有忘失的情况下,掉举的毛病也是要出现。在没有忘失的情况下,沉没的毛病还是会出现,这是指前面的专一安住作到了,但是有力明分的条件不齐备。虽然心里没有胡思乱想、想二个三个目标,而是专一安住,但是明分的力量不够,有境有力明分的力道不够,所以就会发生沉没的情况,这是对于对境有力的明分不够,这时候忘失是没有发生,但是沉没还是要发生。
第一种是专一安住的条件不够,虽然是安住,但是内心同时思惟二个三个对境一起想,这就是掉举,这是在没有忘失的情况下还是要形成掉举。我们禅修的时候,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内心没有专一安住东想西想、想很多,虽然所缘的对境也会想到,但是同时又想了好多,这是掉举。其次一种毛病,就是在专一安住的情况下,但是有力明分不够,就会陷入沉没之中,这是二种毛病。这二种毛病的发生,要靠正知去检查才会发现,不过就初学者而言,用正知去检查的话,可能要在时间短暂才容易进行,假如修座的时间稍微拖长一点的话,正知恐怕就没有办法立刻检查到,所以时间短可能会比较好,这是因为这个原因。
相对来看第一个毛病,若时长久多生忘念散乱,尔时其心或沉或掉,非经久时不能速知。第一个毛病,如果时间长久就忘失所缘,内心完全离开所缘对境,已经把它忘失掉,这时候内心没有放在所缘对境上,已经跑地球跑了好几圈了,这部份大家就很容易了解,跟这个比较起来,第二个毛病就比较微细,这个可能是要观修程度稍微好一点点的人才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学习者面对的毛病不是这个,而是第一个毛病,所以第一个毛病大家都很容易了解了。
把禅修的境界修得稍微好一点点,又要面对第二个毛病,也许修禅坐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不忘失所缘,这个还容易做到还可以安住,但是时间再稍微久就很容易忘失所缘,心就跑到很多别的地方去,所以第一个毛病大家很容易了解。那这样一个人经久禅修,修的程度稍微好一点点之后,他可能又要面对第二个毛病了。第二个毛病或虽未失念,虽然忘念没有产生,但是还是要发生沉没和掉举,这个目前好像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这是程度高一点点的人,才要面对的毛病。
后面要解释说明前能障生有力记念,后能障生有力正知,这都是指时间长久之后,沉没和掉举产生的情况有二种情形,一种是已经产生忘失,在忘失的情况下产生沉没和掉举,一种情况是禅修时间久,没有产生忘失,忆念都还在,但还是形成沉没和掉举。前面第一个毛病会障碍有力的忆念的产生,前者是忘失已经形成,然后引发沉没和掉举,这种情况会障碍有力忆念的产生;或者忘失没有产生,还是维系在所缘对境上仍然产生沉没和掉举,这种情况会障碍产生有力的正知,这二种毛病仔细分析是怎样形成,障碍有力的忆念和正知,这二种障碍是如何产生?就是因为修座的时间太久。
就一个初学者修座的时间太久,有些人就产生第一种毛病,有些人就产生第二种毛病,时间太久产生二种毛病,第一种毛病会障碍什么?第二种毛病会障碍什么?第一种毛病会障碍有力忆念的产生,第二种毛病会障碍有力的正知产生,形成这二种障碍当然对禅修会形成严重的障碍,因为禅修就是要把沉没和掉举消灭掉,这要靠有力的忆念和有力的正知。
可是有力的忆念和正知在产生方面而言,靠有力的忆念和正知可以把沉没和掉举灭掉,但这个能灭者(有力的忆念和有力的正知),却遇到这个障碍,由于这个障碍产生之故,有力的忆念和有力的正知不会发生,如果这部分没有的话,就不能消灭沉没和掉举,不能消灭沉没和掉举的话,禅修的目标不能达成,禅修没有什么效果,观修没有办法达成。对禅修目标要达成而言,禅修的时候要把沉没和掉举灭掉,但只要禅修的时间一久的话,要不产生第一个毛病就是产生第二个毛病,不是障碍有力忆念的产生,就是障碍有力正知的产生,有力的忆念和有力的正知不存在的情况下,无法把沉没和掉举灭掉,如果没有把沉没和掉举灭掉,禅修就没有任何成效,所以是则沉掉极难断除。
前者能障碍产生有力的记念(忆念),就是会障碍有力的忆念产生,障碍的情形是怎样要作说明,这是就初学者而言,修座的时间如果长久的话,马上就会产生第一种毛病。前者即前面的毛病,是指修座的时间太久,忘失所缘对境,内心想到别的地方去,胡思乱想、东想西想、想的很多,或者根本就睡着了,或者即使没有睡着,可是念头胡思乱想、想很多,形成这样一个情形。睡着了或者胡思乱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修座时间太久,「忘失」太过严重,形成这个毛病,亦即忘记所缘对境,因为忘失的力量强大严重故,所以不忘失的忆念,当然力量就很薄弱,对于有力忆念的产生当然会形成障碍。
之后,虽然前者的毛病没有形成,但是有些人就要面对第二种毛病,第二种毛病也是修座的时间太长,仍然要形成这个毛病。修座的时间如果短的话,对于沉没和掉举有无产生,正知分析检查就容易进行。但是只要修座的时间一加长,正知(检查的心)可能就丢掉了,没办法进行检查,这时候正知的力量很薄弱,不能察知沉和掉到底有没有产生,在没有察知沉和掉有无产生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禅修、继续为持下去,会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沉没和掉举的产生要有一个检查的正知存在,现在正知的力量很薄弱无法发挥效果做检查,在此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检查,这样继续禅修会养成不去检查的习惯,这个习惯养成以后禅修也不会去检查,因此当然正知的力量就很薄弱,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做禅修,对有力的正知的产生当然变成一种障碍,即第二者后能障生有力正知。
至尊大主提出二个毛病前者最为糟糕,尤以忘失所缘不觉沉掉(这第一个毛病),恶于未忘所缘不能速疾了知沉掉,忘念没有产生,没有忘记所缘仍然产生沉掉这是后者,前者恶劣于后者,前者是很糟糕的。故为对治散乱失念,修念之法极为重要。前者是比较粗分的项目,或者说比较粗分的烦恼,这个要先把它灭掉,如果这部份没有先灭掉,不可能进行禅修。所以首先要把前项这个毛病灭掉,要灭掉这个毛病要怎么办呢?要如何做呢?故为对治散乱失念,由忘失所缘对境之后,所形成的散乱掉举等等,要对付这个毛病,修念之法极为重要,即产生有力的忆念非常重要,如何运用忆念产生有力的忆念,这个方式要好好的学习。
就初学者而言,前项的毛病是比较粗分的、比较糟糕的、比较严重的,所以这个部份要先把它灭掉,要运用忆念把它灭掉,这个毛病是障碍有力的忆念产生。假设内心产生有力的忆念,当然这个毛病就没有了,所以要靠有力的忆念在内心产生,就能够排除这个毛病,有力的忆念要如何产生呢?内心要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专一安住之后,(专一安住是靠忆念)让忆念的力量变得很强大,形成有力的忆念,第一个毛病就排除掉。
但是心专一安住在所缘,忆念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让忆念变成有力的忆念,这非常重要,这前面解释过了。在第三示修时量P364L7故若时时忆念所缘,是生有力正念所须,「时时回忆」是指实修的中间回想一下前面所缘的对境,这种情况下忆念的力量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前面谈到二种危险(毛病),这二种毛病快要发生(出现)的时候,马上停止。假设这二个毛病都没有出现的话,这个修座不必停止,可以继续持续下去。所以这里谈到如果修座的时间太长,就要发生这二个毛病。当修座的时间长到什么程度呢?长到二个毛病快要发生的时候赶快停止,假设二个毛病没有发生的话,那当然继续的实修,看P365L5「若忘念重,」忘失很严重,这是前面所说的第一个毛病。「正知羸劣」,这第二个毛病「不能速疾了知沉掉」这二个毛病产生了,不能很快了知沉掉,这种情况下则须时间短,修座的时间短就是见好就收。二个毛病快要出现的时候,马上修座就停止。
但是若不忘念能速了知沉掉之时,假设没有忘失,忆念正知都还存在,而且能够迅速去察觉沉掉,「长亦无过。」修座的时间长的话也可以,没有毛病的。因此,修座的长短时间,应该看这二个毛病有没有发生来做决定的,所以时间的长短就变成不一定,完全看这个毛病到底有没有出现,修座的长短当然就没有固定,因此才说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或者半座的时间、一座的时间,各种各类时间不一定。
若忘念重正知羸劣不能速疾了知沉掉,则须时间短。若不忘念而且正知有力量能速了知沉掉之时,时间长也没有过失,故密意云,密意是了解的意思,谁了解到这种情况呢!莲花戒在《修次第末编》谈到了解到前面所谈到的这情形之故,或一时等,或者一个小时等即指一个小时时间、半座的时间、一座的时间或者随顺自己的能力长短来调整,未说定时,时间不是固定的。
总体而言,总以随心所能,故云「乃至堪能」,前面莲花戒的经文谈到,时间的长短如何来做决定呢?不能每个人都一样,要看自己的能力来做决定,这是前面谈的,要以自己内心的能力,来决定自己修法的时间,要嘛长!要嘛短!情况个别差异,不能每个人固定的时间,不可以的,了解到这一点之故,莲花戒《修次第末编》谈到P364倒数第一行「乃至堪能尔时应修」所以才用乃至堪能这个句子,随个人内心的能力来做调整。
禅修修座的时间长短不仅如此还要再讨论,「又」是至尊仁波切还要再补充,还要再做讨论「又若身心未生疾病即应安住,有病不应勉强」有生病不应勉强而修。前面是有二种毛病之下,修座时间长短如何来做一个调配,除此之外,在身心有疾病有伤害的的情况下,应当如何来调整,也还有这么一个问题,就算前面二种毛病没有产生,就是如果忘失形成的时候产生沉和掉,或就算不忘失也有沉和掉,现在这些毛病全部都没有发生,照道理这些毛病都没有发生,应当继续禅修,不是这个样子。还要看看自己身体内心的情况来做一个安排。
譬如一个人他正在读经论的阶段,闻思大论的时候,闻思是最为重要的,这时候观修是次要,整体来说观修都非常重要,但是因为现在的主力是放在经论的闻思方面,所以观修会变成次要,所以假设专一安住在观修的时候,会对他闻思的功德发生障碍,因此在不形成障碍的情况下,当然可以作实修,但是如果形成障碍的时候,就应当要停止。
假设现在专一安住在观修上,而现在主要的重点是放在闻思,那不是对闻思形成伤害了吗?这样就不可以,就应当要停止了。或者这样说,有病不应勉强而修,应当无间放舍(立刻停掉观修)除治诸界病难乃修,是诸智者所许,如是修者应知亦是修时支分(修座时间分支的解释)。或者有人做禅修的时候,这二种毛病也没有产生,就是忘失和不忘失,沉、掉等等,这些毛病都没有产生,但是假设他整天都做这个观修,那对于大论的闻思就造成伤害,没有办法做大论的闻思,如果没有办法做大论的闻思,将来他的胜慧不会很增强,这里的禅修主要是安止,只能形成安止。对胜慧的增长不会发生很大的帮助,就表示现在如果我专一全部只有做这个禅修的话,对经论的闻思其他的学习又形成一种伤害,所以在要形成伤害的时候,就应该停止,应当要这样来作分配,这是诸智慧者所主张的,关于以这种方式来作实修,也应当了解这是禅修时间长短分支的讨论。
除治诸界病难乃修,把界的伤害去除掉身体方面的伤害,譬如疾病等等,内心方面的伤害,即指就算忘失、不忘失二种毛病没有产生,不过如果禅修太久,对身体总是会造成伤害,所以应当先停止,如果不停止继续坚持,反而对自己将来要产生安止会形成障碍,所以诸界的病难(ㄋㄢˋ),要把它拔除掉,就是这个禅修告一个段落,起来走一走,因为时间久了,就算二种毛病没有产生,禅座的时间太长也是腰酸背痛,所以二种毛病没有产生还是要停止,也要下来来往活动活动,这就是指把诸界疾病或是阻难去除掉,之后再进行禅修。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