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7讲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7讲
2010年4月25日
首先在还未听课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菩提心作为听法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这一堂课。
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至尊法王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第44页。之前介绍了七支当中的前面两支,也就是「礼敬支」跟「供养支」,今天我们介绍第三支「忏悔支」,请看到倒数第二行。
(44页)忏悔支:「我昔所造」等一颂。《普贤行愿品》当中提到了「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个偈颂当中的意思,依三毒因,造作恶业的因,是贪瞋痴三毒,由身等三事,藉由身语意三门来造作恶业。而造作的方式,其身性者为「我所造」,我所造当中包括了,此中复有亲自造作及教他作,这当中包含了自己亲自去造恶业,以及教唆他人去造恶业,或于他作心生随喜,或者是对于他人所造的恶业,生心随喜。总摄一切说「诸恶业」。应念此等所有过患,若能悔先、防后,由衷忏除,则昔已作,断其增长;诸未来者,断其续流。这个部分提到的是忏悔的内涵,如果我们忏悔的同时,能够具备有四力,这时不管所造的恶业,它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都能够藉由四力忏悔的方式将它完全的忏除。所以这个地方提到的是「悔先」,对于之前我们所造的恶业,内心要感到相当的懊悔,这是四力当中的破坏力。「防后」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不要造作同样的恶业,这是属于四力当中的防护力。而至于有关四力的详细内涵,我们在之后的正文当中都会为各位作介绍。打从内心底,由衷的忏除,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作忏悔,「则昔已作,断其增长;诸未来者,断其续流」。
接下来第四支,随喜支:「十方一切」等一颂。《普贤行愿品》当中提到了,「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解释到说,谓念五种补特伽罗所有善业功德,修习欢喜。这个偈颂里面提到了,五种的补特伽罗。五种的补特伽罗分别是佛、菩萨、有学无学的独觉、声闻,以及一切的有情。对于这些补特伽罗,他们所造的任何一种善业,或者是他们当下所断除的任何一种恶行,我们的内心都应该心生欢喜。纵使短时间之内,我们没有办法亲自造作这样的一种善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心生随喜,我们也能够累积到相同的福德。
第五,劝请转*轮支:「十方所有」等一颂。「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这个偈颂当中的意思,谓于十方剎土之中,现证菩提,获得无贪、无障碍智,未经久时,于彼诸佛,变尔许身,劝请说法。在十方世界当中,如果有补特伽罗他能够现证菩提,获得了无贪无障碍智的这种功德,「未经久时」这个地方之所以要特别的提到「未经久时」,是因为当一位补特伽罗,他在成佛的那一剎那,他并不会马上为众生们宣说佛法。除非有众生到他们的面前去作殷重的祈请,请他们转正*轮,这个时候他们才会为众生宣说佛法,所以这边特别的提到「未经久时」,希望在成佛的不久,透由我们的祈请,希望您能够转正*轮。「于彼诸佛变尔许身」甚至在其它的地方,有一些佛他可能当下没有转正*轮的,我也希望能够变现相同的身,在他的面前请他转正*轮,劝请说法。
第六,祈请住世支:「诸佛若欲」等一颂。这个地方提到的是「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为利众生令生安乐,我们之所以要祈请十方诸佛住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利益众生,让他们能够获得安乐。劝请于十方剎土中诸欲示现入涅槃者,住剎尘劫,不入涅槃。这时候我们劝请十方剎土中,即将要示现入涅槃的这些诸佛们,希望他们能够长久住世,不入涅槃。佛的身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法身、报身以及化身。法身的本身它由于是安住在空性中,甚至以它的本质而言,是属于常态法,所以他并不会示现出涅槃的面貌。而报身在轮回未尽之前,报身也不会示现出涅槃的面貌。所以会示现出涅槃面貌的佛,唯有化身佛,才会示现出这样的面貌。虽然佛他已经成就了圆满的正等觉,获得一切的功德,但是之所以要示现出涅槃的面貌,是因为要告诫弟子们,让弟子们了解无常的道理,所以才示现出涅槃的面貌。所以除了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这一尊佛,甚至十方的一切诸佛,如果他们即将示现涅槃,我们都应该作这样的一种劝请。
第七支,回向支:「所有礼赞」等一颂。「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以前六支善业为主,一切善根皆与一切有情共享,并以猛厉欲乐而作回向,令成圆满菩提之因,故无竭尽。这个部分的内涵从字面上,各位应该都可以了解。
我们要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花最小的心力,就能够累积到最大的福德?这时候宗大师提到了,藉由随喜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够随喜他人所造的善业,这时候你既不用花钱,也不用花心力,只要花短短的几秒钟、几分钟,把心静下来随喜他人所造的善业,这时候你也能够获得一份善业。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不认识,纵使你有听过,你也知道,但是你不见得相信。所以如果你真的相信宗大师所说的这个内涵,你能够善巧的去应用随喜的部分,其实不管是行住坐卧,甚至你在睡前,只要把心静下来,随喜周遭的人所付出的这一切,他们所行的善业,其实对于你自己本身而言,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而这个地方特别讲到,我们要修随喜的对象。如果修随喜的对象,是以诸佛菩萨为主,这时候由于他们的证量是远超过我们的,所以我们随喜他们所造的善业,顶多只能获得一半,或者是获得一部分的善业。如果我们所随喜的对象,他的证量、他的功德是跟我们相等的,这时候我们所随喜的善业的力量,也跟他所造的善业的力量,能够划上等号。比方说对方的证量,他的功德,跟我们不相上下,如果今天他很诚心的去供千灯,累积了一个善业,这时候我们纵使没有供一盏灯,但是我们诚心的去随喜他供千灯的功德,这个时候我们也能够获得供千灯的功德。甚至如果我们修随喜的对象,他的证量功德比我们还低的话,这时候我们随喜他所造的善业,我们的功德会比他所造的善业,还多出一倍。
所以纵使不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来探讨这个事情,以世间的角度,现今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很有知识,有一些人他的心地非常的善良,有一些人他的行为非常的良好,这一切我们都能够称为是功德,既然是功德就表示它是善业的果。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呈现出这么好的面貌,我们就应该要随喜他人,会觉得这都是他过去生累积善业,而感得的果报。如果你能够打从内心里,去随喜他人的功德,对于我们自己的福德要增长,就会有绝对的帮助。我们现今,由于内心充满了嫉妒他人的这种嫉妒心,所以我们的功德没有办法增长,我们的福德没有办法变多,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在于此。所以当我们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应该把心静下来,然后随喜他人,不管是长寿,或者是他拥有很多的权势、地位、金钱,只要我们觉得这是善业的果报,我们就应该要随喜他人。相反的,如果我们不懂得随喜他人,反而生起嫉妒的心,我们的福德会慢慢的退失。
下一段是提到了思惟文义,如是了解此诸文义,令意不散余处,倘若徐徐如文所说而诵,则能摄持无量德聚。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七支供养偈当中的这些内涵,我们在念诵的时候,就应该专注我们的内心,不要散乱到其它的地方去,并且在念的时候应该要慢慢的念。如果平常我们有时间,能够将这十几个偈颂背起来,并且阅读《菩提道次第略论》或者是《广论》的这个部分,宗大师都有作非常精简的解释。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是他能够将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的内容,都介绍给各位,所以能够让各位了解。所以平常我们在念诵的时候,我们要先了解,这个偈颂当中它在诠释的内涵是什么?而把这个意思记在心里面,并且在念的同时慢慢的念,一边念,一边来作观想,一边来作思惟。如果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念诵七支供养的偈颂,就能够在短的时间之内,累积无量的福德。所以在这个地方,特别的提到,「倘若徐徐如文所说而诵,则能摄持无量德聚」。
下面这个部分提到的是,「总摄各各支分」如果我们将前面的七支,总摄起来的话,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相状呢?此中礼敬、供养、劝请、请住、随喜五者为集聚资粮;前面七支当中的这五支,它最主要是积聚资粮。忏悔则是净除障碍。随喜支中一分,于自造善修欢喜者,令善增长。之前随喜它包含在积聚资粮当中,但是随喜的另外一个内涵,它提到的是「于自造善修欢喜者,令善增长」,它不仅能够积聚资粮,它也能够让我们所造的善业,不断的增长。回向是使集聚、净除、增长之善,纵然微少,亦增广多;而七支当中的回向,是我们所集聚的资粮净除障碍之后,对于增长的善,纵使它善业的力量还是相当的微薄,相当的稀少,但是透由回向,能够让它的力量变得更加的强大,能够让它增长广大。又令现前诸已感果将竭尽者,永无穷尽。总之,摄于集聚、净除、增长无尽三者当中。所以七支如果将它总摄起来,它可以总摄在集聚资粮、净除罪障、以及让善业不断增长无尽这三者里面。比方说我们修学布施,如果我们能够将修学布施的善业,修学布施的功德,透由菩提心来作回向,回向到圆满菩提的话,从今天开始到我们还未获得圆满菩提之前,这样的善业它感果是不会有竭尽的一天。但是如果我们不是以菩提心,将我们所造的善业,回向至圆满菩提,我们回向到其它的地方去,纵使我们所造的善业,当下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它都还是会有用完的一天。
六加行当中的最后一加行。次令所缘明了显现,供养曼达。这个地方提到的是供曼达。当我们在供养曼达完之后,应以猛厉欲乐多次祈请,祈请的内涵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三大项,第一谓「惟愿加持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之心悉皆灭除,这个地方有提到「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之心」。道的根本是在依止善知识,而它的相违品就是不敬善知识,而最后提到的是毗钵舍那,毗钵舍那的相违品就是相执,或者是实执。所以希望透由对于面前的诸位本尊,诸佛菩萨们作供养之后,希望他们能够加持我,在内心当中不敬善知识,一直到我们内心当中所生的实执,一切颠倒的这些心,都能够快速的灭除。恭敬善知识等一切无颠倒心易于生起,相同的,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止观,这当中一切的无颠倒心,希望都能够快速的生起。内外一切阻碍悉皆息灭。」这个地方提到的「内」就是内在烦恼,「外」就是人与非人其它因缘的干扰。并且我们也希望,除了颠倒的心去除,无颠倒心能够快速生起之外,内外一切阻碍悉皆息灭。
这个部份的内容,《菩提道次第略论》跟《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其它的道次第的论著,比方说直接教授《速疾道论》,或者是《安乐道论》的教授当中,在这个部分,除了供养曼达,并且作如同《略论》当中的这三项祈请之外,它还有另外加上了要念诵传承上师祈请文的部分,这个部分是跟《略论》、《广论》不同的。
己二、正行分二:
庚一、总修之理
庚二、此时修习之理
庚一、总修之理(46页)
(46页)这个部分最主要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我们要认识何谓修习?以及之所以要修习的目的。平常我们提到修行,或者是修习的这个名相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所谓的「修」就一定是打坐 或者是只有「止修」,也就是只有观修襌定,他认为这叫做修行。但实际上修行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止观的部分,这当中很多的修,都是所谓的观修。所以不管是皈依、发心,这些内涵,都是透由不断的去思惟,不断的去观修之后,才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强而有力的定解。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认识何谓修习?或者是何谓修行?
如下将说修习道者,之后所要介绍的修道的内涵是什么呢?此是为令其心于善所缘,如其所欲堪为役使。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在面对善所缘境的时候,能够「如其所欲」也就是如我们所想象的,如我们所想要的,能够控制我们的心,安住在善所缘境上面。所谓的修,简单的来说,就是熟悉善所缘境,或者是串习善所缘境。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善所缘境的时候,我们一开始一定是很陌生,很不熟悉,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串习,让我们的心跟善所缘境之间的距离,能够越拉越近,能够越来越熟悉,到最后你就能够完全的掌控你的心,让你的心百分之分的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之上面,而不会分心。这个内涵,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为各位介绍的「修道」的内涵。这是第一个部分,我们必须要先认识,何谓修习?或者是何谓修行?以及它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个部分,不善于修习的过患。此复若于任遇所缘而修,如果我们是随便找一个所缘境来作练习的话,纵念:「如己所欲,修习善所缘之数量、次第。」然定不能成办。如果我们是随随便便,没有任何的计划,也不知道在修的时候,这个所缘境它的数量到底是有多少?或者它的次第到底为何?或者这当中引了什么样的教?引了什么样的正理?如果都不清楚,都不了解,只是觉得它既然是一个善法,我就拿来作修习看看,如果是以这样的念头来修的话,是不会有任何的证量生起的。因此这个地方就提到了,「纵念:如己所欲」如果你只是随心所欲,你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么修就怎么修,而不是按照经教的内涵,来作修习的话,「然定不能成办」纵使你想要去修,最后你也没有办法获得你想要的善果。若于最初养成恶习,则其终生善行皆含过失。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我们一开始在练习的时候,就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也就是我们随便的找一个所缘境来作练习,这个时候也不清楚要如何的来作练习?如何的来作修习?也不知道它的数量为何?它的次第为何?很冒然的作这样的练习,其实对我们而言,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养成一种坏习惯。如果养成坏习惯,「则其终生善行皆含过失」这时候你一辈子所造的善行,它都会含有这样的过失。
第三个部分,善于修行的方式。故于将修诸行所缘境,须先决定数量、次第,所以在还没有正式的修习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我们所要修的善所缘境,它的数量到底有多少?它的次第到底为何?当我们了解了之后,次应发起猛厉引念,在还没有修习之前,我们要先生起内心这种强而有力的念头,这时候要想到说:「如所决定,不令修余。」就如同我之前所认识、所了解的这些数量、次第,我就应该要如此的来作修习,而不要修其余、其它的法类。如所决定,令无增减,就如同我们所决定的数量、次第,这时候在正式修习的时候,就不要让它有多或者是少的这种改变。应具正念、正知而作修习。并且在修的当下,必须要具备有正念以及正知,以这样的方式来作修习。
所以这个段落最主要强调的内容,就是当我们在还没有正式的修习之前,我们必须要有计划的来作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只是修学佛道,世间任何的事情,我们在还没有进行之前,都必须要有完备的计划。比方盖一栋房子也要有它的计划,如果随随便便找一块地,然后找一些人来盖房子,到最后盖出来的房子,不见得是你想要的,甚至在这当中,你会花很多的时间,很多多余的金钱。相同的,生意人也是如此,他想要作生意,他就必须要有全盘非常详细的计划,这样去作生意才有赚钱的机会。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修学佛道的人,也是如此,在还未正式的修习之前,必须要先认识,我们所要修的内涵为何?它得数量为何?它的次第为何?甚至它在引经据论的时候,引了哪一些的经论?引了哪一些的正理?这都是我们必须要先了解的部分。
庚二、此时修习之理
在之前从总相的角度,来介绍修习的内涵,而这个部分以别相的角度,在这个部分,「此时」指的就是依师的这个部分。以依师作为例子的话,我们应该要如何的修习呢?这个部分,分为三点:第一、思惟胜利以及过患。应先思惟依止之胜利及不依之过患,这是第一个部分。第二个部分透由思惟功德生起信心,次应多起防护之心,不容生起寻求师过之心。随自所知,思惟戒与定等功德,我们要让自己生起防护的心,生起防护心的目的,是希望让我们自己,不要刻意的去观察上师的过;并且在随分随力,以自己所了解的内涵,去思惟上师持戒,以及修定的种种功德。直至自心未起净相之信前,应恒修习。第三个部分,随念上师的恩,对于上师生起恭敬。次应如前所引经典所说而作思惟,之前引了《十法经》以及《法华经》的内容,这时候我们应该要思惟经典当中,所说的善知识的功德,而更进一步的来作思惟。于己已作、将作种种利益之恩,不管是过去上师所对我作的,或者是未来即将会对我所作的恩惠,直至未生,诚敬之前,应作修习。
己三、于完结时应如何行(47页)
这个科判的内容分二:第一个部分,于完结时应如何行的正文,也就是最主要的内容。应将所集诸善,由《普贤行愿品》及《净愿七十颂》等门中,以猛厉欲乐回向现前、究竟诸希愿处。这个地方提到的是藉由《普贤行愿品》以及《净愿七十颂》当中的内容来作回向。
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第二个部分当中分三:第一、说明修习的时间,我们要在什么样的时间点来修习呢?如是应于黎明、上午、下午、初夜四时而修。这个地方提到的是修的时候。第二个部分,一开始修的方式。也就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呢?此复于初,若时长久,易随沉没、掉举而转。如果初学者,一开始修习的时间,一开始就是很长的话,在修的同时,很容易被沉没以及掉举所控制住。倘若于此串习,难改其心,故应时短、次数增多。所以如果我们在这上面不断的串习,到最后想要改变我们的修习方式,这就变得非常的困难。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一开始我们所观修的时间,我们所修习的时间应该是短的,但是它的次数是多的。比方说在上午的时间点,如果你想要修习的话,这个时候,你修的时间,或许你设定是一个小时,但是在正修的当下,可能刚开始是五分钟休息一次,五分钟休息一次,一直修到一个小时为止。所以不是一坐下去就坐一个小时,而是要慢慢的让它的时间,慢慢的从少、慢慢的变多,而不是一开始就坐很长的时间。
如云:「有欲修心,若能中止,则于后次心欲趣入;如果我们在修的当下,还有那种想要继续修的这种感觉,如果能够停止当下的这种修行,「则于后次心欲趣入」我们之后想到说,我修行的时间到了,我应该要去修行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对于这件事情,非常的想要去作,也就是跃跃欲试。若不尔者,见座位时,便生厌呕。」如果你一开始就坐得很久,你发现打坐的这件事情,实际上不怎么有趣,之后光看到你要坐的那个坐垫,内心就会觉得很厌烦。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不管是打坐,或者你作观修,或者是作止修,它的时间点应该要能够缩短。第三个部分,略微坚固之后,修习的方式,以及不会疲倦的口诀。
若趋坚固,时渐延长,如果我们修习的内涵,慢慢的越来越坚固的话,我们就可以将它的时间拉长。于一切中,应离加行太紧、太缓之过而修。在任何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要远离心在缘境的时候,心过于紧绷,这就提到了「太紧」。「太缓」指的就是心在对境的时候,心非常的松散,或者是心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所以太过或者是不及,这两个都是应该要避免的。由此能令阻碍减少,疲倦、沉没、昏沈等皆能息灭。
我们这堂课先上到这个地方,休息十五分钟。(校稿中)
戊二、于座间时应如何行
这个科判的内容,简单的可以分为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令所缘呈现功效」。也就是在座上的时候,我们修什么样的所缘境,在座间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这样的一种所缘境能够呈出它的力量,呈现出它的功效。在正文当中提到,总说虽有礼拜、绕佛及读诵等多事,然主要者;于座上时励力修已,未修之时,若于所修之所缘、行相,不依正念、正知,任其涣散,则其效果甚微,故于座间,应当研阅宣说此法之经论,数数忆念,并由多门集聚资粮作为生德顺缘,亦由多门净除违缘障碍;并应于一切之根本──所受戒律,多起防护之心。这个地方特别有强调,如果我们在座上努力的修完之后,在未修之间,也就是座与座这当中,对于我们所修的所缘境,以及它所呈现出来的这种形相,必须要透由正念和正知,而不是让心完全的涣散掉。特别是对于我们所受的戒律,这时候应该要好好的持守它,而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段落,提到的是止观的因。复应修学四种资粮,此为易于生起奢摩他及毗婆舍那道之因缘。
此中分四:
己一、守护根门
己二、正知而行
己三、饮食知量
己四、于不睡时勤修瑜伽,于睡眠时应如何行
己一、守护根门
依境与根,起六识后,在面对境以及透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在我们的心续中,生起了六识之后,意识便于悦意六境及不悦意六境生起贪、瞋。如果我们所面对的境,是悦意境,在境以及根互相配合的情况下,我们的内心中,就自然容易生起贪念,如果我们所面对的境是不悦意境的话,自然的就会生起瞋念。既然是如此的话,从彼防护,莫令生起。 如果我们知道有某些境界,在面对它的当下,很容易生起贪心,在座间修习的时候,我们就要尽可能的避免去触碰这些境界。相同的道理,如果有一些境界会让我们容易生起瞋心的话,相同的我们也应该要避免。所以这个部分提到的是守护根门。
己二、正知而行
如《入行论》云:「应数数观察,身心诸现状,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任作何种身等行为,应当了知应作、非作,而后行之。所谓正知的内涵,是什么样的内涵呢?也就是当我们作任何的行为时,我们必须要告诉自己,什么的行为是该作的?什么行为是不该作的?当我们告诉自己这样的行为是该作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尽可能的去成办它;当我们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应该作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当下的制止它。所以这个部分提到的是「正知」,也就是时时观察自己身心的现状。
己三、饮食知量(50页)
避免食用过多、过少之饮食,应食不碍行善之量。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它的量,不能
够太多,也不能够太少。我们所吃的量,它应该是不会障碍我们,不阻碍我们接下来要去行善的这个量。其实这个量,平常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如果将胃分成三等分的话,至少要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一部分的空间保留出来。如果完全吃饱,它没有空间的话,这时候风就没有办法运行,风没有办法运行,想要消化就会显得格外的困难,所以我们不能够吃得太多,也不能够吃得太少。此复修习贪爱饮食之过患,我们也不是为了贪吃而去吃这些东西,令心无染,饶益施主。并且在吃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个功德回向给施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饶益他。并且应该要想到说,应念:「现以物质摄身中虫,于未来世将以法摄。」我们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虫,现在透由吃这样的饮食来摄受牠,也就是将牠喂饱。于未来世,我希望透由正法的力量,而来利益他。又作思惟:「应成办一切有情之义利。」并且我之所以要吃这一餐,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想要成办一切有情的义利,而受饮食。以这样的一种思惟方式,以这样的一种作法,来享用这一餐。《亲友书》中亦云:「应知饮食如药品,无贪无瞋而受用,非为骄故非慢故,非壮唯为住其身。」
己四、于不睡时勤修瑜伽,于睡眠时应如何行
这个科判的内涵,分二。第一个部分,于睡眠时应如何行,分五,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睡的时间。在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当中提到了,《亲友书》云:「慧主于昼勤修善,亦以此度初后夜,眠时亦莫空无果,具足正念于中眠。」这个偈颂它的意思是什么呢?此说白昼及夜间初、后二分,白昼就是整个白天,而夜间的时间分成三等分的话,前面跟后面的这两分,是我们应该要努力来作修习的时间,也就是「修」应该在白天,以及将夜间分成三等分之后的,前面一等分跟后面一等分。于座上及座间之时应如何行。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睡眠的时间,只有将夜间的时间,分成三等分当中的,中间的那个时间,是睡觉的时间。过去的袓师们,他们也有提到,如果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尤其是白天的时间在睡觉的话,会让我们的慧力,也就是智慧的这种能力,迅速的退失。所以睡觉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夜间的当中,分为三等分的中间那一分。所以正文里面提到了,「此说白昼及夜间初、后二分,于座上及座间之时应如何行。」故行、坐时,应除五盖,净修其心,令具义利。所以在这样的时间点,我们在修的同时,应该要去除五盖。这当中的五盖,指的就是五种的障碍,第一种障碍提到的是「掉」跟「悔」,第二种障碍提到的是「损害心」,第三种障碍提到的是「昏睡」,第四种提到的是「贪欲」,第五种提到的是「怀疑」。我们要去除这五种的障碍,「净修其心,令具义利」。
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睡的威仪,睡之威仪乃属座间,是故亦勿令其义空过。其中身之威仪,于夜间三分中,中分之时,右胁而卧,左足置于右足之上,犹如狮子而行卧睡。这时候的睡姿,应该犹如同世尊,他在示现涅槃之前,所呈现出来的现状,犹如狮子而行卧睡。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正念:于昼日中所多串习之善行,直至未入睡前,应随正念而修。如果在白天,我们所修的某一种善行,它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或者是我们造这个善行的时间,是比较久的,「直至未入睡前」在你还没有睡之前,应该透由正念的力量,而想到你白天所作的这些善行,由此能令睡时等同未睡,能修三摩地等善行。之所以要在睡前,忆念我们白天所作的善行,就是因为我们希望在睡之前,能够生起一种善念。如果我们是透由善念而入睡的话,睡的本质就会变成是善的本质;如果我们是透由不善的念头而入睡的话,睡的本质就会变成不善的本质;相同的,如果我们在睡前,并没有善念,也没有恶念,我们所生起的念头是无记的,也就是既非善,又非不善,以这样的念头入睡的话,睡的本质也是无记的本质。所以为了让我们在睡眠的时间点,在睡眠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行善的缘故,我们希望在睡前,能够让内心生起一种善念,以这样的一种善念来入睡,这是第三个部分,正念的部分。
第四、正知:依正念时,若起任一烦恼,即能了知,不应忍受而当断除。这时候的正知,就如同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当我们在观察内心,发现我们的内心生起某一种烦恼之后,这时候要透由正知的力量来作观察,「不应忍受」我们不能够视而不见,或者刻意的忽略它,我们应该要马上的断除它,遮止它。
第五个部分,起想:作「仅此应起」之引念。也就是在睡前,我们要告诉自己说,我在几点的时候就应该要起床,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在睡前我们要告诉自己,让自己内心生起一个念头,也就是我要睡到几点,我就应该要起来的念头。
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所有修持的座间应行之理。如是唯除正行时不共修习之理外,加行、正念、完结、座间应如何行,由此直至毗婆舍那,所修一切所缘、行相皆如是行。其实只有在正修的当下,所修的所缘境,有所差异之外,其它的加行、正行、完结、以及座间的该如何行的这些部分,从一开始的依师,到最后的毗钵舍那,它最后的内容,都是相同的。
丁二、须以二种修习之理修习之原因
这个科判的内容分四,第二个部分,需要观修和止修的原因,以及介绍观修以及止修的内涵。首先看到正文当中,《经庄严论》中云:「此先依听闻,起如理作意,从如理作意,生真义境智。」这段文当中的意思,是什么呢? 说以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诸义,我们所要思的内容,是什么内容呢?我们应该要如理的去思惟,所听闻到的法义,所以提到了「说以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诸义」。由此能生现证真实义之修所成慧;透由如理的去思惟我们所听到的法义,并且更进一步的去思惟观察之后,我们才能够生起现证真实义的修所成慧。所以这段文当中,最主要提到的,就是闻思修的次第,我们听闻什么样的法,听闻完之后,我们就应该要马上的去思惟。我们之所以思惟的目的,是为了要调伏心续的缘故,所以在闻思之后,我们就应该要马上的去作修行。所以闻、思、修三者,应该要并行的。所以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称之为修?就是将我们所听到的法义,如理的去思惟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们的心串习这样的所缘境,我们称之为是修,所以应该要以这样的方式来修行。
《现观庄严论》中亦云:「抉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理解,观察修习道。」这当中的抉择分指的就是加行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当中,有数数思惟理解、观察的这个内涵。此说大乘圣者之修道中,有数数思惟、理解与观察;《集学论》中亦云:「由如是故,身体、资财、福报随其所应(也就是任何一者),恒不间断修习施舍、守护、净化与增长。」此说身体、资财、善根三者,一一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所以不管是在《现观庄严论》当中,或者是在《集学论》当中,都有提到修的内涵。在《现观庄严论》当中有提到,大乘的,比如修道当中也有提到数数思惟、理解、观察的内涵。在《集学论》中,也有对于身体、资财、善根,这三种的对境,我们对于任何的一个境,都应该要修布施、守护,以及净化、增长的这四个部分,「说此一切皆名为修」而这些部分,它都能够称之为是修。所言「修」中有二,简单的来说,修可以分为两种:以观察慧思择而修之「观察修」;不加思择,专一安住之「止住修」。所以修可以透由观察慧,不断的去思择法义而修的方式,称之为是观察修。所以除了奢摩他之外,道次第当中的法类,从一开始的依师法到最后的毗钵舍那,这当中除了奢摩他,也就是襌定的这些法类之外,其它的法类都是以观察修为主。「不加思择,专一安住之止住修」,是只有在观修奢摩他,也就是襌定的同时,是以止住修为主的。
下一段最主要介绍的内容是要让我们认识,何谓观察修?何谓止住修?正文当中提到,若尔,或曰:「何种道为观察修?何者为止住修耶?」譬如于善知识修习信心、修学暇满义大难得、死殁无常、业果、轮回之过患及菩提心,须观察修。如果我们所要修学的内涵,是从依师到修学暇满,以及念死无常,业果甚至到菩提心,在修这些法类的当下,我们需要的是观察修。而这当中「须观察修」指的是以观察修为主,但是如果当我们观察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我们也可以在此同时,用止观的方式来作修习。所以这时候,如果当我们观察到一定的程度,想要让心安住在所观察的这个所缘境上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也可修止住修。所以这个地方的观察修,是以观察修为主,止住修为副。于此等境,须令其心猛厉、长时、转变其意。对于这些法类,在作实修的时候,我们应该让心,它的力量非常的强大,而且它的时间要能够维持,并且透由这样的修学方式,能够转变我们的内心。为什么呢?下面就提到了两个原因,第一个,若无此者,则此等之相违品──不恭敬等,不能灭故;如果我们没有办法透由观修,让我们生起强而有力的一颗心,甚至这样的心,能够让它恒常的保持下去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灭除这些法类的相违品。比方说依止善知识的相违品,提到的就是不恭敬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藉由观修善知识的功德,而让我们对于善知识生起信心的话,我们就很难灭除这个相违品。第二个原因,起如是心,唯须依赖善观察慧数数思择而修习故。如果我们想要生起强而有力的这颗心,这时候我们必须要依赖善观察慧,数数思择,然后不断的去修习,不断的去串习,才有办法生起。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想要生起强而有力的心,必须要透由观察的智慧,不断的去作思择,不断的去作观察呢?这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发现到。比方说平常我们所观修的境,是什么境?我们所观修的是贪瞋痴的境。当我们在对贪的境,或者是瞋的境,不断的去作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你的贪念,你的瞋念,就会比平常还要来得强烈。
比方说以贪的境而言,如果去逛街,你看到了一个东西,你发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的好看,非常的美,而且它的材质也相当的好,价钱又公道,这时候你不断的去思惟,不断的去观察,这个境界的优点。所以这时候,你对这个境就会生起强而有力的贪念,所以这时候,你就不得不掏出你的腰包,把你的钱拿出来付给对方。你会觉得,我就是非得买这个东西不可,我今天不买就是不舒服。所以你不断的去思惟这个境界的好处之后,你就会对于这个境,生起强烈的贪心。相同的道理,当我们在看到敌人的那一剎那,虽然我们的心里不是很愉快,但是那种不愉快的感受,不会非常的强烈。但是如果你更进一步的去思惟,这个人它不仅是我的敌人,而且他之所以变会我的敌人,是因为他某一种的行为非常的恶劣,他可能曾经伤害到我,用什么样的方式伤害我,所以你这样不断的去思惟,他伤害你的方式,或者你看不顺眼的地方,你不断的去思惟之后,之前的那种不愉快的心情,它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强,所以你内心当中就会生起非常强的这种瞋心,到最后甚至你会想要把对方杀掉。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我们在面对,生贪或者起瞋的这些对境的同时,如果我们不断的去观察这个境界,这时候它所生起来的贪以及瞋,力量就会非常的强烈。所以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对于善法类,也作同样的这种观修方式,不断的去思惟的话,所生起来的这颗心,它的力量也会非常的强大。
所以在正文当中就有提到,如于贪境,倘若增益可爱之相并多串习,则能生起猛厉之贪;这当中的「增益」,就是我们不断的去捏造这个境,它的好处,它的优点,并且不断的去串习,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生起猛利的贪。若于怨敌,多次思惟不悦意相,则能生起猛厉之瞋。是故修习此等诸道,境相明显与否皆可,然须其心执境之力猛厉、长时,故应观修;所以当我们在修学正法的内涵时,不管它所现的境,清楚与否,但是如果我们要对这个境,生起一种非常强烈的这种心,而且希望这颗心它的力量,能够不断的持续下去,这个时候唯有透由「观修」,才有办法产生这样的一种力量,所以这个部分提到的是观修的部分。
提到了观修之后,什么样的状态,我们要修学止修呢?若心不能住一所缘,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安住而修习奢摩他等时,倘若数数思择,则其住心不生,故于尔时须作止修。对于刚开始要修学奢摩他,也就是修学襌定的这些人而言,一开始当他的所缘境,粗分的显现之后,这时候他就应该让他的心,安住在粗分的显现境之上,这时候修学住心,更进一步的,当住心坚固之后,再修学明分,这时候它的所缘境就会变得非常的清楚。但是如果我们一开始,我们就希望这个所缘境显现得非常的清楚,而追求明分。希望他一开始显现的当下,它的影像就是非常清楚,而不断的去作思惟,不断的去作观察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心反而会没有办法安住在境界上。没有办法安住在境上,这时候是没有办法生起襌定,也就是没有办法生起奢摩他的。所以这个地方所提到的内涵,是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如果你想要观修襌定的话,你必须要以这样的方式来作练习。所以提到了,如果心没有办法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安住而修习奢摩他等时」,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要让我们的心,随心所欲的安住在我们想要安住的这个境界的时候,「倘若数数思择」在这个时候点,如果我们不断的去思惟,「则其住心不生」心就没有办法安住在境界之上,「故于尔时须作止修」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应该修的内容,是以止修为主。
下面这一段提到的是,我们必须要破除错误的观念,这当中的观念是什么观念呢?有一类的人他认为修,虽然有观修,跟止修这两类,但是一个人他在修行的时候,不需要既作观修,又作止修,他只要找其中的一种方式,来修行就可以了。所以在正文当中提到了,(53页)有未解此理者,有一些人他并不了解止修以及观修的内涵。说凡智者唯应观修;凡孤沙利唯应止修。这当中的「智者」就是广泛的阅读经论,他了解的内容相当的多,这样的一类人,他所应该采用的方式,是以观修为主,也就是他只要观修就可以了。「孤沙利」指的就是他懂得并不是很多,甚至他是一个想要实修的人,这时候由于他懂得不多,所以他的修学方式只要用止修就可以了。此说亦非,其实这样的内容,也是不正确的。
以此一一皆须二故。因为不管是智者,或者是孤沙利,他都必须要作止修以及观修的这两个部分。虽是智者,亦须修习奢摩他等;为什么智者他也需要作止修呢?因为智者他虽然懂得很多,但是他也必须要修学奢摩他的内涵。诸孤沙利,于善知识亦须修习猛厉信心等故。是故,作如是念:「以观察慧数数思择,是闻思时,非修持时。」执此非理。因此有一些人他会认为,所谓透由智慧,不断的去观察境界,这是在听闻以及思惟的时候才需要的,在修的时候,是不需要的。其实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观念也是错误的,「执此非理」。
第三个部分,这个部分提到的是,破除执一切的分别皆是相执的错误观念。由于以下的部分,在之后谈到止跟观的这些内容的时候,都会详细的为各位介绍,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就以过咙的方式将这个部分先带过。
又起念执:「一切分别是相执故,障碍成佛。」乃是不分非理作意实执分别,如理作意清净分别二者之过。这是第三个部分。第四个部分,莫起念执:「此教授中,是须成办无分别定,令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而能安住。于前若多观修,则成生起三摩地之阻碍。」
譬如大炼金师,若将金银数数火烧、水洗,一切污垢皆能净除,而成极其柔软堪用,故能如其所欲制成耳环等诸饰品;如是先于烦恼、随惑及诸恶行,如修诸黑业果及轮回之过患等时所说,以观察慧数数修习彼等过患,令心苦恼,或起厌恶。以此作意,如火炼金,令意背弃诸黑恶品,净除彼等污垢。如于善知识之功德、暇满义大、三宝之功德、白净业果及菩提心之胜利等时所说,以观察慧数数修习彼等之功德,令心润泽,或生净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诸白净品,心生欢喜,以白善法滋润其心。如是成已,随其所欲修止或观,若于彼处专注其意,无大劬劳即能成办,是故如是观修,即是成办无分别定之胜方便。
如是亦如圣无着云:「譬如大炼金师或其弟子,某时为除金银上之一切垢秽,若时时以火烧、水洗,则成柔软堪用,现前能成彼彼庄严妙饰。大炼金师或其弟子,顺彼工巧,以诸工具,随其所欲饰品之相皆能成办;如是诸瑜伽师,某时令心不趣贪等垢秽,而生厌恶,则能不趣染污忧恼。若于善品心生喜好,令心趣入而生欢喜,则瑜伽师,为令其心定修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即于彼彼极能随顺、极能安住、无动、无摇,为正成办所思之义,皆能成办。」
复次,能令内心坚固安住一所缘境,其主要违缘有二:沉没、掉举。此中,若有猛厉、长时观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易断除沉没。彼之对治,由见功德门中令心高昂,此为诸多具量师长所宣说故;若有猛厉、长时观见无常及苦等过患之心,则易断除掉举。掉举是贪分所摄散乱之心,故诸经论赞厌恶为彼之对治。这个部分用过咙的方式先传授给各位。至于详细的内涵,在之后谈到止观的时候,再为各位详细的作介绍。所以以上我们所介绍的部分,是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之理的这个部分。
乙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
丙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分三)
丁一、明辨暇满(分二)
戊一、闲暇
戊二、圆满
丁二、思其义大
丁三、思惟难得
丙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戊一、闲暇(56页)
这当中的「暇闲」指的就是远离八种的无暇,我们称之为是闲暇。「圆满」指的就是具足修学正法的顺缘,我们称之为是圆满。首先我们看到闲暇的部分。「闲暇」的部分,第一段当中,是要我们认识何谓的闲暇?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道体,断八无暇常得暇。」离八无暇即是「闲暇」。远离八无暇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是闲暇。既然要远离八无暇,才有资格称之为是闲暇的话,八无暇为何呢?第二、我们就提到了八种无暇:八种的无暇,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属于人的四种无暇,跟并非人类的四种无暇。而属于人类的四种无暇,分别是一、无四众弟子所经之边地。如果这个地区,并没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话,这个地方,称之为是边地。所以在正文当中提到了,「无四众弟子所经之边地」。而你们所生长的地区,也就是台湾,由于有四众弟子的缘故,所以你们已经具足了第一种的闲暇。
第二、愚、哑、聋等,肢体残缺,根不具全。这当中的「愚」指的就是愚痴,他不懂得思惟法义。「哑」就是他不会说话,所以这当中就包含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如果有其中一根不具全,我们在这个地方,归类为根不具全。
第三、妄执无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之邪见者。有一类的人他心生邪见,这种邪见它会执着没有前后世,没有业果,以及没有三宝。四、无佛出世,无有佛教。此四者是人之无暇;三恶趣及长寿天者,则是非人类之无暇。所以这当中提到了八种的无暇。八种的无暇,我们看到第二种,也就是根不具全的这个部分。这个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有引了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在《亲友书》里面的第三句话,提到了「即生边地蔑戾车」的这一句话。这当中的蔑戾车,指的就是野蛮民族的意思。所以在《亲友书》里面这一句话,看似把生于边地跟蔑戾车是放在一起来作讲述的,但是宗大师不管是在《菩提道次第略论》当中也好,或者是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的原文,都没有提到蔑戾车,也就是野蛮民族的这个名相。所以有很多的人,对于这一点产生了质疑,他们质疑宗大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并没有将野蛮民族归类在其中。但是在宗大师所造的「金鬘疏」里面,他有提到,所谓的野蛮民族,或者是《亲友书》当中所提及的蔑戾车,它指的就是意根不具足的意思。所以他是归类在根不具全的这个部分,并不是宗大师刻意的忽略掉了这一点,而是它是归纳在根不具全。他的哪一根不具全呢?他的意根不具全,意根不具全还包括了,比方说有一些人他光听到宗教,或者是听到法的内涵,他的内心就相当的排斥,其实这样的一种人,某种程度而言,他的意根也是不具全的。所以不管是野蛮民族也好,或者是我们刚刚所介绍的这一类人,其实他的意根都是不具全的。所以这个地方,在这一点作特别的说明,也希望你们回去的时候,多留意这个部分。
接下来有提到三恶趣。虽然畜生道的众生都是我们能够亲眼看见的这些有情众,但是提到了地狱以及饿鬼。由于这是我们没有办法亲眼见到的境界,所以很多的人他会怀疑说,真的是有地狱?或者是有饿鬼存在吗?甚至现今我们透由科学的仪器,确实也没有办法真实的掌握到什么地方有地狱,什么地方有饿鬼。但是如果以佛法的角度,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的话,我们的周边确实有所谓的「近边地狱」,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亲眼的看见近边地狱?那是因为我们跟近边地狱之间有业作为阻隔,所以在当下,有这样的一种业作为阻隔,纵使近边地狱就在你的身边,你还是没有办法看到它。因为你并没有当下可以看到它的这种业。所以相同的道理,须弥山也是如此,虽然在很多的经论里面,都有提到须弥山它的的形状,它的高度,但是为什么在现今的我们,都没有办法看到须弥山,这也是因为我们跟须弥山之间,有了业作为阻挡的缘故,所以我们并没有办法亲眼的看到须弥山。不过这个部分,在之后的三恶趣,我们都会再为各位作介绍。接下来我们看到长寿天。
长寿天者,《亲友书释》中说有无想天及无色天二种。这当中的长寿天,指的就是无想天或者是无色天。无想天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初者是于第四静虑广果天中一处,第四静虑是三界当中,色界的一个部分。色界的有情众生,虽然它有色法,但是由于它的色非常的微细,所以对于欲界的众生,也就是我们而言,我们并没有办法透由五根,直接的感受到色界的有情众生,所以这个地方提到了,初者是于第四静虑广果天中一处,如聚落外阿兰若处;后者则是投生无色界之凡夫。而无色天是指投生在无色界的凡夫。《八无暇论》中云:常为欲事所扰而生散乱之欲界天,是长寿天。在《八无暇论》的这本论当中有提到,时常被五欲的这些事情,扰乱其心,而让他的心对于五欲时常生起散乱的这些欲界天,它也是属于长寿天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介绍的是「圆满」。圆满分二,五自圆满跟五他圆满。「五自圆满」是我们自己所必须要具足顺缘的,称之为是自圆满。「五他圆满」指的是外在的境,所必须要具备的五种顺缘,我们称之为是五他圆满。首先看到第一个部分,五自圆满。
戊二、圆满分二:
己一、五自圆满
己二、五他圆满
己一、五自圆满(57页)
如云:「一、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人,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具备了。第二个部分,二、生中:生于四众弟子所经之地。三、根具:非愚、哑者,肢体、分支、眼耳等皆具全。四、业未倒:未自造作或教他作无间之罪。五、信处:于「调伏法」生信,此是生起世、出世间一切白法之处。这个地方的调伏法,并不是只有指律藏的内涵。所以调伏法我们必须要对于他生起信心,因为调伏法,也就是佛所说的三藏内涵,是生起世、出世间一切白法的根源。所以在这个地方,宗大师就进一步的强调说,调伏之法,此通三藏。这当中的调伏法,指的是经律论三藏。此五属于自身所摄,且是修正法之顺缘,故名「自圆满」也。这五者是我们自己本身所应该必须具备的修法顺缘,所以我们称之为是自圆满。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