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8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48讲
《广论奢摩他48》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10-31
闻法意乐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之故,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能够获得的果位之中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能得的果位而言,能得的方法应该是完整无误的菩提道次第,把这个道次第做一个闻思修之后,希望能够迅速的成就佛果,如此调整自己的动机跟威仪,之后来听闻教法。
复习
所进行到的段落,370页「掉举者」,现在谈到掉举的部分。我们现在进行到的段落是已经辨明清楚之后,应当要运用对治去降伏昏沉跟掉举,假设不做的话,这也是一种毛病,对不对?如果不采取手段,这个部分的对治法门是什么呢?是要作为,要采取手段。应该要怎么做呢?首先应该以正知来检查有没有昏沉跟掉举,检查、已经发现了之后,就不能不管它了,应当在灭掉昏沉跟掉举这个部分,要好好的去努力,所以应当要采取手段。内心要采取手段去对付昏沉跟掉举的话,还是属于内心的行为嘛,这是属于思心所的行为。要运用什么样子的思心所来把昏沉跟掉举消灭掉呢?这个部分要做一个解释说明,我们现在进行到的段落是这里。
368页,大纲是在这里「此中分二. 一.正明其思灭沉掉法. 二.明能生沉掉之因。」正明其思,之后要灭掉沉掉之方法是什么?辨明清楚能够产生沉掉的原因又何在?先分析一下是什么样子的思心所,之后如何运用它把沉掉灭除掉。要把沉掉灭除掉的话,当然要了解它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又有第二项。这里面我们现在谈到第一项,正明思心所之后,灭掉沉掉之方法。灭掉沉掉的方法里面,前面沉没的部分讲解完毕,现在进行到掉举的部分。
首先要了解掉举,如何把掉举灭掉呢?就是要运用某一些事物,能够达到内心向内收摄,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当我的内心去思惟这些事物的时候,能够导致我的心向内收回。我去作意思惟这些事物的时候,才能够产生这些效果。所以现在谈到「正明其思灭掉沉掉之法」,这个时候要运用思心所。如何去运用思心所呢?就是运用思心所去灭掉掉举。怎么运用思心所去灭掉掉举呢?那就是有一些事物,当我的内心去思惟它,作意思惟它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收摄,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效果,那就要从这个方面来着手。因此之故,要作意思惟,能够使内心达到向内收摄的事物。这个是因为掉举,是指内心对于一些外境,一些事物,内心产生贪恋之心,因此追逐而去。追逐而去之后,就会形成掉举。所以把事物的过患,它的厌恶性,过患等等好好思惟的话,我的心就会离开它,又能够收摄回来。所以要作意思惟可厌恶的事物,以这个方式把贪恋之心排除掉的话,当然掉举也就除掉了。
所以在课本里谈到,370页倒数第二行,「掉举者,由贪为门,令心追趣色声等境,此应作意诸可厌事,能令心意向内摄录,以此息灭掉举无间,于先所缘应住其心。」掉举者,由贪恋为门之故,令心能追趣色声等等的对境,因此现在要灭掉掉举的话,应该作意思惟诸可厌恶的事物,以这个方式能够达到让我的心向内收回,这样的一个效果。在这个情况之下息灭掉举,「无间」立刻就要,马上于先前所缘的对境来安住其心。所以当掉举,作意思惟可厌恶的事物之后,把掉举灭掉了,这个时候,心不能够再继续思惟所厌恶的事物,应当放在前面所观修的对境上面。
这个跟前面谈到沉没灭掉的情况也都是一样的,前面也有谈到,当沉没灭除掉的时候,心也是要缘取前面所缘的对境。应该是在前面的段落,369页第六行,「沉没除已,即应无间坚持所缘而修。」对不对?当把沉没排除掉的时候,应当立刻把心安住在前面所观修的对境上面,这是排除沉没的时候是这个样子,掉举也是一模一样的。所以370页倒数第二行,最后底下「以此息灭掉举无间」,当把掉举完全消灭掉的时候,心不能够再去思惟可厌恶的事物了,因为掉举已经排除掉了,所以应当「于先所缘」前面所观修的那个所缘对境,而「应住其心。」心要专注在前面所缘想的对境,不能再去思惟可厌恶的事物哦!所以一样的道理。
这是至尊仁波切谈到的,就是掉举怎么样子灭掉,接下来才引经据典来说明。引经据典要引用《修次初编》,《中观心要论》,还有《集学论》里面都有谈过。
止息掉举,最重要的是要作意思惟可厌离的事物,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必须持续,而且长久,再三作意思惟的话,掉举当然能够止息掉了。掉举止息之后,立刻要回复到前面所缘想的内容,安住在上面而作观修。这个作意思惟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是不是掉举刚产生的时候就做呢?不是的,应当是掉举力量强烈,持续很久,在这个情况之下,才用这种方法。就是前面所谈到的,让内心止息的时候,要作意思惟可厌恶的事物,这个并不是掉举初发生的时候,应当是掉举猛烈的时候,又持续很久的时候,才要这样子做。
所以接下来谈到,371页第三行「故掉举太猛或太延长,应暂舍正修而修厌离,极为切要。」故掉举太过猛烈的时候,或者是太过延长的时候,应暂舍正修而修厌离,极为切要。所以这里谈到的。这里谈到掉举太过粗猛的时候,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大概是我们前面谈到过的,烦恼粗劣的时候。烦恼粗劣的意思是指,引发烦恼的对境,往往是一个小小的对境。可是仅仅只靠着一个小小的对境,却会产生一个强烈的烦恼。譬如说,就贪念来讲的话,引发我们产生贪念之心的对境当然很多种,这些对境应该有大小的差别哦,不一样的哦。瞋恨的对境也是这个样子,傲慢之心的对境也是这个样子,对境本身应该有大小的差别。贪念之心来举例子的话,例如金钱来讲,对成百上千的金钱产生贪念之心,这个对境应该是一个小小的对境。对于几万块、十几万块,产生一个贪念之心,这个对境就比较大的对境了。可是对于几千万、上亿,产生一个贪念之心,这个是很大的对境了。
现在产生贪念之心的时候,仅仅是靠着小小的对境。譬如说成百上千的钱,对这些钱产生贪念之心,跟对于几千万、上亿的钱产生像那种贪念之心一样的话,哦,那就是依于一个小小的对境,产生这么强烈的贪念之心,这种情况之下就称之为烦恼粗劣。一样的道理,贪心粗劣,瞋恨粗劣,傲慢粗劣,都是指这个意思。依于一个小小的,不足轻重的、一点小小的对境,可是产生的烦恼或者贪念之心,却很粗劣,那就是这里所谈到掉举太猛,应该就是指这个意思了。就是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对于一个不是很重要的,一个小小的对境,可是内心对它的追逐,也非常的强烈,这个掉举太过猛烈了。或者是时间太过久了。这个时候应当把自己的实修先暂时停一下下,作意思惟修厌离之心,前面谈到「此应作意诸可厌事」嘛,所以这时候修厌离之心,这样作意思惟就很有帮助了。
(P370)假设是「非流散时,唯由摄录而能安住」,这不是一个小小的掉举的情况要用的,是内心稍微涣散,小小的、一点点的掉举,不必去作意思惟厌离。这一个大纲讲解完毕了。这个大纲里面的内容,主要是谈到心向内收摄。如何达到心向内收摄呢?那要作意思惟厌恶之事物,以这样子作意思惟厌离,当然就能够把掉举排除掉,心就能够向内收摄。不过这个方法只有在掉举力量强大、时间持续长久的情况之下,才有必要用这一个方法。
我们如果把它作一个分段来讲的话,这个大纲里面谈到什么内容,首先对付掉举的方法,就是作意厌离可厌离之事物,思惟厌离心,作意厌离,这样的一个方法,可以把掉举去除掉,这是说明方法,用这个方式是有必要的。
其次要讨论,什么时候用呢?运用这个方法的时间是在掉举的力量很粗猛的时候,还有时间持续很久的的时候,那就运用这个方法,心放在可厌离的事物,以这个思惟,把掉举排除掉。这第二个大纲。
之后,如果说对对境产生的掉举,力量也不是很大,也不是持续很久,那就前面的方法不要用,用另外一个什么方法呢?底下就谈到了,「若掉举无力,则由摄录令住所缘。」如果掉举很薄弱,力量小,不能用前面那种方法,用什么方法呢?只要把心抓回来,勾召回来,心抓回来就可以了。心稍微掉举、离开掉,马上把它抓回来,放在前面所缘的对境上面来继续观修,这样子就可以了。所以表示这是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若掉举无力,则由摄录令住所缘。」这讲是另外一种方法,跟前面那个方法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只要把心抓回来,继续安住在所缘上面,这样子也就可以了。所以这是另外一种方法。
譬如说,好像用绳子把它抓住,把它抓回来一样。例如说狗啦,或者是马啦,把它绑起来,让它不要跑的太远,稍微跑出去,绳子拉一拉,把它抓回来,这样子就可以了。这个是指掉举的力量不是很大,又不是持续很久,只是心稍微有一点点掉举出去的时候,马上就把它抓回来,这个很容易嘛!所以这是讲的另外一种方法。
前面讲的又是另外一种方法,所以不一样。后面这种方法,也有出处、引经据典,在《摄波罗蜜多论》里面谈到:「若意掉举时,以止而遮止。」佛经里面也有谈到;「心善安住。」这是掉举的一种对治,这是《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谈到的。应该是只有《瑜伽师地论》,中文写“瑜伽释”有没有?注释应该不要。《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谈到的,就是佛经里面有谈到「心善安住」,《瑜伽师地论》里面谈到「心善安住」就是掉举的一种对治。
同样的道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个方法什么时候用呢?就像前面那个问题也谈到运用的时间,前面谈到让心收摄而回,把掉举止息掉的时候,要作意可厌恶的事物,心就能够收摄,把掉举止息掉。之后就讨论了,什么时候去运用它呢?这前面也有这样的一个讨论,就是当掉举力量太强大的时候,时间又太久的时候,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同样的道理,现在谈到另外一种方法,「掉举无力,则由摄录令住所缘。」这个是指把心抓回来,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安住来做禅修,这样就可以了。这也是把掉举去除掉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什么时候用呢?底下就讨论这个问题了。
「总之若心掉动,应于所缘善住其心。若沉没时,于可欣境应善策举。」什么时候用这种方法呢?引用了《声闻地》,没有引用其他的经文。不过《声闻地》的经文里面却谈到两个项目。两个项目里面至尊仁波切当然最重要是放在「若心掉举」的时候,「应于所缘善住其心」。不过在《声闻地》的经文里面谈到两个:掉举的时候,还有心沉没的时候。心沉没的时候要对于欣喜的对境来善策举,就能够把沉没排除掉。所以心收摄,把心抓回来,放在所缘对境上的时候,会有这两种效果。在《声闻地》里面讨论了两种情况,但是现在只重视在讨论掉举这个项目,因为这一段的意义所要讨论是掉举嘛!所以两项里面特别讨论到掉举这个项目,「如《声闻地》云:『由是其心于内摄略,若已下劣或恐下劣,观见是已,尔时随取一种净妙举相,殷勤策励庆悦其心,是名策心。』」这个是什么时候?把心继续抓回来的时候?沉没的时候。怎么做呢?就是要缘取一个可悦意的对境,而且执取的时候,花一点点的力气去抓它,所以称之为「策举」。这样子做,心抓回来,这个是在沉没时怎么做。但重点在底下「云何持心,谓修举时其心掉动,或恐掉动,观见是已,尔时还复于内摄略其心修奢摩他,是名持心。」这个是对付掉举的时候,把心抓回来就可以了。
前面谈到去除沉没的话要作意思惟,让心能够很兴奋、很高兴,去作意思惟这种对境,这也是一种方法。但这种对境,当内心有掉举产生的时候,可不可以作意思惟这种对境呢?不可以的!因为当思惟这种对境,心产生兴奋、高兴的时候,这是心向外涣散的一个原因。当掉举产生的时候,就不能够思惟这种对境了,这有所差别,所以后面又再补充说明了「心掉动时,不应作意净可欣境,以是向外流散因故。」,当心掉动的时候,不应作意清净、可欣喜的对境,因为这是向外流散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一些对境,譬如说三宝的功德,自己具足八种有睱、十种圆满的这些功德,把这些功德的部分,好好的思惟一下,作意思惟,以为这样思惟的话,我可以把掉举灭掉,有这样子的一个想法,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内心也有这种想法。不过,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作意思惟的对境本身,思惟这个对境会让我产生振奋,产生喜悦,这种情况,往往会变成掉举跟涣散的一个原因,其实不能够灭掉这一个掉举。所以至尊仁波切特别补充说明了,说使内心振奋的对境,譬如说思惟三宝的功德,自己暇满齐备的功德,这种对境,当我去作意思惟它的时候,它会达到一个效果,就是让我的内心很高举、很振奋,这种情况之下,其实反而会变成掉举的原因。思惟这种对境的时候,它的效果在什么地方呢?它是把沉没能够消除掉,这个时候运用这种对境。但是运用这种对境,不能够灭掉掉举。我们第一个大纲讲解完毕了。
接下来讲解第二个大纲,前面谈到的是把掉举灭掉的方法,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都讲解完毕,这一点应当要好好的了解,应该大家了解了吧?第一种方法,是让内心能够向内收摄,要思惟可厌恶的事物,就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第二种方式,是把心抓回来之后,继续放在所缘取的对境上面。具有这两种方法,就可以把掉举排除掉。所以运用这两种方式,把掉举排除掉,就是这个段落的大纲,这个都讲解完毕了。接下来讲解第二段。
「第二. 明能生沉掉之因者。」这是第二个大纲,要分析清楚沉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样子,引用《本地分》的经文做说明,《本地分》说什么是沉没的行相呢?「何等沉相?谓1不守根门,2食不知量,3初夜后夜不勤修行觉寤加行(觉寤,是醒着,不勤修行醒着时候的加行),4不正知住,5是痴行性。6耽着睡眠,7无巧便慧,8–11懈怠俱行欲勤心观(四项),12不曾修习正奢摩他,13于奢摩他未为纯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指偏向一方,偏颇的思惟奢摩他),14其心昏闇,15于所缘境不乐攀缘。」这里面一共有十五个项目,这是在《本地分》里面所谈到的。
后面要做一个补充说明,就是「沉没相者,应知是说沉没之因,」前面《本地分》里面讲「何等沉相?」沉没的行相,那个行相是什么意思呢?至尊仁波切说,行相要把它了解成是原因,就是要说沉没的原因。行相当做征兆,或者是本质,或者是原因,有这几个意思。这里当作原因来做解释,因为在三解脱门里面,那个无相解脱门,相,也是指原因。三解脱门里面谈到,在原因的段落,谛实不能够成立,就把他称之为无相。果的时候谛实不能够成立,称之为无愿求。本质而言谛实不能够成立,就称之为空。所以本质为空,原因的时候无相,果的时候无愿求,这称之为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三解脱门里面谈到那个无相的相,相把它解释成原因,所以跟现在这里也是一样的解释,就是把行相当原因来做解释。当原因来做解释的意思是,果要出现的时候,前面一定要有一个前兆会先出现。譬如说要下雨,雨还没有下来之前,即将要下雨,天空云朵一定会聚集,之后就下雨了。所以天空云朵聚集这个部分,就是显现出来的一个征兆,显现出来的一个行相,这是一个前兆,所以这个前兆把它称之为行相。就是果要形成、要出现之前,应当可以看到一些前兆、一些征兆,那个就是原因段落的征兆。所以原因段落那个征兆,把它称之为行相,所以把相解释成原因,应当可以这样做了解。
后面再补充说「懈怠俱行者通勤心观。」「懈怠俱」俱,是全部在一起。「懈怠俱行」通「欲勤心观」,懈怠要贯穿在欲勤心观这几个项目。其中「何等沉相?」首先谈到「不守根门」不守护根门,我们前面谈到守护根门那个部分,在这里讨论过很多了,首先要使我们的五根,不要去遇到让我产生贪瞋痴的对境。让根门不要去遇到这种对境,这个段落叫「防护根门」。但是假设根门已经遇到了对境–让我产生贪瞋痴的对境,已经遇到了。可是我遇到了之后,我还能够让我的内心不要产生贪瞋痴,这个时候称之为守护。所以防护跟守护不一样了,防护是使根门不要去遇到对境,称之为防护。守护是根门已经遇到对境了,可是我也使我的内心,不要产生贪瞋痴,这称之为守护。
现在这里讲的是「不守根门」,那就表示根门已经遇到对境了,遇到对境之后,在我们前面解释里面有谈到,遇到是遇到了,可是我可以使我的内心不要产生贪瞋痴,可是没有做,还是让我的内心产生贪瞋痴,这种情况称之为不守根门。遇到对境,可是我的内心又产生贪瞋痴,如果是这种情况之下的话,当然它的主要原因是愚昧无知。所以遇到贪瞋痴的对境,这是因为我内心愚昧,使我的根门也遇到这一个对境。遇到对境的情况之下,应当内心无论如何也不要产生贪瞋痴,但是,还是不能够做到,内心还是产生了贪瞋痴。因为这种愚昧无知之故,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当然内心的愚痴愚昧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严重。由这个愚昧之故,当然烦恼也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强烈。当这个烦恼越来越强烈,以后修安止的时候,那沉没就会很严重,当然是沉没的一个原因,有这么一个毛病存在,所以把它列在这里,这是「不守根门」的意思。
再过来饮食知量,这里谈到「食不知量」,饮食不知量,譬如说食物吃很多的话,就很容易昏暗,内心容易陷入昏暗。食物多的话,身心都会很容易粗重,身心粗重当然容易昏沉、睡眠、黑暗,这些都会发生,所以会发生沉没,这个当然也是一个毛病,这第二个。
再过来,夜的初分后分不勤修行觉寤的加行。在加行上面的实修,当然要好好的努力。这里不努力,就是夜的初分、夜的后分,应当要好好的把这些加行努力做一个实修,不要睡眠的。但是现在这里谈到,「不勤修行」就是没有这样子去精勤实修就睡眠了,夜的初分也睡眠,夜的后分也睡眠,睡眠会越来越多。人类的睡眠是非常奇怪的,睡少的时候,好像睡眠会越来越少。问题是觉得好像不够,要再睡,再睡、再睡,睡眠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所以夜的初分、后分都睡了,发现还不够,还越来越多嘛!所以慢慢当然沉没就会越加严重,这也是一个毛病。
还有一项,再其次是「不正知住」,不正知而住的话,这我们前面有谈过了,应该正知而行,这是下座的时候,应当要做到的–正知而行。现在这个部分没有做,所以不正知而住,这是一个毛病。
这里一共谈到了四项,就是「不守(护)根门」,「(饮)食不知量」,还有夜的初分后分不勤修瑜伽,「初夜后夜不勤修行觉寤加行」,还有不正知而行「不正知住」,这一个,我们前面有谈过,下座的时候是不是要修四个?前面刚好谈过,今天早上还谈过的,就是实修要分成上座下座,下座的时候要靠四资粮。四个资粮就是要守护根门;要正知而行;要饮食知量;夜的初分后分要勤修瑜伽,还有睡眠时应该要如何而做。这四项嘛!现在这里谈到,刚好就是四项的反面:没有守护根门,饮食又不知量,夜的初分后分又不勤修瑜伽,而且又不正知而行。刚好是四项的反面,就是下座的时候要做四种资粮,现在是它的反面了。
我们谈到的下座四种资粮,是止跟观成就的原因,这四个项目是安止成就的原因,也是胜观成就的原因。所以推理得知,它的反面,既是安止的障碍,也是胜观的障碍。所以这四者的反面,同时会障碍这二者,因为障碍二者之故,所以这四者,既是沉没的原因,也是掉举的原因。这四个项目都是这个样子了。
371页倒数第一行,接下来又谈到了,「又前论云:『何等掉相(掉举的行相是什么)?谓不守根等四,如前广说,』」所以这四个项目而言,它既是沉没的原因,也是掉举的原因。虽然谈到不守根门等等四个项目,它也是沉的原因,也是掉的原因,不过就其为沉的原因跟掉的原因的那个部分,应该不太相同的。就是沉没原因的那个部分而言,会障碍胜观;就作为掉举的那个原因而言,会障碍安止。所以不守根门这四个项目而言,当然它也是沉的原因,也是掉的原因,不过作为沉的原因的那个部分,跟作为掉的原因的那个部分,应当有一点点不太相同。不相同的原因,就是在于作为沉的原因的那个部分,会障碍胜观的产生;作为掉的原因的那个部分,会障碍安止的形成。这是四个项目,不过这四个项目是共通的,就是通于沉没跟掉举二者的原因。
后面还有十一项,是不共的原因,就是沉没(有)自己不共的原因。然后掉举也是一样的,又谈到四个共通的,所以后面谈到「何等掉相?谓不守根等四,如前广说」,「如前」的意思就是这四个是共通的。所以接下来也会谈到掉举不共的原因,从第五项开始,一共加起来也是一样,有十五项。
沉没,前面四个都是共通的,接下来从第五项开始,才是不共的。所以后面要谈到,第五项开始,不共的部分,其中四个共通的里面谈到「不正知而行」,不正知而行的话,我们前面已经谈到很多正知而行应该要怎么做。如果一个人正知而行的话,经常都在观察分析正知而行的话,前面有说过,他的胜慧会不断的进步。因此反面是如果不正知而行的话,胜慧,聪明的力量不会增加,只会不断、不断的衰损,在不断、不断的衰损之下,当然沉没很容易产生了,所以不正知而行是沉没产生的一个原因。这四个讲解完毕。
再过来,「是痴行性」愚痴而行,譬如说内心的邪见,邪见在内心继续不断的存在,使它长久、长久的存在,这个愚痴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严重,这当然很容易产生沉没。
「耽着睡眠」就是很好睡眠,我们前面有谈到过,就是不要睡太浓厚。(不要)太沉睡、太浓厚的方法有很多,做光亮的想法,做起床的想法,以这些方式,都让我们的睡眠,不会太沉重,还有吉祥卧姿等等,这些都让我们的睡眠,不会太沉重的一些方式。但是现在不做,因此耽着睡眠,就会像猪一样,明天要起床这种想法也不存在,如果这个样子的话,耽着于睡眠的话,睡眠会越来越沉重,睡眠越沉重的话,当然这是沉没产生的一个原因。
「无巧便慧」就是不知道方法,方法是指,怎么样子把沉没排除掉方法是什么?沉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不知道!把它去除掉方法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些方法都不知道。「无巧便慧」就是都不知道这些方法,如果这些方法不知道的话,当然沉没很容易产生,沉没产生了也不会把它排除掉,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嘛!所以这个是「无巧便慧」。
(「懈怠俱行欲勤心观」)懈怠俱通欲勤心观,这个欲求之心,勤是精进,心跟观是指寻思跟伺察,这四个项目都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懒惰懈怠的情况之下来进行的话,那就会发现是无聊的一种行为。就是这个欲勤心观,只有在跟懒惰糊在一起才有用的,这是有必要的,是要用的,欲求之心也要有,精进之心也要有,寻思跟伺察都要有。但是不能够跟懈怠陪伴在一起,这里跟「懈怠俱行」嘛!就是「欲勤心观」四者跟「懈怠」陪伴在一起。跟懈怠陪伴在一起,一下就不能用了,就非常无聊,没有意思了。所以这里谈到,可是这四个跟懈怠经常陪伴在一起,这样子就有四项了。
再过来,底下那个项目「不曾修习正奢摩他」应该是“串习安止”,奢摩他是安止嘛,对不对?串习安止的时候,我们前面有谈到过,止跟观二者都要平均的发展。这里谈到「串习安止」的意思,就是非常重视安止,如果花太多强烈的力量,花在安止上面的话,这是沉没产生的一个原因。因为止跟观二者要平均平均的发展,所以假设没有重视这一点,花很多力气,一直在强化、花很多力气只有在安止这个项目的话,这个也是沉没产生的一个原因。所以底下应该是“串习安止”、“串习奢摩他”。这是第十二项。
再后面算一项,「于奢摩他未为纯善,一向(片面)思惟奢摩他(的行)相」就是奢摩他的安止要具足两个条件,我们前面都有谈过了,第一个就是心要专一的安放在对境上面,这是安止;这个安放本身要有有力的明分,这个条件也要齐备,这样才算是纯熟。「奢摩他未为纯善」未为纯熟,这样才算是通达纯熟,现在没有这个样子,只有一个片面的条件。譬如说仅仅只有专一的安放,但是有力的明分不齐备的话,就只有片面,那个「一向」就是片面,只有一个条件,这样子来修安止的话,这个不可以,这样的话,也是一个毛病,沉没也会产生的了。
「其心昏暗」内心经常都在昏暗、昏暗,昏睡、昏睡,内心都在暗沉沉的状态之中,这个也不对。
「于所缘境不乐攀缘」心不是很专注在所缘对境上面。在所缘对象上面,心要安放在上面。譬如说,对于安止的功德,内心思惟起来,非常的高兴、快乐,因此心很自然的容易放在对境上面。现在这些没有了,对于功德的部分,安止的功德等等,内心也没有一个高兴、喜悦之心,因此「不乐攀缘」。心就不会很快乐想要去安放在对境上面。
这一共有十五个项目。这是引用经文《本地分》谈到了,后面这一个词句都已经明白来做说明了。但是至尊仁波切担心,可能会不会有些异议?我们看起来不是很明晰,可能也不太会解释,可能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部分,至尊仁波切提出来,再做一个明白的解释,所以底下讲了,「沉没相者」,沉没相就是《本地分》一开始讲何等为沉没的行相,这个沉没行相的「相」,应知是说沉没之因,所以那个「相」,应该把它解释成为原因,这样子来做一个解释。
「懈怠俱行者」,这句话要「通勤心观」,因为在《本地分》的经文里面只有提到「懈怠俱行」于「欲」,对不对?(按:广论中已经把勤心观加上去了)再过来「勤心观」就没有了,上下都不知道怎么兜在一起了。至尊仁波切说,这句话是这个样子的,陪伴着懈怠的欲求之心,陪伴着懈怠的精进,陪伴着懈怠的心,陪伴着懈怠的观。所以懈怠俱行,要通。经文里面只有谈到「欲」,对不对?要贯穿在「勤心观」,这三项都要贯穿,这是一个补充说明。
「又前论云」就是前面《本地分》谈到的,前面谈到沉没的原因讲解完毕了,现在要讲掉举的原因也是引用《本地分》。「何等掉相?」何等是掉举的行相?这个行相还是跟前面一样,要当作原因来做解释,「谓不守根等四,如前广说,」谓不守根门等等的四个项目,「如前广说」就是我们前面谈到过了,这四个项目是共通的原因,也是沉没产生的原因,也是掉举产生的原因,这个都已经讲解完毕了,跟前面都一样,「如前广说」。
再其次,「5是贪行性,」第五项,如果我们对照前面看的话就容易了解了,前面谈到「是痴行性」,愚痴不断的持续下去,那就很容易产生沉没。对照这里,现在贪心不断持续下去,当然掉举也很容易产生嘛!掉举是属于贪心的类型,贪心是指内心不断再三、再三指向这个对境,舍不得离开它,继续继续的下去,那就贪念之心强烈,当然掉举就很容易产生,所以这是「是贪行性」。
「6不寂静性」于睡眠,不寂静,不喜欢,这个跟前面也是对照而言的,前面谈到「耽着睡眠」,现在谈到对于睡眠不喜欢,内心不寂静。有些人是好动儿,日夜都活蹦乱跳,不太喜欢睡觉,跟前面那个完全相反。前面是很喜欢睡觉,精神耗弱,昏昏沉沉,都很喜欢睡觉,这是沉没产生的原因。假设相反的,不太喜欢睡觉,白天晚上都活蹦乱跳的,像好动儿一样,这个就很容易产生掉举。
再过来「7无厌离心」,跟前面就没有对照了。「8无巧便慧」跟前面一样,前面不是「无巧便慧」吗?所以对于掉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对于掉举产生的时候,把它消灭掉方法是什么也不知道,当然掉举很容易产生,没办法消灭掉。所以「无巧便慧」就是对这些不知道,这跟前面也是一样的。
「太举俱行」是太过急躁,「9–12太举俱行欲等如前」,「欲等如前」就是欲勤心观,就是欲求,精进,还有寻思跟伺察。「太举」是太过急躁,在太过急躁的情况之下,而贯穿欲求等等四个项目,跟前面一样。所以如果太过急躁,来进行欲求等等四个项目的话,很容易产生掉举。
「13不曾修举」这个是精进,不串习精进的意思。不串习精进的意思是指,对精进如果不串习的话,掉举很容易产生。就是缘取一个对境,应当安住在上面精进而做。精进应当安住在上面,这个安住应当继续、继续,不断的持续,这是精进。持续下去是一种精进,这个不喜欢做,掉举很容易产生。譬如说,我们这里上课,有人今天来听了一堂课,过了两三天又没有来,过几天又到别的地方去听课,又可能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三个礼拜之后来了。之后又不见了,又到别的地方,去了好几个地方,过了一个月之后又来了,那就表示说,心,在一个对象上面安住,应该要继续串习下去、串习下去,可是没有这样进行串习。所以不串习精进的话,这个掉举很容易产生。
「14于举未善唯一向修」这个要跟前面对照一下,前面是谈到「12串习安止」,就是只有专注在安止这个项目,太过强烈了。现在这个部分是不串习亲近,就是不继续维持下去。再其次是「13于奢摩他未为纯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这个是「于举未善唯一向修」,就是前面谈到的情况是只有偏于一个部分,就是心只有专一安住,这个部分很重视,但是对于有力的明分,根本就丢掉也不做,这个是沉没很容易产生。现在完全相反了,专一安住这个部分不做,心只有偏向于某一个部分,就是有力明分这个部分,很重视这里。如果只有有力明分这个分支,专一安住这个分支没有,掉举很容易产生。所以「于举未善唯一向修」只有偏向某一个方面–有力明分,掉举很容易产生了。这第十四个项目。
「15由其随一随顺掉法,亲里寻等动乱其心。」这第十五个项目。这个是对自己的父母家人,亲朋好友等等,想太多了,管太多了,他今天又干嘛了,这一天又干嘛了,又做了什么事,所以在禅修的时候,一下又想这个人,那个人又怎么样,他做了什么事,想太多了,管太多了,当然掉举很容易产生嘛!我们讲述到此。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