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0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0讲

 

  《广论奢摩他60》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2-13

  我们进行到的段落,是安止产生成就,如果安止成就合乎标准的话,它总是要有一些征兆,这第一个。之后还有一些疑问要把它去除掉,就有这两项。现在进行到断除疑问这个段落,这个是安止产生的话,它的征兆是什么;之后成就的话,它的征兆是什么;之后是有作意相它的征兆;再过来去除疑问。去除疑问这个部分,有什么疑问呢?去除疑问就是指前面谈到安止成功的话,有什么征兆出现,当这些征兆出现的时候,譬如说贪欲等等的五盖也不会出现了,还有许多的征兆。征兆就是功德,许多的行相、功德出现,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具足这些征兆的安止,那到底在五道里面,就是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现在是讨论到大乘嘛,在大乘的五个道路里面,那他到底是在哪一个段落呢?属于哪一个范围呢?有人就主张,这个是大乘的道路。甚至有人主张,不仅仅是大乘的道里面,而且在显密之中还属于密乘,而且是密乘圆满次第的证悟,有人有这样的主张,上次谈到这个段落,有很多说法。

  关于这个部分,自宗把它破除,就谈到安止如果成功的话,是有这些征兆,欲等五盖也会去除掉,具足这些功德,那是非常稀有,非常奇特,是这样一个安止的,就说它稀有奇特,不过并不是密咒乘门圆满次第的证悟,甚至也不列在大乘的道路里面,不要说不列在大乘的道路,甚至都还不属于、还不算是小乘的道路,不列在小乘的道路里面。那如果这样子的话,那他到底是列在哪里呢?喔!那世间的道路而已嘛!这样子把对方的疑问去除掉了。

  这个段落放在一起一并来讨论,是因为首先是要讲述这些征兆,当这些征兆出现的时候,面对这些征兆,了解这些征兆之后,就发生了许多的疑问,就有这个疑问了,那它到底是属于哪一个段落呢?所以把它放在同一段落里去讨论它。就是拥有这些征兆的安止,有一些人以为是在大乘的道路吧?不是的!所以提出了这么一个说法,是属于世间的道路。能立因用《声闻地》,上次我们就引用《声闻地》来做说明,386页「《声闻地》说,即修根本第一静虑观粗静相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故。」都靠着这个等持而引发的,那「粗静相」谈到的是「世间道」世间的道路。世间的道路称之为粗静相道,就是把世间的道路,世间里面某一个部分看成好,某一个部分看成坏,抛弃坏的,追求好的,所以称之为粗静相道。这里面世间就是指轮回,出世间的话,就是脱离轮回,那可见这是一个世间的道路,就是指靠着这个道路实修,仍然要在轮回里面继续流转、继续流转,只是这样的一个方法而已嘛,所以称之为世间的道路。

  「粗静相道」用粗静的行相是指,粗糙的行相跟寂静的行相。譬如说观修欲界是粗糙的行相,不好的;色界第一静虑天是寂静的,是好的行相。因此对坏的部分,产生讨厌、丢掉;寂静的的部分,认为是好、功德,我要追求。以这个方式把欲界的烦恼暂时压住,之后追求能够到达上面的世界,就是初静虑天的话,这种禅修的方式,就称之为粗静相道,类似像这个样子。这虽然是禅修的方式,是一个道路,不过就上面的世界而言,仍然是属于轮回里面。追求上面的世界,那还不是在轮回里面吗?所以还是在轮回里面流转、流转,这样的一个道路呢!因此被称之为世间的道路,那可见不是出世间的道路。

  如果不是出世间的道路,就不能够列入小乘的道路,因为无论如何,小乘道路,仍然是出世间的道路嘛!所以具有这些功德、征兆的安止,不要说不能列入大乘的道路,连小乘道路都不能列入呢!所以《声闻地》说:观修粗静相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这《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此三摩地(这一个等持)尚未能(列)入小乘之道,何况大乘。」不要说大乘不能列入,小乘都不能列入呢!因为他是「诸世间道,皆依此定而引发」。世间的粗静相道,禅修的道路,也是靠这个而去成就的,所以轮回的道路,还要运用它呢!可见不能列入小乘的道路。这是就安止自己的本质来讨论的话,当然可以去运用它,出世间的道路也可以去运用它,那是没有错,不过就具足前面这些征兆的安止,自己本身的本质来讲的话,那可见不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

  不过就安止的本质而言,又不能说它是世间的道路,因为靠着它,也可以观修出世间的道路;靠着它,也可以观修世间的道路。所以在《声闻地》的经文里面有谈到,「《声闻地》说,即修根本第一静虑」就是初静虑正行的段落,就算要得到初静虑的正行,要靠粗静相道的观修。粗静相道的观修,也仍然要靠具有这种安止性质的等持,靠着它来引发而得到初静虑的正行,意思就是指,就算是世间的道路,也要靠等持才能够得到成就。靠着等持来做观修,也靠着等持来得到世间道路方面的成就。世间的道路靠着它来禅修,但是不是说只有世间的道路才用它,那可见它是共通的,就是世间跟出世间的道路共通,二者都可以去运用它,两方面都可以去运用它。所以就这个安止而言,前面谈到不能够列入在小乘的道路里面,而且靠着它,又可以观修世间的道路,那就表示说世间也好,出世间也好,靠着它可以去达成,可以运用它的意思。

  前面讲解完毕了,世间跟出世间靠着它可以去运用的。后面谈到「外道诸仙由世间道,」依赖世间的道路,「于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能够离开贪欲,「皆须依此而趣上地。」都必须靠着这个安止、靠着这个等持,而趣上上地。「是故此定」这个安止、这个等持,「是内外道二所共同。」

  首先「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这是先指出这个补特伽罗不是内道的补特伽罗,不是大乘的行者,也不是小乘的行者,他是一个外道的行者。就外道的行者而言,它观修什么呢?就这里所谈到的,首先讲行者是外道诸神仙,他靠什么道路?靠世间的道路。这样一个外道行者,他必须观修世间的道路,观修世间的道路之后,他会得到什么成效呢?他会到无所有以下诸地,都能够离开贪欲,所以这不是出世间的道路。那他是怎么观修的呢?粗静相道的观修方式,这个样子。这里有谈到「无所有以下」无所有处以下,这个是提到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跟无色界,欲界上面色界四层无色界四层,色界是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无色界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跟有顶天,「无所有」是第三个,就是这里特别谈到的「于无所有以下」。

  前面谈到的是三界九地,三界九地靠着粗静相道的实修,最后会到达有顶天以下,可以到达有顶天,但是超出有顶天外面,那就是脱离三界轮回,这个做不到。就是我要超越有顶天之后,才能够得到解脱、一切智嘛!这个部分,外道没有这个道路,外道根本没有这个禅修的道路,只有佛教里面才有,就是要得到解脱跟一切智的道路,那就要超越三界轮回。那超越三界的话,要超越有顶天,但是外道的禅修,透过这里谈到的粗静相道的实修,最多只能到达有顶天,那是怎么样子到达有顶天的呢?观修下层的世界是粗糙的,是不好的,我要脱离;上面的世界是好的,是寂静的,是功德的,我要追求,按照这个方式来做禅修,这是粗静相道。

  首先观修欲界是讨厌的,我不喜欢;初静虑天是寂静的,是好的,我要去追求。同样的方式,二静虑天是不好啦,三静虑天好啦,寂静啦;三静虑天是不好啦,四静虑天是寂静,是功德,产生追求。这样一个段落、一个段落,慢慢生起、生起,最后会到哪里呢?最后就到这里所谈到的,要观修这个无所有,是粗糙的,是不好的,讨厌的,之后我要到达有顶天,有顶天是寂静的,是功德的,这样的禅修之后,他就到达有顶天了。所以这时候对无所有以下诸地都能离开贪欲,因为都不好嘛!到最后连无所有处也是不好,也是讨厌的,然后对它的贪欲也离开了,之后这个人是不是到达有顶天?再下来,假设他要超出三界六道轮回的话,是不是要观修有顶天是粗糙的,是讨厌的,我要离开;上面有一个世界是好的,是寂静的,我要追求,有没有呢?没有了!因为三界最高就有顶天了,那怎么还观想它的上面有更好?没有了嘛!

  按照外道的道路,只能够断除对无所有以下的诸地,离开贪欲,之后要超出有顶天就没有方式了,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这个是粗静相道,按照世间的道路,以这个方式来做禅修,修、修、修,最后到达的地方,最高最高就到哪里?就到达有顶天,到达有顶天之后,对无所有处以下的贪欲,都能够完全离开,之后还要再超越的话,就要观修有顶天的上面,要观修有顶天是粗糙的,是讨厌的;上面还有更好的,有功德的,我要去追求的,应该要这种方式去观修,对不对?没有了嘛!有顶天上面就没有了,所以没有这个道路了。这是世间的道路,用这个粗静相道的方式来禅修的话,「皆须依此而趣上地」也是一样的,按照这个安止,这个禅定观修粗静相道,由下层的世间,一直往上面提升、提升,最后到达有顶天,这样的一个人,他中间的实修过程,完全都是按照粗静相道,都是按照这个安止,这个等持,来做禅修的,用下方的世界是粗糙,上方的世界是寂静,用这个等持观修、观修,一直到上面的世界,一直往面上提升、提升,到最后会到达有顶天,这是外道用的方式。外道用的时候,粗静相道也是要靠这个安止,「故此定」,这个等持是内道也要用,外道也要用,大家共通都要用的,所以是共通的道。

  安止的段落,在一开始的地方,有这么一个词句,止观利益的时候有谈到,大小乘门的功德,世间出世间的功德,需知这一切全部都是止跟观的果,有没有谈到这一段?这个地方就有谈到大小乘门,想要解脱一切智,这些功德由止观产生,但是还有世间出世间道路的功德,也由这里产生。世间的功德也是止观的果,世间的功德就是这里谈到的,粗静相道的观修,这是世间的功德。由粗静相道的观修,才能产生许多的功德。就是观修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然后超越了下方的世界,到上层的世界,这样子一段一段的上去,断除对欲界的贪欲之心,可以到达初静虑天;又断除对初静虑的贪欲之心,能够到达二初静虑天;断除对二静虑的贪欲之心,能够到达三静虑天,这样子一步一步上去,这是世间道路的功德。所以这世间道路的功德,全部都是止跟观的果,在前面在一开始的地方,就有谈到了。那个词句里面谈到,世间道路的功德,是止跟观的果,就这里所讲到的,就这一段,386页最后第四行第五行这里所谈到的,这个就是世间道路的功德。

  “亦须依此而趣上地”在386页倒数第五行最底下,「外道诸仙由世间道,于无所有以下诸地能离欲者,」“皆须”那个恐怕是“亦须”也,亦须要,为什么用亦须这个字呢?「“亦须”依此而趣上地。」上层的地。“亦”的意思就是指,把大乘跟小乘也包括在里面的意思。追求解脱、追求一切智的内道佛教徒,要靠这个等持,不仅仅如此,即使是外道,想要到达粗静相道,到达有顶天的这种离欲者本身,也要靠这个道路。所以那个“亦”是要这样子来做了解的,就是追求解脱的人,走小乘的道路;追求一切智的人,走大乘的道路,都包括在里面,所以那个“亦”要这样子做解释,是不是?

  “皆”也可以这样谈到,因为“皆”就是外道也要这样子做,其它的小乘、大乘道路,也要这样子做嘛,是不是?所以用这个“皆”的意思就是包括还有其它者,不是只有外道的道路,其它也要靠它呢!就是解脱跟一切智的佛果,也要靠这个道路,「皆须依此而趣上地,是故」有一个“是故”这前面整个当做能立因,后面当所成立的果,所立的果,就是结论,是故此定是内外道二者所共通之故。因为前面谈到大小乘门的道路,也要靠这个安止,靠这个等持,连外道也要靠这个安止,因为解脱、一切智、外道都要靠这个道路,因此之故,「是故此定是内外道二所共同。」所以外道也好,内道大小乘门都要靠它,这个当能立因,之后去成立出一个结论,结论就是内外道共通,它是共通的道路嘛!因为前面那个因,内道外道都需要依靠它,当然能成立出后面的结论,就是所成立部分–结论,二者大家共通的道路。

  在前面的段落谈到,就安止它自己的本质来讲,也不属于小乘的道路,也不属于大乘的道路,也不属于世间的道路,那到底是什么呢?只能说它是共通的部分。既然是共通的部分,可是我现在想办法,到底怎么样子使它转变成为小乘的道路?如何使它转变成为大乘的道路?那就要靠助伴的因素,就是辅助的条件,要靠这个因素,如果它的辅助的因素–助伴是出离心,在出离心的摄持之下,那它就会转变成解脱的道路,这个还必须是追求个人得到解脱这种出离心,去加重这个条件的话,那这个安止就会变成小乘的道路;但是假设是在大乘的菩提心的摄持之下,它又变成大乘的道路。所以就安止自己的本质来讨论的话,那不属于任何一方面,但它可以变成任何一方面,怎么变成呢?那要看助伴的条件怎么去改变它,如果是追求个人得到解脱的这种出离心去摄持的话,那这个安止转变成为小乘的道路;如果是大乘的菩提心去摄持的话,它又变成大乘的道路,这就是后面的段落所要谈到的。

  前面是要先说明,就安止自己本身,单独自己本质来讨论的话,那不属于任何一方面,它只是共同的。但是因为有助伴的条件加上去,它就会变成其它的道路,后面就谈到了「若无颠倒达无我见及善觉了三有过失,厌离生死希求解脱,由出离心所摄持者,是解脱道。」如果是无颠倒通达无我的见地,以及善觉了三有过失,以及厌离生死希求解脱(生死是轮回),这样子一个由出离心所摄持的安止的话,它就是解脱道。如果「若是菩提心之所摄持,(那它)亦能转成大乘之道。」所以这里谈到的,是助伴的条件。助伴者是出离心,或者助伴者是菩提心摄持,它就转变成为不同的道路。

  后面用比喻来做说明,(「如与畜生一抟之食,所行布施及护一戒,若由彼二意乐摄持,如其次第,便成解脱及一切智道之资粮。」)譬如说给予动物一把饭,给它吃的话,这是做布施,这是一种布施,和守护一个戒律的话,「由彼二意乐摄持」就是由出离心摄持之下来行布施、持戒,或是由大乘菩提心摄持之下来行布施、持戒,「如其次第」呢,这个布施、持戒,就会变成解脱道上面的资粮,或者是成为一切智道路上面的资粮。这样了解吗?这样子配合的,「由彼二意乐摄持」就是出离心摄持之下的布施,还有守护一个戒律,它就会变成解脱道上面的资粮;如果由大乘菩提心的意乐所摄持之下的布施跟守护戒律,这个布施跟守护戒律就会变成一切智道路上面的资粮,所以就跟这个比喻一样的,安止也是这个样子。

  前面这句话里面有谈到,如何使安止本身变成解脱的道路,前面谈到安止,只有等持,不属于任何一方面,可是怎么运用它,把它转变为解脱的道路呢?书里面讲的是「无颠倒达无我见」,就是很正确的通达无我见地,就是不颠倒的去证悟无我的见地,这是第一项。还有「善觉了三有(轮回的)过失」厌离轮回而希求解脱乐,追求解脱,这是出离心,所以由出离心所摄持者是解脱道。就是要嘛由无我正见,无颠倒的通达无我的正见来摄持;要嘛由出离心来摄持,这两项,这样子的话,这个安止本身就会变成解脱道。所以安止本身成不成为解脱道,那就看有没有这两个条件去摄持。还有就是,后面又有一个「若是菩提心之所摄持,亦能转成大乘之道。」假设这三个条件都没有,就安止观修,修等持,修、修、修,可是这三个条件都没有,也没有用无我正见去摄持,也没有用出离心去摄持,也没有用菩提心去摄持的话,那这个安止的禅修会变成什么呢?轮回的原因!它只是轮回不断流转、不断流转的原因,仅仅只是这个样子。

  在我们前面有一个段落,有特别谈到这三个项目,就是任何的善行,只要没有这三个条件去摄持的话,这个善行是什么呢?是轮回的原因。这个在175页第三行,也谈到这个段落,类似相同的性质,就是要由这三个来摄持,很重要的。「由是因缘,」就是前面所讨论的内容,那表示这是一个总结,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总结,由于前面的讨论之故,所以怎么样呢?「若未由多异门」如果没有由很多不同的方式,来「观察修习生死(轮回)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这是出离心,对不对?「盛事」是美好快乐,对轮回的幸福美满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去对付对轮回的幸福快乐的贪爱,这个是出离心,这第一个。「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无我慧,无我的了解,无我正见,这第二个。「又离修习二菩提心。」没有两种菩提心的摄持,「余诸善行,」其它所做的任何善业,任何的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其它任何的善业,都是集谛摄所摄,「转生死轮。」转动生死的轮子,继续转动下去。所以做了很多的善业,做、做、做,但是这三个条件又欠缺,虽然很努力的做善业,不过这个善业,只是推动轮回而已,让轮回继续继续下去而已。就是出离心的摄持没有,无我正见的摄持没有,两种菩提心的摄持,那没有。如果有出离心、无我慧的摄持:解脱的道路;如果有两种菩提心摄持,那当然不会堕入轮回,它是大乘的道路嘛!所以那当然更不用讲了,现在这三者都没有的话,那变成转动生死的轮子,转动轮回的轮子,继续轮回下去。

  只有一个很少数、很少数的例外,「唯除少数依福田力」之故,这个是把它排除在外,就纵然是前面三者不摄持,可是靠着很少、很少的例子,靠着福田的力量,非常强大,那也有可能脱离轮回,就这善根也有可能脱离轮回。譬如说到达殊胜的圣地,靠着圣地的加持力;拜见了重要的上师,靠着他的加持力;或者是读诵甚深的佛典,靠着佛典的加持力。这是很少数福田的威力,除此之外,所做的善行,大多数的善行,假设没有这三个条件的摄持的话,看起来好像很高兴去行善业,其实这个善业,只是推动轮回而已。

  之后看课本所谈到的,386页最后一行,「然今非观察,由余道摄持趣与不趣能证解脱及一切种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观察为趣何道。」)是就此安止自己的本质、自性,观察它是趣入何种道路,这样子做解释的。前面有解释了,疑问在什么地方?疑问在安止本身,它是属于大乘的道路吗?小乘的道路吗?如果说在其它的条件,在它的陪伴者,助伴的道路摄持之下,它变成什么道路?这个部分根本没有疑问,这不用讨论了,前面已经解释说明了嘛!

  我们现在这个段落是去除疑问「断疑」,那疑问在哪里?疑问是指安止自己本身的本质,它到底是属于什么道路?这个要做一个说明,所以疑问是在这里,前面谈到「由余道摄持」能不能变成解脱的道路?变成一切相智的道路?这个根本不需要有疑问,就安止而言,如果加上其它道路的帮助的话,它会变成小乘的道路,变成大乘的道路,这个根本就不必疑问的,一定是这个样子的。可是现在要讨论的,「是就此定」安止自己来讲,就安止自己本身而言,它自己的本质,到底要属于什么道路?前面的疑问,是在这个方面讨论的。安止本身有人把它当做是大乘的道路;还不止,有人把它当做它是密乘圆满次第的道路。这个疑问是就安止自己来讲,自己本身而言,所以现在这个部分要分析是在这里,就安止自己本身它是属于什么道路?这个疑问要做分析,如果说是在其它道路的帮助之下,成为解脱的道路,成为一切智的道路,那肯定是这个样子,根本就不用有疑问了。我们休息一下。

  前面谈道安止的本质,从这个方面来谈的话,是属于内道跟外道共通的,共通所要观修的这么一种等持,不过就这个等持而言,我们去了解一下,它的本质是什么?观修的方式是什么?透过这样子来做观修之后,我的内心产生什么功德证悟?这个方面的理论,在内道里面,当然各个宗义不一样,然后很多不同派系的大博士也不一样,当他们去做解释的时候,解释的理论很多,可是意义上没有相违背呢!都把它认定是共通的道路。

  就唯识宗的创教祖师爷来讲:圣者无着。之后瑜伽行派,就是中观自续派:莲花戒。然后祥谛巴,是中观应成。所以唯识也好,中观自续、中观应成也好,在讨论到止,不仅说止,在讨论到观的时候,也都这样讨论。就是本质方面,观修的方式,产生什么功德,这个方面而言,看法上面都没有相违背。当然观修的对境,可能大家主张不一样。或者是安止,或者是胜观,观修的对象是补特伽罗无我吗?还是要修法无我吗?宗义不同,主张是有许多不同的。不过就能观修的内心而言,在看法上面,意义都是相同,没有相违背呢!

  「又中观师与唯识师抉择毗钵舍那所观境时,虽有不同,」这个「又」的意思就是前面,安止是外道内道共通的道路,这已经讲完毕了,但是又进一步来讲,不要说外道内道共通,连唯识中观也共通,所以底下又讨论到,纯粹就内道里面中观师跟唯识师,在抉择胜观的时候,抉择安止的时候。首先抉择胜观的时候,所观修的对境,可能大家派系不同,主张方式是有不同,(「然总明止观及于相续生彼证徳全无不合。」)不过总体去阐明安止跟胜观,以及在内心相续上生彼证得,全部都没有互相违背,不谋而和。(「故无著菩萨,于菩萨地及摄抉择分集论声闻地中别分止观二中,」)故无著菩萨(唯识宗),在他的菩萨地、摄抉择分、集论、声闻地里面,都别分止观两方面来讨论,(「若修止者」)修止的时候,止的道路是九住心,「说由九心次第引发。」

  「此复于声闻地摄抉最广,然不许彼定,即是修毗钵舍那法。」但是止跟观就不一样了,「故诸论中离九住心,别说修毗钵舍那法,」九住心是安止的道路,胜观的道路另外又再讨论的,「声闻地亦别说修观法故。」就是胜观的方式又另外讲了,所以止跟观分开来讲。「如是中观修次(这是莲花戒)及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祥谛巴–中观应成)等,亦以九心为奢摩他道,别说毗钵舍那道。」所以九住心是安止的观修方式,胜观的方式另外有讲,别的地方另外又讲,分开来讲,另外的讲。所以不仅仅是中观,莲花戒还有祥谛巴的说法,连唯识无着的说法也都是这个样子。

  无着的说法主要是根据《弥勒五论》,所以「慈氏五论所说诸义,除无著菩萨所解之外更无所余。」跟无著菩萨所阐述的都是一样的,《弥勒五论》里面《辨中边分别论》,《经庄严论》等等的内容,就是无著菩萨所阐述的,除此之外「更无所余」,「故于此事,一切大辙」就是大乘「同一意趣。」大乘里面的唯识、中观,大乘的祖师爷,在这个部分,他们的看法都是一样的。

  接下来后面又有问题产生要讨论了,「若谓」就有人这么一个说法,有人这么一个主张,「若谓《声闻地》所说者,虽有安乐明显,然无甚深无分别相,唯是寂止。」无分别无妄念的行相,这个没有,这种情况的话,那就纯粹是安止。(「若有无分别即空三摩地。」)如果说「有无分别」有这个无分别妄念,如果存在的话,那就变成空性的等持,就有这么一种说法,这是一个接受《声闻地》主张的这么一个人,前面不是讨论《声闻地》了吗?这不是不接受《声闻地》的人啰,现在是对方提出一个疑问,那对方当然就是接受《声闻地》的人,这种人他怎么去解释《声闻地》呢?那他就这样子解释说,在修安止的时候,安乐这个条件齐备了,明晰这个条件也齐备了,不过甚深无分别妄念这个条件不齐备,如果前面两个条件齐备的话,那这个就是安止;但是假设加上甚深无分别妄念的话,那他就会变成空性的等持,就有这么一种说法了。

  底下自宗就问了三个问题,「所言甚深无分别者,深义云何?」那个甚深是什么意思?这是第一个疑问,是自宗问对方。之后什么叫做无分别妄念,意思是什么呢?(「为由观慧正见决定,次于其上无分别住耶?」)为由观察慧正见彻底决断,次于其上无分别安住,是这样子吗?你所谓的无分别是这个意思吗?就是由观察抉择慧详细的做一个观察分析之后,彻底决断之下,在上面无分别安住,是这样一个情形吗?还是无分别的意思,根本就不想,什么都不想,「抑不思择无分别住耶?」都不做任何的分析,不做思惟而无分别,是这个意思吗?这就问了三个问题。

  前面说是三个问题(疑问),其实归纳起来是两个问题,因为三个疑问的第二个跟第三个,其实是去解释第一个疑问,是不是这样讲?「所言甚深无分别者」,前面谈到对方的主张「甚深无分别」,那「甚深无分别,深义云何?」那你的意思到底主张是什么?这是一个疑问。那主张,自宗给就它详细的做一个说明,要嘛就是第二种,要嘛就是第三种,那你讲的倒底是那一种?是这个意思嘛!所以你的「甚深无分别」,就是由观察慧对于正见本身,做一个彻底的决断,之后安住在见地上面,无分别安住,这个称之为「甚深无分别」,是这个意思吗?或者你的主张是根本不做思惟分析,什么都不想,这个就称之为「无分别安住」,是这个意思吗?所以实际上是问这两个第二个,主要的问题都是什么叫做「甚深无分别」的意思,那要嘛是第二个,就是观察分析之后无分别;或者(第三个)不做观察不做分析,也是无分别。现在问对方,那你的主张到底是第二个问题的内容?还是第三个问题的内容?这样子去问对方的。

  现在谈到「初者」就是什么叫做甚深无分别?就是由观察慧正见决定之后,次于其上无分别而安住,这个我们把它当做是「初者」,就是第一个答案,如果是这样讲的话,「吾等亦许如此即是空三摩地。」如果你的想法是这个样子的话,那我一样,我们也主张假设透过观察慧对见地正见,做了一个彻底的决断了之后,安住在上面,这个是无分别,是空性的等持,这个我们也主张,我们的看法也一样。

  「初者吾等亦许如此即是空三摩地。」初者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如果由观察慧把正见做一个决断之后,安住在正见上面,无分别而安住,这个是空性的等持。就算安止的话,没有这样一个空性的等持(无甚深分别相),这个我也主张,我也同意。如果谈到无分别是前面那个意思的话,那安止本身没有这个部分,这个我也主张。不过就算是这样子主张的话,「若汝许此,」甚深无分别又分成两个嘛,如果你的主张是第一个,跟我一样的话,就算主张是第一个,由观察慧对正见做一个决断之后,安住在正见上面,就算是这样一个想法的话,「则应分别有无实性见解二类,」有空性的了解,没有空性的了解这两类,「若有彼见补特伽罗,」如果一个人有空性的见地,就是空性方面有所了解的这么一个行者,这样的一个人,「次住见上修无分别,」他能够安住在空性的见地上面来做禅修,而且没有产生分别妄念,这种情况之下,(「是修甚深空三摩地。」)这个人当然他是修甚深空性的等持。

  可是假设这个人没有彼见地,没有空性的见地,这样的一位补特伽罗,他也是安住在空性的等持上面来做观修,以为我是在观修空性呢!我是在观修空性的等持,其实不是嘛!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空性的见地,所以这样的一个「若无彼见补特伽罗,唯不分别而修,则非修习甚深空性。」以为自己是在观修空性,当然不是观修空性,因为他都没有了解嘛!对空性没有了解。

  「理应如是分别宣说,」所以要把这二者都分开来,就是对空性的见地,有,还是没有。如果有的话,然后他去观修,当然他就进入了空性的等持之中;假设没有这种见地,他去观修的话,这不能说他进入了空性的等持,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见地,「不应宣说」不应该主张这样子讲「凡无思惟一切痴修皆是无缘,」「无缘」不缘取,就是谛实不能够成立,还有「或于无相」,「或于空性」这三者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谛实不能够成立。「无缘取」也是谛实不能够成立,「无相」也是谛实不能够成立,「空性」也是谛实不能够成立。所以不应说,凡是不做任何思惟而禅修的一个人,他就是观修空性的人,就是修静虑的人(「修静虑师。」),皆是修无所缘,就是修无相,或者是修空性,修的静虑师、禅修者,不能够这样子讲了。什么都不想跟灭掉谛实成立,这完全是两回事,因为不能说,我什么都不想就把谛实成立灭掉了嘛!所以不能说什么都不想,这个人就是修无所缘,就是修无行相,或者是修空性,不能够这样子讲。一定要把这二者,有见地跟无见地的禅修,要把这二者分开来了解。

  「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空性正见,」这是前面谈到的第三个疑问,就是第二个回答。疑问是说「所言甚深无分别者,深义云何?」这第一个疑问。之后回答就分成两个了,由观察慧对正见做抉择,安住在其上无分别,这第一个答案。根本什么都不想,也不思惟,没有妄念,这个就是无分别住,这第二个答案。前面第一个答案我们讨论完毕了,现在是第二个答案,「若谓无论有无了悟空性正见,」现在彻底通达空性正见,或者是说没有彻底通达,这个都不讨论,现在「但若心无分别,全不思择,」内心根本就没有任何想法,完全不做思惟分析,这样子来安住的时候,「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内心无妄念,不做分析,一切的止修、思择修,全部都是空性的等持,如果你这样主张的话,(「则前所引《声闻地》说奢摩他品诸三摩地,虽非所欲亦应许为空三摩地,」)那前面《声闻地》所说奢摩他品诸三摩地,「虽非所欲」就是你虽然不愿意承认,可是前面全部都会变成空性的等持,因为《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各种的安止,都不包括无妄念这个部分。无妄念,就是不做任何思惟,这个部分没有,不包括的话,那在《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所有安止的部分,全部都会变成空性的等持,这一点是你不想要主张的,可是也会变成这个样子,不得不变成这样子一个结论。

  后面讲原因,388页第二行「由彼定时除念正知势力微时,略起观察。」修那个安止的时候,除忆念跟正知的势力、力量稍微减弱的时候,这个要「略起观察」稍微要起分别来做一个观察。「余时全不略起分别,」其它的时候全部都不会产生分别的,「分别」意思就是指,哦,这个是这样子,哦,那个是那样子(「谓此是此非,」),这些全部都没有「全不略起分别」,「故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经》说缘无分别影像,」这是引经据典来做说明,说你前面所谈到的这个安止,说没有这种无分别妄念,不包括这个无分别,你所谈到的不包括无分别的,就是只有安乐跟明,没有这个无分别的话,这个是安止。那这个部分,其实在安止的那个时候,分别都没有产生呢!不是像你所谈到的不包括,没有这个条件,这个条件都齐备呢!如果你说无分别这个条件不齐备的话,那跟《解深密经》等等的主张就完全相违背。

  这个部分有谈到过,在350页倒数第四行「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种所缘,谓周徧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周徧所缘复有四种,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就能缘心立二影像,」能缘心是有境,立两种影像,两种影像就是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初是毗钵舍那所缘,」有分别影像是胜观的对境。「二是奢摩他所缘。」但是第二个却是奢摩他所缘,无分别影像却是安止的所缘,是不是这样讲?安止本身它是无分别的,因此之故,它的影像,当然就是无分别影像,所以把无分别影像当做是安止的所缘对境。那安止本身是无分别的,所以这里才会谈道,388页第二行,安止本身除了忆念跟正知势力减弱的时候,才要起观察,除此之外,全部都是无分别的,所以安止本身是无分别的。

  前面提到那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之后至尊仁波切又给它做了一个解释,把它归纳成三种来解释说明,在这个地方就已经有谈到说,其实安止本身是无分别的,但是你现在又说安止本身不包括这个部分,那不是跟《解深密经》等等,跟很多的佛经的说法,就相违背了。

  (以下仁波切国语解说)仁波切问:清楚吗?今天不清楚?大家笑!简单的来说,现在很多禅宗,有一点宗大师讲的这些问题。比如说修空性,跟这边讲的支那堪布差不多,就是什么都不想,心里想的就档住,所有的念头就档住,那这个如果把它变成等于是修空性,这两个就等于(等同)的话,那就可以说,修奢摩他的时候,也是要有这个无分别,是不是?修奢摩他也要有无分别,那我们就请问他们,修奢摩他的时候,有没有无分别?有嘛!那这个无分别的时候,会不会变成修空性?如果是修空性的话,那修奢摩他又会变成一定要修空性,这两个有点等于(等同),那他们这里没办法说「是」,他们一定要区分,那怎么区分呢?他们说修奢摩他的时候有乐有明晰,但是没有无分别。他们就这样子讲,刚刚他宗这样子讲的,修奢摩他的时候有乐有明晰,但是没有无分别,如果无分别的话,就变成空性的三摩地,空性的等持,他们这样子想的。

  所以我们现在请问他们的话,应该会这样子回答,这是宗大师这边回答的,修奢摩他的时候没有无分别,理由在这里。宗大师就慢慢的分析,请问你现在没有无分别,你说修奢摩他的时候没有无分别,那你指的无分别是什么样子?就请问,你现在讲的无分别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去除执着、去除实有,我们就达到究竟的见解,就缘在这个空性的见上?然后没有分别,心就不散乱。你讲的无分别是这样子还是另外一个?如果你讲的是这样子,那我也承认无分别就是修空性;(如果)你讲的不是这样子,就讲另外一个,那宗大师就慢慢的分析反驳。重点是这个,但是我看你们好像不清不楚的样子,糊里糊涂(大家大笑),没有关系,下一个礼拜再讲一次这个。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