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8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58讲

 

  《广论奢摩他58》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1-16

  闻法意乐

  现在我们来闻思至尊仁波切所写的广论下册止观这个部分,这个部分的意义困难当然是有点困难,但是不管能不能好好去了解它的意义,总之因为闻思之故,会累积广大的善根,累积广大的福报。譬如说我们读诵佛经的时候,对佛经的意义往往也不能够了解,但是无论如何,因为读诵佛经之故,却能够累积广大的福报,跟这个情况一模一样。所以至尊仁波切所开示的教法内容,就等同于佛经,原因何在呢?因为至尊大主不是一位普通的凡夫俗子,他可以说是导师佛陀的代表,或者说其实就是佛本身,与佛无二差别。就一位成佛者而言,他所开示的教法,那当然等同于佛经,因此阅读学习之故,累积广大的福报,那就不用说了。

  大家有些人远道而来,有些人可能妥善的了解内容意义,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不管如何,可以说在十方诸佛菩萨的跟前,对祂们所开示的教法,我们进行讲说跟听闻,那当然完全是满足诸佛菩萨的心愿,因为满足了诸佛菩萨的心愿之故,当然可以诚恳的来进行祈请,祈请什么呢?祈请自己所追求的心愿都能够圆满达成。那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什么呢?解脱跟一切智的果位,究竟的安乐,究竟的佛果希望能够得到。在没有得到之前,暂时上面来讲,那希望这辈子也好,下辈子也好,希望一切都能够非常的美满,思惟这个心愿来听闻教法。

  正讲

  上一次谈到的段落,在科判上380页,由修成办安止的量分三,「修」的意思当然是指经过了九住心,这个要分成三项的,所谓的「由修成办」就是前面已经修完了,前面修什么呢?前面修九住心。修完了九住心之后,要达到一个效果,就是要形成安止,要成办出安止,那就表示前面已经修过了九住心。那九住心的前面还要修一个无过失的等持,以无过失的等持已经得到了,这个做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下,按照顺序又修了九住心。然后九住心又修完了,它的成果是什么呢?它的成果就应该要得到安止,应该要成办出安止。所以有没有得到安止,这个部分的讨论要分成三项,「一. 显示奢摩他成与未成界限. 二. 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 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成这三项,其中的第一项,奢摩他是安止,安止到底成功了还是没有成功?它的分界限在什么地方?分成两项,「一.显示正义. 二.有作意相及断疑.」这其中第一个要讲的,就是安止有成功还是没有成功?它的分界限在什么地方?总是要有一个标准嘛!就是安止是果,我前面九住心修完了,那总是要有一个成效,它的成效就是我安止已经得到了。

  得到安止是透过九住心,修、修、修,最后修完了,等到第九住心也结束了,之后得到一个身心轻安,在身心轻安之乐的摄持之下,又得到一个等持,那个就称之为安止。所以首先要得到身心轻安之乐,然后在这个身心轻安之乐的摄持之下,还能够再形成一个等持,那才能够称之为安止。那就表示要得到身心轻安之乐,可是身心轻安之乐的前面,那要有身轻安跟心轻安,身轻安跟心轻安这二者的产生,当然是身轻安开始,然后心轻安,然后才有身心轻安之乐,我们上次就谈到这个段落。

  在词句上面,我们上次谈到的是382页倒数第三行,「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获轻利,名身堪能。」名身堪能就称之为身轻安,上次谈就到这个地方,这是界定身轻安是什么性质,这个说明完毕了。

  「如是能障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心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爱乐运转攀缘善境,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于所缘运转无滞,名心堪能。」这个是心轻安,上次界定了身轻安是什么,现在要解释心轻安。内心要断掉烦恼,可是在断掉烦恼的前面,首先让我们的心不想去做这件事情,这个是指加行的段落。加行的段落就是内心要去断除烦恼的时候,在进行断除烦恼工作的前面。正行是断掉烦恼的事情嘛!正在断除烦恼。但前面要一个加行的段落,前面那个加行的段落就是我想要去断烦恼,我喜欢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在前面要断烦恼这件事情,首先就不喜欢,首先让我的内心不喜欢去做这件事情,这是加行的段落。

  然后反面,心朝向烦恼的部分,很喜欢!所以「能障乐断烦恼」这是加行的段落,很快乐的想去断掉烦恼,可是让我不喜欢这样子去做,然后「烦恼品摄内心粗重」之后心朝向于喜欢烦恼,反面的部分,断烦恼反面的部分是烦恼,喜欢朝向断烦恼的这个部分,有这样的一个作用,这个是心粗重在加行的段落所发挥的一个作用。

  后面谈到的是正行的段落,「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就是花力气要把烦恼断灭掉的时候,这个就是正行的段落,心专注在善的缘「爱乐运转攀缘善境」,攀缘善境是心已经安放在善的所缘。心有没有放在善的所缘上面?有,已经专注在善的所缘上面,应当专注在善的所缘上面,就断掉烦恼,应该很高兴,很喜悦。但是现在心粗重,让我导致,放是放在善的所缘上面,可是不是很喜欢,不想去做,不喜欢了,有这个毛病,这是正行的时候所发生的毛病。

  所以就有两个毛病,这个「不堪能性皆得遣除」,遣除就是排除掉了,排除掉前面谈到的两个毛病,就是要去断掉烦恼的时候,在加行的段落让我不想要这样子去做;在正行的段落,正在做的时候,又让我不高兴,不喜欢,这个都是心粗重所形成的障碍。前面加行的时候形成一个障碍,后面正行,正在做的时候,又形成一个障碍,这两种障碍都完全遣除掉了,都完全排除掉了,这个时候「心于所缘运转无滞」无阻碍,把这两种障碍都排除掉了。加行的时候,对断掉烦恼应该要很喜欢的,造成一个障碍,心喜欢朝向烦恼的这一个部分;正行的部分,缘取善的所缘来断掉烦恼的时候,应该高兴喜欢的,又阻碍让我不喜欢,这些阻碍完全遣除掉之后,那心会怎样呢?「心于所缘运转」就没有阻碍,无碍了,朝向善的所缘,专注在上面,所以能够无碍而趣入,这个时候把它取一个名字,就叫做心轻安,心堪能性就是心轻安。

  前面谈到了一个「如是」,如是就是如同前面身轻安的讨论里面也是分成两个段落来讨论的,就是加行的的段落,正行的的段落。同样的道理,心轻安的部分,一样的,也是分成加行的的段落怎么样子,正行的的段落怎么样子,两个部分来讨论。

  后面又谈到,第382页最后一行,「如安慧论师云:」安慧论师谈到的,这前面身心轻安的解释,首先引用了无着的《集论》,382页倒数第六行,圣者无着写的《集论》句子就很短,「如《集论》云: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这个就称之为身心轻安。这很简略,这是圣者无着《集论》里面所谈到的,就短短的一个句子,只有几个字。所以至尊仁波切就要做一个说明了,这个说明又分成两段,就是简略的说明跟详细的说明。

  简略的说明就是「身心粗重者,谓其身心,于修善行,无有堪能随所欲转,能对治此身心轻安者,由离身心二种粗重,则其身心于善事转极有堪能。」这地方是身心粗重者,身心轻安合在一起做一个解释。之后底下「又能障碍」这个地方就是各别各别分开,一个详细的解释,这个解释完毕了。这都是至尊仁波切所做的解释,就是首先《集论》的引文讲完了,很简略嘛!所以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解释,简略的解释,又详细的做了一个解释。可是详细解释完毕之后,就要说明,我这个解释是有根据的,不是我自己杜撰,信口胡说杜撰出来,都完全不是,完全是有根据的,根据谁呢?根据安慧论师的解释。

  大家了解的,安慧论师是世亲的大弟子,比起阿阇黎世亲而言,《俱舍论》比老师还更加利害呢!安慧论师的事迹经常都在闻法功德利益的地方会讨论到,因为安慧论师的前一辈子是一只鸽子。在闻法利益会谈到,安慧论师原来前辈子是动物道里面的一只鸽子,动物道鸽子的身体。可是到了这一世,就是鸽子的下一辈子,成为安慧论师,在俱舍方面,比自己的老师还要更加利害呢!为甚么呢?因为闻法的功德利益多么大、多么大,就在那个地方会谈到安慧论师的事迹。因此现在特别引用安慧论师的经文,来说明这个解释不是自己胡思乱想想出来的,是完全都有根据的,所以对圣者无着所写的《集论》里面的内容,就要引用安慧论师的说法来做一个解释。

  看安慧论师的句子里面谈到『身堪能者,谓于身所作事轻利生起。』很轻便,很灵活,这身堪能,『心堪能者,谓趣正思惟,令心适悦轻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应于所缘境无滞运转,故名为心堪能性。』在行善行的时候,不管是要坐着,或者是是要站着,譬如说坐,要持续坐很久,也不会辛苦劳累,身体好像很轻便,很灵活,轻飘飘的感觉。心轻安的时候,心要缘取这个善行进行的时候,也不会很阻滞不会劳累,好像轻飘飘的一样,这个称之为心堪能性,或者是心轻安。假设能够具足心轻安的话,「由此相应」由此能够具足心轻安的话,那「于所缘境」对这个所缘对境,就能够无碍而趣入「无滞运转」无碍而趣入于这个所缘对境,因此之故,这个时候内心就把它称之为心堪能性,也就是心轻安的意思。

  看这个词句的内容,跟前面至尊仁波切解释的词句,非常的近似,很靠近、很靠近,词句字面上,安慧论师的经文,跟前面至尊仁波切所解释的文字,看起来内容都很类似的,所以是完全有根据的。这是身轻安跟心轻安,解释完毕了。

  之后谈到「总略应知,若得轻安,于断烦恼起功用欲,如行难行,恒常畏怯身心难转不堪能性皆得遣除,」都排除掉了。「身心最极调柔随转。」总之得到身轻安,得到心轻安的话,在加行的段落,我想要去行善,想要去断烦恼,这个时候不想要去做这种毛病,阻碍会排除掉,变得很有兴趣,很有智慧想要去做,加行的段落。正行的时候,正在做的时候,那种阻碍、不堪能性,这些都完全排除掉了,因此「于断烦恼起功用欲」加行的段落。之后「如行」正在进行的时候,正行的段落,这些身心难以运转不堪能性全部都排除掉了。所以在加行跟正行,这些粗重的阻碍都排除掉,因此能够很顺利的,很灵活的去进行它,因此之故「身心最极调柔随转」这个是指身跟心都很容易指挥,加行正行的时候,身心很容易随意指挥,指挥它来进行,很容易指挥的,不是说不能够指挥,所以身心很容易随转,很容易指挥来进行,这称之为轻安。

  关于界定身心轻安的这个部分,前面也有谈到,在界定上的时候,是身的堪能跟心的堪能,不过这个部分主要要放在身心的不堪能性,完全离开掉了。在身体方面不堪能的部分,一切都完全离开了,这样子所达到的身的堪能,才能够称之为身轻安。心的堪能性里面,一样的,心的堪能性那程度大大小小,高低也很多种嘛!现在心的堪能性要到达完整的,到达已经很圆满完整的,那意思是指不堪能的部分,一切不堪能的毛病,全部都排除掉了,这种情况之下的心堪能,那就达到最大,最完整,这个时候的心堪能,才能够称之为心轻安。所以不能够直接从「堪能」,就把它界定成为「轻安」。

  在前面的句子有谈到,383页第三行「身心难转不堪能性皆得遣除」所以要这个「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前面虽然谈到身堪能性、心堪能性,不过重点都是放在不堪能性的部分都完全遣除掉了。譬如说就堪能来讲,往往我们都包括堪能、不堪能,都混杂在一起了。譬如说听课,前面呢,堪能性大概只有十分钟,可能好一点十五分钟,然后,后面的三十分钟,都是不堪能性,那就表示堪能、不堪能都混在一起,两种都有嘛!不过现在呢,堪能的意思是指,堪能的量要达到最大,它的不堪能这个毛病,一点糁杂在里面,全部都没有。要这样子的堪能,那就非常圆满完整了,那这种非常圆满完整的堪能,才能够把它称之为轻安。所以这理才会谈到「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在不堪能性的部分,都已经没有糁杂了,一切都已经排除掉了。所以不是只有说达到堪能性,当然也是达到堪能性,但其中不堪能性的部分,都完全排除掉了,这个时候才能把它界定为轻安。

  如是身心堪能要到达圆满,「如是身心圆满堪能,」堪能已经圆满的时候,「是从初得三摩地时,便有微劣少分现起,次渐增长,至于最后而成轻安,(而且)心一境性妙奢摩他(也能够得到)。又初(期)微时难可觉了,后乃易知(容易知道)。」在开始做禅修的时候,其实身心堪能的部分,一点小小微弱的也有产生,不过此后使它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到完整的时候,很圆满的时候,当然那就很容易知道了,就很容易察觉到的。当我们在做禅修的时候,譬如说禅修打坐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其实在禅修的时候,身堪能性,心堪能性,或者说身心轻安相类似的部分,一点小小的,薄弱的也都有,也都有产生,不过因为它还很薄弱,也不容易察觉得到,说有嘛?有!不能说没有,但是很薄弱,所以也不容易察觉得到,不过等我们的禅修,越来越进步、越来越进步,首先产生无过失的等持,慢慢按照九住心的次第,逐渐的得到、得到,慢慢的进步,这个禅修越来越好。原来身堪能的部分,心堪能的部分,最先除非详细去察觉,不然不知道,因为太薄弱了,没办法知道,但是它会越来越壮大,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扩充、扩充,到以后越来越强烈,那就很容易知道的。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禅修说没有呢,不是的,有的!但是很薄弱,小小的部分而已,身心的轻安,身心的堪能性,都有,但是还很薄弱。

  有时候有些人在这里就误会了,错乱了,他以为自己得到身心轻安,有一些人稍微做一点点禅修,身心泰然、安适,就说:欸!我得到身心轻安了,我得到安止了,其实不是呢!因为我们这里有谈到,身心轻安要它的不堪能性的部分都完全排除掉喔。所得到的部分,如果糁杂一些不堪能性在里面,那不能得到身心轻安,身心的堪能性要到达圆满,一切的不堪能全部都排除掉。所以最初的时候很难知道,不容易察觉,不过到后面,就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强烈,就很容易察觉了。

  如果要去详细的观察分析,之后才知道有身心轻安的话,那就表示这个身心轻安还没有到达它完整的量,因此也不是正式的身心轻安。有人认为呢,有人错误了,把这个误会成为是身心轻安,其实不是,因为如果要找才找得到,说有身心轻安,那这一个还不算是,很困难知道嘛!就表示它还很薄弱。正式的身心轻安已经到达完整圆满的话,那威力非常强大,不用找也知道,立刻自然的就会知道的,根本就不用仔细的去观察分析。要透过仔细观察分析,找、找、找,才找得到的,那这个还不能算是身心轻安。就是它薄弱的部分,类似的部分,有是有,但是不能算是身心轻安,还不是正式的呢!很多人在这里误会了,把它认定是身心轻安,其实不是,有这么一个差别存在的。

  后面用根据,支持的经文,用《声闻地》的经文,讲了两段,首先是细分细分的时候,薄弱薄弱的时候,这个还不容易察觉,不容易察觉的时候,就表示身心轻安本身还没有到达很完整,那这样还不能算是正式的身心轻安,用一个引文。再过来是这个身心轻安要到达很大的时候,很强烈的时候,那就很圆满了,那个时候才算是正式的身心轻安。正式的身心轻安就是安止成就的时候,那个时候所会有的身心轻安,那个身心轻安要是完整的那个样子,这个是引文第二个。

  首先,「如《声闻地》云:『先发如是正加行时,』最初一开始,正式做实修的时候,那就表示那个时候还没有得到安止,才刚开始实修的时候,『若心轻安若身轻安,』这个时候也有心轻安也有身轻安,『身心调柔微细而转,难可觉了。』那时候都有呢!身心也调柔、柔细呢!「难可觉了」可是不容易察觉啊,那就表示它还很薄弱,其实这个不算是正式的身心轻安。「又云:」底下那个时候「又云:」,那就是说,前面是指在初修的时候也有,但是还很薄弱,那不是正式的身心轻安。

  「又云:」那个就是正式的身心轻安了,『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渐更增长,由此因果辗转道理,而能引发强盛易了(很强大的,很容易察觉的,自然就知道的)心一境性身心轻安。』这个就是身心轻安已经到了完整了,圆满了,很容易察觉的,立刻就自然会知道的,不必特别分析也知道的,这个就是安止的那个时候的身心轻安。

  所以在禅修上面,为了追求现法,现世,眼前的快乐而做禅修,这种情况也有,追逐眼前的快乐就是指,也没有去想到下辈子的快乐,也没有想到未来、未来很久之后要成就佛果,这些都没有想到,就是在现在目前,垂手可得,剑及履及,马上就可以得到的快乐,为了这个目标而去追求的,这样来禅修也有。这个垂手可得的安乐,就是身心轻安的安乐,就是这里所谈到的了。所以着重在眼前,马上就可以得到的快乐,追求这个目标而做禅修,这样子来做禅修的也有呢!很多外道是这个样子,追求禅定的快乐,因此很努力去做禅修,这个也有。

  不要说外道,就算是在声闻独觉里面,追求眼前的快乐,禅定的快乐而去禅修,这个当然也有啦。所以当我们在最初禅修的时候,身心轻安所产生的快乐,这个部分可能也要稍微了解一下下,这不是没有呀!是有的。因为了解身心轻安所带来的快乐,这个是禅修之后,所发挥的成效,一个果嘛!这一个虽然是很薄弱,但也是身心轻安嘛!这个也非常好嘛!感觉上也很快乐嘛!把这个当做一个追求的目标,稍微认识一下下,欸!知道这个还不错呢!因此产生一个兴奋,想要去做禅修,在这个方面也应该会有一些帮助,所以这个部分的了解,也是满有帮助的。我们休息一下。

  身心轻安要身心的堪能性到达圆满,这样才能算是轻安,所以身堪能的性质到达圆满,算是身轻安;心堪能的性质到达圆满,算是心轻安。因为已经到达圆满了,所以它的力量就强大,力量强大当然很容易会察觉,在察觉上丝毫都不会困难,因此之故,就会有它的前兆出现,所以接下来要讲「将发如是众相缘满易了轻安,所有前相,」这「前相」是前兆,它一定前面会有征兆会出现的,前兆是什么呢?「谓勤修定补特伽罗,」正在修等持观修的这么一位补特伽罗,「于其顶上似重而起,然其重相非不安乐。」有这么一个前兆,就是修身心轻安二者里面,当然心轻安先产生,那它的前兆是什么?就是观修等持这么一个人,当它正在观修等持的时候,心安住在对境上面,感到有一点重重的,但是这个不是不快乐的沉重,是在快乐的性质之下,有一点点沉重的感觉。

  其重相非不安乐「此生无间,即能远离(就能够离开)障碍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即先生起能对治彼心轻安性。」这「如《声闻地》云:」里面有谈到,这是支持的根据,「若于尔时不久当起强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轻安,所有前相,」强盛易了就是力量很强大,那就很容易察觉,不是说不容易察觉,它的所有前兆「于其顶上似重而起」脑袋觉得有点沉重,「非损恼相,」但不是损恼的感觉,「此起无间」就在这种感觉出现之后,「能障乐断诸烦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灭,」心粗重性就没有了,「能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因为前兆要先产生,前兆的意思就在前面嘛!所以「于其顶上似重而起」非烦恼相,「此起无间」就是然后,前兆先产生,前兆产生之后,后面「心粗重性」就能够除灭掉,然后它的对治品「心轻安性」就产生了。

  所以要先产生心轻安,383页倒数第五行,至尊仁波切在这里有谈到「即先生起能对治彼心轻安性」有没有?先产生心轻安,没有说身轻安嘛!《声闻地》的经文里面,倒数第三行也谈到「对治彼心调柔性心轻安性皆得生起」也没有谈到身轻安,所以在两种轻安里面,心轻安先得到,之后才得到身轻安,这个要先了解一下。首先要产生前兆,前面的征兆,前兆产生完毕了,心轻安。心轻安产生了,后面才出现身轻安。

  再其次,383页倒数第二行,(「次依内心调柔轻安生起力故,有能引发身轻安因风入身中,由此风大徧全身分,」)其次,接下来的意思,次依内心的调柔轻安生起的威力之故,有能引发身轻安的因,因就是风,要趣入于身体之中,气在身体里面游动得意思,由此风大徧及全身每一个部分之故,「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诸能对治身粗重性,身轻安性即能生起。」这个也是因为「此亦由其调柔风力,徧一切身状似满溢。」这个地方要谈到,因为身心同转之故,心安住在什么地方,气也一起同时趣入那个地方。

  所以前面先得到心轻安,由心轻安的力量之故,会引发…身轻安产生的原因就是要靠气了。因为心轻安之故,引发了身轻安的原因。身轻安的原因是要靠气,所以气就能够入于身体之中,就能够在身体里面游动来往,之后逐渐的风大会徧及全身每一个部分,这个时候会把身粗重的部分把它排除掉,因此就得到了身轻安。所以身轻安是因为气徧及全身,身轻安的感受应该是徧及整个身体的,因为「风大徧全身分」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所以「身粗重性皆得远离」。身轻安应该不是说身体的某一个部分有轻安,不是的,整个身体都在轻安之中。这个意思是指不堪能的部分、不快乐的部分排除掉,整个身体都在轻安之中,这个时候是身轻安。

  所以靠着心轻安的威力,产生了身轻安,这个都已经很清楚明白了解了,在383页倒数第二行「次依内心调柔轻安生起力故,有能引发身轻安」这个支持的根据,后面《声闻地》的文字内容也很容易明白了解的,跟前面谈到的一样,《声闻地》内容的文字,跟前面解释的内容都完全一样的,(「如《声闻地》云:『由此生故有能随顺起身轻安,诸风大种来入身中,由此大种于身转时,能障乐断诸烦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遣除。能对治彼身轻安性,徧满身中状如满溢。』」)这也谈到,由心轻安会引发出身轻安,这个部分就明白了解了。

  那身轻安它的本质是什么?要做一个界定,在384页的第三行「此身轻安谓极悦意内身触尘,非心所法,」如安慧论师谈到的(「安慧论师云:『欢喜摄持身内妙触,应当了知是身轻安。契经中说,意欢喜时身轻安故。』」),轻安列在十一个善法里面(十一个善心所),这里谈到「非心所法」这个是身轻安,所以谈到「此身轻安」嘛!对不对?身轻安不列在心所里面,心所里面有列了一个轻安,那是心轻安。身轻安本身不是心所,它是什么呢?它是「极悦意内身触尘」是属于触觉的一种,身体很悦意的那种,内在的身体的触觉的那一种,不是列入心所法。《俱舍》里面谈到善法有十项,但是《俱舍总集》,就是《上俱舍》里面谈到善法却是十一项,这里面都有列轻安。这个心轻安是列在十一善法里面的轻安,但是十一善法的轻安,并不一定指的是心轻安,所以十一善法的轻安,范围比较大,那心轻安当然是范围比较小了。心所法里面谈到的轻安,它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

  我们解释了心轻安,之后身轻安,接下来就要谈到身轻安之乐,由身轻安要产生身轻安之乐。所以首先要得到心轻安,然后靠着心轻安的威力,产生身轻安,透过身轻安的力量之故,得到身轻安之乐,再由身轻安之乐,还要再能够引出心轻安之乐,那就有身心轻安之乐。这两个都要有,在两个都齐备的情况之下,身心轻安之乐的摄持之下,然后还要再能够产生一个等持。就是透过身心轻安之乐的帮助,之后还能够产生一个等持,那个等持才能够称之为安止。可见有这个次第存在,对不对?所以心轻安的产生讲解完毕,身轻安的产生讲解完毕。

  接下来要由身轻安,怎么去引发出一个身轻安之乐?「此身轻安」后面要谈到身轻安产生的身轻安之乐,之后产生心轻安之乐,384页第四行「此身轻安最初生时,由风力故身中现起最极安乐,由此因缘心中喜乐转更胜妙,」由风的力量之故,「身中现起最极安乐」这个是身轻安乐。在身轻安产生的时候,接下来靠着风的力量,风大种的力量之故,身体会现起很大的快乐,这个讲的是身轻安之乐。「由此因缘」靠着身轻安之乐的原故,也会影响到内心,「心中喜乐转更胜妙」这个讲的是心轻安之乐。

  接下来「轻安初势渐趣微细,然非轻安一切永尽,是初强盛太动其心,彼渐退已,」身心的轻安之乐产生的时候,「是初」最初的时候,「强盛太动其心」,力量很强大,因此很容易摇动它的内心。身心轻安之乐最初产生的时候,力量很大,身心都处在很快乐的状态之中,这个对于等持的产生,当然是一种障碍,所以摇动其心。「是初强盛太动其心」会摇动他的内心,等持不容易产生。「彼渐退已」太过强盛的这个部分,会逐渐的减退,所以前面谈到了「轻安初势渐趣微细」这讲到最初身心轻安之乐的力量,就慢慢的进入微细,不过微细的意思,不是说「轻安一切永尽」不是说轻安完全就都没有了,还有轻安存在,只不过它的力量没有像一开始这么强大,因为一开始这么强大的时候,内心会摇动,不容易产生等持。所以一开始力量强大的时候,慢慢减弱、慢慢减弱,不是减弱到没有,还有呢!减弱到什么程度呢?「如影随形有妙轻安」这个时候好像影子一样,很薄的,如随形的影子一样,「有妙轻安」这个是很薄的轻安,比较薄的轻安,这个时候薄的轻安对「无诸散动与三摩地随顺而起。」那这个时候的轻安,就能够帮助三摩地产生。在前面,最初产生的身心轻安之乐,会摇动内心,不容易帮助等持产生,然后它的力量会逐渐减弱,到很薄的轻安的时候,它就会「与三摩地随顺而起」就能够帮助等持的产生。

  前面谈到「是初强盛太动其心」初,是身轻安之乐产生的时候,这个时候身轻安之乐太过强盛,身轻安的乐呢,那个快乐的力量很强大,因此摇动他的内心,摇动他的内心之故,这种身轻安之乐,这么强盛的乐呢,可不可以持续下去呢?不可以,这样子的话,等持的产生是一种障碍。「彼渐退已」所以它就逐渐的减少,这个是身轻安之乐就要逐渐的减少。身轻安之乐跟心轻安之乐产生的时候,那时候的觉受,都是喜吱吱,非常快乐的,快乐的力量很强大,因为前面谈过了「身轻安最初生时,由风力故身中现起最极安乐」这个是身轻安之乐,对不对?所以那时候安乐的力量非常强大,「由此因缘心中喜乐转更胜妙」内心的喜乐,力量也很强大,这是心身轻安之乐。

  身轻安之乐跟心身轻安之乐最初产生的时候,那个安乐的力量都很强大,这个对于等持的产生,是一个障碍,所以「是初强盛太动其心」那就表示等持不容易产生了,内心都在摇动之中。因为处在非常快乐的状态里面,所以首先身轻安之乐力量强大,「太动」摇动他的内心,他就慢慢的减损减损,「如影随形」后面有妙轻安之乐,那个「妙」是薄,比较薄的,像薄纱一样,薄薄的,前面那个「强盛」是粗糙,粗跟薄相对的。刚开始的时候很粗糙,就是很强烈的身轻安之乐,后面比较薄的身轻安之乐,这个时候「无诸散动」就没有散动,这个时候「与三摩地随顺而起」是对于等持的产生有所帮助,「随顺」就是有帮助的意思。

  「心踊跃性亦渐退减,」就是前面谈到心轻安之乐的时候,「由此因缘心中喜乐转更胜妙」这个是心轻安之乐最初产生的时候,那个快乐的力量也很强烈,这个时候心很快乐,很奋耀的性质也慢慢减退了。慢慢的减退之后,「心于所缘坚固而住,」心对于所缘的对境坚固而住,「远离喜动不寂静性」喜欢快乐的摇动,不能够寂静的摇动完全排除掉了,这个时候就得到一个安止,正式的安止如此得到,「乃为获得正奢摩他。」这是纯正的安止。所以在心轻安的力量慢慢减薄的时候,对于所缘的对境坚固而住,然后「喜动不寂静性」这些全部排除掉,这时候得到了安止。

  不过这里谈到,384页第七行,我们刚刚就念过了「心踊跃性亦渐退减,心于所缘坚固而住,远离喜动不寂静性乃为获得正奢摩他。」(喜动:大喜而动)大的喜悦,因为这个大的喜悦,大喜是指前面的心轻安之乐刚产生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喜悦,非常强烈,很强烈的悦的干扰之下,会让心摇动,因此导致内心不能够专一安住,这种不寂静性排除掉了,但是不能够远离喜,如果远离喜的话,那心轻安之乐就没有了,安止是在身心轻安之乐摄持之下的等持,对不对?所以喜不能离开,没有喜就没有身心轻安之乐了嘛!所以远离大的喜悦导致的摇动,这种不寂静性应该要去除掉的。

  这个成立的根据在《声闻地》里面有谈到,「云:『彼初起时,令心踊跃令心悦豫,欢喜俱行令心喜乐,所缘境界于心中现,从此已后彼初所起轻安势力渐渐舒缓,有妙轻安随身而转,心踊跃性渐次退减,由奢摩他所摄持故,心于所缘相寂静转。』」这里面所谈到的内容,「心踊跃性渐次减退减由奢摩他所摄持故,」这个部分谈到的,就是喜悦逐渐逐渐的减损,是指内心踊跃性渐次减退转,这个是指大的喜悦渐次的减少,不是指喜悦都完全排除掉,所以前面至尊仁波切的解释才会谈到,远离大的喜悦的摇动。

  有一个问题,我们要补充的解释一下,382页,上次有谈到这个部分,就是安止没有产生之前,修九住心之后,到达第九住心的时候,能够不必花大的力气,很自然的,而且很持续的就安住在等持之中,这个是第九住心的时候,就有这个力量了。所以这个等持那非常好了,这个殊胜的等持不必花什么力气,又很自然的就能够安住在等持里面,喔,那这个实在是非常好了,有人就把这种等持,列入等引地呢!382页,上次是不是谈到这个内容?所以这里很多人有一个问题,在382页第二行「于欲地中虽有如此胜三摩地」就是第九住心,这么殊胜的等持,能够很自然的安住,不必花力气的,欸,那这个很殊胜了,「然仍说是非等引地,而不立为等引地者」等引地就是上界地,上二界地称之为等引地,所以这个殊胜的等持,是不是等引地呢?不能列入等引地,就是不能列入上界地的意思。等引地跟上二界地是一个同义辞。所以「非等引地」不列入等引地,就是不能列入上界地,不能列入上二界地呢,那就是它只能列入欲界地嘛!所以「于欲地中虽有如此胜三摩地」这还是讲在欲界地。所以等引地,就是上二界地,上界地的意思。或者用这个名词「与止相应定」与安止相应的等持,如果有与安止相应的等持的话,那就列入等引地,如果没有跟止相对应的等持的话,那就不能列入等引地。我们今天讲述到此。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